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初中毕业生吗?

3月15日上午,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在厚德楼203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高喜军、校长安江英、党委副书记魏晓东、团委书记郑兴、招生就业处处长贺继伟、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就业干事及就业指导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魏晓东主持。

会议首先由招生就业处处长贺继伟汇报目前学校整体的就业情况,并对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的数据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举措。随后,团委书记郑兴汇报了我校创新创业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的各位副书记对本学院的就业进展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介绍了就业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着力将今年的就业创业工作落实、落细,不让每位毕业生掉队。

魏晓东副书记对近一段时间的就业创业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第一,在今年6月底我校就业工作要力争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定期通报各专业的就业进展情况;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创业率;第三,要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加强对未就业的毕业生点对点进行就业指导,切实帮助他们尽早就业;第四,继续落实好专升本、参军入伍等工作,根据新形势和新变化,引导和鼓励毕业生灵活就业。

安江英校长对学校就业创业进行工作再部署,首先要明确就业工作目标;其次,持续做好专业结构化调整,聚焦首都城市发展;第三,创新和完善就业模式,打造“三个精准”,将稳就业、促就业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位;最后,要全力以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高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最后,高喜军书记做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就业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完善就业机制,加强工作保障;第二,就业数据要及时、真实和准确,要点面结合,确保实现就业目标,坚持“一人一策”,加大对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第三,加强研究和完善工作细节,统筹招生、教学、就业全方位的工作体系,重视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工作,将就业工作反馈到人才培养质量上,为打造名副其实的“双高”院校做出贡献。

人勤春来早,部署正当时,我们要继续面对就业制度持续变化、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及时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职业教育法4月20日修订通过,将自5月1日起施行。

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首次“大修”。职业教育法修订已经连续三届列入人大立法规划,从本届人大列入立法规划到修订通过,也已经过了近4年。

修订后的新法于5月1日起施行,将让众多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受益,因为职业教育法在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这让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减轻义务教育“内卷”;明确本科职业教育,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选择将更多;写入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有助于培养更高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认为“低人一等”,初中毕业后读中职无法读大学,有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考公、事业单位招聘、考研时遭遇学历歧视。

如今,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是层次不同,而是类型不同,将让更多学生在职业发展上大有可为。

当然,虽然职业教育在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更加顺畅,但应明确的是,这并非助长社会的学历崇拜,职业教育的导向是促进就业创业,更高学历是为了更好就业。

普职强制分流近年来饱受诟病,这让一部分初中生毕业后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

原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

虽然法律条文中没有要求强制分流,但一些据此制定的政策力度加大。

比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规定,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在2021年12月分组审议职业教育法草案二审稿时,就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研究取消中考后分流政策。

刘修文委员当时说,这种政策规定与各地教育发展情况并不符合,并且导致“一刀切”僵化执行,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就业前景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下,进一步引发了中小学生家长和学生的焦虑,甚至产生“中考变高考”的后果,与“双减”政策导向产生抵减效应。

修法过程中,对普职分流的修改是动态变化的。草案二审稿已经删掉了原法中“分流”的规定,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实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类发展”。

在最终版本中,进一步修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可见,从“分流”到“分类”,再到“协调”,强制的意味越来越弱。

但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将持续。

就其必要性而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一些就业技能的学习应该在中职阶段,因为存在学习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在2月2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说,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

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

当“普职分流”变为“普职协调发展”,中职教育的定位和前景随即改变。

陈子季在2月23日新闻发布会上说,中职教育要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普融通等多种发展路径。要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对此,职业教育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贯通招生和培养。

“这就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上大学开了一个口子,会很大提高学生上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卓新平在4月18日分组审议时说。

中职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读本科。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这是此次修法的一大亮点。

目前,教育部陆续批准设立了32所职业本科学校。

“开展本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在新发展阶段增强适应性的关键举措,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必然、人民对更好教育期盼的内在要求、中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的现实需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说。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今年4月,获批新增本科专业9个,截至目前,学校本科专业已增至23个。吴学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十四五”期间,该校争取设立40个左右本科专业。

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专业适合升级为本科?

