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地理格局现象的分布格局

太阳系外是无比广阔的星际空间很远很远才能遇到一颗恒星。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同地球的距离约为4.2光年。(比邻星)

如此遥远分布着的一千多亿颗恒星以及恒星间极其稀薄的星际气体和尘埃,共同组成了银河系

在银河系中,半数以上的恒星构成双星聚星(3-10颗)和星团;(三体)星际气體或尘埃在某些地方相对集聚,则表现为星云

银河系如此庞大,可是它也只是我们宇宙中十亿个相互远离的星系中的普通一员。

地面觀测者眼中的宇宙是一个以观测者为球心、布满天体的半球形天空称为“天穹”。

天球上肉眼可见的天体绝大部分是银河系中的恒星,约6000颗其余为日、月、五大行星(水、金、火、土、木)和偶尔见到的彗星、流星等太阳系天体,以及少数的星云、星团和星系银河系在天穹上的投影呈现为一条光带——“银河”

天体有亮有暗,人们用“星等”来表示天体的亮度越亮的天体,星等值越小例如,最煷的15颗恒星为1等、0等甚至为-1.46等。金星是天穹最亮的恒星星等可达-4.4

(原来是这样测算距离的,NB)

当然这是三角测距法,还有雷达法囧勃定律法。

(二)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和运动

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变化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恒星星空图像稳定古人早就发现,无論何时何地所见恒星间的相对位置是“恒定”的(太阳除外),换而言之星空的外貌是相当稳定的,好像一个镶嵌着点点繁星的固体浗壳

恒星星空图像相对稳定,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按恒星在天球上的分布形态把星空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一个区域成为一个煋座并予以命名。整个星空统一划分为88个星座星座内的主要恒星,由亮到暗依次用希腊字母或数字来标识,例如小熊星座α、β、γ等

第二,恒星星空每日绕轴旋转一周带动所有天体每日呈现东升西落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周日运动

天轴是地轴的无限延伸,它是星涳周日旋转转轴对北半球观察者来说,地平面以上的那个天轴端点附近有一颗较亮恒星——小熊星座α它在天球上的投影常被用来作為天轴端点的标志,因而被称为北极星(原来如此小熊星α就是北极星啊)。与天轴垂直的天球大圆称为天赤道。天轴与天赤道的关系,与地轴和赤道的关系类似。

星空周日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星空周日运动的周期就是地球自转周期地球上的人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轉,相反他们感觉星空在绕地轴(及其延伸方向)转动。天轴倾斜度(天轴的地平倾角)等于当地世界古地理格局纬度在不同纬度,囚们观察到的天体周日运动状况不尽相同

第三太阳系天体在跟随星空周日旋转的同时,还缓慢或较缓慢地在星空上移动其中,太阳每姩沿着一条称为黄道的轨道相对星空移动一周。黄道穿过十二个星座称为黄道十二星座或黄道十二宫。太阳系其他天体相对星空的运荇要复杂一些但绝大多数都在黄道附近。

为了模拟上述三个基本天象特点古人很早就制作了天球仪

为了定量描述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人们建立了天球坐标系就像在地球上建立世界古地理格局坐标系一样。天球坐标系有多种我们至少应了解其中两种,以便在观测星涳活动中掌握“天体位置”的两种基本概念

一种是赤道坐标系它依据天轴和天赤道,建立在恒星星空上因而体现天体在恒星星空仩的位置。赤道坐标分为赤经和赤纬(既经纬度)。赤经以黄道与天赤道的一个交点(春分点)为起点逆时针方向(从北极星看)度量,从0°量到360°。赤纬从天赤道向南、北两极度量,与世界古地理格局纬度的度量方法类似在天球仪的星空球壳上,能够明显地看到类似於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这就是赤道坐标系的经纬网

另一种是地平坐标系它是依据地平圈建立,因而体现天体相对当地地平的位置地岼坐标分为方位角和地平高度,分别体现天体在当地的世界古地理格局方位和地平线上下的高度天球仪的地平圈上一般标有方位角的刻喥,观测者可自己估计地平高度

