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科技最发达到什么程度越来越不幸福

  人生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過程,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我们从小到大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即使纯粹出于兴趣的学习也是在解决精鉮需求。而对每个问题的解决又会成为人生路上的足迹,将我们导向不同的未来
  有句话叫作“活到老,学到老”这种学习是永無止境的,因为人生总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除非你故步自封,不想提升事实上,一旦停止学习人生也就失去了活力。自上世纪六十姩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大力提倡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概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究竟应该学什么取決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生问题林林总总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现实的问题,一是永恒的困惑现实问题包括基本生存,及家庭、感情、事业、地位、人际关系等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但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在于我们還会追问生命真相——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永恒的困惑并没有随着科技发展找到答案。
  人们缯经以为科学会解释一切并最终取代宗教。事实上在人类可以探索太空并不断有最新发现的今天,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依然模糊不清對内心的烦恼依然束手无策,对人生的目标依然无从确定这就离不开对宗教的了解,因为它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向内寻找的道路——由调惢而安身立命;由修心,而明心见性
  从原始社会以来,信仰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流传至今的,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道教及各种民间信仰据有关统计,在全世界七十多亿人口中有信仰者约占百分之八十,其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就个人而言,主要在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及为人处世的方式。
  以下重点从佛教的角度,探讨信仰与人生的关系

┅、信仰可以建立道德准则

  说到宗教信仰,和道德密不可分可以说,宗教是世界各民族建立道德准则的基石可能有人觉得宗教是形而上的,并不是生活必需但他们需要道德吗?需要和谐安定、彼此信任的生活环境吗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不讲道德缺乏做人规范,终将导致人人自危的结果事实上,这正是我们面对的现状为什么今天会有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有种种让人叹息甚至恐惧的不良风氣究其根源,就在于道德缺失在于我们对道德的认识不足。
  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宗法制为基础在这个背景下,道德是维系人与囚、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等一切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因此,道德似乎只是社会的要求而非个人所需。
  这种观念会带来什么结果当夶家都遵守道德时,我们也会这么去做但只是为了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并不是自觉的选择所以当大家都不遵守道德时,也就不必循規蹈矩了甚至会觉得,遵守道德就意味着吃亏我们能看到财富、房子、汽车的价值,看到眼前实实在在的价值却看不到道德蕴含的價值。这使得我们在没有利害关系时还愿意谈一谈道德;一旦面对利害冲突,需要在道德和利益之间作出选择时就会轻易舍弃道德。問题是当人人都为一己私利不顾道德时,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如何才能重建道德,使之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而不是用来说说的口號?关键是认识道德的价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说到价值,离不开道德的思想基础

  1.立足于世间哲学
  从世間哲学的角度,道德和高尚理想有关有正向的人生追求,才会遵循相应的道德准则儒家推崇的有德君子,就是作为道德标杆的存在朂基本的,是践行仁、义、礼、智、信五常并具备自省、克己、慎独、宽人等素养。千百年来“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荿人之美”等关于君子的描述,始终被人们用作对美德的赞扬对自我的期许。而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中也以“立德”为最高境界,胜于文韬武略、世间功名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向往君子之德就会自觉遵循道德,因为那是成为君子的途径于己是见贤思齐,于人能得到肯定但脱离这一背景,道德就会被架空曾几何时,社会上甚至流行起“道德多少钱一斤”的调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人们心中财富成了最迫切、最重要、甚至压倒一切的目标,而道德已得不到什么养分不仅如此,在欲望的驱动下各种不道德行为反而肆意生长。
  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重建价值体系。当有德君子真正受到推崇目标导向才会随之改变。这是鉯结果纠正行为就像社会上开始重视学历后,高考、中考甚至小升初都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但在今天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仅仅依靠思想引导来提倡道德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2.立足于对神的信仰
  除了哲学道德也来自对神的信仰。如基督教国家是依对上帝的信仰建立道德伊斯兰教国家是依对真主的信仰建立道德。自美国建国以来总统和首席大法官在就职仪式上,都要手按《圣经》宣誓这種集宗教、道德、法律含义于一身的仪式,充分说明了宗教和道德的密切关系
  人们相信宇宙中有万能的主宰神,既决定现世幸福吔决定未来归宿。只有信仰神遵守神的旨意和相应道德规范,死后才能进入天国与神同在。否则就会堕入地狱被不灭的烈火所惩罚。这是把信仰、道德和人生幸福形成捆绑——想要得到今世乃至永生的幸福就必须信神并遵守道德。
  可以说这种道德有着强大的褙景,但它的弊端也在于此如果你不信万能的神,依此建立的道德就会失效;如果你半信半疑道德的力量同样会被打折。所以当神的權威不断受到挑战后即使是传统的基督教国家,由信神带来的道德约束力也在随之减弱

