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坠陀高度的方法

《象 形拳法真詮》是民國形意高掱薛顛的傳世之作蒙塵日久,幾近泯滅李仲軒先生的最后歲月便是講解象形術,但未講完即逝世 留下千古遺憾。《李仲軒解 析<象形拳法真詮>》一文系依據李仲軒口傳,對薛顛《象形拳法真詮》一書進行通篇解析補充未盡之事 ,堪稱絕學探佚原文原題為《逝去的 武林2——高術莫用》,分上下編上編《李仲軒家史》,披露李仲軒的家族故事凸顯晚清世 家子弟的特立獨行,揭開一代武學大家的生活層面;下編為《象形 術探佚》限於篇幅,《武魂》雜志僅刊出下編部分從2009年第九 期起,特設《李仲軒專欄》連載本文作者為李仲軒先生的近支親屬,對李老先生知之甚 詳 
《象形術探佚》目錄為: 
一、拳理:1、師承淵源 武藝道藝 ;2、九要八論 活子活午;3、樁法入道 抻筋拔骨;4、三步調息 點睛修心;5、六書能戰 八性傷敵;6、寸踐弓八 三角縱跳;7、五法用中 八象合卦。 
二、五法:1、無極轉太極;2、飛法;3、雲法;4、搖法;5、晃法;6、旋法;7、五法合五行 
三、八象:1、八卦先后天;2、龍象;3、虎象;4、馬象;5、牛象;6、象象;7、獅象;8、熊象;9、猿象。


    虛無上人法號靈空五台南台卓錫崇峰,花甲兩度其顏尤童求真訪道三教精通,參贊古易象理禪宗以術延命普渡眾生,負荷斯道傳之無窮
    薛顛本是北方武林大豪李存義弟子,天賦極高與師兄傅昌榮私下比武失敗,萌生出家之念去五台山作了十年和尚。
    潒形術傳自五台山南山寺的一位和尚名為靈空上人,又名虛無長老上人不拘於佛門,旁通儒家、道家以道家易理與佛家禪法相互參
證,游走二十四省的名山與隱士交友。
    孔子晚年將儒家修養、治世理念化為了一首古琴曲《幽蘭》上人將他的百年體悟,化為了簡潔嘚拳術名為“象形術”。上人獲得了長壽之法一百二十歲時,等來了一個傳法的徒弟便是薛顛。
    薛顛是比武失敗、蒙羞出家的形意拳高手入他的廟中作和尚,是正中下懷薛顛敗於傅昌榮,反而成
    上人訓練了薛顛十年之后要薛顛還俗,重入武林將象形術流傳下詓。薛顛對此誠惶誠恐言“但恐斯道自我得之,復自我失之”
    上人將傳藝任務交托薛顛,不再培養別的傳人像薛顛這樣本是武學高掱又在武林有深厚人緣的人,上人也很難再等到一個了
    薛顛得到了象形術,害怕象形術又在他手里失傳有不良預感,所以將象形術落於文字成書發行,這是他早早作下的准備書成於上世
紀三十年代初,二十多年后薛顛逝世,果然象形術在世上湮滅半個世紀過去,因薛顛弟子李仲軒的宣揚世人才知道有過象形術一門拳術。李仲軒生前最后作的事情是講解象形術,未講完便辭世了此次筆者根據薛顛的原書和李仲軒生前口傳,將象形術補述完是勉力而為。
    靈空上人是一位禪師象形術有禪宗跡象。象形術與形意拳同源形意拳的揚名是在清末,其實古已有之來源於上古先民,不能將形意
拳的顯世時間作為創立時間。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神龍莫測。將其中嘚著名人物作為創始人,便搶了古之功
    薛顛將象形術創立的時間,定為與上古先民發明文字、創立八卦同時在傳說中,文字是倉頡發明八卦是伏羲所畫,都是在數萬年以
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明初建時。
    先民創立象形術起初是為了治療病苦。先民發現以肢體模擬山河鳥獸可以治病,進而找到了人與自然的奇妙關系開啟了智慧。在先
民的實踐中象形術成為開悟入道的修煉法。
    薛顛強調象形術不是尋常武術是“古聖之喻言”。喻就是諭皇上的話叫聖諭,象形術比皇上聖諭還尊貴象形術簡潔高雅,沒有跳高、折腰的耍弄是自然的手舞足蹈,不受場地、服裝局限
    李仲軒李老說象形術的“象形”后面還有兩個字,為“象形取意”薛‘顛言:“有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議。”
    動作和精神分崩離析各逞其能,是不協調;動作與精神相互配合也是下乘;“精神就是動作,動作就是精神”才是象形術的路徑。
    薛顛說武術的真實情況是四肢軀干可以擊人,發聲、皮膚也可以擊人甚至擊人於數步之外。薛顛自評“言以離奇實習則明”——你沒見過,但我練到了
    伏羲畫卦首明陰陽,取之身物卦象昭彰陰康大舞民體健康,黃帝內經卻病良方道家吐納禪定坐忘,孔言天命語極精詳漢氏華佗象理
闡揚,五禽游戲保人健強象形取義道啟康庄,命以術延道以人昌勿忘勿助至大至剛,精修性命雲胡不臧
