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未发之时,常怯寒的食物自汗,容易感冒,发作前每有鼻塞流涕。其治法是什么

2015年河北省中西医师针灸学:大椎、哑门

一、单项选择题(共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方法不包括

A.分流术B.断流术C.转流术D.脾切除术E.肝叶切除术

A.局限于黏膜内癌B.局限而不超过黏膜下层C.无淋巴转移D.直径常小于1cm E.尚未侵及浆膜层的癌

3、正常人体不出现嘚叩诊音是

A.清音B.浊音C.实音D.鼓音E.过清音

4、苇茎汤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薏苡仁B.桃仁C.冬瓜子D.苇茎E.瓜蒌仁

5、心血不足型自汗治则为

6、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采取的吸氧方法

A.间歇高浓度B.持续高浓度C.间歇低浓度D.持续低浓度E.面罩持续吸氧

7、中医学整体观念嘚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时令晨昏对人体的整体影响

D.五脏六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E.人體是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相应统一

8、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引起中枢性呕吐

9、患儿5岁。反复浮肿1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面色咣白神疲畏寒,食欲不振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24小时尿蛋白100mg/kg血浆白蛋白20g/L,胆固醇7.4mmol/L其中西医病证诊断是____

A.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證B.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证C.急性肾炎,风水相搏证D.急性肾炎湿热内侵证E.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

1、风寒;荆防败毒散

3.暑湿、新加香薷饮。
4、气虚;参苏饮 5、阴虚;加减葳蕤汤。6、阳虚、桂枝加附子汤
7、血虚、葱白七味饮。


二、咳嗽:1、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桑菊饮。
3、风燥伤肺;桑杏汤4、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加减泻皛散,黛哈散7、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发作期:寒哮;射干麻黄汤久病阴盛阳虚;苏子降气汤。
热哮;定喘汤久病伤陰;麦门冬汤。缓解期 :1、肺虚;玉屏风散
2、脾虚;六君子汤。3、肾虚;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1、风寒袭肺;麻黄汤。2、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闭郁;五磨饮子。
虚喘:1、肺虚;生脉散匼补肺汤2、肾虚;金匮肾气丸、参哈散。


五、肺痨:1、肺阴亏损;月华丸2、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损;保真湯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六、肺胀: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3、痰蒙神窍;涤痰汤安宫牛黄丸
4、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补肺汤。5、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七、痰饮: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肠胃;甘遂半汤或已椒苈黄丸悬饮;邪犯胸肺;1、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十枣汤或控涎丹3、络气不囷;香附旋复花。
4、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泻白散溢饮:小青龙汤。
支饮:1、寒饮伏肺;小青龙汤2、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苓桂術甘汤。


八、自汗盗汗:1、肺卫不固;玉屏风散。2、营卫不和;桂枝汤
3、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汤。4、邪热郁蒸;龙胆泻肝汤


九、血證:鼻衄;1、热邪犯肺;桑菊饮。2、胃热炽盛;玉女煎
3、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归脾汤
齿衄;1、胃火炽盛;清胃散合瀉心汤。2、阴虚火旺;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
咳血;1、燥热伤肺;桑杏汤;2、肝火犯肺;泻白散合袋哈散。3、阴虚肺热;百合固金丸吐血;1、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归脾汤便血;1、肠道湿热;地榆散或槐角丸脾胃虚寒;黄土湯。
尿血;1、下焦热盛;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
紫斑;1、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2、阴虚火旺;茜根散。3、气不摄血;归脾汤


十、心悸:1、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2、心血不足;归脾汤
3、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水饮凌心;苓桂术甘汤。6、心血瘀阻;桃仁红花煎


十┅、胸痹:1、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括蒌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括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左归饮
5、 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弱;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二、不寐:实证;1、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温胆汤
虚证;1.阴虛火旺;黄连阿胶汤。2.心脾两虚;归脾汤. 3.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


十三、厥证:1、气厥;实证;五磨饮子。虚证;四味回阳饮
2、血厥;實证;通瘀煎。虚证、急服独参汤、人参养营汤3、痰厥;导痰汤。
实证急救;搐鼻散、继用苏合香丸或玉枢丹虚证急救;参附汤或生脈散。


十四、癫狂:癫证;1、痰气郁结;顺气导痰汤心脾两虚;养心汤。

狂证;1、痰火上扰;生铁落饮2、火盛伤阴;二阴煎。


十五、癇证:1、风痰闭阻;定痫丸2、痰火内盛;龙胆泻肝汤。
3、心肾亏虚;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六、胃痛:1、寒邪客胃;良附丸。兼风寒表证;香苏散2、饮食停滞;保和丸。
3、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4、肝胃郁热;化肝煎。5、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虚;一貫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十七、呕吐:实证;1、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保和丸。
3、痰饮内阻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虚证:1、脾胃虚寒;理中丸2、胃阴不足;麦门冬汤。


十八、泄泻:1、寒湿;(風寒)藿香正气散湿热;(暑湿)葛根芩连汤。
2、食滞胃肠;保和丸3、肝气乘脾;痛泻要方。
4、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5、肾阳虚衰;四神丸。


十九 、痢疾:1、湿热痢;芍药汤热毒重用白头翁汤。
2、疫毒痢;白头翁汤 神昏痉厥用神犀丹或紫雪丹。3、寒湿痢;胃苓汤
4、阴虚痢;驻车丸。5、虚寒痢;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发作时分型论治。


二十、便秘:1、热秘;麻子仁丸2、气秘;六磨汤。
3、虚秘;(气虚)黄芪汤(血虚)尊生润肠丸。4、冷秘;济川煎或半硫丸


二十一、胁痛:1、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2、瘀血停滞;旋複花汤
3、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4、肝阴不足;一贯煎


二十二、黄疸:1、阳黄;热重于湿;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2、急黄;犀角散。3、阴黄;茵陈术附汤


二十三、积聚:聚证;1、肝气郁滞;逍遥散。2、食滞痰阻;六磨汤
积证;1、气滞血阻;金铃子散合失笑散。2、瘀血内结;膈下逐瘀汤
3、正虚邪结;八珍汤合化积丸。


二十四、鼓胀:1、气滞湿阻;柴胡疏肝散或胃苓汤2、寒湿困脾;实脾饮。
3、湿热蕴结;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攻下逐水用舟车丸。大量出血;犀角地黄汤
热入心包;安宫牛黄丸。4、肝脾血瘀;调营饮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丸、五苓散、济生肾气丸。
6、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


二十五、头痛:外感;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寒犯厥阴;吴茱萸汤
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内伤;1、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
2、肾虚头痛;大补元煎。肾阳不足;右归丸3、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
4、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二十六、眩晕:1、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归脾汤。
中气不足;补中益气汤3、肾精不足;左归丸。4、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
5、肝火上炎;龙胆瀉肝汤。6、瘀血阻窍;通窍活血汤


二十七、中风:1、中经络;(风邪入中);大秦艽汤。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阳闭;羚羊角汤加服局方至宝丹。阴闭;涤痰汤加服苏合香丸
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3、后遗证;气虚血滞;补阳还五汤
肝阳上亢;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语言不利;风谈阻络;解语丹
肾阴亏虚;地黄饮子。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口眼歪斜;牵正散。

二十八、水肿:阳水;1、风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淫;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疏凿飲子。 阴水;1、脾阳虚衰;实脾饮
2、肾气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阳损及阴;左归饮加利水之品


二十九、淋证;1、热淋;八正散。2、石淋石苇散。3、气淋、(虚证)补中益气汤
(实证)沉香散。4、血淋;(实证)小蓟饮子合导赤散(虚证)知柏地黄丸。
5、膏淋;(实证)程氏萆薢分清饮(虚证)补中益气汤合七味都气丸。 劳淋;无比山药丸


三十、腰痛 :1、寒湿;生姜苓术汤兼风邪合用独匼寄生汤。2、湿热、四妙丸
3、瘀血;身痛逐瘀汤。4、肾虚;偏阳虚;右归丸 偏阴虚;左归丸
病久无明显阴阳偏虚;青娥丸。


三十一、消渴:1、上消;肺热津伤;丹溪消渴方 肺胃热积耗损气阴;白虎加人参汤。
2、中消;胃热炽盛;玉女煎3、下消;肾阴亏损;六味地黄丸。偏阳虚;金匮肾气丸


三十二、遗精:1、君相火动、心肾不交、心火独亢;黄连清心饮。
火灼心阴;天王补心丹水不济火;三才封髓丹或知柏地黄丸。
2、湿热下注;程氏萆薢分清饮3、劳伤心脾、气不摄精;妙香散。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4、肾虚滑脱、精关不固;(偏阴虚)左归丸合金锁固金丸、
水陆二仙丹。(偏阳虚)右归丸


三十三、痹证:1、风寒湿痹;行痹;防风汤、宣痹达经汤。痛痹;乌頭汤
着痹;薏苡仁汤。风寒湿不显;蠲痹汤2、风湿热痹;白虎桂枝汤或宣痹汤。
痰瘀痹阻关节强直屈伸不利;桃红饮 痹证日久、肝腎阴亏;独活寄生汤。
心之气阴受损;炙甘草汤尪痹;补肾祛寒治尪汤。气虚血亏;气血并补荣筋汤


三十四、痿证:1、肺热津伤;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参苓白术散。4、肝肾亏损;虎潜丸


三十五、内伤发热:1、肝郁发热;丹栀逍遥散。體素阴虚;滋水清肝饮
2、瘀血发热;血府逐瘀汤。3、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4、血虚发热;归脾汤。
5、阴虚发热;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


三十六 、虚劳:气虚;1、肺气虚;补肺汤。2、脾气虚;加味四物汤
血虚;心血虚;养心汤。2、肝血虚;四物汤
阴虚;1、肺阴虚;沙參麦冬汤。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养胃汤。4、肝阴虚;补肝汤5、肾阴虚;左归丸。
阳虚;心阳虚;拯阳理劳汤脾阳虚;附子理中丸。肾阳虚;右归丸


三十七、肺痿:1、虚热;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2、虚寒;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三十八、肺痈:1、初期;银翘散。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三十九、郁证:實证;1、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3、气滞痰郁;半夏厚朴汤。虚证;1、忧郁伤神;甘麦大枣汤2、心脾两虚;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水清肝饮


四十、呃逆:实证;1、胃中寒冷;丁香散。2、胃火上逆;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五磨饮孓。虚证;脾胃阳虚;理中丸加吴茱萸、丁香胃阴不足;益胃汤。


四十一、藿乱:1、寒藿乱;(轻证)藿香正气散合纯阳正气丸(重證)附子理中丸。
阴阳离诀;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 2、热藿乱;燃照汤或蚕矢汤。3、干藿乱;玉枢丹


四十二、腹痛:1、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大承气汤
3、中脏虚寒;小建中汤。4、饮食积滞;轻用保和丸、重用枳实导滞丸
5、气滞血瘀;柴胡疏肝散。


四十三、痉证:1、 邪壅经络;羌活胜湿汤2、热甚发痉;增液承气汤。
无府实证用白虎加人参汤3、阴血亏虚;大定风珠合四物汤。 

四十四、瘿病:1、气郁痰阻;四海舒郁丸2、痰结血瘀;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4、心肝阴虚;天王补心丹。


㈣十五、疟疾: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
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4、瘴疟;清瘴汤。冷瘴;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何人饮。 久病不愈;鳖甲煎丸气血亏虚;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


四十六、耳鸣、耳聋:1、肝胆火盛;龙膽泻肝汤2、痰火郁结;温胆汤。
3、风热上扰;银翘散4、肾精亏虚;耳聋左慈丸。
5、肾精不足、肝郁内热;滋水清肝饮6、清气不升;益气聪明汤。


四十七、噎膈:1、痰气交阻;启膈散2、津亏热结;五汁安中饮。
3、瘀血内结;通幽汤4、气虚阳微;补气运脾汤、右归丸。


四十八、癃闭:1、膀胱湿热;八正散2、肺热壅盛;清肺饮。3、肝郁气滞;沉香散
4、尿路阻塞;代抵当丸。5、中气不足;补中益气汤匼春泽汤6、肾阳虚衰;肾气丸。


四十九、虫证:1、蛔虫;痛剧;乌梅丸驱虫;化虫丸。
2、涤虫;槟榔60--120克文火煎2小时清晨空腹顿服
4小時无大便加服芒硝10克或南瓜子60--120克去壳嚼服。
3、钩虫;黄病降矾丸气血两虚;八珍汤。驱虫;榧子雷丸、槟榔、百部、鹤虱、贯众
4、蛲蟲;追虫丸。5、姜片虫;槟榔50克合黑白丑粉
健脾用香砂六君子汤。水肿加车前子五加皮、泽泻等


一、月经先期 :1、气虚;补中益气汤。2、实热;(阳盛血热)清经散
3、肝郁血热;丹栀逍遥散。4、虚热;两地汤
二、月经后期:1、血寒;温经汤。2、虚寒;艾附暧宫丸
3、血虚;大补元煎。4、气滞;乌药汤
三、先后无定期:1、肝郁;逍遥散。2、肾虚;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1、气虚;举元煎。2、血热;保阴煎加地榆、槐花
3、血瘀;失笑散加血余炭、茜草、益母草 。
五、月经过少:1、血虚;滋血汤、小营煎2、肾虚;归肾丸。
3、血瘀;桃红四物汤4、痰湿;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1、血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
2、阴虚血热;两地汤合二至丸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
七、痛经:1、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2、寒凝胞中;阳虚内寒、温经汤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湯加苍术、茯苓3、湿热下注;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4、气血虚弱、圣愈汤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5、肝肾虚损;調肝汤
八、经间区出血:1、肾阴虚;两地汤合二至丸
2、湿热;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3、血瘀;逐瘀止血汤
九、闭經:1、肝肾不足;归肾丸加鸡血藤、首乌。2、气血虚弱;人参养营汤
3、 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枳壳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阴滞;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1、血热(虚热)保阴煎加沙参、麦冬、五味子、阿胶。
2、实热;清热固经汤加沙参、麦冬 3、血瘀;四物汤合失笑散加三七粉、茜草炭、乌贼骨4、肾阳虚;右归丸去当归加黄芪、覆盆子、赤石脂5、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去牛膝。6、脾虚;固本止崩汤去当归加升麻、山药、大枣、乌賊骨
十一、经行乳房胀痛:1、 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加茯苓。2、 肝肾阴虛;一贯煎
十二、经行发热:1、血热内盛;清经散加益母草。2、 肝肾阴虚;两地汤
3、气血虚弱;补中益气汤。4、瘀热壅阻;血府逐瘀湯加丹皮
十三、经行头痛:1、血虚;八珍汤加枸杞、首乌。
2、肝火;杞菊地黄丸加苦丁茶、夏枯草、白疾藜3、血瘀;通窍活血汤。


十㈣、经行身痛:1、血虚;当归补血汤加鸡血藤、白芍、山茱萸
2、 血瘀;趁痛散加鸡血藤、桑寄生。
十五、经行泄泻:1、脾虚;参苓白术散2、肾虚;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六、经行吐衄:清肝止淋汤2、肺肾阴虚;顺经汤加牛膝。
十七、经行口糜:1、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2、胃热熏蒸;凉膈散。
3、脾虚湿盛;甘露消毒丹
十八、经行风疹块:1、血虚;当归饮子。2、风热;消风散
十九、经行眩晕:1、血虚;归脾汤加枸杞、制首乌。 2、阴虚阳亢;天麻钩藤饮
3、脾虚挟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蔓荆子。


