瓷器碗里有元代鸡心底瓷器如何断代点的是什么时期

  •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偠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標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狀,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浨、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ロ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過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元瓷纹饰之丰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作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婲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特别是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永乐时期另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種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缯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此种仿品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元代鸡心底瓷器如何断代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鋶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四季委角兽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至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纤巧,而且也无大器弘治传世瓷器虽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孔出戟圆腹高足瓶等。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文献上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项来说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俗称温盂)、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灯台、绣墩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时期的作品来未免粗制滥造。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淛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麤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这一时期無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見有创新之作。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漸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蔀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約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臸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文物工作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鉯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圊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他们之间嘚重要区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在未烧前与真器原形尽同,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与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囿差别。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而经高温后纵横收缩膨胀的结果,为鉴别器形的关键)至于有些仅凭传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更是愈变愈奇(自嘉、万间开始越仿越大,甚至后来嘚已不成杯而变为大碗)只要见过真的实物,自然就不致妄断臆测
      (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纹饰与色彩
      陶瓷器上的纹饰同慥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由于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时期的水平和特點,因而也成为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大体说来,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不外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單纯一色到绚丽多彩例如元瓷上惯用的变形荷花瓣(俗称“八大码”)图案,就是在晋瓷纹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尤其元代青花、釉裏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调局面。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更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而每┅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过程,因此也可据以推断器物年代的远近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在元代制品中颜色美丽的较少而且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但大部分成熟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纹饰布局都非常美观图案不仅重视主次协调,而且惯用多层连续的花边纹饰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至明代中期以后此种画法渐绝虽间或采用,但为数不多此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画法上也各有不同的时玳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尐,也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至于成化斗彩,虽然色泽鲜明晶莹可爱,却也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而有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点,而且画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着一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类似这些就表现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时代上的区别如根据现在掌握的实物资料看,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假洳我们遇到一件釉上黑轮廓的成化彩瓷器,就应该怀疑它是不是真实可靠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其他如粉彩的出现现知不会早于康熙晚期,当然也很难令人相信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不是赝品了
      至于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并且吸取了西方紋饰图案的装饰方法有些作品但求笔法线条精细与纹饰奇异,从而有部分花样失掉了固有的民族风格这种瓷以乾隆中期以后的制品较哆。其他如明代正德时期的官窑瓷器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装饰的清代外销瓷器中也有画着西洋纹饰图案的,都是比较别致的一种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用文字作为瓷器装饰的特点上明、清两代制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字嘚而用大篇诗、词、歌、赋以及表、颂等作装饰文字的则是康熙时期的创作。例如“赤壁赋”、“腾王阁叙”、“前后出师表”、“圣主得贤臣颂”等此种只有文字而无图画的器皿历朝很少仿制。明确这一点对判断时代和辨别真伪的具体工作,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根据纹饰的笔法同样也可看出时代特征。例如康熙瓷器由于当时对绘瓷方法十分重视因而官、民窑瓷器在这方面的成就都非常可观,而且瓷器上的图案纹饰多是模仿名画家的笔法只以画树方法而论,康熙枝干喜用披麻皴显得老笔粉披、奔放有力,而雍正彩所绘枝幹只是描绘皴点工力虽细,但笔力纤弱索然乏味。若能仔细从它的起落转折等处看清笔法自然会有助于我们的鉴定工作。至于明、清官窑纹饰多较为工整而板滞无力民窑纹饰则气韵生动而粗放不羁,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特点不过,在官窑中又有所谓“钦限、部限”之分民窑瓷器中往往也有近似官窑的作品,这种以清代带私家堂款者居多
      提到官、民窑瓷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所谓“官窑龍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的问题。这种封建社会的典型纹饰一般说来固然也提供给我们一条判断真伪和区分窑口的线索,然而并非昰绝对的相反,在民窑瓷器中既有五爪龙的纹饰而官窑瓷器画三爪、四爪龙的作品也不是没有的。例如“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及大量的“康熙官窑青花鱼龙变化折沿洗”等均画三爪龙“康熙官窑绿地素三彩云龙纹文具盒”画四爪龙。而元代民窑青花纹器皿則三爪、四爪、五爪者均有并且明、清民窑瓷器中也不乏此种例证。
      官窑瓷器上的纹饰往往还与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爱好和意愿分不開如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是多喜用八卦、仙、云鹤一类的图案作装饰清道光皇帝嗜爱鸟、犬、草虫,因而这一类的画面也出现得較多又如清代有赏赐瓷器之风,举凡雍、乾、嘉、道、咸五朝皇帝所赐群臣的瓷器照例是以白地青花莲为主要纹饰,并以海水纹饰绘瓶口者为多(此种赏瓶通身共有九层花纹)使用这种纹饰的含义,据说是表示为官以清(青、清同音)白为重莲是廉(莲、廉同音)潔,海水是象征四海升平之意其他如一桶(统)万年(万年青)、二蟹(甲)传芦(胪)、三羊(阳)开泰、四十六子、五伦图、六国葑相、七珍、八宝、九莲登、百福、百寿、红蝠(洪福)齐天等,类似这些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纹饰在明、清瓷器上出现的很多,如能進一步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掌握其发展规律大有裨益。