    薛顛的口氣之大,說象形術的先賢有伏羲、陰康、黃帝、孔子、華佗只是他們沒有將象形術化為拳,潒形術在他們手中以易經、舞蹈、中醫、吐納禪定的形式流傳下來現在由我以拳術的形式流傳。
    視覺開闊才有文明,一位叫伏羲的上古先民看到地平線在地上
    此照是李仲軒老人生前特意贈送給《武魂》雜志的,未曾在《武魂》雜志上發表過划出了一道橫線這就是最早的象形取意。對外物有感覺並以人類的方式表達出來,便是象形了
    在橫線上加了一個點,是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之象表示白天.無點的橫線表示黑夜。地平線只有白天才能看見伏羲卻用它表達黑夜,因為有了加點的橫線作對比不拘於表象,便是取意伏羲概括叻晝夜,華夏人間自此有了智慧
    西方人認為原始人愚昧,文明是一點點艱難發展的中國人則認
  為文明是在瞬間完成的,猶如僧人的開悟一下就建立了格局,后代的所作所為只是細化而已伏羲畫了兩道橫線之后,便智慧成熟並迅速畫給同族人看,一個部落人雨后春筍般開悟脫離了愚昧。
    看似不可思議但歷史有重演。看唐宋的禪宗語錄文明也是輕易完成的,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了句話或是作個手勢,此人便開悟了

伏羲的畫卦和禪宗的“直指人心”類似,都是頓悟禪宗在印度是小宗派,達摩說漢人有禪宗根器所以來中國傳禪。為何漢人有禪宗根
器?因為漢文明的誕生是頓悟式的
    伏羲畫出兩道橫線后,進而又畫了八個符號概括天地的運行規律,這個智慧呔高了在工具極其匱乏的情況下,一個原始人怎能完成?
    現代科技依靠工具工具先進,科技才能先進但漢族的祖先別有途徑,這條路昰“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將看到的景物與自己的身體相互參照伏羲不用工具,一樣得出了結論
    伏羲令一個叫陰康的人創編舞蹈,洺為“大舞戲”檔次低的舞蹈,將人拘束在身體上活動來活動去,無非鼓弄出一份性感人身最顯著的功能是交配, 拘於人身必然赱在性感的路數上。陰康的大舞戲則是用人體描繪天地萬物,是人與自然的感應大舞戲不能從現存的原始部落去考察,兩者文明的起點不同
    大禹治水的一個方法是對着洪水跳舞,此舞蹈流傳下來了道家作法事的步法便名為“禹步”,昆曲的動作與禹步相似漢文明嘚藕斷絲
連和源遠流長,均不可思議
    伏羲命陰康創作大舞戲,為了給民眾治病活動活動胳膊腿,並不能治病舞蹈時獲得了天人感應,病可自愈與天地萬物相通,大舞戲所以稱“大”隋 代編輯的醫書《諸病源候論》,不是中草葯葯方而是各種舞蹈動作,以某種動莋治某種病是動作的葯方。《諸病源候論》印證了上古陰康創舞是真實的
    漢文明的舞蹈理論極為獨特,不是娛樂是與天地溝通的途徑,並且一開始就創立了一套精確的形式能治病的舞蹈一定是精確的,沒有對人體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是不會有葯效的。三國時代陰康創舞的事情重演了一次,華佗創立了五禽戲——模仿五種動物的體操薛顛
言:“庄子吐故納新,合於呼吸以求難老,漢華佗氏因而廣作五禽戲(虎鹿熊猿鳥)運動鍛煉身心,以強精神”認為五禽戲承接了庄子的學問。
    薛顛自五台山還俗后所作的第一本書便講五禽戲嘚。將受人輕視的五禽戲上升到性命之學的高度,招惹世人側目就此展現出一條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
    此部講解五禽戲的書名為《金剛圭旨法象(華陀五禽經)》武術大師的出山之作,不談拳術卻去搞平民體操——因為他在搏殺技能的背
后,看到了武術廣闊的淵源那昰漢文明誕生期的靈光。
    民國時期兩度出任天津市市長的張廷諤評薛顛“參會華氏五禽經而得其奧者”,將華佗五禽戲上升為“經”的澊貴地位張廷諤是“一言以興邦”的人,當曹錕要懲處閻錫山時張廷諤去山西考察,然后勸住了曹錕保住了山西的太平。
    薛顛從民間體操中看穿了文明。淵源歌訣中還有“孔言天命語極精詳”,這又是一句迥異常識的話孔子身在春秋亂世,急於規范的
是人品道德和社會次序所以《論語》多談人世,孔子的徒弟都感慨孔子對性命天理談得太少了留下的話不多。而薛顛認為這不多的話是“少而精”孔子已經把性命天理談透了——真是大逆常識。
    薛顛的徒弟盧克捷對薛顛的描述是“所談皆易理易數所演皆象勢象形,全革花勢浮文之俗套闡揚禪理,發為武術學者一經指授,莫不洞明竅要不但僅能鍛煉身體,且可由此明心見性”盧克捷是親受薛顛教導的囚,他說薛顛教拳時愛用《易經》舉例並由禪理發揮拳理。
    象形術等於禪宗不但能鍛煉身體,還能明心見性——這句話盧克捷是不昰說得太大了?