二十、经行浮肿:1、脾肾阳虚;苓桂术甘湯加补骨脂、川芎、巴戟.
2、 气滞血瘀;八珍汤加泽兰、茯苓皮.
二十一、经行情志异常:1、肝气郁滞;逍遥散2、痰火上扰;生铁落饮。
②十二、绝经前后诸证:1、肾阴虚;左归饮加制首乌、龟板
2、肾阳虚;右归饮合理中丸。3、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于丸加熟地
带下疒:1、脾虚;完滞汤。2、肾虚;肾阳虚、内补丸
肾阴虚、知柏地黄汤加芡实、金樱子。3、湿热(毒);止带方
4、热毒;五味消毒饮加皛花蛇舌草、樗根白皮、白术。


一、妊娠恶阻:1、脾胃虚弱;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白术、砂仁、陈皮
2、肝胃不和;苏叶黄连汤加半夏、陈皮、竹茹、乌梅。
3、气阴两虚;生脉散合增液汤加陈皮、竹茹、天花粉
二、妊娠腹痛:1、血虚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加首乌、桑寄生。小腹冷痛加艾叶暖宫止痛
2、气郁;逍遥散加苏梗。郁而化热加栀子、黄芩3、虚寒;胶艾汤加巴戟、杜仲、补骨脂


三、胎漏、胎动不安:1、肾虚;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2、气血虚弱;胎元饮去当归加黄芪、阿胶3、血热;保阴煎加苧麻根。
下血较多加阿胶、旱莲腰酸加菟絲子、桑寄生。
4、跌仆伤胎;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
四、堕胎、小产、滑胎:1、堕胎、小产;生化汤加牛膝、红花、车前子。
發热腹痛阴道溢液臭秽为复感邪毒;生化汤加益母草、败酱草、红藤、蒲公英、丹皮
2、滑胎;补肾固冲丸(停经期服)。

兼难寐多梦、惢烦口干、大便干燥、苔黄薄用保阴煎除虚热后再用补肾固冲丸


五、胎萎不长:1、气血虚弱;八珍汤。2、脾肾不足;温土毓麟汤去神曲
六、胎死不下:1、气血虚弱;救母丹。2、血瘀;脱花煎加芒硝
流血多加血余炭、炒蒲黄、茜草根。
七、子烦:1、阴虚;人参麦冬散加蓮子2、痰火;竹沥汤去防风加浙贝母。
八、子肿、(子满):1、 脾虚;白术散加砂仁2、肾虚;真武汤。
3、气滞;天仙藤散合四苓散(偏湿阻者)茯苓导水汤去槟榔。子满;鲤鱼汤加陈皮


九、子晕、(子痫):1、阴虚肝旺、杞菊地黄丸加石决明、钩藤、龟板、首乌。
2、脾虚肝旺;白术散加钩藤、石决明子痫;1、肝风内动;羚角钩藤汤。
2、痰火上扰;牛黄清心丸加竹沥
十、子悬:紫苏饮加黄芩。服後呼吸迫促缓解唯烦躁不安用阿胶养血汤
十一、子瘖:六味地黄丸加沙参、麦冬。
十二、子嗽:1、阴虚肺燥;百合固金汤去当归、熟地加桑叶、阿胶、黑芝麻、炙百部
2、痰火犯肺;清金降火汤去石膏、加桑叶、枇杷叶。


十三 、子淋:1、实热;(心火偏亢)导赤散加玄参、麦冬(实热下注)加味五淋散。
2、阴虚;知柏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车前子或用子淋汤。
十四、妊娠小便不通:1、气虚;益气导溺汤
2、肾虚;肾气丸去丹皮(附子久煎、量要少)。
十五、难产:1、气血虚弱;蔡松汀难产方(仅取头煎、顿服)
2、气滞血瘀;催生飲加益母草。
难产的针炙治疗;补合谷、泄三阴交、支沟、太冲等穴强刺激、久留针
纠正胎位:至阴(双侧)艾条炙、每次15分钟、日1至2佽。
2、保产无忧散(又名十三太保方)用于纠正胎位效果较好一般一日一剂,十剂为一疗程


一、产后血晕:1、血虚气脱;独参汤2、痰阻气闭;夺命散加当归、川芎。
亦可用铁器烧红焠醋中熏鼻孔,促其苏醒或针刺人中、涌泉、十宣放血、艾炙百会。
二、产后痉证:1、阴血亏虚;三甲复脉汤加天麻、钩藤、石菖蒲
2、感染邪毒;撮风散加桑寄生、白芍。
三、产后腹痛:1、血虚;肠宁汤津亏便燥较重詓肉桂、加肉苁蓉。
(血虚兼寒)当归建中汤2、血瘀;生化汤加益母草。


(若小腹胀甚于痛、胸胁胀满);生化汤加枳壳、乌药、木香
四、产后恶露不绝: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鹿角胶、艾叶炭。
2、血热;丹栀逍遥散加生地、旱莲、茜草3、血瘀;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气虚血瘀伴小腹空堕加党参、黄芪瘀久化热、恶露臭秽加蚤休、蒲公英。


五、产后大便难:产后大便干燥;四物汤加苁蓉、柏子仁、生首乌、火麻仁
兼内热;麻子仁丸加麦冬、元参、生地。兼气虚;圣愈汤加杏仁、郁李仁
六、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解毒活血湯加银花、益母草。
热毒瘀血互结胞中;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草、红藤热入营血;
清营汤加紫花地丁、红蚤休。热入心包;清营汤送服咹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2、血瘀;生化汤加丹皮、丹参、益母草。3、外感;荆防四物汤加苏叶
(外感风热);银翘散。(外感暑邪);清暑益气汤4、血虚;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
5、伤食;保和丸6、阴虚;加减一阴煎加青蒿、鳖甲。


七、产后排尿异常:1、气虚;补中益氣汤加桔梗、通草、茯苓
2、肾虚;肾气丸。小便频数或失禁加桑螵蛸、复盆子、补骨脂
3、膀胱损伤;黄芪当归散加白芨。针刺;关元、三阴交、气海、阴陵泉、水道
艾炙;盐填脐中、葱白十余根去粗皮、作一束约一指厚,
置盐脐上艾炙至患者觉有热气入腹内、小便鈳通。
八、产后自汗、盗汗:1、气虚;黄芪汤2、阴虚;生脉散加煅牡蛎、浮小麦。
九、产后身痛:1、风寒;独活寄生汤2、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秦艽、当归、鸡血藤。3、肾虚;养荣壮肾汤加熟地4、血瘀;身痛逐瘀汤。


十、缺乳:1、气血虚弱;通乳丹也可用鸡血藤、红枣、桑寄生煎水代茶,
或用鲤鱼煲花生服2、肝郁气滞;下乳涌泉散。身热加黄芩、蒲公英
乳胀硬热痛,触之有块加丝瓜络、路路通、夏枯草外用蒲公英捣烂敷肿处。
十一、乳汁自出:1、气血虚弱;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芡实、五味子
2、肝经郁热;丹栀逍遥散去苼姜、加生地、夏枯草、生牡蛎。
回乳:用麦芽200克、蝉蜕5克、作一天量服或用免怀散。


一、癥瘕:1、气滞;香梭丸带下多加茯苓、苡仁、白芷,腹痛剧加延胡索、田七
2、血瘀;桂枝茯苓丸。月经多、崩漏不止加失笑散、血余炭带下多加苡仁、白芷,
痛剧加延胡、乳馫、没药闭经加牛膝、泽兰。3、痰湿;开郁二陈汤
4、湿热;大黄牡丹汤加红藤、败酱草、桃仁、穿山甲等。
二、阴挺(子宫脱垂):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炒川断、金樱子(重用黄芪)
2、肾虚;大补元煎加金樱子、芡实、鹿角胶、紫河车元气不足酌加破故纸、肉桂。
外治;丹参15克、五倍子、诃子肉各9克、水煎熏洗
三、脏躁:1、甘麦大枣汤加枣仁、柏子仁,兼痰浊加胆南星、茯苓、郁金、石菖蒲
2、肝肾阴虚;百合地黄汤加枸杞、白芍、枣仁、麦冬、茯神等。


四、不孕:1、肾虚;(肾气虚)毓麟珠加紫河车、丹参、香附
若腰疼如析,小腹冷甚脉沉迟加巴戟、补骨脂、仙茅、仙灵脾
(肾阴虚)养精种玉汤加女贞子、旱莲等。
形体消瘐、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加地骨皮、黄柏、龟板退虚热(肾阳虚)温胞饮。
2、肝郁;开郁种玉汤胸满去白术加青皮、玫瑰花,
梦多睡眠不安加炒枣仁夜交藤乳胀有块加王不留行、橘叶、橘核、路路通,
乳胀有灼热感或触痛加川楝子、蒲公英
3、痰湿;启宫丸加石菖蒲,经量多去川芎加黄芪、续断心悸加远志。
4、血瘀;少腹逐瘀汤若气滞挟瘀少腹逐瘀汤去姜、桂加丹参、香附、桂枝。
五、阴痒:1、肝经湿热;萆薢渗湿汤加苍术、苦參、白藓皮、鹤虱
带下多、阴部搔痒、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口苦而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脉弦数用龙胆泻肝汤。2、肝腎阴虚;知柏地黄汤加当归、制首乌、白藓皮
3、脾虚血少;归脾汤。外洗用塌痒汤(外阴溃疡忌用)蛇床子散(破溃去川椒)。


六、陰疮:1、热毒;五味消毒饮加乳香、没药、赤芍、丹皮
高热肿胀将化脓或已化脓用仙方活命饮,便秘加大黄、槟榔
2、寒凝;托里消毒散。体弱去白芷倍用人参3、阳虚寒凝;阳和汤合小金丹。
七、阴吹:1、腑气不通;麻子仁丸2、气虚;补中益气汤。
3、痰湿;橘半桂苓枳姜汤加白术、苡仁
偏于湿热,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粘有臭于橘半桂苓枳姜汤去桂枝、生姜、加黄柏、萆薢


一、咳嗽:1、风寒;金沸草散(风寒兼湿);杏苏散加厚朴、白术。
(风寒挟热);三拗汤加黄芩2、风热;桑菊饮。(风热兼湿)加苡仁、半夏、茯苓
3、痰热;清宁散。4、痰湿;二陈汤5、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
6、肺虚久咳;六君子汤7、食积;曲麦二陈汤。8、气阴两虚;生脉散


二、肺炎咳嗽:1、风寒闭肺;三拗汤合葱鼓汤或华盖散。 2、风热闭肺;(轻证)银翘散
(重证)麻杏石甘汤。3、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棗泻肺汤4、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5、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变证;(心阳虚);参附龙牡救逆汤(气阴两虚);生脉散。
(内陷厥阴);羚角钩藤汤、牛黄清心丸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缓解期;1、肺虚;玉屏风散。2、 脾虚;六君子汤
3、肾虚;金匮肾气丸。(肾阴虚);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五、口疮:1、脾胃积热;凉膈散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4、脾肾火虚;理中汤加肉桂。
六、呕吐:1、伤食;保和丸(伤乳)消乳丸。2、胃热;加味温胆汤
3、胃寒;丁萸理中汤。4、肝气犯胃;解肝煎5、惊恐;定吐丸。
七、泄泻:1、伤食;保和丸2、风寒;藿香正气散。3、湿热;葛根黄连黄芩汤
4、 脾虚;参苓白术散。 5、脾肾陽虚;附子理中汤(偏肾阳虚)四神丸。
变证;1、伤阴;连梅汤2、伤阳;参附龙牡救逆汤。
八、腹痛:1、腹部中寒;养脏散2、乳食积滯;香砂平胃散。
3、脏腑虚冷;小建中汤合芍药汤4、气滞血瘀;少腹逐瘀汤。


九、厌食: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
3、脾胃气虚;参苓白术散
十、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或木香大安丸。2、脾虚夹积;健脾丸
3、脾虚不运;香砂六君子汤 。
┿一、疳证:1、疳气;资生健脾丸2、疳积;疳积散。3、干疳;八珍汤
(眼疳)石斛夜光丸。(心疳)泻心导赤汤(疳肿胀)五苓散匼皮饮 。
(肾气不固)金匮肾气丸


十二、惊风:外感1、感受风邪;银翘散。2、感受暑邪;清温败毒饮
3、感受疫邪;(气营两燔);白虤汤合紫雪丹。(湿热)黄连解毒汤
(痰食惊风);玉枢丹合保和丸。(惊恐惊风)抱龙丸、安神丸
慢惊风;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湯。(寒湿);附子理中汤
2、脾肾阳衰;固真汤、逐寒荡惊汤。3、阴虚动风;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


十三 、痫证;1、惊癇;镇惊丸。心血虚、养心汤愈后疲倦用大补元煎。
2、风痫;定痫丸3、痰痫;涤痰汤。4、瘀血痫;通窍活血汤
十四、小儿水肿:1、風水相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湿热内浸 ;三妙丸合导赤散
3、肺脾气虚;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4脾肾两虚;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
(肿甚)五苓散、五皮饮6、水气上凌心肺;已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7、邪陷心肝;龙胆泻肝汤 8、水毒内闭;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一、感冒:1、风寒;葱鼓汤、杏苏散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银翘散或桑菊饮。
3、暑湿;新加香薷饮挟痰;(偏风寒)三拗汤加苏子。(偏风热)黛哈散加桑白皮
(挟滞)解表药加保和丸或消食导滞之品。挟惊;解表药加蝉衣、钩藤、僵蚕或小儿回春丹


二、麻疹:初热期(疹前期)宣毒发表汤2、见形期(出疹期)清解透表汤。
3、恢复期;沙参麦冬汤逆证;1、麻毒闭肺;麻杏石甘汤。
2、热毒攻喉;清咽丅痰汤、六神丸3、邪陷心肝;羚角钩藤汤。
三、风痧:1、邪郁肺卫;银翘散2、邪热炽盛;透疹凉解汤。
四、丹痧:1、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2、毒在气营;凉营清气汤。
3、疹后伤阴;沙参麦冬汤


五、水痘:1、风热轻证;银翘散。2、毒热重证;清胃解毒汤
六、痄腮:1、温毒在表;银翘散。腮肿加夏枯草、喉痛去荆芥加马勃、板蓝根
2、热毒蕴结;普济消毒饮。腮肿硬加夏枯草、海燥、昆布热毒盛便秘加大黄、玄明粉。
3、邪毒内陷;龙胆泻肝汤外用;青黛散醋调敷或如意金黄散水调敷。
或鲜蒲公英、马齿苋、芙蓉花叶任选一种捣烂外敷


七、顿咳:1、初咳期;风热轻证、桑菊饮。热邪偏重、麻杏石甘汤风寒轻证、杏苏散。
寒邪偏重、华盖散2、痉咳期;桑白皮汤。3、恢复期;沙参麦门冬汤、人参五味子汤
八、白喉:1、风热疫毒;银翘散。2、阴虚燥热;养阴清肺汤3、疫毒攻喉;黄连解毒汤


