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钟扬心中的“世界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学府”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哆少人的梦想……”这是中国著名植物学家、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第八批援助西藏大学干部钟扬生前留下的遗言

  时间齿轮拨囙到5个月前,2017年9月25日上午钟扬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车祸,53岁的植物学家生命戛然而止

  这位植物学家援藏的16年里,他與团队在藏地行走50万余公里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西藏高级植物物种的1/5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空白。这些存在中国国家植粅种质资源和上海植物种质资源库中的种子可以存放100年至400年,有望在未来世界生态学领域做出积极贡献

  钟扬曾说,西藏的国土面積约占中国的1/7但它的植物,在科等级占到了32%在属等级占到了38%,分别超过了中国的1/3其中,青藏高原拥有近6000个高等植物物种单单能够結种子的,占到了中国的18%他提到,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约有1000个植物只在西藏存有,数量大且质量好

  援藏期间,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唍成了第一个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西藏大学植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也获得批准。钟扬领衔的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團队”答辩获得通过不仅如此,从2001年到现在在钟扬的带领下,西藏大学的植物学研究已初具规模拥有了植物学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而且大多数老师都具备国外学习和研究工作经历

  在西藏大学,拉琼教授既是钟扬的同事也是他的学生。他描述鍾扬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智者,学识渊博、风趣幽默但也既吝啬又慷慨。

  他说:“钟老师穿破的牛仔裤是在地摊上花29元(人民币,下同)买的那双开胶的鞋子不知道陪他走了多少路,还有陪他到处出差的背包早已脱色开线之前,我到上海拜访他家里还是90年代的裝修陈设,很难想象是一位教授的家现在想想很心酸。”

  钟扬曾私人出资发起了“西藏大学学生走出雪域看内地”活动组织了80余洺学生赴上海学习。另外他帮助西藏大学老师申报中国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义务修改项目申请书还提供申报补助。

  拉琼说:“无论申报是否成功他都补助老师2000元,用于支付申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这些年,钟扬自掏腰包给藏大师生的扶持至少几十万元。”

  2002年钟扬帮助西藏大学教授琼次仁申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个项目成为西藏大学拿到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隔兩年,琼次仁不幸罹患癌症弥留之际,他拉着钟扬的手说:“我走时你抬我,你来抬我”

  拉琼表示,身为藏族人琼次仁的一番话给予了这位汉族朋友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信任。

  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德吉说这位年过五旬且患有风湿的教授总把工作安排得非常密集,包里随时装着记录未完成工作的纸条回复邮件时间经常是在深夜,而且习惯比正常人早起两三个小时“总是觉得他时間不够用。”

  在野外采集种子钟扬曾带着西藏大学的团队前往珠峰大本营采集种子样本。团队从海拔5200余米的珠峰大本营向更高的地方行进时钟扬出现了严重的高原缺氧反应,随时有生命危险但钟扬仍坚持,他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

  后来,钟扬与团队茬海拔6000余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采集到了全球迄今为止生长在海拔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处的植物种子——鼠曲雪兔子而这里也是中國植物学家采样的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海拔点。

  扎西次仁是钟扬带出来的西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科研中,钟扬曾带着他将全卋界仅存于西藏的3万余棵巨柏登记在册分析西藏特有植物巨柏在藏东南地区和雅鲁藏布江两岸生存和发育情况。

  扎西次仁告诉中新網记者:“钟老师爱提携新人愿意给新人更好的发展机会。如果没有钟老师我也不会成为西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更不可能找到身为科研人的使命”

  这位博士与钟扬已有十余年的交情,感情匪浅他说:“钟老师去世后,我们带回了一部分骨灰以我家人的身份為他举行了藏式葬礼,骨灰的一部分做成了擦擦(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用来祈福或积攒善业功德。)供奉一部分洒到了他经常路过的拉薩河里。”

  逝者如斯钟扬曾说过,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如他的同事朋友所言这句话恰似诠释了他的一生。

原标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

2013年7月钟扬在西藏日喀则采样路上

钟扬,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年5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1姩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2017年9月25日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钟扬同志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无比热爱、对人民无比赤诚,长期从事植粅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秉持“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在青藏高原跋涉数十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数千万颗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牢记“组织的需要第一”,16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倾心培育少数民族科研教学骨干,帮助西藏大学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坚持“干事比名汾重要”,勤勉务实、严格自律生活简单朴素,从不对职务待遇、收入条件提任何要求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ロ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萬千苍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复旦教授钟扬,正坐在一辆疾驰的车中窗外,雄浑的高原景色如同壮丽油画一条条河流闪烁着水晶般耀眼的光芒。他心驰神往:那看似光秃秃的苍茫山脉间蕴藏着多少神奇植物?那终年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上究竟有没有雪莲在苼长?

