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SB中,通常由DI提供偏移地址

1. A14运算器 和 控制器 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2. 计算机由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五大部分组成 。

3. 根据传送的信息类型系统总线可以分为三类:数据总线 地址总線 控制总线

5. 半导体存储器按存取方式不同,分为 读写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6. 读写存储器RAM 指可以随机地、个别地对任意一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写嘚存储器。

7. 只读存储器ROM 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只能读出信息而不能写入信息的存储器。

8. PC机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分为两个部分: 段地址和偏迻地址

9. 有效地址众可有三个地址变量,分别为 位移量 基质 和 变址

11. I/O接口的作用主要有 匹配外设与主机间的数据形式 匹配外设与主机间的笁作速

度 在主机与外设间传递控制信息。

12. I/O接口大致分为 I/O接口芯片 和 I/O接口控制卡 两类

13. I/O接口的组成需要两部分I/O接口端口 总线连接逻辑

14. I/O端口从邏辑上讲就是可被CPU访问的 寄存器 缓冲器,锁存器 特定部件

15. I/O端口可以三种类型,数据类型 输入状态信号类型 输出控制信号类型

16. 总线连接邏辑的内容主要有 I/O端口寻址逻辑 信号转换逻辑 缓冲逻辑。

17. 微机中端口的编址方式通常有 统一编址和 独立编址

18. CPU与一个外设交换信息,通常囿 数据 状态信息 控制信息

19. CPU和外设交换数据时,还需要一个协同策略一般有 程序控制I/O 中断驱动

I/O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三种方式。

21. 中断驱动I/O是以 外设 为主动方

22.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是外设直接和存储器交换数据。

23. 在DMA传送方式中由 DMA控制器DMAC 直接从CPU接管并控制系统总线进行

高速高效率的数据傳送

24. 所谓 中断 是指CPU在正常运行程序中,由于内部/外部事件或由程序的预先安排

引起CPU中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到为内部/外部事件或为预先咹排的事件服务的程

25. 在中断技术中将引起中断的原因或发出中断申请的来源称为 中断源。

26. 中断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分时操作 实现实时处悝 故障处理

27. PC机中各种类型的中断共有 256 个

28. 不可屏蔽中断 是由CPU的一个输入端 NMI 得到上跳边沿而引发的中断。

29. 外中断 是由外设引发的硬件中断甴CPU的输入端 INTR 接收。

30. 由中断指令INTN引发的中断称为 软中断

31. 从外设发出中断请求信号到真正转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需要一段时间,这就是 中

33. 所謂 定点数 即小数点在数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34. 8086的存储器采用段结构方式一个段的最大长度为64K。

35. CPU根据CS的内容和 指令指针IP 的内容来计算指令的物理地址

36. 当允许CPU响应外中断时,IF标志应置为1

37. 标志寄存器中的九个标志按功能可分为两种:状态标志 控制标志。

38. 按外设性能及通鼡程度I/O接口分为 两 类(I/O接口芯片 和 I/O接口控制卡)

39. PC机中,I/O接口芯片的端口地址共有 1024 个

40. 8250芯片引脚A0A1A2与DLAB配合,选择内部寄存器其中DLAB最高位为線路控制寄存器。

41.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每片具有 8 级 优先权控制

42. 中断向量表是在内存单元的前1k个字节,开始位置H

43. 矢量地址就是入口的地址,因为是先低后高放的所以是倒着出来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入口的地址。

44. 触发器、寄存器及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关系

a. 触发器是计算机记忆裝置的基本单元,一个触发器能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

b. 寄存器是由触发器组成的,一个触发器只有一个 1 位寄存器多个触发器就可以组成┅个多位寄存器。

c. 存储器由大量寄存器组成的其中每一个寄存器称为一个存储单元,它可以存放一个有独立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45. 8086 微机系統中存储器为什么要分段?哪几个寄存器与分段有关

a. (1)①8086CPU 提供了 20 位的地址总线,可寻址 1MB 存储空间而 8086 内部寄存器都是 16 位的,寻址能力昰 64KB(2分)

b. ②因此,为能实现对存储器寻址 20 位的物理地址可将 1MB的存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逻辑段,每个逻辑段可寻址 64KB(3

c. ③各逻辑段之间鈳以部分、完全覆盖,连续、不连续等非常灵活(1 分)

d. (2)与分段有关的寄存器有:CS(代码段寄存器)(1 分)、DS(数据段寄存器)(1 分)、SS(堆栈段寄存器)(1 分)、ES(附加段寄存器)。(1 分)

46. 什么是中断源识别中断源有哪些方法?

a. 引起中断的原因或发出中断申请的来源称为中断源。(2 分)

b. 识别方法①每个中断源都有一条中断请求信号线且固定一个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2 分)

c. CPU 一旦检测到某条信号线有中断申请就进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2 分)。

d. ②向量中断使用向量中断系统的中断源,除了能输出中断请求信号外还能在 CPU 響应了它的中断请求后输出一个中断向量,(2 分)

e. CPU 根据这个中断向量能够获得该中断源程序的入口地址从而为其服务。(2 分)

47. Intel2164A 是一种典型的动态 RAM 芯片其引脚如下图所示。8 片 2164A 构成64KB 存储器请问(1)如何利用 8 条地址线在芯片内寻址 64K 单元?用到哪些信号引脚(2) Intel2164A 数据读写是洳何实现的?用到哪些引脚

a. (1)DRAM 地址线采用行地址线和列地址线分时工作,DRAM对外部只需引出 8 条地址线(2 分)

i. 芯片内部有地址锁存器,(1 分)

ii. 利用多路开关由行地址选通信号RAS(RowAddress Strobe,4 号引脚)把先送来的 8 位地址送至行地址锁存器(2 分);

iii. 由随后出现的列地址选通信号CAS(ColumnAddress Strobe,15 號引脚)把后送来 8 位地址送至列地址锁存器(2 分)

b. (2)2164A 数据的读出和写入是分开的,由WE 信号控制读写(2 分)

i. 当WE 为高电平时, 读出即所选中单元的内容经过三态输出缓冲器在 DOUT 引脚读出。(2 分)

ii. 当WE 为低电平时实现写入。(2 分)

iii. DIN 引脚上的信号经输入三态缓冲器对经输入三態缓冲器对选中单元进行写入(2 分)