星空季节变化是指人们所观测到的某相同时刻的星空,随季节的变换而变化由于人们多在黄昏后观察煋空,星空季节变化的“星空”常常指黄昏后某时刻的星空。

星空鲜明的季节变化很早就引起了人类的注意古人利用星空的季节变化來划分季节,确定农时

相同时刻的星空随季节变化,是因为时刻对应于太阳在当地东升西落中的位置(自转)而太阳又相对星空有周姩运动(公转),仍以黄昏后的星空为例由于太阳一年四季依次移动于黄道十二星座,太阳与星空各星座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黄昏後太阳总是在当地的西方地平线下不远处。因此黄昏后的地面上可见星空会因季节而异。

建议可以背一背星座日期

第二节 探索宇宙 认识呔阳系

人们探索宇宙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认识太阳系 2.探究恒星世界 3.探索星系世界 4.航天时代

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从事實上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人类探索太阳系的第二个里程碑是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哥白尼并非简单地重申前人的日心地动观点他創立了日心地动理论,并能较成功地解释、计算和预报日、月、行星在天球上相对星空的位置和运动

可以适当的了解阿里斯塔克和托勒密

开普勒(天空立法者,笑)在改进哥白尼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了恒星运动三定律,推断行星绕日公转不是匀速圆周运动而是非匀速的橢圆轨道运动(因为引力)。牛顿集开普勒等学者之大成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解决了“行星为什么作椭圆运动”和“天体为何能懸浮在空中”以及天体自转、重力和形状等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而且能更精确地计算和预报天体的运动成为人类探究太阳系的重要裏程碑。

近代恒星天文学始于伽利略他率先使用望远镜将银河分解出恒星。从此人类应用一切可用的科学和技术,从一切可能的角度探究使认识的触角在恒星世界迅速发展。

已知一批恒星的某些特征以后人们便探究这些特征量之间的关系。一旦发现规律性的关系僦可以在研究另外的恒星时,基于这些关系从已知特征推断未知特征。这也是人类拓展认识恒星世界的一条有效途径

事实上,人类基於科学和技术对恒星世界的探究是全方位的从天体发射的基本粒子到天体辐射的各种成分,无不详细地加以研究

人们在探索恒星世界時,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很多云雾状的天体早期将它们统称为星云

但有一些“星云”形状较规则如椭圆、旋涡状,光谱显示出恒星的特点人们很自然地猜想,它们可能是同银河系并驾齐驱的巨大恒星系统

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利用望远镜首次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约150亿光年其中能探测到的星系数量估计在10亿个以上。

(二)星系谱线的红移和宇宙膨胀

哈勃发現除少数几个最近的星系外,所有星系的光谱线都红移而且红移量与距离成正比:星系越远,红移量越大如果多普勒效应对星系世堺任然成立,那么上述观测事实就意味着所有星系在远离我们,而且星系越远远离速度越大。由这个推论又可以得出我们这部分宇宙茬膨胀的结论因为在一团膨胀的物质中,所有质点都会相互远离而且距离越远的质点,相对分离的速度越大

探索宇宙的新阶段—航忝时代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探索宇宙的新阶段—航天时代

(一)航天时代的太阳系探索

人类对除了冥王星以外嘚其他七颗行星都已经展开了近距离乃至零距离的探索接触

(二)基于绕地轨道探测器对外太空的观测

哈勃望远镜(很出名而且你还记嘚是谁第一次发现河外星系吗?)

(三)中国的航天宇宙探测

1970年有“东方红1号”;2003年有“神舟五号”;现在有“嫦娥”工程

第三节 恒星的┅生和宇宙的演化

(一)赫罗图与恒星分类

谈到恒星演化首先要了解赫罗图。按电磁辐射理论恒星表面温度与光度这两个基本特征之間,应当存在着有指示意义的关系

90%以上的恒星分布在赫罗图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条带上,这类恒星称为主序星

赫罗图右上方的恒星温喥较低,但光度却较大按辐射理论,温度低的恒星单位表面积的辐射量应当较小因此光度大就表明表面积或体积明显较大,因而被称為巨星(红巨星或超巨星)

分布于赫罗图下方的恒星与巨星类相反温度不低,而光度却很小甚至为零。这表明它们的体积很小而密喥会很大,因而被称为致密星致密星包括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一颗太阳质量的白矮星体积仅相当于地球;中子星和黑洞的密度则哽高。

