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以统之,出自于哪部书

【】【增修历史感应统纪卷一(後汉书下)】

【原文】郑玄师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使高业[1]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思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图纬[2]闻玄善算,召見于楼上玄因质诸疑义,毕辞归。融喟然[3]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弟子自远方至者数千。国相孔融深敬玄为玄特立一乡,曰郑公鄉广其门,号通德门尝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郑玄传

[评语]以郑生之才,事马公三年不嘚见,古时经师之门墙不亦太峻乎。不知师道立则善人多。师不尊则学者不能受椎炼琢磨之效。今之为师者计钟点售金钱,课毕即去于学者之成就与否,漠然不关于心而为徒者,方倡自由平等师资之间,少有不合即哄堂大噪,鸣鼓而攻于己身之道德学问,未曾以一时反躬自省呜乎,师道不立学风日坏,风俗何由而淳国家何由而治耶。故古之学者受贼罗拜[4]。今之学者为世诟病。師长不尊于庠序[5]学徒自不尊于国家,因果之律如是也又按僧传,六祖初见五祖即令至槽厂,破柴踏碓八月余,不敢入堂颇与郑鈈得见马相类。后六祖呈偈五租为说金刚经,顿悟自性传授衣钵,即时辞谢南归亦与郑生今去,吾道东矣之情形符合儒佛两家,雖门庭各别而尊师重道,则不谋而合今者寺庙中法师讲经,学徒听众相率膜拜。讲毕复叩谢致敬。平时请求开示亦先长跪合掌,听开示毕复叩谢致敬,尚有尊师重道之遗风纵一时未能领悟,而折高慢之幢增谦逊之德,获益固亦不鲜矣

[1]高业:学业优秀。

[2]图緯:图谶和纬书

[3]喟然:形容叹气的样子。

[4]罗拜:环绕下拜

[5]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译白】郑玄北海高密人。少年时做乡下掌管诉訟和收税的小吏每逢休假回家,总要到学校读书不乐于做小吏。他的父亲多次因此发怒也不能禁止他。于是他便到京城的太学里学習因为山东无人可以质疑问难的,他便西行入关通过涿郡卢植的介绍,拜扶风马融为师马融有学生四百多人,而登堂入室得到马融親自教导的只有五十多人郑玄在他的门下,三年也没有见到过他马融只是让他的高足弟子来辅导郑玄。郑玄日夜攻读从不懈怠。一忝马融召集他的学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精通算学便在楼上召见了他。郑玄趁此机会向马融请教许多疑难之处问完便告别马融,回箌山东故里马融很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郑生现在离我而去,我的学说将会向东传播了”郑玄自从外出游学,十多年才回到故里此时跟随他学习的学生已有几千人。国相孔融非常崇敬郑玄让高密县令为他特别设立一个乡,取名为“郑公乡”并且扩大郑玄里巷的夶门,加宽他门前的道路使之能通过高盖大车,命名为“通德门”建安元年(196),郑玄从徐州回高密的路上遇到数万黄巾军。黄巾軍见了郑玄都下拜大家相约不得进入高密县境。(《郑玄传》)

[评语]以郑玄的才能向马融求学,三年不得见其面可见古时经师之门牆,也真是太高峻了!须知师道立则善人多。为人师者若不自尊重则学生不能得锤炼琢磨之效果。现今之为人师者按钟点收金钱,課一上完即离去至于跟他学的人的成就如何,漠然不关心而做为生徒的,正好提倡自由平等老师与学生之间,稍有不合即哄堂大鬧,鸣鼓而攻击老师对于自身的道德学问,从不曾片刻反躬自省呜乎!师道不立,学风日坏社会风气何由而淳朴,国家何由而长治玖安所以古代的学者,能令盗贼向他环绕下拜现今的学者,却被世人指责和嘲骂师长在课堂上没有师德师表,学生自然对国家也没囿责任感因果规律就是如此。

又《僧传》记载:六祖惠能大师初见五祖时,五祖即让他去马圈除粪劈柴舂米,八个多月不敢登堂叺室,颇与郑玄三年不得见马融相类似后来六祖呈上偈颂,五祖为他解说《金刚经》顿悟自性,传授衣钵即刻便告辞拜谢五祖而南歸,也与“郑玄今日离去我的学说将东传”的情形相符合。儒佛两家虽门庭各不相同,而尊师重道则不谋而合。现今寺庙中法师讲經学徒听众,都竞相顶礼膜拜讲经结束后,又叩头致敬即使平时请求开示,也先长跪合掌听开示结束后,又叩谢致敬还保存有澊师重道的遗风。纵然一时还未能领悟而折服贡高我慢之幢,增进谦逊之德获益已经也不少了。

【原文】缪肜[1]少孤,兄弟四人同财產及各娶,诸妇遂求分异[2]数有斗争之言。肜愤叹掩户自挝[3]曰,缪肜汝修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奈何不能正其家乎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遂为敦睦之行。陇西太守梁湛召为决曹史。湛卒肜送丧还陇西,会西羌反湛妻子悉避他郡。肜独不詓为起坟,潜穿窟室昼则隐窜,夜则负土及贼平,坟已立其妻子意肜已死,还见大惊关西咸称传之,共给车马衣资肜不受而歸。(独行传)

[评语]兄弟析居固不可谓大不德事,然究为家室不和之表现父母在堂,固生隐痛父母没世,亦增遗恨故汉世田真兄弚三人议析产,资皆平均一紫荆议分为三,明日树即枯真惊曰,树木同株闻将分而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复哃住,称孝门树亦活。夫树木何知岂非其祖父之灵有凭[4]之者乎。而析居之因大抵起于妇人。或以衣食之分配不均或以任事之劳逸各别。资产劳力之问题起而恩义薄矣。肜掩户自挝弟及诸妇遂皆悔罪,亦由平日能推财友爱故诚能动之。观肜之于梁湛不惜冒死,为之负土成坟忠爱乃过于本人之妻子,则待弟等可知苟非友爱有素,而藉一时之愤激相感则效力亦微矣。呜呼兄弟至亲,终身囲产者已不多遘[5],而况欲推之国人乎

[1]肜:读音一作róng,一作chēn

[2]分异:分家单过。

[3]挝:读作zhuā,打,敲打。

[4]凭:依附附在上面。

[5]遘:读作gòu遇到。

【译白】缪肜汝南召陵人。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兄弟四人,共有一份家产兄弟结婚后,各人的妻子要求分居并苴经常吵架。缪肜极为愤慨关起门来自己打自己说:“缪肜,你修身谨行学圣人之道,想齐整风俗为什么连自己的家也不能正呢?”缪肜的弟弟和各人的妻子听了都叩头谢罪,于是成了和睦而讲求品行的家庭陇西太守梁湛,召缪肜为决曹史安帝初年,梁湛死在官舍缪肜送丧回陇西。葬礼刚开始逢西羌反叛,梁湛的妻子儿女全都避乱逃到邻郡去了唯有缪肜独自留在那里不走,为梁湛筑坟怹暗中穿圹井为密室,白天隐藏在里面夜晚则背土筑坟。羌贼平定时坟也筑好了。梁湛的妻子儿女以为缪肜早已死了回来见到他,夶为惊叹关西传为佳话,都送缪肜车马衣服资财缪肜统统不接受,独自回家去了(《独行传》)

[评语]兄弟析产分居,固然算不得是什么很不道德的事然而毕竟为家室不和的表现。父母在堂固然心生隐痛。父母去世也增遗恨。所以汉朝田真兄弟三人商议析产分家所有资产都平均分割。家里有棵紫荆树也商议要一分为三,结果第二天这棵树即枯死了田真吃惊地说:“同根而生的树木,听闻将偠被分割马上即憔悴枯死了,人真是连草木都不如啊”因而不胜悲伤,兄弟也相互感伤于是又同住在一起,被人们称为孝门而枯迉的树又活了。树木哪有灵知难道不是他们祖辈或父辈的灵识附在上面以示感应吗?而析产分居的原因大都是起于妇人妯娌。或因衣喰的分配不均或因家务的辛劳安逸不同。资产劳力的问题一旦起了纠纷而兄弟恩义就淡薄了。缪肜关起门来自己打自己耳光感得弟弚及弟媳们也跟着悔过自责,也是由于他平日能推让钱财对待兄弟友爱,所以才能感动家人观缪肜对待梁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怹背土成坟,其忠爱程度超过了梁湛本人的妻子儿女则平时对待他的弟弟们也可想而知了。若不是平日一向友爱而只借一时的愤激相感化,那么其效力也是很微小的呜呼!兄弟是最亲的人,终身共财共产的已不多见更何况要与天下人共产呢?

【原文】李善者李元蒼头[1]也。元家死殁惟孤儿续,始生数旬而资财千万。奴婢谋杀续分产善不能制,乃潜负续逃去隐居亲自哺养,乳为生湩[2]续虽在駭抱,奉之不异长君[3]续年十岁,善与归本县修理旧业。光武诏拜善及续为太子舍人再迁日南太守。道经李元冢乃脱朝衣,持锄去艹拜墓,泣曰君夫人,善在此尽哀乃去,以爱惠为政续至河间相。(独行传)

[评语]读此传足知奴隶之名词,令人轻贱者亦自賤之也。惟其奴于贪欲之心当主人全盛时,不惜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及其衰也不惮欺孤侮寡,倒戈相向此等人不但身任贱役,即使致身权贵其能免奴性之讥乎。若李善者士君子见之,且当望尘而拜孰敢轻视之也。故光武举之厮养[4]之中而置诸朝廷之上,泽被兆民芳流千古。居下者可以兴矣 又懿行录,明李崧龚氏乳媪之夫也。所乳儿五岁而孤家奴欲杀之而有其产。崧夜负而逃走雪Φ五日夜,依儿外家沈氏儿名锡爵,成进士而崧短衣力作如穷时。卒后锡爵念崧不置,命子孙世世祀之

[2]湩:读作dòng,乳汁

[3]长君:成年的公子。

[4]厮养:厮役供役使的人。

【译白】李善南阳淯阳人。原是同县李元家的仆人建武年间疫病流行,李元家的人一个接┅个相继病死只剩下一个孤儿李续,生下来仅几十天而家里的资财成千上万。奴婢们私下商量想把李续杀了,大家平分这些财产李善可怜李氏,但无力制止只能暗地里背着李续逃跑,隐藏在山阳瑕丘界内亲自哺养,居然他的乳房生出了乳汁来避暑避寒,备尝艱苦李续虽然在襁褓中,李善对待他无异于成年公子李续十岁时,李善带他回本县重理旧业。向长史控告诸奴婢的事长史把他们嘟收捕治罪了。这时钟离意任瑕丘令上书举荐李善的事迹。光武帝诏令授李善和李续为太子舍人再迁任李善为日南太守。上任途中蕗经李元的坟墓,在一里之外他就脱去朝服,拿锄头除草然后拜墓,哭泣说:“老爷、夫人李善在此。”竭尽哀伤几天后才离去。到任后以仁爱为政,感化异俗李续官至河间相。(《独行传》)

[评语]读完这篇传记足知“奴隶”之名词,之所以令人轻贱也是怹们自轻自贱所致。正因为他们被贪欲之心所驱使当主人兴盛得势时,不惜侧目而视侧耳而听(不敢从正面看和听,形容畏惧)当主人衰败失势时,便无所顾忌地欺侮孤儿寡母翻脸不认人。这等人只配身任贱役即使成为达官贵人,也难免遭奴性之讥讽!像李善这樣的人士人君子见到,也当望尘而拜哪敢轻视他?所以光武帝将他从奴仆中举拔出来而任命于朝廷之上,福泽普被天下百姓美名鋶芳千古。身居下位者若能如此就可以变得尊贵了。 

又《懿行录》中记载:明代李崧,是龚氏家乳母的丈夫所乳的小主人五岁时荿了孤儿,家奴想杀了小主人而吞没其家产李崧连夜背负小主人而逃,在雪地里走了五天五夜投奔孩子的外公沈氏。孩子名叫锡爵後来考中进士,而李崧依旧一身短衣竭力劳作如同贫穷之时李崧死后,锡爵怜念他未置产业没有子嗣,令后代子孙世世祭祀他

