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生吗,这个怎么治?

简单来说,就是实际就医地医保参保地不同的就医方式。

按理说,我生病了全国上下,大江南北,我想搁哪医搁哪医,

这咋还有异地就医这犊子事儿呢?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还需要从我们国家的医保系统说起:

医保系统是全国规划,省市统筹,属地管理

各地经济条件不同,医保水平承受能力也不同,所以不可能建立同一个标准去报销。

因此一个人在某省某市参保,最好就在该省该市就医(方便医疗资源均衡分配),

出了这个市,跨过这个省去就医,就叫做异地就医。

比如前面读者的老舅从老家来北京就医,本地能治好谁也不愿意拖着病体折腾,

但关键是有些病就只有大城市能治好,

且不说为了更好的就医环境,只说人人都想活命吧。

由于国家层面上不同省市医保系统还没有实现接轨和共享,各地医保政策也不同,

所以异地就医很麻烦,不会操作的话,容易出错,容易交钱了却拿不到报销。

为了防止大家踩坑,浪费保命钱。

接下来公子打算给大家详解整个异地就医流程,

让大家知道异地就医的每一步医保方面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以及出现了各种问题该怎么解决?

正常看病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六步:

生病、进医院、缴费、治疗、结算、出院

异地就医的流程和正常看病无异,只是医院不同和享受的医保报销政策不同,

大家不用担心,接下来一步一步讲:

人在外地,生病了要进医院,

或者为了更好的治疗条件去外地就医,

身份证 社保卡/医保手册

有的医院身份证可以当就诊卡,有的医院有专门的就诊卡,

这就诊卡用来缴费、取报告等,相当于你在医院系统中的一个账户,千万别丢了。

如果你属于异地转诊,你有过往的病史材料,也建议你带上,有可能会用到,也可能大医院不认,让你重新做检查。

除了这两卡必带以外,公子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你再带三样东西:

一件外套、一个文件袋、一个充电器

当然,如果生病时发现医保卡没带、丢了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我放在了后面“特殊问题与处理”部分,

如果去外地(外省,外市)医院,分三种情况:

比如很多在老家的父母会到城市帮年轻人带孩子,老人家医保系统是农村的,但在城市要住好几年,中间老人家生病就医就属于长居异地就医,需要备案才能享受医保直报。

比如开头读者的表舅因为在小县城治不好,医院让转院到北京医治,治好了就回老家。

这种就属于医院转诊,也需要备案才能享受医保直报。

比如我同事女朋友临时来上海出差,生病入院,只在这里待几天,也不是转院过来,

就属于临时就诊,需要备案才能享受医保直报。

国家规定:异地就医需要备案,医保卡才能在出院结算时直接报销。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用医保卡在外地看病也能直接刷卡报销出院,

你必须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但是生病住院这东西,说时迟,那是快,一进医院就要钱。

备案需要走流程,走过程,不可能在生病时立马就完成,

如果没有及时备案,我们就要先完全自费,然后拿着单据千里迢迢回到参保地手动报销。

一方面,自费情况下资金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如果地方远,钱不多的话,来回报销也非常麻烦。

所以,异地就医备案的事情是大家必须学会的技能,(我会在下一部分专门教大家)

否则,一旦我们在外地就医,

光报销这块,就会对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造成巨大的消耗。

备案成功后,你手里的医保卡已经可以像在参保地一样刷卡结算了。

所以挂号缴费的时候主动递上医保卡是必须的操作,

因为用医保卡挂号是进行医保报销的开始。

挂号后去看医生,医生给你开检查之后去缴费,

缴完费拿着单子去检查或者买药,以及进行后续的治疗。

治疗的过程中你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哪些项目医保能报,哪些不能,

如果是你负担不起的,你最好跟医生沟通一下再做决断。

下面是重点,也就是异地就医报销范围和政策:

国家规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三个目录执行就医地政策,结算标准执行参保地政策

异地报销涉及两个东西:哪些项目可以报销以及报销比例是多少?

