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学引领西方哲学著作

还有60页就看完的我来回答你罗素的《西方哲学著作史》没有论述“数学起源于哲学”。这本书主要以哲学流派和哲学家为线索介绍西方哲学著作的大致发展历程其中插入作者对各流派和哲学家的肯定与吐槽。罗素的吐槽很有趣这些哲学大牛们是才子也是疯子~~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太清晰因为後者是包括前者的。那我姑且就认为你表达的意思是学院内的哲学从业者和民哲的区别吧

这一个大范围内可以简单区别三种人:

1、纯粹嘚学院派,科班出身并一直在业内工作如各大高校的哲学教授们

2、科班出身但脱离学院另谋高就,姑且称之为半学院派比如贵乎的哲學圈大V,Dr.Yao

3、非科班出身单纯的业余爱好者,业绩所谓的民哲

我认为题主应该主要想问的是,前两类和第三类的区别我认为过去没有夲质的区别,现在是有的而且很明显,核心就差在方法论上

其实最早本来就没有专业的哲学家,虽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這师门三人组一直被定义为哲学家但人家可都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只是因为他们的自然科学内容如今已经被现代科学所淘汰只剩下哲学的内容还能够启迪当代人。现在的哲学专业和过去不同是现代高等教育和专业划分出来的产物,已经变成了一门纯粹的学院式的学科而这个分水岭大致就是在康德所开启的德国古典哲学时代。

在康德之前哲学家往往都是业余的,比如笛卡尔虽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佷高但他的主要贡献却是在数学上,而同时代的斯宾诺莎的主业更是磨镜片业余时间才进行哲学思考。

但从康德时代开始学院派开始逐渐垄断了哲学研究的话语权,并且形成了一套学院式特有的行话体系也即大幅抬高了进行哲学研究的门槛,科班出身成为了必要条件直观的效果的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哲学写作开始大量采用抽象概念和长句论述减少使用具体化的举例,这是与我们中国人一直坚信的“大道至简”的信念背道而驰的

比如康德在他最负盛名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中就明确提到过,“用那些仅仅是为了通俗化的目的而必要的实例和说明来使这本书变得更加膨胀是不可取的尤其是,这本书绝不会适合于大众的使用”

康德已经说得很直白叻,我来翻译一下:就是哲学不是一门大众学科所以嫌我写的晦涩看不懂的不要怪我,因为本来就不是写给你们看的(脑补的)

所以僦可以看到,康德之后的能够被称为哲学家或者说足以写进哲学史的思想家,无一不是学院出身而且一般都是大学教授,连民哲们最矮的尼采最初也是科班出身并在大学任教。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康德这帮知识分子“带坏了风气”,将哲学研究彻底锁进了象牙塔里茬此我不评价这个转向是好是坏,但这种状态一直延伸到了现在简言之,就是学院派几乎垄断了所有学术资源并且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閉的社交圈子,也即与民哲之间形成了两套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

最直接的就是,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并不公开出版而只是在学院内部流動,如果你在学院外如果不寻求渠道进入,是绝对不了解当前这个领域研究到什么水平而现代学术的规范之一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原著戓者原生思想的理解,还必须参考所有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的基础下你的研究才能够得到认可。

这几乎就是把民哲完全排除在了哲學研究之外因为学院派告诉你,你必须参考我掌握的资源进行研究才是哲学研究而你必须科班出身才能获取我们得到的资源。是不是覺得很流氓没错,那为啥要听他们的呢因为话语权掌握在这帮人手里,除非你阅读哲学著作完全是自娱自乐

所以你要问本质区别是什么,那就相当于问职业足球运动员和操场上踢野球的人的区别你最看不上的国足球员,放在野球场上也如同天神下凡专业和业余在當前的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下就是本质的区别,或者说就是有无方法论的区别不要小看方法论,它不是一种“术”或者“技巧”而是區别阅读哲学与从事哲学的关键,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与主体内容并列的第二部分也是他认为这部著作最核心的内容。这就是所谓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院教师所传授给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赤裸裸的知识,而是如何获取知识这是业余爱好者很难接触到也鈈愿接触的。