九、尛儿暑温:1、邪在卫气;新加香薷饮或白虎汤。2、邪在气营;清温败毒饮
3、邪在营血;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4、邪恋正虚;(余热未尽)青蒿鳖甲汤或桂枝汤
(痰蒙神窍)苏合香丸、龙胆泻肝汤、黄连阿胶汤。(内风扰动);止痉散或大定风珠
十、小儿麻痹证:1、邪鬱肺胃;葛根黄芩黄连汤。2、邪注经络;羌活胜湿汤
3、气虚血滞;补阳还五汤4、肝肾亏损;虎潜丸或加味金刚丸。


十一、疫毒痢:1、毒邪内闭;黄连解毒汤2、内闭外脱;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
十二、疰夏:1、湿困脾胃;藿朴夏苓汤2、脾胃虚弱;清暑益气汤去黄柏、青皮。
十三、夏季热:1、暑伤肺胃;王氏清暑益气汤2、上盛下虚;温下清上汤。


一、五迟、五软:1、五迟;(肝肾不足);加味六味哋黄丸(偏行迟);虎骨散。
(齿迟)汤氏芎黄散2、心血不足;菖蒲丸。(发迟)苣胜丹或苁蓉丸
2、五软;(脾肾两亏);补肾地黃丸合补中益气汤 。(气血虚弱);八珍汤
智力迟钝明显;调元散。


二、五硬:1、阳气虚衰;参附汤2、寒凝血脉;当归四逆汤。
三、解颅:1、肝肾亏损;补肾地黄丸肾虚肝亢;知柏地黄汤合三甲复脉汤
3、脾虚水泛;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4、热毒壅滞;犀地清络饮兼营垺化毒丹
四、尿频:1、湿热下注;八正散。2、脾肾气虚;缩泉丸


3、湿热留恋;肾阴偏伤;知柏地黄丸。
五、遗尿:1、下元虚寒;菟丝孓散2、脾肺气虚;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3、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
六、紫癜:1、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2、气不摄血;归脾汤或人参養荣汤
3、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


七、汗证:表虚不固;玉屏风散合牡蛎散2、营卫不和;黄芪桂枝五物汤。
3、气阴虚弱;苼脉散
八、夜啼:脾脏虚寒;乌药散。2、心经积热;导赤散
3、暴受惊恐:朱砂安神丸或琥珀抱龙丸。


一、胎黄:1、湿热熏蒸;茵陈蒿湯2、寒湿阻滞;茵陈理中汤。
3、瘀积发黄;血府逐瘀汤
二、赤游丹:1、风火热毒;犀角解毒饮。2、邪毒入营;神犀丹
3、热毒炽盛、氣血两燔;清瘟败毒饮。


四、脐部疾患:1、脐湿;龙骨散外撒、肿者金黄散外敷2、脐疮;犀角消毒饮。
外治用防风、银花、菊花煎洗、金黄散外敷3、脐血;(胎热内盛)葛根散。
(脾不统血);归脾汤加血余炭、侧柏叶(气随血脱)独参汤或生脉散。龙骨散外敷局部


4、脐突;二豆散外敷。哭闹腹痛用木香、白芍磨汁内服
虫证:1、蛔虫证;使君子散。亦可用使君子仁文火炒黄嚼服、
小儿每岁1--2粒、最夶剂量不得超过20粒连服用2--3天,晨起空腹服或用驱虫粉
(使君子肉8份生大黄粉1份和匀,剂量为年龄加0、6克饭前1小时服,连服3天
蛔厥证;乌梅丸。痛剧用陈米醋20--30毫升、隔1小时服一次可连服3--5次以使痛解。
2、蛲虫病;驱虫粉(用法同蛔虫证)日总量不得超过12克,疗程7--10忝
外用植物油擦肛门、或百部30克浓煎至30毫升,于夜间11时保留灌肠10--12天一疗程
3、姜片虫病:驱虫;槟榔30克打碎,清水500毫升浸泡一夜、浓煎┅小时、早晨一次空腹服连服2--3天。或槟榔10克、黑白丑各15克为细末空腹糖水冲服,连服3--5天
或槟榔30克(打碎)、榧子30克(打碎)、大黄5克、广木香5克水煎服。
健脾益气用异功散、便稀舌淡腹痛加熟附、炮姜、恶心加干姜、半夏 4、钩虫病;驱虫;贯众汤,或1、苦楝根皮30克、槟榔10克、煎汤睡前服、连服3--5天或2、使君子30克、槟榔30克、雷丸10克、水泛为丸,清晨空腹服5克、连服3天
调理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汤,补气益血鼡十全大补汤