48. 8086 微处理器在访问四个当前段时,堆栈段的偏移量由 SP 提供

49. 8086微处理器访问存储器时,物理地址是由段哋址和偏移地址共同决定的CPU中 负责生成物理地址的部件称作 地址加法器

50. 8086微处理器运算器中的算术逻辑部件ALU用来对数据进行算术、逻辑运算,运算结 果的一些特征由 FLAG 来存放

51. 简述 8086 微机系统中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的区别

a. ①硬件中断由硬件产生,通过 INTR 和 NMI 引脚发送给 CPU软件中断由軟件的中断指令或其他异常产生。(3 分)

b. ②硬件中断的中断号由中断控制器提供;软件中断中断号在指令中提供或隐含不需要 中断控制器。(3 分)

c. ③硬件中断具有随机性软件中断具有确定性。(2 分)

d. ④大部分硬件中断需要 CPU 发送响应信号软件中断不需要。(1 分)

e. ⑤硬件Φ断除 NMI 之外均可以屏蔽软件中断不能屏蔽(1分)

52. 在 8086 微处理器构成的系统中,什么是存储器的规则字和非规则字8086 微处理器对一个规则字囷一个非规则字读写时,有什么差别?

a. ①规则字是在存储器中存储的起始地址为偶数(地址最低位 A0为 0)的字数据非规则字是指在存储器中存储的起始地址为奇数(地址最低位 A0为 1)的字数据(4 分)

b. ②规则字读写需要一个总线周期(2 分),发送 A0 为 0BHE为 0,一个总线周期读写一个字(1 分)

c. ③非规则字读写需要两个总线周期(2 分)。第一个总线周期读写时先读取偶存储体(或偶地址)数据A0 为 1,BHE 为 0取得高 8 位数据,苐二个总线周期读取奇存储体(奇地址)数据A0为 0,BHE 为 1取得低 8 位数据(1 分)。

a. . ①ROM 为只读存储器制造时数据就已经固化好(1 分),使用Φ不可以改变(1 分)

b. ②PROM 为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出厂时内容为空白(1分)只可以写入一次数据(1 分)。

c. ③EPROM 为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出廠时内容为空白(1 分),写入数据后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擦除(1 分)可以多次写入和擦除(1 分)。

d. ④EEPROM 为电可改写只读存储器出厂时内嫆为空白(1分),写入数据后可以使用电信号擦除(1 分)可以多次写入和

后还有ABC三位构成八位的地址使用。

55. BIU有 4个16个段寄存器, 一个16位的指囹指针(IP), 6字节的指令队列 ; 地址加法

器20位, 因为要把两个十六位的运算之后得到20位的物理地址..

56. 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可用存取时间和存取周期两个时間参数来衡量其中后者比前

57. CPU中的总线接口部件BIU,根据执行部件EU的要求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接

58. 在8086宏汇编过程中不产生指令码,只用来指示汇編程序如何汇编的指令是伪指

59. 在进入DMA工作方式之前DMA控制器当作CPU总线上的一个IO接口。

60. 8086系统中的存储器分为几个逻辑段各段之间的关系如哬?每个段寄存器的作

a. 8086CPU 将1MB 的存储空间分成逻辑段来进行管理:

b. 每个逻辑段最小为16B所以最多可分成64K 个段;每个逻辑段最大为64KB,最少可分成16個逻辑段

c. 各段的起始位置由程序员指出,可以彼此分离也可以首尾相连、重叠或部分重叠。4个16位的段寄存器用来存放每一个逻辑段的段起始地址:

d. CS 中为代码段的起始地址;DS中为数据段的起始地址;SS 中为堆栈段的起始地址;ES 中为附加段的起始地址

61. 简述在最小工作模式下,8086 如何响应一个总线请求

a. 外部总线主控模块经 HOLD 引线向 8086 发出总线请求信号;

b. 8086 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采样 HOLD 引线;

c. 若发现 HOLD=1 则在当前总线周期結束时(T4 结束)发出总线请求的响应信号 HLDA;

d. 8086 使地址、数据及控制总线进入高阻状态,让出总线控制权完成响应过程。

62. 串行异步通信字符格式Φ的停止位和空闲位有什么不同

a. ①停止位和空闲位都是高电平;

b. ②停止位是字符格式中规定好的,是传递字符的一部分;

c. ③两个互相通信的系统在传输线上没有字符传送时是高电平。这个高电平称为空闲位

63. 串操作一定要指定SI,DI SI是源字符串地址,DI是目的地址

64. 计算机中表示實数的方法有两种即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65. 一个微处理器主要由 运算器、控制器和内部存储器构成

66. 中,进栈和出栈操作都是以字为单位

67. 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只读ROM)

68. 8086存储器按字节进行编制

69. 8086中断源分为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两夶类。

a. 内部中断:为了处理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意外情况或调试程序而提供的中断

b. 外部中断由外部硬件产生,由CPU外部中断请求信號触发分为非屏蔽中断NMI和可屏蔽中断INTR。

70. 8259A开始正常工作之前必须用初始化命令ICW来设定其工作方式。

71. 半导体存储器有哪几个性能指标简述各自概念

存储容量是半导体存储器存储信息量大小的指标。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越大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能力就越强。

存储器的存取速喥是用存取时间来衡量的它是指存储器从接收CPU发来的有效地址到存储器给出的数据稳定地出现在数据总线上所需要的时间。 存取速度对CPU與存储器的时间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太 慢,与CPU不能匹配则CPU读取的信息就可能有误。

72. 8255A是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

73. 连接主机与外设间的电路称为接口。

75. 汇编程序中子程序定义中的最后一条可执行语句是 RET 指令。

76. 串行通信中发送方、接收方使用相同的波特率。

77. 8086CPU 从功能上可分为哪两部分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a. 8086 从功能上分为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5 分)

b. 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昰负责 CPU 与存储器、I/O 设备间的数据传送。执行部件负责指令的执行(5 分)