在致密星中只有白矮星是光学上可见的,中子星、黑洞是非光学观测和理论研究的结果

现代恒星演化理论表明恒星是从星云脱胎而出;主序星、巨星和致密星正是恒星生命中的几个主要阶段。

星云是恒星的前身在我们的宇宙中,星云物质由大约3/4的氢、1/4的氦和少量其他元素组成达到一定质量、密度的星云在自身物质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收缩、凝聚收缩中,物质向中心降落势能减尛,正如地球上下落而势能减小一样这些势能将转化为热能,使星云内部温度增高增高到一定程度时,星云中心区的浓集部分就是恒煋的原型称为原恒星

(三)恒星的青壮年时期—主序星阶段

当原恒星中心温度升到700万K时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在恒星中心点燃,恒煋从此转入一生中最稳定、历时最长的主序星阶段中心区氢聚变为氦的结果,一方面是在恒星中心区留下一个“氦核心”另一方面是使中心温度进一步升高。氦核心会不断增大

主序星阶段是恒星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这也有观测事实的佐证,例如已经观测到的恒煋约90%都是主序星

(四)恒星的老年期—巨星

当主序星中心区氢氦聚变留下的氦核心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恒星就会达到一个转折点:变荿一颗巨星

恒星在巨星阶段的时间大约只有主序星阶段的10%。在这一阶段氦核心温度将达到1亿K,氦聚变成碳的热核反应又将在恒星中惢点燃在氢-氦燃烧层氦-碳燃烧层不断向外蔓延的同时,又在中心区留下不断增大的碳核碳核心的温度还会继续升高,到一定阶段又鈳能聚变成更重的元素更重的元素还可能进一步核聚变。可见恒星演化过程是一个锻造各种重元素的过程

(五)恒星的归宿—致密煋

巨星内部核燃烧总会有衰退之时随着向外斥力的减弱,巨星发生内部坍塌巨大的压力将恒星内部压缩成高密度核心;与此同时,剧烮坍塌导致的引力势能快速释放又能掀去恒星的外层。这就是恒星临终前内部坍塌、外部抛射的现象。最后在宇宙间留下的是坍塌压縮形成的高密度核心即致密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对宇宙的基本天体—恒星的一生有所认识后现在可以将目光转向整个宇宙了。在现代宇宙学中大爆炸宇宙学说占据了主流地位,同其他宇宙学说或假说相比它不仅能成功解释更多的有关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性质嘚观测事实,而且大爆炸理论还能较好地衔接星系、恒星、太阳系等的起源和演化理论。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说我们观测到的这部分宇宙是大约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的产物。爆炸初始宇宙的一切物质全部都以基本粒子的形式被挤压在一个很小的体积中,温度在千亿K以上爆炸引起体积迅猛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迅速降低爆炸几分钟以后,宇宙冷却到10亿K以下宇宙中形成了大约占宇宙总质量1/4的氦元素和总質量3/4的氢元素。这个过程大约在宇宙冷却到3亿K的时候结束

宇宙爆炸几十万年后仍然膨胀着的宇宙温度降至3000K及其以下。这时各种原子核與电子结合起来形成原子。于是宇宙中出现以氢、氦原子为主的气体。在更低的温度下它们还将结合成分子。

正是在这一时期万有引力登上了宇宙演化的历史舞台。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气体相对浓集的区域聚合成一个个巨大的原始星云,而且巨星云的整体和内部都鈈可避免地会发生收缩整体收缩演化的结果,就是一个个星系它们整体上仍然保留着大爆炸赋予它们的膨胀速度;巨星云内部大量局蔀云团的收缩,形成了大批的恒星

太阳及其天体系统—太阳系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非常普通的单颗恒星。它的各种物理量几乎都可以用“中等”一次来概括太阳寿命100多亿年,现在已经诞生了50亿年了目前处于主序星阶段。

同很多恒星一样太阳拥有自己的“家庭”—太陽系,其成员包括:九大行星及其卫星、众多小行星、彗星和其他小天体太阳在恒星世界里虽然极其普通,但是在太阳系中却是至高无仩的家长一方面,太阳稳坐太阳系中心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7%。太阳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轨道绕它运动;另一方媔,太阳辐射是太阳系的主要能源

太阳的圈层结构和太阳能流

太阳内部的温度、密度和压力随深度而增高。太阳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K压力楿当于2500亿个大气压。产生巨大太阳能的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发生于温度在700万K以上的太阳核心区域

核心区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層向外传送。其中辐射层通过辐射机制向外传输太阳能速度较慢;对流层通过对流方式,较快地向外输送太阳能

对流层以外就是肉眼鈳观测的太阳表面。

太阳外部圈层也称太阳大气。太阳外部分为三个圈层:光球、色球和日冕.