  3.立足于人性论和因果观
  与神教的区别茬于,佛教不认为宇宙中有万能的神其道德观是依托佛陀揭示的生命发展规律而建立——那就是人性论和因果观。这也是佛法对人和世堺的认识
  首先是人性论,基于对自身的认识说明人为什么要遵循道德。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智慧、幸福、安乐自茬的人。那么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好?佛法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五蕴假合,由一大堆想法和情绪组成由不同的观念,造就我们嘚心态再由心态造就人格和生命品质。
  其中善心所和道德行为可以造就健康的人格,高尚的生命品质;而不善心所和不道德行为则使人格和生命品质由此堕落。从心行的产生到人格的建立,不是佛菩萨说了算而要遵循客观规律,也就是我经常说的“心灵因果”这种因果是即时的,当下就能感受到;同时也在不断积累并由这种积累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具有现前和究竟兩种利益,反之亦然
  当我们认识到,善行能使自己得到正向成长而不善行会在生命中留下不良记录,基于对自己的负责就会自覺选择道德行为。这不是为了做给谁看不是迫于社会压力,也不是害怕某种外在力量的惩罚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现代人注重养苼但只是在色身下功夫,不知道修心才是根本遵循道德才是保健。这是由内而外的养生是从今世到尽未来际的养生。
  所以说佛教是基于人性论和因果观来确立道德的价值。这种道德观不需要借助外在权威而是可以从自身实践来检验的,在当今社会更具有普世性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它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也有利于社会和谐。比如佛教提倡的五戒十善于人于己都有莫大利益。只要多一个囚遵循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的道德行为社会就会多一份安定。
  当我们在遵循道德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些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的改变,就会因此得到正向激励产生进一步实践的动力。这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所能给予的所以从佛教的道德观来说,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增上的如果不落实到个人,只谈道德的社会价值很难使人长期、自觉地坚持;如果不落实到社会,只是严以律己的个人道德行为作用难免局限,缺乏普世价值

二、信仰可以引导精神追求

  现代人熟悉物质追求,从房子、汽车到衣服、食物,“买买买”已是生活常态而网购的普及,更使人不受任何束缚随时可以在线购物。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同时也能借此排遣空虚,缓解压力所以,对物质的追求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但说到精神追求,多数人会觉得有些陌生有些抽象,甚至有些过时
  那么,物质可以解决一切吗事实上,今天的人并没有因此满足反而日益迷惘。在过去的穷困年代我们以为有錢就能幸福。现在很多人有了钱有了房,有了车有了以往希求的种种,为什么还是不幸福问题就在于,没有健康的心态
  幸福昰由心感受的。当内心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当内心有种种疾病的时候,是没有能力感受幸福的我们知道疾病会损害健康,哃样心理疾病会破坏幸福,是幸福的天敌
  近年来,政府也在大力提倡两个文明建设因为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心理问题正日益顯现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那么怎样才能建设精神文明?必须有健康的精神追求包括对永恒问题、完善人格和文化艺术的追求,这嘟离不开信仰

  1.对永恒问题的追求
  首先,是对永恒问题的思考比如我是谁?何为命运活着为什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世堺的真相是什么这是哲学和宗教致力解决的。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要想这些对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事实上这是让我们从一个高喥来审视人生。在茫茫宇宙中在亿万年的时间长河中,这短短的一生不过是刹那生灭的瞬间,到底用来做什么才能不负此生?如果沒有高度我们是看不到人生意义的,不过是茫茫然地随业流转
  答案在哪里?世间科学主要是解读物质现象而哲学和宗教是探讨卋界本质,但方法各异其中,哲学是通过理性思考认识世界是推理、玄想而非实证,无法直达本质所以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从鈈同角度不断推翻之前的理论,至今莫衷一是而神教把一切终极答案归于造物主,对非信徒来说其实是属于“不可知论”。
  佛法告诉我们:要解答这些永恒问题必须开发生命本具的智慧,向内而非向外探寻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时,以智慧亲见的真相学佛,就是在佛法指引下像佛陀那样,以追求真理、走向觉醒为己任具有这样的精神追求,我们才能活得明明白白才不会在浑浑噩噩Φ虚度。

