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滴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引起眼压升高?


3月模拟卷答案解析《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1. 以下对各类处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普通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无标注

B.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C.儿科处方印刷用纸颜色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D.麻醉药品处方印刷用纸颜色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醉”

E.急诊处方印刷用纸颜色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1.【答案】D。解析:主要考察处方的颜色,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

2. 欲将95%的乙醇和蒸馏水配置70%乙醇1000ml,取95%的乙醇体积为()

2.【答案】D。解析:主要考察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稀释的计算。从浓度95%像70%稀释,恒量是乙醇的体积,故可以列式为95%×X=70%×1000,解得X=737ml。

3. 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应用后敏感性增高易引起晨起跌倒的药物是( )

A.地西泮 B.美洛西林

C.沙美特罗 D.克伦特罗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老年人药效学作用特点,老年人对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痛药),抗凝药,利尿药,降压药敏感性增强。地西泮是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

4. 8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的药物是( )

A.米诺环素 B.红霉素

C.头孢唑林 C.阿莫西林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儿童年龄对药物影响。四环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妊娠、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5. 通过血液和腹膜透析可清除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环丙沙星

C.布洛芬 D.头孢唑林

5.【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透析患者用药注意事项。阿米卡星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多数氨基糖苷类可以通过血液和腹膜透析清除。

6. 有关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愿呈报 B.自愿、逐级、定期报告

C.严重即报 D.可疑即报

E.收集到的病例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肯定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药品的ADR的报告原则。我国的报告原则:可疑即报,不需要待有关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肯定后才作呈报。

A. 指标正常 B.轻度贫血

C.中度贫血 D.重度贫血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贫血的程度分级。Hb<30g/L为极重度贫血;Hb>61~90g/L为中度贫血;31~60g/L为重度贫血;Hb>90g/L且低于正常参考值为轻度贫血。

8. 患者,女,62岁,患有2型糖尿病,平时未规律监测血糖,今日来院复诊,欲了解近三个月内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应监测的指标是

A. 糖化血红蛋白 B.血红蛋白

C.空腹血糖 D.餐后2小时血糖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能客观反映测定前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不但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且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用药疗效的观察和用药监测

9. 人体昼夜体温波动超过1℃即为发热,中等热度是指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发热的分级标准。人体昼夜间波动超过1℃时即为发热,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10.以下药物中长期服用可致肌酸激酶升高的是

A.异烟肼 B.阿昔洛韦

C.氯丙嗪 D.伊曲康唑

10.【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肌酸激酶升高的临床意义。他汀类严重不良反应是横纹肌溶解,而肌酸激酶指示肌肉损害。

11.某患儿,3岁,出现高热入院,查体T39.4℃,需紧急退热,可选用

C.对乙酰氨基酚 D.阿司匹林

1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解热镇痛药的应用。对于5岁以下儿童的高热紧急时退热,可选用20%安乃近溶液滴鼻。

12. 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使用的最佳时间是( )

A. 在流感症状初始时

B. 在流感症状严重时

C. 在流感症状初始48小时内

D. 在流感症状初始72小时内

E. 在流感症状初始24小时内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最佳使用时间在症状初始的48小时。

13. 下列治疗痤疮的药物中,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内应避免献血的的是( )

A.克林霉素 B.异A维酸

C.红霉素 D.过氧苯甲酰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痤疮的注意事项。异A维酸有致畸作用,应在皮肤科医师指导及监视下用药。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1个月避免献血。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对过敏者禁用;对幼儿不宜应用。过氧苯甲酰能漂白毛发,不宜用在有毛发的部位;接触衣服后也因氧化作用而脱色。

14. 合理联用他汀类和贝特类的给药方法是

A.早晨一同服用 B.晚间一同服用

C.晨起、睡前分别服用 D.晨起服用贝特类,睡前服用他汀类

E.睡前服用贝特类,晨起服用他汀类

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他汀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胆固醇合成高峰是夜间,且他汀与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使横纹肌溶解风险升高,所以最佳的用药方案是睡前服他汀类降血脂药,白天服贝特类降血脂药。

15.下列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中,肝损伤严重,且会影响性功能的是

A.西咪替丁 B.雷尼替丁

C.泮托拉唑 D.莫沙必利

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肝损伤、影响性功能,所以不常用。

16.以下药物不属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药物的是

A. 丙硫氧嘧啶 B.左甲状腺素

C. 碘化钾 D.甲巯咪唑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药物。碳酸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属于抗甲状腺药;碘化钾属于切除甲状腺术前用药;而左甲状腺素钠属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药物。

17.对于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腹痛,选用的药物是

A.氢溴酸山莨菪碱 B.双氯芬酸

C.对乙酰氨基酚 D.吗啡

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镇痛药物的选择。由平滑肌痉挛引起的内脏绞痛选用解痉药氢溴酸山莨菪碱。

18.大多数肺炎患者的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

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

19.患者,女,49岁,既往有轻度高血压,1年前曾有3月余自觉心脏落空感,并有心绞痛病史。近期连续加班熬夜后,今晨出现胸闷、心慌、胸部压迫性疼痛。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根据患者诊断结果,可首先给予