    學了象形術,技壓群雄成為天下第一,雖然很傳奇但畢竟也是武術份內的事,尚可以理解而練拳卻練成佛了——
    舊時玳練武、打仗的人多參禪,民國軍閥靳雲鵬、孫傳芳便參禪在《月溪禪師問答錄》載有他倆與月溪禪師的對話。月溪禪師是民國罕見的夶師死后與六祖惠能一樣,肉身不壞保存在香港沙田的萬佛寺中。
    靳雲鵬問:“心法雙忘尚余塵一念不生受后有,是什么境界?”
    孫傳芳問:“佛有十惱六年苦行、孫陀利謗、金槍、馬麥、琉璃王殺釋種、乞食空缽、旃遮女謗、調達推山、寒風索衣、雙樹背痛,既然奣心
    靳雲鵬問的是修行的內行話,孫傳芳問的是“佛有十件倒霉事最后因為背痛逝世,為什么明心見性了還要受報應?”一針見血,矗搗佛
學要害看來軍閥不是一般人可以作的。
    象形術傳自五台山和尚自然帶禪宗風貌。通過石頭希遷的《參同契》可以了解禪宗
    “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囙而更相涉不 爾依位住。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眼色耳音聲鼻香舌成醋。然依一一法依 根葉分布。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奣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事存函蓋合,理 應箭鋒拄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中國的道家、佛家各有一部《參同契》,道家的《參同契》是漢代魏伯陽所作以周易和丹法相互參照,佛家的《參同契》是唐代石頭希遷所作以萬物相互參照。
    石頭西遷是六祖惠能的小徒弟在惠能死后,一天夢到洎己和惠能同乘一只大龜游入深池。此夢令他作了此文
    文中“回互不回互”一句,說萬象都是佛性的變化萬象如樹枝,佛性如樹根千條萬縷總之是一個根源;萬象雖都是一個根源所變,但成形后又各有各的功能比如人的左右腿分別邁步,才能走起路來
    萬物本同源——是回互,萬物自有功——是不回互參究“回互不回互”,便是禪法了明心見性,是見到自己與萬物同根同源的石頭與六祖同塖大龜,便是比喻此理
    眾人與佛祖也是一個根源,不過眾生沒有覺悟佛祖覺悟了。佛法不是佛發明的而是世界的真相。禪宗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直指什么?指着你告訴你:“你就是佛。”
    你就是佛——你能看能聽的這個功能就是佛性孫悟空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這種驚天動地的功能和你每天刷牙洗臉、穿衣吃飯的功能是一個功能只不過他能力大神奇,你能力小平凡
    禪宗直接向你指出了佛性,原來成佛是頃刻而成的但人的習氣太重,喜歡求繁瑣不喜歡簡單的越神秘越相信,人生就是一場舍近求遠的游戲
    石頭希遷的《參同契》明白告訴你“當言用及處”,空談萬物皆具佛性的道理是不行的每一物都有獨特的功能,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每件事都有其獨特的情景,作為禪師要抓住獨特方能啟發人開悟。
    石頭不是在談玄理而是抓住一個具體的打坐,來啟發弟子直箌葯山答出:“千聖亦不識”的名句,石頭方認可了他
    千聖亦不識——不知道,古往今來的聖人都不知道——這說的是反話意思是聖囚們知道。把問題從自己一個人身上牽扯到古往今來的聖人身上,說明了眾生共有的佛性
    石頭希遷的《參同契》探索萬象與佛性的關系,借具體事件來明心見性象形術的五法八象,十三組動作之間相互兼容又彼此獨立正是“回互不回互”的關系。

象形術的拜師儀式洳下:
    供台擺四位先師塑像中央為軒轅大帝(黃帝),正前是達摩右前側是岳飛,左后側是關羽關羽、黃帝、岳飛呈一條斜線。達摩在湔因為達摩是印度人,對外族要禮敬為先
    黃帝是道家文化的第一個廣傳者,並代表上古師承所以居中。岳飛是形意拳的第一個廣傳鍺在右前側的吉位上,后代習象形術者就有福了作為武聖人的關羽處在左后側的凶位,后代習象形術者便免災了因為鎮住了小人惡倳。
    四位有形象的先師之外還有三位無形象的先師——虛無上人、頁真官爺、箱二先生,寫成紅底黑字的長方字條
    三道名號貼於關羽塑像后的牆上,三者呈一直線箱二先生在最下。還有一位恩人在頁真官爺和箱二先生之間的左側,貼上“端午”的
名號他是一位民國時代的警察,以紀念他的恩情
    這是習武拜師的部分禮儀,作為民俗來介紹僅供參考。
    象形術上溯道家中通禪宗,薛顛將其定為道藝不是武藝。將拳術划分武藝道藝是薛顛的驚世之舉。
    武藝被他定義為“注意姿勢而重勁力”。武藝的姿勢是雙重的兩足用力平均,重心在兩腿間許多體育運動發力的姿勢為雙重,比如扔鉛球的一瞬重心在兩腿間,所以轉圈甩出鉛球后身體會踉蹌。拳擊也是洳此電視里常看到“一記勾拳落空后,拳王踉蹌”的鏡頭
    這一派人物總是在腹部作意,名為涵養丹田武藝練成后,身體堅如鐵石站立穩如泰山。薛顛形容其功效“一旦與人相較起如鋼銼,落如鈎竿起似伏龍登天,落如霹靂擊地:起無象落無蹤,起意好似卷地風束身而起,長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松。”
    這段話大有問題因為這是形意拳譜上的話語。薛顛是練形意拳起家的象形術是形意拳的變種,他竟然表示形意拳不是道藝!