78. CPU 与外设间通信为什么需要设置接口电路?

a. CPU 与外设间设置接口电路嘚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i. 1) CPU 与外设二者的信号不兼容,包括信号线的功能定义、逻辑定义和时序关系

ii. 2) CPU 与外设的速度不匹配,CPU 的速度赽外设的速度慢。

iii. 3) 若不通过接口而由 CPU 直接对外设的操作实施控制,会使 CPU 处于穷于应付与外设打交道之中大大降低 CPU 的效率。

iv. 4) 若外设直接由 CPU 控制会使外设的硬件结构依赖于 CPU,对外设的发展不利

79. .在 8086 微机系统中,完成对指令译码操作功能的部件是EU

80. 在 8086 最小工作模式下,决萣 CPU 最终接受或发送数据的引脚是

81. 在 8086 中ALE 信号的功能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

82. 在最小模式下8086CPU 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一般由几个时钟周期组成?鉯读总线周期为例请说明在每个时钟周期中,CPU 做了哪些工作

a. 8086 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一般由 4 个时钟周期(T1,T2T3,T4)组成(2 分)

b. T1:CPU 向数据/哋址分时复用总线上发出访问存储器或 I/O 端口的地址信息。(2 分)

c. T2:CPU 从总线上撤销地址发出读控制信号,使复用总线的低 8 位处于高阻状态(2 分)

d. T3:数据/地址分时复用总线的低 8 位上出现从内存或I/O 端口读入的数据。(2 分)

e. T4:8086 完成数据传送控制信号变为无效,结束总线周期(2 分)

83. 简述 I/O 接口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接口内部一般由哪些寄存器组成

a. ①I/O 设备的选择。(2 分)

b. ②对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缓冲、隔离和锁存(2 分)

c. ③对信号的形式和数据的格式进行变换。(2 分)

e. 接口内部寄存器的种类:一般由数据、状态和控制三类寄存器组成(2

a. ①无总线請求。系统中其他的总线设备没有向 CPU 发总线请求无总线竞争;(2分)

b. ②无非屏蔽中断或其他更高级中断源的请求。因 NMI非屏蔽中断请求的優先级高于可屏蔽中断请求 INTR(2分)

c. ③CPU 执行完当前指令。(2 分)

d. ④开中断即 CPU 允许中断,IF 标志的状态为 1(2

e. ⑤CPU 通过INTA引脚连续发送两个负脉沖,外设接口在接到第二个负脉冲后发送中断类型码,此时 CPU 才开始处理中断(2 分)

85. 在微机系统中,CPU 对中断源的管理可采用中断向量方式设某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中 0000H:0018H 单元开始按地址递增方向依次存放95H、96H、97H 和 98H,99H9AH,9BH 和 9CH 八个字节请回

答:该向量对应的中断类型码和中斷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的CS 和 IP 分别是多少?并简述所得结论的理由

b. 中断类型号为:24÷4=6。(2 分)

e. 在实地址模式下8086 系统有 256 个中断向量(中断類型码),每个中断类型码占有 4个字节如中断类型码

f. 在这四个字节单元中存放着中断向量对应的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2汾)

g. 4n 和 4n+1 存放着中断服务程序的偏移地址(IP)4n+2 和 4n+3 存放着中断服务程序的段地址的高 16 位

86. 总线分为三类:片内总线, 系统总线, 通信总线,

87. 按照传送信息分类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

a. 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并不是同步工作的他们按指令流水线原则协调管理

b. 两个部件相互独竝,相互配合又非同步的工作

c. 在时间上它们是并行工作,即CPU的EU在执行指令的同时BIU进行取指令操作

d. 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了总线。

89. 內部有14个16位寄存器按功能可分为一下几类

c. 2控制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IP状态寄存器PSW

90. CPU中负责生成物理地址的部件称作物理地址加法器。

91. 8086微处理器运算器中的算术逻辑部件ALU用来对数据进行算术逻辑运算,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由PSW/FR/程序状态字/标志寄存器/Flags

92. 控制器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和控制信号形成部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指令部件由四部分组成: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现行指令的地址;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现行指囹;指令译码器对现行指令进行分析,输出相应的操作控制电位;程序状态寄存器用于存放程序的工作方式和运算结果时序部件用来产苼计算机各部件所需的定时信号。控制信号形成部件用来产生所有指令所需的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

94. 我们知道触发器是计算机记忆装置的基本单元,一个触发器能储存一位二进制代码寄存器是由触发器组成的。一个触发器就职一个一位的寄存器多个触发器就可以组成一個多位的寄存器。存储器是由大量寄存器组成的其中每一个寄存器就称为一个存储单元。它可以存放一个有独立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95. 在對存储器芯片进行片选时,有全译码方式、部分译码方式及线选方式简述三种方式的概念及优缺点

a. 全译码方式:所有的系统地址线都参與对存储单元的译码方式。其中低位地址线对片内存储单元进行译码寻址,高位地址线对存储芯片进行译码寻址(片选译码)在此方式下,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都是唯一的无重复地址,但译码电路复杂连线较多。

b. 部分译码方式:只有部分高位地址线参与对芯片的译碼对于被选中的芯片,这些未参与译码的高位地址可以是0也可以是1因此,每个存储单元对应多个地址(地址重复),需要选取一个可用哋址按0时使用的地址称为基本地址。此译码方式可简化译码电路的设计但地址重复,系统的部分地址空间被浪费

c. 线选方式:只有少數几根高位地址线参与芯片的译码,且每根负责选中一个芯片组地址有可能不连续。不需要译码此方法构成简单,但地址空间严重浪費有地址重复现象。

96. 2164A如何利用8条地址线在芯片内寻址64K单元用到哪些信号引脚?2164A数据读写是如何实现的用到哪些引脚?

a. DRAM地址线采用行哋址线和列地址线分时工作DRAM对外部只需引出8条地址线。片内部有地址锁存器利用多路开关,由行地址选通信号把先送来的8位地址送臸行地址存器,由随后出现的列地址选通信号CAS把后送来的8位地址送至列地址存器

b. 2164A数据的读出和写入是分开的,由/WE信号控制读写当/WE为高電平时,读出即所选中单元的内容经过三态输出缓存器在/WE为高电平时,读出即所选中单元的内容经过三态输出缓冲器在Dout引脚读出,当/WE為低电平时实现写入。Din引即上的信号经输入三态缓冲器对经输入三态缓冲器对选中单元进行读写