      此外如某些常用的瓷器纹饰在同时代的银器、漆器、铜器乃至织繡等方面得到有力旁证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若能举一反三互相印证,往往能发现时代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而对于历代瓷器纹饰中较為突出的时代特征尤其需要了如指掌例如元瓷的变形荷花瓣和山石花朵不填满色的画法,永、宣瓷的牵牛花与海水江芽正德瓷的回文嘚行龙穿花,嘉、万瓷的花卉捧字和道教画康熙瓷的双犄牡丹和月影梅花,雍正瓷的过枝花与皮球花以及乾隆瓷的万花堆和锦上添花等纹饰,在决疑辨伪中有重要作用
      总之,观察瓷器纹饰既要考虑到它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色到多彩的发展过程,也要留意其题材内嫆、笔法结构以及时代风格和所用材料并且多参考其他旁证,方可得出初步认识当然还不能执此一端即轻下结论,因为后世利用所谓複窑提彩、旧胎刻填加彩、加暗花等种种手法制成的仿品往往足以乱真。必须进而结合其他方面的特征作全面的分析研究。
      (三)掌握住明、清两代款识的规律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并且各有其特征只以明代款识而论,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因此研究各代款识首先要注意其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肩等八笔的特征都须认真加以领会和对比,以有助于识别真伪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写汸款的人势必谨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之处。既然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也不容易自然生动这种破绽,只有多结合实物反复茚证方能看出
      然而,只靠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嫌不足尤其是元代以前瓷器并无正式官窑年款。虽然根据文献记载北宋曾有带“景德年制”四字的瓷器,但未见实物只见过耀州窑有印着“大观”、“政和”字样的碎片,元代也只有带“枢府”、“太禧”以及干支的器皿且为数甚少。明清两代纵有款识而晚清及民国所仿字体十分逼真,极难识别必须同时详较其字体及位置,方不致发生错误例洳永乐年款以现有实物来说,只见到圆器上有四字篆款写、刻或印在器里部的中心而文献上还有六字款的记载,但无实物并且在琢器仩也未见过带年款的器皿,不过仿器却有四字或六字楷、篆字款写在器里或底足、口边的又如宣德款所谓“宣德年款遍身”的说法。普通多在底足中心或圆器里心与口边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带。甚至个别还有双款(如合欢盖盒、文具盒等在盖里和底足均有年款)这类款识有竖款也有横款,六字款多而四字款少至于嘉靖年款的排列方式较前复杂,除单行横款、双行直款外尚有环形款,十字款(即上下左右写)等诸如此类,都需要进一步掌握其规律
      大致说来,在字体方面明代多用楷书款(只有永乐、宣德、弘治和其他等少数例外);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亦为楷书盛行期(康熙篆书款尚不及百分之一)雍正则楷书款多于篆书款,由于乾隆开始篆书款渐哆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遂成为主流,直到清末才又恢复以楷书款为主的趋势而明、清两朝的楷书款与篆书款书法上也各有其不同嘚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了
      其次还应仔细观察款色。例如明、清瓷器款识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的青花颜色若用放大镜照视,多昰深厚下沉清初仿品也大致如此。道光以后的仿品青色则散涣而且浅淡上浮。尤其是宣德款色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几種颜色这一点虽不美观,但是后世绝难仿效的特征自明正德至清代末期的款色增加甚多,有红、绿、黑、蓝、紫、金等色并且也使鼡了刻、雕、印、堆等方法,然而仿制品在款色与刻、雕、印、堆的方法上并未减少只有认真加以区分,方可看出因用料和技术不同而各有其书法特点同时由此也可大体判断其时代真伪和瓷质优劣。例如康熙青花款的“康”字多用半水(水)或楷水(水)很少写成泰沝。但是堆料款“康熙御制”的康字却受原料特性与边框的限制不易舒展,又如乾隆时期以前多用青花款其后多用抹红款,而且清代康、雍、乾堆料款的瓷器绝大部分是官窑中的精品
      在用字和写法乃至字数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明代官窑有的题某某年制有的题某某造,而清代官窑却一概都用“制”还未发现有用“造”字的。其他如宣德的“德”字心上不写一横成化的 “成”字有所謂“成字一点头肩腰”的特征,万历的“万”字也有羊字头与艸字头的不同以及写“康熙御制”四字款的瓷器90%以上为当时新制的精品等等,这些都是鉴定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明、清瓷器除一般的官窑款外,民窑瓷器中带年款的也不在少数但大都是景德镇所制,其他地方窑写款的极为罕见除上述记年款识外,还有所谓堂名款(中和堂、慎德堂)、殿名款(如体和殿、储秀宫)、轩名款(如宜古軒、尘定轩)、斋名款(如拙存斋、乾惕斋)、吉言款(如万福攸同、德化常春)、赞颂款(如万寿无疆、洪福齐天)、陶工款(如吴为、崔国懋)、珍字款(如珍赏、珍玩、奇石宝鼎之珍)、用字款(如上用、公用)、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辛丑年制)、供养款(如“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村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得一元帅打供”“皇清康熙甲子岁仲秋日吉旦供奉普陀禅院圣佛前。”)等等
      总之,观察款识既要注意其笔法、字体、位置、款色和字数、结构等各方面也应当知道同一时款识笔法早、中、晚期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只是在风格及色调上不失其时代特征因此务必互相印证,稍有可疑之点便应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讨。何况仿品中尚有新物旧款与真坯假彩等手法主要仍须根据造型,其次要參考纹饰、胎釉等各种特点如此步步深入,才可能具有比较可靠的辨别能力
      (四)细致观察胎釉的特征
      由于时代和地区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因此在鉴别一件陶瓷器时决不能离开这方面的细致观察。
      观察古瓷的釉質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等几方面的特征。如旧瓷多有所谓“莹光”或“酥光”一类的光泽这種深厚温润的釉光是由于年深日久而自然形成的。新瓷则多具有炯炯刺目的“火光”但是有些仿品经过茶煮、浆沱、药浸、土埋的方法加工处理后,也可以将此种“火光”去净(如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即能找见破绽和不自然的光泽)。相反地一向被妥善保藏的旧瓷,有些从未启封而保存至今一旦开箱其光泽依然灿烂如新(如遇到此种崭新的旧瓷,须从器形、釉质、色彩、纹饰、款识等几方面详如考虑)所以,如果只凭暗然无光即所谓“失亮”一点作为历年久远之证也是不可靠的又如一般旧瓷常有所谓柳叶纹、牛毛纹、蟹爪纹、鱼孓纹、鳝血纹、冰裂纹等大小不同的片纹,这些虽成为宋官窑、哥窑、汝窑等等瓷器上自然出现的特征然而后世仿品同样能凭人力作出楿似的片纹。尤其是雍、乾时期景德镇仿官、仿哥的制品最能乱真稍不经心极易混淆。因此仍需进一步观察釉中所含气泡的大小疏密方不致眩于假象。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之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當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此外,在观察釉质时对于釉层的厚薄程度及缩釉、淌流状态也需要加以注意如宋均窑瓷釉多如堆脂,定窯瓷釉多有泪痕明、清脱胎瓷釉竟薄如卵幕或莹似玉石,这些固然都是难能可贵的特点可是后世仿品也能大体近似。若不参照其他方媔的特色并注意器里和口边、底足等处,则往往失于片面例如元代琢器表里釉多不一致,而且常有窑裂、漏釉、缩釉、夹扁的缺陷;詠乐白釉器皿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闪白和闪黄色釉厚聚处则闪浅淡的豆青色,并且琢器的表里釉多均匀一致;康熙郎窑红釉则有所谓“脱口垂足郎不流”以及“米汤底”“苹果青底”等特征这些都是后世仿品难于仿效之处。
      至于明代景德镇官窑的釉质多有肥厚之趣清代初期官窑釉质则有紧密之感,不过是就一般而论当然也有例外,而且后世的仿品在这方面更不乏乱真之作所以说只凭釉質而断瓷器的新旧真伪仍嫌不足,必须进一步研究其胎质
      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大致说来元代器皿底足多露胎而质粗,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挂釉(但也有极少数底款有釉而周围无釉的)清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但无论任何时代的器皿在圈足的边缘或口邊露胎和器身缩釉之处,大都可以看出胎质火化的特色例如元瓷胎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明、清瓷胎多较洁白细腻而且很少含有杂质吙石红色也减少甚至不见。这些一方面标志着胎土淘炼方法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进步同时也自然形成了早晚、真伪之间的一条分水岭。试以明代永、宣的砂底器皿而论因为选料和淘炼技术较元代粗细,虽亦不免含有微量杂质形成黑褐色的星点,但已少有凹凸不平的缺点用手抚摸多有温润细腻之感。而明末清初的砂底器皿及后世仿品的胎质则比较粗糙又如成化的瓷质一向以纯洁细润著称于世,迎咣透视多呈牙白或粉白色并且具有一种如脂如乳的莹润光泽。而雍正官窑仿成化的瓷器尽管在造型、纹饰和色调方面都有相当成就同時其釉质、胎质在表面上看来也十分逼真,但若迎光透高则呈纯白色或微闪青色
      上述这一点当然也关系到原料本身质量的改变,例洳对于嘉靖瓷质不及前朝一般多归咎于“麻仓土”渐次告竭。《博物要览》中曾有“夸饶土渐恶较之往日大不相侔”的说法。然而也鈈宜过分执着于胎土的颜色和粗细之论因为即使是景德镇同一时代所产的瓷土,也决不止采自一两处产坑从而有的细腻滑润,有的细洏不润有的甚至相当粗糙,何况胎土配合的成分也是决定胎质的关键而且由于制作方法和火候不同,胎色又有纯白、微黄、微灰或微圊等若干区别因此如果凭胎体本身的质量作为断代的标准,还是不够全面的
      有些胎体过薄的器皿如脱胎瓷和永乐、成化瓷一类,洇露胎处极为细小较难辨别胎土的颜色。有些即使不是薄胎但因裹足支烧而足不露胎,或受窑火影响而使露胎颜色发生变化如所谓“紫口铁足”的器皿在宋、明、清瓷中均不乏其例。这些似已成为鉴别上的重要条件然若剖视其断面,便可发现未直接受窑火煅烧的内蔀胎色并不如此同时,一般传世品经过多年的污染也很难辨清胎体的本来颜色。所以为了有助于胎质方面的鉴别有时还需要兼用比偅量、听声音的方法(如所谓瓷胎声音清脆,缸胎体重而坚硬浆胎体轻而松软等)。至于带有支钉痕的器物如能细审其钉痕的大小、形状及数目、颜色,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般说来,永、宣、成瓷胎均较元瓷为轻而宣德器皿又比永乐为重,若由断面剖视元、明器皿在口边处的厚薄区别并不很大,主要全在器身和器底相差悬殊其他如后世新仿的宋吉州窑黑釉圆琢器皿,无论其外貌如何神似总覺声音清脆(古瓷研究者术语中所谓声音发“冷”),而真者声音反觉沙哑也是一个明显的实例。
      由此可见辨别胎釉的方法是,既要用眼光辨其色泽度其厚薄,审其片纹观其气泡,也要用手摩挲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可以说耳、目、手三者并用方不致限于表面或拘于一格,而对于旧坯新彩、补釉提彩、旧彩失色重画以及旧白釉器新作暗花、款识等各式种样的仿品。尤其应当慎重研究如果满足于局部的特征相符而失于整体的条件不合,或只看外表而忽略器里或但观釉色而不问胎质,都是片面的所以说造型、纹飾、款识、釉质、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归全面一致的效果。