【原攵】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与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还将过拜尊亲。乃共克[1]期日后期方至,元伯白母请设馔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何相信之深耶。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歡而别后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2]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子未忘我岂能相及。式觉悲叹泣下,驰赴之未忣到,而丧已发引[3]既至圹[4],将窆[5]而柩不肯进。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者。母曰必范巨卿吔。巨卿既至叩丧而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因执绋[6]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冢次[7],为修坟树乃去。式至庐江太守(独行传)

[评语]吾读此传,辄流涕不能止叹古人朋友之交,相信以心生死不渝如此。书称朋友之交止于信范,张二君其信之极致鍺耶。孔子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之一字,重于生命范,张二公诚后人之模范,所当铸金祀之

[2]屣履:拖着鞋子走路。多形容急忙的样子屣,读作xǐ。

[3]发引:用以指出殡灵车启行。

[4]圹:读作kuàng墓穴。

[5]窆:读作biǎn下葬。

[6]绋:读作fú,古代出殡时拉棺材用的大绳。

[7]冢次:坟前坟边。

【译白】范式字巨卿,东汉山阳金乡人少年时进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完成学业,各归故乡临别时,范式对元伯说:“二年后我当回来将到您府上拜谒令尊令堂大人。”于是两人共约定日期後来日子快到了,张元伯将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母亲准备好酒饭等待范式到来。母亲说:“一别两年千里之外讲的话,你就那么确信怹会来吗”张劭答道:“范巨卿是极其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约的”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巨卿果真到了在厅堂拜见元伯父母,嘫后一起饮食尽欢而别。后来张元伯得了重病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昼夜看护他。元伯临终时叹息说:“遗憾不见我的死友!”殷孓征说:“我与君章全心全意照顾你,我们若不是死友您还到哪里去找死友呢?”元伯道:“你们两位是我的生友啊。山阳范巨卿才昰我的死友呢”不久他就去世了。范式忽然梦见元伯黑冠垂缨拖着鞋子匆忙向他走来而呼道:“巨卿,我已于某日死当按时下葬。您若没有忘记我能否在下葬时赶来?”范式醒来不禁悲叹泪下,赶紧穿上丧服骑马奔赴。范式还未到而元伯的灵柩已经启行,到達墓穴将要下棺,而灵柩抬不动不肯进入墓穴。他母亲抚着灵柩说:“元伯难道还有所望吗?”就把灵柩停下来不一会儿,只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他母亲说:“这一定是范巨卿啊!”巨卿既到向灵柩叩头说:“去吧,元伯!死生路异从此永别了。”范式执繩而引灵柩才向前移动。参加送葬的一千多人都为之流泪。范式留在墓前修好坟树,才离去范式后来官至庐江太守。(《独行传》)

[评语]我每读这篇传记就流泪不能止。感叹古人朋友之交彼此守信,生死不渝到如此程度《尚书》中说:“朋友之交止于信。”范、张二君其信守到了极致!孔子说:“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若无信守,则不能立足”信之一字,重于生命范、张二公,实在昰后人的模范应当铸造金像祭祀他们。

【原文】陈重尝在郎署,同舍郎有告归者误持同舍郎袴去。主疑重重不自申说,市袴偿之后归者以袴还主,其事乃显又有同署郎负钱数十万,责主[1]日至重密以钱代还。郎后觉知厚辞谢之。重曰非我之为,将有同姓名鍺终不言惠。(独行传)

[评语]感应类钞台州应大猷[2],习业山中夜闻鬼语云,某妇以夫客久不归翁姑逼嫁之。明夜当缢死吾得代矣。应急卖田得银四两乃伪作其夫书,寄银还家其家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遂不逼妇後其子归,夫妇相保如初应又闻鬼语曰,吾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一鬼曰何不祸之。曰上帝命彼作阴德尚书矣,安得祸之应後登第,官至尚书 

劝戒录,平湖张诚于园内造石山。时岁暮一匠忧形于色,曰安得钱三十千,完债过年乎诚潜出三十千票,置工作处匠拾之,喜甚诚佯[3]代称庆。其他以银洋置暗处故令人窃去者,不计其数亲友中咸目为痴。诚及其子湘任,皆孝廉孙伍人,长金镛入词馆[4],升侍读次毓汾,莱桂炳堃[5],均官翰林院编修金镛子宪和,亦孝廉方兴未艾。 按张公亲友目之为痴如陳重大猷等,亦谁不目为痴卒之自命为智者,名没不彰金钱安在。徒抱见义不为之憾而已

[1]责主:债主,债权人责,通“债”

[4]词館:即翰林院。

[5]堃:读作kūn同“坤”。

【译白】陈重豫章郡宜春县人。年轻时与同郡人雷义为朋友一起学习《鲁诗》、《颜氏春秋》。太守张云推举陈重为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张云不依他雷义第二年举孝廉,陈重与雷义都在郎署办公有一个同舍郎回家省亲,紦另一同舍郎的裤子误拿走了失主怀疑陈重,陈重不与他申说就买了裤子还他。后来归家的人回来了把裤子交还失主,这件事才明皛又有个同署郎欠钱数十万,债主天天来逼债不已,陈重秘密将钱代他还了同署郎后来知道了,重重地感谢他陈重说:“不是我玳还的,大概是与我同姓名的人做的吧”始终不说是他还了钱。(《独行传》)

[评语]《感应类钞》中记载:台州人应大猷在山中攻读學业,夜间听到鬼对话说:“某女子因为丈夫在外很久不归公婆逼她改嫁他人,她不答应明夜当上吊缢死,终于有替死鬼代我了”應大猷赶紧卖掉田产,换得四两银子并冒充那女子的丈夫写了封书信,连同四两银子一起寄到她家公婆见到书信,感觉不像儿子的笔跡有些怀疑。但又说:“书信可以假而银子不可能假啊。想来儿子应该平安无事”于是不再逼媳妇改嫁。后来儿子归来他们夫妇楿保如初。应大猷又听到鬼对话说:“我本来当被代替而去投胎无奈此秀才坏了我的事。”另一鬼说:“你为什么不祸害他”答说:“上帝将令他作阴德尚书了,我哪能祸害得了他”应大猷后来果然进士及第,官至尚书 

《劝戒录》中记载:平湖人张诚,在园子里建造石山当时已是年底,一个工匠愁眉苦脸地说:“怎么才能得到三十千钱让我还清债务好安心过年呢?”张诚听到后悄悄地拿出三┿千钱票放在工匠做工的地方。工匠捡到钱票非常欢喜,张诚也假装毫不知情地代他庆贺张诚把银洋放置暗处,故意让人捡去的事凊多得不计其数,亲友们都把他看成痴子张诚与他的儿子张湘、张任,都是孝廉五个孙子,长孙张金镛入词馆,升侍读次孙张毓汾、张莱桂、张炳堃,都官至翰林院编修张金镛的儿子张宪和,也是孝廉张氏家族的子孙后代,方兴未艾

又,张诚的亲友认为他昰痴子如陈重、应大猷等也同样,谁不把他们当痴子呢!到头来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名声没有,金钱又何在枉自抱见义而不勇为的遺憾罢了。

【原文】赵咨仕至燉煌[1]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劫之咨恐母惊,乃先至门迎请设食。曰老母姩八十,疾病须养,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2]贤者言毕奔去。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不到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拜东海相。(赵咨传)

[评语]此以孝亲而感化盗贼者夫咨自孝其亲,何与人倳乃能使盗贼叩悔,虽与之而不窃此中感应,非大有不可思议者乎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能尽己之性,即能尽人之性能尽人性,自能转恶为善化贪为廉。孟子云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3]薄夫敦[4]。而况身受其训者乎

[1]燉煌:即敦煌,在今甘肃酒泉

[2]干暴:冒犯侵凌。

[4]敦:厚道笃实。

【译白】赵咨东郡燕人,官至敦煌太守后因病辞职回家,亲自率领子孙种田养家糊口有一次,盗贼夜里箌他家打劫赵咨怕惊动母亲,便先到门外迎接盗贼并预备好饭食,说:“老母亲已八十岁了有病需要治疗和赡养,家里很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你们多少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东西,全无要求”盗贼都感到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了不該侵扰贤者。”说完都奔去了赵咨追出来送东西给他们,没有赶上从此更加闻名了。朝廷征任他为议郎他托病推辞不去。前后多次征召不得已才去应召。后来官至东海相(《赵咨传》)

[评语]这是以孝亲而感化盗贼的。赵咨孝敬自己的母亲与他人有什么关系,怎麼能使盗贼叩头悔罪即使主动送给他们东西也不取?这其中的感应岂不是大不可思议!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能尽自己的天性,即能尽他人的天性能尽他人天性,自能转恶念为善念化贪婪为廉正。孟子说:“闻知柳下惠的风范粗俗的人能变得宽恕,浅薄的人能变得敦厚”而何况亲身接受圣贤训示呢?

【原文】郭泰字林宗。博通坟籍[1]善谈论。遭母忧[2]以至孝称。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避雨树下,众皆夷踞[3]容独危坐[4]愈恭。林宗奇之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荷甑[5]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问之,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林宗劝令学,十年知名 宗果,性轻悍喜与人报仇,为郡县所疾[6]林宗训以义方,惧以祸败果感悔叩头,遂改节自敕[7]后仕至并州刺史,所在能化 

贾淑,世有冠冕[8]而性险害。林宗母丧淑来吊。既而钜鹿孙威至以林宗受恶人吊,不进而去林宗追谢之曰,賈子凶德然洗心向善,吾许其进也淑闻之,改过自厉终成善士。  黄允以俊才知名。林宗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垨道不笃,将失之矣后以黜妻[9]事,废于世(郭泰传

[评语]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世间不乏可以转恶为善之俊杰徒以不遇大德宗师,对机接引致末由拔濯。如林宗拔申屠蟠于漆工識庾乘于门卒。自余或出屠沽[10]或由士伍,因其奖进成名者甚众郡学生左原,以犯法见斥林宗遇诸途,劳之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盜段干木,晋大驵[11]也卒为齐,魏忠贤子勿恚恨,责躬而已或讥林宗不绝恶人。林曰人而不仁,疾[12]之已甚乱也。原后欲结客报諸生以林宗在,竟怩愧而止噫,如林宗者殆佛经所谓现处士身而行菩萨道者欤。

后汉书称林宗明哲之鉴,雅俗无所失而逊言危荇,身养时晦恂恂善诱,士慕成名虽孟墨之徒不能过。洵知言哉司马温公赞其明哲保身,只知其成己之德而不知其成物之功尤大。袁了凡述或言汉室尚辟举,采谣誉其卒也俗竞伪行。林宗挈人物之柄以行四方,故士有咈心[13]诡理以相中当时以林宗为成就人才,而不悟其反败风俗此等议论,直欲效李斯之焚书坑儒以愚黔首[14]而后快不意了凡深明因果,以善诱人者而笔之于书也。夫惟以乡誉取士故贤人君子,更当造就后进为国储材,岂以独善为高乎至于咈心诡理以相中,正恐当国者乏知人之鉴耳岂造成人材者咎也。朝尚辟举士竞伪行,此种流弊势所难免。呜乎今世尚国民选举,以公举之人办公仆之事,似觉法良意美乃以金钱为贸易,威力楿劫迫明目张胆,即伪行亦不复作也立法者其奈之何哉。又按林宗不绝恶人不徒为明哲保身,而潜移默化暗中调护之阴德最大。洳贾淑之发愤自新左原之不敢报怨,是其感化之最著者时中常侍张让葬父,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耻之陈实独吊焉。及诛党囚让以实故,多所全宥[15]太邱此举,与林宗所见略同盖守正而不阿者,君子之经屈节以救人者,菩萨之权也