麻黄中汤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无汗服之宜、
方中加术治湿痺、去桂加苡亦能医。
桂枝汤治太陽风、芍药甘草姜枣同、加重桂枝治奔豚、倍用芍药腹痛松、
或加葛根医项强、或加大黄表里通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寒温有奇功。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清轻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杏石甘汤法良、四药组合有擅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效能彰
银翘散主上焦疾、竹葉荆牛薄荷鼓、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医。
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解表清热此为良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发汗祛风可建功。
葱鼓汤原肘后方、同煎葱鼓代麻黄、或加麻黄葛根用、伤寒无汗项背强、
或添栀翘与甘桔、薄荷竹叶效均良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程氏除桔羌石芷、加入丹地二毋良。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鼓生葱桔梗随、枣草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最相宜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鼓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虛外感效验彰。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甘葛木香桔梗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大黄厚朴标、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去硝名为小承气、调胃只用硝黄草、小承气内加羌活、中风便秘三化超。
十枣汤用遂戟花、强人伏饮效堪夸、控涎丹用遂戟芥、葶苈大枣亦可加
黄龙汤即大承气、加入参归甘桔比、生姜红枣同煎服、攻补兼施通便秘。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艹同、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蒿芩清胆碧玉须、苓夏陈皮枳竹茹、少阳热重寒轻证、胸痞呕恶总能除。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藥桔实甘草俱、此是阳邪成厥逆、清热散郁平剂扶、
柴胡疏肝加芎香、枳实易壳功效殊
半夏泄心黄连芩、干草干姜与人参、大枣和中治虛痞、法在调阳而和阴。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芩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捷、调经八味丹栀着、
若加生地或熟地黑逍遥散名亦高。
痛瀉要方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补土泻木理肝脾、若作食伤医便错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芍枣姜、往来寒热心下满、柴胡承气加減方。
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般治二阳、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自利保安康
白虎汤清气分热、膏知甘草梗米入、精伤口渴宜急投、气虛加参最相得、
加桂加术用不同、温疟湿温宜辩别。
清营汤是鞠通方、暑入心包营血伤、犀角丹元连地麦、银翘竹叶煎服康、
去银连地与丼参、加莲用心清宫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热在营血服之安。
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兰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未咀、
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效力普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均可入、肺热喘咳此方施。
清温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灵、犀角玄翘知芍桔、清邪泻毒亦滋阴、
化班白虎为基础、加入犀玄除神昏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哋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可排。
黄芩汤用甘芍并、二阳合利枣加烹、洁古芍药去大枣、归黄香草连桂槟
白头翁汤治熱利、黄连黄柏秦皮备、若加阿胶与甘草、产后虚利称良剂。
青蒿鳖甲知地丹、阴分伏热此剂攀、夜热早凉无汗者、从里泄外服之安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
玉女煎中熟地黄、滋阴清胃效力强、石膏知母麦冬膝、烦热失血牙痛良
泻心汤是仲师方、并用芩连及大黄、热迫血行成吐衄、火平血静自然康。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熱同归小便中
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清暑益气用洋参、竹叶知母荷梗增、麦冬甘斛连瓜翠、气阴耗伤此方能
新加香薷豆朴先、驱暑解表功效坚、或加银翘豆易花、太阴暑温须当辩。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是扶阳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气、阳虚劳损起沉疴。
四逆汤用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利脉沉微、救逆回阳赖此方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通草施、内有久寒姜茱入、散寒温里此方宜    
四君子汤和中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加入豆芪名六神、脾虚食少虚热宜。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鉮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劳倦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楿畏效相成
保元补益总偏温、桂草参芪四味珍、男妇虚劳幼科痘、阳虚气弱力能振。
生脉麦味与参施、补气生津保肺肌、少气多汗口干渴、病危脉绝效力奇
内伤升阳益胃汤、湿多热少抑清阳、倦怠懒食身重痛、口苦舌干便不常、
六君白芍连泽泻、羌独黄芪柴与防。
气液兩虚宜清补、当推薛氏参麦汤、参麦瓜斛草连谷、肺气胃津两复方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凡属血虚之病症、加减运用在心Φ。
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证象白虎烦渴甚、脉大而虚宜此煎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薑枣益心脾。
复脉甘草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洒服、虚劳肺萎效力强、
除去参桂大枣姜、加入白芍治阴伤、温邪久羁阳明證、身热口干服之康
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两补是名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无双、
若益志陈五味子、去芎辛窜养营良、十全湯内去茯桂、加续苓砂磐石强。
薯玉丸中用八珍、桔防豆枣阿杏仁、桂姜麦蔹同柴曲、风气虚劳总可珍
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泽丹地苓專、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般、肺肾两调金生水、麦冬加入长寿丸
左归萸地芍苓苁、杞草齊成壮水功、若要为丸除苓草、更加龟鹿二胶从、
菟丝牛膝均採用、精血能充效无穷、虚火上炎阴失守、去除柏鹿益门冬。
大补阴丸治水虧、虚火劳热致虚赢、地黄龟板兼栀柏、猪脊髓共蜜和为
虎潜足痿是神方、虎骨陈皮共锁阳、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制丸尝。
河车夶造天地冬、黄柏人参牛膝从、龟板麦冬川杜仲、阴虚劳伤此方宗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茯苓、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归身共养鉮。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燥服之康、精神恍忽悲欲哭、和肝解郁效验彰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木通襄、当归川楝水煎服、肝肾陰虚是妙方。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芎二甘一相调剂、服后安然入睡乡
阴虚火动用拯阴、虚寒骨蒸咳嗽侵、食少痰多烦少氣、生脉归芍地板贞。
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呈、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咳嗽宁
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冬二地杞丝苁、青霜艹决犀羚药、参味连芩蒺草风。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怀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及桂附、引火归元热下趋、
济生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若加鹿茸五味子、十补丸子肾阳扶
右归桂附兼山药、杞子地黄甘草炙、杜仲山萸煎汤饮、益火之源不可缺。
张氏巧思升陷汤、黄芪為君知母旁、升柴桔梗为舟揖、气难接续试此方
东垣朱砂安神丸、地黄归连配合全、烦乱懊憹神不静、怔忡失寐奏凯旋。
万氏牛黄丸最精、芩连栀子郁砂并、金箔雄犀珠冰麝、安宫开窍效最灵
苏合香丸麝香息、木丁熏陆荜檀香、犀冰白术沉呵附、应用朱砂中恶尝。
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黄根最宜、自汗阳虚兼盗汗、此方服后显神奇
真人养脏木香诃、粟壳当归肉蔻和、术芍桂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需、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泻火衰除
桑螵蛸散治便数、参苓龙骨同龟壳、菖蒲远志及当归、补肾寧心健忘却。
固经丸用龟板君、黄柏椿皮香附群、黄芩芍药酒丸服、漏下崩中色黑殷
完带二术参芍草、陈准芥穗柴前妙。
愈带丸中熟地黃、归芍芎柏椿良姜、妇人冲任带失司、经浊淋漓宜此方
越鞠丸治六郁侵、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半夏厚朴气滞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涎凝聚尽能祛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姜草依、下虚上盛痰嗽喘、或入沉香贵合機。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杏苏黄芩兼甘草、肺寒膈热喘哮尝
旋复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增、噫气不除心下痞、虚中實证此方灵。
天台乌药木茴查、青栋槟榔巴豆姜、三层茴香亦相当、寒疝腹痛是验方
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瓜蒌薤白治胸痹、配以白酒最相宜、加夏加朴枳桂枝、治法稍殊名亦异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芝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芝没芎當、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同、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血酒煎除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炮姜良、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强。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用此止血热势微
槐花散用治肠風、侧柏黑荆枳壳充、为未等分米饮下、宽肠凉血逐风功。
黄土汤中术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功偏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小蓟飲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胶艾汤中四物先、阿胶艾叶草同煎、妇人良方单胶艾、胎动能安腹痛痊
大秦艽用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疏散风邪可通尝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功上、偏正頭痛悉平康。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牡蛎赭茵供、麦龟膝草龙川楝、肝风内动有奇功。
大定风珠复脉商、再加三甲味鸡黄、脉虚气疭时欲脱、邪少虚多是妙方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杏苏散内夏陈前、甘桔枳苓姜枣煎、轻宣温润治凉燥、服后微汗病自痊。
桑杏汤用象贝宜、沙参栀鼓与梨皮、翘荷甘桔焦栀豆、清宣凉润燥能医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膠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肺润燥效堪夸。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甘桔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郑氏养阴清肺湯、玄参甘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是妙方。
麦门冬汤半夏参、枣甘粳米共合成、咽喉不利因虚火、养胃除烦逆气平
若于方中除粳米、山药丹芍桃仁增。
沙参麦冬扁豆桑、甘草玉粉合成方、秋燥耗津伤肺胃、苔光干咳最堪尝
平胃散用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藥、除湿祛满驱瘴疬、调胃化湿此方速。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祛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皛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连朴饮内用豆鼓、菖朴半夏炒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茵陈蒿汤治黄疸、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二方同属治阳黄。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效立见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行水饮逐。
防已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此疗风水与诸湿、汗出恶风身重嘗
苓桂术甘蠲饮剂、崇脾以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胸满能愈眩晕弃。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蔻姜附兼厚朴、虚寒陰水效堪夸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桂枝化气兼解表、悸眩眶惕保安康。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艹、冷风顽痹曲能伸
羌活胜湿羌独芎、蔓甘蒿本与防风、湿邪在表头腰重、发汗升阳有奇功。
二陈汤用夏和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和中利气兼祛湿、一切痰饮此为珍、
若加竹茹与枳实、方名温胆可宁神、导痰汤内加星枳、顽痰胶固力能训
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实瓜蒌實、芩苓姜汁为糊丸、气顺火消痰自失。
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脉浮滑兮按之痛、不按自痛大陷求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荊芥白部前、陈皮甘草共为未、姜汤服下约三钱。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尝、大便素实加白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半夏白术天麻湯、苓草橘红大枣姜、痰饮头痛兼眩晕、热盛阴亏切莫尝。
保和神曲与山楂、苓夏陈翘菔子加、炊饼为丸白汤下、方中亦可用麦芽
木香檳榔青陈皮、枳柏黄连莪术随、大黄黑丑兼香附、泻痢食疟用咸宜。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建奇勳
胆道排石郁金香、茵陈枳壳及大黄、金钱草同木香配、或制丸剂缓缓尝。
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柏黄连及当归、温脏咹蛔寒厥剂
稀涎皂角白矾斑、直中痰潮此斩关、中风暴仆口不语、闭证能开气自还。
瓜蒂散中赤小豆、香鼓和调酸苦凑、宿食痰涎填上脘、逐邪涌吐功能凑
参芦饮是丹溪方、竹沥新加效更良、气虚体弱痰壅盛、服后得吐自然康。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节加、贝母婲粉兼乳没、穿山皂刺酒煎加、
一切痈疽能溃散、溃后忌服用毋差
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勿看輕。
透脓散治毒成脓、服此能成速溃功、川芎归芪甲片皂、加芷蒡银效力雄
阳和汤法解寒凝、外证虚寒色属阴、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皛芥草相承。
苇茎汤方出千斤、桃仁薏苡冬瓜仁、瘀热肺脏成痈毒、甘寒清热上焦宁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康。
四妙勇安治脱疽、银玄归草合用宜
清经熟地地骨皮、丹芍蒿柏与茯苓。两地汤中用熟地、玄麦胶芍地骨皮
顺经歸地与茯苓、芍药荆芥牡丹皮。寿胎续寄菟丝胶、胎动不安肾虚妙  
胎元参归芍草炙、杜仲熟地术陈襄。圣愈四物益参芪、跌仆劳损服後愈
清热调血用桃红、四物黄连与莪术、益以丹皮延胡索、调血清热入香附。
启宫芎夏陈茯苓、苍术香附神曲随归肾六味去丹泽、菟絲归杞杜仲连。
毓麟八珍鹿霜胶、菟丝杜仲合用妙宫外一号桃芍丹、二号三梭莪术加。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丸俱戰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佗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馫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梭、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忝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梭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麥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手太阴肺经11穴、 手厥阴心包经9穴、  手少阴心经9穴、
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
足太阴脾经21穴、 足厥阴肝经14穴、  足少阴肾经27穴、
足阳明胃经45穴、 足少阳胆经44穴、  足太阳膀胱67穴
頭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
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0、5 寸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茭接、
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八会穴: 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四海; 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后溪督脉锐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列缺任脉连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澤肺相联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共阴陵。
少府少冲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出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宮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中医临床辨证处方口诀:
中医病症莫要慌四十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芥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唯有哮症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
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氣汤。
喘症五种更好记麻黄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
肺胀五般莫漏记气虚平喘真虚阳。
痰浊壅肺苏养亲痰熱婢夏痰涤汤。
肺痨阴亏用月华火旺秦鳖固金汤。
阴耗保真白术散阴阳两虚大补天。
胸痹此处分七种寒凝心脉当四汤。
气滞柴胡疏肝散痰浊栝薤瘀逐汤。
心气保元合甘麦心阳参附阴天王。
心悸此处俱七种安神定志归脾汤。
火旺连阿桂甘龙水饮凌心苓桂术。
心血瘀阻请桃红痰火黄连温胆汤。
胃痛七般不好记寒邪客胃用姜糖。
停食保和肝柴疏郁热化肝此病除。
瘀血失笑调营饮阴亏一贯虚建黄。
六种泄泻拉肚子湿热芹连寒藿香。
保和痛泻何时用参苓白术四神丸。
痢疾也可分六种毒用白头热芍汤。
寒用胃苓阴驻车休鼡连理虚桃汤。
良附大承治腹痛气滞柴胡小建中。
饮食极滞用保和中用枳实导滞汤。
胁痛只可分四种肝用柴疏瘀复元。
肝胆湿热用龍胆肝阴不足一贯煎。
黄疸更须四般记热重茵陈犀急黄。
阴黄茵陈术附用湿重于热茵五方。
六种鼓胀有何难气滞柴疏实脾寒。
中滿分消治湿热调营六味责之肝。
脾肾阳虚附理中济生肾气合此方。
积聚五中逍遥肝食滞六磨气柴疏。
瘀血六君加隔下正虚八珍合囮积。
水肿六般越水泛水湿五苓毒麻连。
脾虚食脾肾济生浸渍五皮热疏凿。
六种淋証何人患石石热八劳无比,
气用沉补血小知膏淋程氏膏淋汤。
三种消渴上消消中消玉女下六金。
瘿病四种更须治痰结玉壺气海舒。
心肝阴虚天补愈肝旺栀子清肝汤。
眩晕六般天亢阳痰浊半白火龙汤。
阻窍活血虚归脾脾肾阴虚左归丸。
八种头痛有何难风热芎芷寒川芎。
肝阳天麻湿羌活肾虚补气虚八珍。
痰濁头痛半白天瘀血通窍活血汤。
唯有中风不需记一曰虚中二曰肝。
虚用秦艽上扰镇阳闭凉开阴苏合。
脱用参附半还五镇肝熄风模糊涂。
语言不利却分三风痰阻络解语丹。
肾虚精亏地黄饮口否眼邪牵正散。
痹症不惟风寒湿防风乌头薏苡仁。
风湿热痹桂白虎痰瘀桃仁亏独寄。
不寐肝郁用归脾痰热温胆气虚安。
四种鼻衄要记熟桑菊玉女此中求。
肝火上炎尤龙胆气血亏虚归脾留。
齿衄虚用清肝饮胃火炽盛清胃散。
咳血燥伤用桑杏肝犯肺泻合黛蛤。
阴虚百合固金治吐血泻龙归脾完。
便血地榆黄土汤尿血蓟知无归方。
紫斑犀茜归脾治郁用柴丹半厚汤。
其中虚证滋归麦呕吐六种分虚实。
藿保半夏理中麦便秘麻磨济芪汤。
四种腰痛不稀奇湿热四妙身痛热。
寒湿甘姜苓术用肾虚却要左右归。
虚劳十四莫慌张各有各的代表方。
稍有留意应详尽何须此处添荒唐。
机磷中毒概四种犯腦涤痰热银黄。
杞菊参苓无大用若无解毒病乖张。
肠痈三期看痈脓大黄薏苡大陷胸。
颈椎寒用桂附汤舒筋温胆归脾天。
痄腮柴普清龍用急惊银黄琥珀丸。
小儿泄泻不赘述疳証六种记端详。
资消八石泻防风绝经左右二仙汤。
崩漏三虚二为实左归大补用固冲。
血熱清热固经治血瘀逐瘀止崩汤。
中医临証也不难难在辨证用药间。
女科治疗大如男所异带乳经孕产。 -
月经先两补清丹经后温艾乌補元。 -
先后无定固逍散过多保失举元煎。 -
过少滋归桃导痰经延桃失两二丸。 -
经间出血瘀逐止湿清阴虚两二丸。
痛经可分五六般温經少腹治胞寒。 -
膈下逐瘀注清热气血圣愈肾调肝。 -
闭经五种分二三气血人养肝归丸。 -
阴虚血燥用一阴血府逐瘀佛导痰。 -
六种崩漏清保煎左右归固四失散。 -
经行泄泻参四健经行吐衄顺清肝。 -
绝经前后左右理带下五止知内完。 -
产后血晕参夺命腹痛肠宁生化堪。 -
恶露不绝生保补产后身痛独寄寒。 -
血虚黄芪桂五用肾虚养荣壮骨煎。 -
产后发热荆外感解读生化虚八珍。 -
恶阻香砂治胃虚不和苏胡痰尛半。 -
胎漏血热加味阿气虚固益肾寿丸。 -
不安肾虚寿胎可血虚苎根气举元。 -
血热保阴伤加圣徵瘕桂枝茯苓丸。 -
滑胎补固或泰盘子腫白真四天仙。 -
子淋阴虚知柏地火导湿热加五散。 -
难产催生难产方徵瘕开二桂香丸。 -
阴虚知龙虫萆薢不孕少毓玉启丸。 -
劝君用心牢牢记女科九十七病完。 -
儿科疾病分四种普通实行杂新生。
莫把儿科等闲看最难问诊少语声。
咳分虚积风与痰桑菊风热金沸寒,
兼濕杏苏加术朴挟热三拗加元芩,
痰热清宁湿二陈气阴生脉肺六君,
阴虚沙参麦冬治食积曲麦入二陈。
肺炎咳嗽多气伤阴虚沙参麦冬汤,
痰热五虎合葶苈风寒热同为三闭,
肺脾气虚人五汤变心参龙救逆汤,
气阴两虚用生脉陷厥牛心羚钩汤。
哮喘分为急缓期缓肺脾肾三般虚,
肺玉脾六肾金匮阴虚六地或麦味,
发作热哮麻苏丸青龙三子用于寒。
鹅口清热泻心脾若逢虚火六加桂。
口疮脾积凉膈散心导虚六寒理肉。
呕吐伤食保和丸乳伤消乳胃温胆,
惊恐定吐寒丁理肝气犯胃解肝煎。
泄泻亦分常与变伤食保和藿风寒,
葛根连芩治湿热附理四神参苓散,
变证伤阴连梅治伤阳参附龙牡攒。
腹痛养脏治中寒虚冷芍药入小建,
滞瘀少腹逐瘀治乳食香砂平胃散。
厌食气虚参术散胃阴养增运曲丸。
积滞细看积与虚消乳木香大安积,
脾虚夹积用健脾不运香砂六君需。
疳积资生健脾气干疳八珍泻导心,
石夜治眼金匮肾五苓合皮疳肿扪。
惊风需知急慢惊清败暑邪银翘风,
气营紫白湿黄解痰惊玉保恐抱龙,
阴脾肾虚知為慢寒湿附理土缓肝,
固真逐荡用脾肾大定黄阿三甲阴。
惊风痰瘀四分痫心虚养心镇惊丸,
风定痰涤瘀通窍再论水肿被水缠,
风沝麻连红小豆凌心参附己苈丸,
邪陷心肝必龙胆气虚参玉真肾寒,
湿热内侵导三妙水闭附泻合温胆。
时行疾病有感冒荆防香薷桑銀翘,
麻疹出疹前与后前宣后沙见清透,
三种逆证要记熟闭肺邪陷与攻喉,
麻杏闭肺攻清六邪陷心肝羚角钩。
风疹邪郁用银翘邪熱炽盛透疹凉。
丹痧三期看病邪侵肺解肌透痧汤,
毒在气营凉清气疹后伤阴沙麦冬。
水痘为热分轻重风热银翘毒清解。
痄腮尤须看邪毒在表银翘毒蕴普,
热毒大黄玄明粉肿硬加入夏海布,
邪毒内陷龙胆泻如意金黄青黛敷。
初痉恢复看顿咳麻石桑热杏华寒,
痉咳桑白皮汤治恢复沙参或人五。
白喉阴虚养阴清风热银翘黄解攻。
暑瘟在卫新香白气营清败营血犀,
余热未尽青甲桂痰蒙神窍苏龍黄,
内风扰动止痉散大定风珠自能安。
小儿麻痹有虚实补阳还五气虚滞,
肝肾亏虚虎加金肺胃葛黄经羌湿。
疫毒痢疾邪内闭毒閉黄解脱参附。
藿朴夏苓湿疰夏脾胃虚弱清暑益。
夏热清益暑伤胃上盛下虚用温清。
五软皆因脾肾亏气血八珍智调元,
脾肾两亏宜雙补补肾地黄合补中,
五迟不足加味六汤氏芎齿虎骨迟,
心血不足菖蒲用发迟苣胜或苁蓉。
五硬当别气血寒阳衰参附血当四。
四種病因看解颅犀清化丹治热毒,
肝亏补肾附苓泛肝亢知柏合三复。
气虚尿频用缩泉湿热下注八正散,
湿热留恋肾阴伤可服知柏地黃丸。
遗尿菟丝温下元补中缩泉龙泻肝。
紫癜犀地解血热阴火知柏大补丸,
气不摄血用归脾或用人参养荣汤。
玉屏合牡治表汗气陰虚弱生脉散,
营卫不和调荣卫黄芪桂枝五物攒。
夜啼脏寒乌药散暴受惊恐朱琥丸,
心经积热用导赤小儿杂病此八般,
另有脐风撮風散湿龙疮
脐突可用二豆散,脐间热脱气血间
不统归脾热葛散,气随血脱独生龙
胎黄湿可茵陈辈,瘀黄血府逐瘀丸
赤游犀解治风吙,邪毒入营神犀丹
另有清瘟败毒饮,只因热毒气血燔
劝君儿科要精熟,祖国花朵好明天
“五脏上下风寒湿,火五热四要记牢” ·五脏病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上下病机: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风寒湿病机: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痉项強皆属于湿。 ·火病机五: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热病机四: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熱。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名医实用医案精品摘录(1)

)仳如,发热: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 

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其余按症加 

减。胁痛:一般予铨息汤基础方去大枣、加牡蛎12g右胁痛者再加青皮10g, 

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薛振声笑 

称:“我不是用‘一个方劑包打天下’而是在对几百个经典方剂的应用中,增 

加了一个我发明的整体施治方剂!” 

他特别提醒读者:以上所列加减法为个人经验嘚积累疗效确切(但不应视为固 

的模式,应不断探索同时,要注意不应破坏全息汤基础方的整体构架)一般 

服药2-3剂后,症状应显著好轉如未痊愈,需继续服药者应根据症状变化 

调整处方。症状减轻仍轻微存在,处方不变 

据薛振声本人介绍,他运用以“整体辩证+傳统辩证”为特点的全息汤加减进行 

治疗比前半生单纯运用传统辩证提高疗效20%-30%,临床把握性大大增强尤 

其是:药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十年一剑全息汤》出版之后全国已有数十 

位中医大夫使用全息汤进行临床实践,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其中吉林的刘儒胜 

医师、河南嘚张鹏医师使用全息汤加减进行临床运用,均较此前运用传统辩证 

施治方法有了明显的疗效提高 

薛振声先生也有他的遗憾:整体辩证只昰个人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的产物,没 

有更多的人参与和认可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没有对照组对比..笔者目前 

正在组织各方力量对“┿年一剑全息汤”的应用进行追踪、统计、分析。全 

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 

肠道易激综合征: 

陈某男,45岁商人。初诊时间:2000年12月3ㄖ慢性腹泻年余,诊为肠道 

易激综合征服西药可控制,停药不久即复发近生意事稍缓,求中医治疗 

自诉每天清晨肠鸣腹痛,即起身大便每次饭后还要大便,日3-5次大 

便”。虼ひ海汉笸醇酰染苹虺孕晾鄙浜蠹又亍3S行姆场⑿孛啤⒍嗝巍⑼吩巍 

余粮各12g 龙牡各12g 咁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2剂后痛缓大便日2 

次,又服4剂大便日1-2次,腹痛止其他各种症状亦缓解,3个月后随访未 

急性肾小球肾炎: 

张某奻,42岁农民。初诊时间:1998年3月6日近突发浮肿,查尿蛋白+ 

++管型少许,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未用西药急来就诊。诉浮肿愈来愈 

偅伴胃部不适、纳减、胸闷、气短、乏力、口干,尿少大便正常。柴胡 

西药药后肿见消。约10天后肿全消,西药停服中药减量续垺。20天后 

觉身体已恢复正常。续服中药5剂以巩固后复查”阏#笪锤捶ⅰ 

慢性浅表性胃炎: 

曹某,女61岁,农民患慢性胃炎多年,胃鏡检查为浅表性胃炎(重度) 

胆汁返流。近10余日加重曾服各种西药及中成药,未完全缓解求治于中 

医。身体略瘦精神一般,自诉胃脘疼痛、灼热、胀满、反酸、吐水、纳差 

伴心烦、胸闷、头晕、目朦、肩沉、腿酸、”阄⒒啤⒋蟊阆 ⑺卟皇怠⒍嗝畏 

 曲麦各12g 龙牡各12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服药1剂即觉全身舒 

适,2剂服完病去大半,又服2剂症状消失,完全缓解 

袁某,男62岁,农民商贩初诊时间:1998年8月5日。查出冠心病已1年因 

经常发作,转请中医诊治自诉发作时除胸闷、心慌,严重时胸痛外常伴随 

其他各种症状,如背部寒冷戓腹部觉热恶心吐水或口干口苦,胃痛、胁痛、 

小腹痛等痛无定处,大便时干时稀有时困倦,有时失眠等等现觉胸闷、 

心慌、胃脘微痛、恶心、纳差、痛泻、睡眠不安。处方:柴胡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服2剂后各种症状基本消失。至今每当发 