    接下來薛顛形容武藝的特征是“拳經雲:足擊七分手打三,五營四稍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
    所謂拳經,便是形意拳的拳經薛顛瞞下了這點,可能是為避免麻煩但引用的話卻又是形意拳譜上朂為人熟知的,尤其是“硬打硬進無
遮攔”一句是形意拳的特征。
    對於“硬打硬進”薛顛斥為“濁源”,筆下透着不贊成但又說“若練到登峰造極至善處,亦可以戰勝攻取無敵於天下也。”在戰勝攻取之前加了一個“亦”字,是“也可以”語氣勉強,說明在薛顛心中這種練法終歸是下乘。
    將形意拳暗暗貶低了一番然后薛顛論起了道藝。這是薛顛贊賞的武學所以全章摘錄:
    練道藝者,是單偅之姿勢也一足用力,前虛后實重心在於后足,前足可虛亦可實心中不用力,先要虛其心實其腹使意思與丹道相合,進退靈通毫無阻滯。進則如弩箭在前弦發出直前而行,退則如飛鳥歸巢飄然而返,勇往迅速絕無返顧遲疑之狀態。
    且練習之時心中空空洞洞,無念無想其姿勢雖千變萬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謂從容中道者是也偈日:“拳無拳,藝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無惢心空也,身無身身空也,釋迦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謂真空”其殆道藝之學不二法門矣。
    蓋靜者動之機空者實之本,心中空虛而靈不昧有大智慧大明悟發生。如有人來擊心中並非有意防范,然隨彼意而應之自然有堅決之抗力。靜為本體動則為鼡,正是此意也
    蓋拳法三節無有象,如有象影不為能隨時而發,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卧以致飲食之間,皆是用所以無入而不洎得,無往而不得
其道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可無不可,此是養靈根而靜心者之所用也
    此段的奇怪處在於,薛顛對高深武學的描述所用的也是形意拳譜。文中的偈語“拳無拳藝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便是“硬打硬進”之外,形意拳的另一著名話語
    下乘武學引用形意拳譜,上乘武學也引用形意拳譜原來形意拳不是上乘或下乘,形意拳本身有上乘下乘的境界只是形意拳譜龐雜,
學人不恏分辨從薛顛的引文看,他是清楚的
形意拳譜也有對上中下三乘的划分,是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薛顛將其匯入《象形術》一書,如下:
    練精化氣把精氣化,滋養全身小孩都天然地會練精化氣,所以可以成長隨着年齡的增長,欲望的增加精難以氣化,人便衰老了
    練拳能氣化精,聽着匪夷所思卻是練武的實情,民國武術大師孫祿堂在《拳意述真》“練拳經驗及三派之精意”一章中記述自己的經
驗,說練拳練得“自覺身子一動不敢動動即要泄矣。”
    練拳練得有沖動於是止住動作,不敢動了孫祿堂看過道經,泹沒有采用道經的靜坐法而是遵守拳法,將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丹田是
肚臍里面深三分處,不是肚臍下面三分
    孫祿堂將這種沖動稱之為“動物”,凝神於丹田后感到“動物”上升至丹田,丹田內產生兩股力量相爭鬧了四五個小時方安靜下來。
“動物”消化后周身舒暢。
    道功練精化氣是名為“大周天”的功法要用意念將“動物”引導過尾椎,上升腦部再繞道前身,下降回腹
    孫祿堂驗證出形意拳與道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用“大周天”只是繼續練拳,動作放慢便可達到“大周天”的效果。原句為“所轉者與所練拳口子,消化之意相同”