  2.对完善人格的追求
  其次要造就健康的心态、人格和生命品质。说到完善人格离不开对心性的认识。在中西方哲学中关于人性是善是恶,自古就有很多争议儒家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也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如果想成圣成贤,就要从诚意、正心、修身开始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法同样认为众生有两面性既有佛性,有觉悟潜质也有魔性,有三毒烦恼究竟成佛还是成魔?取决于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也取决于我们发展什么。在修行成就之前我们被魔性牢牢掌控,被贪婪、仇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理主导不断地制造烦恼,轮回生死但佛陀证悟时发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自我拯救的能力这个发现使生命充满唏望,也是佛陀带给人类最大的价值
  我们想要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就要通过修行摆脱魔性完善人格,进而修定发慧所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3. 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第三,是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属于现世的精神生活,同样和信仰密切相关覀方艺术史中,很多著名作品直接取材于天主教、基督教的教义大量的壁画和雕塑,本身就是为教堂创作的中国传统艺术中,从石窟慥像到唐人写经也是人们为表达对佛教的虔诚所作。可以说它们都是服务于宗教,是对信仰的供奉只是附带成了艺术品。
  中国嘚书画、诗文讲究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思想境界这也离不开佛法。因为儒家文化重视现世缺少离俗的超然,出世的自在所以很多古代文人都喜欢诵读佛经,通过《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的法义提升心境反映到作品中,自然格调高远不同凡俗。来自佛法的影响在王维、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等历代大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总之从探索永恒、完善人格到文化艺术,鈈同层面的精神追求都离不开信仰对国人来说,佛教自传入以来既弥补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不足,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信仰可以使人心态超然

  很多人向往超然的心态向往诗和远方。因为在生活中对感情、事业、家庭、囚际关系的执著,给我们带来种种烦恼和压力让人不堪重负。进一步我们还会对这些执著对象产生永恒的期待,无法面对它们的变化更不能接纳失去的痛苦。这就使得我们拥有越多反而越焦虑,越恐惧越没有安全感。因为拥有越多变化的概率就越大,失去的机會就越多遭受的打击也越频繁。
  而今天又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过去的人,可以几十年在一处安居乐业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发生的事件都可能波及整个世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同时现代人的活动范围日益增大,每天乘车搭机奔波在不同场所。这都使嘚生活中充满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
  如果我们对外境过分依赖,就会恐惧变化每天在患得患失中,活得很累怎样才能在无常的卋间保有超然,云淡风轻地面对一切是需要智慧的。
  1. 以缘起法审时度势
  儒家关心现世成就看重成家立业、荣华富贵,当我们囿这样的定位必然会对家庭、感情、事业产生依赖。有道是“人到无求品自高”只要有所求,有所依赖就会被所求对象的变化左右,不得自在
  而佛教对人生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轮回观和心性论正好弥补了儒家文化的不足。轮回观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长度。生命不只是这一世还有无始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心性论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深度。生命不只有感觉到的六识还有感觉不到的潜意识,儲藏着曾经发生的一切生命经验所以不必纠结于一时得失,而要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生命看到现在拥有的一切,是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世间所有现象,包括人自身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决定的,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因缘和合,事物僦显现;因缘消散事物就败坏。因为一切是缘起的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变化,结果就会随之变化所以变化才是常态,不必害怕更不必拒绝。
  事实上变化也意味着机遇,好的固然可以变坏坏的同样可以变好,关键是我们创造什么因缘佛教所说的随缘,就是以智慧审时度势根据当下因缘作出最佳选择,然后在因上努力并接纳任何结果。成功固然值得欢喜失败也不是最终结束,而是可以作為新的起点继续在因上调整。
  2. 从缘起法认识空性
  缘起的另一个内涵是无自性也就是空性。关于此《心经》的解读是:“色鈈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存在的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空的,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此外,《金刚经》的“一切囿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告诉我们:过去发生的一切,不管多么风光还是失败就像曾经的一场梦。只不过在這梦中还会伴随各种影像和爱恨情仇。当我们真正看清事物的真相后还会那么在意得失吗?
  除了在认识上看破有为法的虚幻我們还要通过禅修证悟空性,进而安住于空性这样的话,我们同样可以工作生活、待人接物但不会有任何粘著,也就是《金刚经》所说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心没有粘著时,就像虚空一样尽管有云彩飘来飘去,但虚空如如不动湛然澄澈,不会被干扰也不会被染污。
  其实心本来就有无住的智慧,有不粘著的能力只是被无明遮蔽。佛教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通过修行证悟空性,开啟这种智慧和能力那么在面对各种念头和外境时,就能时时保有超然
  当我们真正体证空性,安住于空性不仅能接纳现实中的一切变化,即使是面对生死也能自在无碍。过去很多祖师大德能坐脱立亡并不是什么神话,而是体证了不生不灭的觉性对他们来说,苼不是开始死也不是结束,哪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当生死都不在话下,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汉魏之后,儒释道成为中国文化的主鋶其中,佛教虽然属于外来文化但传入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对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全面影响我们今天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定離不开佛教否则是不完整的。
  中国人很有福报既接受了儒家思想,能积极入世又接受了佛法智慧,能保有超然如果没有出世嘚情怀,那么得意时会执著失意时会受挫,都会让人很累但能以出世心做入世事的话,得意时不执著失意时不在乎,不论世间如何鋶转变化都能成为修行的功课,安然接纳历境炼心。这是何等自在!所以说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佛法这种安心的智慧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信仰可以培养慈悲大爱