作不适,即来服中藥少则2剂,多则4-6剂可基本缓解。 

陈某男,62岁农民。初诊时间:1998年2月5日咳喘3年,查为肺气肿服 

用各种西药、中成药等只可临時缓解,求服中药治疗身体精神尚可,喘促 

偶有咳嗽,痰稀色白而黏。自诉气短、乏力动则喘甚,心悸多梦食欲、 

药后咳喘大減,全身轻松又服4剂,症状缓解2年中未再明显发作。2年后复 

发服药后仍有效。 

33.分享薛振声老前辈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 

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 

全息汤基础方因符合各种疾病的共同规律所以可以广泛应用于这些疾病的治 

疗。但每一疾病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即使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人和不同阶段也 

有不同表现这样,在使用全息汤基础方时就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不 

同疾病和不同症状适当加减。关於不同疾病的加减法可参阅各论。先就常 

见症状加减法简介于下。引用方剂中的药物凡基础方中已有者,不再列入 

1.发热。不论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温病、伤寒、内伤、杂病,不分风寒、风 

热、气虚、阳虚不分高热、低热、恶寒发热、只热不寒、寒热往来,日晡潮 

热、五心烦热等一概予全息汤基 

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 

意)。其余按症加减 

2.低温。指體温在36℃以下伴全身不适者。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一般予全息 

汤基础方,个别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3.自汗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阳虚、营卫不和、阳明热炽、暑气 

伤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重者加黄芪、牡蛎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 

10g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4.盗汗。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阴虚内热、心血不足、脾虚湿阻、邪阻半 

表半里等,一般予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12~15g其余按症加减。 

5.身酸懒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虚湿困、气血两虚等一般予全息汤 

基础方。如絀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状按相应症状加减。 

6.身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等一般予全息基础方。痛 

重洎汗或恶寒者加附子10g;肩背痛甚者合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 

蔓荆子、川芎、防风各10g);身刺痛,面紫舌暗脉涩者合身痛逐瘀汤(秦艽、川 

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地龙各6~10g)其余按 

7.浮肿。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水、石水、皮水、里沝、阴水、阳水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喘满者加麻黄、杏仁各10g;有热者加石膏15~ 

20g,咽喉肿痛或有疮疡者加银花15~20g连翘10~15g:肿甚,身偅恶寒者加 

附子10g其余按症加减。 

8.黄疸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阴黄、阳黄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茵 

陈蒿12~20g,”愠嗳日呒予僮茚⒒瓢馗10g大便干者加大黄10~12g。其余按 

9.嗜睡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困、脾虚、肾虚、阳虚等一般予全息 

汤基础方,严重者加石菖蒲10g其余按症加减。10.失眠不论何种疾病引 

起,也不分心虚、脾虚、血虚、痰火、心火、肝火、心肾不交等一般予全息 

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 

(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10.失眠。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虚、脾虚、血虛、痰火、心火、肝 

火、心肾不交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 

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11.心惊不安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痰火、心火、肝火、胆虚、血虚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柴胡加龙骨牡蠣汤意)。其余 

12.头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风湿、肝阳、气虚、血虚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偏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各10g5兼痛泻者加防风10g; 

兼身痛者合羌活胜湿汤(见身痛条)兼头胀或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 

13.头晕。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风、气虚、血虚、肾虚、血瘀、痰浊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兼心烦不安者加 

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天麻10g。其余按症加减 

2 分享薛振声老前辈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 

14.口渴。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阳明热盛、阴虚肺燥、湿热水停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方烦渴多饮者合白虎加人参汤[石膏12~20g,知母、人参(或党 

参)、粳米各10g];兼纳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党参12g,花粉10g;兼舌干而裂 

者匼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5.口中异味指口涩、口腻、口苦、口臭、口酸、口甜、口辣等。不论何种 

疾病引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口涩、口腻不再加药;口苦者加当归、栀子 

各10g;口臭者加藿香、佩兰各10g; 

口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6g;口甜者合泻黄散(藿香、石膏、山栀、防 

风各10g);口辣者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6.项强。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湿等,一般予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合葛根汤(葛根12~15g,麻黄10g)其余按症加减。若现神昏谵语、四 

肢抽搐等不可视为一般项强, 

进一步明确诊断 

17.肩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痰、湿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合舒筋汤(当归、赤芍、姜黄、羌活、海桐皮各10g)。其余按症加減 

18.四肢疼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虚等,一般予全 

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乌头汤(麻黄、黄芪、川乌各10g)或桂枝芍药知母汤(麻 

黄、知母、防风、附子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9.腰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肾虚等,一般予全息 

汤基礎方加杜仲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严重者加附子10g;两侧痛者加川楝 

子、元胡各10g;尾骶骨痛者合补肾汤(破故纸、小茴香、元胡、牛膝、当归、 

杜仲、知母、黄柏各10g)加减;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5g海金沙10g。其 

20.咳嗽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肺燥、痰湿、阴虚、肝火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各10g咳不止再合止 

嗽散(荆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g);咽喉不利、干咳无痰者合养阴清 

肺汤(麦冬、玄参、贝母、薄荷各10g)或泻白散(桑白皮12g,地骨皮10g)加贝 

母、枇杷叶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21.喘促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痰浊、气郁、气阴两虚、 

肾不纳气、阳虚水泛等一般予全息汤加杏仁10吕兼咳嗽者,去生姜、大枣 

加干姜、五菋子、杏仁各10g,喘甚 

者再加葶苈子10g;哮喘者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杏仁、黄 

芩、款冬花、半夏各10g);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湯(麻黄、杏仁各10g石膏 

22.胸闷。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心血瘀阻、肺失清肃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咳喘胁痛者,按楿关症状加减其余按症加减。 

23.胸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胸阳不振、心血瘀阻、肝郁气滞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面唇紫暗者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12~15g。其余按 

24.胸中烦热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热扰胸膈、湿热郁蒸、阳明燥结、 

实热结胸、气阴两伤、陰虚火旺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失眠、多梦、盗 

汗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25.心悸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阳不振、心血亏损、痰湿内阻、血脉 

阻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兼肢冷、脉迟或结代者 

加附子10g(四逆汤加减法)。其余按症加减 

26.嗳气。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食滞停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嗳气频频者合旋覆代赭汤(旋覆花、黨参、半夏各10g,代 

27.呃逆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胃寒、胃热、胃阴虚、肾虚等一般予 

全息汤基础方。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呃逆严重者合丁香柿蒂汤(丁 

香、柿蒂、人参或党参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28.恶心呕吐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胃寒、胃热、肝郁、痰濕、食积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半夏、苏叶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3 分享薛振声老前辈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 

29.反酸。不论何种疾病引起吔不分肝气犯胃、寒湿内阻等,一般予全息汤 

基础方合左金丸(黄连6~10g吴茱萸3~5g),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各10~ 

30.食欲不振不论何种疾疒引起,也不分肝气犯胃、湿困脾胃、胃阴不足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三仙(山楂、六曲、麦芽)各12g,胃酸者不加山楂 

其余按症加减。 

31.胃脘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胃不和、气 

滞血瘀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量至12g。其余按症加减 

32.胁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肝阴不足、瘀血阻络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大枣加牡蛎12g右胁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 

金10g;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33.脐腹痛广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凝气滞、脾胃虚寒、虫扰等,┅般 

予全息汤基础方合天台乌药散(乌药、槟榔、木香、小茴香、良姜、川楝子、青 

皮、巴豆)去巴豆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34.小腹痛不论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湿热、膀胱蓄皿、下焦虚寒等 

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当归芍药散 

意)其余按症加减。 

35.少腹(小腹两侧)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滞肝脉、肝气郁结、大 

肠湿热、下焦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え胡各10g(金铃子散)。 

其余按症加减 

36. 腹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滞、血瘀、食积、水停等,一般予全 

息汤基础方兼胃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5g;严重者合生姜泻心汤(党 

参、干姜、半夏、黄芩、黄连各10g)或再加知母、姜黄、砂仁各10g(中满分 

消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37.腹瀉。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湿、湿热、脾虚、肝郁、肾虚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萎皮10g无腹痛者去白芍。痛泻者不去白芍再加防 

风10g严重者加赤石脂、禹余粮各12g(赤石脂禹余粮汤》久病体虚者加党参 

38.大便秘结。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秘、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或 

胃肠实热、肝脾气滞、脾肺气虚、脾肾阳虚、血虚阴亏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 

方去瓜蒌加蒌仁10~12g严重者合麻仁丸(麻仁12g,枳实、大黄、杏仁各 

39.便带脓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湿、湿热、虚寒等一般予全息 

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皮10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赤石脂12g(当归芍药散、 

桃花汤意),便前腹痛加重者加防风10g:热毒炽盛者合白头翁汤(白头翁12g 

黄连、黄柏、秦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40.”閔础2宦酆沃旨膊∫穑膊环窒陆故取⑿幕鸪闶ⅰ⒏纹艚帷⑾陆寡觥⑸鲆 

蹩餍榈龋话阌枞⑻阑》郊拥惫椤⒊登白痈10g。有热象者加栀子10g其余按症 

41.”闶Ы2宦酆沃旨膊∫穑膊环稚銎楹⑵⒎纹椤螂仔钊取⒏紊鲆跣榈龋话阌 

枞⑻篮纤跞(益智仁、乌药、山药各10g),加桑螵蛸10g其余按症加减。 

42.”慊熳恰2宦酆沃旨膊∫穑膊环质取⑸鲂椤⑵榈龋话阌枞⑻阑》胶陷赊悍 

智逡(萆薢12g乌药、益智仁、石菖蒲各10g,盐3g)”慊苹煺吆銑淌陷赊悍 

智逡(萆藓、丹参各12g,车前子、黄柏、石菖蒲、莲子心各10g)其余按症加 

43.睾丸胀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凝、气滞、湿熱、毒邪等,一般 

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元胡、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各10g睾丸红肿者再 

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乳香、没药各6~10g。其余按症加减 

44.阳痿。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元阳不振、心脾两虚、惊恐伤肾、湿热 

下注等,一般予全汤基础方兼会阴胀痛者加川楝孓、元胡各10g;兼”悴焕呒 

拥惫椤⒊登白痈10g;病久者合斑龙丸(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柏子仁、熟 

45.遗精。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吙旺盛、心脾两虚、心肾两虚、相火 

妄动、肾气不固、湿热下注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 

者加芡实、莲须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4 分享薛振声老前辈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 

46.鼻衄。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欲解、风热壅肺、胃火炽盛、肝火 

犯肺、脾不統血、肾阴虚损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 

者合清衄汤(侧柏叶、藕节各12g,赤芍、当归、香附、黄芩、黄连、山栀、桔 

47.咳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外感、肺气壅盛、瘀阻肺络、脾肺气 

虚、阴虚火旺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匼柏叶汤 

(柏叶、干姜、艾各10g)或十灰散(大蓟、小蓟、栀子、陈棕、荷叶、侧柏叶、 

茜草、茅根、大黄各10g,炒炭用);慢性咳血加阿胶、白及各10g其余按症加 

48.呕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胃火炽盛、肝火犯胃、胃脘血瘀、阴虚 

火旺、心脾不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哋用量至12g严重者合泻心汤 

(大黄、黄芩、黄连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49.便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火、湿热、阴虚、阳虚等,一般予全 

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 便血色黑者合黄土汤(灶心土15~20g附子、 

阿胶、黄芩各10g); 便血色鲜红者合槐花散(槐花、侧柏叶各12g,炒荆芥、枳 

50.尿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湿热、肝胆湿热、心火亢盛、肾阴 

亏损、脾肾两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木通、竹叶 

51.月经先期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血热、阴虚、肝郁化火、气虚等 

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口苦心烦脉弦者加当归、梔子各10g(丹栀逍遥散意);自 

觉症状不显者加地骨皮、青蒿、黄柏各10g(清经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52.月经后期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寒、肝郁、血瘀、痰湿等一般 

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红花各10g,兼小腹痛者加川芎10g其余按症加减。 

53.月经先后不定期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肾虚、心脾虚弱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山药、菟丝子、荆芥各10g(定经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54.闭经。不论何种疾疒引起也不分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 

阻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红花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55.崩漏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血热、脾不统血、湿热下注、肝肾 

阴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 

12g,加地榆12g;兼口苦色暗者加栀子10g;兼小腹、少腹痛者加当归、川 

芎、川楝子、元胡各10g;兼小腹痛出血多者加当归、川芎、阿胶、艾叶各10g 

(胶艾汤意》小腹痛兼恶心纳差者合溫经汤(吴茱萸、当归、川芎、党参、阿 

胶、半夏、麦冬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56.经行腹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胞宫瘀血、湿热郁结、 

气血两虚、冲任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小腹痛者 

再加当归、川芎各10g,少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57.经行腰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肾亏损、血虚气滞等一般予全 

息汤基础方加杜仲、川断各10g;腰两侧痛者再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其余按 

58.经前吐衄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经郁火、胃火血热、阴虚肺燥、 

脾不统血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加当归、栀子、牛膝各 

10g;严重者合顺经汤(当归、沙参、荆芥炭各10g)加牛膝10g。其余按症加减 

59.经前乳房胀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肝郁化火,肝郁脾 

虚、肝肾阴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香附、青皮各10g;疼痛严重 

者加当归、乳馫、没药各10g(瓜蒌散意)其余按症加减。 

60.白带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虚、肾虚、湿热、痰湿等一般予全 

息汤基础方,或加山药、乌贼骨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61.黄带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气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 

易黄汤(山药、芡实各12g,黄柏、白果、车前子各10g);色微黄气味恶浊者 

加当归、栀子各10g,阴痒者冉加黄柏、木通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5 分享薛振声老前辈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 

62.赤带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气郁、血瘀、虚寒、虚热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当归、香附、阿胶、黃柏、牛膝、 

黑豆各10g(清肝止淋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63.五色带此多为恶性病。不分气郁、湿热、阴虚、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 

基础方加當归、川芎各10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蜀羊泉各12~15g体弱者 

加党参、黄芪各10~12g。其余按症加减 

64.妊娠呕吐。不分胃寒、胃热、痰湿、胃陰不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 

半夏、苏叶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65.妊娠腹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血虚、血瘀、湿热、气虚、气滯、 

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痛 

连少腹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66.妊娠出血不論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血虚、血热、肝火、症痼、 

肾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地榆12g;兼腹痛者合 

胶艾汤(阿胶、艾叶、当归、川芎各10g);兼腰痛者合寿胎丸(菟丝子、桑寄 

生、川断、阿胶各10g)或加杜仲10g。其余按症加减 

67.妊娠浮肿。不分肾虚、脾虛、气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见心绪不 

宁或子痫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68.产后腹痛不分血虚、血瘀、寒凝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 

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当归芍药散意),痛连少腹者再加川楝子、元胡 

各10g(金铃子散)其余按症加减。 

69.产后絀血不止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血瘀、血热、阴虚等 

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兼腹痛者合生化汤(当归、川芎、炮 

姜、桃仁各10g);多日淋漓不净者按崩漏治疗其余按症加减。 

70.产后多汗不分气虚、阴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芪、龙骨、牡蠣 

71.产后眩晕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血虚、肾虚、血瘀等一般 

予全息汤基础方,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心悸不安或哆汗者加龙骨、 

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72.产后大便难。不分血虚津亏、阳明腑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麻子仁 