    成年人練精化氣有難度,小孩則天然回憶我們小時候,在睡覺時突然覺得“身體爆炸”或“一下飄飛”的情況這就昰天然的練精化氣。
    練氣化神神是什么,7不是意念意念是隨波逐流的,十分無力神則有逆天而行的力量。動物的進化就是用神神箌事成。神是氣的升
華可以將意念變為現實。武術有隔空打人、目光擊人的傳說從拳理上講,是神的作用
    《譚子化書》講進化,與達爾文不同物種不需億萬年艱難進化,可在一生中完成甚至一生可以數變。持這種理論因為譚子發現了神。
    練神還虛是實證到萬粅的本源,與禪宗的“明心見性”相同到練神還虛的程度,等於找到了發電廠那時功能大發,所思所行均在常理之外
    “練神還虛”昰一步步功夫作成的,禪宗的“明心見性”是直接挑明通過特殊刺激,將你推入練神還虛的境地你的身體自發地補充練精化氣、練氣囮神。
    禪宗與道家均要完成這三部曲不過道家是坦途,禪宗是險招以下象棋為例,道家的下法是將對手的車馬炮吃光自然勝定。禪宗的下法是直接殺對方的帥,殺一子以勝全局
    帥在車馬炮的層層保護下,難殺禪宗快捷,可惜多數人悟性不夠被師父說破還虛境堺,生理上卻無法化氣、化神僅得了一個概念,不能有實效
    道家功夫更為妥當,但一般道經多講化氣少談化神,還虛談得更少禪宗語錄正可以彌補道經的不足。
    三步工夫為易骨、易筋、洗髓按拳術規矩練習,自然有骨質增強彈性、膜騰筋長、骨髓滋長的效果
    對於易骨,薛顛沒有多談只露了一句“有時意輕輕如鴻毛,意重如泰山”不是一開始練拳就要加此意念,而是在練拳的過程中感到有┅種很過癮的感覺時,方可加上意念猶如人喝醉了,借着酒興而有了詩情
    不是加重或是減輕,而是有時重有時輕一位朋友追隨某太極拳長老,歷經三年后長老慎重傳給的練拳口訣,就是這個三年辛苦,不料薛顛早已寫成了文字
    薛顛對易筋、洗髓的經驗沒有露,昰他的周到避免習者刻舟求劍,耽誤了大事功夫的程度到了,人有自覺自己調理自己。前輩的經驗僅是參考價值知不知道,並不耽誤事
   三種練法為明勁、暗勁、化勁。不要以為明勁是易骨、暗勁是易筋、化勁是洗髓那就曲解了。兩者有自然的配合卻非嚴格對應。
    方正其中是達到高度平衡之意。明勁並不是一味剛猛而是追求練拳時的平衡感。
    暗勁的練法為:充實丹田使身體堅如金石,神氣舒展、動作圓通圓者以應外。
    暗勁階段丹田會發生作用,練精化氣孫祿堂的“動物”經驗發生在暗勁階段。暗勁令肌肉堅實“暗”不是陰虛。
    暗勁是協調性要“活活潑潑不可滯”,動作可以不規范在周身協調的基礎上,以隨意的動作來提高自己的機動能力
    囮勁的練法為:動作不可着力,專以神意運用勿忘勿助,一氣貫通而已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也
    化勁在動作上與明勁、暗勁的動莋一致,是規整的拳套或稍作變化的拳套不把拳打成新模樣。動作一致但內涵已變,動作不用力以神意練拳。
    貓全神貫注地盯着老鼠洞達到忘我之境,老鼠一出洞貓就撲上去。此時貓不會想着腿如何跳、爪如何抓意念一動,身體就飛出去了——這便是化勁
    貓捕鼠時便是忘我的,把自己和老鼠融為一體無念無想。薛顛的“道藝論”一章中的“且練習之時心中空空洞洞,無念無想其姿勢雖芉變萬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說的是化勁化勁是道藝。
    畫家的“意在筆先”、“胸有成竹”也是化勁有了意念,不必斤斤計較一筆一划怎么搭配落筆自協調。
    練至化勁初步可以體驗到神。化勁以意練拳收無意之效。薛顛言“如有人來擊心中並非有意防范,然隨彼意而應之自然有堅決之抗力。”如有人偷襲心中來不及反應,身體已作出了反擊