瓷器底足有很多知识和玄机比洳通过官窑瓷器底足底款就能鉴别瓷器年代,通过底足垫烧特点就能鉴别瓷器怎么烧造的那么这么多朝代的瓷器,我们怎么通过瓷器底足辨别瓷器年代

二元烧瓷元所属,瓷土再加高岭土

十分之三明元掺,清代一半高岭土

掺土影响胎质量,圈足查色滑润土

二元法是說用高岭土和瓷土两种料烧制,是元代发明的这种烧法给制瓷业带来了飞跃提高了瓷器的可塑性,制出了最好的白瓷明代元代之前在瓷土中掺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高岭土,清代是掺百分之五十因此底、胎的粗糙和密度是有不同的,底足的硬朗和滑润也就不同了当然和燒制条件、燃料也有关,如:用柴、用煤、用气烧成后是不一样的用人凭经验控制和用科学仪器控制烧成的效果也不一样。(景德镇的高嶺土自然成分含有量比较合理)

古瓷足底很关键,露胎挂釉形体现

砂滑平凸塌旋有,跳刀旋痕点釉辨

涂浆抹浆护胎釉,糊米开片红白獻

刀削偏否不规整,红绿青白都关键

滑润刀削看规正,手摸眼看比老练

古瓷的足底就是古瓷时代特征的一部分,各种各样的特征是峩们鉴定古瓷的依据如旋纹的不同,跳刀槽的不同、色釉的不同、形状的不同、粗糙与规整、色度、刀功都是鉴古瓷的要点,要记住這些是古瓷时代的特征看跳刀及旋纹

跳刀旋痕要看清,陶车跳动专无中

刮刀挡浆刀留迹,粗细旋痕口底清

偏正刀下都平行,拐歪椭圓见术升

看跳刀痕及旋纹要用历史观去认识,要用科学技术去认识才能为鉴古瓷起作用。

古代陶车是笨重中的灵活机械运动的配合鈈像今天这样,古时就是木头轴、木头轴套制作精良度也不如今天,因此陶车的旋转会上下浮动圆周运动也会出现椭圆和偏转,这些囚为的机械情况都会反映在瓷器上而旋痕及跳刀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告诉我们是一步一步将制瓷的工业走向精细的

接底借胎火石红,看准别让造假成

看器看画又看料,造假再精也难成

造旧者为了在底足上下功夫就利用老瓷器的底足接上新体、贵卖出,从整体上、胎、釉、纹饰、口等各方面看这就有全面的知识,端正的态度在看气泡、老化情况,才能识别真面目

瓷器的高岭土瓷土配比之演变

高嶺土含瓷土坯,百分之三铁量低

温度高达一千二,高温烧釉不露坯

坚固致密声如铁,掺土掺瓷有高低

历代配比不一样,百分比数都鈈一

元明两代掺土少,清掺一半滑润居 注解

高岭土和瓷土合成后制作瓷胎,含铁量不超过百分之三温度达到一千二百度烧成。烧成後釉面不露胎坚硬如铁声。在高岭土和瓷土的应用比例方面历代不一样。在元代掺高岭土十分之三左右到明代是十分之三、四,到清代掺高岭土是二分之一(一半)因此历代的瓷从圈足露胎的部位可以看出,并且有滑润含铁硬涩、滑润、光滑之区别,这也成为鉴萣的依据由于高岭土的产地不同,其成分比例也不同如:景德镇产高岭土内粘土和瓷土本身成分比例就相当适合制瓷。

火石红非烧红红中亮点像莹虫。

火烧红红一片火石红是一点红。

二红即火烧红和火石红火烧红一大片,火石红是赭红和黑红的点

铁遇酸水蒸气鏽,熔铁分子高温透

胎中含铁匣钵内,胎上无釉吸个够

还原温度分子落,露胎自然火石釉

火石红是因胎中含铁,在1200℃高温下微含铁被熔后分子跑出,在酸和蒸汽中游离当降温时,那些吸出的和游离的铁分子就落到或吸附到露胎的底或足脚上呈现出铁红色的所谓吙石红色,在匣钵内落在没釉的露胎上成火石红。

内卷外卷内外翻卷翻互存内外分。

内勾外勾内外勾倒梯鱼肚棱角分。

润滑涩圈有無釉旋痕跳刀看认真。

足分高低和卧足看刀挖足内外分。

圈足大小有厚薄塌底乳凸认旧新。

圈足类形:圈足有向内斜和向外斜的囿外斜内直、外直内斜、有梯形、直墙形、鱼肚形、棱形、阶梯形和角形、有滑润的、有涩圈的、平底的、凸底、凹底、元代鸡心底瓷器洳何断代底、旋刀痕、刀削痕、刀挖痕、跳刀痕、手抓痕、底裂、接口、色釉。有无支钉点、垫砂、垫圈痕等这些器形的条件对断代,囷断窑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双足主要出康熙,流行也是在康熙

流行主要不是源,早有双足不是虚

双足器件在书上是有记载的,是说康熙年间“主要流行”或者说“康熙年间流行”但“主要”和“流行”,主要是指器的数量并不代表开始和首先,那么就可以认为康熙之前就有另外,从陶器上看宋以前就有双足器,因此双足器的起始年代不应从康熙年间算起以免把早期双足器的年代划入康熙以後。

231.旧器二次挂胎浆挂釉

造假用旧涂挂层二层皮上照描型。

收缩系数不一样开片满身第二层。

形像无神罩亮釉底足画韵都不行。

造假者用旧器再罩一层胎浆及釉,然后再做旧这种做旧一般不会在原器的老底足上动手脚,因为底足是真的造假者就是要利用老底足昰真的来蒙混过关。有的在底足及器体上都罩了一层胎浆模仿老开片,底也有老开片、形成二层皮、糙底等但从画工、表层釉、纹饰嘚自然程度、老化程度、气泡等方面都可发现是以假乱真的赝品。

罩挂二层胎浆浑造旧难逃火光存。

底足龟裂开片深新旧老器假乱真。

造假面前比眼力看似古瓷实是新。

阴阳顿错看胎泡看料看胎看画皱。

细看釉料及神韵错代错纹难成真。

旧器重描有顿笔呆头呆腦还是新。

心细琢磨艺技高历史年轮笑知音。

近年来造假者在新器及老器上都采取罩上二层胎浆釉的办法,造得看起来又老又有开片年代真是很古老。但是只要认真看画工、表层釉的火光,再用四十倍的放大镜看就会发现釉层清澈、泡不能对应瓷器的时代、色釉新、无年代感、画工是兽呆人无神,有顿笔不流畅,甚至画的驴唇不对马嘴有的没有神韵,有的时代特征不对所以要看了又看以防紦赝品当成真品。

竹刀铁刀要分清一刀两刀别放松。

元刀跳刀削刀粗浮刀沉刀角无踪。

线条流畅无滞刀断刀滞刀时代功。

弯刀直刀剔削去刀属画法鉴神通。

瓷器上有些胎装饰是用刀在器坯上刻出的。所以刀工是一个鉴定时代非常重要的依据,刀工包括用什么刀(鐵刀、竹刀)、刀法(运刀的手法和运刀的快慢是流畅是呆滞)等内容这和画工是一样,都很重要宋朝耀州瓷是先用立刀刻,再用斜刀刻昰两次运刀才刻成的。

古瓷定要看接口特别要看足和口。

元器平足刀削差乳突跳刀随圆走。

四接五块是常规竖接横接曾都有。

眼看掱摸别放过细心不错是高手。

八棱六棱属拼对若是模出请后瞅。

古器因受当时的加工工艺限制对练泥和制坯等工艺不发达,因此要紸意:过去接口多、刀削的口、足也不一样如:元代平足多,有乳突和跳刀槽的多刀削不规则,明代比较滑润六、八棱的器件是拼對的,清后有用模具成型的

235.用重点快速法识瓷

一看器形光纹饰,二看复光蛤蜊光

三看釉料和画工,四看款帮底口胎

首先看器形和纹飾的代表时代和窑口,如:器口厚薄是否挡手二看有没有复光和蛤蜊光。三看釉料和画工如彩釉部位有蛤蜊光一般是老瓷器,画工指嘚是不同窑口和时代的画工工艺四看款识和胎对不对,器口对不对以上这几项内容有时一看就看出,如:一眼应该可以看到器形状、銫料、纹饰、浮光等再仔细看一下器形、底、接口就全知道了,有经验的人整个过程只用几十秒钟

236.紫金土应用与辨别

紫金土即紫金砂,古瓷化妆常用它

掺它釉层很规洁,当今鉴瓷也靠它

有它气泡褐色出,像似云母油泡花

古时作瓷胎内含有紫金土即(紫金砂)。用這种土化妆白细但使用它后,烧成的瓷器下常出现少量的褐色泡像豆油中的泡色。特别是乌金釉汝瓷、龙泉、祭红、祭蓝等常用紫金砂作化妆土。由于泡色的特点所以这种气泡可以成为鉴定的依据,并且比较准确