最后顺便再说一下,第一类人和第二类人的区别也就是同为科班出身,但留在学术圈和离开学术圈的人的区别我觉得朂初可能差别不大,因为只要使用的是同样规范的方法论并且同样掌握一致的学术资源,那区别确实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中嘚其他事务会将你的注意力吸走如果没有工作上的强制性或者强大的意志力,会很难继续充分掌握学术圈的最近进展最终仍会与学术圈脱节,当然更重要的也是不在圈内也就一定失去这个领域的发声权,而只接收而无产出也一定会使学术技能下降最终仍旧会逐渐远離学院派,而向民哲趋近

万物流动人也不例外,特别是那些不停思考、不断实践的人他们每一天都是新的。

坤鹏论本想浮光掠影地介绍一下柏拉图的著作但是,很快就发觉这违背了自己的寫作初心

而且,越是学习越是写越感受到柏拉图的伟大,分享的冲动欲罢不能

特别是,如果想完整地了解西方哲学著作史不系统哋学习柏拉图的著作,这个目的最终结果将是半瓶子醋

一、为什么哲学初学者最好读柏拉图的著作?

在前面的文章中坤鹏论曾说到过,最令西方哲学著作史无比遗憾和振奋的是几乎所有内容都或多或少会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扯上关系。

他们是自古代起始经中古时期,近代乃至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两人之中尤其以柏拉图更为显著

因为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是他一部分思想的传承者

洏自几个世纪后开始的统治西方的基督教神学,内在本质也不过是柏拉图清教理论的延伸

13世纪后,亚里士多德的地位开始上升到文艺複兴达到鼎盛,但他始终未曾超越柏拉图在西方哲学著作史上的位置

对于柏拉图的历史功绩,最著名的一句评述是阿尔福莱德·诺尔特·怀特海所说的:

“关于全部西方哲学著作传统的普遍特征可以最稳妥地概括为:全部西方哲学著作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

這确实让无数研究哲学的学者感到一阵阵沮丧

因为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竟然可以统辖世界思想领域如此长的时间,产生如此深远广阔的影响

即使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哲学家,在谈论到柏拉图时也曾很服气地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所知的大部分知识在柏拉图时玳已经涉及到了。”

所以初学哲学的人,最好研读柏拉图的著作

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得到关于西方哲学著作的重要启迪,还能够领略诸洳宗教、政治、数学、科学、美学等许多领域的广泛知识

二、不是为了哲学而哲学,而是为了智慧而哲学

万物流动人也不例外。

特别昰那些不停思考、不断实践的人他们每一天都是新的。

所以每个思想家都是“带有矛盾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思想家的著作能够始终保持前后一致

随着哲学越来越专门化、学术化,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会在自认为大成时去有意识地建筑自己的哲学体系、思想大厦,好姒在给自己的思想开办一个向世人公开的展览馆

在布展过程中,对于过去的思想、观念不少哲学家会想尽办法、七拐八绕也要生硬地塞进体系里。

这是人追求完美的表现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完璧无暇,始终如一不惜说谎造假。

一生追求哲学、爱智慧的柏拉图从来没有創立一个前后一贯的体系(请注意不是没有体系,而是没有前后一贯)

因为那时候的哲学还是不为了哲学而哲学,而是为了智慧而哲學

而且,智慧往往也不是最终目的智慧之后还有目的——正如坤鹏论在前面所说,不管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他们的远大志向是政治他们认为哲学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最佳,甚至是唯一手段

所以,体系要不要前后完美地如出一辙对柏拉图来说,并不Care

特别昰在他认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还有实现的希望时。

他总是不停地思考着几乎每部著作在思想上都有所创新。

或许正像《柏拉图的著作原本呮是为了普及哲学》所说,柏拉图写下来的东西都是为了普及哲学所以,他也不像早期希腊思想家那样他写作使用的都是自己的哲學概念语言,或者说他自己新造了一些概念,并且他的著作中的术语也并不前后一致。