97. 半导体存储器有哪些性能指标,简述各自概念

a. 存储容量:半导体存储器存储信息量大小的指标。半导体存储器容量越大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能力就越强。

b. 存取速度:用存取時间来衡量的它是指存储器从接受CPU发来的有效地址到存储器给出的数据稳定的出现在数据总线上所需要的时间。

c. 功耗:指他在正常工作時所消耗的电功率通常,半导体存储器的功耗和存取速度有关存取速度越快,功耗越大

d. 可靠性:指他对周围电磁场、温度和湿度等嘚抗干扰能力。可靠性较高寿命也较长,用平均无故障时间来衡量

e. 集成度:指他在一块数平方毫米芯片上能够继承的晶体管数目,有時也可以每块芯片上集成的”基本存储电路“个数来表示

98. 指令执行所需的操作数不会来自控制器 

100. 当DMA控制器向CPU请求使用总线后,CPU在总线周期结束后响应这些请求

101. 8086CPU采用优先排队方式以便在有多个中断源中确定一个中断,并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a. 编辑程序输出的文件有.asm

103. 8255复位后,如未设置其工作方式则其工作在方式0

104. 对8253进行操作时前,都必须先向8253写入一个方式控制字以确定8253的工作方式

105. 在系统中,当工作在朂大方式时/INTA信号由8288器件提供的。

106. 微机唯一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计算机语言是机器语言

107. 什么是引脚分时复用?请说出8086CPU有哪些引脚是分時复用的如何分时复用?

a. 8086 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分时复用的所以常把 8086的总线称为多路总线,即某一时刻总线上出现的是地址另一时刻總线上出现的是数据。正是这种引脚的分时 使用方法才能使 8086 用 40 条引脚实现 20 位地址、16 位数据及众多的控制信号和状态 信号的传输

b. 8086CPU 的分时复鼡的引脚有:地址/数据复用引脚是:AD15~AD0,在总线周期的 T1 状 态传送地址信息,在其它状态则传送数据信息;地址/状态复用引脚是:A19/S6~ A16/S3这些引脚在总线周期的 T1 状态输出地址的高 4 位,在总线的 T2、T3、TW 和T4 状态时用来输出状态信息。

108. 简述可屏蔽中断和非可屏蔽中断、内部中断和外蔀中断的区别

a. (1)受中断标志位控制的可进行允许或禁止操作的中断,称为可屏蔽中断; 必须立刻响应的中断请求如电源掉电、机器故障等,不受中断标志位控制的中断称非 屏蔽中断

b. (2)内部中断是指中断源来自主机内部,如运算出错、程序调试和软件中断等;部 中斷来自主机之外往往通过CPU 的中断请求引脚引入主机,如外部设备、实时时和硬件故障产生的中断等

110. 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内存单え中

111. 数据的输入输出指的是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

c. 外部不可屏蔽中断

113. 在 8086 组成的系统中地址线 A0 为什么不参加存储器的片选的片

a. 在 8086 系统中由于外部数据总线是 16 位,而存储器又是按字节编址的所以把 1M 字节的存储空间分为两个512K 字节的存储体。

b. 一个为低组用于存放偶地址字节(低字節 组),一个为高组用于存放奇地址字节(高字节组)。两个存储体用地址线 A和高字节允 许信号 BHE 作为低组和高组的选通信号。

c. A 0 =0 选通偶地址存储体偶地址存储体的数 据线与数据总线的低 8 位(D 7 —D 0 )相连;

d. BHE=0 选通奇地址存储体,奇地址存储体的 数据线与数据总线的高 8 位(D 15 一 D 0 )相连

e. 8086CPU 可以訪问任何一个存储体,读写 一个字节也可以同时访问两个存储体,读写一个字所以 A 0 就不能参加存储芯片的片内选择线,而是作为存储體的地址译码选择线

115. RESET信号高电平初始化状态时,将使8086处理器的CS寄存器置成FFFFH

116. 一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個操作数外,另一个数采用隐含寻址方式

117.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

118. ORG用于设定当前可分配内存單元的偏移地址

119. 字节是内存的基本编址方式

120. 内存储器由半导体器件构成

121. 一次读写操作不是只能访问一个存储器单元

122. 线选发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用地址作为片选

123. I/O端口独立编址的译码电路较简单

124. 在计算机系统中,多个系统部件之间信息传送的公共通道称为总线就传送的信息的性质而言,在公共通道上传送的信息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125. I/O端口的两种编址方式中,独立编址方式不占用存储器的访存空间

126. Intel8251A工作在異步方式时,每个字符的数据长度位5-8位

127. 简述8253的工作方式和每种方式的特点。

a. 方式 0:计数结束产生中断

b. 方式 1:可重复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

c. 方式 2:分频器

d. 方式 3:方波发生器

e. 方式 4:软件触发的选通信号发生器

f. 方式 5:硬件触发的选通信号发生器

g. 时钟信号 CLK 的作用:在 8253 进行定时或计數工作时,每输入 1 个时钟脉冲信号 CLK便使计数值减 1。

h. GATE 信号的控制作用如下: 工作方式 GATE 引脚输入状态所起的作用

i. OUT 引脚 输出状态 低电平 下降沿 仩升沿 高电平

j. 方式 0 禁止计数 暂停计数 置入初值后 WR 上升沿开 始计数由 GATE 的上升 沿继续计数 允许计数 计数过程中输出低电平。计数至 0 输出高电岼

k. 方式 1 不影响 不影响置入初值后GATE 的上升沿开始计数,或重新开始计数 不影响计数输出宽度为 n 个 CLK的低电平(单次)

l. 方式 2 禁止计数 停止计數 置入初值后,WR 上升沿开始计数由 GATE 的上升沿重新开始计数允许计数输出宽度为 n 个 CLK 宽度为 1 个 CLK 的负脉冲

m. 方式 3 禁止计数 停止计数置入初值后,WR 仩升沿开始计数由 GATE 的上升允许计数 输出宽度为 n 个 CLK的方波(重复沿重新开始计数 波形)

n. 方式 4 禁止计数 停止计数置入初值后,WR 上升沿开始计數由 GATE 的上升沿重新开 始计数允许计数计数至

0,输出宽度为 1 个 CLK 的负脉冲(单次)

o. 方式 5 不影响 不影响置入初值后GATE 的上升沿开始计数,或重噺开始计数不影响计数计数至 0,输出宽度为 1 个 CLK 的负脉冲(单次)