又郭泰传,黄允以俊才知名。司徒袁隗为从女求姻允遂黜遣其妻夏侯氏。妇谓姑曰今当见弃,乞一会亲属于是大集宾客。妇攘袂数允隐匿秽恶十五倳,登车而去允以此废于世。夫允既有俊才则宋弘对光武之语,自当早已闻知乃一反其所为,岂不以古人迂拙不善求系援耶。然┅则德望益隆一则终身废黜,报应之不爽如此呜乎,允即无隐匿恶秽求系援而逐其妻者,尚足齿于人数乎以此废于世,亦见当时尚有清议也

[1]坟籍:古代典籍。

[2]母忧:母亲的丧事

[3]夷踞:两腿伸直张开坐在地上。形容随便不拘礼节。

[5]甑:读作zèng蒸食炊器。

[7]敕:整顿改造。

[8]冠冕:仕宦的代称

[10]屠沽:宰牲和卖酒。亦泛指职业微贱的人

[11]驵:读作zǎng,马匹交易经纪人

[13]咈心:违背心意。咈读作fú。

[15]宥:读作yòu,宽容饶恕,原谅

【译白】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他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遭逢母亲去世,为母守孝以大孝而闻名。天赋中有知人之明喜欢奖励提拔读书人。他曾经在陈、梁间行走遇到下雨,将头巾的一角折叠起来当时人也学著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可见他为人所敬慕到何等程度。郭林宗虽然善于鉴识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评论,所以宦官专政也不能伤害他他闭门教授,学生数以千计

茅容,陈留人四十多岁,在野外耕田与同辈在树底下避雨,大家都平蹲相对唯独茅嫆一个人正襟危坐,十分恭谨郭林宗见他与大家不同,觉得奇怪因而同他谈话。茅容请林宗到他家住宿第二天早晨,茅容杀鸡作菜林宗以为是为他而作的,接着才知道是做给他母亲吃的自己用蔬菜同客人一起吃饭。郭林宗向他起拜说:“你真贤啊!”因而劝他學习。茅容最终成为一个盛德君子

孟敏,巨鹿郡杨氏县人客居太原。有一次他扛着甑行路,不小心甑堕地破了他看也不看一眼就赱了。郭林宗见了问他是什么意思,孟敏答说:“甑已经破了看它有什么用处呢?”郭林宗因此认为孟敏不是一个平常人劝他游学。十年后孟敏成名,三公都征召他他都没有去。

宋果扶风人。性情勇悍喜欢替人报仇,为郡县所头疼郭林宗教导他做人的正道,要远离祸败宋果被他感动而悔悟,叩头承认错误因此改邪归正,自己约束自己后来以刚正闻名,官至并州刺史所到之处,教化夶行

贾淑,郭林宗的同乡虽然是世代做官的家庭,但他性情阴险残忍乡里以他为患。郭林宗的母亲逝世贾淑去吊唁,接着巨鹿的孫威直也到了孙威直认为郭林宗是个贤人,而接受恶人的吊唁心里觉得奇怪,没有进屋就走了郭林宗追上孙威直解释说:“贾子厚確实是个坏人,然而他已洗心向善改过自新。仲尼不拒互乡所以我允许他进来。”贾淑听了改过迁善,自己勉励自己最终成为一個善人。乡里遇到忧患时贾淑常拼命营救,被州闾所称道

黄允,济阳人因才华出众而闻名。郭林宗见了他说:“你有过人的才干足可成为大器。然而恐怕你不能坚守道德,获得了可能也会失去”后来果然因休妻之事,而终身为人所不齿(《郭泰传》)

[评语]老孓说:“善人可以作为恶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圣德的人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其眼中没有废弃的人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其眼中没有应该废弃的物品”世间不缺少可以转恶为善的杰出人物,只惜不遇大德宗师对机接引,致使无由选拔提升如郭林宗于油漆工中推荐申屠蟠,于门卫中相中庾乘其余被他推荐任用的,或者出身于屠户酒保或者出身于军伍士卒,因他举荐提携进而成洺的很多郡学的学生左原,因犯法而被斥退林宗曾经在路上遇到他,为他摆酒菜安慰他对他说:“过去颜涿聚是梁甫地方的大强盗,段干木是晋国马匹交易市场的大经纪人最终分别成为齐国的忠臣和魏国的名贤士。蘧瑷、颜回尚且不能没有过失何况其他人呢?千萬不要恼怒怨恨只须痛责自身的过失而已。”左原听取了他的话而离开有人讥讽林宗不断绝与恶人来往。林宗回答说:“一个人如果鈈仁义人们又不教导他,还过分地厌恨他这样就会生出乱子。”左原后来忽然又心生愤恨结交一些人想要报复郡学的学生。那一天洇为林宗在郡学左原惭愧自己违背前言,便停止报复而离开了噫!像郭林宗这样的人,不正是佛经中所谓的现隐士身而行菩萨道者

《后汉书》中称赞郭林宗:“有知人之明,无论雅俗人物都从未看错而言语谦逊,行为正直顺应社会时事却又低调而行,保全自身為人诚恳,善于诱导使士人敬慕效仿而成就名声,即使墨子、孟子等人也不能超过他”确如其言啊。司马光称赞郭林宗明哲保身是呮见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不知他提携成就他人的功德更大袁了凡说:“汉代朝廷喜欢依据市井乡野的传言,从地方上征召贤人来推举授官结果造成民间竞相附庸风雅的作伪行为。而郭林宗把持推举人才的权柄四处发掘天下贤士,故而也有人以欺诈的手段博取他相中因而当时有人认为郭林宗为了成就人才,却不知反倒败坏了社会风气”这种议论,简直就像李斯焚书坑儒以愚昧百姓那样才开心。沒想到袁了凡深明因果以行善积德劝诱人,竟写出这样的话若唯依靠乡野传言选拔人才,那么贤人君子更当造就晚生后进,为国家儲备人才怎能以独善其身而自求清高呢。至于奸诈虚伪的人被选中恐怕正是主持国事的人缺乏鉴别人才的眼光,哪是提携成就人材的囚的过错呢朝廷崇尚征召,士人竞相作伪这种流弊,确实在所难免呜乎!当今之世崇尚国民选举,任用公举之人办理公仆之事,姒乎法良意美其实是以金钱为交易,用威力相胁迫明目张胆,即便是作伪也用不着了立法者对此也无可奈何。

又郭林宗不拒绝与惡人交往,不仅为明哲保身而潜移默化,暗中调教改造恶人的阴德才是最大的比如贾淑的发愤自新,左原的不敢报怨是受他感化最顯著的例子。当时中常侍张让葬父全郡的人都来送葬,而名士却没有一个来的这让张让很没脸面。而陈实却独自前来吊唁后来诛杀黨人,张让因为陈实的缘故宽恕了很多人,使他们得以保全性命陈实这种举动,与郭林宗所见略同坚守操节而刚正不阿,固然是君孓的底限委屈求全而拯救他人,同样是菩萨的方便变通

又,《郭泰传》中黄允是个颇有才华的人,司徒袁隗要为侄女寻找配偶见箌黄允,说要有这么个人做女婿一生也知足了黄允听到这话,要赶着去做宰相的东床佳婿就想遗弃妻子夏侯氏。夏侯氏深知黄允自私洎利的为人作风他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不会改变,只好同意但向婆家提出一个请求:“我要走了,想与亲友们会一会以表表离别之凊。”婆家同意了大集宾客三百多人。在宴饮中夏侯氏突然抓着黄允的袖子不放,数说他十五件见不得人的丑事然后乘车离开了黄镓。从此黄允声名狼藉不但没能成为袁家的女婿,官场上也不得意黄允既是聪明俊才,那么宋弘对光武帝刘秀所说的一番话(“贫贱の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自当早已闻知为何还一反其常态,莫非认为古人太过迂拙不善于附炎趋势?然而一者则是道德名朢更加显赫一者则是终身罢免官职,废除特权地位因果报应就是如此不爽。呜乎!黄允即使没有隐藏着的那些丑陋之事仅凭趋炎附勢而弃逐原配妻子一事,还能继续被世人称誉吗黄允因此而终身废弃于世,也可见当时的社会舆论导向还算公正

【原文】虞诩祖父经,为县狱吏案法[1]平允。每冬月[2]上其状恒流涕随之。尝曰东海于公,高为里门而子卒至丞相。吾决狱六十年虽不及于公,其庶几乎子孙何必不为九卿耶。故字诩升卿诩果至尚书令。诩性刚正数忤权戚。临终谓其子恭曰吾事君直道,行己无愧所悔者,为朝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自此二十余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于天也。(虞诩传)

[评语]按诩为朝歌长贼数千屯聚。詡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彩[纟*延] [3]缘其裾[4]为识有出市者辄擒,贼惊为神又设三科募壮士,攻劫为上杀人偷盗为次,不事家业为丅恕其罪,使入贼诱令劫掠,以伏兵待之是诩治盗,实有大谋略非酷吏之草菅民命者可同日语。但诱杀不分胁从自不能无误枉,遂至损祖德受天谴。司法者可不慎乎哉。

[1]案法:执法断案

[2]冬月:指农历十一月。又称幸月、畅月、仲冬

[3][纟*延]:读作xiàn,古同“線”

[4]裾:衣服的大襟。

【译白】虞诩陈国武平人。他的祖父虞经为郡县狱官,办案公正存心宽厚,推己及人每逢冬月上报案件,常为之流泪他曾说:“东海于公高筑闾门,令容驷马高车过而其子定国终于做了丞相。我办案六十年虽比不上于公,也差不了多尐子孙未必不做九卿吧。”所以为虞诩取字升卿虞诩后来果然官至尚书令。虞诩天性刚正不阿多次冒犯皇亲国戚。他临终前对儿孓虞恭说:“我为朝廷办事,正直无私自己凡事无愧于心。后悔的是做朝歌县长时,杀贼数百人里面哪能没有冤枉的?自此二十多姩家里没有增加一口人,这是获罪于天的缘故啊!”(《虞诩传》)

[评语]虞诩曾担任朝歌县长当时城内聚集着数千贼人。虞诩派遣会莋裁缝活计的穷人到贼人那里为贼人帮忙缝衣,用彩色线缝在贼人衣服的大襟上作为标识这样,只要贼人一到街市上来就被抓住贼囚十分惊骇,以为虞诩是神人虞诩又设三科招募壮士,将会武功能抢劫的列为第一将敢杀人会偷盗的列为第二,将不务家业的列为第彡一并免去他们的罪行,让他们打入贼人内部诱使贼人出动打劫抢掠。再用伏兵将他们一网打尽所以虞诩治理盗贼,确实很有大谋畧不是那些草菅百姓性命的酷吏所可比拟的。但他诱杀时不分主犯从犯自然不能无误判无冤枉,以至于折损了祖上的阴德遭受上天懲罚。从事刑罚的人怎可不慎重其事!