哪些项目能够报销在“三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已经写明。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能够报销的项目不同,但基本大致是一样的。

国家规定,你去外地就医,报销的项目按照就医地的“三目录”进行报销。

报销比例也在各地的医保管理办法中规定好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不同,报销比例也不一样,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自己所在城市的《职工/居民医保管理办法》进行查看:

国家规定:你去外地就医,报销的比例按照你的参保地报销标准执行。

假设读者的老舅是在湖南交的城乡医保,结果去北京治疗。

湖南城乡医保规定省级(三级)医院住院费报销比例50%,限额15万,

北京城乡医保规定三级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75%,限额20万。

那么此次老舅去北京看肺癌,则北京规定的肺癌医保用药都可以报销,

但报销比例只能按照湖南住院的标准报50%,限额15万。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医保报销比例普遍高于不发达的地区。

重点强调:!!!!!!!!!

医保刷卡报销的地方主要有三块:药店、门诊、住院。

但只有西南五省(云贵川渝藏)实现了异地买药也可以刷医保卡报销,

实现异地门诊刷医保卡报销的地区目前只有长三角、京津冀、西南五省,

至于异地就医住院刷医保卡报销,基本全国都支持。

其实这些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大家也没必要记住,都是政策规定好了的。

大家只需要在看病的时候,主动跟医生表明一下自己的经济状况,

医生就会根据你的经济情况为你制定合适的方案。

不管怎样,不要光想着省钱,还是要多听医生的建议,

然后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治疗完成,出院结算,需要刷医保卡结账,

异地就医备案后,拿着医保卡就可以像在参保地一样,刷医保卡,然后所有费用自动报销。

如果之前没备案,这里就只能拿着一堆单据回参保地报销了。

如果出院结算时没能用医保卡直接刷卡结算,就只能按照传统方式报销。

带好就医材料:病历本、各种发票收据、出入院通知书和出院小结

在半年内抽空去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交材料报销。

去之前最好打电话问一下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以免白跑。

经办机构的联系电话可以在“国家医保局”gz号里面查到:

(在“国家医保局”gz号找到“我的医保”,点开“公众查询”可以找到)

好了,到这里基本讲完了异地就医从生病到出院的六大步骤。

我知道生病的人大都很方,进医院就懵。

实际上大家只要记住这六大步骤,不要忘记用医保报销,剩下的多问导诊台就可以了。

如前所述,对于医保异地报销,最关键的步骤,叫做备案。

有了备案以后,就可以“一卡走天下”,

直接刷卡报销,而不需要我们先自费,让我们在前期就省下不少保命钱

但备案一直都很繁琐庞杂,不过好在国家最近新开发了一款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在APP上就可以直接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异地就医备案——手机党请这样操作:

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这个软件或者wx搜索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

下载软件或者进入小程序后需要注册,还要实人认证,按步骤注册就好。

以APP为例,注册好并且在首页左上角选好就医的城市后,页面下方点击“异地就医备案”。

进入异地就医备案后不要着急点“快速备案”,先点击下方的“统筹区开通情况查询”,查询你的参保城市是否开通了异地就医备案功能。这个非常重要,一定要点开看看,如果没有开通,你是没法备案的。

返回后再看一下“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有哪些。

  • 所谓“定点医疗机构”,就是适用医保卡的医疗机构,有些私立医院不能用医保卡,你去了也不会报销。
  • 所谓“异地联网”,就是这些可以用医保卡的医疗机构还开通了异地就医备案功能,你备案之后只有在这样的医院才可以实现医保卡直接刷卡结算。
  • 目前APP很多功能还不完善,你没法搜索你想去的医院,你也没法按照等级筛选医院,你只能一个一个翻。你可以用小程序备案,小程序已经可以按照等级筛选医院了,如上图。

