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梅龙到九华山九子峰多少公里?

小编收集整理了池州部分地名的来历,欢迎指正补充。

1、 东至县名来历 东至县是1959 年由东流、至德二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为名,县治为原至德县治地尧渡。东流县:唐会昌初年置东流场,取"大江曲折来,到此始东流"诗句中的"东流"为名。 至德是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析鄱阳、秋浦县地置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镇)。至德是尧乡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尧舜之乡"之称,相传为舜躬耕之地,尧访舜时由此渡河,留下众多遗址和传说,至德县城遂称"尧渡"。



2、青阳县名来历青阳县系唐天宝元年(742年),分泾县、南陵、秋浦(今贵池区)3个县地新置。县名据《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均说以青阳县治"在青山之阳为名"。《太平寰宇记》也说唐置县,以治"在青山之阳,故号曰青阳。"是古邑,曹纶在《初刻青阳县志序》中称:"青阳,古临城邑。唐初易今名,以其在青山之阳也。"这个作为县名、城名的青山,《舆地纪胜》说"在青阳县北五里,县以此得名"。


3、蓉城镇的来历 据《旧唐书 地理志》说青阳县始治古临城,后改治青阳城。据嘉靖《池州府志》说,系由诗仙李白游九华山后作《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诗中有:"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句,改青阳城为"芙蓉城",别称"蓉城"。蓉城镇是青阳县治之所,唐天宝元年(742年)建镇,历为九华门户,通徽要道,佛文化和徽商文化底蕴深厚,是皖南历史名镇。


4、石台县名来历 《清史稿 地理志》记载:"县西有巨石三,横贯溪中,曰头埭、中埭、下埭,锁琏溪、管溪、鸿陵溪三水,舟楫不通,县名石埭由此而来" 梁大同二年(536年)置石埭县,1965年改置石台县。


5、仁里镇的来历"仁里"语出《论语 里仁》"里仁为美"。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后称风俗淳美的乡里为仁里。仁里物阜民丰,人民热情好客。清末年间,民间贸易活跃,商贾云集,故称为仁里集。


6、九华山名字的来历九华山原名九子山,素有"江南第一山"之称,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合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太平御览》说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游九华山留下:"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以及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花"等著名诗句,九华山山有九十九峰,远看正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故更名为九华山。九华山也因此又有"佛国仙城"、"莲花佛国"之称。


7、舜耕山(大历山)来历舜耕山(又名大历山),位于东至县城尧渡镇北12公里处的206国道旁,后人为纪念尧舜二帝求贤、躬耕胜迹,命此山为舜耕山,命尧帝渡河处为尧渡。唐宋以后,道、佛两教徒来此建庙立祠,先后建造了尧祠、舜祠、寻真观、草规庵等庙,供奉尧舜塑像。现在山上有法藏寺,殿内常住僧尼10余人,终日佛灯高照,香烟缭绕。1998年大历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8、牯牛降的来历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石台县与祁门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主峰海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池州旅游景点全集(安徽池州十大最著名旅游景点)

池州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境内景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九华山,是国际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全国首批5A级旅游区;此外,牯牛降是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金圣湖是亚洲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中国鹤湖”。

/139848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池州离九华山还有多少公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