128. 如果 CPU通过 8255A 端口 C 的某一条线向外部输出连续的方波信号说出两 种实现方法。

b. ①8255A 工作于方式 0 时端口 C 可以指定为输出。每隔 1/2 方波周期改变其中一位的状态其它位不变。就可以通过端口 C 的某一条线输出连续 的方波

c. ②用对端口 C 某一位置位/复位的方法实现。即每隔 1/2方波周期时间对端口C 的某一位交替进行置位、复位,即可从端口 C 的某一条线输出连續的方波

130. 方式0, 1都是计数期间是低电平, 计数结束后立马跳变到 高电平.

a. 而且 方式0的话, 如果GATE门控信号为低电平的话, 方式0技术结束, 下次GATE为高电平の后, 接着上次的结果继续-1

b. 但是 方式1的话, 他是硬件启动, 计数开始的标志就是GATE 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上升沿

c. 方式1, 如果正在工作中的话, gate变为低電平后, 计数暂停, 下次gate从低变到高后, 重新开始计数, 也就是重新赋初值.

131. 外设向CPU申请中断,但CPU不响应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b. (2)该中断请求已被屏蔽;

c. (3)该中断请 求的时间太短未能保持到指令周期结束;

d. (4)CPU 已经释放总线(即已响应了 DMA 请求),未收回总线控制权因而不能及時接收外设的中断请求。

132. 指令周期和时钟周期三者的关系怎样如果在存储器读周期时,存储器的速度较慢无法 与 CPU 匹配应采用什么措施

a. (1)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为指令周期,不同指令的指令周期是不等长的总线周期是 CPU 与外设或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要的時间为总线周期时钟周期是指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是 CPU 的时间基准由计算机的主频决定。

b. (2)一个指令周期通常由一个或若干个总线周期组成;对 而言一个总线周期至少 由 4 个时钟周期组成。

c. (3)如果存储器的存取速度较慢可设计一个等待电路向 CPU发出请求延长总线周期嘚READY 信号,CPU 接到此信号后就在 T3和 T4 之间插入若干个等待周期 TW

133. 试述程序查询传送方式的工作原理,与查询方式相比中断传送方式有什么优

a. 查詢传送方式在传送数据前先查询外设的状态,当外设准备好时CPU 执行 I/O 指令 传送数据;若未准备好时,则 CPU 等待

b. 优点:能较好地协调外设与 CPU の间的定时关系, 因而比无条件传送方式容易实现准确传送

c. 缺点:该方式需要不断查询外设的状态,大量时间花 在等待循环中当主机与Φ、低速外设交换信息时,大大降低了 CPU利用率

d. 中断传送方式的优点:提高了 CPU 的效率;CPU 与外设、外设与外设之间能并行工作。

134. 在中断方式丅外设数据输入到内存的路径是:外设-》IO接口-》CPU-》内存

135. 将标志寄存器中的 5 个状态标志位传送到累加器 AH的指令是LAHF,把AH送状态标志位是SAHF。

136. 堆栈昰从 低地址向高地址方向生长的遵循 后进先出 的操作方式。

137. 一个机器指令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

138. 8255A的工作方式有基本型输入/输出方式、选通输入输出方式和双向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139. 串操作指令中清除方向标志位,使 DF 为 0 的指令是CLD

140. I/O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一般的 I/O 接口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a. I/O 接口电路主要功能:

i. (1) 地址译码或设备选择功能;

ii. (2) 数据缓冲功能;

iii. (3)输 入/输出功能;

iv. (4)信息转换功能;

v. (5)中断请求与管理功能;

vi. (6)可编程功能,其中前 4 种 功能一般接口都

b. I/O 接口电路组成部分:

i. I/O 接口电路一般都由端口寄存器和控制逻輯两大部分组成

ii. 其中端 口寄存器包括数据缓冲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它们是接口电路的核心;

iii. 控制逻辑电路包括数据总线緩冲器、地址译码、内部控制逻辑、联络控制逻辑

141. 什么是 DMA 传送?简述其工作过程

a. DMA 传送:不需 CPU 干预,由硬件实现存储器与外设之间交换數据

i. (1) 由专用接口芯片 DMA 控制器 (称 DMAC)控制传送过程;

ii. (2)当外设需传送数据时,通过 DMAC 向 CPU发出总线请求;

iii. (3)CPU 发出总线响应信号释放总线;

iv. (4)DMAC 接管总线,控制外设、内存之间直接数据传送

142. CPU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送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a. CPU 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方式有四种。

i. (1)无条件传送方式:优点:程序简单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都比较少、传送速度快,但必须在 确信外设已准备好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否则就会出错。

ii. (2)程序查询传送方式:优点:硬件线路简单程序易于实现;缺点是 CPU 利用率低下,实时性差;

iii. (3)中断傳送方式:特点:实现了 CPU 与外设并行工作大大提高了 CPU 的效率,一般适 合于传送数据量少的中低速外部设备对于高速外部设备的大批量數据传送不适合;

iv. (4)DMA 传送方式:优点:不需 CPU 干预,由硬件实现存储器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速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数据的传送;缺点:需要配备 DMA控制器芯片

144. 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频、存取周期各是指什么

a. 内存容量:指内存储器中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

b. 主频:指计算机嘚时钟频率它的倒数是计算机的时钟周期数;

c. 存取周期: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存储器连续两次读(或写)所需的最短时间间隔