返回后点击“快速备案按钮,进来选择“为自己备案”和“城镇职工”,然后选择参保地

有了为他人备案的功能,我们就能帮远在天边的父母进行备案。

点击”选择参保地“之后,进入省级选择,在下拉列表里面选择自己的”参保地

  • 红色字体提示我们,目前还有没开通异地就医备案的省市,如果没找到你的省市,不要慌,走线下备案就行。
  • 公子所在的上海也没开通这个功能,所以我随便选了个辽宁省省本级。这说明辽宁省参保人可以用这个APP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 目前已经开通的省市列在了下面,没有你的城市不要慌,跳到后面去看线下备案。

选完参保地就弹出来这个”备案告知书“大家要仔细阅读,不能略过。

  • 告知第一点:你必须先把医保卡激活才能进行备案,否正你备案成功了也不能刷卡报销。
  • 告知第二点:首次异地就医前你有必要去社保经办中心做一下卡鉴权,否正刷卡报销时可能会报错。这个是系统方面的问题,新卡如有必要可以去社保中心做卡鉴权。
  • 告知第三点:各地报销政策不同,在外地刷卡报销和拿回老家报销不一定相同。
  • 告知第四点:选择异地安置、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类型备案的,一旦备案成功,半年内不能再改,如果你预计要在外地待半年以上,记得来备案。
  • 告知第五点:如果你选择异地转诊,转诊转院证明材料是指近期本地定点医院就医资料。比如定点医院的转院证明、病历本、发票等。

看完备案告知,确认之后,我们开始选择自己的备案类型,公子选了异地长期居住。

  • 异地安置:老一辈有知青上山下乡,在农村交了社保,最后老了回到老家居住,社保系统不一样,需要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有的企业会把员工外派到离总部很远的地方去长期驻场工作,被外派的员工社保是从公司总部交的,但就医肯定是在工作地就医的,医保系统不统一,需要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之前提到上海未开通异地就医备案,但此处上海可以作为就医地被选择,也就表明,在上海交社保的人暂时不能用这个APP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去外地刷卡结算,但是外地参保人员可以用这个APP备案后来上海就医并用医保卡刷卡结算。

  • 备案日期选择范围最早是五天前,最晚是当天。
  • 这意味着:要么我们到外地居住后,预计居住时间超过半年,我们可以从打算备案那天开始备案,所以可以选择当天。
  • 要么我们转诊到异地医院,由于病情因素,我们可以在入院5天内抽空进行异地备案,如果我们入院很多天都没有备案,那五天之前在医院发生的费用就不能备案后用医保卡结算了。

最后填写备案人的联系地址

  • 如果你是异地长期居住,你就填写你在外地居住的地址,
  • 如果你是转诊转院,就填写你转院之前一直居住的地址就行,

填完地址之后,开始上传证明材料。上传完成后点击”提交备案“。

  • 异地长期居住备案,要上传在外地的居住证,暂时没有的话,可以写个人承诺书上传。
  • 有居住证拍照传到第一个框,没有居住证就写个人承诺书拍照传到第二个框。

其他备案类型也需要上传对应的证明材料,暂时没有的话可以先写个人承诺书代替:

点击完提交备案,一般两个工作日内就能出来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就可以直接用医保卡异地刷卡结算了。

如果条件所限,无法用手机进行备案,或者国家医保服务APP还未开通在线异地就医备案,可以走线下渠道备案:

如果是委托办理还需要把委托人的身份证带上。

带上这些证件到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经办机构去现场办理即可。

就上海而言,如果是在职人员,需要到区级社保经办机构办理才行。

在备案的每一步中,难免很多人会遇到其他问题,

接下来我们讨论这些问题。

生病时还没领社保卡,可以拿着身份证去最近的街道社保服务中心办理临时社保卡。

如果他人代办则自己的和代办人的身份证都要带上。

临时社保卡只能用两个月,用完要尽快去申请正式的社保卡。

第一,最终极的办法是领取完社保卡后,及时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或者支付宝上领取电子医保卡,这样就不怕社保卡丢失了。