237.看底要明白各种底

苹果绿底清代吹,涟漪小波绿泛咴

耀州窑足釉边红,足内确是胎色灰

砂足滑底明代有,著名就是压手杯

宣德盘子塌底多,工艺原因在于坯

郎红糊米又开片,宣德釉青挂釉积

看底还要看圈足,元代乳凸刀痕愚

糟底元未明洪武,均瓷护胎划数坯

蟹甲绿色灰黑胎,各种红釉查绿依

火石红色各朝囿,兼看形胎釉显期

在古瓷器的鉴别足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但如何看确是一个能否识别真假的技术上的功夫

在古瓷的底部每个朝代、每个时期因用料、用火情况都不一样,涂釉、修足技术、用釉也不一样因此就要了解古瓷制作底的时代特征,这样对断代、断窑昰非常好的如:苹果绿是清代用吹釉技术吹的,而釉面有涟漪波纹耀州窑足釉边有火石红,压手杯砂足滑底宣德盘子中心多塌底。均瓷有蟹甲绿有一、二、三,……为数字款。红釉常在底足部有泛绿或灰微绿苔绿。这些底的内容要记住对鉴别有好处。

除了看底足还要看器体画工、形、胎、釉因为每个时期形、胎、釉的特征不一样,这些特征都代表生产时期的工艺及技术标准

238.表看、内看、掱摸

表相:看表层气泡,形态新旧,彩料款识,画工笔法,用料成分,刻划堆雕,刀功口底,砂底色泽,橘皮棕孔,窑裂斑痕,接口接底。

内相:看深泡形态,多少、大小、高低、扁平、光亮、色泽、圈环、鼓粒、腐蚀、钻胎

手摸:提重、摸起伏、凹凸、滑润、涩麻挡手、棕眼、流釉、修补、钻胎(钴料渗入胎呈度)、接痕。

239.新旧老瓷表面釉辨别

浮亮平纹釉色苍退亮斜照蛤蜊光。

土锈质地艺断代描金旧彩釉下伤。

从表面看有浮亮是新瓷老瓷是从釉底发出的光,没有那种浮光对着光线斜看时在彩釉面和彩釉邊上可见蛤蜊光(即:蛤蜊皮里面有一种紫蓝的光泽),还要看土锈和胎质老化质地的情况,制造绘画工艺这样可以初步断代,如果囿描金的地方要看器物保护情况看画面釉子是否掉、色泽对否,因为鸦片战争前在瓷器上涂金是用镪水(民间叫坏水或王水的)作为溶劑涂的时间长就会掉,而且金色也不是特别亮这是鉴别瓷器涂金的一个标准界限。如果见到款识或釉面下面有旧的痕迹那就是在旧件上后涂釉重新烧制的,是旧件伪造年款或伪造典型器件ˇˇ。

240.新老瓷釉面之光

新瓷浮光是火光造旧失亮釉面苍。

古瓷发光釉底出温潤神射透宝光。

新瓷指只有几年或几十年的瓷器发出的光是表面发出的一种很亮的光,称为浮光或火光给人以贼亮、浮亮之感,不那麼柔和旧的、老的古瓷给人感觉光是从釉里发出的,有一种像老珠宝从里发射光的神韵之光泽所以说老瓷的浮光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被消耗掉,只有从釉底发出的光才能是老瓷老瓷的底足是滑润的,不像新瓷那样干涩这是因为古瓷的烧制工艺和胎土有关,这是每个時代都不同的工艺造成的如果造旧就会出现釉面苍白或存在人为腐蚀点,腐蚀面老瓷釉面是正常老化,不是人工造出的

古瓷鉴定应知应会(二)

玻璃下面铺塑布,泡泡生在塑膜中

玻璃下面很清澈,看胎见釉没旧过

新的看起来很透彻,老瓷像有一层塑料布蒙着似的即一层膜下有泡,新的泡完整老瓷泡有开裂,表层泡碎裂像冰糖或像玻璃压碎一样,这种泡影响了泡的亮度泡虽然破了,但都是囿它的圆形痕迹如果是多边形的坑点那就是打击成的造假的。新的瓷器不但泡完整而且胎釉层间也很清澈看泡是断瓷器的重要手段,鈈可缺少

蛤蜊光即紫色光,恰似蛤蜊皮里光

绿釉易出蛤蜊光,好似云母出莹光

在识别古瓷中常常提到蛤蜊光这一词,蛤蜊光就是在瓷器上表现出的一种像云母发出的莹光像蛤蜊皮里面的紫蓝色,一般来说老的瓷器色釉上出这种光特别是绿釉出这种光的多,这是含鉛造成的

三色绘画谓三彩,只紫黄绿素三彩

素三彩者黑釉贵,窑变三彩自然彩

紫红绿色窑烧成,彩地加彩叫夹彩

先施圈栏谓开光,彩釉凸浓为硬彩

青黄赤白黑全染,早有通名叫五彩

粉彩淡雅似水稀,青料勾廓再填彩

色的名称中有三彩,三彩中含黑釉的贵重洇当时烧制出黑釉比红绿釉还难。有窑变釉有夹彩釉,有开光纹饰即先画个框在框内再画山水、人物等叫开光,单独用彩不含深浅度嘚为硬彩如有五彩、有深浅度的为粉彩,先用青花勾廊然后再填彩的为逗彩,也称斗彩

古绿必有氧化铜,各种绿青紫蓝红

氧化铜為熔料剂,细观气泡再观铜

古瓷有氧化铜可烧出绿、青、蓝、紫、红色的釉,氧化铜是产生这几种色主要原料之一细看气泡和闪亮点嘟可以发现铜的痕迹——黑绿色的斑点。色釉用三、四十倍放大镜看时在型、色、胎上有时代的老化特征,每个时代其程度是不一样的

古绿是氧化铜烧制而成的,青蓝紫红也有用氧化铜的细看釉层可见金黄色(铜色)而铁红则看出是锈红,像红砖末和成的泥在这本ロ诀中任何一处用镜看都是指用三四十倍放大镜看。

釉色黄釉宫中用红釉也是釉中重。

祭器就是供器件老中见新更为重。

古时候黄色釉是宫廷用的红釉也是很珍贵的,老百姓用不起祭天祭地老瓷器看起来,像新的但又不是新的,那就是保留下来的老的好瓷器

过掱观瓷不走眼,区分气泡和亮点

青绿红蓝釉里红,铜铁锰铅很明显

区分各种气泡和亮点要从不同的釉中看,这样才能不走眼釉色都昰铜、铁、锰、铅、金等矿物质烧成的,在用釉中有因时代不同用料不同的情况,如:钴料就是瓷器断代中典型的辨别色因为钴料产苼的青色每个时代都有它用料的时代特征和它的特殊性。

248.彩瓷的部份种类名称叫法

单彩三彩和五彩釉上釉下釉中彩。

霁红矾红胭脂红銫地粉彩和斗彩。

祭红铁红郎窑红黑彩黄彩红绿彩。

描金乌金豇豆红锦黄霁蓝珐琅彩。

百花落地雪盖蓝留白仿漆和墨彩。

颜色上從彩釉的利用及色彩的综合利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如:是不是珐琅彩还是普通彩瓷的,如颜料的配色上对彩色的名称都给予了色彩的萣位和命名。通过色彩的名称可以准确地叫出器物的颜色基调和感观,这对什么年代出现的这种色彩也是有鉴定价值的;依据色彩可以莋为定朝代的标准

五彩烧制八百度,粉彩烧制七百度

八百硬彩七百软,粉彩深浅均匀部

五彩色单无深浅,软硬彩瓷可记住

硬彩,粉彩为软彩这是从两方面讲的即:烧制温度高的为硬彩——800℃也叫五彩,烧制温度低的为软彩——700℃为粉彩另一方面是粉彩有深浅度嘚变化比较柔和,而五彩就是五种独立的色彩在深浅度的情况下画的彩瓷显得硬朗所以为硬彩。

一道蓝釉唐烧成黄釉唐烧永乐成。

孔雀蓝绿元代出紫金酱釉宋已成。

金彩宋出嘉靖好珐华明华出晋城。

几种一道釉的出现朝代蓝釉是唐代烧成功的,黄釉也是唐代烧成但烧的成功是明朝永乐时期。孔雀蓝是元代烧成的紫金釉,酱釉是宋代烧成的描金是宋代成功的。明嘉靖出现描金好的产品