A.普萘洛尔 B.阿司匹林

C.氟伐他汀 D.硝酸甘油

1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心绞痛的药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首选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可迅速缓解病情。

20.以下不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药物的是

A.阿司匹林 B.氯吡格雷

C.阿替普酶 D.巴曲酶

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短暂性脑缺血的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主要是预防血栓发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DPA)、噻氯匹定;抗凝药物:华法林;降纤药物:巴曲酶或降纤酶。阿替普酶是溶栓药物。

21.服用氟西汀患者,如果更换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必须先停用

21.【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5-HT选择性抑制剂作用特点。5-HT选择性抑制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用会导致5-HT综合征。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他SSRIs需停药2周再换用MAOIs。MAOIs停2周后才能换用SSRIs

22.哺乳期妇女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若必须用药可首选

C.甲巯咪唑 D.碳酸锂

22.【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药物选择。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由乳汁分泌,引起婴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故不宜哺乳,若必须用药,首选丙硫氧嘧啶,其乳汁分泌量较小。

23.痛风急性发作期禁用

A.碳酸氢钠 B.别嘌醇

C.秋水仙碱 D.对乙酰氨基酚

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痛风急性期药物选择。痛风急性期发作首选秋水仙碱,次选糖皮质激素,可服碱性药物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伴疼痛患者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痛风急性期禁用别嘌醇,急性期别嘌醇不仅无抗炎镇痛作用,而且会使组织中的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24.患有良性前列性增生症的老年患者服用抗过敏药后可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急性胰腺炎 B.严重高血压

C.慢性荨麻疹 D.急性尿潴留

2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良性前列性增生症禁忌用药。抗过敏药会引起抗胆碱相关不良反应,眼压升高,尿潴留等,故良性前列性增生症的老年患者慎用抗过敏药。

25.针对治疗抗肿瘤药引起的腹泻等不良反应,可选用的止泻药是

A.洛哌丁胺 B.小檗碱

C.乳酶生 D.胃蛋白酶

2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抗肿瘤药引起腹泻的处理措施。腹泻以及分泌物过多使用洛哌丁胺。

26.患者,女,55岁,关节痛半年,临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应首选的NSAID类药物是

A.塞来昔布 B.吲哚美辛

C.布洛芬 D.双氯芬酸

2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作用特点。NSAIDs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可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肾脏、肝脏、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皮疹、哮喘),以及耳鸣、听力下降,无菌性脑膜炎等。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昔布类)与非选择性的传统NSAIDs相比,能明显减少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

27.以下药物不可用于乙型肝炎治疗的有

A.阿德福韦 B.阿昔洛韦

C.拉米夫定 D.α干扰素

2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乙型肝炎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有α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目前抗乙肝的核苷酸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

28.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

A.潮热、出汗 B.月经周期改变

C.精神神经症状 D.骨质疏松症

2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围绝经期临床表现。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必然出现的症状,可以分为3种类型,包括月经周期延长、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突然停止。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更年期综合征最具特征性的症状。

29.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特效解救药是

A.谷胱甘肽 B.亚硝酸钠

C.乙酰半胱氨酸 D.亚甲蓝

2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特效解救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特效解救药是乙酰半胱氨酸;氟化物中毒的解救药是乙酰胺、谷胱甘肽;氰化物中毒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亚甲蓝解救。

30.解救有机磷中毒过程中,如阿托品应用过量,应立即给予

A.山良菪碱 B.新斯的明

C.肾上腺素 D.毛果芸香碱

3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阿托品中毒救治。使用阿托品治疗时出现谵妄、躁动、幻觉、全身潮红、高热、心率加快甚至昏迷时,则为阿托品中毒,应立即停用阿托品,并可用毛果芸香碱解毒,但不宜使用毒扁豆碱

A.氯丙嗪 B.氯霉素 C.甲氧氯普胺 D.阿奇霉素 E.阿洛司琼

31.能够引起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 )

32.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是( )

33.能够导致局部缺血性结肠炎的药物是( )

[31-33]【答案】BBE。解析:由于新生儿肝酶发育不全,肾脏排泄弱,在体内蓄积所致灰婴综合征,骨髓抑制的药物有:甲砜霉素,秋水仙碱,抗肿瘤药;美国批准的治疗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阿洛司琼,上市不久即出现了26例缺血性结膜炎。

34.格列齐特片的适宜服药时间是( )

35.阿卡波糖片的适宜服药时间是( )

36.比沙可啶片的适宜服药时间是( )

[34-36]【答案】BCE。解析:降糖药可使血药峰值提前,一般餐前服用;个别降糖药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餐中服用,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比沙可啶片尾缓泻药,适于睡前服用。

A.I期临床试验 B.II期临床试验

37.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是

38.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评价阶段是

39.观察人体对新药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阶段是

[37-39]【答案】DAB。解析:I期、II期、III期为药品上市前研究,IV期为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I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Ⅱ期,临床试验评价人体对新药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阶段。III期,进一步验证治疗作用和安全性阶段。