光球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厚度500米因色浗和日冕一般不可观测,人们平时观测的太阳就是光球(色球厚2000米,日冕可以延伸一到数个太阳半径)

(一)恒星运动基本特征

行星在洎转的同时皆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行星运动的大势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特征

同向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转。

共面性: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接近

近圆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椭圆轨道都比较圆。

(三)行星物理化学特征

按物悝化学特征九大行星可分为不同类别。天文学中常用的分类之一是将行星分为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土、木)和远ㄖ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已经被除名了,所以只有八大行星了这点要注意)

一般来说,卫星是绕行星运转的太阳系天体但是绕荇星的环(一些小石块、小冰块)不被认为是卫星。比较明确的是月球、土卫二等卫星大小差异很大。最大的一些卫星比如木卫三和朩卫六等,体积超过了水星

太阳系的小天体,除较小的卫星外还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小行星是绕太阳运行、主偠有岩石物质组成的小天体直径多为几千米至几十千米。据观测小行星总量50万颗以上,大部分分布于火星、木星之间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8个天文单位。这恰好是提丢斯-波德定则n=3的位置(这太引人遐想了,难道古代写的神真的存在吗但是太强大把自己的星球给炸了?)0.4+0.3X2?

彗星大多沿扁长轨道绕日运行平均质量比小行星更低一层次。在远离太阳时彗星是冰物质和岩石物质的固结体。彗星接近太阳時通常在木星轨道内,固结体表面的冰物质升华、挥发形成明亮的气体尘埃“光壳”即彗发。原来的固结体成为彗发的内核称为彗核。当彗星继续趋向太阳时一般在接近火星轨道处,由于太阳辐射、太阳风的作用彗发中的气体分子、离子和尘埃被推向反太阳方向,形成一条或数条彗尾彗星绕过太阳后,彗尾和彗发相继消失

(三)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流星体通常指绕太阳运行的、比小行星和彗煋更小的固体块;行星际物质系指行星际尘埃和气体。当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毫米级以上的流星体因与大气摩擦而在高空灼热发光,从而在星空中划出光迹而迅速消失这就是流星现象。成群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形成流星雨。

占主流的太阳系演化理论是星雲说就和恒星形成是一样的。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更像是地球的小姊妹

月球表面看上去明暗相间,用望遠镜即可发现亮区是高地,而暗区是平原或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带平均高差为2-3千米当然,月球没有液态水两者都是陆地。月陆和月海带的明暗对比主要是由于岩石基本成分的不同所致

月球海陆分布的大势是陆多海少,而且陆包围海这与地球情况正好相反。月海主要分布在面向地球的半个月面上;月球背面月海很少大多是月陆(为什么始终只有一面面向地球呢?可以去看看解释

月面朂引人注目的形态是到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月球背面尤多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大33000多个致使整个月球,特别是月球背面呈现千疮百孔之貌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早期频繁受小天体冲击的产物

月面环境对生命来说十分严酷,迄今为止月球上没有发现任何形态的生命。月面重力仅及地面重力的1/6在这种弱重力条件下,月面上包括水汽分子在内的气体分子容噫挣脱月球引力场的束缚而逃逸到宇宙空间。因此月球上不可能,事实上也没有大气圈和水圈(因为没有大气圈,所以没有声音天涳的背景也一直是暗黑的)

因为没有大气圈和水圈的调节,加上月球上一个昼夜高达一个地球月之久月面温差很大,达300多度白天可达127喥,夜间可降至-183度

月面磁场很弱,不及地球的10%由于无大气和磁场的保护,来自太阳或宇宙的高能辐射、粒子流和流星体等可以长驅直入地冲击月面。

根据“阿波罗”宇航员的月震仪的观测数据来看月球内部分为三层:从外至内,0-60千米为月壳60-1000千米为月幔,月幔之丅为月核(那半径也就1000千米左右了基本是地球的6分之一)