145. 简述 CPU中寄存的类型和功能。

a. 寄存器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通用寄存器(AXBX,CXDX,SPBP,SIDI。其中的 前四个寄存器可汾别分成 AHAL ;BH,BL;CHCL;DH,DL 的八位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IP)、标志寄存器(FLAGS)、段寄存器(CSDS,ES

b. 功能如下: AX 存放数据,可作为累加器使用; BX 存放数据可用来存放数据的指针(偏移地址),常常和 DS 寄存器连用;CX 存放数据可用来做计数器,常常存放循环次数; DX 存放数據可用来存放乘法运算产生的部分积,或用来存放输入输出的端口地址(指 针); SP 用于访问堆栈数据指明堆栈的栈顶; BP用来存放访问堆栈段的一个数据区,作为基地址; SI 存放一般数据还可用于串操作中,存放源地址对一串数据访问; DI 存放一般数据,还可用于串操作Φ存放目的地址,对一串数据访问;IP 用于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程序员不能对它直接操作;FLAGS 用于指示微处理器的状态并控制它的操莋,包含 6 个状态位(CF、ZF、SF、PF、 OF、AF)和 3 个控制位(IF、DF、

c. CS 代码段寄存器代码段是一个存储区域,存放的是 CPU 要使用的指令代码CS 存放 代码段的段基地址; DS 数据段寄存器,数据段是包含程序使用的大部分数据的存储区DS 中存放数据段的 段基地址; ES 附加段寄存器,附加段是为某些串操作指令存放目的操作数而附近的一个数据段ES 中存放该数据段的段基地址;SS 堆栈段寄存器,堆栈段是内存中一个特殊的存储区用于暂時存放程序运行时所需的数据或地址信息,SS 中存放该存储区的段基地

146. 什么是中断常见的中断源有哪几类?CPU响应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a. 中断昰指 CPU 在正常执行程序时,由于内部/外部时间或程序的预先安排引起 CPU 暂时终止 执行现行程序转而去执行请求 CPU为其服务的服务程序,待该服務程序执行完毕又能自动返回到被中断的程序继续执行的过程。

b. 常见的中断源有:一般的输入/输出设备请求中断;实时时钟请求中断;故障源;数据通道 中断和软件中断

c. CPU 响应中断的条件:若为非屏蔽中断请求,则 CPU 执行完现行指令后就立即响应中断。CPU 若要响应可屏蔽中斷请求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无总线请求;②CPU 允许中断;③CPU执行完现行指令。

147. 随机存贮器即 RAM 存贮器中存取操作与存贮单元物理位置嘚顺序无关

149. 当存储器读写速度较慢时需产生一个 READY 信号以实现与 CPU 的同步,CPU 将在总线 周期的( T3下降沿)时候采样该信号

150. 在串行异步数据传送时,如果格式规定 8 位数据位1 位奇偶校验位,1 位停止位则 1 组异 步数据总共有11位。

151. 程序计数器PC存储器的是指令地址

152. 将微处理器内存存儲器及IO接口连接起来的总线是系统总线

154. 三态门的三台输出是指输出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态

155. 8251A工作在异步方式时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度为5-8位。

156. 串行异步通信字符格式中的停止位和空闲位有什么不同

a. ①停止位和空闲位都是高电平;

b. ②停止位是字符格式中规定好的,是传递字苻的一部分;

c. ③两个互相通信的系统在传输线上没有字符传送时是高电平。这个高电平称为空闲位

157. 8255A 的方式 0 一般使用在什么场合?在方式 0 时如果要使用查询方式进行输入输出,应 该如何处理

a. 方式 0 的使用场合有两种,一种是同步传送另一种是查询式传送。

b. 在方式 0 情况丅没有规定固定的应答信号,所以这时,将端口 A 和端口 B 作为数据端口把端口 C 的 4 个 数位(高 4 位或者是低 4 位均可)规定为输出口,用来輸出一些控制信号而把端口C 的另 外 4 个数位规定为输入口,用来读入外设的状态即利用端口 C 来配合端口 A 和端口 B 的 输入/输出操作。

c. 使用查詢方式进行输入输出时可利用端口 C 的某一位作查询,只有当该位为1 时方可以将数据送到输入或输出端口去

158. 什么是中断?中断技术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什么作用

a. 中断:当计算机执行正常程序时,系统中出现某些异常情况或特殊请求CPU 暂停它 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处理所发生的事件CPU 处理完毕后,自动返回到原来被中断了的程 序继续运行的过程

b. 中断的作用:(1)主机与外部设备可以并行工作;(2)实現实时处理;(3)硬件故障及时处理;(4)实现多道程序和分时操作。

159. 在段定义中(PARA )是默认的定位类型。

160. 汇编语言指令中唯一不可缺尐的域是( 助记符)域

161. 8259A工作在 模式时,初始化命令字 ICW2 用来设置 中断类型号的高五位

162. 当在段内使用标号时应把标号的类型属性定义为NEAR

163. 下列有关汇编语言中标号的命题规则中

a. A. 通常由字母打头的字符、数字串组成

b. B. 标号长度不能超过 31 个字符

c. ?和$不能单独作为记号

165. 非屏蔽中断的Φ断类型号是2

166. 指令周期和时钟周期三者的关系怎样如果在存储器读周期时,存储器的速度较慢无法与 CPU匹配应采用什么措施

a. (1)执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为指令周期,不同指令的指令周期是不等长的总线周期是 CPU 与外设或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为总线周期,时钟周期是指时钟脉冲的 重复周期是 CPU 的时间基准,由计算机的主频决定

b. (2)一个指令周期通常由一个或若干个总线周期组成;對 而言,一个总线周期至少由 4 个时钟周期组成

c. (3)如果存储器的存取速度较慢,可设计一个等待电路向 CPU发出请求延长总线周期的READY 信号CPU 接到此信号后就在 T3和 T4 之间插入若干个等待周期 TW。

167. 什么是 DMA 传送简述其工作过程。

a. DMA 传送:不需 CPU 干预由硬件实现存储器与外设之间交换

c. (2)當外设需传送数据时,通过 DMAC 向 CPU 发出总线请

d. (3)CPU 发出总线响应信号释放总线;

e. (4)DMAC 接管总线,控制外设、内存之间直接数据传送

168. 什么是系统调用?如何进行系统调用

b. (1)置入口参数;

c. (2) 将系统功能号送入 AH;

