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泡完为什么会发黄?

有几种可能,一是茶叶吐槽量太少,二是茶叶品质比较高级,高到只有一两泡就没味的那种程度,还有可能就是买到的茶叶可能是别人泡完茶之后晒干再拿出来卖的。

大家觉得哪些茶比较耐泡,一杯茶泡几次更好?

哪些茶更耐泡,一杯茶泡几次?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有绿茶、黄茶、红茶、青茶、白茶、黑茶等六大类,具体要分茶类而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哪些茶更耐泡?

绿茶一般不太耐泡,从茶青角度而言,采青稍粗壮的茶比以芽头居多的茶类耐泡,因为茶青粗壮的茶内容物丰富一些。从做茶手法角度而言,绿茶的做茶手法主要有晒青、蒸青、炒青、炒青+烘焙,因为炒青或者炒青+烘焙会用高温让茶的条索收紧,一般条索紧的茶茶质析出会慢一些,自然就会耐泡一些。耐泡从高到低为炒青+烘焙、炒青、蒸青、晒青。两个方面结合,我喝过的绿茶中最耐泡的是太平猴魁,200毫升的杯子,投茶3克,泡三四次口感还很醇厚,汤水也无粗感、水薄味。其次为六安瓜片、安吉白茶。炒青类的信阳毛尖、碧螺春、黄山毛峰等次之。印象里西湖龙井比较不耐泡。

黄茶、红茶在我的印象里,也是芽茶的耐泡度低于采青稍粗壮的。红茶中正山小种中的老枞红茶最耐泡,120毫升的盖碗,投茶5克,可以泡六七泡。云南的滇红是大叶种,也非常耐泡。

青茶(乌龙茶)普遍耐泡度都比较高,铁观音、凤凰单枞、武夷岩茶、漳平水仙等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正常品质的茶,可以泡五六泡。在我的印象里,武夷岩茶的正岩茶,尤其是生长在沙砾、背阴处、树龄高的岩茶最耐泡,品质好的口感稍重的人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可以泡上十泡。吴三地的老枞水仙也非常耐泡,曾经喝过一款老枞水仙,泡了十二泡汤水喝着还很有滋味。当然,乌龙茶的耐泡度还跟做茶人的手法有关,条索比较紧的茶析出比较慢,会比较耐泡。

白茶的耐泡度跟采青的粗老程度以及茶树的管理有关。正常情况下,耐泡度从高到低为寿眉、贡眉、白牡丹、白毫银针。在茶树的管理方面,耐泡度从高到低为野茶、荒茶、施肥少、土质稍贫瘠的茶、施肥多、土质稍肥沃的茶。一般白茶的耐泡度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也可以泡五六泡、六七泡不等。

黑茶类基本都是大叶种,耐泡度普遍比较高,品质稍好一点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可以泡到八九泡。一般高马二溪产区的黑茶耐泡度会好一点。普洱茶普遍耐泡,茶树树龄越大,茶越耐泡。茶龄一般的茶,我喝过的普洱茶中无量山的茶最不耐泡,思茅、临沧茶区的茶耐泡度也略略逊色。

一杯茶泡几次更好?这个主要跟投茶量有关系,如果投茶量大,可以多泡几次,投茶量小,耐泡次数就应该减少,茶友可以根据口感来判断,如果茶汤苦涩开始增加、出现了水味、薄感,就应该倒掉了。正常投茶量条件下,绿茶、黄茶最好不超过三次,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可以稍多一到两次。红茶看产区,正山小种、滇红一般可泡四五次。青茶、白茶、黑茶可以泡六次以上。

泡信阳毛尖盖上杯盖会发黄,因为信阳毛尖为不发酵茶,含芽率高达90%以上,且芽头细圆鲜嫩,受热程度低,盖上杯盖后会使得杯子内部温度升高,从而产生闷黄效应,促使茶叶局部温度过高,发生变黄且茶汤苦涩现象。

为什么不建议泡信阳毛尖盖盖子:

盖盖子冲泡信阳毛尖,我们称之为闷泡,闷泡指的是较长时间去浸泡一款茶,以获得充足茶叶内质的过程。很多人在冲泡茶叶的时候用久闷的方式来检验一款茶的茶质是否丰富。但对于信阳毛尖芽茶来说,过长时间的闷泡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茶叶的鲜叶会变黄,滋味会变得更加苦涩,鲜爽感也减弱不少。因而说,冲泡绿茶的时候,不适宜过久闷泡。

信阳毛尖有着明显的两个特性,一个是采摘嫩度通常比较细嫩,从单芽到一芽一叶初展。另外一个则是,信阳毛尖属于不发酵茶类,茶叶的属性比较活泼。因而在冲泡上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最好是在80-85℃。

信阳毛尖对于温度的要求体现在,过高的水温容易导致茶叶在高温状态下被烫熟,失去茶叶的活性;倘若温度过低,则又容易出现茶叶浸出滋味淡薄,达不到品饮的效果。因此保持在80-85℃为佳。

信阳毛尖的冲泡方法(中投法):