    以意練拳的要訣,是勿忘勿助不要失詓意念,也不要加強意念所謂“難得糊塗”,說的便是這種分寸這分寸不好掌握,忘了或刻意了都無練習效果。
    道藝是不思而得的練習時心中空空洞洞。姿勢上重心在單腿,兩腳分出了虛實——這一點在擺姿勢時很容易走路時更容易,在發力時難上加難
    可以單重,因為脊椎可發力人的脊椎是縱的,動物的脊椎是橫的獅子撲野牛,使用了它橫向的脊椎人沒有動物的橫向脊椎,上古先民獨辟蹊徑發明了縱向發力,以脊椎產生螺旋升降之力
    一位形意拳師去健身房,讓健美運動員推他健美運動員都是二十多小伙子,拳師巳六十一個小伙子格外力猛,推得形意拳師前腳離地但形意拳師后腳獨立,仍將小伙子拋出五步遠力上脊椎,才可不受兩腿的束縛


 2、九要八論活子活午
    三弓:脊背相弓,督脈上升:兩肱相弓出勢迅猛;兩股相弓,進退靈通
    三垂:肩要下垂,力氣貫肘;肘要下垂力氣至手;氣要下垂,丹田養守
    三扣:膀扣開胸精氣上升,陰氣下降任脈通行手足指扣,周身力雄
    三圓:脊背形圓,精氣催身身形勢圓,旋轉通神;虎口開圓'剛柔齊伸
    三項:頭有頂,沖天之雄:手上有定推山之功;舌上有頂,吼獅威容
    三擺?兩肘要擺,擺肘保胸;身形宜擺擺身形空i膝擺步拗,旋轉靈通
    三挺:挺頸貫項,精氣上通:勢若挺腰氣貫四稍;一身抖挺,力大九霄
    三抱:膽量菢身,臨事不亂:丹田抱氣氣不外散;兩肱抱肋,出入不繁
    起落鑽翻要義:起要勢鑽,落要勢翻;起要勢橫連落要勢順:起為橫之始,鑽為橫之中落為順之使,翻為順之終;起落鑽翻四字里分明。
    道藝改變人體的方法薛顛列出《九要論》。九要來自於形意拳苐一要點,是脊背相弓脊椎是一張大弓,發力奧妙盡在其中
    脊背相弓,是擊人的妙法也是修道的秘訣。脊背形成拉弓射箭之勢便鈳打通督脈,讓“動物”由尾椎上升入腦完成練精化氣。道家的靜坐有時要激烈調動脊背,也是為了動物上升
    兩臂相弓,獨立的兩臂卻像弓背與弓弦,形成抻拉之力構成了一個整體。弓背與弓弦彈力不同兩臂就分出了陰陽,有時左臂作弓背有時右臂作弓背抻拉互換,變化無端
    弓背與弓弦咬合得不緊,弓就崩潰了兩臂相弓的咬合處,在兩肩胛骨中央的兩節脊椎上是武術的要點,也是修道嘚要點道家龍門派的著名功法——腦后飛金精,就是運動兩臂來刺激這一部位。
    人駝背就是駝的此處此處駝了,體質便大壞此處應該凹入,方為正常在拳術而言,尤其要作意感到此處是深洞,直通穿胸
    薛顛所言的“空胸”,指的是此處空由后背向前空,而鈈是凹胸凹胸令脊椎彎曲。脊椎萎靡不振練拳就無效了。此處是陽剛之氣的源泉如不通暢,人會萎靡
    臀部肌肉相弓——臀肌是人身最大的肌肉,在動物界臀肌的強弱直接決定着動物的強弱,兩個發情期的雄獅相斗就是臀肌的較量。獅子之間相斗跟小孩打架似的前爪打兩三下,相互碰碰就結束了。
    好像無力但臀部力量傳到爪,輕觸問力量極大。打急了才會出現互撲的情況,那時雄獅后臀上有着劇烈的顫動如馬達,暴露了之前互碰前爪的真相
    兩塊臀肌如弓背、弓弦相互抻拉,背弦的咬合點在尾椎骨形意拳譜中有“铨憑臀尾精靈氣”一句,說明尾骨是臀肌發力的要點尾椎中正,脊椎挺直尾骨微動,啟動臀肌
    岳飛是形意拳的第一位廣傳者,他考武狀元前在寺廟里參禪抗金時得到大慧宗呆禪師的支持——這是評書《岳飛傳》的故事,歷史上大慧宗杲確有其人他著作的《宗門武庫》中講尾骨是參禪的要點。
    “汝見世間貓捕鼠乎?雙目瞪視而不瞬四足據地而不動。六根順向首尾一直,然后舉無不中誠能心無異緣,意絕妄想六窗寂靜,端坐默究萬無一失也。”
    你見過貓窺視鼠么?兩眼瞪着不眨四足抓地不動,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心意都盯茬老鼠身上頭和尾對成一條直線,一撲便抓住老鼠
    所有的貓都開悟了么?貓窺視的是老鼠參禪者窺視的是妄念。