第二,生病时如果发现实体卡丢失了,而且病情很急,可以赌一把先申请电子社保卡去就医,

但有的医院还不支持电子社保卡,而且丢失后不去挂失补办可能会被盗刷。

第三,病情不急,但社保卡丢了,可以打12333进行电话挂失,挂失完后拿着挂失证明去医院就医也能进入医保报销系统,但是费用需要自己垫付,后面补办实体卡后才能去报销。

关于社保卡丢失补办的处理方式,可以看我这篇文章:医保实操指南中的第9部分。

方法和生病时没领社保卡一样的,只要你是按时交了社保的,都有报销资格。

可以拿着身份证(或加上委托人身份证)去最近的街道社保中心办一张临时社保卡。

临时出差在外地,旅游,既不是长期异地居住,也不是转诊转院,

突然生病进医院,根本没备案怎么办?

临时异地就医,分两种情况:临时异地就诊和临时异地急诊。

临时异地就诊:临时异地就诊,没有备案,基本没法用医保卡刷卡报销。费用只能自己垫付后拿着单据回到参保地进行报销。

临时异地急诊:如果是急诊,很多城市都支持电话备案,只要在入院5天内打电话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中心备案,然后拿着社保卡就可以直接刷卡报销。

目前“家医保服务平台”还没有开通临时异地急诊的备案功能,但是某些城市的医保服务平台是由这个功能的。

转诊转院需要医院开证明才能转,并且需要备案之后才能使用医保卡刷卡结算。

如果原来接收的医院有能力治疗,转诊证明就不好开,这时要自己去大城市看病的话,

就不能用医保卡进行刷卡报销,只能带着就医资料回参保地进行报销,

但报销比例一般会大打折扣!

如果备案了长期异地居住,还能回老家看病报销吗?

只要你按时交了社保,都是能报销的,区别只在于你能否用医保卡直接刷卡报销。

长期异地居住备案有时限,3个月到1年都有,在这期间不能更改,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在锁定期限内会参保地看病,医保卡反而不能刷卡报销了。

当然,这方面各地有各地的规定,有的不能刷卡报销,有的能,有的必须取消了才能,

虽然有可能医保卡不能在参保地的医院直接刷卡报销,但这并不妨碍你拿着单据到参保地社保大厅手动办理报销。

所以为了防止你来回跑,你最好事先跟你的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沟通一下。

大家备案了异地长期居住之后,千万不要忘记交社保费了。

如果是居民医保,比如老家父母到城市带孙子,一住好几年,

这个时候父母的社保关系还是在老家的,需要在每年的第四季度中间及时缴纳社保费。

如果是职工医保,要在外地居住好几年的话,直接备案常驻异地职工医保就好了。

一般情况下,要用社保卡挂号才能进入医保报销程序,

如果没有用社保卡挂号的话,属于自费看病,医保是不报销的。

比如异地急诊,医保卡没带,先自费进去,后面拿到医保卡转成医保卡看病。

这种情况一般医院收费处(或出院结算处)都可以处理,

但转成医保前发生的自费费用需要自己带着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和各种就医资料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手动报销。报销完成后本该报销的那部分钱会直接打到卡上。

不要问医生!医生顶多知道自己拿的药是不是医保可以报销的,

但是各种医保报销政策,医生也是懵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打电话问医保经办机构,

关注”国家医保局“gz号可以查到各地的社保经办电话,

打具体辖区的分支社保经办机构电话会更快一些。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的要领:

  • 一定要进行备案才能在异地看病时直接用医保卡刷卡结算,否则,只能先自费,后报销。
  • 目前异地报销基本只报销住院费用和急诊费用,少部分地区可以报销门诊费用。
  • 备案很简单,下载APP按照操作流程备案好就行。
  • 社保很重要,是国家给我们最基本的保障,是全民的福利,涉及到我们的买房、买车、落户和子女教育等大问题。公子之前写过一系列关于社保的专题文章,大家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进去看:

五险一金全网最全科普。

最后还是要强调,目前各地医保政策并没有完全统一,

所有问题,应当以自己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规定为准。

线上问医这个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互联网医疗发达的现在,当你不舒服的时候你第一时间肯定不是找医院挂号看医生,而是掏出手机先“某”度一下,然后再找一个线上医生问问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小微我虽然不是做临床的,但是做体检的多多少少都会了解一些疾病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体检报告上的一些异常数值可能指向什么疾病,小微都是知道一二的。

所以小微慢慢也成了很多人的健康顾问,经常会有人发图,然后问我:这个指标有问题吗?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个还好发的是报告图片,上面的数值以及诊断都是正常的。但有的时候会收到一些影响报告图

说实话每次收到这样的图片我都哭笑不得。因为如果有人仅凭这么一张图片就能告诉你该吃啥药,那么这人不是算命的就是卖保健品的,反正肯定不是个科班出身的医生。

而且像上面那张的影像图是无效的,翻拍影像资料与我们平常拍照不同,要照得清楚并且重点突出不仅需要一定技巧,是需要一点专业知识。

虽然网上有不少关于如何翻拍影像资料的攻略,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毕竟多数人都不懂医,片子的正反可能都搞不清,更谈不上突出核心问题了。

所以各位线上问诊注意了不要再自己发影像照片过去问医生了,因为九成九医生都会说:“你这个照片我看不出问题来”

那现在那么多人会线上问医都是因为什么?线上问医到底靠不靠谱?我们来一个一个回答。

为什么网络问诊那么流行?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搜索,尤其是年轻人。据一份数据调查发现,会上网的人生病了,竟然有43%左右的人选择网络搜索,有53%左右的人看情况而定,只有大概3%人从来没有搜索诊断过。

很多人出现了不舒服,网上输入症状,能够迅速得到很多的答案,让自己更快速的了解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病。其中也会有一些权威的专家的答案,所以感觉比去医院挂号来的更直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变得越来越忙,虽然有些不适,也不愿意及时去看医生,因为实在走不开。如果去医院,挂号,化验,诊断,开药,一整套下来,一整天时间就没了。

有些人身体稍有不适,就紧张害怕,于是就去网上查下怎么回事,如果发现是小毛病,就得到些心里安慰。还有些人整天怀疑自己有病,所以没事就爱查下怎么回事。

线上问医到底靠不靠谱?

靠不靠谱要看你是在什么场景下问诊了,如果是以下场景的话是挺靠谱的

1.寻求下一步治疗的建议

请医生评估:如果要去医院面诊下诊断,目前所做的检查是不是足够。

对于诊断明确的疾病,可以通过网络咨询的方式获得恰当的治疗方案,例如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肿瘤放化疗方案。

3.一般急症的紧急处理

例如突然扭伤后该如何处理?烫伤后该如何处理?通过咨询专业的医生会在第一时间获得正确帮助。

4.普通疾病的初步诊断

毕竟疑难杂症是少见的,大多数的疾病都比较容易诊断。特别是运动康复,通过网上咨询,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建议。

除了以上场景,其它情况都建议到医生面前就诊检查。因为医生做出病情判断和诊疗方案,不只依赖见面诊断,也依赖各种检测情况。很多患者从表面上看不出他到底是哪里不舒服,但全面的检查有助于找出真正的病根在哪里,也有助于做出合适的诊疗方案。

而且很多患者在描述病情的时候根本说不准,就比如患者说肚子疼,那么哪里疼,他根本说不准,不同的痛点、痛感意味着不同的病情可能。

最后提醒大家,网上问诊的结果只能当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和估计,线上问诊的医生也都只是建议你XXXXX ,初步判断是XXXXX,而不会和你说这是什么病,要确诊还是要去医院检查之后根据医生的判断科学治疗和用药。


如果你有体检相关问题需要解答,欢迎留言或联系小微,专业的体检咨询师随时帮你解答~

是与年纪息息相关的病症,年纪越大,病发风险性越高,一般来讲,60岁以上的群体病发可能性十分高。此外,帕金森病和基因遗传及其环境要素也是有一定的关联,基因遗传层面而言,帕金森以释放病案为主导,仅有10%具备大家族性。