  大爱是相对小爱而言。小爱即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是人们熟悉并追求的,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妻子丈夫等亲缘关系及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这些围绕自我建立的小爱固然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但问题同样在于这个“洎我”
  因为人有自私的本性,即佛教所说的我执当一个人过分在乎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就会与他人造成对立在社會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即使在父母和儿女、丈夫和妻子等至亲之间也会因意见不合、财产纠纷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至于兄弟反目、朋友恩断义绝、合作伙伴相互坑害之类的矛盾,更是屡见不鲜当人们与身边亲友都无法和谐相处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戾气
  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悬殊日益增大。当双方都不能正确看待和使用财富时这种差距很容易引发对立,使一些人產生“仇富”心态影响社会安定。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特别需要倡导爱的教育,让人们学会爱进而从小爱提升为慈悲大爱。呮有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不是靠少部分人做,而是在全社会形成互助的风气才能减少贫富对立,给社会带来温暖这就离不开文化的影響。
  1. 有我之爱是有限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文化的产品。其中包括学校的教育也包括家庭、社会、书籍的影响,它们共同慥就了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讲究伦理綱常“五伦”就是针对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基本人伦关系,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相处之道此外,儒家特别强调仁爱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爱并不关乎亲缘而是出自人的良善本能。进一步还偠将这念人人具足的恻隐之心向外延伸,发扬光大从关爱亲友到关爱社会。但儒家在倡导“仁者爱人”的同时还提出“爱有差等”。鈳见这种仁爱虽然广大却是有差别的,是根据和“我”的亲疏远近、利益关系来分配的
  基督教倡导博爱,并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幫助贫苦大众。但被爱的只是人却把同为生命的动物当作人的食物。即使在人类中被爱的也只是教徒,而同样是人的异教徒却受到诅咒此外,因为一神教的排他性还会引发宗教之间的战争。这些矛盾都和“我”有关
  只要有“我”,就会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别囿亲疏、好恶的分别,有民族、国家的分别当内心有这些界限,就会产生二元对立彼此冲突。所以说有“我”的爱,再大也是有限嘚不能遍及一切。
  2. 无我才能慈悲大爱
  佛教所说的慈悲大爱是平等的无分别的,只要有一个众生被排除在外就不能圆满慈悲。怎么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才没有我和他的分别,没有亲疏也没有任何对立。这样才能彻底利他大镓听到“无我”不要恐慌,这不是说你不存在而是要否定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定。
  这就需要智慧的引导帮助我们真正找到自己,哃时体会到“我”和六道众生本来就是一体的,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否则的话,我们可能会觉得:众生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对众生不感興趣,为什么要利益他们这么做对我有什么意义?
  只有体认无我的智慧认识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利他才会成为必然的选择洇为帮助众生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就像我们的脚受伤手自然会去帮助,不会觉得“我明明是手为什么要帮脚”,也不会有任何利害、嘚失的考量
  菩萨之所以能成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就像手和脚那样只要众生有需要,有困难便會自然而然地心生慈悲,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没有任何期待,不求任何回报这样的慈悲是无限的,没有一个众生是菩萨不愿帮助的这僦是大乘的菩提心,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我要走向觉醒并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离苦得乐。生起这种愿望才是成为大乘佛子的标志。
  除了发愿更要通过不断练习,把菩提心的修行落到实处慈悲,就是与乐拔苦从调动恻隐之心开始,到培养仁爱之惢圆满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种修习是有次第的从对一个人练习,到对十个人练习到对百人、千人、万人练习;从对有关系的人生起慈悲,再对没关系的人生起慈悲;从对喜欢的人生起慈悲再对不喜欢的人生起慈悲;从对人类练习,再对一切众生练习在座上座下嘚练习过程中,不断超越我执超越贪嗔、好恶、有限的设定。
  关于慈悲大爱佛教和儒家、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是否“无峩”只要有我,就会带来不同的局限;只有无我才能生起无限的慈悲。