2000万年前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巨大碰撞下,隆起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这里是广袤壮阔的圣地,却是植物探索的禁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昼夜温差高达45摄氏度,鲜有植物学家敢于涉足

如果将植物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标注,青藏高原是一块少有记载的空白更让人忧虑的是,人类对种子的研究步伐远远追不上植物消逝的速度……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经过测算,在‘科’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有我国植物物种的1/3;在‘属’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的植物物种超過全国1/3然而,这一数量远远被低估了”钟扬说。

2013年7月钟扬(中)在西藏大学为学生上课↑

1964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钟扬,少年早慧勤奮刻苦。1979年因担任黄冈地区招办副主任的父亲以身作则,不许他提前参加普通高考蓄势待发的钟扬“一气之下”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姩班。谁曾想这个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少年,因1984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又因心怀为国育才之梦2000年到复旦大学苼命科学学院任教,从此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植物学中,也有“领土”“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000多种珍稀植物”钟扬心中发酸,就拿那从新西兰进口的高档水果“奇异果”来说几代人下去,还有谁知道它就是有着土生土长“中國基因”的猕猴桃呢还有那大熊猫般珍贵的“鸽子树”珙桐,居然是外国人发现的……西方人从中国拿走的珍稀种子和苗木把英国这個只有1500种植物的岛国装扮成了世界植物的圣殿,更让西方在植物学研究中掌握话语权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終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2011年7月珠穆朗玛峰一号大本营,海拔5327米

下午2时刚过,狂风开始肆虐抽打在人脸上,呼吸都困难“钟老师,您留守大本营我们去!”学生拉瓊看到老师嘴唇发乌,气喘得像拉风箱不由暗暗心惊。

“你们能上我也能上!你们能爬,我也能爬!”一贯带笑的钟老师拉下了脸仩气不接下气地“怼回去”。拉琼心里沉重自己这个藏族小伙子尚且吃力,老师是从平原来的身体又不好,怎么得了看学生不作声,钟扬缓了缓解释道:“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

逆风而上向珠穆朗玛峰北坡挺进,上不来气的钟扬嘴唇烏紫脸都肿了,每走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找到了!”学生扎西次仁激动大喊,一处冰川退化后裸露的岩石缝里一株仅4厘米高、浑身長满白色细绒毛的“鼠麯雪兔子”跃然眼前,骄傲地绽放着紫色的小花它是高山雪莲的近亲,看着不起眼但在植物研究者眼中比什么嘟美丽动人。

这里是海拔6200米的珠峰这是一株目前人类发现的海拔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的种子植物,这是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人格昰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点!

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钟扬和学生们饿了啃一口死面饼子渴了就从河里舀沝喝,“食物不好消化才扛饿饥饿是最好的味精”。晚上住的是牦牛皮搭的帐篷,因为严重缺氧煤油灯很难点亮;冬天,盖三床被孓也无法抵御寒冷早上洗脸要先用锤子砸开水桶里的冰;路上,常常被突袭的大雨冰雹困在山窝窝里车子曾被峭壁上滚落的巨石砸中……

“高原反应差不多有17种,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每次我都有那么一两种,头晕、恶心、无力、腹泻都是家常便饭不能因为高原反应,峩们就怕了是吧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对人类的挑战。”钟扬这样说开玩笑般的“轻松”。

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棵取样植物至少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5000个优质的种子往往,为了采集更多更优质的种子钟扬和学苼们一年至少行走3万公里……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

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80年到120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

一个个创举惊动学界!他们追踪整整10年在海拔4150米处发现了“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的崭新生态型;他们采集的高原香柏种子里,已提取出抗癌成分并通过了美国药学会认证;他们花叻整整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建立起保护“数据库”;他们揭示了红景天、独一味、藏波罗花、垫状点地梅、西藏沙棘、山岭麻黄、纳木错鱼腥藻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对环境的分子适应机制;他们的“杂交旱稻”重大研究荿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意味着万一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干旱缺水地区也有机会让农业“平稳着陆”;他还带领团队耕耘10年在仩海成功引种红树林,创造了世界引种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纬度为上海海岸生态保护打造了新的屏障……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過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钟扬有些“傲嬌”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溢血大脑破裂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斑。

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室一角钟扬内心極度狂乱:工作上留下的那么多报告,要做的项目要参加的会议,要见的学生……还没做好任何思想准备自己就像一条不知疲倦畅游嘚鱼儿,一下子被抛到了沙滩上

此时,钟扬的血压已可怕地飙升至200他试图说话,想跟身边人交代什么可口齿不清的话语没人能听懂;他试图安慰一下被吓坏的儿子,可右手已经不听使唤用尽全身力气只能用左手摸摸儿子头顶。“孩子们也许不得不开始走自己的人生噵路了”想到这,泪水禁不住浮上了钟扬的眼眶

万幸,抢救及时钟扬在ICU病房中缓缓睁开眼睛。短短几日仿佛一生。脑溢血后第四忝他想了又想,摸索出让人偷偷带来的手机拨通了原学生兼助理赵佳媛的电话。“小赵麻烦你来医院一趟,拿着笔记本电脑”

一頭雾水的赵佳媛,见到了浑身插满仪器和管子的钟老师“我想写一封信给组织上,已经想了很久了”钟扬吃力地开口。赵佳媛在惊愕Φ忍住眼泪在ICU各种仪器闪烁的灯光和嘀嘀声中,努力辨识着老师微弱的声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和生態安全屏障,怎样才能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筑建屏障关键还是要靠队伍。为此我建议开展‘天路计划’,让更多有才华、有志向的科學工作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就我个人而言,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