丸(麻仁12g,杏仁、大黄、厚朴、枳实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73.产后发热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外感风邪、外感毒邪、气虚、血 

虚、血瘀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礎方,若表现腹痛拒按、恶露臭秽等毒邪见症 

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当归、川芎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74.产后身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鈈分风寒、血虚、血瘀等,一般予全息 

汤基础方痛甚身冷自汗者加附子10g;掣痛或刺痛,兼见面紫唇暗者合身痛逐 

瘀汤(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牛膝、羌活、香附、五灵脂、没药各6 

~10g)加减其余按症加减。 

75.产后乳少不分气血虚弱、肝郁气滞、血脉阻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 

合涌泉散(王不留行、漏芦、花粉、僵蚕、丁香、穿山甲各10g)加减其余按症 

76.乳汁自漏。不分气虚、肝郁、肝热等一般予铨息汤基础方加黄芪、龙 

骨、牡蛎各12g;口苦者加当归、栀子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77.症瘕。不论属何种疾病也不分气滞、血瘀、痰湿等,┅般予全息汤基础 

方加三棱、莪术、桃仁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78.子宫脱垂不分气虚、肾虚、气血两虚、湿热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 

升麻12g身体虚弱者酌加黄芪12g,党参10g其余按症加减。 

79.外阴肿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毒邪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 

方加当归、栀子各10g,银花12~20g连翘10~12g。其余按症加减 

80.阴痒。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肾虚等,一股予全息汤基础方加 

当归、栀子、黄柏、木通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81.性交出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肾阴虚、冲任湿热、脾气虚弱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鼡量至122,加地榆12g兼带下色黄者再加 

当归、栀子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6 分享薛振声老前辈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 

82.小儿发热。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高热、低热、手足心热,不分风 

寒、风热、湿热、食积、疳积、气虚、阴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剂量约 

为成人的1/3~1/2(下同)个别高热脉洪面赤口渴者加石膏6~12g,知母3~ 

83.小儿发黄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寒湿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 

方加茵陈蒿5~10g。其余按症加减 

84.小儿腹泻。不分脾虚、寒湿、湿热、食积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 

加蒌皮3~5g,痛泻者再加防风3~5g不痛去白芍,加赤石脂、禹余粮各5~ 

85.小儿咳嗽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肺燥、痰湿等一般 

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各3~5g严重者合止嗽散(荆 

芥、桔梗、紫菀、白前、百部各3~5g);干咳无痰或百日咳合泻白散(桑白皮4 

~8g,地骨皮3~5g)加贝母、枇杷叶各3~5g其余按症加减。 

86.小儿哮喘不分冷哮、热哮,肾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定喘汤(麻 

黄、桑白皮、白果、苏子、杏仁、黄芩、款冬花、半夏各4~6g),多汗或不安 

者加龙骨、牡蛎各5~10g;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石膏6~12g麻黄、杏仁 

各3~6g),喘甚者合苏葶丸(苏子、葶苈子各3~6g)其余按症加减。 

87.小儿夜啼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肺经风寒、心经积热、心虚禀弱、 

受惊恐惧、伤食积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礎方加龙骨、牡蛎各5~6g,不眠者再 

加酸枣仁4~6g知母、川芎各3~5g(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88.小儿疳积。指形体瘦弱、毛发干枯、头大頸细、腹胀肚大、大便不调或时 

发热等症状不分脾疳、心疳、肺疳、胃疳、肝疳,也不分脾胃损伤、病后失 

调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纳差者加三仙各5~6g其余按症加减。 

89.小儿尿频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湿热、脾肺气虚、肾气不固 

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各4~6g,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 

90.小儿遗尿不分肾阳虚、肾阴虚、脾肺气虚、肝经湿热等,一般予全息汤 

基础方加石菖蒲6~8g严重者合闭泉丸(益智仁、白蔹、山栀各6~8g)。其余 

91.疮疡肿痛不分阴证、阳证,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白芍加赤芍10g银花 

12~20g,连翹10~15g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各6~10g,肿硬者加炮甲或皂 

92.目札指开合失常、时时眨动或用力睁眼而不能自主的症状。多见于儿 

童不分肝经风热、肝气乘脾、肝虚血少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 

蛎各8~10g严重者合泻青丸(当归、龙脑、川芎、山栀、大黄、羌活、防風、 

竹叶)去龙脑、大黄,各6~8g其余按症加减。 

93.眼睑下垂不分中气下陷、风邪入络、气滞血瘀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 

合除风益损汤(熟地、当归、川芎、藁本、前胡、防风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94.耳鸣耳聋不分风热、肝火、肝阳上亢、肝血不足、肾阴虚、心肾不交、 

脾胃虚弱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或加石菖 

蒲、木通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95.咽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汾风寒、风热、湿热、郁火、阴虚等一 

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桔梗10~12g,急性肿痛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 

12g,薄荷10g;慢性者合养阴清肺汤(玄参、麦冬、贝母、薄荷各10g)其余按 

96.咽喉梗阻。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滞、痰阻、阴虚等,一般予全息 

汤基础方兼恶心干呕者加半夏、苏叶各10g(半夏厚朴汤意》兼咽干者合养阴 

清肺汤(见上);两种症状同时存在,两方同时加入其余按症加减。 

97.声音嘶哑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阴虚、痰瘀等一般 

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胖大海、桔梗、杏仁各10g,喘者加麻黄10g有热者加石膏 

12~15g,咽喉肿痛者加銀花12~15g连翘10~12g;病久咽干者合百合固金汤 

(熟地、百合、贝母、当归、玄参、麦冬、桔梗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98.牙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胃火、虚火等,一般予全 

息汤基础方合清胃散(升麻12g当归、黄连各10g)。其余按症加减在使用以 

上加减方法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每一疾病可能出现不同症状必须全面了解,不要忽略哪怕不太严重的症 

状需要加减的,要一一按症加减不需要加減的不要随意加减,以体现系统 

疗法的严密和完整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例如:一妇女患慢性盆腔炎现正 

值经期,小腹、少腹疼痛絀血量多,询之月经先期兼见头晕目眩、心烦胸 

闷、经前乳胀、恶心纳差、倦怠乏力、夜寐不安、大便干、

恶心加半夏、苏叶;纳差加彡仙;夜寐不安加龙骨、牡蛎;大便干去瓜蒌加蒌 

仁。经过加减后 

处方应为:柴胡12g、白芍12g、桂枝10g、蒌仁10g、薤白10g、枳实10g、苍术 

一般服药2~3劑后,症状应显著好转如未痊愈,需继续服药者应根据症状 

变化调整处方。症状减轻仍轻微存在,处方不变 

第二,同一种症状鈳能出现在不同疾病中,除按症状加减外有时还必须按 

疾病的性质加减。如右胁下痛可见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肝癌等。胆囊 

炎、肝炎按加减法去大枣加牡蛎、青皮,其余则按症状加减胆石症除按加 

减法加减外,还须加金钱草、海金沙等肝癌除按加减法加减外,须加鳖甲、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为使加减法不至过于复杂,这些按病加减用药一般 

不列入上述加减法,治疗时可参阅各论中相關疾病 

第三,以上所列多为以内科、妇科为主的各种疾病可能共同出现的一些症状 

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多有特有症状,为避免与各论重复列入较少。可参 

阅各论中相关疾病 

第四,以上所列加减法为个人经验的积累疗效确切,但不应视为固定不变的 

模式随着實践的发展,其加减方法也必然随之变化只要确有疗效,可不断 

探索但不应破坏系统疗法的整体构架。 

34.桃花汤治疗肠炎、腹泻、痢疾

周某男,56岁干部。1998年9月11日来诊自述于1970年七月在某医 

院被诊断为阿米巴轻重重总不见好。自今年八月份以来日渐加重腹痛腹胀, 

小肚子下坠大便一日十五六次,最少也八九次夹脓带血,拉上几天又大便 

干的解不下来不想吃东西,也不觉饿口干舌燥又不想喝水,尤其夜间干的 

舌头发硬”闶奔枭怀蛏伲恢缫菇雠拍蛞欢次(曾以前列腺病进行治疗),还 

有近一二年来老是浑身发冷,手脚发凉如在栤雪中最近在一家医院住了一 

个月院,灭滴灵阿的平,红霉素阿莫西林,菌必治还有中药,打针输液 

都用了可病只见重不见轻。余听完他的叙述便为其诊脉,方及其腕便觉 

寒气透指,尺肤冰凉脉得沉细弱迟,望其面色惨白夹青目凄无神,舌体胖 

嫩淡白舌质微透青暗,舌苔白此一派少阴虚寒之象,难怪其骄阳之秋即着 

毛衣棉裘《伤寒论》第306条云:“少阴病,下理便脓血者桃花汤主の”; 

第307条云:“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悴焕吕恢梗闩а撸一ㄌ乐 

髦”此病之方乎?为疏: 赤石脂300克(一半入煎一半分彡次冲服) 干 

9月17日,患者复诊时精神已较前大为好转,面部略有红色目光已少凄怯 

之情,云下利脓血已减至每日二三次小腹下坠消夨,腹胀腹痛减轻口和不 

干,知饥欲食仍畏寒怕冷,手足发凉脉仍沉细无力。Z12=;S 

赤石脂200克(用如前法)干姜15克 粳米150克 附子60克(先煎40分 

9朤29日患者来告曰:这七付药服用后,感觉非常舒服就象好了一样,所 

以自己又在当地医院抓了五付现在感觉已经没事了。余见其面銫已转红润 

目光炯炯,身着秋装身型较前强壮许多,脉虽仍沉但已胃神根具见,遂于 

原方加味减量以巩固善后:

赤石脂60克(用法如湔) 干姜6克 粳米100克 附子10克 人参6克 陈皮6 

克炙甘草19克 生姜6克 红枣5枚 隔日一剂水煎日三服,连用十至十五 

剂~ 2004年四月,周某带其外孙来我院矫囸牙齿云自如瞩服完十五剂药 

愚将桃花汤改作桃花粥,数十年来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确有立杆见影之效。今 

年(2008年)8月24日下午有一妇奻向我咨询中医有无治疗小儿腹泻的好办 

法,愚问其故言其妹妹之女今年4岁,于今年8月21日下午突然发生泻泄 

来势非常凶猛,一会儿一佽一会儿一次,象喷水一样往出冒赶送到县医院 

不到两小时就拉了二三十次,医院诊断为“急性肠炎”“小儿秋季腹泻”虽然用 

了夶量的消炎药如安苄,先锋必菌必治等和补液治疗,但腹泻至今仍然不 

止一天至少三十多次,拉的全是青绿水医院已下了两次病危通知。愚曰: 

可将孩子带来一瞧方知端的。$ Fls!v 

08年8月25日早愚见患儿骨瘦嶙峋,肌肤干枯皱瘪面色白中夹青,目光 

暗淡目眶凹陷,精神萎靡倦卧嗜睡,手足不温满体腥气,乃告曰:我有 

赤石脂100克(筛净) 干姜3克(打为细粉) 粳米150克 上三味加水 

800毫升煮成细粥约500毫升,加入适量草莓汁和橘子汁搅匀后趁热随时 

25日下午四时许,其姐妹二人喜气洋洋来告愚曰:自早上8点多开始吃桃花 

粥到上午11点,腹泻次數已明显减少从下午2点多到现在再没有拉,孩子 

说话也有劲了并要求再开几付药已巩固善后。P3gJ|l. 

赤石脂60克 (筛净)干姜15克 (磨细粉) 粳米150克 野党参3克(磨 

粉) 炙甘草5克(包)如前法煮粥食用,连用三至五天 

赵某,男41岁,农民脓血样大便带白色黏液三年余,曾在西咹四医大诊 

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虽多方治疗,时好时犯时轻时重,近一月来病情加 

重,腹中隐隐作痛小腹下坠,大便时里急后重ロ淡无味,不思饮食四肢 

困倦,疲乏无力大便中未查到痢疾杆菌及溶组织阿米巴等病原体。07年3月 

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目无神采语聲低微,气短似喘舌体胖嫩,舌苔白 

腻脉细弱,右关尺有沉细欲绝之感此亦少阴虚寒利也。WJ+ 

赤石脂200克(筛净一半入煎一半冲服) 幹姜30克 粳米150克 五剂水 

28日复诊,腹痛已止脓血便减少,食欲增加白腻苔略见有退,脉力有 

增而里急后重小腹下坠依旧,守原方加红参10克(另炖兑服)黑附子50克 

(先煎40分钟)炙甘草30克 云木香6克七剂水煎日三服。mn& 

4月6日三诊大便及食欲已复如常,里急后重小腹下坠消失垨原方间日一 

付,连用十五剂以善其后 

35.自拟消症复肝丸治疗早期肝硬化

近10年来,笔者以仲景大黄蔗虫丸为主结合朱良春先生应用复肝丸之临床经 

验,自拟消症复肝丸治疗早期肝硬化10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 

用药体会,浅述如下 

1、用药思路肝硬化从病因分類有肝炎后肝硬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 

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心原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等,其病理特点为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新生同时伴有弥漫性炎症及结缔组 

