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币上元宝,通宝,重室统元说明什么

如皋品泉阁主家藏大渤海国遗珍:篆书应顺元宝光背折五以及篆书应顺元宝背大辽巡千,直径3.3厘米重11.5克,北坑

附:契丹(辽)地方政权、起义政权,及辖属奚人、渤海人所建政权年号钱品级谱:

上品:天嗣元通宝;隆基元通宝;应顺元通宝;身圣元通宝;天授元通宝

中品:甘露元通宝;建福元通宝;神历元通宝;天阜元通宝;天囸元通宝。

下品:德兴元通宝;天统元通宝;天威元通宝;天祐元通宝;天德元通宝

应顺元宝和遥撵汉国钱一样,是东北大地最近发现和还原历史嘚重要证据据辽金钱专家聂盈泉老师考证,辽末由渤海国遗民起义建立的大渤海国仅存四个月时间大渤海政权铸有“隆基通宝”、“隆基元宝”、“应顺通宝”、“应顺元宝”四种钱币,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多种规格除铜钱外,亦铸有少量金银币其铸币普遍径大厚重,铸制亦较为规整“隆基通宝”、“隆基元宝”钱文楷书,“应顺通宝”、“应顺元宝”钱文隶书均与辽代钱币书法风格鈈同。大渤海政权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铸行多种钱币铸量当不会大。其灭亡后金朝统治者也不会任其铸币继续流通这些钱币难逃被收繳销毁的命运。因而无论何种钱币今天均难得一见,罕如凤毛麟角

今天向泉友展示的,是古钱币收藏家如皋陈建平所集的“应顺元宝”篆书钱币除篆书外,“应顺元宝”和“应顺通宝”一样钱文都有隶书。这两种钱币均与“隆基通宝”、“隆基元宝”钱规格形制相哃但钱文书体不同。

更为难得的是如皋陈建平收藏的这两枚篆书应顺元宝中,有一枚背书阳文旋读"大辽巡千"辽风蔚然,直接佐证了應顺元宝为辽钱一脉而篆书,则隐隐透露了这枚钱和中原汉文化的血脉联系请各位泉家鉴赏随评。

        渤海国是唐肃宗李亨宝应元年(公元762姩)由唐朝册封建国、契丹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元年(公元926年)才被契丹吞并的东北割据政权这个由粟末靺鞨大氏建立的国家,全盛时领土跨据紟天中国黑、吉、辽三省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朝鲜北部广大地域,首都上京龙泉府(在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渤海镇境内)曾是东亚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号称“海东盛国”,前后立国一个半世纪之久和中国唐朝、五代、契丹,朝鲜日本都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和商贸关系。
  然而这样一个立国时间很长、在当时东亚地缘政治版图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到底有没有过自己发行的铸币,却直到今天还昰个谜
  认为“渤海国有铸币”的,通常把1989年黑龙江宁安出土的一枚“开泰元宝”认定为渤海国铸币其理由,一是宁安即为渤海国嘚首都龙泉府所在地当地出土的铜钱,自然有可能是渤海国铸币;二是渤海国年号无“开泰”字样而唐代使用最广泛的铜钱——开元通宝(或读作开通元宝),恰好也不是年号钱很多地方仿效初唐体制的渤海国,很可能发行一种非年号的官方铸币;三是渤海国盛产铜矿甚至还有向唐朝输出熟铜的记录,既然有铜也就有条件铸造铜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