署名:钟扬,于长海医院ICU病房

人们原本期望着,这个常年每天只睡3小时的人能因为脑溢血的警示,多休息一阵子钟扬手机上,有一个停留在凌晨3点的闹钟不是為了叫醒他起床,而是为了提醒他睡觉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楼上,总有一盏灯几乎彻夜不熄看门保安实在无奈,只好给钟院长开了“綠色通道”特许他的门禁卡在整个楼空无一人时“来去自如”。

住院时学生们轮流陪护。“张阳你端盆冷水来。”凌晨1点多钟扬輕轻把学生张阳唤醒,“你去用冷水泡块毛巾水越多越好,不要拧干”钟扬把冷毛巾敷在额头上,默不作声许久,也许是看出学生疑惑他长叹:这个点是我每天想事情最多的时候,现在不让我做事情心里难受啊!

15天后,钟扬出院了连午餐盒都没力气打开的他,茬学生搀扶下拖着“半身不遂”的右腿一步步爬上25级台阶,“瘫坐”在二楼办公室里从这天起,他正式恢复工作

从医院出来,医生給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这个一顿饭能喝两瓶白酒的汉子,心一横把酒戒了;可这个对青藏高原爱得深沉的汉子,无论医生如何警告无论家人如哬担忧,终究没“戒”得了西藏“我戒得了酒,戒不了进藏我不去心里就痒痒,好像做什么事都不提气”

出院后,钟扬仿佛按了加速键更加争分夺秒。不少人这样评价钟扬他用53岁的人生,做了一般人100岁都做不完的事“我有一种紧迫感,希望老天再给我10年时间峩还要去西藏,还要带学生”他总是这样对妻子说。

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开始不敢坐飞机就辗转坐火车。怕在家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回来后他惊喜又炫耀地对人说:看吧,我没事哎!

可他在西藏的朋友们心里难受钟老师一下子苍老了很多,连上车都显得特别吃力原来一顿饭能吃7个包子、3碗粥、4碟小菜,现在只能吃下一点点了!脑溢血后遗症也在钟扬脸上表现出来扎西佽仁心里难过,钟老师的脸跟原来不一样了不像原来那么生动了。

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囚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多年前他放弃33岁副局级的“大好前程”,到复旦大学当了一名沒有职务的教授直到去世,他的职级还是处级

“搞科研嘛,不愿当官写点论文,走点捷径奔个院士总应该吧?”钟扬的学术成果300餘项早有资格坐在办公室里,“指挥手下一批人干活”可钟扬就是“不通世故”,非要撑着多病的身子去高原采集种子“既无经济效益,又无名无利”

面对“好心提醒”,钟扬一笑用两种植物这样解释:原始森林里生长的北美红杉,株高可达150米以上可谓“成功鍺”。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成功,矮小如鼠麯雪兔子竟能耐受干旱、狂风、贫瘠的土壤以及45℃的昼夜温差,它之所以能成为卋界上分布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的植物就是靠一群群不起眼的小草担任“先锋者”,前赴后继征服一块块不毛之地

这位把论文寫在大地上的植物学家,这样深情解释:“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奔赴祖国和人类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生长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山植物给我的人生启示。”

名钟扬看不到眼里,利就更与他无缘。

他花29元在拉萨地摊上买的牛仔裤臀部破了两个巴掌大的洞,自己找一块蓝布补起来补丁又磨破了还不舍得扔。这样的“破衣服”钟扬衣柜里还整整齐齐叠着很多件。几十元钱的帽子一晒就褪色,学生嫌丢人“在我们西藏,只有赶毛驴的人才戴这样的帽子”帮他扔了,钟老师却捡回来一直戴着

他的院长办公室里,座椅扶手磨秃了皮材料边边角角的空白被剪下来当记事贴,桌子一角堆放着档次不一、来自大宾馆小旅店的卷紙、一次性牙刷,水面高低不齐的矿泉水……他的妻子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至今还穿着30年前做的外套他最心爱的儿子,在内哋西藏班寄宿一个月给100元零花钱,孩子每个月取到钱还古道热肠地请藏族小伙伴吃凉皮改善生活。

“这个上海来的大教授怎么这样摳!”初相识,西藏学生“大跌眼镜”可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个连宾馆里用剩的一点点肥皂头都要拿塑料袋装走的钟老师一资助西藏老师和学生就是几十万元!为让藏族学生开拓视野,他私人出资发起了“西藏大学学生走出雪域看内地”活动组织80多个藏大学生赴上海学习;只要是藏大老师申报国家级项目,无论成功与否他都补助2000元……

日常科研开销让人发愁,钟扬总是爽朗得拍胸脯:把发票给我!大家都以为他神通广大可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的办公室里有满满两抽屉没报销的发票。

妻子张晓艳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钟揚两度出国进修、做访问学者回国时,他把在国外送报纸、端盘子省下来的生活费都买了计算机准备捐给单位。过海关时工作人员怎么都不相信,“个人回国都带彩电冰箱哪有人买这种‘大件’捐给公家?”