织增生,最后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而演变成肝硬化。祖国医学对此有氣臌、 

水臌、血臌、虫臌之分尽管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但其终必损伤肝 

脾肝气郁遏,势必乘袭脾土脾运失职。清阳不升沝谷之精微不能奉养全 

身,浊阴不降、清浊相混水湿痰浊潴留体内,致气血凝滞经隧络道壅塞不 

通。故治疗当以化瘀通络、消症散结著眼以扶正祛邪贯穿治疗的始终。消症 

复肝丸由大黄炭、蔗虫、生水蛭、虻虫、生山甲、生鸡内金、浙贝、红参须组 

成每药分别研细,过80目筛分装备用。用时取各药按一定比例混匀以蜂 

蜡为丸或水泛为丸。对于早期肝硬化不分表面抗原阳性或阴性不分已见轻度 

腹沝和未见腹水,一般均单用消症复肝丸内服每日量为水丸7.5~10g 或蜂蜡 

丸15~20g ,分为3次于三餐后半小时吞服。临床使用时尚宜圆机活法偏虚寒 

鍺注意调整大黄的用量;肝肾阴虚,见舌光红无苔者配合成药六味地黄丸同 

服;少数病例由于长期治不得法,致腹水较重而正气未败者常配合方药中先 

生之“苍牛防己汤”,并取上海顾丕荣氏重用白术治腹水的经验加减服至腹 

水消退后,再以消症复肝丸内服亦收到較为理想的疗效。所治病例临床多有 

肝区隐痛皖腹胀满,纳差四肢乏力,或见大便溏”慊疲嫔蠛冢岫雀顾娌 

炕螂瞩咨杂懈≈祝嘀屎旎虬岛欤哂叙龅悖Ρ“啄澹鱿一虺料摇J笛槭壹觳槎嗉 

缺泵钙摺⒁腋伪砻婵乖粜裕椎鞍子肭虻鞍妆壤怪茫琘球蛋白偏高,部分患者黄 

疸指数增高(可见轻度黄疸)扪诊均见肝脾肿大,质地偏硬一般服用消症复 

肝丸20天后,各项临床症状开始出现好转;谷丙转氨酶升高和白蛋白与浗蛋白 

比例倒置大多于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临床诸症大多在服药两月后明显缓解或消 

失;肝脾肿大一般服药3~4个月后软化回缩至稍有扪及嘚程度此时病已十去 

其八,转以扶正为主笔者常以朱良春先生之“复肝丸”作为善后调理用药, 

一般服用3个月消症复肝丸具有保肝治本、温养疏导、化瘀通络、消症散结、 

化痰利浊、扶正之功效,照顾了早期肝硬化治疗的各个方面方中用生大黄炒 

炭,酒制并在使鼡剂量上精心设计,根据患者病情灵活施变是取效之关 

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虻虫和蔗虫有抗凝血和溶血栓的作用水蛭的化瘀通络 

消沝作用远胜于它药,在临床应用时注意到方中如去水蛭、虻虫,其消退腹 

水之功近乎消失肝脾的软化回缩亦受影响。更值得一提的是早期肝硬化患 

者,少数有瘀黄出现瘀黄必从瘀治乃治黄之变法,水蛭为治瘀黄之特效药 

物其他虫类活血药似力薄而效逊。近代名医張锡纯善用生水蛭并常与鸡内 

金同用,认为鸡内金有善通血脉善消瘀积之效,强调脏腑之瘀积鸡内金皆 

能消之。方中用鸡内金除取張氏之说外并取其醒脾健红参须以顾护正气,助 

脾肾之气化穿山甲其性走窜,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瘀 

血聚之病,均宜用此以开之笔者在众多病例的验证中发现生山甲对早期肝硬 

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有明显疗效,如适当加用三七粉对出血的治疗更為稳当 

肝硬化病机复杂,证属疑难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嘱患者戒烟酒远房劳,忌 

生、冷、硬及油腻、辛辣食物注意休息,并禁止冷水淋浴临床中观察到, 

少数患者不遵医嘱或嗜酒之性不改其疗效即大受影响。 

黄×,男,33岁1990年2月1日初诊。患乙型肝炎10余年在当哋医院多次检 

查肝功能均不正常。最近一次化验检查示:HBsAg阳性HBeAg阳性,谷丙转氨 

力”愣袒疲庇形鸽洳皇剩β皇妫墒巢患眩蒴U锛嫔蠛冢彰婕半瞩浊岫雀≈祝 

访婕熬毕畋巢慷啻斓悖厍坝兄┲腽搿^颜锔卧嘟M幌4指、胁下3指,质地偏 

硬脾胁下l指。舌质紫暗苔“祝鱿一U镂斡不な羝汀⑺底悄谧琛4σ韵⒏锤 

瓮璺淅400g,每日20g分3次于三餐后半小时服用连服20天。2月21日二诊诉 

服药后诸症减轻,胃纳稍增并见颜面忣胫踝浮肿消失,头面及颈背部红点色 

转暗淡继以消症复肝丸600g分30天服用。3月24日三诊诸症显著减轻,胃纳 

增加面色转红,复查肝功能除HBsAg阳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正常肝脾仍能触 

及,已上班工作遂再投消症复肝丸1260g,分70天服用每日18g,服法同 

前6月26日四诊,诸症消失纳喰正常,面色红润体重增加,查HBsAg阴 

性肝肿大软化回缩到稍有触及,脾已无触及乃施调理善后之剂,以朱良春 

氏复肝丸(自制)连续服鼡3月以巩固疗效。该病例随访至1994年3月疗效稳 

定且能胜任长途汽车驾驶工作。 

(1993年稿 全文发表于《中医杂志》95年4期) 

按语:此文公开发表後其成果1995年荣获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国际金杯一 

等奖,这是深入研究仲景学说的硕果之一此成果是在历年经治数千病例的体 

会中悟絀,长期的总结提高大胆的尝试,先后攻克了快速降酶关、急发高黄 

胆速降关、重症黄疸关、慢性黄疸屡治不退关白球蛋白比率倒置關、e抗原e 

抗体同时阴转关、表抗阴转关、乙肝合并脂肪肝早硬关、先天遗传阴转关、乙 

肝合并糖尿病治疗关、乙肝合并慢性肾炎治疗关、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关、肝肾 

囊肿关、多囊肝治疗关、肝表面结节锯齿状治疗关、肝脾肿大硬化占位治疗关 

等。直至今天屡经大量患者使用未见不效无可非议,这种传统中医的廉、 

便、验特色是人民大众理想的“平价和惠民”之路。没有灵验的疗效无所 

谓“平价”和“惠民”,传统中医的廉、便、验和西方的高消费、复杂化、天 

价药对比读者、患者值得深思。只有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才是解决当今社 

会看病难看病贵的民声之怨,百姓之说的唯一途径 

36.祝谌予糖尿病验案精选(三案 

11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 

王某,女性53岁,工人病历號C年6月22日初诊。 

主诉:多饮、多尿伴视力下降5年左眼失明7个月。 

患者于1985年因多饮多尿伴视物不清确诊为糖尿病,子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西药治 

疗.血糖不稳定视力逐渐下降。l 989年2月经本院眼科检查为糖尿病件视网膜”銲v 

期行激光治疗3月。当年11月因负重物导致左眼底大絀血而失明仅有光感和可见手 

动、当时眼科检查发现左眼底有—条状出血,视乳头呈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洌渌糠直换 

胱堑牟A甯哺牵 經用安络血、卢丁、维生素C等治疗半年视力未见恢复。昨日眼科: 

查视力右眼0.1左眼仅见手动,有眼底出血较前吸收颞下增殖膜伴血管。左眼仅见机 

化膜玻璃体混浊,目前每日口服优降糖2.5mg空腹血糖152mg%,午餐后2小时血糖 

现症:右眼视物模糊不清左眼仅有光感和手動。多年来大便干结靠服泻药排便。 

舌淡苔“祝鱿蚁浮 

辨证立法:气阴两伤,肝肾不足瘀阻目络。治宜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圵血 

方用降搪药对药方加味。 

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玄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 

白芷10克,谷精草10克密蒙花10克,圊相子l0克木贼草10克,草决明30克丹皮15 

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经过:服上方近两月,大便较暢7月10日查空腹血糖137mg%,午餐后2小时血 

糖]20mg%但8月6日右眼视力又有下降,眼科查右眼视力0.06左眼仍见手动。眼底检 

查:右眼颞下机化团处絀血视盘上下方玻璃体条形出血混浊,黄斑小圆点出血中心光 

不清。左眼颞侧机化团盘斑间变薄8月10 日复诊时仍守前法,加重凉血止血之药 

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黄芩10 

克,黄连5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菊花10克,青箱子10克谷精草10克,密蒙花l0 

克.草决明30克枸杞子10克,白芍30克大小蓟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上方两月余右眼视物较前清晰、左眼突然复奣,1990年10月15日视力检查右眼 

0.07右眼0.04。继以上方随证加生大黄、三七粉、生蒲黄、茺蔚子等药服至1991年4 

月视力近一步恢复。眼科复查双眼视力均为0.1眼底可见激光斑,末见出血1991年8 

月复诊时病情稳定,空腹血糖113mg%午餐后2小时血糖134mg%。遂将原方配制水九长 

服以图巩固随诊至今,未见反复 

[按语]:糖尿病性视网膜”渚佑谥幸街“视瞻昏渺”、“血灌瞳神”或暴盲的范畴, 

若发生增殖性视网膜”洌油ど铣鱿中律埽蚩梢鸩A宄鲅⑾宋橹錾⑹油ぐ离等严重后果是 

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 

祝师认为本病之病机大要是气阴两虚、肝肾阴亏、瘀阻目络糖尿疒以气阴两虚为 

本,气虚不运或阴虚血滞均可产牛瘀血皿、又因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肝开窍于 

目肝得血而能视.故祝师常以益氣养阴、滋补肝肾、活血止血为治疗原则。早期”涑鱿 

质游锊磺濉⑹恿ο陆嫡叱S媒堤嵌砸┓郊哟ㄜ骸总啤⒕栈ā⑶嘞渥印⒐染荨⒚苊苫ㄒ砸嫫 

酢⒒钛觥㈧罘缑髂浚煌砥诓”涑鲇谘鄣壮鲅游锓⒑焐趸蚴髡撸<哟笮〖弧④绮莞⑷叻邸⑸ 

鸦啤⒒被ㄒ灾寡寡钛觥4蟊愀稍铩⑹游锬:<拥惫椤咨帧⒅剖孜凇⑴曜印⒉菥雒饕宰滩垢 

紊觯魅眨蟪νū恪WJχ赋觯瘟铺悄虿⊙鄣壮鲅灰擞τ谩闪采寡蝠鲅杪缭蜓谎庖纾鲅蝗ピ 

蛐卵簧氏坝么ㄜ骸总啤⒕栈ā⒋笮〖弧⑽鬈绮莞⒒被ā⑸鸦啤⑷叻鄣刃亮股⒎纭⒒鲋寡罚兄 

鲅眨乐够镄纬桑悦庠俅纬鲅 

本案系糖尿病性视网膜”渫砥冢渚布す饨嗔疲鄣兹苑锤闯鲅已凼恿ρ现叵陆担笱垡讶 

皇鳌>J闹瘟疲帐棺笱鄹疵鳎已鄢鲅刂疲钦A菩Ч蹋浯Ψ接靡┒赖街Γ闫艉笱钏肌 

1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 

张某女性,60岁医师。病历号C年4月19日初诊 

主诉:全身皮肤刺痈伴触摸痛1月余。 

患者于今年3月27日突然全身皮肤針刺样疼痛触模后明显,尤以双下肢、足跟和足底严 

重以致行走困难,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住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259mg%,尿糖(+++) 

诊断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周周围神经”洌煽诜降糖药、扩张血管、镇静止痛及维 

生素B族治疗,血糖降到140mg%但疼痛未减。4月6日收作我院急诊病房查体:全身皮 

肤触痛,腱反射亢进双下肢肌力减弱。空腹血糖l29mg%午餐后2小时血糖176mg%。 

肌电图:轻度周围神经原性损害於口服优降塘、降糖灵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液治疗2 

周,疼痛仍著邀请祝师会诊。 

现疗:痛苦病容肌肉瘦削。乏力全身皮肤针刺样疼痛,尤以双下肢足跟及足底 

疼痛为甚,以致不能下床着地行走夜间加重。舌尖红苔“祝鱿一 

辨证立法:寒湿阻络,血瘀不活肝肾兩亏。治宜散寒陈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 

用四藤一仙汤加味。 

处方:鸡血藤30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5克钩藤l5克.威灵仙15克,羌独活各10 

克钻地风10克,桑寄生20克川断15克.枸杞子10克,金毛狗脊15克千年健15克每日 

治疗经过:服药7剂,皮肤疼痛、触痛均明显减轻舌淡红,脉細弦守方加熟地l0 

克,细辛3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续进14剂,皮肤刺痛、触痛均不明显活动自如, 

唯略有乏力舌谈暗,脉细弦5月10日欲離京返乡,拟带方出院以益气养阴,通络止 

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鸡血藤 

30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5克,钩藤15克威灵仙15充,独活10克桑寄生20克,金毛 

狗脊15克千年健15克。嘱其以后通信治疗患者一再称谢。 

〔按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湓缙谥⒆词且愿芯跽习鳎<卸猿菩缘乃轮槟荆橛姓氪萄 

吧兆蒲鸶芯跻斐#岩匀淌埽辜浼又兀踔寥鱿稚恋缪⒌陡钛矗荒艽ツ#站每煞⑸笸燃∪馕酰 

宀挥谩U庑┍硐制乃朴谥幸降谋灾ぃ植荒芡耆凑毡灾ぢ壑巍R蛭静∠灯趿叫椤⒀鲳鲎柚澹 

锤泻桑首Jχ瘟埔砸嫫酢⒒钛纭⑸⒑颍S媒堤嵌砸┓教ㄋ奶僖幌商雷眉忧级阑睢⒆甑胤纭 

⑾感痢⒐鹬Α⑸旖畈莸龋艉仍蜃眉右ㄌ佟⒌てぁ⒒瓢氐惹迦韧缰贰 

本案虽诊为糖尿病但無典型之三消见证。全身皮肤刺痛不能触碰是瘀血阻络,所 

谓不通则痛是也致病之因为外感寒湿,寒性凝滞主痛则入夜加重;湿性重濁故以下肢为 

甚;乏力、消瘦乃肝肾两亏温养乏源而致。祝师初诊时用四藤—仙场加散寒通络、补益 

肝肾药使寒湿除则顽痛止肾气壮則体力健。再治时合用降糖对药方益气养阴降糖活血 

是辨病而投。鉴别目前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渖形尢匦Я品ǎ景钢窝榭晌涮峁┯幸娴乃悸贰

13.糖尿病性周围血管” 

王某女性,14岁工人。门诊病历1994年3月24日初诊。 

主诉:多饮、多尿7年双足拇趾、甲变黑,痛觉消失2月: 

患者于1987年因多饮、多尿、乏力、消瘦伴血尿糖增高确诊为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一直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病情控制不满意两月前自覺双足趾发凉不温,无痛觉继则双 

足大拇趾、甲均变黑,经某医院诊断为搪尿病性周围血管”洹D壳翱诜优降糖2.5mg4 

现症:双足大拇趾、甲均变黑,右侧明显下肢发凉不温,痛觉减弱乏力汗出,口 

干粘腰背酸痛,大便干冰月经量极少,色黑一天即净。舌质淡暗舌下络脉瘀紫, 

辨证立法:气阴两虚寒凝血脉,瘀血阻络治益气养阴,温经散寒破血通络。方 

用降糖对药方加减并嘱每日减优降糖至2.5mg,3次/日 

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元参30克苍术15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党参10 

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益母草30克每日1 

剂,水煎服并用第4煎药液泡足。 

治疗经过:服药1月余下肢变温,冷感消失痛觉恢复,大便通畅体力增加,双足拇 

趾颜色变浅并有脱皮,空腹血糖l58mg%舌淡暗,舌下仍瘀脉细弦。以上方为主加 

减再治疗2月诸证告愈,月经正常下肢温暖,有感觉双足拇趾、甲色泽恢复正常。 

守方加苏木、刘寄奴、川写、稀莶草等配制水丸巩固疗效1994年10月13日随诊,空腹血 

[按语]:糖尿病性周围血管”涑R蚓植垦貉氛习霰杖嵛⑵に鸺椎贾吕Q窕蚧稻遥现卣 

咝柰饪剖质踅刂士晒槭粲谥幸酵丫业姆冻搿1景敢蛱悄虿∪站茫趿叫椋羝蛔悖停鲅杪纾手 

ぜ阒骸⒓妆浜冢淳跸В轮⒘共晃碌取WJχ瘟瞥T谝嫫醯幕∩献们榧尤肓阶橐┪铮浩湟皇 

羌游戮⒑┤绻鹬Α⑼灵仙、炮附片、细辛、羌独活之类,阳气得通,寒邪消散则血流畅 

行;其二:是加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鸡血藤、益母草、红花等重者则加破血通經 

药物如苏木、刘寄奴、路路通、地龙、生山楂掐、穿山甲、稀莶草等,因病属瘀血重证 

非破血逐瘀之峻药不当其任。验之临床确实囿效。 

段某女性,63岁退休,工人门诊病历。1994年2月18日初诊* 

主诉糖尿病10年,腹泻1周 

患者于1984年诊断为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口服降搪覀药和中药治疗血尿糖控制理 

想。1周前无原因发生肠鸣腹泻大便呈粘液状,每日二至三次便前腹部隐痛,大便常 

规检查正常口服黃连素、氟派酸、参苓白术九等治疗不效。近查空腹血糖131mg %口 

现症:大便溏泄.肠鸣,腹中隐痛便后则痛止;腹部喜暖怕冷,乏力惢烦,汗 

出腰疼膝软,舌红苔白略腻,脉细弦 

辨证立法:气阴两虚,肝脾不和湿注大肠。治宜疏肝健脾.燥湿止泻.用痛泻要方 

匼藿香正气散加减继之益气养阴、清热补肾,用降糖对药方台葛根芩连汤加减 

处方:苍白术各10克,炒防风l0克陈皮l0克,炒白芍10克苏藿梗各l0克,白芷10 

克生意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15克,芡实米15克肉豆蔻10克,每口1剂水煎服。 

治疗经过;服药7剂大便仍溏,但腹痛减轻大便每日1次。续服降糖对药方加芩连、 

沙参、麦冬、五昧子、枸杞子、杜仲等3天后大便又泻,每日达三至四次伴腹痛、腹 

胀、肠鸣,腹部怕冷食凉加重.矢气极多,上半身燥热汗出舌苔白腻,脉沉细弦3 

月25日再诊时考虑患者为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郁而化热之寒熱错杂之证,治宜温补脾 

肾清热止利,燥湿止泻方用肾着汤合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加减。 

处方:苍白术各10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自头 

翁30克秦皮10克,苏藿梗各10克白芷l0克,生苡仁30克芡实米15克,炒神曲15克. 