首先,用烧开的水将茶具清洗一遍,然后倒掉。

将3g干茶放入玻璃杯中,茶水比例为1:50,3g则为150ml水,然后把85度左右的水倒入杯中,水不要倒的太满,倒入茶杯的1/3容量,然后摇晃旋转几下玻璃杯,待茶叶完全浸润后,再注入剩余的水(七分满即可),最后等待3分钟即可品饮鲜美茶汤。

茶叶用量:茶叶的用量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可以因人而异,但是茶叶不能太少。一般按照1:50比例冲泡信阳毛尖。

另外需要注意85℃的水温,指的是开水晾置后的温度,而并非未开的水。当饮用至茶杯1/3处时,即可再次续水,信阳毛尖可以冲泡3次左右。

茶的苦与涩亦是绿茶的通点,但苦的合理,涩的合理,饮后回甘生津,这也是信阳毛尖的特性,其次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信阳毛尖茶叶里的成分让茶叶有苦和涩的口感在茶汤里,当茶的清香覆盖了苦涩感的时候,是特级信阳毛尖的表现。等级次的信阳毛尖,香味慢慢减少,苦味开始出现。没有苦和涩、只有板栗香的是特级茶,有清香有苦不涩的是春茶,而涩的信阳毛尖一定是夏茶或陈茶。

茶多酚主要控制茶汤的“涩”度。

咖啡碱主要控制茶汤的“苦”度。

氨基酸主要控制茶汤的“鲜爽度”。

本文由昵茶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喝还是好?绿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代表品种。绿茶中有很多的品种,有的品种品质好,有的品种品质不好。所以绿茶与铁观音不好对比,如果确定是绿茶中的某种,那就好对比了。

绿茶的品种中的名茶有200多种。英山云雾茶;;;湄潭翠芽;兰馨雀舌;惠明茶;洞庭;中岳仙茶;剑叶;马边云雾茶;;顾渚紫茶;

午子仙毫;;;;狗脑贡茶;云雾毛尖;曾侯银剑;大悟绿茶;平水珠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峨眉春语;汉家刘氏茶;

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休宁松萝;;;黎平雀舌;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

泉岗辉白;雪水云绿;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

其中最著名的有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茶、恩施玉露、福建云茶、蒙顶甘露等等。这些茶叶都是进入过中国十大名茶的。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翠隐,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嫩)三鲜(色,香,味)之称,是我国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闻名中外。

信阳毛尖的品质特点:条所细紧圆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素以“色翠,味鲜,香高”著称。

信阳汤属浅绿型,汤色,叶底均嫩绿明亮;茶叶香气属清香型,并不同程度表现出毫香,鲜嫩香,板栗香;茶叶滋味具浓烈型和浓醇型,内含有机物质丰富,滋味浓醇鲜爽,高长而耐泡,叶底朵型,芽叶完整,匀称。

西湖龙井的品质特点:龙井茶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素有“国茶”之称。成品茶形似碗钉,光扁平直,色翠略黄呈“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优雅高清,汤色碧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

黄山毛峰的品质特点: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其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毫显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香气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醇厚,回甘,叶底嫩黄成朵。“黄金片”和“象牙色”是黄山毛峰的两大特征。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征:“六安瓜片“”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国际著名特种绿茶。无芽、无梗是六安瓜片的特征之一,因制成茶叶冲泡后呈瓜子片状,因此取名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分七道:提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

六安瓜片的采摘一般在谷雨前后,上等的六安瓜片采摘一般等到“开面”,采摘标准以1尖/芽2-3叶为主。

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历史悠久,依庐山而现于历史得名,更依庐山名扬天下。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许多赞颂庐山云雾茶的优美诗篇。

恩施玉露的品质特典: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

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

蒙顶甘露的特点:紧凑多银毫、嫩绿色润,香气馥郁芬芳鲜嫩,外形美观,浅绿油润,香气高爽,味醇甘鲜,茶形状纤细,叶整芽泉,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

铁观音(tiěguānyīn)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

“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以上就是对绿茶中位于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优质绿茶和铁观音的介绍了,希望能帮助您做出选择。

为什么茶叶越泡越黄,铁观音越泡越黄好吗?日常我们大家冲泡的茶叶大多数绿色的茶叶的茶汤都是呈黄色或者黄绿色的。绿色茶泡久了叶片就会变黄,主要是因为茶叶中的叶绿素分解了!叶绿素中是含有镁的,叶绿素的具体化学式我也忘了。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不是很稳定,受热的话容易分解,变成脱镁叶绿素,就会失去绿色,从而变成黄色的,绿茶冲泡多几次的话,一方面,叶绿素(还没分解的)会浸出,融入茶汤中,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叶绿素的分解啦!!所以冲泡过后,绿茶的叶片会慢慢变黄!

