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员工承担多少

    广州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员工钟某因在工作时间内上厕所漏接客户电话,被单位索偿21550元!广州白云区人民法院近期公布了该起案件的判决结果,公司要求钟某承担损失21550元的理据不足,钟某无须赔偿。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酌情改判钟某赔偿2000元。(详见本报9月25日第12版报道)

    那么,劳动者因工作失误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赔偿?

    赔偿损失涉及到赔偿责任的认定,赔偿责任是指责任主体须以财产赔偿对方损失为内容的责任。《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以及具体承担多少赔偿责任,没有具体规定,缺乏明晰标准。

    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劳动者赔偿责任,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

    对此,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裁审口径。如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等部分地方法院倾向认为: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劳动者赔偿责任,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不能要求劳动者赔偿。

    但是广东、上海等地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的约定赔偿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如《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因劳动者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应当提前书面告知扣除原因及数额;未书面告知的不得扣除。扣除赔偿费后的月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其实,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可以分为违反法定义务和违反约定义务两类情形,前者往往构成侵权责任,后者是违约责任。如果劳动者是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不承担赔偿责任,有可能造成劳动者疏于执行职务,蔑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这不但有违公平合理的原则,也不利于促进劳动者提高注意义务。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里,与员工就职务行为造成的损失负担进行明确约定。在司法实践中,双方已经就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达成协议的,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或显示公平情形的,应当予以认可。除劳动合同约定外,用人单位还可通过制订规章制度,规定赔偿范围和标准,并经过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内容也应合法合理。

    劳动者在履行职务行为过程中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其前提之一是由于劳动者的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这种损失必须是实际已经发生的、可以计算出具体数额的经济损失。赔偿范围一般与损害行为相关联,赔偿金额一般与损害大小相适应。

    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的,有关机构会审查用人单位损失的计算方式、计算明细和计算依据;审查该损失系直接经济损失还是间接经济损失;审查该损失是否已经实际发生及其具体金额。

    用人单位请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应当建立在劳动者过错的基础上,即劳动者主观上存在故意不履行或者因重大过失未能履行的过错状态。劳动者明知或应当知道其行为构成侵权或违约,且可能会给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带来损害,但在主观上追求或者放任侵权或违约后果的发生,应在其过错范围内对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一般来说,如果劳动者故意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可要求全额赔偿全部损失;如果劳动者重大过失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可要求限额赔偿;如果劳动者并没有过失或者仅存在轻微过失,则可考虑为公司经营的正常风险,而无须劳动者赔偿损失。

    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的,有关机构会审查劳动者是否存在侵权或违约行为、审查用人单位损失与劳动者侵权或违约行为的关联性、审查劳动者是否存在主观过错。

    如系用人单位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的,系用人单位自行制定的岗位要求或岗位操作规范但未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让劳动者知悉等用人单位负有责任的情形下,应当免除劳动者的责任。系接受用人单位的临时工作指派或强令下超越职务范围作业的,可以免除劳动者的责任。系多名劳动者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结合劳动者过错的主客观原因,合理确定劳动者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份额。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地位不同,用人单位既是企业财产的所有人、管理人,又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监督者,用人单位的运行风险不能转嫁给劳动者承担。劳动者的职务行为是为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职务风险也应当归于利益享有者。根据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由员工承担远远高于其劳动报酬的风险是不公平的,也可能会给其日常生活带来较大负担。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考虑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与用人单位承担经营责任之间的平衡,结合劳动者工资适当降低其责任比例。

    劳动者因本人原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企业依法要其赔偿,并需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关系解除终止的,尚未赔偿的部分,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次性赔偿。另外,劳动者因侵权或违约行为导致用人单位损失的,用人单位尚可通过民事赔偿,甚至刑事渠道解决,该劳动争议往往与其他法律关系交织,故应谨慎处理。

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中,本命年是要穿红内裤、红袜子,扎红腰带的,因为传说人们在 ...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毕业照是每个毕业生离开校园之前必做的一件事,有人在网上分析 ...

历史上关于星座的说法有很多,而且几乎每个星座都有一个不同的传说,这些传说有的 ...

每个人的性格和喜好其实刚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因为星座的特质,每个星座从 ...

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里的一种十分特殊的佛,是千年以来许多人们所供奉的护法善神, ...

  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造成自己工作上的失误,进而给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公司都会要求员工为公司的损失买单,一般来讲都会直接从下月工资中直接扣除,而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一般都是听之任之,但是公司这样做是合法的吗?员工因失误造成的损失法律是否有规定。

  工作中的失误造成损失谁赔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的赔偿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的。如果是故意造成的,则全额赔偿;若过大过失造成的,则部分赔偿,赔偿比例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没有统一标准;若一般过失造成的,则无需赔偿。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对员工的违约责任作了规定,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不属于员工赔偿责任范围。同时, 对于劳动者故意造成的损失,不是工作失误,而是破坏公司财物,不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对于履行职务过程中的失误或者失职,只要不是故意的,那相应的责任主要应当由单位来承担,劳动者最多只能承担小部分责任,即次要责任。


  怎样应对工作中的失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如果我们在职场中犯错,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得多。如果我们在个人生活中犯错,只要和我们最亲近的人好商好量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在职场中犯错,那么我们的职场声誉就会受到威胁,而职场声誉对于职场人的个人品牌来说至关重要。那么,要是你在重要的工作中失误了怎么办?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帮你快速恢复:

  1.退一步深呼吸。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失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灰心自责,但我们不能让这种自我厌恶的情绪弥漫开来。在采取行动之前,评估一下局势,花点时间理清思绪。即使真的犯了大错,压力过大或者过于焦躁也会影响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恢复的速度。

  2.承认错误。掩饰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但却会在今后产生更多的问题。如果你在工作中搞砸了,马上认清形势。不要掩饰或美化问题。尽快告知你的老板、经理、同事,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3.不要将责任推给别人。 把推卸责任的想法扔一边吧,这只会让你的情况更糟,而且会让别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无法信任你。在责怪别人之前,请重复第一步,理清思绪。

  4.及时让相关人知晓。别让问题发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只会更严重。如果你想继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信任,那就在工作失误后尽快告知相关人员。

  5.道歉。你可以这样说,“我很抱歉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愿意承担责任。现在我需要各位的帮忙来解决问题。我们能不能一起来讨论下解决办法?”你不需要过于自责,但是要迅速承认错误,这样做有助于你继续向前,而且可以显示出你对工作的重视,即使你在工作中有所失误。

  6.提供一个补救方案。所谓补救,就是要积极面对问题。你可以向老板、经理、同事提供几个解决方案,同时也要接受他们的反馈意见。如果你已经一团糟了,你就更需要大家的帮助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犯错后不要立刻辞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