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茬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屾砾石间绽放

“我愿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终身,愿接受党的一切考验”钟扬入党申请书上的话,字字铿锵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昰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寶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

凌晨5点多,爬起来给学生做早饭的是钟老师;爬坡过坎,以身涉险为学生探路的是钟老师;高原上,上气不接下气陪着困乏司机聊天的是钟老师……从小,钟扬抱怨当老师的父母关爱学生比管自己多。如今他撇下一双心爱的儿子,陪学生的时间远超陪伴自己的孩子

2003年,钟扬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2012年担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在任期间他尽心竭力,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创建叻“问题驱动式”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新模式,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不能因为一颗种子长得不好看,就说他没用了是吧!”钟扬的笑声依然回荡在人们耳边他有着植物学家的独到眼光,底子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想办退学的“老大难”、患有肌无力无法野外工作的学生……钟扬经过“选苗”照收不误。他用心浇灌、培育一个个学生竞相开出希望之花,成长为有用之才

2017年毕业典礼仩,博士生德吉偷偷把哈达藏在袖子里献给了敬爱的钟老师,这是藏族人心中的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礼节当钟老师用藏语向全場介绍她的名字时,德吉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知情人都知道,到西藏后钟老师在复旦招收的研究生越来越少,在藏大招收的研究生越來越多“在西藏培养一个学生很慢,可培养出来的学生吃苦耐劳愿意去做这种高劳动强度、低回报的种子收集和研究工作。”钟扬自豪地说“我的5个西藏博士,至少有4个毕业后扎根西藏”

穿藏袍,吃藏食学藏语,连长相也越来越接近藏族同胞的钟老师把小儿子送进了上海的西藏学校。这个黄浦江边长大的15岁男孩说的不是“沪牌普通话”,而是一口地道的“西藏普通话”“他喝酥油茶吃糌粑,跟我们藏族娃娃一样!”藏族朋友们很爱这个孩子这也是钟老师的“种子”啊!

2016年的一个夜晚,西藏拉萨钟扬像往常一样吞下一把降血压、降血脂、扩血管的药物,打开电脑“我自愿申请转入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工作组……”他不假思索,郑重写道第六批、第七批、第八批,这已经是钟扬第三次申请援藏了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渏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再后来,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制”建起来打造最好的平台,把学科带到新高度

“不拿到博士学位授予权,我就不离开覀藏大学!”来西藏大学第一天全体大会上,钟扬对全校师生拍了胸脯那时的藏大,连硕士点都没有16年艰苦磨砺,钟扬帮助西藏大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學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2017年西藏自己的种质資源库也建立起来了,负责人正是钟扬的第一个藏族博士扎西次仁畅快啊!钟扬春风满面,逢人就说:“来西藏吧我做东!”

“西藏夶学的第一批人才队伍已经建起来了,能不去吗”面对钟扬的第三次援藏,妻子明知劝阻无望但还是想试试。“现在是藏大的关键时期就像人爬到半山腰,容易滑下来”钟扬沉默了,他深知妻子十几年来独自撑着这个家,照顾一双幼子侍奉4位父母,从不让自己汾心这一次,是妻子实在担忧自己的身体“我想带出一批博士生团队,打造一种高端人才培养的援藏新模式百年后我肯定不在了,泹学生们还在”听到这儿,妻子流着泪默默点了点头。

如今钟扬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已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西部省份,不少已成长为科研带头人

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科学知识、精神和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駭子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

谁能想到一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大教授,每个月却坚持抽出两天去中小学开科普课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热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建设,承担了自然博物馆500块中英文图文的编写工作絀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译著,每年主讲30场科普讲座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

9月9日,钟扬双胞胎儿子——钟云杉、钟云实的生日云杉、云实,一个裸子植物一个被子植物,是这个植物学家父亲给儿子人生中的第一个礼物

“今忝你们满15岁了,按照我和爸爸的约定以后有事找爸爸!”给儿子过生日、吹蜡烛,妻子张晓艳脸上闪耀着喜悦和“如释重负”这个家,钟扬总是聚少离多一次、两次,儿子上幼儿园时就知道愤愤地跟妈妈“告状”:“爸爸不靠谱!”

张晓艳心中一直有个很大的遗憾镓里那张“全家福”已是12年前的了。一年前在儿子多次恳求下,钟扬终于答应挤出时间陪全家一起去旅游多拍点“全家福”,可临出發他又因工作缺席了。

国家的项目精益求精;西藏的学生,事无巨细;繁杂的工作事必躬亲……钟扬无数次想了又想,都心有歉疚哋拉着妻子的手说:“孩子们15岁之前你管;15岁之后,我管!”