A.氨曲南 B.骨化三醇

C.头孢曲松 D.华法林

40.老年人服用后易导致出血的是

41.老年人服用后易出现嗜睡、四肢无力的药品是

[40-41]【答案】DE。解析:镇静与安眠药如地西泮、氯氮?等,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有嗜睡、四肢无力、神经模糊及口齿不清等。长期应用苯二氮?类药可使老年人出现抑郁症。如华法林的蛋白结合率高,因为老年人血浆蛋白减少,使血中具有活性的游离药物比结合型药物多,常规用量就有出血的危险。地高辛、地西泮的分布容积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A.过氧化苯甲酰凝胶 B.维A酸

C.克林霉素 D.异维A酸

42.有致畸作用,用药前应排除妊娠,用药期间1个月内避免献血的是

43.有皮肤刺激性,可漂白毛发和衣服的是

44.用药期间需注意避免强烈日光照射的是

[42-44]【答案】DAB。解析:异维A酸有致畸性,用药前应排除妊娠。过氧化苯甲酰有刺激性,可漂白毛发和衣物,禁用于皮肤有急性炎症及破损着。维A酸用药部位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宜在晚上睡前应用。

A.二甲双胍 B.格列喹酮

C.罗格列酮 D.伏格列波糖

45.长期出差,饮食不规律的患者优先选用药物( )

46.糖尿病合并肾病者首选( )

47.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微升高首选( )

[45-47]【答案】EBC。解析:饮食不规律用格列美脲,糖尿病合并肾病首选格列喹酮,血糖轻微升高罗格列酮。

A.钙剂 B.复合营养素

C.中草药制剂 D.复合维生素

E.蛋白质(氨基酸类)

8.消化功能差、创伤及手术后患者可适当选服

9.孕妇、绝经后女性及骨质疏松患者可适当选服

10.饮食不规律者、多数孕妇、老年人和儿童可适当选服

[48-50]【答案】EAD。解析:复合维生素适用于老、妇、儿和饮食不规律者;钙剂用于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患者;创伤、消化功能差可辅助选蛋白质(氨基酸类)。

患者,男,50岁,高血压病史3年,期间先后用硝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近日出差曾饮酒和多种饮料,出现血压波动情况。

51. 关于本例患者对硝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用法,正确的是( )

A.控释片比普通片起效快,血药峰浓度高,容易发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

B.控释片比普通片剂含量高,不宜嚼碎服用,不然会导致低血压

C.控释片一般一日三次给药,与普通片给药次数相同

D.控释片比普通片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

E.控释片与普通片剂含量相同,可以固定时间替换服用

52. 该患者下列生活行为中,可能会导致硝苯地平血浆浓度升高的是( )

E。解析:本题考查考控释制剂的特点。不宜嚼碎是因为会大量释放里面药物成分,出现低血压;控释制剂一般含量高,维持时间较长,一般一日一次即可;控释片控制起效时间慢于一般剂型,控释片比普通片起效慢,血浆峰浓度平稳,不会升高。葡萄柚汁有肝药酶抑制作用,能够使得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平类)、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汀类降脂药、镇静催眠药(三唑仑、地西泮)生物利用度增加。

患者,女,53岁,有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5年余,每年秋冬季发作,可自行缓解。近日出现明显喘憋,话不成句,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体检:双肺弥漫哮鸣音,心率92次/分,偶有早搏,无杂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53.该患者出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氟替卡松 B.多索茶碱

C.孟鲁司特 D.曲尼司特

54.若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可选择的哮喘控制药物是

A.茶碱 B.孟鲁司特

C.异丙托溴铵 D.特布他林

[53-54]【答案】EB。解析:哮喘急性发作首选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白三烯受体阻断剂是目前除糖皮质激素外唯一可单独使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氨茶碱静脉注射主要应用于重症和危重症哮喘。短效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多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多痰的患者。特布他林属于短效β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沙美特罗属于长效β受体激动剂,不单独用于哮喘治疗,与糖皮质激素联和用于哮喘长期控制。

患者,男,48岁,近两年来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一天前 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粉红色泡沫样痰。查体:半卧位,口唇紫绀,两肺大量水泡音及哮鸣音。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

55.及时控制症状,可以选用下列哪种药物( )

A.阿替洛尔 B.硝普钠

C.卡托普利 D.地高辛

56.如以上心衰治疗药物由于给药剂量过大,发生中毒的特征表现是( )

A.呕吐,腹泻 B.肾脏衰竭

C.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D.黄视,绿视

[55-56]【答案】DC。解析:强心苷药物:地高辛,毛花苷C(西地兰),毒毛花苷K均为快速起效的静脉注射用制剂,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时。洋地黄中毒表现:最常见的表现为各类心律失常,常见有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非阵发性交接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传导阻滞是洋地黄的特征性表现。

患者,男,63岁,高血压病史10年,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突发就诊,查体:血压185/105mmHg

57.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目标是血压降低至

58.医生需交代患者服药过程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A.排泄物为红色 B.干咳,停药后可消失