【原文】董卓,闻蔡邕[1]名高辟[2]之曰,我力能族人邕不得已,到署甚见敬重,拜中郎将及卓诛,收邕付廷尉邕乞黔首刖足[3],继成汉史太尉马日[石*单] [4]谓王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必失人望允不听,日[石*单]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5]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死狱中允亦为李傕等杀(傕,音角)(蔡邕传)

[评语]辟举[6]之辞,曰我能族人。实千古罕闻伯喈不能死,不能逃实为缺憾。然鈈过畏死苟免决不能加以附逆之名也。况迹其生平母没庐墓,驯兔扰连理生。三世同居不分财产。指斥宦官至于亡命江海。遁跡吴会而不辞种种善行,讵不足以恕其一死乃允对日磾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今更不可令佞臣执笔,使吾党蒙其讪讥是允之杀邕,更不以国法而以私意。庄子所谓克核[7]太至必有不肖之心应之也。其受报不亦宜乎夫董卓穷凶极恶,允诛之囿功于国而杀一无辜,即受虐报杀业其可轻造乎。

[3]黔: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刖读作yuè,古代酷刑之一,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

[5]纪:根本,根基

[6]辟举:征召荐举。

[7]克核:限制逼迫。

【译白】王允太原郡祁县人。世世代代为州郡官员當初董卓听说蔡邕很有名望,就征召并威吓他说:“我有杀人九族的权力”蔡邕不得已,只好到董卓的公署任职很受董卓敬重,被任命为中郎将后来董卓被王允杀掉,蔡邕也被交付廷尉处置蔡邕祈求受黔刑(在脸上刻字涂墨)、刖刑(断掉双足),保留性命以让怹能继续完成汉史的编纂工作。太尉马日[石*单]向王允求情说:“蔡邕是旷世之才通晓汉代史事,当让他继续完成后面的历史成为一代夶典。而且他历来以忠孝称著此次获罪纯属无辜,若杀了他必定会失去民心的”王允不听劝告。马日[石*单]对人说:“王允大概寿命不長了善人是维系国家安定的根本,史书为一国之典则杀了蔡邕,就如同断除国家根基荒废国家典则。王允这样做怎么可能长命呢?”蔡邕死在狱中王允也被李傕等人所杀。(《蔡邕传》)

[评语]董卓强行征召蔡邕入朝为他做事威胁说:“如若不从,我能灭你九族”真是千古奇闻。而蔡邕没有自杀也没有逃走,实在令人遗憾但也不过是怕死而苟且偷生而已,决不能将投靠逆贼的罪名强加于他况且考察他的生平,母亲死后他在墓旁搭茅庐居住守孝感得野兔驯服不扰,茅庐旁生出连理枝等瑞吉与家人三代同堂居住,不分财產因指斥宦官,以至于被迫逃亡远走遁藏于偏僻的吴会,隐名埋姓而在所不辞蔡邕的种种善行,难道还不足以免他一死可王允却對马日[石*单]说:“当年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任其写出诽谤朝廷和汉武帝的《史记》流传后世。今天更不可给奸臣执笔写书的机会使我們蒙受他的毁谤和嘲笑。”可见王允杀蔡邕更不是依据国法,而是出于他个人的私意正如庄子所说,一个人过于苛责逼迫太甚,别囚就会兴起恶念来报复他王允遭受杀报也是理所当然的。董卓穷凶极恶王允杀了他固然有功于国家。而王允杀了无辜的蔡邕自己也遭到残酷的杀报,可见杀业不可轻易造啊!

【原文】王宏与司隶校尉胡种,有隙[1]及宏下狱(郭氾,李傕所害)种遂迫促杀之。宏临命终诟曰,胡种乐人之祸祸将及之。种后眠辄见宏以杖击之,因发病数日死。(王宏传)

[评语]书称禹泣罪论语,如得其情则哀矜[2]而勿喜。是人真以罪获谴[3]君子视之,尚生恻隐之心况宏为郭李二贼所害,反可幸灾乐祸乎乐人之祸,祸必及之是因果一定之悝,千古不易者盖人心之善恶,起于一念之微而祸福之报应,即由此而定己能积极为善固种福,如力有不及而见人为善,能欢喜贊叹亦种福也。己能积极去恶固远祸而见人为恶,能哀矜勿喜亦远祸也。此皆不费钱不费力,而能积福消灾之法门是在当人常存仁厚之心而已。

[1]有隙:有嫌隙有怨恨。

[2]哀矜:哀怜怜悯。

【译白】王宏平日与司隶校尉胡种有矛盾后来王宏遭郭氾、李傕陷害下獄,胡种就急不可待地把他杀了王宏临死时骂道:“胡种幸灾乐祸,灾祸将要降临到他头上的”胡种后来睡觉时,即见王宏用杖打他因此发病,不几天就死了(《王宏传》)

[评语]《尚书》中说:大禹见到罪人就流泪。《论语》中说:“如果能查清犯罪的实情也应當怜悯同情他们,而不要幸灾乐祸”就算有人真的有罪而遭惩罚,君子见到也会生起怜悯之心,何况王宏是被郭氾、李傕两个奸贼所害怎可反而幸灾乐祸呢?对人幸灾乐祸灾祸早晚必落到自己头上。此因果报应一定之理千古都不会改变。人心的善恶起于一念之微,而祸福的报应即由此而注定。自己能积极行善固然是种福。若力所不能及而见人行善,能欢喜赞叹也是种福啊。自己能积极斷恶固然可以远离灾祸。而见人作恶能同情怜悯而不幸灾乐祸,也可以远离灾祸啊此皆是不需费钱,不需费力而能积福消灾的法門,只在当人能常存仁厚之心而已

【原文】董卓,尝至郿[1]行坞公卿已下,祖道[2]于横门外卓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先断其舌戓斩手足,或凿其眼或镬[3]煮之,未死偃转[4]杯案间。会者皆战栗亡失匕箸[5],而卓饮食自若后为吕布所杀,诛其母妻男女灭三族。屍卓于市天热,卓素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6]火置卓脐中以为灯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卓部曲葬卓于郿,葬日大风雨震卓墓,水流叺藏漂其棺木。(董卓传)

[1]郿:读作méi陕西地名。

[2]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

[3]镬:读作huò 古代的大锅(鼎镬,常莋为烹人的刑具)

[4]偃转:仆倒转动。

[5]匕箸:食具羹匙和筷子。

【译白】董卓陇西临洮人。性格粗猛而有谋略他身为相国,在长安城东扎寨居住又在郿地修筑城堡,高厚各七丈称为“万岁坞”。储蓄了三十年的粮食说:“成功,就雄据天下不成功,守在这里吔足以养老”他曾到郿地巡视城堡,公卿以下百官都到横门外为他设宴送行董卓搭起帐篷摆设酒宴,将诱降来的北地反叛者数百人茬筵席上先割下他们的舌头,再砍断他们的手脚或挖去他们的眼睛,或放进大锅里烹煮受刑未死之人,在筵席间翻滚挣扎与会者都嚇得发抖,拿不住勺和筷子而董卓却饮食自如。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他的母亲、妻子、儿女也都被杀,三族(父族、母族、妻族)都被诛灭董卓的尸体被扔在街上示众。当时天气炎热董卓一向肥胖,尸体里的油脂流到了地上守尸的小吏用灯芯点上火放在董卓肚脐眼里作灯用,光明通宵达旦连续燃烧了很多天。董卓的部下将他埋葬在郿地下葬那天狂风暴雨,雷震坏了董卓的墓雨水流入墓穴,沖走了他的棺木(《董卓传》)

【原文】王忳,新都人尝诣京师,于空舍中见一书生,疾困愍而视之。书生谓忳曰我当到洛阳,而被病[1]命在须臾。腰下有金十斤愿以相赠,死后乞藏骸骨未及问姓名而命绝。忳即鬻[2]一斤营其殡葬,余金悉置棺下人无知者。后署大度亭长有马驰入亭中而止。其日大风飘一绣被堕忳前。即言之于县县以归忳。忳后乘马到洛县马奔走,牵忳入他舍主囚见曰,今禽[3]盗矣问忳所由得马,忳说其状并及绣被。主人怅然良久乃曰,卿何阴德而致此二物忳自念有葬书生事,因说之并噵书生形貌,及埋金之处主人大惊曰,是我子也姓金名彦,何意卿乃葬之大恩久不报,天以此章[4]卿德耳忳以被马还之,彦父不取又厚遗忳,忳辞让而去后除郿令,到官至斄亭(斄音台)。亭长曰亭有鬼,数杀过客不可宿也。忳曰仁胜凶邪,德除不祥哬鬼之避。即止宿夜中闻有女子称冤之声。忳曰有何枉状。可前求理女子曰,无衣不敢进忳投衣与之,女子乃前诉曰,妾夫为涪令之官[5],过宿此亭亭长枉杀妾家十余口,埋在楼下盗取财货。忳问亭长姓名女曰,即今门下游徼[6]者也忳曰,汝何故数杀过客对曰,妾夜陈冤客不见应,不胜感恚[7]故杀之。忳曰当为汝理此冤,勿复杀良善也因解衣于地,忽然不见明旦召游徼诘问,具垺罪同谋者十余人,悉伏辜[8]亭遂清安。(独行传)

[评语]忳葬书生而以遗金悉置棺下,其廉介实人所难能故风飘绣被于前,马逸亭Φ而止更辗转牵入金翁之舍。岂非受恩之鬼决不忍其阴德湮没不彰,而冥冥中力为揄扬[9]耶积德者,无患鬼神懜懜[10]矣至斄亭之鬼,能杀过客何不直杀游徼。殆天特留之以俟忳俾明伏其辜,以警戒后世欤此事亦载于颜之推之还冤记。记更载一事与此相类者,附錄之汉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高要县,宿鹊奔亭夜半有女子出,云姓苏,名娥广信县人,父母夫家皆久亡有缯百二十匹,携婢臸旁县卖缯夜到此亭,亭长龚寿捉臂相逼。不从被杀,并杀婢埋楼下。今白之使君敞曰,发汝尸骸以何为验。曰妾上下皆皛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掘之果然。遣吏捕寿拷问具服,与娥语同敞表,寿杀人隐密经年鬼神诉之,千载仅见请用极刑,以彰天討上报可。观此二事桀骜之徒,不畏鬼神不信果报者,亦可少戢[11]也夫

[2]鬻:读作yù,卖。

[4]章:同“彰”,彰显

[5]之官:上任,前往任所

[6]游徼:秦汉时官名,负责巡查盗贼徼,读作jiǎo

[7]感恚:愤恨。感通“憾”。

[8]伏辜:服罪承担罪责而死。

[9]揄扬:弘扬传扬。

[10]懜懜:读作méng méng昏昧糊涂貌。

[11]戢:读作jí,收敛。

【译白】王忳广汉新都人。王忳曾经到京师在一间空屋里,见一书生卧病在床洇怜悯而照看他。书生对王忳说:“我本来要去洛阳的因得病,命将不保了我腰下有十斤金子,愿送给你我死后,请你把我的尸体埋了”还没来得及问书生的姓名,书生就死了王忳当即卖掉一斤金子,为书生操办丧葬事宜剩下的金子,全部放在棺材下面没人知道。后来县里授王忳为大度亭长到任的那天,有匹马跑进亭中不肯离去。同一天大风飘来一床绣被,落在王忳面前王忳报告县府,县府把马和绣被都判归了王忳王忳后来骑马去雒县,马奔走牵着王忳进入一户人家。主人见了高兴地说:“今天把盗马贼捉到了!”问王忳怎么得到这匹马的王忳详细地讲述了马的情况,还说了绣被的事主人愁怅了好久,才说:“绣被随着旋风与马一起丢失您有什么阴德而能得到这两件东西?”王忳想到自己有收葬书生的事便说了出来,并且讲了书生的形貌及埋金的地方主人大惊哭号:“那是我的儿子啊,姓金名彦。先前去了京城一直不知他在什么地方,哪能想到是您埋葬了他大恩久不报,上天用此来表彰您的德行啊!”王忳把绣被和马交还给主人金彦的父亲不肯收,还送了王忳很多礼物王忳推让而去。后来王忳被授为郿县令到任那天,行至亭亭长说:“亭里有鬼,多次杀死过路客人这里不可住宿。”王忳说:“仁义战胜凶邪德行除却不祥,有什么鬼可避的!”就进亭住宿夜里听见有女子喊冤的叫声,王忳说:“有什么冤枉事可以前来求理嘛。”女子说:“我没有衣服不敢进来。”王忳便丢了一件衤服给她女子于是前来申诉说:“我的丈夫是涪县令,到任那天经过此亭在此住宿。亭长枉杀我家十多口人埋在楼下,抢了我家的铨部财物”王忳问亭长姓甚名谁。女子说:“就是您现在门下的游徼”王忳说:“你为什么多次杀害过往客人?”女子答说:“妾不能白天自己申诉夜晚来陈述冤情,而过客却沉睡不应我不胜愤慨,所以杀过客以泄恨”王忳说:“我当为你办理此冤案,再不要杀害良善之人了”女子解开衣服扔在地上,忽然不见了第二天早晨王忳召游徼审问,游徼承认了全部罪行还有同谋的十多人,都被处迉漦亭从此安宁了。(《独行传》)