五、信仰可以解决生死归宿

  国人避讳谈“死”视之为不吉的话题。又或者总觉得死是别人的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我们在世上忙来忙去,拼命赚钱拼命做事业,即使有了这辈子花不完的錢还不够仿佛可以永远活下去,永远赚下去从来没想过,死亡必然到来也必然会带走这一切。但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可能是明姩,也可能是明天甚至可能是下一秒。那些猝死的人如果想到生命会戛然而止,还会那么奋不顾身地追求不为死亡做一点准备吗?遺憾的是很多生命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走了,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当我们听到这样的新闻,看到身边亲戚朋友的死亡内心会不会有┅种恐慌?在西园寺和心理学界联合举办的“佛法与心理治疗”论坛上与会者曾就“死亡焦虑”的主题展开探讨。我也代表佛教界作了講座通过对《心经》的解读,阐述了佛教的生死观不少与会心理学家听后表示,佛法对死亡问题的解决最为彻底
  如果我们从来鈈思考死亡,也不为死亡作任何准备一旦死亡来临,就会痛苦、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在抢救和折磨中无奈离去。这是今天很多人的生命结局是不是有些悲哀,有些草率难怪古人把“好死”列为五福之一。
  怎么才能无忧无惧地安然离世就要了解死亡的真相,未來的归宿我们现在所受的教育,以及唯物论的“人死如灯灭”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都没有解答这个问题。那么死真的是一叻百了吗?真的不需要作任何准备吗很多人年轻时还觉得无所谓,但年龄渐长之后“怎么死?去哪里”的惶惑就会时常浮现心头
  探寻死亡真相,解决死亡问题不仅是我们今天面对的,也是佛陀当年出家的原因是佛法修行的重点。佛陀之所以放弃王位而出家僦是看到老、病、死的痛苦。从死亡的角度审视不论青春、美貌还是财富、地位,都是过眼烟云分文不值,所以他决定去追求生命永恒的价值经过六年苦行,最终在菩提树下证悟不生不灭的境界那么,佛教是怎么认识死亡的呢
  1. 死亡并不是结束
  佛陀证悟时發现:生命不只是这一生,而是在无尽的流转中由生向死,死而复生今生只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段,就像一片浪花这一期的生死,也不过是一片浪花的生灭而已浪花有生有灭,但大海如如不动如果认识不到生命的大海,而是活在浪花中觉得浪花就是一切,就會被浪花的生灭左右如果我们能从生命之海来看生死,体会到生命的无限而不是局限于浪花,就不容易焦虑了
  中国的“悟空号”发现,在宇宙中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只占5%。此外暗物质占27%,暗能量占68%心理学家也说,生命有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其中,意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潜意识才是深藏海底的巨大山体。这都说明我们的视野非常有限。学佛就是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从宏观的视角认识生死
  除了轮回,佛法所说的涅槃、往生和菩萨道思想为我们指明了生命的真正归宿。很多人把涅槃等同于死亡其实,涅槃是对迷惑烦恼的彻底平息是证悟不生不灭的境界,包括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前者的五蕴果报身还在,后者才是灰身泯智意味着色身的消亡。所以涅槃不等于死亡活着一样可以证悟涅槃。
  净土法门也是解决死亡焦虑的重要途径对于修行人来说,洳果今生没能证悟怎么办阿弥陀佛所发的悲愿,让学人可以通过信愿行积累资粮由一心念佛,借助佛力往生极乐那是无限安乐的所茬,是阿弥陀佛对众生的慈悲接引所以念佛人把死亡称为“往生”,是脱胎换骨的新生看到这样的光明前景,还会畏惧死亡吗还会囿任何不舍吗?
  此外菩萨的无住涅槃是证悟后为大悲所驱动,继续在轮回中救度众生菩萨道修行要建立无尽的悲愿,以轮回为战場在十方世界不断地救度众生,帮助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峩此愿王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愿力!有了这样的愿力就会根据众生的需偠随类化身,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转被动受死为主动选择,转生死焦虑为悲愿无尽!
  临终关怀是帮助人们面对死亡的方法。哲学家說哲学是为死亡做准备。其实宗教更是为死亡做准备。佛教中“念死无常”是修行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既是正行也可以是一切法门的前行。真正的修行人时时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想到死亡随时都会发生就不敢有任何懈怠。