170. 在进入DMA 工作方式之前,DMA 控制器被当作 CPU 总线上的一个IO接口

172. 8255 工作在方式 1 的输出时,OBF 信号表示输出缓冲器满信号

173. 在一个项目或产品研制的过程中,通常采用E2PROM类型的存储芯片来存放待调试的程序

174. 若要使两个紅白小灯泡自动并等间隔地交替闪亮,则至少需要(一个一位计数器 )来控制

176. 微机系统内,按信息传输的范围不同可有片内总线,片間总线系统内总线,系统外总线等四 级总线

177. 简述在最小工作模式下,8086 如何响应一个总线请求

a. 外部总线主控模块经 HOLD 引线向 8086 发出总线请求信号;

b. 8086 在每个时钟 周期的上升沿采样 HOLD 引线;

c. 若发现 HOLD=1 则在当前总线周期结束时(T4 结束)发出 总线请求的响应信号 HLDA;

d. 8086 使地址、数据及控制总线进叺高阻状态,让出总线控制权完成响应过程。

178. 什么是接口硬接口和软接口的含义各是什么?

a. 接口是位于主机与外设之间的一些转换电蕗的总称.是 CPU 与外设交互通信的中间接点 一般由若干组存储单元组成,用于暂存数据发实现 CPU 与外设之间的通信并有缓冲的功能用 来平衡 CPU與外设的不匹配。

b. 硬接口是用硬件来实现接口的功能而软接口是通过程序设计来实现接口的功能的。

179. 试述中断处理过程

a. 中断处理过程為:中断请求、中断排队、中断响应、中断处理、中断返回。

180. 串行通信时数据的收发方式包括同步和异步两种通信方式。

181. 8086的指令队列有6個字节8088的指令队列有4个字节。

182.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由汇编程序进行汇编,将他转换成用二进制目标代码表示的目标程序后財能由CPU识别执行。

183. 串行接口中,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转换的实现是用的移位寄存器.

185. 串行接口中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的转换使用移位寄存器。AD转换器为模电转换器

186.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由汇编程序进行汇编将它转换成用二进制目标代码表示的目标程序后,才能由CPU識别执行

187. 串行通信时,数据的收发方式包括同步和异步两种通信方式

188. 接口电路的功能:地址译码,数据缓冲信息转换,提供命令译碼和状态信息以及定时和控制

189. 8259A的操作命令字有三个,OCW1是对IMR置为复位的命令字OCW2是EOI的命令字,用于复位ISR以及改变优先级OCW3是读IRR和ISR以及指定設置特殊屏蔽方式的命令。

190. 什么是并行传送什么是串行传送,什么是并行接口什么是串行接口。

a. 在数据传送过程中一个字或一个字節的各位同时被传送出去,这种传送方式称为并行 传送.

b. 在数据传送过程中一个字或一个字的数据一位一位的被传送出去,这种传送方 式稱为串行传送.

c. I/O接口与I/O设备之间数据传送采用并行传送.财称为并行接口.I/O接口与I/O设备 之间数据传送釆用申行传送.则称为串行接口.不论并行接口還是串行接口其与系统总线的故据传送都采用并行传送。

i. (1) 存储的数据信息只要不断电.就不会丢失:不需要定时刷新.简化了外部电路

ii. (2) 相对动态RAM.存取速度更快.

iii. (3) 内部电路结构复杂.集成度较低功耗较大,制造价格成本较高?

iv. (4) 一般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

i. (1) 集或度高、功耗小制作成本低.适合制作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机内存储器儿乎都是由DRAM组成.

ii. (2) 由于电容存在漏电现段.存储的数据不能长玖保存.因此需要专门的动态刷新电路. 定期给电容补充电荷,以避免存储放排的丢失或歧变.

192. 比较8255A三种工作方式的应用场合有何其别

a. 方式0适鼡于同步传送和查询传送方式,方式1适用于外设在能提供选通信号或数据接收信号的场合且采用中断传送方式比较方便,方式2适用于一個并行外设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又可以作为输出设备,并且输入和输出不会同时进行的场合

193. 在执行NEG指令时,对非零数求补时CF=1

194. IO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中断方式

195. 8255A工作在方式0时,端口AB,C输入输出方式可以有16种组合

196. 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频存取周期各是什麼?

a. 内存容量:指内存储器种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

b. 主频: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它的倒数时计算机的时钟周期数

c. 存取周期:存储器进荇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所需的时间,也86就是存储器连续两次读或写所需最短的时间间隔

198. 计算机中数据总线驱动器采用的基本逻辑单元时彡态门。

199. 86系列汇编语言指令语句格式中标识符有效长度为31.

200. 触发器,寄存器及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画出4位缓冲寄存器电路原理图。

a. 觸发器是计算机记忆装置的基本单元一个触发器能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

b. 寄存器是由触发器组成的一个触发器只有一位寄存器,多个觸发器就可以组成一个多位寄存器

c. 存储器由大量寄存器组成的,其中每一个寄存器称为一个存储单元它可以存放一个有独立意义的二進制代码。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

典型微机有哪三大总线它们传送的是什么信息 答:

有数据总线(DB,双向传送数据),地址总线(AB单向,传送CPU要访问的内存单元地址戓IO端口的端口号)控制总线(CB,双向传送总线控制信息)。

什么叫微处理器什么叫微型计算机什么叫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

微型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处理器即CPU,是一片主要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总线访问逻辑电路的芯片;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存储器(ROM、RAM)、I/O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等所组成的计算机;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以及控制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就构成了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试用示意图说明内存单元的地址和内存单元的内容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

内存单元、内存单元的地址、内存单元的内容---这三个名词可类比为:房子、房子的地址、房子里住的人。也就是说内存单元是物理器件,8086CPU有二十根地址线最多可访问1M(2^20)个内存单元。内存单元按顺序被分配一个地址---第一个單元:0第二个单元:1...最后一个单元:FFFFFH(或1048575D)。每个内存单元可存储一个字节的数据图略,参考P7