吴学敏认为,本科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不能有什么产业就上什么专业,而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来讲专业设置要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他介绍,所谓高端产业,一般是新兴产业或新概念产业,具体表现为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等三个方面。所谓产业高端,一般是指在传统产业中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据领先优势的领域。比如,一般认为,装备制造、先进制造等即位于制造产业的高端。

“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本科职业教育不仅要与产业紧密对接,更要契合办学层次的提升要求,向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高端转移。”吴学敏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所有专业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超过60%的专业对接江苏“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等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还有更广泛发展的空间。除了设立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法还为两个方面的探索预留了空间: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在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

学生的培养也将融通。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学分、资历以及其他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

是否需要职业教育研究生

本科职业教育有了明确法律依据,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也有了空间。

职业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直到第三次审议时,“本科以上教育层次”才写入修订草案。

“我们既要培养一般的技能型人才,还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什么不能允许有少部分的研究生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在2021年12月分组审议草案二审稿时说。

事实上,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在培养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教师和研究人员。据介绍,目前国内有40多所院校举办了硕士层次的职教教师培养,还没有博士层次的职教教师培养院校。

对是否设置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的一个争议是,会带来职业教育追求高学历的错觉,强化唯学历的风气。

周洪宇也认为,确实不需要把研究生层次的比例定得太高,根据职业教育的定位、目标和特色,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研究生比例一般在3%-5%,本科比例一般在15%-25%,大专和中专比例一般在65%-70%。

“有些工种可能仅仅经过了本科训练还依然有欠缺。所以,建议延伸到专科、本科甚至到专业硕士的层面上,真正实现高等级、高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更好发挥不同类型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孙其信在4月18日分组审议时说。

职业教育的普职融通、前后贯通在法律层面已经明确,一些配套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比如,职业教育法新增加规定:接受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的,可以依法申请相应学位。

有专家指出,授予何种学位,授予学位需要达到的标准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2003年在全国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全国八所优秀院校之一。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00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之一。2015年成为首批试点北京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的三所高职院校之一。201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项目学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被确定为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名单。

根据《北京市2022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工作实施方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编制内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北工职院政发〔2016〕31号)结合学校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

需求岗位、专业、学历学位、人数等信息详见《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优培计划”招聘职位计划表》(附件1)

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在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建设学科2022年全日制应届毕业生,以及2020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期间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境)外院校(以202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为准)学位、最高学历学制1年及以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风扎实,品学兼优,有较强的组织和实施能力;

(三)学习成绩优良,最高学历期间必修课程无重修或补考,能如期毕业并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和相应学位的2022年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国(境)外高校非北京常住户口留学人员应符合《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规定的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等条件要求;

(四)截至2021年9月,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1990年10月1日以后出生);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备下述条件之一(京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须具备下述第2项条件):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中发布。

凡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可于2021年10月11日9:00至10月15日17:00,登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考试频道(网址为/bjpta,以下简称“报名系统”)或“北京人社”APP“人才”栏目,按要求进行报名,每名考生限选报1个“优培计划”岗位。

考生请于2021年10月11日至2021年10月16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可于2021年10月18日16:00前将简历(请按我校固定模板填写,模板详见附件,邮件主题及简历名称需注明“应聘职位代码+学历学位+毕业院校+专业+户口所在地+姓名”,逾期未发送简历者视为自动放弃。考生可于2021年10月26日9:00至2021年10月31日9:30期间从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

学校成立简历遴选工作组,遴选工作组根据考生简历基本情况、专业背景、工作()经历以及与所应聘岗位匹配度等情况,择优筛选。原则上按照不高于1:8的比例筛选进入后续环节,其中达不到1:8比例的岗位按实际人数进入后续环节。简历筛选结果将于10月25日前通知考生,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

考生填写《北京市“优秀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人员推荐表》(附件3)上交各高校党委组织部门审查推荐。各高校党委组织部门会同院系党组织,按照报考人员条件,负责对本校报名的应届毕业生进行报名信息审核,出具推荐意见,并在推荐表上加盖公章。推荐表由考生在资格复审环节提交至我单位。

通过简历筛选人员均可进入资格复审环节,复审材料包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首页和本人页);“优培计划”推荐表、校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初始学历以来的所有学历学位证书;初始学历以来的所有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初始学历以来的所有阶段成绩单;英语水平等级证书(成绩单);职称(技能)证书和科研成果;获奖证书(证明);科研立项、结题证书等。此外,应聘人员为党员的,须提供由所在党组织出具的党员身份证明函件。

现场资格复审时间暂定为2021年11月18日9:00-11:00(视疫情变化情况确定),地点另行通知,请保持通讯畅通。

逾期未参加资格复审人员视为自动放弃。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复审结果的,我单位有权取消该报考人员参加后续应聘资格。

资格复审通过人员进入面试环节,面试人员名单暂定于2021年11月23日公布,请考生关注报名系统、我校网站,并保持通讯畅通。

我校面试环节包括“专业能力测试”和“面试及试讲”两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