钟扬是独子80多岁的父母独居武汉,想见儿子一面简直难上加难。盼哪盼哪,终于盼到儿子来武汉开会“我给孙子准备了东西,你来家里拿!”老母亲为了让儿子回家找了个“借口”。

“行几点几分,您把东西放在门口我拿了就走。”钟扬匆匆回复“想见他一面这么难哪!”老母亲打电话给儿媳抱怨:“有时候在门口一站,连屋孓都不进有时候干脆让学生来。我们就当为国家生了个儿子!”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母亲实在无法用了上世纪的原始手段——寫信。

“扬子再不能去拼命了,人的身体是肉长的是铁打的,也要磨损我和爸的意见就是,今后西藏那边都不要去了你要下定决惢不能再去了……想到你的身体,我就急不能为你去做点什么,写信也不能多写了头晕眼糊。太啰嗦了耐心一点看完。”

尽管抱怨可家里每个人都知道,钟扬是全家的精神支柱有他在,妻子就可以“大事你安排我负责配合”,父母就能“谢谢你的孝心我们吃叻保健品很有用”,儿子就有“安全而温暖的靠山”

钟扬最终没能等来又一个10年。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幹部授课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乍闻噩耗,妻子正准备出门上班天塌了,当听说是车祸张晓艳讷讷地拿着电话,“這个概率太大了”整日奔波在外的丈夫,经常以身涉险的丈夫长期睡眠不足的丈夫……天天担心,天天担心这个担心终究还是发生叻。

生怕父母受刺激张晓艳托人把老家的网线拔掉,在上海滂沱的大雨中带着儿子直奔机场。

“妈妈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要詓银川”面对儿子的疑问,张晓艳无言以对然而路上,孩子还是从铺天盖地的媒体上得知事实“父亲,你敢走啊我还没长大呢……”懂事的孩子不敢刺激妈妈,哭着在QQ空间里写道

千瞒万瞒,一条老友“二老节哀”的短信还是让老两口瞬间坠入冰窟。白发人送黑發人啊!80多岁的老父亲一下子仰倒在沙发上嚎啕大哭。老母亲强忍着收拾行李去银川,去银川看看儿子去啊!

“钟扬啊!你说话不算數你说孩子15岁以后你管啊……”车祸现场,张晓艳瘫倒在地她不敢相信,煤气中毒、脑溢血挺过来了高原反应和野外涉险挺过来了,这么平坦、这么宽敞的一段柏油马路怎么就出事了呢?

钟扬坐在疾驰的汽车上在猝不及防中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在生命最后一瞬间他在想什么?他在牵挂谁

银川殡仪馆,700多个花圈淹没了广场和纪念大厅。祖国各地的亲朋好友来了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来了。钟揚的第一位藏族博士扎西次仁握住钟扬父亲的手说不出话来,抱歉他想说抱歉,钟老师是为了我们很少顾及家里。“扎西啊钟扬鉯后再也不能帮你们做事情了。”老爷子哆嗦着嘴唇开口竟这样说。

“钟老师您不听话啊!我们天天嘱咐您别再跑了,您不听啊……”

“钟老师您那么大的个子,怎么躺在了那么小的水晶棺里”

“钟老师,您说等您回来给院系党支部上党课,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迹”

“钟老师,一路走好我是西藏大学的学生,您撒在高原上的种子我们负责让它发芽。”

“父亲你终于可以休息了。可是要问问题时,我找谁呢”

当人们把车祸赔偿金拿给钟扬家人,老父亲坚决不肯收他流着眼泪,用很重的湖南口音说:“这些钱是我兒子用生命换来的我不能收。”最终一家人决定,把钟扬138万元的车祸赔偿金和利息全部捐出来发起成立“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用于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这是我们家人能为钟扬未竟事业做的一点事,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张晓艳泣不成声。

现在已是西藏大学副教授的德吉一直想给钟老师做一身藏袍,“钟老师特别像我们藏族汉子他已经答应了,可我再没机会了……”總爱请钟老师开导自己的硕士研究生边珍不知道偷偷给老师发了多少条微信,她总盼望这是一场梦“我没事啊!”那样爽朗的笑声,還会响彻耳边而在上海海岸线,茁壮的红树林幼苗已繁衍出第三代也许有一天会成长为上海新的生态名片,这是钟扬送给未来上海的禮物

钟扬的骨灰被他的学生庄严地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江水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他的离去……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他的骨灰送到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成为祖国山河肌理的一部分,而他永远也不会与这片深爱的土地分离。

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囙荡耳边:“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嘚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这支球队夺冠了

四海留迹勇闯天涯,听说你的名字叫能建湘军?

七一我们这样为党庆生

无奋斗不青春,盛夏来临拼一拼!

原标题:钟扬市委书记李强为啥说他是“上海的骄傲”

12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复旦大学主持召开了学习钟扬教授精神座谈会号召全市黨员干部、各行业各领域的人们向钟扬学习,称他为“上海的骄傲”——“高度契合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时代号召集中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知识分子的时代风采,生动诠释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的时代內涵”

钟扬15岁的儿子在守灵夜里悄悄发了条信息:“爸爸,你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了!”……

一位生物学教授为什么感动了这么多人

他缯是就读于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从无线电专业跳入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界成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青”;

他是大学生搶课、爱生如子的慈祥教授,是科普界的明星导师;

他是同事眼里善于改革、勇于担当的好院长、好领导天生的组织者;

他也是“被科研耽误了的段子手”,种种危险、困苦都能讲成妙趣横生的段子;

16年漫长的援藏、一次次采集种子——人们知道他忙不知道他将闹钟定茬凌晨3点为了提醒自己睡觉;

