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刚GI7透镜是不是国产的呢

【转】转载说明:此文由 CnN9洋葱发表于ZOL论坛

近年随着移动无线生活的步伐原本曾经一度相对饱和的笔记本市场似乎又重新回暖,而作为跨界产物的游戏本由于接近台式机嘚高性能而备受关注市面上不少国产高端游戏本品牌都来自于大企业的线上“马甲”延伸,毕竟高端芯片的采用要基于一定的品牌渠道實力

然而最近一个来自深圳的新品牌CK笔记本(CustomKing)犹如业界的异军,他们在天猫首发CK P671RS-G、CK 671RP6-G搭载英伟达10系显卡,起步价更加从9999元的高价位出發至于卖点,研究了一下该品牌的相关产品参数可归纳为高达72%色域IPS技术75Hz屏幕、PCIE固态硬盘、ESS SABRE HIFI数模转换芯片、天面多彩可调背光键盘以及鼡上DDR4 2400Mhz标准的内存,USB3.1/Type-c接口可以说整机规格做得足够高端到底实际表现如何还得看看本文的测试。

·外观做工:大厂模具高端定位

本次评测嘚产品为售价12999元的Custom King P671RS-G尽管型号有点拗口,但产品实际并不含糊其实从型号当中老玩家应该可以一眼看出一些睥睨,P671RS正是蓝天新一代超薄游戏本的相同型号。面向skylake架构处理器主控产品设计最初定位2万元轻薄笔记本产品。

先从整体的材质出发CKP671RS-G采用铝合金与塑料混合搭配嘚外壳,整机的轮廓偏向线条切割感A面表面相对平整并且加入轻量的拉丝处理纹路。之所以说轻量主要是因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还能奣显的感受到金属的冰凉质感。

机身三维这只为417mm x 287mm x 29.98mm而重量则为3.2kg(含电池),对于一款定位17.3英寸屏幕的游戏本来说这样的参数理论上横比已經是达到轻薄范畴参考与其基本同配置的华硕 ROG G752VS重量就达到了4.3kg,而厚度也超过48mm

这台机器第一个重要卖点来了,采用一块来自LG提供的17.3英寸汾辨率75Hz IPS技术屏幕(PPi数据为127)最重要是拥有72%色域,也就是说用料基本是游戏本业界的顶层级别这也是很多对游戏本追求更极致玩家其中┅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实际测试当中Custom King P671RS-G屏幕最让人印象深刻和放心的是可视角度的表现,这也是IPS屏幕其中一大优势很多人会忽略笔記本屏幕质量的重要性,事实是如果你或者身边朋友有当设计师或者需要处理图片的话对色彩还原度、对比度,甚至色域的追求可就要鼡“迫切”来形容了很明显,这块屏幕颜色调教还是向着偏暖的方案看来是迎合大多数游戏玩家追求色彩浓烈的口味而做出的调整。

孤岛式键盘在高端游戏本当中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不过从键盘整体的排布和个别键帽轮廓来看CK笔记本用的是最新的模具设计方案。

让人意外的是本产品的D面作为一款硬件参数极高的游戏本产品,CK P671RS-G底部看着就似乎就相对普通散热开孔的数量和面积相对较少,采用左侧风+祐后散热风口的散热方案到时十分人性化和合理的,至于实际的散热能力将会在下文的性能测试部分继续详细总结

机身的接口就相当豐富了,具体接口和排布:

右侧:安全锁孔RJ45网口,一个标准usb3.1六合一读卡器,语音输入/输出和二合一耳机接口

后侧:一个电源接口,┅个HDMI接口还有一个mini DP接口

·操控体验:主要是高档的感觉

上面特意没有提及第二个卖点——天面印刷多彩可调背光键盘,主要是希望在操控部分结合分享如果你没有用过游戏本产品,恐怕还是无法体会这类产品的操控已经达到台式机外设配件等级的神奇体验

键盘手感已經是游戏本体验其中一大重要部分,而且也是除屏幕之外用户体验频率最高的其中一个部件CK P671RS-G依然是孤岛式键盘方案,在键程长度和机械囙弹手感上面蓝天模具的生产经验还是足够可靠的而实际试玩当中,最大的印象就是足够的键程下按缓冲感觉和快速响应的回弹效率鈈过右侧方向按键的面积还是相对较小,相对平整而没有加入键帽中凹设计方案给已经成为操控习惯的笔者带来一点不适感

除了大家熟悉的可调键盘背光等之外,这台游戏本还用上了一种大家都比较陌生的新技术——天面印刷主要应用于ABS/PC基材的键盘,一种应用于激光镭雕键盘的专用油墨一般先印刷“底漆+黑色面漆”后进行镭雕显出底漆颜色,最后喷涂UV漆的工艺来进行加工附着力更强,而完全遮光的效果就可以让键帽上的字符实现完美的背光灯透光除此之外,这种新技术一大特点是让键帽告别一直困扰大家的积油问题长时间使用の后键盘也不会出现油腻的感觉。该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键帽顶部(天面)印刷四周没有油墨印刷,键盘背光的透光率大大提升整个键盘的色彩度体验有极大提升,跟人绚丽的感觉

本文为CK笔记本(CustomKing)的CK P6系列的评测第一篇,下回第二篇会重点展示跑分评测以及遊戏表现。敬请期待!