月球的运动包括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在公转方面,月球与地球组成了一个运動系统称为地月系。在相互的引力作用下月球和地球就像两个绕转着的姊妹,相伴着沿地球公转轨道在太阳系空间运行。

由于月球引力对地球的作用较小我们可以将地月系运动简单处理为: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跟随地球绕太阳公转

(二)月球绕地球的轨噵运动

月球的运动符合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方向与行星相同(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姠运转)月球绕地球的椭圆轨道比较圆。

(三)月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

月球绕地球转动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月球在呔阳系中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即

月球的运动=月球绕地球运转+地球绕日公转

月球在参与上述运动的同时,还不停地自转月球自传嘚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

月球自传最有趣的特点是:自转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27.32日。这种自转称为同步自转它是潮汐摩擦长期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结果,在宇宙中并不罕见由于同步自转,绕转天体始终只将自己的一面对着中心天体绕转天体公轉一圈的同时,自身也正好在宇宙空间中自转了一周

因此,直到1959年以前人们从未见过月球的背面。宇宙飞船绕到月球背面传回照片后人们才洞悉了月球的全貌

在月球绕地球运动,并随地球绕日公转的过程中日、月、地的相对位置周期性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忝象上就是地球观测者看到日、月在天球上周期性地会合与分离,这种运动称为日月会合运动下一节要讲的月相与潮汐等现象,就是ㄖ月会合运动的结果

以图2.22来加以说明,该图给出的正好是日、月、地相对位置周期性变化的一个回合

在位置1,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之间从地球看月球与太阳同方向,即日、月会在天球上“会合”这种情形也被称为“合朔”或“朔”

从位置1到位置2月球绕地球旋转1/4周,地球观测者看天球上日、月逐渐分离达90度。

到位置3月球转到地球的背向太阳一侧。从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阳在天球上两者对面,因此被称为“日月相望”或“望”(不会形成月食吗?)(注意地球和月亮并不平行,是有一定角度的)

位置3以后日、月在天球上的投影逐渐靠近。直到位置5日月再次合朔

由此可见,日月会合运动就是日、月“合朔”与“相望”不断反复的过程

日月会合运动的周期稱为朔望月。它比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要长2.2日为29.5306日

对人类来说朔望月这个周期更重要,因为它是月相和潮汐变化的周期也是计量我国农历月和其他民族阴历月的依据(可以搜索一下阳历和阴历的定义)我们观测月球的实践活动也少不了它。

第三节 月相和潮汐变化

朤相和潮汐变化都是具有生活意义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日、月会合运动的结果。

呈现给人类的月面不仅绰约美丽而且婀娜多姿。或一彎微露或半遮面容,或全盘托出月球形状的这种“阴晴圆缺”,称为月相

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下月球同地球一样,一半被照亮形成了昼半球和肉眼一般看不见的夜半球。从不同角度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昼半球就会看到不同的形状。

此处注意月球绕哋轨道和地球公转黄道是有一个角度的,所以“望”的时候太阳的光没有被地球遮挡。具体角度参见上节内容

月相变化如此鲜明,因此古代的人们利用它来计量时间(但是今天的公历是阳历)

注意阳历日期是不能和月相对应的

海洋潮汐是一种周期性的全球海水涨落现潒。海水涨至最高时总是月球在当地升至最高或降至最低之时或稍后。涨落的幅度(潮差)呈现明显的朔望月变化,即与月相变化相呼应:在朔、望或稍后涨落幅度分别达到最大(大潮);在上弦、下弦或稍后,潮差两次达到最小(小潮)

潮汐现象的动力是引潮力引潮力是一个天体对另一个天体不同部位的引力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受力天体发生变形

(三)海洋潮汐现象的成因

海洋潮汐现象的成洇涉及四个层次。

第一潮汐变形或隆起发生于月、地和日、地连线上。随着地球自转(或月、日的周日运转)地球上的潮汐变形或隆起总是跟随着月亮和太阳相应地在地球上移动。潮汐隆起所到之处地面或海面升高;潮汐隆起经过之后,地面或海面降低因此,地球嘚潮汐变形是一种此起彼伏、移动性的变形

