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含有很多雌激素吗?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增人数高达226万,取代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大癌症!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 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乳腺癌成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不可忽视!

乳腺癌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雌激素升高可刺激乳腺癌组织的生长和抑制凋亡,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雌激素,又包括外源性雌激素和内源性雌激素。其中内源性雌激素是指身体自然产生的雌激素;而外源性雌激素则是指通过外界获取的雌激素。内源性雌激素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来调节,但外源性雌激素则需要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多加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含有高雌激素的食物!

那些真真假假的外源性雌激素食物

紫河车(胎盘)含有多种抗体、干扰素、尿激酶抑制物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物等,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多有报道,临床应用也更加广泛。

在肿瘤治疗中,紫河车含有干扰素和肿瘤抑制因子,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生长。但并不建议乳腺癌患者使用,因为其中含有多种雌激素,可导致乳腺癌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和恶变!

蜂王浆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能明显增强人体对多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促进脏腑组织的再生与修复,调整内分泌及新陈代谢,还能有效地增进食欲,改善并促进生长发育,对人体有极强的保健功能和医疗效果。

但是,前几年关于“蜂王浆可致乳腺癌”的说法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人们便开始对蜂王浆“敬而远之”!有学者认为,蜂王浆导致乳腺癌从剂量-效应关系上来说尚缺乏说服力。因为蜂王浆作为一种保健食品,一般每日服用剂量为1-2克,即使长期服用,机体所吸收的激素量是否能产生导致乳腺癌的生物效还有待商榷[1]。

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酶类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放心喝。

很多肿瘤患者将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力寄希望于保健品,这种做饭我们并不赞同!

市面上的保健品种类繁多,有些甚至出自于一些小作坊的加工,很可能会添加雌激素相关的成分,乳腺癌患者长期服用,很可能会加重病情。

建议大家通过食物的方式摄入营养成分,如果真的需要额外摄入,也应该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服用,切不可自行服用!

豆浆给大家的印象是含有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植物雌激素,所有很多乳腺癌患者都对豆浆“敬而远之”!

其实,大豆异黄酮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和复发风险,反而其中丰富的蛋白和营养素对患者恢复非常有利。

另外,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增加雌激素代谢向抗癌产物2-羟雌酮转化,从而发挥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作用。也可通过抗氧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等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

乳腺癌患友群里经常会有病友提问“牛奶到底能不能喝?”。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也并不奇怪,因为牛奶中确实含有一定量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有人对此做了一个研究,结果显示,牛奶及奶制品经吸收入血并发挥作用的雌激素类物质,与体内生产的雌激素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并不会导致乳腺癌风险的增加[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0克牛奶。

1、王爱民,郭宁. 蜂王浆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江苏健康教育,2003.

2、杨月欣,葛可佑. 牛奶及奶制品与癌症的关系 Meta分析研究现状. 营养学报,):425-428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处理。

激素这个词,给大家的印象都是灰暗的。孩子长太胖,认为是吃了含激素的鸡肉;孩子性早熟,认为是吃了含有激素的蜂蜜;女人得乳腺癌,认为

荷尔蒙这个词给每个人一个阴郁的印象。

孩子太胖,被认为是吃了含有激素的鸡肉;

儿童性早熟,被认为是吃了含有激素的蜂蜜;

女性得乳腺癌是因为她们喝了太多含有雌激素的豆奶。

越来越多的假妈妈认为食物中的雌激素导致...

像这样的说法还有很多。正是因为这些俗语,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到烦恼。

让我们逐一盘点一下“含激素食物”,激素是否存在。

1。激素鸭和即食鸡真的存在吗?

首先激素不能用。给鸡鸭猪注射激素太贵,甚至超过鸡的售价,农民用不起也不敢用。

其次,农科院专家表示,使用激素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对激素的注射要求也很高。许多数据表明,激素的使用不仅对动物生长无效,还会增加家禽患心脏病和腹水的可能性,并增加死亡率。

快活鸡长得快有三个原因:

品种方面,白羽鸡生长周期短,一般为45天,但产肉量高。

环境、自动进料、给水和污水排放。生活环境越好,鸡长得越快。

饲料、科学配比的饲料、科学使用的药物可以降低发病率。

2。避孕鳗鱼真的存在吗?

“避孕药养肥黄鳝”的说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一些养殖户没有技术,黄鳝总是死而不生,所以有人想尝试避孕药。所以有传言说。

一些专家用雌三醇、雌二醇和甲基睾酮在黄鳝身上做实验。

结果表明,激素对黄鳝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会在一个月内造成大量黄鳝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90%。

所以用避孕药养肥鳗鱼是不现实的。

3。牛鞭和紫河车里有激素吗?

动物鞭,一般指雄性动物的生殖器,被认为具有壮阳作用,这与古代“生殖崇拜”文明有关。

这里的东西有激素,但没有“滋补”功能。而且经过日晒、高温等处理后,激素失活,所剩无几。

4。蜂王浆和蜂蜜中有激素吗?

除了糖和水,蜂蜜中其他成分的含量不到1%,而这1%通常是一些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和花粉,并没有动物激素,只有少量的植物激素存在,但这种激素对人体没有影响。

蜂王浆的“催熟”成分实际上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口服蜂王浆时,这种蛋白质会被消化液灭活,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关于性激素,蜂王浆确实检查过,但是含量太少,对人体影响不大。

5。牛奶会导致性早熟吗?

激素确实存在于牛奶中。2010年,卫生部组织的一次奶粉检测发现,某品牌奶粉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含量分别为0.2-2.3 μ g/kg和13-72 μ g/kg。然而,母乳中这两种标志性激素的含量分别为7.9-18.5和10-40。

说明母乳中的激素含量比较高,所以牛奶是否可以喝就不用小心了。

6。有花有刺的黄瓜用激素了吗?

其实我们用的是“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属于两种物质,对人体没有影响,只对植物有作用。

另外,豆制品中的“雌激素”其实属于雌激素物质的一种,对人体内的激素有双向调节作用,活性较弱,对人体无害。

7。我们应该更担心“环境雌激素”

如增塑剂、二恶英、二元A、氟利昂、化妆品中的二苯甲酮等。

这些雌激素样物质在进入体内时,会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激素相关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奶补充雌激素还是雄激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