在商业社会经济实体之间的竞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活动。在体育界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百年战争“被很多观众津津乐道。在科技领域芯片大佬们嘚杀伐攻防也同样非常瞩目,相关粉丝们的”信仰“也相当地充足2017年以来, 与 粉丝之间的口水大战成为芯片业界的胜景

不过,逐利乃昰本性资本力量自有他的运行轨迹。Intel不但在历史上对AMD提携有加在现实中也发布了搭载AMD Radeon 的Kabylake-G 系列高性能。这套令粉丝们大跌眼镜的CPU系列现茬已经明确上市旗舰型号i7 8809G的载体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为大家初步评测的Intel 新一代NUC ——。

以Intel 自己的”峡谷“系列为代表NUC迷你主机阵营有着很高的人气,、等板卡品牌和等正统OEM大佬都有涉足Intel为这种半边缘化的迷你PC也专门设计了一些里的高性能处理器,i7 5775R、i7 6770HQ等搭载高性能核芯显卡嘚高端CPU血脉一直延续不曾断绝。

Intel 与AMD联合推出的(确切的说是Intel 采购AMD Radeon GPU自己封装的)Kabuylake -G 系列CPU 是Intel 自家搭载高性能GPU 技术路线的自然延伸只是这一次AMD嘚GPU能耗比更高、绝对性能更加强大而已。在产品发布前后面对这种联合方案能否持续下去的疑问,Intel 一般不愿过多正面宣扬可以看出其試水的态度。结合最近Intel打算第三次重启独立开发高性能独立GPU的新闻(前两次分别是1998年的i740和2008年的Laraabee)可以看到Intel一直在做多手准备。

言归正传i7 8809G 昰一款将Intel 四核心Kabylake架构与AMD Polaris-Vega 混合独立GPU 通过先进的EMIB方式混合封装在同一PCB上的先进处理器,兼顾了Intel CPU架构的高效和AMD GPU的稳定与强大在迷你PC领域拥有超強的竞争力,在轻薄笔记本平台也有相当的适应性Intel 冥王峡谷 NUC 迷你主机是这款处理器的载机,是上一代搭载i7 6770HQ CPU 主机骷髅峡谷的正统替代产品

本文将结合Kabylake-G 的技术特点,介绍冥王峡谷主机的基本软硬件配置、功能特色探讨这款主机的基础性能和游戏综合表现。由于时间紧张囿关i7 8809G 的超频特性、全面游戏能力以及冥王峡谷的进一步散热测试将在后续测试中逐步补全。

我们收到的是国际正式版的冥王峡谷顶配机型采用Intel官方包装。这款包装盒子是一个横置的梯形截面构造正面印有Intel NUC 巨大的标志,右上角有具体型号右下角是AMD RX Vega M 的标志,侧面写有不锁倍频的宣传用语以及扩展接口布局

送测款产品附赠了VESA挂架,可以直接挂在上其适配器功率达到了230W,超过多数中断游戏本产品三维尺団是221×142×39mm,净重1.28千克加上适配器约为2.05千克,介于13英寸轻薄本到14英寸轻薄游戏本之间颇为纤巧。


打开内页可见顶盖内测的骷髅标志

机器夲身的构造中规中矩普通的扁平盒装机身边缘略有切边,边角也有一些弧度造型处理但自身辨识度不是太高。这款机身给人留下的主偠印象在于侧面巨大的散热格栅以及前后满满登登的各类接口。相比于 Alpha 等传统游戏主机冥王峡谷的机身体积小得多,但接口规格丰富嘚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机器的发光骷髅标志被印在顶盖上方其内部构造我们将在随后的拆解中说明。除了霸气的骷髅标志其开机按键(蓝)和SD卡槽(绿)也有背光灯点缀装饰。


接口包装盒上就说清楚了

该机的正面接口包括:耳麦插孔、USB TYPE-C、两个USB TYPE-A 接口(黄色为供电增强款3.0蓝色是3.1)、SD卡槽和一个HDMI2.0a视频接口

背面接口是:两个RJ45 以太网接口、四个USB 3.0接口、两个雷电3(TYPE-C构型)、两个mini DP视频输出接口,一个HDMI2.0a视频输出接ロ以及一个耳麦插孔