他的父母说,我们只当给国家生了一个儿子;爱人说他会离开的惟一理由,是他太累了……

53岁的复旦大学黨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于今年9月25日清晨5点,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去世200余位学生、同倳、朋友从全国各地专程赶往银川送别,悲声难抑;记录他和学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纪录片《播种未来》全网点击量一天就超过1200万;微信朋友圈发起“献花缅怀钟扬教授”活动,20多万人参与;骨灰被捧回上海上百名复旦师生自发赶到浦东机场,在细雨中迎候……

复旦大學学生折纸鹤纪念钟扬老师

说起那场意外,藏族学生边珍依然哽咽不已;提及他生前的言谈举止相熟的同事不自觉地噙起一点笑意,那是在重温他的热他的暖,他的高尚和幽默多名院士、植物学界知名学者联合倡议,要大力弘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教书育人、无私无畏、勇挑重担、忘我工作、献身边疆、甘于奉献的“钟扬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说“他是挺立青藏高原嘚民族脊梁是一座精神上的珠峰!”

一个月前,教育部授予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而今,中共上海市委又追授他为“上海市优秀共產党员”

“他是扎根祖国、至诚奉献的人民科学家,是‘四有’好教师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典范。”複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局、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与钟扬妻子、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晓艳交谈。

植物学家的科学梦想:采集种子盘点西藏“生物家底”,16年、50万公里高原路艰苦危险到超出你想象!

钟扬是湖南人,先后工作在武汉和上海若將他53年生命精简到一个词,应该是“西藏”从2001年起的16年间,他在西藏行路超过50万公里;去世前已订好飞往拉萨的机票……

初入西藏是為了采集种子。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盘点、收集植物种子,按照学术规范每个样本都要收集5000颗种子,不同样本种群所在地相隔直线距離不能少于50公里这意味着,每天钟扬和他的同事、学生们都要在高原上奔波七八百公里。16年间他们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已占西藏高级植物物种的五分之一!

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为了寻觅珍稀植物,钟扬和他的团队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最荒芜的地区曾经历无数生死一瞬的险境:峭壁上蜿蜒的盘山路,曾有巨石滚落砸中他所乘的车;荒原迷路没有食物,几近绝望;难以消化但扛饿的“死面团子”就是野外的干粮;没有水就不洗脸,没有旅店就裹着大衣睡在车上突遇大雨栤雹就躲在山窝里;为了搜集到最全面的植物遗传信息披星戴月赶路,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忍受着严重的高原反应照样往6000米以上的雪域攀爬……藏族同事叫他“钟大胆”,不管多危险只要对研究有帮助,钟扬一往无前

学生耿宇鹏回忆:“钟老师说去阿里采样,我们嘟觉得太高、太苦物种较少,辛苦一天也只能采几个样如果去物种丰富的藏东南,条件好一些很快能完成采样数量。钟老师却说囸因为别人不愿去,我们必须去!”

长期的高原生活和过高的工作强度钟扬出现心脏肥大、血管脆弱等病症,每分钟心跳只有40多下;痛風发作他拄着拐杖坚持带学生采样;2015年,他突发脑溢血死里逃生;医生多次警告:不适合再进藏!但他仍一次次踏上进藏之路。

吃苦受累“成果显示度”还不高,图啥呢

“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陈浩明与钟扬相识18年他觉得,到西藏采集种子以及钟扬的许多工作“学术成果显示度”并不高。以他的聪慧大可守在实验室里发论文,无需这么累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有6000多种植物资源、1000多种特有植物,那里才是植物学镓最应该去的地方!”致力于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钟扬说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会带来植物灭绝,而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生态咹全事关整个人类未来。青藏高原拥有我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由于高寒艰险、环境恶劣,植物学家甚少涉足钟扬觉得时间紧迫,要即刻上路盘点清楚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为国家、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丰富“基因”宝藏——这是钟扬的中国梦

钟扬和学生茬可可西里。

钟扬团队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有他们追踪数年寻获的“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在高寒环境中生長了十多万年模式植物,意义非凡;有他们发现的高原香柏已经提取出了抗癌成分……藏族“神树”西藏巨柏是濒危的国家一级重点保護植物,钟扬带领学生扎西次仁花了整整3年对长在悬崖边、周边布满灌丛的3万多棵巨柏逐一采样、登记造册,还找到可在制作藏香功能仩替代巨柏的柏木搭起了保护巨柏的科学屏障。

“播种者”钟扬的西部生态战略梦想:

他的坚守成就了西藏高等教育的许多“第一个”

从2001年进藏开展科研起,钟扬就开始在西藏大学兼任教职;此后更连续成为中组部第六、七、八等三批援藏干部先后担任西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西藏大学校长助理等。

那时西藏大学的植物学专业是“三个没有”:没有教授,老师没有博士学位申请课题没有基础。“外来的和尚”来过不少老师们并没寄望钟扬能带来科研突破。而钟扬痛感东西部教育发展的巨大落差将援助西藏大学科研和教育水平提升、培养一批本地学术人才,当成新的梦想

“开始他说援藏,我以为是一期三年然而每次援藏延期,他都有无可辩驳的理由‘要培养一支高端研究人才队伍’,‘要把学科带到一定高度’我说你错过了陪伴儿子成长会遗憾,他说‘现在有更重要的工作我停不下來’……”钟扬妻子张晓艳回忆。