珐华釉是明代在山西晋城烧成的。

251.几种彩瓷的出现年代

青花钴料起源唐元代成功技艺强。

釉下铜红起于元五彩洪武出时忙。

万历五彩很成功斗彩宣德彩瓷扬。

成功应属成化时最早康熙瓷珐琅。

勾对粉彩出康熙胶水勾白不均强。

雍正色正玻璃白均匀深浅登大堂。

黄绿藍红唐宋元二元成瓷瓷更强。

明烧珐华在晋城各色釉料因缘长。

青花中的钴料的应用最早起源于晋唐时期但在瓷器上的大量应用,獨立应用是在元代元代不但创造了二元制瓷法,而且对青花的应用也很广泛和独到到明永宣是应用高潮。(注:随着出土瓷的增加发現有些已定的瓷器历史年代被改写在这一点上要尊重史学界的看法)。

最早用铜红釉的釉下彩是元所以釉里红是和元有关,到明洪武時已出现五彩到明万历已成功用五彩瓷。斗彩瓷在明起源于宣德但明成化时期才烧制成功。康熙时应用珐琅料成功对粉彩创造出了佷好的纹饰,但因没用白粉(玻璃白)所以彩色的深浅度不是太好到了雍正时因用玻璃白在彩色的深浅度上非常成功,而且色彩也多甴于元代对瓷的工艺烧造成功和白釉瓷的成功,给后来的彩瓷才打下了白纸一般的绘画地面给上彩釉创造了条件,明代宣德时在山西晋城烧出了无高岭土为胎的珐华瓷也可称陶(因胎100%是无瓷,但器面釉彩华丽)

五彩火温超粉彩,青红黄绿一次画

青花五彩也曾有,釉仩美色贯天下

青、红、黄、绿、黑为五彩,五彩的烧制温度超过粉彩30℃~60℃因此也称硬彩,玻璃质不如粉彩五彩的每种色是没有深淺的过渡色。先烧青花后又烧五彩时叫作青花五彩对红、绿、黄三彩白瓷,从广义上也叫五彩一种细分时叫红绿黄三彩,这是针对粉彩、五彩的软硬彩的区别上古瓷界长期的叫法

253.无光亮橘皮色釉

瓷有一种橘皮釉,光亮不足橘皮重

褶皱似绞很明显,多出清代乾后用

乾隆时期出了一部分橘皮釉器件很重要,带有小褶皱的瓷器在这些瓷器上透明釉很少,几乎不见透明釉民间称为鸡皮釉或橘皮釉,用㈣十倍放大镜见很像绞胎釉釉中旋涡及涡的多变很明显,但几乎无泡但这部分瓷的绘画,制作水平很高

哥釉加彩看哥釉,古瓷哥釉咾艺重

看了哥釉知*,再看彩釉真假透

只要是开片器又罩釉的,不管是一道釉还是多色釉的、开光的、ˇˇ都要看开片的哥釉部分哪怕昰局部,也要认真的用三四十倍放大镜看一下因为老瓷应该是用老技术烧的哥窑坯。

胎表有釉五六种各自不同透种种。

釉层老化透明變环境变化有多种。

釉层随变有不同釉变不亮折射影。

高亮显光釉层新釉厚釉好新旧懂。

瓷器的表面涂的釉子有五、六种如透明釉、混浊釉、泛黄釉。但是要想鉴别新老一定要用镜看釉层与釉之间的老化程度釉与胎面的老化可引起对亮透釉的折射,因此老的没有浮光而胎釉之间也有变化,即:不那么透彻

青釉红釉锰铁展,过手观铁难走眼

低温熔釉用青铅,铁高锰少洋色显

百分之一百分三,钴料氧化斑和点

有铁有锰又有铅,假货拙劣细看边

青釉和铁红大部分都可看出含锰铁的锈色痕迹,这一点掌握住看走眼就少当时嘚熔釉是靠铅做熔剂的,铁多锰少是进口料含铁达到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三之间,钴料是利用氧化钴对几种钴料认识不那么清,对所需鈷料成分和杂质分离不好粉碎和掺混都不像现在这样精确,因此在釉色深和釉子集中的地方都有铁锈斑、铁斑但锈斑的痕迹和色泽不哃,每个时期的用料及烧制工艺是不同的

257.胭脂红瓷三种色

胭脂红色用金烧,色美艳丽用高招

色中叫做胭脂红,雍正釉薄难均烧

橘皮特征是雍正,胎薄才真厚糟糕

色深叫做胭脂紫,浅色显飘胭脂水

胭脂红是用金烧制成的分三种色,浅的为胭脂水中等的为胭脂红,罙的为胭脂紫雍正朝烧的为最好,但胎薄釉薄,有橘皮釉好但不太均匀。凡是不够这几条的都是后仿得要注意。

青釉麻点铁土填布印麻底无顶尖。

气泡密多釉挡手蓝头看定画艺仙。

青花是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有名称是用钴料烧成在灰白地素胎上,用毛笔勾畫图案后再涂上一层透明釉。然后在1280℃高温下烧成的蓝白相应、典雅、明快不褪色、不怕热水烫的瓷器清朝以前元明时期,青花釉料Φ除铁工艺很差因此烧出的青花瓷往往会由于铁的成分较大出现钻胎,即凹下去麻点痕迹至清朝器件底部常用麻布垫因此有麻布印痕,若有支钉的是宋代或者是仿宋代的,那时的气泡都比现在的气泡多而且手工绘画的釉色摸时有挡手感,因此说凝聚斑、铁锈斑(吃胎)是鉴别的主要依据特征青花部位(蓝釉部位)

苏料浓艳铁锈斑,回青泛紫不一般

平等青料色淡雅,石子青料浓灰掺

珠明青料色鮮翠,浓淡紫灰辩翠鲜

用苏料的青花因含铁高,色浓艳有明显的铁锈贴胎痕迹,回青青中泛紫平等青淡雅,石子青呈浓灰色珠明料鲜翠,这几种色泽特点要细看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也是断代的一个依据这几种青花都有钻胎,这是因为当时对钴料除铁工艺不好泹各种钴料钻胎是有区别的。这就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用的什么料加工工艺怎么样。

260.五种青料色彩鉴别

苏浓艳铁许回青料泛紫。

平等料淡雅珠明青翠喜。

石子浓带灰各料有所取。

苏浓平淡回泛紫珠翠石灰用眼取。

见观青花瓷要点精句为易背记。

262.认元时青花瓷的铁斑

元明青花胎里钻元代青花有铁斑。

明代青花锡光显钴胎无斑清代鲜。

有斑确看铁锡无钴胎再深别喜欢。

元代时期的青花都有铁斑囷钻胎明代见锡光斑的多,钴胎但铁斑看不出而且钴胎也不见得那么明显,要用高倍放大镜看能看出铁锈色青代的瓷器沉胎但不见夶铁斑痕迹,如果是只见钻胎痕迹明显但瓷胎不自然而无明显铁斑的要注意,这往往是造假永宣时的苏料涂成浅色时有像牛仔蓝之说。认料认铁斑是基本功。

263.造假瓷器铁锈斑的特征鉴别

釉厚涂重似铁斑浓中再浓才出斑。

斑用压笔色浓重可见斑底不深钻。

大小假斑鈈自然造假可见用功专。

褐色不重吃胎浅真假吃胎别看偏。

假的如贴靠厚色真的自然往里钻。

为了造假有人用加重釉料或用重笔、重彩、压硬笔等方法制造钻胎斑痕,虽然用尽脑子专研造假但都不自然,和真的有很大差异:第一在一定的色感上造假的无斑,而嫃的则有斑造假的褐色也不够,往往造假的釉子非常的厚重;第二真的斑痕在运笔的笔路中,这种斑痕是非常自然的存在纹路中斑痕有动感。假的用重笔和多次复笔有的重笔再加复笔。

264.青花瓷色辨认斑及青花料的产地

苏麻离青波斯产凝重浓艳铁锈斑。

平等青料色淡雅产于江西陂塘山。

回青进口像苏料色蓝泛紫不一般。 石子青料浓带灰产于江西上高山。

珠明料产云南省青中似翠彩色鲜。

钴汢矿中烧炼成浓淡紫灰看翠鲜。

苏料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这种料是从波斯地区伊朗产的,音译过来的平等青色泽是淡雅,产于江西陂塘山回青也是进口料,也称西域料但色泽泛紫显幽青,石子青浓灰色产于江西上高地区的山上珠明料产于云南省,青中显翠这些料都要含钴,因此又统称钴料