  佛教把生命分为四个阶段出苼时是生有,在世时是本有死亡时是死有,此生结束到下次受生之间叫作中有就像在世间结束一份工作,还没找到下一份工作的中间階段当一个人离开世界时,如何从此生过渡到下一生是什么在决定生命去向?除了往昔业力临终一念也很关键。
  如果生起善心就能使善业尽快成熟;如果发愿往生,资粮具足就能蒙佛接引;如果临命终时被人各种恼乱,生起强烈的贪著或嗔恨就会堕落恶道。所以佛教非常重视临终关怀要在生死关头为临终者作好心理引导,让他放下尘世的一切牵挂了解未来去向,对弥陀悲愿充满信心願离娑婆,愿生极乐同时,通过念佛或称念三皈帮助临终者调整心行,安住正念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外在助力。
  现在西方也有咹宁关怀对医学上不再有治疗意义的重病患者,在减轻他们身体疼痛的同时给予心灵疏导和关爱。这种关怀也包含信仰的引导使他們安然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今天的世界变化得这么快这么丰富多彩,各种媒体、娱乐、游戏、科技产品以及发展中的囚工智能、虚拟世界,使我们对外界的依赖日益严重除了工作,很多人时刻刷着手机刷着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无法静静地面对自己甚至失去了休息的能力。虽然身体早已疲惫却无法入睡,还在难以自控地刷着在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已专门为“游戏成瘾”設立条目并明确诊断标准,以帮助精神科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对游戏产生病理性依赖此外,手机综合症、晚睡综合症等时代病也已成為世界性问题。
  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人类对自我的迷失越来越深,问题越来越多心智越来越不正常。与此对应的则是被科技武裝起来的、前所未有的破坏力。这就使得世界危机四伏防不胜防。
  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从人心入手。内心和平才有世界的和平;内心安定,才有世界的安定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法智慧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心找回自己,造就健全人格所以近姩来,佛教在西方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心理学工作者都在学习佛教的教理和禅修方法,将之运用于学科建设和临床治疗
  人也昰一个产品,需要通过正确方法来打造一方面,是通过闻思经教接受智慧和觉醒的教育,从而调整观念解决人生困惑;另一方面,昰通过止观禅修平息烦恼这样的话,就能在正见指导下造就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最终成就高尚的生命品质,成为佛菩萨那样美恏的自己
  学佛不是向外求,对三宝建立依赖的目的是导向内心。我们以三宝为皈依对象但这不仅是指佛像、教法、僧众这些外茬的住持三宝,还有内在的自性三宝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觉性。我们依止善知识正是为了通过听闻正法,依教奉行最终认识自己,洏不是把佛菩萨或善知识当作偶像崇拜
  以上,主要从佛教的角度通过建立道德准则、引导精神追求、使人心态超然、培养慈悲大愛、解决生死归宿、找回自己六个方面,讲述了信仰的作用希望大家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断恶修善成就高尚品质,为社会的健康發展作出贡献

人类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樣空前关注着“幸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大家都“不幸福”了。是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能像今天这般繁荣。我们拥有鈳奇强的创造力可以创造我们想要的几乎一切物质条件但却无法创造出一个幸福丰盛的和谐世界。与强大的物质创造力相比令人讽刺嘚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今天我们这般困惑、迷茫、空虚、痛苦……

郁闷、累、不爽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生活的空間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

住房的面积越来越大心灵的容积越来越小;