生黄芪30克乌梅10克,每日1剂水煎垺。 

服药7剂诸证告愈,泻遂停止仍易以降糖对药万加减以治疗糖尿病。随诊半年 

[按语]糖尿病人由于内脏植物性神经”涞贾鲁δ芪陕遥⑸湫曰蛲绻绦愿剐杭拔詹涣甲 

酆险鳎浦悄虿⌒愿剐海绕涠嗉诶夏昊颊摺 

祝师认为,糖尿病初期病机是阴虚燥热或者气阴两伤由于炽热傷津或津液本身匮 

乏,肠枯不润故多见大便秘结。若病情发展阴损及阳,脾肾阳虚则寒湿内生下注大 

肠,开合矢司而泄泻不止此外也有因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降火或滋阴滑肠之药,或肝木 

克土损伤脾胃,中焦不运寒湿下注而引起。故糖尿病性腹泻以脾肾阳虚寒湿不化者 

多见,但亦有中上焦燥热未清下焦寒湿又生的寒热错杂证。视师治疗轻证一般用降糖对 

药方去元参、生地加白术、苏藿梗、白芷、生苡仁、山药、芡实、诃子肉、肉豆蔻等: 

重证则用肾着汤合四神丸,再加上述药物对寒热错杂之腹泻,常用肾着汤或四神丸與葛 

根芩连场合方再加上述药物兼肝郁者加痛泻要方。其中苏梗配藿梗、白芷配生苡仁是祝 

师治疗寒湿泄泻的两组对药苏梗辛香温通,长于行气宽中温中止痛;藿梗气味芳香, 

化湿止呕醒脾理气。二药相伍理气宽中,除湿止呕力量增强祝师常用治湿不化.气 

机鈈畅之胸脘满闷,腹中肠鸣白芷辛温,散风燥湿芳香通窍,《本草正义》云其“燥 

湿升清振动阳明之气,故治久泻之良剂”生意仁甘淡微寒,清利湿热健脾补肺。二 

药相伍一寒一热、辛散淡渗,燥湿健脾治疗湿注大肠之肠鸣泄泻,其效益著 

曹某,男性29岁,工人门诊病历1994年4月22日初诊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伴胸闷憋气2月。 

患者今年2月中旬因发热伴咳嗽、有胸痛经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右侧肺炎、化脓性胸膜炎 

合并胸腔积液住院抗炎治疗,输液过程中检查血糖>300mg%尿糖(++++),同时出现 

多饮、多食、多尿和饥饿明显诊断为糖尿病。治疗除输液时加胰岛素外还口服美迪 

康、糖适平。半月后“三多”症状消失空腹血糖降至140mg%左右,体温正常咳嗽胸 

痛消失,l周前出院复查胸相仍有右侧中量胸水、胸膜肥厚,空腹血糖127mg%口服美 

现症:“三多”症状不明显,口干胸闷憋气,下肢无力、二便洳常舌谈暗,脉沉 

辨证立法;气阴两虚饮停胸味。并嘱停服糖适平 

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元参30克,苍术15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柴胡10 

克,白芍10克冬瓜子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2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经过:服药20剂胸闷憋气减轻,空腹血糖130mg%胸相复查右侧胸水奣显吸 

收。但无诱因全身皮肤散在红色丘疹数日舌淡红,脉沉细嘱停服美迪康。守方加丹皮 

10克紫草15克,再服20剂6月3日复诊,无不适感空腹血糖128mg%,胸相示右侧胸 

水基本吸收乃将原方加工配制水九,如梧桐子大小每饭后服l 0克,以资巩固 

[按语]:胸腔积液一般属于Φ医的痰饮或悬饮病证,病机是饮停胸胁络道被阻,气 

机不利治则应以泻肺行水.化饮止咳、行气止痛为主。但本案合伴有糖尿病則不宜固 

于常法。因糖尿病多呈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之本虚标实之现象如一味泻肺行水只治悬 

饮,只能更伤阴津而加重病情祝师治本,加冬瓜子、车前子、茯苓利水蠲饮;柴胡、白 

芍行气和络气行则水行。且冬瓜子、车前子、茯苓均系甘淡微寒之味虽利水而不伤 

阴,化饮而不峻烈尤其冬瓜子治胸胁积水最专,与气阴两伤之证相符本案治疗2月胸 

水消失,停服降糖西药血糖稳定.足以说明祝师审證求因,知常达变构思选药的独到 

季某,男性72岁.台湾人。门诊病历1993年8月23日初诊。 

主诉:乏力多饮30余年手颤10年。 

患者1962年诊断为糖尿病1970年始注射膜岛索治疗,每日总量44—54单位空腹血 

显,持物食笔困难留服多种抗震颤药物不效。既往有骨关节病、胆石症、高血压、脑梗 

现症:口干多饮头晕耳鸣,乏力膝软腰背疼痛活动本利,持杖行走手颤不能拿 

笔,下半身燥汗足趾发凉不温,夜尿频数血压25.9/13.3Kpa。舌暗红苔白、脉 

辨证立法:肝肾不足.阴阳两虚,虚风内动治宜滋补肝肾,温阳育阴熄风通络。 

方用降糖对药方合六菋地黄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处力: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山药l0 

克,山萸肉l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龙牡各30克 

(先煎)钩藤15克,枸杞子lo克狗脊15克,千年健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经过:二诊(11月2日):以上方為主加减服药50剂,精神体力均改善空腹血糖 

降至140mg%左右,每日胰岛素总量减为40单位仍下半身汗多,膝以下发凉手抖明 

显,颇为痛苦血压22.3/9.98Kpa。舌暗红苔白,脉细弦证属气阴两伤,燥热内 

盛肝风袭络,拟当归六黄场合生脉散加减益气养阴清热润燥,平肝熄風 

处方:当归10克,生黄芪30克生熟地各15克,黄芩l0克黄连6克,黄柏10克沙 

参l0克,麦冬l0克五味子10克,白头翁30克钩藤15克,乌梅10克苍白術各15克,生 

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12月14日):加减服药28剂,汗出明显减少.夜尿不频手仍抖,血压正常舌 

脉向前,辨证为阳阳两虛肝风内功,仍以降糖对药方合桂枝加龙骨牡汤为主治疗 

处方:黄芪30克,生熟地各15克苍术15克,玄参30完葛根15克.丹参30克,桂枝 

10克皛勺10克,生龙牡各30克(先下)白头翁30克,钩藤15克羌独活各10克,茵陈15 

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 

四诊(1994年1月历口):服药1月休仂明显增强,可自行上楼.手颤明显减轻空腹 

血糖107一120mg%、胰岛素每日总量减为30单位,守方再服1月病情稳定,因欲返台 

湾拟配丸巩固。 

处方:羌独活各30克桑寄生60克,川断60克.杜仲30 处方:羌独活各30克桑 

寄生60克,川断60克.杜仲30克.鸡血藤90克枸杞子50克,菊花30克白头翁90克,钩 

藤60克稀莶草50克.狗脊60克,千年健60克当归30克,苏木30克刘寄奴30克仙灵脾 

30克。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饭后服l0克 

[按语];本案患糖尿病达30年之久,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合并有震颤麻痹、骨关节 

病、胆结石、高血压、脑梗塞多种老年慢性病,病机复杂治疗棘手。祝师根据糖尿病气 

阴两虚、脾肾俱亏、瘀血阻络的基本病理认为日久导致阴损及阳,阴阳惧损波及五 

脏,在诊治过积中先后应用降糖对药方、六味地黄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当归六黄汤、 

独活寄汤等证化裁始终以益气养阴、温阳活血、清热润燥、培补脾肾、平肝熄风、蠲痹 

止痛等治则力主,终使血糖趋于正常.胰岛素每日用量减至30单位而乏力、汗出、腰痛、 

手颤、活动不利等症状得以明显改善血压亦正常。从本案可以进一步体会祝师治疗糖尿 

病时辨证结合辨病的学术思想白头翁合钩藤治手抖为祝师临床之体验所得,未做药理研究 

37.祝谌予糖尿病验案精选(二

关某,男性73岁,退休工人1992年3月16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麻木、疼痛4年下肢水肿明显1个月。 

患者有高血压史哆年4年前因双下肢麻木,血糖增高诊断为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 

型)—直口服优降糖、降糖灵治疗,麻木逐渐加重并出现厂肢疼痛无力,行走困难 

曾服某医院中药百余剂九效。近1月双下肢水肿明显检查尿蛋白(+++)一(++++),尿糖 

现症:身体消瘦乏力神疲,站立困难举步維艰,由家人背负和扶持来诊双下肢 

麻木、疼痛、无力,高度可凹性水肿以双踝明显。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夜尿频数大 

便于燥。舌谈红脉沉弦。 

辨证立法:阴阳两虚水湿泛滥,瘀血阻络治宜培补脾肾,益气利水活血通络, 

方用防已黄芪场合四藤一仙汤、五苓散加减 

处方:防己10克,生黄芪30克桂枝10克,苍白术各10克茯苓20克,川萆解15克 

石韦15克,车前草30克旱莲草15克,鸡血藤30克.络石藤15克海风藤15克,钩藤15 

克威灵仙15克,桑寄生20克川牛膝10克,葛根15克夏枯草10克,白茅根30克每日 

治疗经过:服药1月,双下枝水肿消失已不怕冷,麻木疼 

痛感大为减轻较前有力,能在室内步行查尿蛋白微量,血压同前但仍肢疼痛,不耐 

久行古红暗,脉沉弦守方去白茅根加大蜈蚣两条,再服1月5月22日复诊.诸证平 

稳。空腹血搪200mg%尿蛋白(土),乃易降糖对药方合防己黄芪汤、四藤—仙场为主继 

[按语]:糖尿病阴阳两虚型系因三消日久阴损及阳,火不蒸腾而致祝师多用桂附 

地黄场合降糖对药以温阳育阴,益气生津本案系糖尿病合并肾疒、高血压、周围神经”

主诉:全身出现红色小疙瘩瘙痒已1个月。 

现病史:近1个月来四肢、躯干初起红色小疙瘩搔抓后出水,全身泛发尤以上臂和两 

大腿部为重,曾服汤药和注射硫代硫酸钠等未见改善 

检查:遍身可见散在粟粒样稍有渗水之红色丘疱疹,以四肢为明显呈对称性和弥漫性 

损害,脉缓舌正常,苔净 

中医诊断:粟疮。 

西医诊断:泛发性湿疹 

证属:内有脾湿,蕴久化热湿热交蒸,又受外风 

治则:利湿清热。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4剂 

二诊(3月17日):症情同前,未见改善瘙痒仍甚,影响睡眠舌红苔“祝鱿蚁浮8囊粤 

寡迦龋缰寡鳌R┯茫荷鼗30g,丹参、赤芍、荆芥、苦参、地肤子、白鲜皮、二妙丸(包)、 

三诊(3月21日):药后痒已减轻皮损渐平。上方加蝉蜕6g茜草、苍耳子各9g,5剂 

四诊(3月26日):药后皮损大部分平复,未见新起晚上尚有瘙痒。前方中加赤苓9g5剂 

毕××,女,45岁,简易病历初诊ㄖ期:1975年7月8日。 

主诉:头皮瘙痒起小疙瘩流水结痂已4年 

现病史:4年来头皮经常瘙痒起小疙瘩,抓破流黏水结黄痂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屡治 

检查:头皮部大片皮损上复脂溢性鳞屑,抓破处可见溢水、糜烂和血痂、黄痂沿前额 

可见境界清晰略有浸润、潮红、溢水之皮损。舌苔薄黄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脂溢性湿疹 

证属:脾胃湿热上蒸。 

治则:利湿清热 

方药:生地黄30g,蒲公英、黄芩、茯苓、泽泻、車前子(包)、六一散(包)、丹皮、赤芍各 

9g木通6g,水煎服6剂。 外用生地榆90g分5日水煎凉湿敷,每日敷4次每次敷半小时。 

二诊(7月14日):药后溢沝已少痒感减轻,舌质红苔黄腻。 上方加大青叶9g服6 

剂。外用同前 

三诊(7月21日):经治疗后见效,但头部两侧皮损仍红觉痒,大便干燥舌苔薄黄而 

腻。上方去丹皮、赤芍、大青叶加生大黄(后下)3g。 

四诊(7月26日):头额部皮损已明显减轻、稍见鳞屑微痒,舌质淡苔薄黄膩,脉细 

滑上方去生大黄,加当归、赤芍各9g外用祛湿膏。 

五诊:(8月2日)皮损逐渐趋轻已不溢水,尚觉轻度瘙痒舌苔脉象同前。继服仩方6 

六诊(8月9日):皮损基本治愈偶痒。继服上方加苍耳子9g5剂,以资巩固疗效 

章××,男,8岁,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73年1月8日。 主诉:周身起湿疹已3年(其 

现病史:1970年春先在左小腿出现小片红疙瘩抓破流水渐成钱币样,不久又在右小腿 

出现同样皮损逐渐波及肛门、阴茎,泛发全身瘙痒甚剧,影响睡眠3年来曾服中西 

药,疗效不显 检查;全身可见散在钱币状集簇之丘疱疹,部分糜烂、渗出、鳞 

屑搔痕累累,尤以两腿、肛门、会阴、阴茎等处为重脉细滑,舌质淡苔净。 

中医诊断:湿毒疮 

西医诊断:钱币形湿疹。 

证属:初为湿热浸淫日久伤阴耗血。 

治则:滋阴养血除湿润燥。 

一、痛风病名之商榷 

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 

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 

概念则异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 

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 

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 

而生之于内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 

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 

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 

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關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 

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②、主要治则是泄化浊瘀 

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 

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隨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 

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证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证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 

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 

三、辨证辨病,灵活用药 

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 

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 

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曾取以上药物制成“痛 

风冲剂”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唎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 

用可以获愈。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实验证明用痛风冲剂对因微结晶尿钠 

所致夶鼠实验性痛风观察,给药组2小时后大鼠的足跖肿胀的消退显然比模型组要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怯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