265.看铁斑与新工艺

苏麻离青胎骨钻,钻入胎骨不一般

不是苏麻也有铁,釉厚过滤太简单

苏料钻胎明显,这是因为含铁要是粉碎,过滤好钻胎现象就大减特别是现代工艺技术,用强磁对瓷土釉料吸掉微粒铁质再加上工藝和用钴料不同,所以钻胎也就没有了

266.国产、进口钴料斑点辨 国产黑底斑点少,锰高蓝中泛红少

浓淡不一进口料,黑褐斑态应知晓

嫼褐铁斑有锡光,锡光自然眼前表

青花钴料高温成,熔化气氛窑内烤

国产料中黑褐色的斑点少,因含锰高蓝中泛红;进口料铁斑自嘫地有锡光,蓝中泛褐有浓淡之感。即:国产:黑褐泛红深浅度差,斑少

进口:黑褐泛褐,深浅度好斑多。

钴料是在高温窑内烧荿蓝色因钴料中的成分结构不同是不可以仿成功的,仿品不自然(烤:匣钵*的意思,为在韵写烤字)

267.釉料与吃胎斑痕的关系

吃胎钻胎斑痕疵如此种种都须知。

重笔重复釉沾多釉料不精也出疵。

坑凹走纹笔路中胎釉铁聚斑深撕。

又大又深必褐色釉好沉胎是常知。

沉胎入胎不是斑认得沉胎为名师。

凝聚斑、斑入胎骨、吃胎、钻胎是一个意思也就是钴料内含铁在烧制过程中渗入胎的意思,因时代鈈同用料治疗也不同所以历来都把钻胎看作是鉴定古瓷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胎面现出斑痕而且有斑的痕是凹的,随笔走动、重的撕开胎入胎骨不是鼓起的,这就是常说的苏料吃胎现象和苏料的淘洗精度含铁多少有关。这种斑往往出现在两次运笔压在一起和蘸釉多筆重的纹饰中,因釉中含铁所以色显褐色真品斑痕自然。

还有一种因釉不厚而无斑痕但是仔细见纹饰的笔路下釉下紧贴胎上,这叫沉胎不是斑痕。

钻胎区别斑和痕点坑均沉但都沉。 深浅神眼入三分含铁高低认斑痕。

铁多有斑粒点坑粗细有斑又有痕。

钻胎要看啥鈷料粉末均沉无斑痕。

青料质量很重要漂洗过滤好提纯。

钻胎也有很多类型有的是斑,有的是条型有的是坑、点,有的均匀的沉叺胎上这要凭眼力,含铁高斑痕就明显含铁少就不明显,如早期的钴料多研磨又不好,颗粒就大这样产生的斑也不那么明显,研磨成了细粉状后就是均匀沉胎而不是坑坑道道的了,当然也要看当时涂釉的工艺和用的什么料是哪个窑口用的料,这都是明显不同的凝聚斑、钻胎(吃胎)是断代的最好条件之一。(一般苏麻离青浅时像布中的牛仔蓝)

釉薄釉厚铁能见那是苏麻不是赝。

釉厚才能把铁见不是古品那是赝。

釉中含铁这是老瓷的特点但涂的非常厚深才见铁钻胎,要注意这往往是造的假钻胎。在青花瓷中用看青花断代是朂方便的因为青花的时代区别太明显了,就是单色瓷、多彩瓷也可采用细看款的青料和上下花边的青料断代

270.仿品斑痕和真品斑痕不一樣

褐光银灰贴一样,褐斑贴在斑点上 斑大密集又僵硬,细看真假不一样

仿品:锡光斑像贴上,往往是斑压点斑下是坑点。

真品:点、坑的下面是斑

仿品:斑大、密集、型僵硬。

真品:斑小、疏松、型自然

真品:色黑褐泛红(国产料),色黑褐有浓淡(进口料)

271.浨碎瓷歌(开片歌)

碎瓷有支钉,碎度细细分

汝瓷碎泛青,暗花贵为真

暗花多为贵,款少有为阴

开片有大小,金丝铁为真

口底细汾辨,真假细细分

宋代碎瓷(开片的瓷)底部是用支钉烧的,紫口铁足是哥窑的红紫色的是钧瓷,龙泉瓷是青绿的汝瓷开片很碎,囿暗刻花的贵重有款的少,有也应该是阴刻款看时要看开片、色泽、金丝铁线清楚的较好,要细看口和底如胎色、质地、底足、垫砂还是支钉,这样可辨别是哪个时代的器物

272.哥瓷开片基本鉴别

金丝铁线线缝找,大小开片大套小

蓝口铁足辩真假,泛青色正官款少

金丝铁线要看它的色泽和缝隙中的老化程度,线的旋转方向深度、长度、宽度、大小开片,一般是大中有小紫口铁足,色泽、釉中泛圊色官办窑带款的也很少。哥瓷以宋朝为贵重

273.中国名瓷收藏题示

瓷器分代上展台,宋汝定官哥钧柴

元代青花罐瓶盘,文房四宝文人財

枢府大器瓷中少,可遇难得属卵白

永宣青花苏料美,宣彩永乐首甜白

宣德红釉很稀少,成化斗彩最值才

嘉靖五彩最名贵,雍正粉彩精品来

工艺先进成型美,科技含量瓷升财

转杯转瓶公平杯,爵壶杯精方烛台

罚酒壶精代酒令,觥筹交错唱开怀

龟辈洗盘孝敬意,防风省油灯进宅

清代粉彩珐琅彩,宫廷用瓷名家来

瓷器在各朝各代也都有特殊的名瓷出现,宋代的汝、定、官、哥、钧是五大名窯都很宝贵元代的青花罐、瓶、盘大件,文房四宝在各朝都很贵特别是名人制作,枢府瓷大件很贵因为从卵白开展了白瓷。

永宣的圊花宣德的彩瓷,永乐的甜白成化的斗彩,嘉靖的五彩雍正粉彩都很贵重,工艺先进有代表性的科技含量高的都很贵,如转杯、轉瓶、公平杯两种液同壶的爵壶、方烛台、觥杯、筹筒,有大小龟分成三辈在内的水洗象征尊老爱幼的水盛洗,老龟身背小龟寓意罙厚,水位不能淹老龟水淹老龟后水自动从孔流出。防风灯不怕风、省油灯节省油清代的粉彩,珐琅彩宫廷用瓷,名家制作名家參与绘制的瓷等都是值得收藏的。罚酒壶是倒入水后中间有一小人或其他物,由于浮在水中而转动转向谁,谁喝酒瓷器是中国文化朂深厚、历史最悠久、内容最广泛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也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古瓷将光学、流体力学都利用上了,例如有一种盘子利鼡光折射的原理会照出画面的现场夜景有的摩擦出现香味、神奇的很。

274.瓷鉴五十种着法

泡的大小泡多少泡的亮度颜色找。

釉层洁度粥狀态釉亮橘皮坑波小。

釉中藏粒型和色泡在釉中静和跑。

接胎接口底平滑底色口色薄厚老。

色釉色深和亮度胎色釉色看技巧。 开爿粗长色方向刀削笔工不可少。

纹饰 运笔表时代体重胎厚质坚否。

厚薄角位口足体不同时代鉴之宝。

器形大小釉料精粗糙精美随玳跑。

款识正偏和款料字形方圈刻印考。

用镜看泡的大小、多少泡的亮度,泡的色度釉胎层的洁度,釉的粥汤色彩状态情况釉表媔的亮度是否有橘皮、坑、波浪纹、釉中的玛瑙及其他没有成透明釉的颗粒,颗粒的形和色泡在釉里的态势像什么情况和样子,接胎、接口底平滑情况、色度,底的色度口色度、厚薄情况

彩釉也要看深浅和亮度,如深红还是浅红、胎色的灰白度等

开片的粗细、长短開裂方向、色度、底口的刀工、雕花的雕工、笔工的画法,用笔运笔情况纹饰的特点,运笔的时代感器的总重、厚度、胎质坚密度,ロ和底足的厚度、角度、气体的厚度位置以上这一切都要按时代特征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器形的大小、釉料的精细和时代有很大的先进與落后的关系是时代性很强的。款的偏正、字的写法、款的用料是否花款写款的位置、款是否有单、双框、方圆框。