因为茶黄素变成了茶红素,虽然变成了茶红素,但是其抗氧化能力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对于茶汤变色不用担心。刚泡出来的茶水,基本上呈现黄绿色,因为茶叶中的茶黄素被浸泡出来,这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可以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就拿绿茶来说吧,绿茶的水溶性色素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它们主要包括黄酮醇、花青素、黄烷醇和黄烷醇类的氧化衍生物等。这些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在水溶液中呈黄绿色,而黄烷醇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绿茶茶汤放置在空气中,茶汤中的黄烷醇会在有氧气条件下发生反应,使茶汤的颜色改变。

有人曾拿普洱茶、菊花茶、龙井茶做了个实验,将它们冲泡后分别放置12个小时和24个小时,这个时间段足以满足我们说的隔夜茶的时间。经过检测后发现,普洱茶和菊花茶,无论是放置12小时还是24小时,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都没有超标,都低于0.2mg/L﹔龙井茶的亚硝酸盐含量虽然比前两者略高,达到0.26ml/L左右,但依旧低于国家1mg/L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尽管茶汤颜色发生变化,只要你保存得当而发生的,那么还是可以喝的,并不影响健康。其实,一杯纯白开水放置24小时以后的亚硝酸盐含量都要比茶水高,原因是茶水中含有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所以不用担心。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人发现茶汤变了颜色就不会再去喝,包括我也是,最起码感官上已经发生改变,真是印证了那句话:“眼不见为净”。

铁观音清香型的茶干颜色接近绿色,茶叶会越泡越黄适用于所有的绿色茶叶,其中也包括铁观音茶叶。铁观音和绿茶一样,第123冲叶底可能是绿色的,但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其叶绿素的逐渐消失分解,因而也是越泡越黄。铁观音茶叶越泡越黄跟茶叶质量并无直接关系,哪怕是再高档的茶叶,也是这样。

为什么新买的茶叶很快变黄?

有的网友问了:“一个月前新买的铁观音当时是绿绿的,现在发现大部分变黄了,正常吗?有什么原因呢?会不会当时就掺了去年的陈茶在里面啊?新鲜的绿茶一般多长时间才发黄呢?”

其实,正常的铁观音商品茶,茶叶中黄片是比较少的,越是级别高的就越少。有一点是正常的。如果是黄变的,那颜色是发褐不好看,闻起来没有那种清香味,有“旧”味。由于铁观音时下较为流行的是清香型铁观音,这样的茶品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是低温发酵模式,制作好的茶叶颜色也比较鲜绿,也就是传说中的“空调茶”,因此比较容易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这也是铁观音为什么要冷藏的根本原因。

通常来说,天气越热茶变质越快(常温下),如果买的时候人家是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经过冻过的茶更容易变质.,所以茶得低温密封保存,最好是装成真空抽氧的小包装冷藏,或者冷冻,品尝之时喝多少拿多少,像6,7,8,9这几个月,茶叶放上一到二个月就会变质的。

为什么茶汤放久了会变成黄红色?

也有的网友问:”茶叶水放久久后为什么会变黄呢?”

茶水放久了的确会变黄,最主要的原因是茶汤里茶多酚的进一步氧化,颜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绿的茶水,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放置久了,会失去绿色,增加黄色的程度。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

碱性水泡茶叶为什么水会变黄?

有的网友也问我:碱性水泡茶叶为什么水会变黄?肯定会啊。泡铁观音茶叶最讲究的是水质了,用软水泡茶,茶汤的色、香、味三者都佳;用硬水泡茶,则茶汤变色,香味大减。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其他矿物成分,如盐溶液、碱性溶液都能增加水的重量。用含铁、碱过多的水泡茶,茶汤上会浮起一层发亮的“锈油”,茶味也会变涩,颜色也会变。因此建议不要用碱性水泡茶,用中性软水泡茶。

值得一提的是,茶垢别称茶渍、茶山,指茶具内壁的垢物,因长期容放茶水淤积而成。特别老的茶壶聚积厚厚的一层茶垢,在茶文化中称作“茶山”。这种带有一层茶山的茶壶往往可以增加茶壶的收藏价值。一些带有茶山的茶壶甚至可以单单地放进热开水,热水便可化解内壁的茶垢,化水为茶,誉称“无茶也有三分香”。长时间没有清洗茶垢的茶具在湿润环境中有可能滋生霉菌。有谣言称茶垢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物质,会使人致癌。但如果茶垢含有这类重金属,主要源于沏茶所使用的水或者茶叶、杯具本身被污染含有重金属,而非茶垢本身。

  1982年6月,在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从那以后安溪茶厂出品的特级铁观音连续20多年保持国家金质奖章的荣誉。

  1984年,被审定为全国良种茶树。

  1986年10月,在法国巴黎获“国际美食旅游协会金桂奖”,被评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

  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铁观音)之乡”;

  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铁观音)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铁观音)出口示范区”;

  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

  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2006年1月,“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这是全国茶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世界最喜爱的中国品牌之一。

  2009年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上,安溪铁观音拿得第一位。

  2010年,安溪铁观音正式进驻世博会,成为世博会茶叶第一品牌。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县。铁观音属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亦有一种说法称“铁观音”名称乃乾隆皇帝所赐。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铁观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

铁观音既是一种珍贵的天然茶饮,又有很好的美容保健功能。经科学分析和实践证明,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减肥美容和延缓衰老,防癌症、消血脂、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闻名遐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 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铁观音” 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微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茶泡久了怎么会发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