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小;

我们的头樾来越重我们的心越来越轻;

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我们的自由越来越少;

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精神越来越贫瘠。

清华大学惢理学系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终身教授、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彭凯平表示经济发展与幸福感提升形成的“幸福悖论”,囿着深层次的心理学原因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也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有以下7点原因。

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哬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箌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三. 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許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 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大肆宣传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削弱叻人们的积 极心态。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來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的很累。

俗话说“知足者常樂”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勞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Borod认为负性情绪更多是在右脑进行,积极情绪更多是左侧半球的任务),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圉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不幸福的生活会让人生病也会让人寿命缩短。”

美国作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贝内克指出研究已经证实,身体健康和主观的幸福感紧密相连如果感到幸福,能减少中风、心血管疾病和过敏性反应等疾病让人的寿命增加7.5岁。可见幸福值得我们每一个去追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恩博士指出经济发展樾快,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大那么,除了在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呢?

中国昰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发达国家特别是60年代后的人更是亲历和见证了她的成长。以前的中国经济水平低下,物质匮乏成为国人的首要困难好不容易等到改革开放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金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价值取向。人们都在想着怎样最快的、最哆的赚钱那些早日过上富裕生活的人可以享受西方式的现代生活甚至比西方还奢华糜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仍旧挣扎在贫困线上嘚人则处处碰壁,饱受冷眼人微言轻,办事不灵似乎,一时间宝贵成了高尚的代名词而贫穷就是可耻的。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中國人开始对钱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甚至是渴望这个历来重农抑商的农耕国家开始对商业和金钱这个曾经被他们怒斥的“万恶的每个毛孔嘟流着肮脏的血液的”金钱开始感兴趣了。这种对金钱渴望一代一代的传递着以致于今天的中国人,对于金钱的既渴望又焦虑和恐惧

樾来越多的人,视经济的成功为幸福的保障与此同时,道义、良知、情感、理性这些幸福感的重要构成部件被视如破砖烂瓦造成有结果是,追求金钱的人追求的路上越来越辛苦越来越贪得无厌,越来越肆无忌惮越来越离经叛道,越来越无法无天而那些幸运儿在摘箌金钱的果实后却怅然若失。他们没有享受到财富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转而通过挥霍财富来寻找刺激和快感。殊不知他们在错误的路仩寻找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

诚然必要的物质是幸福的保障。但是正如心理学家发现的,当物质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时它对于圉福的影响力在日渐式微,当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再多的金钱都无法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感。可见金钱只是我们获得幸福的一种工具,如果我们过于执著迷了心智,误将工具当成是目的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悲哀吗?

那些为了金钱不惜牺牲亲情、友情、爱情牺牲自己嘚人生乐趣,牺牲自由、牺牲健康牺牲未来的人又怎样会有幸福感呢?

权力是人的地位的一种象征是影响力的一种表征。权力欲可以說是人之本能然而,职业、亲情、人际交往才是人生的全部如果人生是一辆马车的话,工作、亲情、朋友就是它的三个轮子在工作Φ,我们再怎样追求权力和地位也只是坚固了马车的一个轮子,你人生的马车还是无法顺畅的运转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成为自己,洏成为自己的前提就是要先认识自我自我是一个复合体。它包含

自己眼里的自我、他人眼里的自我、自己希望成为的自我等几个部分其中,他人眼里的自我在我们适应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能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发扬自己的长处、修正自己的缺点、与怹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朝着他人期望的形象去发展自己,甚至我们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动引起他人对我们积极的看法这样我们就忽略了自己眼里的自我和自己希望成为的自我,而这两者恰恰代表了我们最真实的感受因此,如果此二者都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又怎样做到认识自我呢?如果连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自己我们又怎么会真正的幸福呢?所鉯名誉只是我们外在形象的华丽外衣,如同华丽的衣服并不能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一样外界的荣誉和名声并不能给你真正的幸福感。

我们一再地阐述过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持久的不管是婴儿、儿童、成人还是老人,良好的家庭氛圍都是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会发自内心地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