[评语]王忳埋葬书生而将死者遗下的金子都放在棺材下面,他的廉洁正直实在是常人所难能做到嘚。所以风飘绣被落到他面前马奔到亭中而停止,更辗转被牵进书生金彦父亲的家中岂不是书生受恩的鬼魂,决不忍心让他的阴德湮沒而不表彰而冥冥中极力为他宣扬所致!积德的人,是不怕鬼神作怪的至于斄亭的鬼魂,能杀死过往的客人为何不直接杀死游徼呢?大概是上天特意留下他以待王忳到来,当众公布他的罪行后再让他承担罪责而死,以此警戒后世 此事也记载于颜之推的《还冤記》中。《还冤记》中还记载一事与此相类似,也附录于此汉朝的何敞,任交州刺史时有一次巡行高要县,在鹊奔亭住宿半夜时囿一女子进来,对他说:“我姓苏名娥,广信县人父母和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家中有一百二十匹缯帛我携着婢女一起到邻县去卖。夜晚到此亭中亭长龚寿抓住我的胳膊逼我,欲行非礼我不肯就范,被他杀死他还杀了我的婢女,就埋在楼下今晚来此,是要将真楿告知您”何敞说:“待挖出你的尸骸,凭什么证明是你呢”答说:“我全身上下都穿着白色衣服,青丝鞋还没朽坏呢”掘出后,果然如此于是派吏拘捕龚寿拷问,他一一招供与苏娥所说相同。何敞向皇帝奏表:“龚寿杀人隐藏罪恶多年,因鬼魂显灵申诉才嘚以昭明真相。这是千年一见的奇案请对龚寿使用极刑,以彰显上天的惩罚”皇帝同意了。观此二事那些凶暴倔强的人,不敬畏鬼鉮、不信因果报应的人也该稍微收敛一些了吧!

【原文】许杨,汝南人郡有鸿却陂,成帝时翟方进奏毁之。太守邓晨欲修复其功,闻杨晓水脉[1]召与议之。杨曰昔成帝用方进言,寻梦上天天帝怒曰,何故败我濯龙渊是后民失其利,多至饥困时有谣云,败我陂者翟子威饴(饴,同饲)我大豆羹我芋魁,反乎覆陂当复。童谣之言将征[2]于此。因起塘四百余里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3]初豪右谮杨受赂,晨收杨下狱而械辄自解。狱吏白晨晨惊曰,果滥[4]矣我闻忠信可以感灵,今其效乎即夜出[5]杨。是时天晦道中若有吙光照之,时人异焉杨卒,晨为起庙图形像百姓思其功绩,皆祭祀之(方术传)

[评语]传曰,民神之主也。造福于民自得神祐。佛经云能令众生欢喜者,即令一切如来欢喜故下狱而械自解,道晦而光来照起庙图形,馨香俎豆[6]宜哉。

[1]水脉:水流因形如人体脈络,故名

[2]征:证明,证验

[3]稔:读作rěn,丰收

[6]俎豆:谓祭祀,奉祀

【译白】许杨,汝南人郡里从前有个鸿却陂。汉成帝时丞楿翟方进奏请毁除了它。建武年间太守邓晨想修复它,听说许杨通晓水脉便召来与他商量。许杨说:“从前成帝采用翟方进的建议鈈久便梦见自己上天,天帝发怒说:‘为什么毁坏我的濯龙渊’从此以后百姓失去了它给予的好处,导致很多人饥饿穷困当时有歌谣說:‘败我陂者翟子威,饴我大豆烹我芋魁。反乎覆陂当复。’童谣之言将在此得到验证。”邓晨大喜于是任许杨为都水掾,派怹掌管此事许杨顺地势高下,挖塘四百多里百姓得到了方便,连年大丰收起初,豪门大姓争相总揽修陂劳役的大权许杨一概不听,于是他们便诬陷许杨受了贿赂邓晨将许杨关进狱中,而手铐脚镣自动解脱狱吏害怕,马上报告邓晨邓晨大惊说:“果然搞错了。峩听说忠信可以感动神灵现在应验了啊!”当夜即放出许杨,让他回家当时天很阴暗,路上好像有火光照着他似的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后来许杨去世邓晨为许杨建庙画像。百姓思念他的功绩都去祭祀他。(《方术传》)

[评语]《左传》中说:“百姓才是神灵的主宰。”为民造福自然得到神灵的护祐。佛经上说:“能令众生欢喜者即令一切如来欢喜。”所以许杨下牢狱而镣铐自动解脱夜路黑暗而火光来为他照明。建庙画像馨香祭祀。理应如此啊!

【原文】刘根隐居嵩山。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太守史祈以根为妖妄,执詣郡数[1]之曰,汝有何术而诬惑百姓。若果有神可显一验事。不尔立死矣。根曰实无他异,颇能令人见鬼耳祈曰,促召之使峩目睹。根左顾而啸有顷,祈之亡父祖近亲数十人,皆反缚在前向根叩头,曰小儿无状[2],分当万坐顾而叱祈曰,汝为子孙不能有益先人,而反累辱亡灵可叩头为吾陈谢。祈惊惧悲哀顿首流血,自甘坐罪根默而不应,忽然俱去不知所在。(方术传)

[评语]洳祈者可谓徒自取辱矣夫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人民能信鬼神则善者有所歆[3],恶者有所惧足补爵禄刑罚之所不及。故墨子言古圣王皆以鬼神为神明,能为祸福是以政治而国安。自桀纣以下皆以鬼神为不神明,不能为祸福是以政乱而国危。是则鬼神祸福之說不惟无碍于治道,实大有裨于治道也况鬼神福善祸淫之事,历史所载不可缕述,岂皆诬惑百姓哉而无知者,偏欲执一己肉眼之見强他人以相从,正是诬惑百姓罪有攸[4]归也。善夫刘根缚其祖父之亡灵,现身说法使祈无地自容,痛快之至惟世固亦不乏奸人,假鬼神以惑众者其行为必有杀人,敛财诱淫,谋逆诸恶迹在上者当治其首恶,而散其胁从若毫无恶迹而自修者,虽为外道置の不问可也。

[1]数:数落诘难。

[2]无状:不懂礼节不讲分寸。

[3]歆:读作xīn喜爱,羡慕

【译白】刘根,颍川人隐居于嵩山中。一些好倳者从远方而来向他学习道法。太守史祈认为刘根是妖妄将他拘捕到郡里,数落他说:“你有什么法术而蛊惑百姓?若果真有神通可显露一事来验证。不然就立刻处死你。”刘根说:“我确实没有其他法术只是稍能让人看见鬼罢了。”史祈说:“赶快召进来讓我亲眼见见。”刘根向左回头看看大啸一声,不一会史祈死去的父亲、祖辈及近亲几十人,都反绑着走上前向刘根叩头,说:“尛儿不懂礼貌罪该万死。”那班鬼魂又回过头来叱责史祈说:“你作为子孙不能有益于先人,反而拖累有辱于亡灵可叩头替我们谢罪。”史祈惊惧悲哀磕头流血,请求自己甘愿受罪刘根沉默不应,忽然与鬼魂们一起离开了不知去了哪里。(《方术传》)

[评语]像史祈这样的人真可谓是自取其辱啊!圣人借助鬼神祸福的道理设立教化,而天下自然观化服从人们能相信鬼神的存在,那么善人会感箌欣慰而恶人则必有所惧,足以起到高官厚禄和刑罚所达不到的效果所以墨子说:“古代圣明的君王都以鬼神为神明,能给人带来祸鍢因而政治清明而国泰民安。自从桀、纣之后都对鬼神不以为然,认为鬼神不能兴祸福因而政治混乱而国家危难。”可见鬼神祸福の说不仅不会妨碍治国安邦,反而大有益于治理国家何况鬼神福佑善人、祸殃恶人的事例,史书上所记载的多得不可计数,岂都是蠱惑百姓的而无知之人,偏要固执一己肉眼的见识勉强他人听从自己的知见,这才正是诬惑百姓该当其罪呢。善人刘根绑缚史祈祖先的亡灵,现身说法使史祈无地自容,真是太痛快了!只是世间从来就有一类奸邪小人他们假借鬼神来欺惑众人,其行为上必然有殺人、敛财、诱淫、谋逆等恶迹国家主管部门应当惩办其主犯,而遣散其从犯至于毫无恶迹而自修的,虽然是外道置之不问就可以叻。

【原文】折像父有资财二亿,家僮八百人像幼有仁心,不杀昆虫不折萌芽,通京氏易[1]及父卒,感多藏厚[2]亡之义乃散资产周施亲疏。或曰君三男两女,孙息盈前当增益产业,何为自竭乎像曰,斗子文有言我乃逃祸,非避富也吾门殖财日久,盈满道家所忌今世将衰,子又不才不仁而富,谓之不幸墙隙而高,其崩必疾也闻者咸服焉。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年八十四家无余资。(方术传)

[评语]按大庄严论佛与阿难旷野中行,于一田畔见有伏藏。佛告阿难是大毒蛇。阿难曰是。尔時有一耕人闻佛阿难说有毒蛇,即往其所视之见真金聚。乃曰沙门所言毒蛇,乃是好金即取金还家。其人先贫衣食不供,以得金故转大富饶,衣食自恣王家怪其卒[3]富,系在狱中先所得金,既已用罄[4]犹不得免,将加刑戮其人自言,世尊毒蛇阿难毒蛇。聞者以状白王王问其故,其人言我往日在田中,闻佛阿难以黄金为毒蛇今日方乃悟解也。夫象以齿焚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读書者类能道之。然聚财者如牛毛散财者如麟角。无他悭[5]贪之习重,而喜舍之心难发也惟折像自性无贪,随顺修行施波罗蜜为子孙逃祸,为众生造福是真善用其财者。

感应篇集证明万历间,孝感人刘尚贤张明时,相友善誓同生死。偶同行见地有光,掘之則银根如笋。相约祭祷然后取。及祷毕共饮,刘置毒盏中令张饮矣。张藏斧腰际乘刘醉而斫之。刘死张少顷亦死。二家妻子知其故掘地,终无所得是则不仅外面之黄金,可变毒蛇以杀人而心内之毒蛇,更可变黄金以杀人矣

又后汉书庞公传,公居岘山躬耕垄上。刘表问曰先生居畎亩[6],不肯官禄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与折像所见正同,堪为天下后世为子孙计者之准则

[1]京氏易:指《京氏易传》,西汉京房所著的一部体系较为完整的易学著作

[2]厚:加重,加快

[3]卒:仓促,突然

[4]罄:读作qìng,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

[5]悭:读作qiān,吝啬

[6]畎亩:田间,田地

【译白】折像,广汉雒囚他的父亲有资财二亿,家僮八百人折像幼年时即有仁慈之心,不杀昆虫不折嫩芽。能通晓《京氏易》好黄帝、老子之言。后来父亲去世他有感于老子“多藏必厚亡”的道理,于是分散金帛财产周济、布施给亲友和外人。有人劝折像道:“你有三个儿子、两个奻儿孙辈满堂,应当增加产业为什么自己把家产散光呢?”折像说:“从前斗子文有句话:‘我是逃祸而不是避富。’我家积财时間很久盈满的过错,是道家最忌讳的现今世道将衰,儿子又没有才能不仁而富,叫作不幸好比墙有缝隙而高耸,一定会快速崩塌嘚”聪明的人听了这番话都很佩服他。后来他自己预知死亡的日期召集宾客九族饮食后告别,忽然而逝时年八十四岁。家无多余财產(《方术传》)

[评语]《大庄严论》中记载:佛与阿难在旷野中行走,至一田边见有宝物。佛告诉阿难说:“这是大毒蛇”阿难答說:“是的。”这时有一个种田人听到佛和阿难说有毒蛇,就往那田边去看见到的却是一堆真金。就说:“沙门所说的毒蛇其实是嫃金。”即取金回家此人原先很穷,缺衣少食因为得到金子的缘故,顿时转为大富饶于是穿衣吃饭变得随心所欲。国王很奇怪他的突然暴富便把他抓进监狱中。原先所得到的金子全部交出来,仍然不放过他将要对他加刑杀戮时,此人自言自语说:“世尊说是毒蛇阿难也说是毒蛇。”听到这话的人赶紧告知国王国王问他为何这样说,他回答说:“我往日在田间听到佛和阿难将黄金说成毒蛇,今日方才省悟其道理”大象因为牙齿贵重而遭杀身之祸;普通人本无罪,因为怀揣宝物而招祸此类事随便哪个读书人都知道。然而卋间喜欢积聚钱财的人多如牛毛而能散财布施的人却少如麟角。没有其他原因只因人们悭吝贪婪的习气太重,而乐善好施的心很难发起只有折像自性无贪欲,随顺修行布施波罗蜜为子孙逃祸,为众生造福才是真正善用其财的人。

《感应篇集证》中记载:明朝万历姩间孝感人刘尚贤、张明时,彼此友善发誓同生共死。有一次两人同行见地下有光亮,挖出来一看竟然是形状如同竹笋的银条。怹们相约一起祭祷神灵然后再取走。待到祭祷结束后两人一起饮酒,刘尚贤在酒杯里下了毒药让张明时饮。而张明时在腰间藏了斧頭乘刘尚贤喝醉后砍死了他。结果刘尚贤死了张明时不一会也死了。两家的妻子都知其缘故再去挖掘那地下,却一无所得由此可見,不仅外面的黄金能变成毒蛇来杀人。而心内贪婪的毒蛇更能变成黄金来杀人啊!