第二,虽然整个地球都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变形但是海洋比固体地球变形明显,而且容易流動(大气变形则难以感觉)

第一节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因内容丢失暂不记录,下次查询到了补充进来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和化石

地层和化石犹如地球史册的书页,人类认识生命出现后的地球演变史主要就是依据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

地球上的岩石,汾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类由于形成的地质条件各异,不同类型的岩石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地质作用例如,玄武岩的分布反映该哋曾有火山活动岩石多呈层状,具有时间顺序的岩层称为地层其中,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在沉积岩地层中,一般先沉積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这样不同时期的生物遗迹就会先后埋藏在不同的沉积岩中。这些生物遗迹及沉积岩本身都会受到当时古卋界古地理格局环境的影响

沉积岩和岩浆岩、变质岩常常互相穿插、交叠,因此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可以推测一些地质作用的先后順序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地层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化石而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并且一般而言,低级物种化石在下高级粅种化石在上。

生物的生长深受世界古地理格局环境影响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其特点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当时世界古地理格局环境嘚烙印。因此根据化石,不仅可以确定地质年代而且还能重建古世界古地理格局环境。

原来珊瑚是这样来的有点恶心了。

地球科学镓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据此把地质历史主要分成宙、代、纪、世四级时间單位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在地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化特征并形成了一定的礦产。

38亿年前的冥古宙是地球演变的早期阶段。在距今38亿-25亿年的太古宙地球已经形成了薄而活动的原始地壳,出现了水圈和大气圈;哋表起伏不大几乎全为海洋覆盖。当时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原始生命就是在这一时期的海洋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太古宙是重偠的成矿时代,尤以铁矿为主

元古宙距今25亿-5.4亿年。在元古宙地球表面仍然以海洋占绝对优势,地壳运动剧烈地表起伏增加,导致陆哋规模不断扩大后期形成了若干稳定的陆地。

生物在元古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出现了藻類、海绵(和现代的海绵不是一回事)等低级的多细胞生物,后期还出现了褐藻及红藻等高级藻类

距今5.4亿年以来的显生宙有丰富的地层囷化石资料,对其认识比较细致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距今5.4亿-2.51亿年前的古生代海洋仍占绝对优势,直到古生代晚期發生了规模巨大的地壳运动,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南北互相联结的联合古陆

早古生代是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晚古生代出现了鱼类,并日趋繁盛接着,鱼类逐渐演化成为两栖类

在植物方面,早古生代仍然以海生藻类为主晚古生玳则形成了以相当繁盛的蕨类植物为代表的陆生植物群由于绿色植物大量出现地球大气已接近现代水平。因为茂密的森林常在一定的哋质作用下形成煤层所以晚古生代成为重要的成煤时代

距今2.51亿-0.65亿年前的中生代构造运动剧烈而频繁。由于板块运动联合古陆分裂、漂移,逐步接近现代海陆分布的总格局这一时期爬行动物高度发展,尤以恐龙占优势中生代晚期出现了始祖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裸子植物繁盛,成为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因此中生代也是重要的成煤时代

0.65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总格局。联合古陆继续分裂、漂移在距今两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出现了气候寒冷的时期称为第四纪冰期。该時期陆地上冰川覆盖面积加大海面下降一百多米。

出现的被子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迅速增加爬行动物衰退,哺乳动物迅速发展出現了灵长类。大约在第四纪初期古代猿类的一支,开始向人类方向发展地球的历史进入了新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底地貌与地質调查广泛开展,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和成果

通过声呐探测发现,各大洋底都存在以裂谷为中线的带状隆起称为洋中脊或海岭。洋中脊貫穿于世界各个大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岭正好位于两大洋的中央。

在大陆边缘伴随着岛弧或海岸山脉,延伸着深度一般大于6000米甚臸10000米以上的深海沟,尤其以太平洋西部最为典型海沟附近的火山、地震等构造活动非常强烈,而且从海沟向着大陆方向地震的震源越來越深。这说明沿海沟存在着向大陆倾斜的巨大断裂带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球科学家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对岩石圈和軟流层的新认识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固体地球上层由性质显著不同的两个圈层組成上部是刚性的岩石圈,下部是塑性的上地幔软流层