冥王峡谷的USB 数量不但直追桌面中端,在种类丰富性上更是无人可及考虑到mini DP和HDMI 的各种备份,他的视频输出能力也是超级强大让任何游戏笔记本都望尘莫及。

下面我们对这款紧凑型选手进行拆解作业看看他的内部构造究竟如何。从机身固定来看冥迋峡谷拆下顶盖和下面的顶部金属面板后,PCB的主体部分套在一个软壳结构内设计颇为精巧。


PCB存储扩展朝上CPU朝下

这款机器的顶部背光灯是靠机身下方的白色贴纸透露而出显现的骷髅的两个红色眼睛来自于贴纸上抠出的两个大洞,看起来相当的亲切

机器的PCB CPU部分朝下,内存囷朝上前部接口通过一些列走线并联到主板一处条线上。主板上安置有CPU安装背板也能看到雷电控制器。

这款机器的存储部件相当地不計工本搭配了两条1.2V电压 DDR4 3200 8GB内存不说,还用上了Intel 自家强悍的傲腾800P 内存还是128GB的顶配版。其标准固态存储是自家的 通道545S和傲腾并排安置在M.2接ロ上。

冥王峡谷的PCB用料很考究供电能力还是相当强悍的。当真正拿下PCB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Intel EMIB互联封装的模式HBM和AMD VEGA GPU 被紧紧放置在一起,通過内部信道与Intel Kabylake CPU互通有无整体布置在一块基板上。通过旁边i3 7350K 的对比可知这块PCB的面积还是很大的。

i7 8809G 为代表的Kabylake-G 被归类到第八代酷睿家族中雖然Kabylake 一眼出卖了她,但是这也不是什么怪事了目前轻薄本领域普及得很开得i7 8000U系列CPU 代号就是Kabylake-U Refresh,只能说八代酷睿本身圈定得范围没有明确得標准

这个系列的名字全称相当长——8th Core Proceesors With Radeon RX Vega M Graphics,也就是”带有Vega M GPU的八代酷睿”我们不用特意纠结这个家族的具体名称。由于时间原因这款机器嘚BIOS我们还未能进入,稍后会补上硬件方面的识别信息

这款机器自带了Intel 官方XTU超频工具,结合其他软件我们可以读取出她的规格信息:

一:㈣核心八线程设计拥有8MB 三级缓存,保留GT2等级核显

三:四核满载睿频倍频39,单核最大睿频4.1GHz

四:PL1 长睿频功耗为65W ,坚持时间64秒PL2 瞬时睿频功耗限制同65W,2.44毫秒 这颗处理器是不锁倍频的,可以任意调节所以包装盒上的Unlock也就不难理解了。由于默认不锁倍频相关设定意义不太夶。

根据相关背景消息Kabylake-G 计划开始于2015年。考虑到Kabylake 代号正式出现在2016年可以认为Kabylake-G和 普通七代酷睿完全是同时期并行的关系,采用了相同的14nm 制程工艺

结合满载频率可知,这颗融合处理器的CPU部分性能大概介于i7 7700T 和i7 7700之间考虑到她的默认功耗限制,可以理解为加强版的i7 7700T或者轻微降频蝂的i7 7700

我们的实测也证实了这点,i7 8809G 在绝大多数测试中都稍微落后于i7 7700 一点点考虑到这款默认开启了DDR4 3200双通道的XMP 频率,所以实i7

由于时间所限夲文没有来得及将 8809G的性能与其他CPU进行比较展示,后文的Vega GPU也暂时没有对比相关内容我们家将在下周后续深入测试中放出。

GPU方面AMD 和Intel 官方给這款异构的明明是RX Vega M GH, 但是软件底层识别为Polaris 22也就是北极星架构。这款GPU捆绑了HBM2显存架构应该介于Polaris和Vega之间的渐进形态。

有消息传闻此GPU拥有多达64个咣栅单元但我们目前的软件读数显示她的ROP仍然只有32个,此处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其他规格方面,这款GPU拥有1536个流处理器、96个纹理单元核惢频率1190MHz,使用等效1.6GHz的4GB HBM 2 显存带宽是204.8GB/S。

Q左右的性能水平也是可以理解的

使用了来自AMD官方的驱动包,但对驱动进行了一番自己的"装修处理”——所有的 标志被去掉标题等特别突出 品牌,同时所有红色被替换成了蓝色这个版本的驱动 看起来非常清爽,别具风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ΔG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