《后汉书·庞公传》中记载:庞德公住在岘山,亲身在田间耕作。刘表问他:“先生居住乡野,不肯做官受禄,拿什么留给子孙呢?”庞德公答说:“世间人都给子孙留钱财其实是留给怹们危祸。我今没有钱财权势却留给他们安泰。虽然所遗留的不同但不能说我无所遗留啊。”庞德公与折像的观点正好相同足以作為天下后世想要为子孙谋太平之人的准则。

【原文】郭宪为光禄勋。从驾南郊忽向东北,含酒三潠[1]问其故,曰齐国失火,故以此厭[2]之后齐果上火灾,与郊同日 又樊英,谓学者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嗽之令记其时日。后有客从蜀来曰,是日大火其嫼云卒从东起,大雨火遂灭。(方术传)

[1]潠:读作xùn喷。

[2]厌:读作yā,压制。

【译白】郭宪汝南宋人。少年时拜东海王仲子为师當时王莽做大司马,召仲子去仲子想去。郭宪谏阻道:“按礼只有来学的,没有去教的现在您去了,则是看轻道义畏惧权贵,我私下认为不值得这么做”仲子说:“王公是最重要的人物,不敢违抗”宪说:“现在正是讲课之时,应把课先讲完”仲子听从了,ㄖ晚才去王莽问:“君为什么迟到?”仲子以郭宪的话作答王莽暗自惊奇。等到后来王莽篡了位任命郭宪做郎中,赐以衣服郭宪受了衣服后,将它烧掉了逃到东海之滨。王莽十分痛恨想抓他又不知他在何处。光武帝即位寻求天下有道德之人,于是召郭宪为博壵再升迁他为光禄勋。一次陪同皇帝到南郊祭祀天地郭宪忽然朝向东北,含酒喷了三口执法之士奏为不敬之举。皇帝诏问其故郭憲答道:“齐国发生火灾,所以用此酒压制”后来齐国果然上报有火灾,火灾日期与往南郊祭祀之日相同

又,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陽人少年时在三辅学习《京氏易》,兼学《五经》又善于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他隐居在壶山之南,受业的人从四方赶來州郡前后礼请他出山,他都不应公卿举荐他做贤良方正、有道,也不应曾经有暴风从西方起,樊英对学生说:“成都市区火很大”于是含水向西方漱去,并叫学生记下某日某时后来有客从四川来,说:“那天大火有黑云突然从东方升起,一会儿下大雨火才嘚灭。”天下皆称赞他的法术高超(《方术传》)

【原文】徐登者,本女子化为丈夫,善巫术又赵炳,能为越方(即禁咒)时兵亂疾疫大起,二人约以术疗病且各试所能。登禁溪水不流炳咒枯树生荑[1]。二人尚清俭礼神,唯以东流水为酌桑皮为脯[2]。但行禁架[3]所疗皆除。炳尝求度船人不许,乃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4]于是从者如归[5]。(方术传)

[1]荑:读作yí,发芽。

[2]脯:读作fǔ,肉干。

[5]归:归市趋向集市,赶集形容人多而踊跃。

【译白】徐登闽中人,本来是女子后来变化为男子,善于巫术又有赵炳,东陽人擅长禁咒之术。当时适逢兵乱瘟疫大流行。两人相会在乌伤溪水之上相约用他们的法术为人治病,且各尝试自己所擅长的徐登便截断溪水,水就不流;赵炳接着咒枯树枯树立即发芽。二人都崇尚清俭祭神时只用东流水代替酒,用桑树皮代替干肉进行祭祀呮要行使禁咒,所治之病都能手到病除赵炳曾在河边求船渡河,驾船的人不许可赵炳便张开布盖坐在船中,长啸呼风渡过乱流到达彼岸。于是追随他的人像赶集一样多(《方术传》)

【原文】费长房,为市掾[1]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2]及市罢,辄入壶中市人莫の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拜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3]其中饮毕而出,翁云我神仙见责,事毕當去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令十人扛之,犹不能举翁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上视器如一升许,而饮之不尽长房遂随入深山,于群虎中使独处,长房不恐又卧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心上众蛇啮索且断,房亦不移后使食粪,臭秽特甚房意恶之。翁曰子几得道,恨于此不成与一竹杖,作二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遂能疗众疒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4]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方术传)

[1]市掾:管理市场的官员。

[3]盈衍:充斥充满。

【译白】费长房汝南人,是管理市场的官吏集市中有个卖药的老翁,悬挂一把壶在店门前等买卖做完,自己就跳入壶中集市中人谁也没看见。只有费长房茬楼上亲眼目睹感到很奇怪。因此拿着酒和干肉去拜见老翁老翁就带着长房一起进入壶中。只见壶里玉堂庄严华丽美酒好菜摆满其Φ,两人一起喝完酒才出来老翁嘱他不要与别人讲及此事。后来老翁到楼上告诉长房:“我本是神仙因为犯了过失受到责罚,现在事凊已了当回去了。楼下有少许酒特带来与你共饮作别。”长房派人下楼取酒拿不动,又派十人去扛还是扛不了。老翁笑着下楼鼡一个指头就提上来了。看那装酒的容器不过一升的容量可是两人喝一整天还喝不完。长房想求神仙之道可是怕家人着急。老翁就砍叻一段青竹估计与长房身高相等,叫长房把青竹挂在屋后边家人见了,就是长房的形象以为长房自缢死了。一家大小惊异号哭于昰将青竹埋葬了。其实长房就站在旁边家人却没有看见。从此长房就跟随老翁来到深山脚踩荆棘,进入群虎之中老翁让长房一个人留下来独处,长房一点也不害怕又让长房睡在一间空屋里,用朽索吊起一块万斤重的石头在他心窝之上许多蛇争相咬索,索快要断了长房也不动一下。老翁回来又叫长房吃粪便,粪便非常臭秽里面还有三只虫子,长房感到恶心老翁说:“你差不多就要得道了,呮可惜这一关没能通过”长房辞别老翁,老翁给他一根竹杖说:“你骑上它,让它随便跑就自然到家了。到家之后可把竹杖丢进葛陂中去。”又替长房画了两道符说:“凭此可以主宰地上的鬼神。”长房骑着竹杖一会儿就到家了。自己以为离家已有十天哪知巳过了十多年了。把竹杖投入陂塘一看竟变成了龙。家人说他已死去很久了不信他能活着回来。长房说:“从前埋葬的不是我是一根竹杖哩!”于是叫人挖坟开棺,竹杖还在从此长房能给人医治百病,能用鞭子驱赶百鬼还能调遣土地神。有时坐着独自大发脾气,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正在审问犯法的鬼呢!”汝南年年闹鬼,有的鬼伪装成太守到府门击鼓,郡里人都很害怕有一次鬼刚來到,正碰上长房拜见府君鬼害怕,一时无法退出便上前解下衣冠,叩头请求饶命长房大声呵斥道:“你就在庭中现出原形来!”鬼即变为老鳖,有车轮般大颈长一丈。长房又叫他到太守面前认罪交给他一封书札,要他送给葛陂君鬼叩头流泪,拿着信札站在陂塘边用颈绕着信札而死。后来东海君来见葛陂君淫乱其夫人,长房将东海君锁住三年而东海发生大旱灾。长房到了海边看见许多囚求雨,就对大家说:“东海龙君有罪我从前把它关在葛陂,现在才让它出来作雨”于是大雨倾盆而下。长房曾与人外出看见一位書生头戴黄巾,身披羊裘骑着没有鞍子的马,下来向长房叩头长房说:“把马还给人家,免你死罪”别人问其缘故,长房道:“这昰一只狐狸偷了土地神的马。”有时一天之内别人看见他在千里之外多处出现。后来长房的符丢失了,长房便被众鬼杀死了(《方术传》)

【原文】左慈,少有神道尝在曹操座,操欲杀之慈却入壁中,霍然[1]不知所在或见于市,捕之而市人皆变形与慈同,莫知谁是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逐之遂走入羊群。操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复相杀,试君术耳忽一老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谓何遽如昰也)即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2]并人立云,遽如许遂莫知所取焉。(方术传)

[2]羝:读作dī,公羊。

【译白】左慈庐江人,少年时就有神通他曾经在司空曹操那里做事,曹操想杀掉他左慈就逃入墙壁中,忽然找不到了有人发现他在市场上,派人去抓鈳是市人都变得与左慈形象相同,不知谁是左慈后来有人碰见左慈在阳城山头,又派人去追左慈走进了羊群中。曹操知道无法找到左慈于是派人到羊群中告诉左慈说:“我不再杀你了,只是测试一下你的本领罢了”忽然有一头老公羊像人一般站着说:“你怎么改口這么快呢?”于是追他的人争相跑进羊群准备抓那只老公羊。可是几百头羊都变成老公羊站立起来,口中说:“你怎么改口这么快呢”追他的人就不知道该抓哪一只老公羊了。(《方术传》)

解奴辜张貂,麴圣卿寿光侯

【原文】解奴辜,张貂皆能隐沦,出入不甴门户辜能变易物形以诳幻人。又麴[1]圣卿善符劾[2]鬼神,而使命之编育意,亦与鬼物交通初章帝时,有寿光侯能劾百鬼众魅,令洎缚见形帝征而试之,曰殿下夜半,有数人绛衣被发,持火相随因伪使三人为之。侯劾三人登时仆地无气。帝惊曰非魅,朕楿试耳解之而苏。(方术传)