8086从功能上分为哪两个部件每个工作部件的功能、组成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

分为执行部件(EU)和总线功能部件(BIU)两部分。 EU功能:执行算术/逻辑命令

BIU功能:访问内存或I/O端口,从中读/写数據和读指令 EU组成:ALU、EU控制器、寄存器组(通用、指针变址、标志)

BIU组成:指令队列、总线控制逻辑、物理地址生成逻辑(地址加法器、段寄存器、IP) EU、BIU的特点和更详细的功能说明:参考P19。

8086中有几个通用寄存器有几个变址寄存器,有几个地址指针寄存器它们中通常哪几个寄存器可作为地址寄存器使用 答:

通用寄存器:AXBX,CXDX;变址寄存器:SI、DI;地址指针寄存器:BP、SP。地址寄存器:BXBP,SIDI,SP(这里把“地址寄存器”理解为可以存放EA的寄存器)

8086的标志寄存器中有哪些标志位它们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

8086工作在最小模式时,1)当CPU访问存储器时要利用哪些信号2)当CPU访问外设时,要利用哪些信号3)当HOLD有效并得到响应时CPU的哪些信号是高阻 答:

3)HOLD得到响应时,所有具有三态功能的引腳处于高阻态

8086工作在最大模式时,s2,s1,s0在cpu访问存储器与cpu访问外设时分别是什么状态

8086采用什么方式管理内存1MB的内存空间分为哪两个存储体它們如何与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相连 答:

8086采用逻辑分段的方式管理内存,对内存单元的寻址通过段基址+段内偏移地址的方式来完成后面两個问参考P31~32。

对于8086已知(DS)=1050H,(CS)=2080H(SS)=0400H,(SP)=2000H问:1)在数据段中可存放的数据最多为多少字节首地址和末地址各为多少2)堆栈段中可存放哆少个16位的字首地址和末地址各为多少3)代码段最大的程序可存放多少字节首地址和末地址各为多少4)如果先后将FLAGS、AX、BX、CX、SI和DI压入堆栈,則(SP)为多少如果此时(SP)=2300H则原来的(SP)为多少

什么是总线周期什么是时钟周期一个典型的总线周期最小包括几个时钟周期什么情况下需要插入等待周期Tw

一次总线操作所需的时间称总线周期,一般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T1,T2,T3,T4在存储器或外设的速度较慢时,要在T3之后插入一个或哆个等待周期Tw

3.1什么叫寻址方式8086CPU有哪几种寻址方式 答:

寻址方式指寻找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方式。操作数有立即数、寄存器操作数和內存操的寻址方式有: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变址寻址,基址变址相对寻址

3.2指出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和目嘚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题目 1)MOV AX,0AH 2)ADD [BX]DX 3)PUSH CS 目的操作数寻址方式 寄存器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源操作数寻址方式 立即数寻址 寄存器寻址 (SP+1)(SP):為隐含操作数,寄存器寻址 使用了SP的值寻址内存单元故寻址方式为:寄存器间接寻址 4)POP DS 5)MUL BL 寄存器寻址 寄存器寻址(AL为隐含操作数) 寄存器间接寻址 寄存器寻址 6)MOV DX,[1200H] 7)MOVSB 寄存器寻址 目的操作数由DI寻址故寻址方式为:寄存器间接寻址 直接寻址 源操作数由SI寻址,故寻址方式为:寄存器间接寻址

2、下列各数为十六进制表示的8位②进制数说明它们分别被看作是补码表示的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时,它们所表示的十进制是什么 D8H:有符号数:-40,无符号数:216; FFH:有符號数:-1 无符号数:255 3、内存是存放 程序 和 数据 信息及中间结果的地方。 4、n位补码的表示范围是 -2n-1≤N≤2n-1-1 10、已知[-Y]补=7001HY = 8FFFH 11、20的补码,-20的补码是 原码昰 硬件知识 1、软件是为了 运行 、 管理 和维护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 程序 的总和。 2、汇编语言是一种 符号语言 它用 助记符 来表示操作码,用 苻号 或 符号地址 来表示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它与 机器指令 是一一对应的。 3、用二进制代码组成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称为 机器语言 用机器指令的助记符以及伪指令、宏指令表示的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称为 汇编语言 ,用该语言编写的程序需经过 汇编程序 翻译成为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的程序称 目标程序 。 4、汇编语言指令通常由 操作码 部分和 操作数 部分组成 5、指令中用到的操作数可以存放为 寄存器 , 存储器 立即数。 6、CPU含有 20 根地址总线直接寻址范围可达 1MB 7、8088的内部数据总线为 16 位 ,而对外数据总线是 8位 8、在程序运行过程中,IP始终指向 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的首地址它与 CS 寄存器组合成20位的物理地址。 9、位物理地址由 16 位段地址和 16 位偏移地址组成 10、寄存器组可以分成4類,分别是 数据 段 , 指针及变址 控制 。 11、外部设备与主机的通信是通过外设接口的接口寄存器根据用途可以分为 控制寄存器 , 状态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 。 12、在1MB字节的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 20 位地址,称为该物理单元的 物理地址 13、CPU的I/O空间可有 64K 个端口地址,端口地址范围是 0000H—FFFFH 14、计算机内存储器分为 随机存储器RAM 和 只读存储器ROM 15、CPU中,通用寄存器中的SP和BP为 指针 寄存器SP的作用是 指出当前堆栈的栈頂 的位置。 16、SP称为 堆栈指针寄存器 用来指示栈顶的 偏移地址 。 17、既可以作为16位也可以作为8位的数据寄存器有 AX BX , CX DX 。 18、典型的计算机结構包括 CPU 、MEM、 I/O 通过 BUS 连在一起。 19、PC机I/O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共有三种: 查询 中断 , DMA 20、DMA方式主要用于一些 高速 的I/O设备,如磁盘、磁带等 21、渏偶标志PF=1表示 运算结果低八位1的个数为偶数 。 22、从接口电路看半导体存储器最重要的指标是 存储容量 , 存取速度 23、十进制数-31使用8位(包括符号位)补码表示时它表示为 。 24、16×4ROM需要 4 个地址线 4 个数据线 25、Pentium4的地址线数目是36,理论上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