C.会出现嗜睡,服药后不宜驾车 D.出现肌痛

E.会引起胃肠刺激,餐后服药

59.患者可首先考虑的降血压药物是

A.利尿剂 B.β-受体阻断剂

[57-59]【答案】DBC。解析:本题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控制在<150/90mmHg;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于150mmHg以下,如果能够耐受可降至140mmHg以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引起干咳,一般停药后可消失。若患者干咳剧烈及时停药就医,不耐受者可选用ARB类降压药。ACEI尤其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患者,女,32岁,近3年一直出现间断上腹痛,饭后疼痛加剧。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医生处方: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 bid 克拉霉素500mg bid 阿莫西林1.0g bid 枸橼酸铋钾0.6g bid。

60.患者用药一段时间后出现便秘,可能是由于以下哪种药物引起

A.青霉素 B.枸橼酸铋钾

C.甲硝唑 D.克拉霉素

61.以下关于患者教育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规律,按时进餐,每餐8分饱,可在两餐之间加餐

C.如出现季节性上腹不适,可每晚服用维持量PPI

D.需告知患者Hp根除方案的潜在不良反应及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

E.避免食用一些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红薯)

62.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的替代药物是

A.头孢哌酮 B.氨曲南

C.甲硝唑 D.加替沙星

[60-62]【答案】BCC。解析:本题考查枸橼酸铋钾的不良反应。铋剂会引起黑便,大量长期服用可出现脑、肾毒性。如出现季节性上腹不适,可每晚服用维持量H2RA。PPI多用于饭后强力抑酸,H2RA用于抑制夜间基础胃酸。青霉素过敏者可换用甲硝唑0.4g bid餐后30min。

A.尼可刹米 B.纳洛酮

C.氟马西尼 D.普萘洛尔

63.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中毒解救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是

64.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中毒解救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是

65.对瘦肉精重度中毒有一定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66.吗啡中毒解救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是

[63-65]【答案】CADB。解析:本题考查药物中毒的特效解救药。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中毒特效解救药为氟马西尼。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中毒的特效解救药是中枢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戊四氮等。瘦肉精主要成分为克伦特罗,属于β受体激动剂,无特效解救药,重度中毒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一定的缓解。吗啡中毒的特效解救药是纳洛酮、烯丙吗啡。

患者,男,30岁,体重65kg,因咳嗽、咳痰伴发热就诊。查体:38.5℃、WBC 12.4×109/L,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无其他基础疾病。

67.根据诊断结果,可首选的抗菌药物是

A.多西环素 B.头孢克洛

C.莫西沙星 D.阿米卡星

68.经过治疗发现患者出现耐药链球菌,可选择

A.阿莫西林 B.头孢哌酮

C.左氧氟沙星 D.厄他培南

69.以下关于患者教育说法错误的是

A.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应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

B.观察疗效:抗菌药物治疗后48~72h应对病情进行评价

C.肺炎的药物治疗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其他药物无效时再考虑使用抗生素

D.体温正常48~72h,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

E.高危人群可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疫苗可维持5年

[67-69]【答案】ECC。解析:本题考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青壮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无其他基础疾病,首选青霉素、一代头孢菌素类。出现耐药肺炎链球菌的药物选择。出现耐药链球菌,选用对肺炎链球菌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的原则。

A.利福平 B.乙胺丁醇

C.链霉素 D.左氧氟沙星

70.抗结核联合治疗方案中,同服维生素B6防止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物是

71.抗结核联合治疗方案中,可出现橘红色尿的药物是

72.抗结核联合治疗方案中,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70-72]【答案】 EAB。解析:本题考查抗结核药的典型不良反应。异烟肼可发生周围神经炎(肌肉痉挛,四肢麻木感,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尤其是嗜酒,糖尿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的患者。利福平常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受损;服药后排泄物为橘红色。乙胺丁醇不良反应:球后视神经炎(视力模糊,红绿色盲,视野受损),通常停药后便可恢复。

A.维拉帕米 B.普萘洛尔

C.哌唑嗪 D.依那普利

73.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可选用的降压药是

74.高血压伴双侧肾动脉狭窄慎用

75.高血压伴支气管哮喘慎用

[73-75]【答案】 CDB。解析:哌唑嗪属于a受体阻断剂,即可用于降血压,又可以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依那普利属于ACEI类药物,会引起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高血压伴双侧肾动脉狭窄慎用。普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断剂,会引起心功能抑制及支气管哮喘。

76.不宜选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药品是()

A.洛铂 B.氟罗沙星

C.青霉素 D.两性霉素B

76.【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护士质询用药,不宜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药品包括,普拉睾酮(睾酮),洛铂(降解),两性霉素B(沉淀),红霉素(沉淀浑浊),哌库溴铵(疗效降低),氟罗沙星(结晶)。

77.驾驶员慎用的药物有

A.奥美拉唑 B.右美沙芬

C.依那普利 D.金刚烷胺

77.【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驾驶员用药。镇咳药右美沙芬、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抗血小板药双嘧达莫可引起幻觉或眩晕;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服后偶见有疲乏、嗜睡的反应。

78.以下关于抗焦虑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年人慎用苯二氮?类药物

B.苯二氮?类药物半衰期越长越容易出现依赖性

C.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效疗程治疗

D.主张联合用药,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E.抗抑郁药多有镇静作用,驾驶员慎用

78.【答案】B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焦虑治疗的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注意苯二氮?类药物的依赖性(如反跳性失眠,记忆受损和戒断综合征),尤其老年人由于躯体功能受损,容易跌倒,应避免长期使用。与长半衰期药物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应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不主张连用超过两种的抗抑郁药;如果需要,可联合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