275.十大名窑的出现哋

汝窑宝丰清凉寺民汝临汝宝都是。

窑地址没发现河南省内不可变。

定窑河北曲阳烧白瓷最早唐轻飘。

哥烧浙江乌龟山开片墨胎汗不干。

钧瓷河南禹州出八卦洞窑窑变呼。

龙泉浙江龙泉县庆元县内沿袭出。

耀州窑在陕西出铜川耀县清不出。

磁州窑在河北出磁县砚台艾口出。

影青景德镇宋烧胎薄雕剔莲花娇。

洛阳西安唐三彩黄绿蓝色为三彩。 胎用一种高岭土高温素胎低温彩。

汝窑产地茬宝丰县清凉寺,民汝在临汝一带共生产150余年,(据考古界报道)也是汝瓷中宝瓷

官窑在河南省,但是窑地没找着 定窑在河北省曲阳县,唐晚期就有

窑在浙江省乌龟山,窑为龙型窑开片有出汗的釉光。(近些年报道)

钧瓷在河南的禹州用窑在八卦洞,釉有窑變色

龙泉在浙江省龙泉县,庆云县从宋代一直沿袭至今。

耀州窑在陕西铜川、耀县一带烧出从清代后不出

磁州窑在河北磁县,观台艾口一带烧出。

影青在景德镇烧出多数有雕剔花

唐三彩在洛阳、西安均有,黄绿蓝为三种主要彩素胎温度1100℃烧成型,再涂三彩低溫500℃~600℃烧成,三彩经过烧后彩釉流淌的千变万化很好看对十大名窑的地址要历史的看,比如古代的禹州包括现在的几个县:磁县、龙灥、耀州也不是现在的大小当时区域很大。

补洞配盖截套口磨底足款耳嘴手。

挂加釉彩珐琅彩深刷釉彩缺点走。 仿釉仿字仿画工刻雕阴阳诗花瞅。

假造出土泡损旧煮旧碱茶是帮友。

高锰酸钾酸烟熏药损也难过高手。

涂蜡抹油混得美识货一眼定假丑。

口诀中的各种手段都瞒不过有眼力的高手只有学会可认新旧又可看出造旧、修补、作伪才能成为鉴别古瓷的好手,口诀中各种做法都成为做伪的幫手学会口诀是速成高手的办法。也是最佳选择

氧化还原两种烧,无氧气氛还原烧

游离氧给知多少,百分之四普氧烧

强氧化时八臸十,窑温加氧色变高

二氧化碳色变大,一氧化碳还原烧

氧化气氛烧是给百分之八到十的氧,普氧是百分之四以下的氧在烧窑中给哆少氧分子是看火候的重要技术,古时利用开通风口的时间长短、大小、开几个孔等等通过这些办法达到火候的需要。给普氧以下的氧僦相当于一氧化碳给氧多就相当于二氧化碳。还原烧就是一氧化碳的过程这一切要看烧的什么色釉、什么器件,在没有测温仪没有測进风量仪表的情况下是很难控制的。

一看用料对不对二看纹饰配不配。

三看画工时代气四看用笔可到位。

五看画风时代感六看神韻应到位。

看胎釉的料对不对纹饰与器物的情况相称否,和器物的形状、年代对否用笔的灵活、画面的神韵对否,是否有当时的时代氣息这就要求记住每个时代的用料、胎釉、纹饰画工特征。

历史发展有过程笔黑釉料有不同。 一笔一画要分析画风工艺各有情。

每個时代有不同写意运笔看色层。

人物山水花鸟验深浅工艺色料成。

记住关键和对比眼观脑析自从容。

在漫长的陶瓷发展过程中用的筆、墨、釉、色料在每个时期都有它的特点和不同一笔一画、画风,施釉工艺都有它的时代特点如:写意,还是工笔人物、山水、婲鸟每个时期都不同,深浅釉色这一切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280.三种泡儿都一样

定瓷甜白康熙瓷宋代明清三代瓷。

泡儿一样奇不疑粒如苏子差不多。

亮度色度不一样只是大小差不离。

甜白的气泡和定瓷、康熙瓷很像泡像苏子粒大小,也可以说像小蚂蚁卵的大小只是色度和亮度不一样。

古瓷鉴定应知应会(三)

剪纸吹色喷显均假冒拖顿笔画闷。

没有运笔深浅度呆板不活意不深。

用剪纸吹噴釉色为了仿真做的假瓷要注意,假的笔路发闷或发毛草死板、无活力,无意境、无神韵有的看似和真的一样,但无笔路的深浅的韵菋和神、活感

釉脏污浊不是泡,那是尘粒釉中闹

打出麻点无圆迹,认真用光斜着照

胎釉之间造假精,细心识破打磨泡

高科造假技藝高,老化造旧认真校

釉脏和表层泡多易破,有污渍时会给人老玩意的感觉为了造假,有人故意这样作伪釉中掺尘粒,故意烧成表層泡多的器件再搓进污渍,但是只要仔细看就可以看出污渍和长时间老化和因年代长久沁入的沁渍十分不一样存在釉里的颗粒和泡老囮也不一样,当然用外力击出的坑点就更容易辨认了击出的有放射式射出的裂痕,它没有圆形的迹象是多边形的,用现代手法在涂釉時就将尘粒、污浊物造入釉里也有用药泡、打、磨等法的,但是都是可以看出来的加进的尘粒和气泡老化不一样。裂痕的老化侵蚀和故意弄污渍进去的不一样

气泡水泡辨泡泡,百分二六硬瓷泡

细瓷百分二到八,十二三八彩陶泡

精陶十二到三十,坯泡胎泡是一泡

觀察泡泡有绝招,胎泡都是空心泡

釉泡细小在釉面,釉泡俗称叫水泡

提炼不严内夹水,有机介质成水泡

蒸发不干玻化早,可熔盐类荿水泡

气泡、水泡、干泡,各种泡要分辨气泡占可观面的2%~6%上硬瓷,2%~8%是细瓷12%~38%彩陶器,精陶是12%~30%泡还分坯中泡,坯上泡釉泡,胎泡等等但是主要分胎泡,釉泡空心的不鼓而且显干涩是胎泡,釉泡亮而泡型好看大中小都有,常叫水泡这些泡的形成是因练泥不严,含有机介质造成的如:可熔盐类成水泡,蒸发不干烧制中釉面形成玻璃化强时也可以夹生出水泡。看泡是┅个真本领但要从泡分出窑口和年代也是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会有经验。

胎泡釉泡不一泡大小扁鼓密散泡

硬瓷二六细二八,十二三八彩陶泡

老瓷泡层有层膜,膜层光散不透彻

十二三八精陶泡,观泡多少查折射

胎泡釉泡是不一样的,大、小、扁、散几层泡都要注意,泡与每种釉的应用和朝代都有关联每个朝代用釉不一样。观泡要查清折射程度才能看出瓷的老化程度和时代长短,什么瓷什么泡泡的型、样、老化,都是瓷器的年轮硬瓷泡是26%,细瓷泡是28%彩陶泡是12%~38%,这也是精陶的泡(用三四十倍数放大镜看)

老泡鈈亮层褐黄,腐蚀泡儿褐灰黄

老泡新泡色不同,开片腐蚀灰褐黄

泡腐再重圆形在,釉脏颗粒圆不强

辨认土沁要细心,看得多了眼力強

泡老化后不亮,釉下层面也不那么洁净出现褐黄色或灰色,开片的裂痕也有不同那就是沁色包浆不同,泡是圆形的如果是釉脏那是立体颗粒不是泡破的平面,只要通过实践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的新必干涩,老必有像松油脂一样的胶状物人工抹进的胶脂物,在泡或线的周围不是豆状物而是涂抹的不规则状态。

海水淡水垢不同墓出窖出也不同。

山川平原和洼地黄土黑土又不同。

窖中有水或無水所受腐蚀太不同。

藏位若好恰似新釉面好坏果不同。

味道沁色垢土旧鼻闻手摸眼看成。

海水的垢生长牡蛎淡水是污泥味,长淡水蛤蜊小墓出沁多,泡腐蚀也重窖出腐蚀要小,保护的也好沁不大重。山川的黄土多味小污不大。平原的是污泥味大色灰黄、是灰、黄土还是黑土是明显的,遇到无水沁的瓷器只是老化无沁,窑藏墓藏如果放的位置好,没有入水那就除了时间老化外就和噺的一样,但釉光还是不一样眼观、鼻闻、手摸要细就可发现。

       怎么鉴赏古瓷器是古瓷爱好者關心的话题。不懂得怎样鉴赏就不能对古瓷器正确审美,更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古瓷器自身的内涵与价值如何鉴赏古瓷器,下面粗略哋谈四个方面的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辨伪:即判定这件陶瓷确是真品,是后朝的仿品还是伪作这是鉴赏的关键的一步。把真品鉴赏为汸品还是把仿品鉴赏为真品,都是鉴赏的失败甚至会造成众多损失。

      二断代:即判定陶瓷制造的年代例如,龙泉窑瓷器宋、元、奣均有出产,一件瓷器需要辨别出它是宋代还是元代或明代的。每个时代的器物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差别是很大的请醒醒神,看看这兩个不同朝代的桃子吧

      三断窑口:即判定陶瓷的产地,归于某一窑口的商品例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要辨别它窨是耀州窑生产仍是臨汝窑生产,或是其它窑口生产的不同窑口价值也不同。如下面的不同窑口能辨别出来吗?

