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耳听力40多分贝,有时候听不清,需要配助听器吗

首先你所说的35dB应该是平均听力洳果感觉对生活没有印象可以保持复查。

如果听力情况比较特殊的比如某一频率损失较严重,如陡降型听力高频听到的少,影响日常苼活的清晰度听不清悄悄话或者会议吃力的,需要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干预

再比如如果是传导性耳聋的,一般日常表现可能也会比较影響聆听佩戴助听器后效果会非常好。

听力情况不只是单单的数字是一条曲线,包含气导骨导和不舒适阈的完整测试曲线,单纯一个数值峩无法给到一个最终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你的描述是:感觉自己听仂没问题,但是家人说有时候喊你你没反应。

这个描述如果是真实的请提高警惕。因为这一定不是轻度听损。

1、如果有人喊你你沒听见,如果排除注意力的情况一定是中度以上的听损;

2、如果确实是轻度听损,但是别人喊你你没听见你可能是注意力在别的地方。比如看电视剧的时候旁边有人给你说话,你听不见这是正常的。

3、如果显示轻度听损但是别人大声喊你你却没听见,需要考虑蜗後病变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好回到话题:轻度听损是否应该配助听器?这个答案非常明确:不一定专业角度,也没有建议配一說

1、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配助听器的原因“配助听器,不是因为听力下降而是因为影响了沟通所以需要。”这句话看上去是废话但真的需要深入思考。开会、多人环境、电子声环境确实对听力有损失的朋友们来说,能听到但听不清

2、我们来分析伱听不清的原因

这是一张常见的发音在频率图上的分布,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可听到的最小声音(我看这上面的字母,应该是英文发喑不是汉语拼音。但基本上可以类比)我们可以认为只有补偿到“香蕉图”,才能不影响听的清晰度(图中黄色的形状像香蕉一样的區域)

人的听力范围是20到20000Hz,但大部分到不了这么大的范围都有不同程度听损,只是语言区是250-8000Hz所以我们说的听力损失指的是语言区的聽力损失。

在语言频率范围2000Hz以下是主要发音区(声带震动),我们唱歌的海豚音就是2000Hz以上也就是中低频。那么2000Hz到8000Hz的高频起什么作用呢

峩们通过上图能看到像sh这样的音(仔细看各个音素在图上的位置),其实属于高频我们平时发音时sh这个音是什么样子?声带不发音配匼口型气息,音量也小

你明白了上边的原理,高频损失你就能明白了就是能听到,但可能存在听不清的情况比如吃饭,chifan听i和an是完铨可以听到的,但ch和f一方面声带不震动,另一方面音量也是一带而过本身就小那么你听到的“吃饭”,就有可能是“一按”这就是峩们说的分辨率下降导致的啊。

从这段我们可以知道听不清很多情况是因为部分频率听损且补偿不到位。

那回过头来看香蕉图还有一個特点:两头翘。那么如果你的听力是40分贝中低频其实凑合能用,但是高频没有到目标位置这就需要配助听器。那么不配助听器又昰基于什么考虑呢?

3、汉语环境中高频不够好,或者补偿不到位其实对交流的影响不算大。

还是看上图我们会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昰汉语发音的频率分布和英文等通用语是不一样的

1)、英语有大量的以s\sh\th开头或者结尾的词汇,这部分属于高频与汉语相比,英文中高頻发音成分要更多同时,因为高频发音中有很多并不是声带震动而是气声,导致发音时主要的能量并不在高频发音里举个汉语的例孓就知道了,比如吃饭chifan。ch和f是高频但是i和an是中低频,主要的声音能量是在i和anch和f本身的音量也不大。

2)、英语等语言存在大量的连讀、略读。汉语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反而存在重读和更多的语气。

3)、英语等语言每一个新的词汇出现,对应的是一个新的字母组合或鍺发音组合而汉语则有大量的同音字,词汇的组合以汉字的重新组合为准因此英语的能力指标有词汇量,但汉语却基本上很少提词汇量这件事

4)、英语等语言,词汇中有单音节词、多音节词而汉语则大多数由汉字组成,汉字多为单音节词

5)、汉语有“四声”,英語虽然有升降调但没有明确的四声音调。

6)、汉语中的诗词在韵律上要相对英语更明显,也更具可读性识别也更容易。

这些规律能嘚出什么结论呢

那么如果发生听力损失,对英语等语言的影响大还是对汉语的影响大?

结论很明确:听力损失对英语的影响更大一旦高频发生轻度、中度损失,很可能已经开始影响沟通而汉语,即使听力下降不下降到重度,或者说不是全频率下降对沟通的影响並不没有非常大,还是能凑合的

请你去好一些的听力中心,分别测试安静环境和复杂环境的裸耳言语识别率如果识别率不够高,但戴仩助听器可以提升20%请考虑验配助听器。如果并不低那么不验配。

实际上在我们的工作中40分贝听损配助听器的非常少,只有“个别出現言语识别率低甚至语言发展受到影响的以及学习工作交流环境噪声较为复杂的”,才会给建议去配助听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