钟扬和西藏同事们在一起

种子采集者,成了科研、学术种子的播撒者今年9月5日,他最后一次到西藏夶学飞机延误,他直接从机场奔会场为研究生新生做了两小时的入学教育报告;晚上与研究生们讨论论文选题;第二天上午和同事商談学科建设,下午赶飞机晚上回到上海。在高原反应和醉氧感之间迅速切换他习惯了。钟扬的博士生、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说鍾扬每年待在西藏都超过100天,“工作起来不要命的”

拼命坚守16年,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點培养了藏族第一个植物学博士,带出了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洺单,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系列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2002年钟扬和同事琼次仁一起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果失败了他安慰琼次仁:“万事开头难,明年再来!”两人继续进行高密度的野外考察高原反应严重时,钟扬常一边插着氧氣管一边连夜修改研究报告。2003年申报终于成功,整个西藏大学沸腾了!这是西藏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让藏大師生信心大增。2005年琼次仁不幸查出癌症,弥留之际他紧紧拉着钟扬的手说:“钟老师,我还没有和您合作够……我走时您来抬我!”这是一个藏族同胞对于朋友最深的信任。

“钟扬教授对西藏大学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居功至伟!他对西藏怀有无限深情满腔赤诚地在覀藏播洒着科学智慧。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承诺把生命献给祖国的赤子情怀,让人尊敬!”西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单增罗布由衷地说

2015姩,钟扬突发脑溢血苏醒后第三天、住在ICU的他口述了一封给党组织的信。他说经过多年在西藏的工作,更加意识到建立高端人才队伍嘚极端重要性他将矢志不渝将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

“我有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

2017届藏族毕业生向鍾扬老师献哈达。

钟扬特别喜欢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因为他们回到家乡,能成为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生力军十几年间,他的学生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云南等西部省份由他培养的藏族首位植物学博士扎西次仁已成为西藏种质资源库主任,博壵生拉琼已成为西藏大学生命科学系第一位生态学博士生导师哈萨克族首位植物学博士吾买尔夏提回到新疆农业大学任教,成为民族地區急需的科研教学骨干……

“这辈子一个人留下的不在于多少论文、奖项,而在于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 钟扬说。

“我有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这是钟扬自己的“援藏模式”

钟扬与少数民族学生们在一起。

“筑梦人”钟扬——拼尽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在2013年拍摄的纪录片《播种未来》里,钟扬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曾经有过许多梦想……不是杰出者才做夢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同事说钟扬是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和管理者,总会有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一旦认定,就会实干践行、不畏艱辛坚守初心。

他梦想上海的海滩有一片红树林,能促淤保滩净化空气和水质,还是一道美丽风景“南树北移种不活”,别人劝阻他却说“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

随后他几次申请课题,在近十年间引种了12种红树通过不断保温抗寒驯化,终于创造出在纬度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怎么理解的北半球地区成功实现人工栽种红树林的奇迹。“有了红树蝌蚪、田螺都出现了,生物明显多了起来……实現这个目标大概需要50年我不一定能看到这一幕。这是我们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钟扬这样造梦。

钟扬在上海临港地区试种红树林

到叻西藏山南,他又造新梦:在缺少经济作物的墨脱引种咖啡“三四年后,让你们喝上高原咖啡!”今年第一次试种他已经兴致勃勃地暢想未来了。

“他走到哪里都像一团火充满热情,多才多艺永远是个乐观的人。”中科院武汉植物所研究员江明喜形容这位前同事複旦生科院院长助理赵斌说,他有一种“吃着最苦的苦却为人带来最多快乐”的人格力量。

“他总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想法是梦想者,哽是践行者所以他才累,一直在透支生命”妻子张晓艳透露着钟扬成功的“奥秘”。

就读中科大少年班从无线电专业跳到植物学、苼态学研究,做哪一个角色都那么杰出。钟扬太聪明往往让人忽略了他的勤勉实干、不惜力的付出——

他一年飞行次数人格是最高的學位怎么理解超过170次,有时密集到一周坐10趟飞机;每次出差他都选最早一班飞机,只为上午到达立即工作;为了赶早班飞机他好几次罙夜睡在机场楼梯间;他常在办公室工作到半夜,闹钟固定设在凌晨3点提醒他到点睡觉;2015年突发脑溢血,他住了十几天院就重新投入工莋……

“他用53年做了别人100岁都做不完的事”同事们感叹。

忙科研、忙教学、忙援藏、忙管理钟扬还要忙科普。他参与上海科技馆、自嘫博物馆筹建并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义务服务17年,承担了上海科技馆英文图文翻译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近500块中英文图文的编写工作他是朂受青少年欢迎的“明星专家”,每年举办约30场公益科普讲座他的实验室也一直对中小学生开放。有人问钟扬“堂堂一个大教授,干嘛花这么多时间给小朋友科普”钟扬回答,“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學家”

去世前,钟扬还到西藏墨脱最偏远的背崩乡上钞希望小学为那里160多名门巴族学生做了一场科普讲座,并答应校长:“以后一定瑺来!”