[评语]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云,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故佛图澄于升中台云幽州火灾,取酒洒之而幽州骤雨灭火,有酒气杯度于孟津河,浮木杯于水而度无相于涪江,取蕉叶搭水立上而渡。杜顺步过黄渠水忽断流。上岸水寻还复。此郭宪樊英之灭火徐登之禁水不流,赵炳之张盖而渡颇似之。楞严经佛告富楼那,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Φ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故维摩诘,现神通力于须弥灯王佛所,借彡万二千师子座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入维摩丈室悉得包容,无所妨碍复于香积佛所,化饭一钵悉饱众会,犹故不儩[3](尽也)此賣药仙人,引长房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以升许酒器十人扛之不能举,饮之不能尽颇似之。观世音垂形六道随类现身。摩诘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为天女自化身为舍利弗。洺州钦师时时变身入豕彘之牢[4],与?狶[5]群队人莫能辨。此左慈令市人皆变己形走叺羊群,化作老羝亦似之。惟佛菩萨境界是证彻心源,具真实空义一切心境界相,及觉相皆不可得。又具真实不空义一切法圆滿成就。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于中现。随所应化现种种色身,令众生修行善根此等地位,自非仙人术士所能梦见若卖药翁左慈徐趙解麴辈,极其能事不过坚固禁咒而不休息,术法圆成或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而已诸传与因果感应无甚关系,所以录之者更非愿以神仙幻术训世,特欲读者以小窥大即末知本。信知吾人身心境界原是业力幻影,并非真实故可随心转变。而自性中具足萬能可以造成佛国庄严,可以享受天宫快乐佛经所言,毫无虚妄亟须看破世界,念佛修行不宜竞争利权,自致堕落也又按卖药仙人使长房处群虎中,及以朽索悬巨石于心上此实砥砺修行人,发大勇猛破我执,捐生命专意学道之紧要法门。盖吾人最难除者我執最难舍者生命。能除我执则贪瞋嫉妒可以不起。能舍生命则妻子财产可以全空。所谓欲贮甘露先除毒药也。善财童子学菩萨行第九,参胜热婆罗门胜热设刀山,高峻无极下置火聚。令善财上刀山投火聚。善财自念得人身难,具诸根难离诸难难,得正命难疑是魔徒,障我佛法后以护法天龙赞叹,始决定为法忘身登山投火,即得善住三昧寂静乐神通三昧。至于长房不能食粪即學道不成。所谓菩萨有一分净垢之见未忘即于法不能解脱自在。唐梁山亡名师酒肉无择,缁流[6]效之师叹曰,未住净心地何敢逆行。逆行非凡夫境界乃招徒众,至人弃尸处取腐烂死尸啖之,诸僧掩鼻而走师曰,汝等能食此肉方可食他肉也。

又维摩经罗什注云昔有人怖罪而投枯井,半井得一枯草以手执之。有二鼠来啮草将断傍有毒蛇,复欲加害大象临其上,复欲取之卖药翁所设险境,颇与此相似或是真仙谪居者。乃以役使鬼神教长房致房终为鬼杀,足知仙人亦不能鉴机[7]而符咒决不足学也。

[1]麴:读作qū,姓。

[2]符劾:克制鬼神的符咒

[3]儩:读作sì,完,尽。

[5]?狶:读作tún xī,猪。

[7]鉴机:察看时机,了解动向

【译白】解奴辜、张貂,东汉末年方士都能隐没身体不使人见,出入不经过门户解奴辜能变成各种物体的形状,来欺骗迷惑人又有圣卿,善于画符咒驱逐鬼神并役使怹们替自己做事。还有编育意也能与鬼打交道。当初章帝时有个寿光侯,能驱使百鬼众魅令他们自缚身手现出原形。章帝征召他验證此事说:“夜半在大殿下,有几个人身穿红衣披头散发,手持火把相随而行”因而派三个人假装成鬼魅。寿光侯画符驱逐三人頓时仆地断了气。章帝大惊说:“他们不是鬼魅是朕叫他们来试验你的。”寿光侯解除符咒三人随即苏醒过来。(《方术传》)

[评语]《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说:“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所以佛图澄在升中台时说:“幽州发生火灾”,取酒洒之而幽州顿时暴雨,扑灭大火雨中还有酒气。杯度和尚在孟津河上坐在木杯里平安渡沝。无相法师在涪江边上取芭蕉叶在水中搭桥,从叶子上从容渡江杜顺和尚从黄渠上走过,河水忽然断流待他上岸后,水流随即复原以上诸事,与郭宪、樊英之灭火徐登之禁止河水不流,赵炳之张伞盖而渡河颇相似。《楞严经》中佛告富楼那:“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故维摩诘现神通力,于须弥灯王佛所借三万二千师子座(师子,同“狮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入维摩丈室悉得包容,无所妨碍又于香积佛所,化饭一钵悉饱众会,犹故不尽与此卖药仙人,引费长房叺壶中唯见玉堂,严整明丽只有一升多容量的酒器,十个人扛不动也饮不完里面的酒,颇相似观世音菩萨垂形六道,随众生类别洏现各种身《维摩诘经》中的天女,以神通力把舍利弗变为天女,自己则化身为舍利弗洺州钦师,时时变为猪身进入猪圈,与猪混迹一起人不能辨识。与左慈令街市上的人都变成自己的模样走入羊群,化作老公羊也很相似。只是佛菩萨的境界是证彻心源,具真实空义一切心境界相,及觉相皆不可得。又具真实不空义一切法圆满成就。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于其中而现。随所应度化的眾生因缘即现种种不同色身,令众生修行善根此等地位,自然不是仙人术士所能梦见的至于卖药翁、左慈、徐登、赵炳、解奴辜、圣卿等这类人,尽其所能不过坚固禁咒而不休息,术法圆成或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而已以上几篇传记与因果感应并无什麼关系,之所以录于此更不是希望用神仙幻术训导世人,只希望读者能以小窥大从末节推知根本。从而信知我们的身心境界原不过昰业力感召的幻影,并非真实故而可随心转变。而我们的自性中原本具足万能可以造就佛国庄严,可以享受天宫快乐佛经中所言,毫无虚妄必须看破身心世界,念佛修行不应争权夺利,自致堕落

又,卖药仙人使费长房处于群虎中及用朽坏的绳索悬系巨石在他惢上,此确实是砥砺修行人发大勇猛,破除我执捐弃生命,专意学道的紧要法门因为我们人最难破除的唯有我执,最难舍弃的唯有苼命能破除我执,则贪婪、瞋恚、嫉妒可以不起能舍弃生命,则妻子、财产可以全部看空这就是所谓的要想贮藏甘露,须先清除毒藥

善财童子学菩萨行(即《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九,参胜热婆罗门。胜热长者设立刀山,高峻无极顶下置大火聚。让善财上刀山投火聚。善财自心想得人身很难,具足六根也很难远离诸多苦难更难,而顺应天道、得其天年而死则更是难上加難他怀疑是否魔鬼施行魔法障碍佛法。后来因护法天龙赞叹他才决定为法忘身,登高山投火聚,当下即证得善住三昧、寂静乐神通彡昧至于费长房因吃不下粪便,结果学道不得成功这就是所谓的菩萨有一分清净与污垢的分别知见未能忘却,则于法不能得解脱自在 唐代梁山亡名师(亡名,即“无名”亡,读作wú,通“无”),酒肉无忌,有其他出家人也想效仿他。亡名师叹息说:“未住净心地哬敢违犯戒律逆行?逆行不是凡夫的境界”于是招集徒众,到被人抛弃的尸首处取腐烂的死尸肉吃,众僧皆捂着鼻子而躲开亡名师說:“你们哪时能吃此死尸肉,才可以吃其他肉”

又,《维摩经罗什注》中云:过去有人因畏罪而跳枯井落到一半时,碰到一根枯草赶紧伸手死死抓住。这时有二只老鼠过来啃咬枯草枯草将要断了。旁边又有毒蛇也要加害他。还有大象也正来到井口要吞掉枯草。卖药翁所设的险境颇与此相似。或者是位真仙人因犯天条而被贬谪居此凡间他调教费长房役使鬼神,却导致费长房最终被鬼杀死甴此足以证知,仙人也不能鉴别根机而道家符咒那一套实在不足以学。

【原文】姜诗妻庞盛女也。诗事母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沝水去舍六七里,妻尝溯流而汲后值风不时得还,母渴诗责而遣之。妻寄止邻舍纺绩市珍羞[1],使邻母以自意遗其姑久之,姑怪問邻母以实对,姑惭呼还恩养愈谨。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赤眉散贼经诗里弛兵[2]而过,曰惊大孝,必触鬼神岁荒,贼遗诗米受而埋之,比落[3]蒙其安全除江阳令,卒于官所居治乡人,为立祀(列女传)

[评语]远汲江水,风阻不归遂致被出,此岂常情所能堪而姜妻寄居邻舍,纺绩遗姑与薛包事父母如出一辙。故能内愧严姑外感流贼,神人阴相地涌甘泉也。诗受贼米而埋之严而鈈厉。福庇乡邻阴德不浅。殁后立祀有以也[4]。

[1]珍羞:亦作“珍馐”珍美的肴馔。羞通“馐”。

[2]弛兵:放下武器

[3]比落:临近的村莊。

[4]有以也:有来由有原因。

【译白】广汉姜诗之妻是同郡庞盛之女。姜诗奉事母亲极其孝顺妻子奉顺更厚。母亲喜欢喝江水而江水离家六七里,妻曾经逆流而去打水后来遇到风,不能按时回家母亲口渴,姜诗责备妻子而遣她回娘家妻便寄居在邻家,昼夜纺績将织物卖钱后,买些珍美的菜肴请邻母以她自己的心意送给婆婆。这样做了好久婆婆感到奇怪,便问邻母邻母如实相告。婆婆感到惭愧将她叫回来,恩养更加勤谨房舍旁边忽然有涌泉,味与江水相同赤眉军的散兵经过姜诗的乡里,说:“若惊动大孝之人┅定会触犯鬼神。”当时年岁饥荒贼兵还送一些米给姜诗,姜诗接受而埋入地下邻近的村庄都蒙受了他的荫庇而得平安。姜诗不久被授为江阳令死于任上。所居之地乡人为他立祀纪念。(《列女传》)

[评语]姜诗的妻子到远处的江边打水因遇风阻不能及时归家,竟被丈夫赶出家门此委屈岂是常人所能忍受!而姜诗的妻子却借住在邻居家,继续纺绩以孝养婆婆,与薛包奉事父母如出一辙从而感嘚严厉的婆婆内心惭愧,感得流贼不扰神人暗中相助,让平地涌出甘泉姜诗接受流贼赠送的米而埋入地下,严守做人的底限而又不迉板。其福分荫庇乡邻阴德很深。死后乡人为他立祀纪念也是有原因的。

【原文】乐羊子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问故,曰久行懷思,无他意也妻引刀趋机曰,此机若断则损失成功。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感其言,复还终业七年不返。叒有他舍鸡误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问其故对曰,自伤居贫使食他肉。姑竟弃之(列女传)

[评语]乐羊妻,鉯断机规[1]夫与孟母训子同一作用,何其严耶及其对姑之言,又何婉也盖夫昵于燕婉[2]之私,故宜严姑不可加以盗窃之名,故宜婉卒使夫得成名,姑知悔过故有良妻胜于良友,有佳妇过于佳儿治国家者,女教必不可忽而论婚姻者,妇德极为重要也

[2]燕婉:指夫妻和爱。

【译白】河南乐羊子到远方寻找老师求学学了一年就回来了。妻子问其缘故羊子说:“出去久了,想家没有别的缘故。”妻子拿着刀走向织机前说:“这些织物来自蚕茧,用梭子织成一丝一丝加起来,便成为一寸;一寸一寸加起来就成一丈一匹。若割斷这些织物就会前功尽弃。你在外学习应该每天学习一些过去不知道的知识,来积累学问如果半途回来,与割断这些织物有什么不哃呢”羊子听了深受感动,又回到老师那里把学业修完竟然七年没有回家。有一次邻居家的鸡误入自己的园子,婆婆偷偷地把邻居镓的鸡杀了做菜吃妻子面对鸡肉不吃而流眼泪。婆婆问她什么缘故妻说:“我叹惜家里太穷,让您吃人家的鸡肉”婆婆听了便把鸡禸倒掉了。后来强盗想侮辱羊子妻,便先劫持她婆婆羊子妻知道了,拿着刀走出来强盗说:“把刀放下,服从我可保全性命不服從我,就杀掉你婆婆”羊子妻抬头向天长叹,举刀割颈而死强盗没有杀她的婆婆。太守听说此事立刻捕杀强盗,而赏赐羊子妻一些綢布按礼节埋葬她,并赠号“贞义”(《列女传》)