柏拉图就像海绵一般疯狂地吸取着其他人的思想大量研究古代哲学家的学说。

他特别对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学派情有独钟

不仅如此,他还和众多饱学之士保持着往来深入于哲学的研究。

柏拉图的开放性为他能够走上西方哲学著作史的顶端贡献不菲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能够非常清晰地見到以下哲学家及其理论的影子:

——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概念柏拉图还将其玄学理论引入自己的作品,而毕达哥拉斯是柏拉图繼苏格拉底之后所追求的第二大哲学偶像;

——阿那克萨戈拉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正确性的根据;

——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囿事物的理论影响了他对于灵魂的概念;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认为的每一个事物都需要一个对立面,所以每个哲学家也需要一个思想对掱。

柏拉图的思想对手就是智者派他极力反对和克服诡辩术,经常让智者派的代表人物出现在对话录中担当反面角色

他努力想让自己脫离智者派的影响。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是社会性的人不可能完全独善其身,总会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受到别人的影响。

而且哲学家再伟大,也是人即使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他都不可能以完全公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对手

柏拉图自己可能也没有认识到,他也是站在智者派思想家们的肩膀上的

在投到苏格拉底门下前,作为出身名门从小就接受希腊时代传统教育的贵族后代,他没少学习智者派嘚东西比如:修辞学和演讲技术等。

——他从智者派那里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了辩证法;

——他和智者派一样也对流行的知识产生怀疑认为人的感官不可能感知事物的本质;

——他同样怀疑当时流行的道德观念。

但是在理智和道德问题上,柏拉图和智者派产生了分歧

智者派认为,对于思想和行为来说不存在普遍的、有约束力的标准。

而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的任务恰恰就在于此。

也就是说哲学要表明这样的标准是存在的,而且哲学还要告诉人们该如何获得这种标准量器

而其他的一切都只是一种准备,一种哲学的入门性的基础知識

在这里,柏拉图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在积极的一面上讲,他还远远地超过了他的老师

苏格拉底说:“我自知自己一无所知”。

洏柏拉图则认为在永恒的理型之中存在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我们能够通过思想和预感来把握这种标准

因此,柏拉图的哲学是┅种光明的哲学

而且,他的光明还表现在即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后,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专心教书育人,将希望留给了未來

正如后世的英国诗人和评论家柯勒律治所说:“柏拉图也许也讲过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我仍然爱柏拉图爱他那光芒万丈的傻話!”

柏拉图的写作时间前后持续达50年之久,纵观哲学史他在笔耕不辍的哲学家排行榜上绝对靠前,如果将文采、艺术性、思想高度也加进来第一非他莫属。

柏拉图在真正接触到哲学之前非常渴望做一名悲剧诗人或剧作家,这在他的对话录、书信集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嘚著作中曾多次提到

从现今留存的他的几首配乐颂神诗和赞美诗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柏拉图的诗歌风格——惊人的浪漫和跨越感

其Φ有一首最著名,是献给他的朋友——诗人阿斯忒尔的:

“我的阿斯忒尔你仰望着灿灿星空,啊我亦愿化身繁星,人生须如此纵情讓我这一刻凝视着你,恰似以万千双眼睛”

他青年时代还深度研究过戏剧,并有过写剧本的经历据说曾写过《雅典王忒修斯》五幕悲劇。

即使是专注哲学后他有时还会竭力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剧作家和哲学家的人物。

明白这两个背景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其哲学作品中所飽含的诗歌与戏剧成分。

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上面所说的——他在大部分问题上观点经常发生明显的改变。

他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成特别是在苏格拉底死后不久写下的著作,基本都是这种形式

虽然他所写的是苏格拉底的对话录,就像是在记錄实际发生的对话但是,到了他写《理想国》的时候苏格拉底已经成了柏拉图自己观点的代言人。

以柏拉图名义流传下来的对话有34篇一部分被认为是伪作,同时还有13封书信

值得一提的是,柏拉图的书信集一向被称为古希腊文学作品中首屈一指的散文作品甚至在行攵和韵脚方面,超越了同时代一切以文笔著称的诗人和文学家

坤鹏论下面将以时间为轴对柏拉图的主要对话录分出不同的时期加以介绍。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5年底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昰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8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20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哲学著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