环境要素较为复杂,如长期性触碰灭草剂等,里边的内毒素可以跟胆碱能神经细胞融合,毁坏它的一些作用,造成患者发生一些如静止不动震颠、健身运动缓慢、人体僵硬的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还会伴发一些精神实质层面的症状,今日就来给各位讲下,帕金森应当怎么。

帕金森病的治疗为综合性医治,药物医治为优选计划方案,做手术做为其填补,此外,康复训练也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

帕金森病的药物医治主要是6类别药物: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多巴、多巴胺受体(DR)抑制剂、单胺氧化酶B型(MAO-B)缓聚剂、焦谷氨酸-O-甲谷丙转氨酶(COMT)缓聚剂。在其中左旋多巴是医治帕金森最基本上,最有效的药物,可以同时填补人脑内部的胆碱来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

迄今为止,左旋多巴运用于临床医学的时长大约50年上下,在初期的情况下,对帕金森的治疗效果很好,乃至让许多人觉得可以痊愈帕金森,可是由于時间的变化,大家发觉在刚开始运用左旋多巴的两到三年,帕金森病的症状会操纵的特别好,可是两三年以后,特别是在四五年之后,该药物对病症的操纵就变得越来越差,乃至发生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含恶心干呕,血压低、心率失常、变动症和精神实质症状等。说白了的变动症,便是患者会情不自禁的做一些民族舞蹈样的姿势,手和脚、腰会不会受到操纵的乱跑。

除开左旋多巴,像金刚烷胺、多巴胺受体抑制剂、单胺氧化酶B型(MAO-B)缓聚剂这种药物全是紧紧围绕加强脑内神经细胞的作用来医治帕金森病的。除开以上几类药物,也有其它一些辅助的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E等,针对改进帕金森的症状都是有一定的协助功效。总体而言,帕金森的药物医治标准是早确诊早医治,就可以用最少的使用量做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帕金森药物医治的错误观念

1. 许多患者喜爱用强力的药物或大使用量、多种多样药物协同等形式来医治帕金森,实际上这也是不正确的,最好是的治疗方式是用一种药物的最少使用量操纵病况,由于一旦大使用量或多种多样药物协同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会许多且不太好操纵;

2. 症状改进后立即断药,这一也是不正确的认知能力,由于帕金森是一个必须终生服药的病症,一旦断药,症状很容易不断,不利病况操纵。

3. 盲目跟风信任一些保健产品、民间偏方,实际上就现阶段的分析看来,中医学很有可能对帕金森的症状有一定的调理功效,但并非医治帕金森的流行方法,大伙儿可以在医师的辅导下采用中西医的方法治疗。

帕金森病的做手术关键就是指脑深层电级植入术,通称DBS手术治疗,DBS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关键涉及下列几类状况:

1. 原发的帕金森病;

2. 服食左旋多巴成效显著的;

3. 药物治疗效果下降,或是患者的健身运动症状比较严重危害到了生活品质;

4. 患者尚未发生痴呆症或比较严重的精神类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医学通常是在患帕金森五年以上才会考虑到DBS手术治疗,关键是由于:

最先,帕金森病的确诊必须一定的時间,且最开始都提议患者采用药物医治,评定药物对患者的敏锐水平,才可以细心评定是不是合适做手术;

次之,针对药物操纵很好的患者,通常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仅有在药物医治5年上下,功效下降,不良反应越来越严重的情形下,才会接纳做手术。

DBS手术治疗针对无特殊情况的帕金森患者功效很好,特别是在在改进患者的静止不动震颠、健身运动缓慢、身体僵硬这三个层面成效显著。可是我们也需要了解,这一手术治疗不可以处理患者的全部症状,针对四肢的症状治疗效果好于中心线症状,说白了中心线症状,便是吞咽障碍,响声的问题等,并且针对一些非健身运动的症状实际效果都不显著,如严重便秘、尿频尿急和失眠病,手术后患者还要服食药物来调节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个小偏方有效治痔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