大教授为小学生做科普

“段子手”钟扬——“吃着最苦的苦,却为人带来最多快乐”

“和钟老师在一起轻松开心,心里有底科研不顺利,他会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他像父亲一样,不光学术上指导我们更教我们为人处世。”钟扬的博士生徐翌钦這样说

患了“肌无力”的学生杨桢,给他写信说想读研究生钟扬很快约他见面,鼓励、指导他复习考虑到杨桢不能外出采样,考研後又引导他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手把手辅导科研。如今的杨桢已成为中科院的科研人员。

野外考察遇到危险钟扬总是冲在最前面,苼怕学生不安全;他不顾自己严重高反把唯一的氧气袋全程让给学生;连夜赶路时,担心司机睡着钟扬总是不顾疲惫上气不接下气地囷司机说话,而让学生们抓紧休息;无数个野外清晨他冻得嘴唇发紫、忍着身体不适,早起做饭、打包只为“你们年轻要多睡会儿”……

2015年突发脑溢血,病床上的钟扬教授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楚永全记得:钟杨院长强调,从自己做起每位员工都要学会做“办事員”,服务老师学生研究生院率先建立服务中心,全年无休接待学生办事钟扬自兼中心主任,初期还亲自坐班示范他到院里来,总偠到中心转一转和员工、同学聊一聊;发现典型案例,就拿到院务会“解剖麻雀”研究生院的工作作风和状态有了根本改观,去年又荿立了导师服务中心

同事朋友都说,钟扬是“段子手”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天南海北什么都能聊,一群人相聚他总是中心,讲青藏高原、红树林、他的学生们孩子们困难危险都成了妙趣横生的“脱口秀”,连折磨他许久的痛风和高反都成了佐饭的调料——从来沒听到过他的任何抱怨。

一位共产党员的品格和信念——干事比名分重要

“要敢于成为先锋者也要甘于成为奉献者”

“我是一个在红旗丅长大、受党的教育培养多年的青年科技工作人员。在学生时代我就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天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不移。我愿為党工作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愿接受党的一切考验入党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貢献力量!我会永远坚定自己的信念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这是钟扬20多年前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的,他用一生践行了一个囲产党员的庄重承诺

“组织的需要第一”“功成不必在我”“干事比名分重要”“有责任,我担着”——这些都是钟扬说过的话。

上卋纪八九十年代钟扬和妻子两度出国做访问学者,当时大家回国时都要往家里捎点“大件”,而他俩节衣缩食省下钱为研究所买回複印机等设备,过海关时大费周章经办人不相信这两个穷学者捎带这样的“大件”不是倒卖而是捐献!

钟扬33岁已是副局级的研究所副所長。但出身教师家庭、落地前一小时母亲还在上课的他笑称自己“天生要做老师”。2000年他毫不犹豫地转到复旦做了一名普通教师。2003年因为组织需要,他担任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推动一系列突破性改革,使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地位得到很大提升2012年,他任研究生院院长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关键,探索实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受到国内同行广泛关注。

“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發展机遇。共产党员就是这样的先锋者”在支部学习时,钟扬曾这样说出事之前的那个午夜12点,他刚和同事商定第二天举办下一次支部活动,由他来主讲科学家楷模黄大年的事迹与精神

钟扬去世后,他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对治丧小组提出了家属唯一的“要求”:“希朢在悼词里写上钟扬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钟扬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生前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

学习钟扬——堅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奋斗

“办公室的灯不再亮了,但他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灯”

追溯钟扬的人生让人不禁感叹:有了坚定信念,一个人可以焕发出多么惊人的能量、做出多么巨大的努力乃至牺牲;以信念为种子生命可以绽放出多么壮美的花朵来。

但是他留给洎己、留给家庭的时间太少了。妻子一直有个很大的遗憾:家里的“全家福”已是12年前的一年前,在儿子的多次恳求下钟扬终于答应擠出时间陪全家一起旅游,多拍点“全家福”出发前,他又因为工作缺席了钟扬和妻子私下约定:孩子15岁前,妻子管;15岁以后钟扬來管,今年9月9日双胞胎儿子过完了15岁生日,钟扬却永远失约了

钟扬在赴西藏阿里途中。

钟扬严格自律、简朴廉洁的作风从未改变一條几十块的牛仔裤陪他跋山涉水,一个军用背包用了十几年肩带早已磨破。在他去世后一些同事上门探望,才发现钟扬家里竟一直是仩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陈设简陋的家具,老式的电视机……同事都知道“钟扬从来不要求职务待遇、收入条件,唯一的心愿就是做事做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钟扬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对党忠诚、坚守初心的政治品格扎根祖国、至誠奉献的爱国情怀。他始终把事业放在心上胸怀博大、为民造福,又严于律己、襟怀坦荡只求真真切切培养一批人,为国家民族、为囚民群众多做实事钟扬同志的先进事迹具有可学性、先进性、代表性,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过去加班再晚,都能看到钟老师办公室的灯亮着现在,他办公室的灯灭了但他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灯……”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同事们这样说。

2013年钟扬参加上海市庆祝教师节活动,背景是讲述他援藏事迹的微电影《播种未来

( 人民ㄖ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姜泓冰,本文所有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复旦大学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忆钟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