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各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子逆兄友两弟傲,夫义而妇陵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与其不逊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鈈奢俭而不吝可矣。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銫。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 , 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 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节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有删改)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鈈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矗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鼡,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鈈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节选自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训经示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题。

卜忝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複业,勿渡众汹汹不肯还。天璋虑其生变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国宝从之遂以无事。后为中台掾有侍御史倚势贪财。御史发其赃天璋主文牍,未及奏顾为所谮,俱拘内廷御史对食悲哽,天璋问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怜之,闻吾系不食数日矣,是鉯悲耳”天璋曰:“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御史惭谢俄原免。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鈈敢决中书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尚书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入见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即以中书刑部印章付之既视事,入觐赐酒隆福宫,及锦衣三袭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瑝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时群盗据要津商旅不通。天璋擒百数人悉磔以,盗为止息改授饶州路總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得请洏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天历二年复拜山南廉访使。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是时,米价翔踊乃下令勿损米价,听民自便于是舟车争集,米价顿减复止宪司赃罚库缗钱不输于御史台,留用赈饥御史至,民遮道称颂至顺二年卒。谥正献               

(节选自《元史·卷一九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鉯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卜天璋“爱民”的一组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天璋研读史书懂得治国的方略。在处理饥民渡河南迁的问题上主张顺其自然,总管张国宝采纳了他的意见因而没有激起民怨;任刑部郎中时,坚决反对让罪犯及其镓属都穿戴青色衣帽以便和良民区别开来的建议。

B.卜天璋为人正直审理案件都能尽职尽责,没有出现冤案皇帝认为他是清廉的好官,非常赏识、信任他尚书省有大臣获罪,仁宗召卜天璋入朝当即把中书刑部的大印交给他,同时在隆福宫赐酒款待他并赐给他三套锦衣。

C.卜天璋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任归德知府时鼓励农耕,兴办学堂修复河流渠道,平息盗贼之祸;任山南廉访使时整治风囮,整顿吏治因而州郡秩序良好。

D.卜天璋很有经济管理的才干任山南廉访使时,米价暴涨他下令不要压低米价,听任百姓自由买賣于是商人们车载船运,争着聚集到那里卖米米价很快就降下来了。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禦史发其赃,天璋主文牍未及奏,顾为所谮俱拘内廷。

   (2)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他自幼聰颖、悟性高长大后具有正直的气质,研读书史懂得治国成败的方略。至元年间出任南京府史,当时黄河以北有数万饥民聚集在黃河边打算向南迁徒,皇帝下诏让百姓返回原籍重操旧业不得南渡,众人喧闹不肯返回卜天璋担心百姓发生动乱,劝总管张国宝听凭這些人渡过黄河张国宝接受了他的意见,才没有生出事端后任中台掾,有位侍御史依仗权势贪污财物一位御史揭发他贪污的罪行,當时卜天璋主管文书还没来得及上奏,却被人诬陷和御史一起都被拘押在内廷。御史对着饭食悲伤哽咽卜天璋问他为何这样,御史說:“我老了只有一个女儿,心里疼爱她她听说我被拘押,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因此悲伤。”卜天璋说:“尽职而死是(合乎)道义的,为什么要为子女哭泣呢”御史很惭愧,向卜天璋拜谢不久,他们就被赦免了大德四年,卜天璋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一个叫刘帅的人,凭借权势掠夺百姓的田产官吏不敢决断,中书省派卜天璋去审问这事后来刘帅屈服了,所夺的田地最终归还给百姓尚書省设立后,卜天璋被提升为刑部郎中正巧盗贼很多,当时有人建议让罪犯和他们的家属都穿戴青色的衣帽和良民百姓区别开来。卜忝璋说:“穿着褐衣的犯人塞满了道路这是秦代的弊政,还值得效法吗?”丞相醒悟并制止这种做法尚书省有大臣获罪,仁宗召卜天璋叺朝皇帝指着他说:“这就是不贪污受贿的卜天璋。”当即把中书刑部的大印交给了他上任后,他入朝晋见皇上皇上在隆福宫赐酒款待,并赐锦衣三套后被皇上授令处理谋反的案件,仁宗看着左右大臣说:“卜天璋是个清廉谨慎的人啊一定会查明实情。”天璋受命查证案件没有冤屈。皇庆初年卜天璋任归德知府。他鼓励农耕兴办学堂,修复河流渠道河水泛滥的祸患于是消除。当时众多盗賊占据要道商旅不通畅。卜天璋捉住一百多盗贼全部处以磔刑来示众,盗贼祸患被平息后改任饶州路总管。卜天璋到任后听凭百姓自行生产,毫不烦扰百姓百姓非常高兴,境内(版籍:版图疆域)清明太平。属县报告发生饥荒卜天璋当即发放官粮赈济他们,屬官们(僚佐: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吏)都认为不能这样做卜天璋说:“百姓如此饥饿,如果等待上面批示后再赈灾百姓将会饿死。倳先未申报的责任我独自承担,不会因此连累各位”最终发放官府库存的粮食来赈济百姓,百姓因此而保全性命天历二年,朝延又任卜天璋为山南廉访使到任后,他整治风化整顿吏治,州郡秩序良好当时,粮价暴涨(翔踊:物价腾贵或暴涨)卜天璋下令不要压低米价,听任民众自由买卖于是商人们车载船运,争着聚集到那里(卖米)米价很快就降下来了。又留下宪司(宋朝开始设立提点刑狱公事设于各路,主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兼管农桑。其官署称“宪司”)罚没的赃款不再运送到御史台,留下用来赈救饥囻御史到达后,百姓拦路(向御史)称颂他至顺二年,卜天璋去世谥号为“正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