79.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的禁忌症包括

A.哺乳期 B.血管栓塞

C.血液病 D.肾上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79.【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的禁忌症。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肾上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妊娠期皮肤瘙痒史、血液病、血管栓塞等病史;使用前列腺素药物禁忌证: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哮喘、癫痫、结肠炎等;带器妊娠、宫外孕;其他:过敏体质、妊娠剧吐、长期服用抗结核、抗癫痫,抗抑郁、抗前列腺素药物。

80.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的药物有

A.普萘洛尔 B.苯海索

C.多巴胺 D.金刚烷胺

80.【答案】BDE。解析:本题考查帕金森的治疗药物。帕金森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如苯海索;促多巴胺释放剂,如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MAO-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COMT抑制剂,如恩托卡朋。美金刚属于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痴呆。

临床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主要与剂量、剂型、给药方案、停药方法不当、疗程长短、患者的年龄及疾病的性质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来自大剂量长期用药和不适当停药两方面。小剂量(泼尼松<7.5mg/d)可以维持治疗数年,副作用非常小;中等剂量(泼尼松7.5mg~20mg/d)在开始应用的1个月里副作用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副作用渐增;大剂量(泼尼松20~60mg/d)有较高的危险性,发生严重副作用的机会大大增加。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主要副作用和并发症参见上一篇图表,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可引起死亡,各种死因中以细胞、真菌等引起的感染为主,其次是心血管的并发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发生严重副作用,如代谢综合征、骨质丢失和情绪异常等。但个体间的差别巨大,其原因未明。

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3mg(kg·d)]可干扰抗原被巨噬细胞以及在细胞内的转化,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对特异性刺激的增殖应答,具有较强免疫抑制作用,因此,长期应用可使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易诱发各种感染或使潜在的病灶扩散,甚至波及全身,年迈体弱者尤甚。常见有:

  1. 结核病灶的复燃和扩散;
  2. 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感染,甚至发展成细菌或真菌性败血症;
  3. 使水痘、牛痘接种和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病情加重;
  4. 促使隐性疟疾和阿米巴病播散。

感染部位多为肺、泌尿系统、肛周、膈下、腹腔与注射部位等。感染症状往往被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所掩盖,如引起的类固醇性溃疡并发胃穿孔时,患者可无全身发热或急性腹膜炎表现。糖皮质激素本身也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因而易与感染所致者混淆,贻误感染的及时治疗。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应常规作胸透或胸片检查以排除肺结核。

已知有感染的患者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必须满足以下的前提:①糖皮质激素是非用不可的手段;②病原菌已经明确,而且又具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目前大多数学者不主张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合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而是提出在应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警惕感染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需即刻查清感染的性质,选择敏感药物,予以足量治疗达到迅速控制,并同时撤减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抑制胃肠道前列腺素合成,促进胃酸和胃泌素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胃黏膜的屏障作用,阻碍组织修复,干扰胆汁酸盐代谢,促进溃疡形成(类固醇性溃疡),并可诱发黏膜糜烂及出血,亦可使原有消化性溃疡加重,两者均可进一步发展引起消化道出血和穿孔。治疗与一般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相同。在少数患者可诱发急性胰腺炎或脂肪肝。为防止胃部并发症,对大剂量、长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者,特别是有溃疡病史者应同时给予保护胃黏膜和(或)制酸的药物。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具有轻度醛固酮样作用,因而可引起水盐代谢异常(特别是低钾血症),严重时可引起肌无力、软瘫,还可引起缺钾性肾病和心律失常,后者可致心脏停搏。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其可能因素有:

  1. 促进蛋白质分解,加速糖异生及增加脂肪沉积。
  2. 促进垂体分泌脂质动员激素,使血脂增高,β-脂蛋白增多。
  3. 大量糖皮质激素促使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增加,引起钠、水潴留致血容量增多。
  4. 糖皮质激素使钾排出增加,引起低血钾,使高血压的易患性增高。
  5. 可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作用。
  6. Beentjes的研究表明,在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使患者血浆胆固醇酯化和胆甾烯基酯转移减少,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代谢受损,特别在女性。

这些因素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诱发潜在的冠状动脉病变,出现心绞痛等。故高血压、冠心病和脂代谢异常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必须用时,应低剂量、隔日给药。对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需定期检测血钠、血钾和血脂浓度,限制钠盐和高脂食物的摄入,并补充钾盐。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血液凝固,刺激血小板的产生而诱发血栓性静脉炎。可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扩血管剂防治。

心脏破裂极少见。糖皮质激素延迟心肌梗死后期心脏瘢痕的形成,增加梗死心室壁破裂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但糖皮质激素对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也具有致敏性。糖皮质激素本身也可作为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过敏性体质的人再次接受这种抗原时,可产生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琥珀酸钠甲泼尼龙和DXM等偶可引起Ⅰ型变态反应。

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始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良好,但在使用环胞霉素、他克莫司(tacrolimus)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明显下降,但是目前仍缺乏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的循证依据。