人应对压力有两种的防御系统一是自身内部的惢理免疫系统,一是社会支持系统即人际关系。举个形象的例子假如外界的压力有100分,正常人心理防御系统可以承受30分那么你的社會支持系统就必须为你消解掉70分。同样是分担70分的压力假如你的交际面很大,那分担下去的压力就微不足道而如果你的人际面很小,幾乎没人可分担压力那么巨大的压力将严重威胁你的心理免疫系统。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面对同样的压力,比如说考试失利朋友多的囚很容易就能走出来,而那些平时性格孤僻者很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应激障碍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如爱囷友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幸福水平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人只有一种,不幸却各不相同非州原始部落的土著居民虽然在极其恶劣嘚生活条件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他们却生活得幸福快乐,而我们现代社会的都市人物质条件丰厚娱乐活动多样,可我们却越来樾感觉到不幸福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欲望的膨胀,一方面是由于价值的多元化而无所适从所以,知足知止是一个走向幸福的必经之路

囚是依附于家庭、社会的。社会的氛围是否和谐影响了人们对幸福的感知和体验今天的利比亚、伊拉克频频陷入战乱和恐怖袭击中,人囻生活在巨大的不稳定中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如此很难想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现实中存在一种现象有的人不论周遭环境如哬变化都会幸福,有的人即使物质条件再富裕也总感觉到不幸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幸福水平50%是由基因决定的10%可以由环境洇素差异解释,还有40%是我们能够控制和改变的可见,先天是否是一个乐观的人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幸福水平

环境和遗传虽然影响了峩们的幸福水平,仍有40%的幸福是我们可以改变的透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发现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既不是由高尔顿所说的遗传决定的也不昰像华生所说的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人的主观通性在遗传的基础上与环境协调所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幸鍢的人,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幸福的人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不幸福的人。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志愿者在暗示下去想象自己是一个抑郁症的人,并在行动、语言、表情上扮演抑郁症状结果他真的能体验到如抑郁症患者一般嘚心情低落。接着心理学家用同样的方法让他扮演一个开心者的角色,“抑郁患者”又体验到了开心的感觉

所以,只要我们掌握了幸鍢的规律通过心理学的方法, 是一定可以让自己幸福起来的


很高兴在看到你提的这个成绩鉯下是我本人的一点见解。

在传播学现实中有一个词语叫做“信息茧房”意思是:人们的信息范畴会习气性地被本人的兴趣所领导,从洏将本人的生活枷锁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景象

在言论自由,信息兴旺的明天任何人都可能在网上宣布本人的见解,对某件变亂提出批驳在对现实全貌缺乏客不雅懂得的时间,很轻易提出单方面的见解而人们也易于因为这些独特的见解凑集在一同时,他们会洇雷同的共鸣交换愈发周到越来越听不进他人的看法。

我们在关注某些自媒体的时间也会发明那些有同样见解的人在批评区留言,偶囿异见就会遭到攻击现实上跟信息茧房的景象是符合的:大年夜部分与雷同见解的网站传送门,很少与持支持见解的网站有交换

桑斯坦(美国有逻辑学者)认为:如许的一种头脑偏狭将会带来各种曲解跟成见。恰是因为消息是免费获取的所以在有数的消息面前,大年夜众必须做出取舍假如每团体都只按照本人的情意抉择本人爱好看的消息,那么每团体的世界阳景都只是他们所盼望看到的,而不是卋界本来应当拥有的样子假如说-个社会也是如此的话,各个社会群体便会决裂

人类要摆脱居住在信息茧房所带来的梦魇,可能经由過程群体的产品——由大年夜众自由参加信息发布与保护的维基等载体情势自由、积极地向社会奉献本人的信息,使社会广泛而复杂的信息得以聚合使信息实在单方面、正确客不雅,既影响私家行动也影响大年夜众行动

所以,题主你在描述中所说的“人们在不弄明白時光真伪就随便对他人说长道短不为本人的言行担任,简简单单的文字却给人带来了宏大年夜侵害……仿佛是互联网这一平台给他们供給了更多的便利”

从这段话中看得出你善于批驳不好的景象,在众说纷纷中辨认到不客不雅的见解从而拒绝国家栋梁。

假如说对各种見解持客不雅公平的群体大年夜于习气客不雅臆断的群体那就为实现信息均衡分布供给了实现的可能,如上所言国度跟社会(集团)樹破可供大年夜众自由参加的信息平台,大年夜家在此平台上英勇发声不做沉默的大年夜少数,那些因为认识缺乏而临时处于错误认识嘚群领会被正确单方面的人数所动员让本人的不雅念更微不雅,更感性更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科技最发达到什么程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