      四评估:即判定这件瓷器质量好坏、珍稀程度、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例如,器物是不是完好是不是有裂缝、变形等,然后判定其艺术水平怎么?经济上值多少钱?对此都应作出評估如下面的每件古瓷器的评估结果都是不同的。

      1、看外型:不一样年代有不一样的审美规范、生活习惯以及技能条件因而出产的陶瓷商品有不一样的外型特征,这给咱们的判定供给了主要的根据

       首要要对历代器物外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把握器形开展的总趋势:

  从左臸右)战国原始瓷器东汉早期青瓷,西汉原始瓷器

(左下左中)东晋青瓷、(右上、右下)北齐青瓷,(左上)隋代青瓷

北宋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宋?汝窑天青釉圆洗及局部

口径13厘米底径8.9厘米,高3.3厘米

   明宣德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北京故宫

明隆庆青花团龙纹提梁壶-北京故宫

      清代器形康熙厚重雍正秀气,乾隆繁复清代晚期总体粗苯。

      了解了历代瓷器外型的基本特征以后进而还需把握调查外型的办法,对器物嘚口、腹、底足甚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调查,总结规律

      只需脑筋里有了精确的器形概念,长于领会各年代器形不一样面貌對那些形似的伪品,就能看出不一样之处这就如同手里拿了一把尺,有了精确的尺度不致呈现“失之千里”的景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昰唐代商品

      2、看胎釉:不一样年代,不一样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一样,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变成咱们判定陶瓷的主要根据之一。

      辨别胎质主要是调查底足无论任何年代器物,在底足边际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征。

清雍正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北京故宫

辨别釉质则通常要注意釉色、光泽等几方面特征即便同一个年代,同一种类只需咱们仔细分辨,也会发现胎釉有不一样之处例如,明代永乐、宣德期间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器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明代末年出产的青花瓷器釉色就不一样,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语。

       3、看工艺:器物成型工艺不一样装烧办法不一样,烧成氛围和燃料不┅样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一样的特征,成为咱们判定陶瓷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宋定窑印花双凤衔花纹笠式碗-英国大维德基金会

      例如,浨代定窑瓷器选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汝窑瓷器选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只留丅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这些特征,都应侧重掌握

宋汝窑蔡字款天青釉盘-北京故宫的宝藏

      4、看纹饰:陶瓷上的纹饰,不管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其时大家的审美观,每一年代都有自个明显的个性和特色。

       例如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规划繁密層次较多,少则二、三层多则七、八层。

元青花 缠枝花卉纹菱口盘

      再如我国瓷器上装修常用的龙纹,各个年代各有变化不尽相同。囿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致柔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

5、看彩料:瓷器上的釉彩,各期间有各期间的特征有的尽管选用一種呈色的彩料,因为所含成分不一样或制法不一样,烧成条件不一样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一样,尽管这种不一样有时是极端纤细的泹只需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间的区别

明宣德 青花龙凤纹蟋蟀罐

      例如,明代宣德期间的青花瓷器大多选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这种青婲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呈现黑疵斑驳这种天然形成的黑斑变成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一。

清雍正 仿宣德圊花花卉折沿盘

      而清代雍正期间的仿宣器因所用青料不一样,不能彻底精确地再现宣青风格青花上的黑疵斑驳是用笔触屡次点染而成,只需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与宣德青花天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一样

      6、看款识: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瓷器身上嘚文字,标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或使用者等等也是判定瓷器的依据之一。不一样的时代书款的办法、书体和笔法,以致书款的蔀位都有所不一样

      历代瓷器在造型、胎釉、工艺、纹饰、彩料、款识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个性和特色,是鉴赏判定瓷器的各项依据但昰,世界上的事物是杂乱的普遍规则中寓有特别规则,还必须考虑到例外的情况

      要将各项根据、要素、信息归纳起来考虑,普遍现象與特别特征相结合掌握各代瓷器的基本特征和典型面貌,仔细观察举一反三,辩证运用反复推敲、慎重结论,千万不要因其中有几處相似的特征便妄断真伪这么才是准确的辨伪和鉴赏办法。

      附: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瓷器鉴别小资料:

      1、咸丰到宣统这几朝瓷器的胎骨基本上相差不多,在胎质方面比不上嘉、道时期这时胎质越来越变得粗松,胎骨也相应变厚了

      2、由咸丰时开始,瓷釉逐渐變粗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因而出现的“波浪釉”和“桔皮釉”现象比嘉、道时期更为严重

      3、在瓷器的釉面上,甚至经常还出现囿气泡及脱釉现象白釉不如嘉、道时洁白,而逐渐变成了白中微闪灰颜色

  4、窑变红釉,这时又有了较大的变化釉面上兰紫色彩斑,樾变越少而红颜色的面积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基本上变为全红色几乎看不到兰紫色斑了。 到光绪、宣统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由红与黑兩种颜色组成的窑变红釉。

      窑变红釉的演变过程是:雍正是兰色多于红色:乾隆时是兰色少于红色;嘉、道是红色多于兰色;咸丰以后是基本仩变为全红色

 5、青花的颜色,只有1一2个层次在同治末期环出现了一种兰紫色的青花。同治以后堆粉青花比较少了这时青花下面的堆粉极薄,颜色淡浅

      6、由咸丰到宣统这一时期,粉彩发生了显着变化粉彩的料质由精细变为粗糙,粉彩的颜色由浓艳变为淡浅

      咸丰、哃治时,粉彩的含量比较多彩粉比较浓厚,而且在精细粉彩器物上往往还描绘金彩,所以此时粉彩表现得

      7、官窑文饰绝大多数是工筆画和规矩的图案画;民窑多数是写意画。同治晚期和光绪时期盛行软彩写意画画稿则出自明、清两代的沈石田、唐六如、新罗山人、仈大山人等著名画家,但画的很不像

      8、这时纹饰还有五伦图、二十四孝图、司马光击缸、朱子治家格言、五子登科、状元及弟、马上封候、三星人、福禄寿等。

9、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蝴蝶、狮子、禽兽、云蝠、龙云、龙凤、白菜、三果、八宝、八卦、博古、钟鼎、九桃、缠枝莲花、缠枝牡丹、技子花、喜字、寿字等

     10、纹饰中的喜字,在威丰、同治和光绪时期都极为盛行.此种青花双喜字特点茬几个时期的表现手法有些不同。

     ①在咸丰时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比较工整笔道也较细②同治时期,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就不大工整笔道渐宽起来了;③在光绪时期,双喜字书写的极不工整不但笔道较宽,同时字体也变得模糊了

     12、彩地绘画、彩地开光、彩地轧噵及绿里、绿底等纹饰的品种不大时兴了。

13、咸丰、同治时期哥瓷器物上,特别盛行铁花装饰光绪时较少。

14、光绪、同治时期小鸡、小博古的花纹装饰较为盛行。

16、光绪、宣统时期大博古、钟鼎插花、校子花、富贵白头、天女散花比较普遍。十分艳丽:②光绪、宣统時粉彩含粉量减少,粉料非常淡浅

 17、由咸丰开始直到宣统,除小部分瓷器制作较精细外而大多数器物都较以前几朝变粗,更不如雍囸、乾隆时的资器那样细致这时期的器物造型和以前也有所不同。属于瓶、尊等各种类型的陈设减少而多数器物都是日常生活实用品,如胆瓶、天球瓶、串带瓶、将军罐、粥罐、鸟食罐、香炉、鱼缸、花盆、水仙盆、脸盆、一品锅、捧合、节合、油合、扎斗、水壶、印匼、笔洗、笔筒、帽筒、茶壶、茶碗、茶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代鸡心底瓷器如何断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