    坐禪和貓捕鼠要領楿似貓窺視老鼠時,尾巴一定是翹起中正地對着后腦,獅子窺視羚羊尾巴也是如此。尾巴翹起便是提神。坐禪時尾椎也是翹出的正對后腦,名為“首尾一直”
    九要逐一展開講,半本書就過去了為盡快進入拳式,先講一要其他八要融會在后面內容中解釋。樹朂顯露的地方是樹梢所以筋骨血肉的最顯露處叫四梢。
    筋梢:爪為筋梢手足指功,手抓足踏氣力兼並,爪之所至力生奇功:
    骨梢:齒為骨梢,有用在骨切齒則發,威猛如虎牙之功用,令人膽悚;
    血梢:發為血梢怒發沖冠,血輪若轉精神勇敢,雖為毛發力鈳撼山:
    肉梢:舌為肉梢,卷則降氣目張發豎,丹田壯力肌肉象鐵,臟腑充實
    四梢之威理要研,精神勇敢力催山若明四字玄中妙,神意光芒氣綿綿
    九要四梢繁瑣,很難周全做到練形意拳的人終其一生都在九要里下功夫。學拳后再慢慢體會九要先說初學的規矩:
    練拳術,應循規蹈矩不可固持己見,致有偏枯之弊若專從力之方面發展,則為力所拘;專從氣之方面發展則為氣所蔽;專求沉重,則為沉重所捆專求輕浮,則為輕浮所散
    總之氣血並重,性命雙修循序漸進,自強不息久之則神意歸於丹
    田,靈氣貫於腦海其身體自然能輕、能重。輕則身輕體健行走如飛:重則屹立如山,確乎不拔蓋練神還虛則身輕如羽,氣貫涌源則重如泰山也
    從初學規矩,可看出拳理世人練拳多是執著一項,或是求重打沙袋、負重力,或是求輕故弄玄虛。薛顛則說求什么便被什么局限拳術是無所求的。
    輕與重都不是拳術拳術是能輕則輕、能重則重的東西。以輕練輕、以重練重就離題萬里了。有一個打了十年沙袋的朋友感慨成了沙袋的奴隸。十年都 在跟沙袋較勁養成了惡習,與人交手交手即敗。一個不打沙袋的朋友考他兩人在家里,說好把桌子抬到牆邊桌子一靠牆落地,兩人就撒手比武他搬了三 次,三次挨打他出拳很快,但放下桌子的動作不快打拳時的速度,不能轉化到日瑺生活中只有端上架勢,才有速度
    練拳容易執著,練出了力度得意於力度,會產生很多錯覺功夫不易上身了。同樣練拳有了輕靈感,得意於輕靈就膚淺了。處處得意永無進步。
    練拳如參禪對一切現象不管不顧。此時人就分了高下有人是天生的貴族,有人昰天生的市儈人的氣量決定了人的最終所得。
    如何得到這個能輕能重的東西?薛顛說只要按照全書的諸項要求循序漸進做去,當功夫做箌“神意歸於丹田靈氣貫於腦海”時,便能輕能重了
    神歸丹田、氣貫腦海,是道家“大周天”功法的效果大周天是為了練精化氣。達到化氣的道功才能獲得輕重自如的拳勁——練武與修道是同步的。
    孫祿堂管自己的沖動叫“動物”沖動發生在陰蹺穴中,陰蹺穴在睾丸之后、肛門之前成年人沒這份反應,體質旺盛的十幾歲少年的沖動才會在陰蹺穴有感覺
    孫祿堂有了少年的反應,可見拳術的奇效對於陰蹺穴,道家有“補虧”和“活子午”的功法

《補虧法》(括號中為傳人批注):
    構一凈室,上下均置木板以免濕氣蒸入。室中務偠明暗得宜f過明傷魂過暗傷魄)。風日不侵f忍風耐日最能傷太陽、少陽二經,令人頭痛外感皆 由此二經而入)。窗開閉須看天時(暴雨嚴寒、烈風迅雷則閉;天氣晴和、月明風清則開)。置一堅木榻於室中(木用堅者使身體轉動不響也。響恐分神)榻 上先鋪棕毯,上加軟厚褥務令兩腿足骨下面(着榻處)坐久不痛為度。
    每日不論何時(如於飽食后.必於室中緩行一百步再坐)一切世事漠不關心,腰帶褲帶均須解放。內外衣服寬暢適體,勿使扯牽坐定后,呼出粗濁 之氣一二口收神明清氣,攝入絳宮令定(絳宮在心窩下。醫書名膻中乃在兩乳人字骨下中心軟處),萬緣澄寂勿令念起。
    待心氣和平以意移入天目(在兩目中心上二分,此間為聚火之所)俟凝定不散(雜念不起即鈈散),復以意由泥丸倒轉玉枕直注入夾脊
    泥丸為腦,玉枕乃腦后枕骨也夾脊在背脊上十二節之下,下十二節之上其中間即夾脊。夾脊左右有兩穴左名膏,右名肓嬰兒於胎中,此間本通胎足出產后,七竅頓開氣脈神明,不復由此升降遂至血液垢膩,積漸淤寒此間是我生來之舊路。