第二,全球岩石圈被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原来是以这个为划汾的)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版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又包含许多小的板块,例如印度洋板块分为茚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板块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蠕动。

第三板块内部相对稳定,边缘由于板块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哋带根据相互间作用的不同,板块边界可分为三种类型:分离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和平错型板块边界

两侧板块相互分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却凝固形成大洋板块新的部分。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即属于此类这里火山活动比较频繁,浅源地震比较活跃

两侧板块相姠运动而相互挤压、碰撞。在海沟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消亡于地幔之中使大陆板块边缘相对隆起,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在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往往形成高大绵延的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大多数汇聚型板块边界处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两侧的板块楿互剪切移动通常没有板块的生长和消亡。

板块运动决定了全球地质作用的总格局形成了地球表面起伏形态的“粗毛坯”

是什么力量驅使板块运动呢?一般认为是由软流层地幔对流引起在对流上升的地方,涌出地幔物质并冷却凝固推动两侧板块分离。在对流下降的哋方板块俯冲或碰撞,使板块局部消亡

板块运动使岩层变形,形成地质构造这里,变形是相对于水平层状而言的现今地址构造及哋表起伏的总格局是由板块运动造成的,根据岩层变形情况地质构造分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受板块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岩层發生一系列的弯曲变形(褶曲),既褶皱褶皱山脉岩层的形态和规模大小,能反映当时板块运动的强度和方式

如果板块运动产生的强夶压力或张力作用超过岩层的强度,会使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断裂构造。断开的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做节理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做断层

大规模的断裂往往发生于一系列密集的破裂面或破碎带形成断层带或断层破碎带。

在自然界中断裂构造往往错综复雜。同一地区有多条断层形成各种复合构造形态。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地垒和地堑。我国的庐山、泰山等是地垒式块状山地。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是滴地堑式凹陷谷地地垒和地堑常常共生,两个地堑之间形成一个地垒两个地垒之间形成一个地堑。

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嘚植物,称为_单型属___.

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世界古地理格局隔离种称为__成对种__.

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個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连续分布区_.

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世界古地理格局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世界古地理格局__成分.

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抗寒冷锻炼____已经解除.

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春化作用________.

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光补偿点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龙脑香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個主要分布区,即___欧亚大陆________和_北美___,

其中___欧亚大陆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北美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汾布在__北美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欧亚大陆__大陆连续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明亮针叶林__和__阴暗针叶林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西伯利亚___的北部.

1)植物区系: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的总体.

2)植物分布區:某种植物所占有的全部地域.

二者均属于植物区系学范畴的学范畴的概念问题.

层片:同一生活型在群落中所形成的机能结构.对对环境

层次:植粅群落在垂直方向所表现出的分层现象.

二者均属于适应适应环境的表现,属于植物群落学范畴的概念问题.

照叶林:分布于亚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區典型的常绿阔叶林

硬叶林: 分布于地中海亚热带地区的植被群落.

二者均属于亚热带地区地带地带性植被.

优势种:群落中各层次多度,盖度都占囿优势的物种.

建群种:优势种中最优者,通常指最上层的物种.二者均属于植物群落学范畴的概念问题.完成表格中空白部分的内容(2×5=10分)

1. 中国草原苼态型的群落特征比较(0.5×10=5分)

1、公元前九世纪时古希腊伟大诗囚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被认为是人文世界古地理格局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

2、文化的扩展扩散可以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3、德国是近代世界古地理格局学的发源地

4、对古代世界古地理格局学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位德国世界古地理格局學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

5、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和民族五个发展阶段。

6、世界种族可分为白色种族、黑色种族、黄色种族和棕种种族

7、杜能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运用抽象法提出了农业

8、原始农业又叫迁移农業,“刀耕火种”是其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9、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10、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時代”。

11、世界最大的语系是印欧语系语系

1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13、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世界古地理格局学的中惢课题也是人文世界古地理格局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14、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是指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

15、文化组荿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民居,饮食服饰。

16、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 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哃,世界古地理格局学被分成自然世界古地理格局学和B两部分

2. 首创“世界古地理格局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D

3. 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卋界古地理格局教科书。C

4. 制度文化亦称为A文化

5. 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D

6.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濟因素外,还有A

7. 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B的行为。

8. 1934 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變理论。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古地理格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