长期连续应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性欲减退和月经失调。尽管糖皮质激素促进早产儿肺组织的发育成熟,能有效地预防出生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但仅20%预期将早产的孕妇在产前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其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糖皮质激素对胎儿也有诸多不利影响。①糖皮质激素可影响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表现为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降低T细胞的增殖,使中性粒细胞的活性降低。②影响胎儿的血脂和脂蛋白的合成。③下调各种组织中葡萄糖转运系统[在胎盘中也不例外,Hahn等证实曲安西龙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调节胎盘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3的表达,并推测这种葡萄糖转运体的受损是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胎儿生长迟滞的原因之一]。④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胎盘激素的合成。

在妊娠早期(14周前)接受大量糖皮质激素,胎儿可发生唇裂、腭裂,甚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糖皮质激素可损害胎盘功能(如氢化可的松),妊娠中后期如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可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故妊娠14周内应避免应用糖皮质激素;妊娠中、后期,应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增加了发生B-细胞淋巴瘤、鳞状上皮癌和Kaposi肉瘤的风险。

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明显。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异生,抑制糖的利用和氧化过程,促进肝糖输出,使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甚至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糖皮质激素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可导致负氮平衡。长期应用可使患者生长停滞、肌肉萎缩、软弱无力、创伤不易愈合和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能升高血胆固醇。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使体内的脂肪“重新分布”,四肢脂肪被动员,而面部、躯干的脂肪合成增加,形成特殊的“向心性肥胖”体型。向心性肥胖的发生机制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密度、受体亚型、肾上腺能β受体分布和体内各部位脂肪细胞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不同等有关。

糖皮质激素对水盐代谢的影响较弱,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有轻度的潴钠和排钾作用,其他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潴钠和排钾的作用更弱,主要表现为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水肿、低血钾和碱血症等;在有水负荷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又有排钠作用。此外,还有动员骨钙,增加尿钙排泄的作用。但在血清高钙情况下(除甲旁亢外),可使血钙降低。

糖皮质激素对所有组织器官均有影响,最为重要的是血液、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概括起来主要有:

  1. 增加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却减少,尤其是对白血病患者,可使淋巴细胞明显崩解。
  2. 糖皮质激素是使淋巴细胞凋亡的最重要因素,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胸腺萎缩,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加速。
  3. 增加心血管对肾上腺能神经的反应性和敏感性。
  4. 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常导致情绪改变,出现欣快感,严重时导致失眠、烦躁甚至精神失常。
  5. 抑制HPA轴功能和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功能。
  6. 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精氨酸加压素(AVP)表达生理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糖异生、血管收缩和水利尿作用的发挥(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
  7. 糖皮质激素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内源性致热原的反应,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热作用。

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反馈性抑制下丘脑CRH和垂体ACTH的分泌,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由于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抑制HPA轴,萎缩的肾上腺皮质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少数患者在遇到严重应激情况时,可发生肾上腺危象。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及停药后9~12个月内如遇到感染、手术等各种应激时均可能发生此种情况。

由于糖皮质激素对HPA的抑制强度取决于糖皮质激素的种类、用量和疗程,所以糖皮质激素与ACI之间有如下关系:

  1. 无论使用多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也无论使用何种糖皮质激素,在应用5~7天内完全停药,不会发生急性ACI;一般在应用3周内完全突然停药,亦无严重不良反应;但反复使用短效糖皮质激素者可能例外;
  2. 长期使用泼尼松龙≥15mg/d(或相当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者肯定存在HPA抑制;
  3. 长期使用泼尼松龙<15mg/d(或相当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者的HPA抑制情况不一致,个体差异明显;有的即使突然完全停药亦无反应;有的使用5mg/d的泼尼松龙却出现显著的HPA抑制;
  4. 隔日给药疗法对HPA的抑制程度要比每日给药疗法低得多;
  5. 人工合成的结合孕激素甲羟孕酮(甲孕酮,安宫黄体酮,medroxyprogesterone)具有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样活性,因此长期使用甲羟孕酮者在突然停用后亦可发生急性ACI。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在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可发生严重的急性ACI,因此对于所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都应按慢性ACTH缺乏症处理:

  1. 患者佩带糖皮质激素使用卡,并注明疾病名称和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2. 随身携带糖皮质激素药物;
  3. 发生急性ACI时,立即使用或增加糖皮质激素用量(相当于氢化可的松100~150mg/d);
  4. 在HPA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ACI或功能衰竭的表现,如患者正在减量,则应暂时适当增加用量,放慢减量速度;如患者已经完全停用,则尽量作对症处理,避免再次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出现明显的急性ACI危象,需立即用氢化可的松抢救。

完全解除糖皮质激素对HPA的抑制作用需要6~9个月时间,恢复HPA反馈调节的顺序是:首先CRH的分泌正常,继而是ACTH的分泌量增加,并逐渐高于正常,最后是血ACTH逐渐降至正常,并恢复皮质醇的正常分泌。凡大剂量、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不论是治疗中或停药1年以后,遇到应激情况,皆应临时增加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以免发生肾上腺危象。