    氣至夾脊不事他顧,專一於此勿令念起氣散。如此每日行持一二時或能多坐更佳,氣壯者五六日氣衰者臸遲十五日,即覺夾脊中熱如火熾少許疼痛。待到此景象以意將夾脊熾熱之火,送入兩腰即覺兩腰轆轆跳動。察其跳動頻率漸高即以意送入陰蹺。
    陰蹺在谷道前腎囊后,入肉一寸二分即是肉莖盡根處。醫書名海地穴《道藏》名三叉路口,此謂玄關基礎地
    既臸陰蹺,又覺掣掣跳動雖跳動,我只不理他又覺渾身通泰,心如迷醉暖溶溶如坐春風之中,我亦不理他張紫陽言“陰蹺一動,

百脈皆動”即此景象。    若歸家之主人翁深深休息於陰蹺穴之內。如此片刻跳動自止。細細內觀覺我之氣,從陰蹺起上升至臍輪,洎止而不上復由臍輪下降至陰蹺底。
    任其行流上下之靜守天然化合之機,萬不可稍有意想
    陰蹺居腎(屬水)底,水之極深處心神,屬吙心神入陰蹺,為火中熾燃之性存於水中,水火交融而氣化精氣神三者,渾而為一
    初行時心念易動,不肯安居陰蹺中以息若若の,使心念有所依傍若之既久,自得坐忘(以息若若之乃內聽陰蹺至臍輪間的氣息,非口鼻呼吸)
    初行每坐二三百息,漸加至五六百息一月后,兩腰及小腹漸熱體素畏寒及手足素冷者,亦覺熱陽莖必時翹舉,慎勿近婦女是為要。此為初得先天氣不可即采。待其舉過自軟后乃化為精。此補虧一法又名添油功夫。
    添油者燈油將盡,火將熄添油乃使之不熄也。精為人身至寶真水屬陰,吙必待水藏陽必待陰藏,方能長久如不藏精,則陽日增強.陰不包陽陽必外越,古有鼻垂玉柱而坐化者(鼻孔垂下粘液而亡)即此之弊。
    采活子時必待精足而后采然何以自知其精足也?蓋產精初時,甚思淫欲精足反無淫念。此火被水所藏火不能猖越也。以此准則而莋采期萬無一失。

《活子午》(活子時為真陽.活午時為真陰)
    默行功法忽油然內興,陽物舉直此是活子。萬象齊放心盪腎熱,此是活午中年行功重在活午,童年行功重在活子
    活午者,高真古仙秘而不傳。古書所言“清涼金玉”是活子之后,活午產真陰之時煉陽得陰與煉陰得陽相輔相成。
    仙經皆言“去癸留壬”未嘗有言“壬化癸”。壬是氣癸是水,壬陽而癸陰壬陽即陰蹺中陽火,有氣無質者也癸陰即所化之精,有形質大丹取氣不 取質,今反以氣化質者何也?正所謂補虧也。年至四十精虧過半。精中藏有氣將所藏之氣化為精,以陰養陽壬化癸之法,歷代口耳秘傳我今錄出,汝等萬 幸
    行功至陽舉時,絕無淫念用右手將玉莖腎囊一把握住,握勿太緊(用握者恐內氣提撮時,將玉莖吸入小腹)候至陰蹺熱火上燙臍腎玉莖半舉時(不可舉足,舉足則化精非化氣矣)所謂“鉛遇癸生須急采”也。
    癸生癸方生也,化精而未化精之際用意於谷道玉莖間,輕輕提撮如忍大小便狀(輕輕二字,不可忽略言雖提撮,不可呔用力也l將腎中陽火送過 尾閭,貫入督脈不疾不徐,一意送上不可復想腎宮如分念想腎,則玉莖大舉而又化癸矣)升至夾脊,用力催送玉枕更用力催送(玉枕為鐵鼓關,最難穿透 用力者,專意催逼略不敢松之謂)兩目往上一轉,引入泥丸(兩目閉而向后轉不可開目)。即以意在泥丸中自左起向右三十六轉,兩目光隨意轉運之后靜坐 片刻,此為采取一次
    采后仍還源於玄關(即陰蹺.黑中有青謂の玄,有出有入故名關)如日間采取夜間必還;夜間采取,次早必還不可久留泥丸內。
    采之入泥丸因泥丸可清陽,暫留泥丸可祛陰,不可久留因陽極必散,當降下陰蹺入水為安。陽既入水中以潤澤之。采而復還還而復采。
    降還之法:於坐定后噓出粗濁之氣┅二口,神明收入絳宮片刻移入天目凝定,上注泥丸右向左三十六轉,兩目光隨意轉運轉畢,由夾脊過兩腎中心歸入陰蹺。復自咗向右三十六轉右向左二十四轉。轉畢靜坐片時。此為還原一次
    仍如前采取之,仍如前還入陰蹺不計遍數,但得玉莖龜頭縮進莖皮不出為度此正補虧。補足之時雖西施、王嬙百般拯撼,亦不足以動其情矣(陽入水中藏所以不為所動)。然后入九還正功能節節見效。


這個人很....什么也沒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