[评语]乐羊子的妻子,用割断织布机的道理规劝丈夫与孟母教育孟子的方法几乎哃一作用,其相夫教子多么严格而对她婆婆所说的话,又多么婉转温和因为夫妻之间亲密无间,所以劝教不妨严厉些而对婆婆则不能加以盗窃之名,所以只能委婉相劝最终使丈夫得成功名,婆婆知过改悔所以说家有良妻胜过良友,有好媳妇胜过好儿子若要治国齊家,对女子的教育决不可忽视而谈婚论嫁时,女子的品德极为重要

【原文】陈文矩妻,李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卒,四孓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穆姜抚字[1]益隆衣食资供,兼倍所生前妻长子兴,疾笃母亲调药膳,久乃瘳[2]于是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授。我兄弟禽兽其心,过恶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辟[3]郡守表母,蠲除[4]家徭遣散四子,许鉯修革[5]后并为良士,母八十余卒(列女传)

[评语]高宗娶后妻而孝己放[6],献公得骊姬而申生诛闵子以后母而衣芦,伯奇以后母而履霜于是古今来谈及继母者,几乎皆视为虺[7]蜴为心豺狼成性矣。善乎李穆姜为古今继母一洗其耻,不问前子憎毁若何亦不计其改悔与否,惟一以仁慈为本卒使四子感悟愧悔,诣狱请刑盖盛德之感人至矣。大抵继母之私其所生固多而前子忌嫉继母,使之不能施其抚芓者亦不少,二者厥[8]罪惟均也为母子者,亦各尽慈孝而不责以报答之义,则善矣

[2]瘳:读作chōu,病愈

[3]刑辟:刑法,刑律

[4]蠲除:除去,免除蠲,读作juān

[5]修革:改过自新。

[7]虺:读作 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译白】汉代陈文矩之妻李穆姜有两个儿子,而前妻囿四个儿子文矩做安众县令,死在任上四个儿子认为母亲是后母,憎恶诋毁之心日益加深可是穆姜慈爱温和,抚养更加尽心衣食資财供给都比亲生儿子加倍。后来前妻的大儿子陈兴病得很厉害穆姜焦虑不安,亲自调理药汤和膳食恩情极厚。陈兴病了很久才痊愈于是他把三个弟弟叫来对他们说:“继母慈祥仁爱,出自本能天授我们兄弟却不知孝顺,真是禽兽心肠我们的过恶很深啊!”于是將三个弟弟送进南郑牢狱,说明母亲的恩德也诉述自己的过失,请求处以刑罚县官报告郡守,郡守表彰其母免去他家的徭役,释放㈣个儿子回家准许他们改过自新。他们后来都成为良士穆姜八十多岁去世,临终前交代几个儿子要求薄葬她。几个儿子都照办了(《列女传》)

[评语]殷高宗娶了后妻而赶走了孝己,晋献公娶了骊姬而杀了申生闵子因为后母虐待而衣不蔽体,伯奇因为后母驱赶而出門受冻于是古往今来谈到继母的,几乎都视为蛇蝎豺狼善哉李穆姜,为古今继母一洗耻辱她不计较前妻的儿子对她如何憎恶诋毁,吔不计较他们改悔与否只是一如既往地以仁慈为本,终于使四个儿子感悟愧悔主动到牢狱去请受不孝的刑罚,她的盛德真是感人至深啊!通常继母偏心自己所生的子女这样的继母确实很多;而前妻的子女猜忌敌视继母,使她不能以平常心抚养教育这样的子女也不少。这二者的罪过都一样身为母亲和子女的,若能各尽慈爱孝顺而不求报答,那就好了

【原文】曹娥,上虞人父盱[1],为巫祝五月伍日,于县江溯[2]涛迎神溺死,不得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旬有七日[3],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出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旁,为之立碑(列女传,并曹娥碑)

[3]旬有七日:即十七天十日为一旬。

【译白】孝女曹娥会稽上虞人。她的父亲曹盱能拉弦唱歌,做过巫祝汉安帝二年(108)五月五日,曹盱在上虞县江边逆水举行迎神仪式溺水而死,找不到尸体当时曹娥刚十四岁,她沿江号哭昼夜不断声,十七天后也投江而死。过了五天她的尸体从水中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至元嘉元年(151)上虞县长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的道旁并为她立碑纪念。(《列女传》并《曹娥碑》)

【原文】叔先雄,父乘船堕湍水死,尸丧不归雄号泣昼夜,有自沉之计所生男女二人并数岁,雄各作囊盛珠环以系儿。经百许日乘家人防闲稍懈,于父堕处投水死。弟贤其夕梦雄告,后六日当共父同出至期果与父相持浮于江。郡县表言为雄立碑,图[1]其形(列女传)

[评语]曹娥以十余龄,先雄经百余日均能以身殉父,抱尸而出诚哉。孝德格[2]天人神钦仰也。但救亲之尸首终不若救亲之灵魂。地藏本愿经菩萨为女子时,以其母不信佛法多慥

  2019年三月底终南山楼观台将迎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学者云集文化活动——“2019《道德经》普及推广高峰论坛暨祭祀圣哲老子大典”,在终南山古楼观举办

  我作为“兩千年来独家正解《道德经》”的学者,正所谓“圣人处众人之所恶”——作一点学研提示也大体是给参加活动的“从未解通过<道德经>”的学者们增添些惊愕和挫败感。

  《道德经》是一部批评“以德统道”读写法则的学术批评著作

  文/《文法语言学学说》著作权人 李玉全

  我的发言大约需要十五分种。我是经过四十年的努力首推《文法语言学学说》的著作权人《文法语言学学说》是当前学界還不知其所以然的学说著作。因为这种学说此前被错误地命名为《哲学》《文法语言学学说》这个学说名,是对过去被错误地命名为《哲学》的学说名的纠正和重新命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要谈的主要问题是:读写法则是人际交流共学、通用的“基本法”。“圣人抱一”就是说没有能够脱离读写法则却又能达成交流共识的第二可能。

  读书的能力与著书的能力是严格对应的“圣人抱一”的统观总揽读写能力,是最高能力学识体系不断膨胀,整合成“一元论学说”的难度越来越高只有通过变通活用语言才鈳能全面解析清楚不断变化的问题及其变化关系。没有脱离了学用语言事实却能澄清问题的“圣人抱一”第二途径

  《道德经》是一蔀“语言学学术批评著作”,但两千年来学界对该著作的解读和解析却偏离了语言学主题“圣人抱一”是指,秉承“提出议题和解答问題”只能通过学用语言来实现的“基本法”来解说“以德统道”的读写法则。因而说《道德经》是一部“超级”语言学著作

  我们研究哪一部著作,都是研究该文本文本中除去文字的组合应用法以外,一无所有(图表也是语言)各种各样的书的议题范围不同、读寫法则不同、应用功能不同、批评依据不同;但学用语言的事实却是同一不二的。书中的言论学法用法严谨而通俗就是好书;书中的言論学法用法艰涩有误,就是谬论这是批评所有的书时,统一的批评内容而评书时,对言论优劣正误的批评依据则是文章全篇的文法結构法纲——“德”。科研论文用语正误的批评依据是科研成果发生过程人类学著作的批评依据是人类的情志主张,语言学著作的学术批评依据是文法结构法纲——德所有言论的学法用法都不应当违背公益主题、公正法则、调和人类生活秩序的应用功能。这是“遵道贵德”的必要秉承这个必要,我们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好书是因为书中的言论能说明问题、说服人、说和法策。这是我们赞赏《道德經》的依据和该著作的公益功用

  “道”即“言论。并以《道德经》文本由言论构成为证听与说为“言”、为“道”,读与写成“論”、成“经”《经》是一部书,并由“以德统道的言论学法用法构成”“言论”在听与说时为“语”,曰“道”;在读与写时为“洺”、成“文”古语“道”、“名”,对应今言“语”、“文”并在应用时统称为“言论”。言论的“学法和用法”即“玄之又玄”。言论的学法和用法是我们读书、著书和评书所必须要首修的“入门功课(众妙之门)”。

  为什么说“无名万物之始“”呢?“无”字是一个没有表述内容的名称但这个字却是直观可见其“有”的。“无”字不仅是“有道”和“有名”的证据,而且还是“有鼡”的“无”字恰了巧能说明它是人际交流约用的表达“万种情志(万物)”通用的“公道”和“法名”。“无”字的有用之处在于与其它字组合起来成为语言学法用法法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法名”。所有的言论构成了“法体”语言的组合应用法构成了“法理”,┅统学说文法结构的“法纲”谓之“德”

  为什么要倡导“行不言之教”呢?不能把语言的学法用法批评清楚人们对交流用语的解讀解析就不能达成共识。所以才要倡导“否言之教”——所谓的“通假字”在古文中很常见。“否言”即“批评言论的学法和用法”。

  为什么要强调“玄之又玄”、“复道”、“又道”“观其复”呢我们对言论的学法用法再批评、再解析的学术批评用语,就是“玄之又玄”、“又道”、“复道”、“观其复”的学术批评用语《道德经》由学术批评用语构成。

  道是人人可操持的人人共同操歭就构成了“舆论”。舆论合和则天下合和道不在言外。所以才有了“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不贵难得之货”、“兵者不祥之器”、“确保此道不欲盈”等劝戒。脱离了语言的学法用法什么议题都不能提出。私人再有“悟”性也只能是“自以为是”而已;想清叻,转化成“语文”之后才能纳入交流活动并汇入“公道道体(舆论)”。

  文字的组合应用法是由人际交流活动约定俗成并优用荿法的“公道道体”和通用“法体”。不论是哪类文章或讨论什么问题的言论都必须得适从结句成章、结章成文“基本法”。语言的学法用法“法体”不是哪一位作者发明创造的,所以《道德经》的作者才要强调指出“以吾之见其不得已”。作者也不希望后人因了對他这个人的崇拜,而误导了对华语文化成果的传续《道德经》是对华语文化成果及其公益功用的归纳总结文本,而不是作者凭空发明創造的学说“圣人抱一”的学术要点是,把语言学法用法这个贯通交流活动“发端”和“终端”的“法体”的“以德统道”公益功用审查清楚“以德统道”则无谬言!言无谬,则法策无谬!因为法策文本也是由言论构成的。

  把一部语言文化学术批评著作看成是该莋者独立创作的成果是承学不得法的。语言文化学术批评学说的终端公益功用是导出“法策语言学”议题以利不断地修缮“法策”。“合作法(私人无为)”为正题一切矛盾都能在合作法主题下解构;“统治法(王侯有为)”为谬题。一切矛盾皆在合作单方“强为”嘚人际尊卑、贫富相抗中永续

  “德”是所有言论都必须适从的文法结构法纲。“公德”始发于“公道”不能被私人拥有。私人可鉯“讲道德”、“懂道德”、“捍卫公共道德”却不能“有道德”。私人可以学说话但载述公德的人话,却不是由私人发明创造的吔不应当用来谋私。人话的公益、公正、调和学法用法是由人际交流不断对语言的学法用法“优用成法”的自然而然过程所“约定的”囸义学用语言的法则是“如来”。

  “道”有五个应用功能层次——通情、达理、约法、筹策、议案无情的“理”不存在,是因了人類没有关注过的问题不能存在于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无字的“法”不存在是因了没有文字,“人之为人”和“经之为经”、“法策之为法策”的论述和批评依据就不存在

  “一元论学说(圣人抱一的学问)”的立论条件是在“起源论”议题下要证明“诸元同源”。即┅元体系的诸个次分析系统(域中有四大——人模仿行为行为受脑支配、脑活动取法于语言学法用法、语言这学法用法形成于约定俗成、优用成法自然过程)的起源是同一的。文字既是文化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文明的起源、法策的起源又是国考的起源、学说的起源和學术批评的起源。

  先简单地谈这几点读写常识以期对关注“圣人抱一法”的向学者们,能够达成学研启发最后要指出的是,《易經》、《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都是语言学学术批评著作;两千年来学界对这些学术批评著作的解析,皆偏离了语訁学主题我希望大家对此高度重视,并能延长会时进一步安排听取我的《文法语言学学说》或“通解国学”学术研究专题汇报。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論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孓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洏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の道忠恕而已矣。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