青光眼和突眼及白内障是糖皮质激素的常见眼部并发症。糖皮质激素通过靶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眼组织是糖皮质激素重要的靶器官,全身或局部长期用药会出现眼部的并发症,如青光眼和白内障等。

不论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均可致眼内压升高(内源性Cushing综合征患者可伴眼压升高,偶伴青光眼或突眼),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或疑似开角型青光眼或其家族成员及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时。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约有18%~36%的患者出现眼压升高甚至开角型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者或原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这可能是糖皮质激素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其分解酶的释放,使前房中的黏多糖不能解聚,这种黏多糖可发生水化而使滤帘小梁的胶原肿胀,导致房水流出障碍。这种眼压升高是可逆的,可用降眼压药控制,不一定要停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与其种类、用法、时间长短和剂量大小有关。全身用药的眼压反应较小,局部用药反应较大。DXM、泼尼松龙和倍他米松较易发生,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则不易发生反应。浓度高、剂量大,反应较大;反之则反应较小。因此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经常测眼压和查视野。

不论局部和全身用药均可引起白内障,特别是后囊下白内障。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白内障的概率更大,因药物在局部的浓度更高。一般认为使用糖皮质激素半年至1年,即引起晶状体混浊,但也有敏感者,局部应用4个月,即引起晶状体混浊。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生与个体遗传性有关。Fournier等研究表明,HLA-CW3患者不易发生,而其他基因型易患此病。白内障多见于小儿,尤其婴儿敏感性高。有报道长期用药的儿童,白内障的发生率为20%~40%,而且常是不可逆的,停药后不少病例可继续加重。此种副作用对儿童的威胁甚于成人。即使减量或停药也往往不能使已经浑浊的晶状体恢复正常的透明度,而且即使停药之后,已经发生的白内障也可能继续发展。因此,对长期使用激素剂量超过10~15mg/d(泼尼松)的患者应定期到眼科检查,及早发现白内障。

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亦可导致肺纤维化,此种并发症尤其多见于使用大剂量泼尼松龙患者。

糖皮质激素引起精神异常的发生率报道不一(10%~40%)。糖皮质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广泛,过量糖皮质激素对中枢神经细胞有一定毒性,可影响睡眠、记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的活动。长期或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常诱发精神失常和行为障碍(无论有无精神病病史)。其情绪改变强度与用药量、患者的敏感性和基础人格有关。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的敏感性较高,甚至对正常的替代剂量也敏感;有精神病或精神病家族史者易发生精神症状。

有研究表明,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会使全脑的重量下降,脑细胞凋亡增加,剂量越大副作用越明显。在人类,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影响虽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如在脑发育期接受大量糖皮质激素(尤其是胎儿期),除严重影响脑的发育外,还与成年后的精神、神经与内分泌功能失常,甚至与高血压等疾病均有关。精神失常多见于女性,早期以欣快感为常见,继而出现失眠、兴奋甚至躁狂,也可表现为抑郁、焦虑,甚至有自杀倾向。有些患者可有欣快和抑郁交替发生。此外,也可出现妄想、幻觉和木僵等症状。其发生常与用量有关(泼尼松用量大多在80mg/d以上),减量或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

糖皮质激素可诱发癫痫发作。非癫痫患者偶可产生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有报道用泼尼松30mg/d,3天后即诱发。可用抗癫痫药物防治。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DXM和氟羟泼尼松龙)可引起良性颅内高压,出现视乳头水肿(假性脑瘤),以男性婴儿多见。其发病机制未明,可经逐渐缓慢减量而缓解,但不可突然停药,以防症状反而加重。

无菌性骨坏死常见于股骨头及股骨颈。这种并发症甚至可能出现于短期的糖皮质激素大剂量治疗。有人认为与糖皮质激素的用量无关。其原因未明,以前认为与脂肪栓塞或血管炎症有关,现有假说认为糖皮质激素是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

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最常见原因,且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主要与成骨细胞凋亡,通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促进骨吸收、减少肠钙吸收、增加尿钙排出,以及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作用障碍等有关。糖皮质激素对骨量的影响与给药途径和剂量等有关。有报道哮喘患儿吸入普米克治疗(平均剂量691μg/d,时间4.5年,或800μg/d吸入18个月)与对照组骨密度相仿。糖皮质激素促进骨量下降,主要在骨松质,骨丢失迅速,特别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第1个月。在第1年内导致骨松质丢失20%。通常认为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和骨丢失及骨折危险增加相关联。骨丢失的程度和糖皮质激素的累积剂量密切相关。如早期应用二膦酸盐制剂(使骨钙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多)、DHEA和氟化物,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坏死(osteonecrosis)早期CT表现为坏死区内骨小梁结构紊乱,股骨头内的星芒状骨小梁结构消失,间有点片状密度增高影,骨松质呈骨质疏松改变。CT可显示关节囊肿胀与关节腔积液。

糖皮质激素有促进蛋白质分解作用,Ⅱb型肌纤维对糖皮质激素特别敏感,而Ⅰ型肌纤维对糖皮质激素相对不敏感,其机制未明,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有关。糖皮质激素多引起慢性肌病,其特点为肌萎缩和肌无力,常累及臂部屈肌和肩胛肌(近端肌),也可累及呼吸肌,特别是膈肌也可受累,血乳酸脱氢酶轻度升高,其他肌酶正常,组织学上显示骨骼肌肌纤维萎缩。多见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应用氟化的类固醇激素如DXM或曲安奈德)的患者,短程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急性肌病和肌溶解。类固醇性肌萎缩可用雄性激素治疗,加强肌肉活动和锻炼也可取得较好效果。慢性虚弱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和纤维性肌痛症(fibromyalgia)是一类与慢性应激有关,以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足为特征的疾病,补充少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收到一定效果。然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药理剂量时)亦可发生类似现象。其发生原因主要与肌肉组织的蛋白质消耗有关。

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关节病变,称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关节病。该副作用较少见,其机制尚不明了。一般认为与糖皮质激素致关节软骨代谢障碍有关。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失效主要与吸烟、合并肺囊性纤维化等情况有关。其发生、可能与氧化/硝化应激(oxidative/nitrative stress)使HDAC2的表达和活性降低有关。

类固醇性糖尿病多见于长期应用的儿童或老年患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增加胰岛素抵抗,促进糖原异生,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恶化,使已有的糖尿病病情加重,故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倾向者为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早期发现有赖于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但有时由于病情需要,糖尿病患者必须短期或较长期应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如为儿童糖尿病患者,应增加胰岛素用量;如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必改变原有的治疗方案,但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病情或使用的糖皮质激素量较大,疗程较长,一般应改用胰岛素治疗。用糖皮质激素高血糖后,虽不必立即停用,但应减少用量,缩短疗程,必要时需用胰岛素治疗。

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能降低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消除和转化,并抑制TRH的释放,从而降低TSH的浓度。甲状腺激素也影响糖皮质激素的消除。甲亢时,皮质醇的灭活加速,皮质醇分泌代偿性增加。GH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相反。但GH能降低肌肉葡萄糖的摄取,升高血糖,增加脂肪细胞的脂解,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PTH能升高血钙,而糖皮质激素降低血钙(原发性甲旁亢引起的高血钙例外)。当血钙降低时,又可刺激PTH的分泌。胰岛素能对抗糖皮质激素的多种作用,如抑制糖原异生和肝糖释放以降低血糖,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脂肪合成。增加肝糖原沉积的作用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协同一致。雌激素(17β-E2)和植物雌激素均可通过抑制21-羟化酶(P450C21)的活性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但增加DHEA/DHEAS的合成。而一些糖皮质激素如曲安西龙等可抑制排卵,地塞米松等可降低血浆雄烯二酮和睾酮。糖皮质激素也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引起的Cushing 综合征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过多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雷同。但高血压、多毛、月经失调、阳痿等症状较多见于内源性Cushing 综合征(主要是Cushing病)。由于下丘脑-垂体病变引起ACTH分泌过多,两侧肾上腺皮质增生,除糖皮质激素外,性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分泌亦增多,导致高血压、月经失调和阳痿等。而青光眼、后囊下白内障、良性颅内高压、脂膜炎、胰腺炎以及无菌性骨坏死则多见于医源性(外源性)Cushing综合征,罕见于内源性Cushing综合征。为减少Cushing综合征的发生,可采用局部用药(如支气管哮喘患者可用气雾吸入法;类风湿关节炎可用关节腔内注射法),以减少对全身的副作用。必须全身使用者宜采用隔日给药法,但吸入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仍可引起Cushing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与扑米酮(扑痫酮)或卡马西平合用,因后两者有酶促作用,使糖皮质激素代谢加速。糖皮质激素与茶碱类合用,可使茶碱代谢加速,血浓度下降。两者合用时,应适当增加茶碱类药物的剂量。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因两者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故合用时使免疫抑制作用增强。糖皮质激素的酶促作用能增强环磷酰胺(CTX)在肝脏的氧化,生成免疫抑制作用很强的氯己基CTX,故两者常合用治疗白血病和急进性肾炎等。糖皮质激素与口服抗凝药物合用时可使其作用减弱,故合用时,需适当加大抗凝药的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降糖药合用,因糖皮质激素可使血糖升高,能降低降糖药物的作用,合用时应适当增加降糖药物的剂量。与非甾体抗炎药物作用,如与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合用治疗风湿病时,可增加疗效。但两者均有明显的胃肠刺激作用,故易引起消化性溃疡或出血。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而降低水杨酸的血浓度,使其消除加快而降低疗效。

糖皮质激素与噻嗪类利尿剂、洋地黄类或两性霉素合用时,均可促使排钾,可发生低钾血症,可诱发和加重洋地黄中毒,应注意补钾,但噻嗪类利尿剂减少尿钙的排泄,增加血清钙,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有利于对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肝药酶诱导剂合用时,可使糖皮质激素代谢加快,血浓度迅速下降,所以合用时应适当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雌激素可增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两者合用时,糖皮质激素应减少原剂量的1/3~1/2。孕激素受体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存在许多类似之处,如两种受体的DNA结构域有86%的序列同源性,但孕激素对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影响不明。糖皮质激素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疫苗的免疫效价,故接种疫苗2周内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