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精神病人待遇如此之差?

Q:我请问一下犯罪分子是以什么理由去杀陈主任的?

A.我是精神病我想随便杀个人

B.你没有看好我的牙我要杀了你

C.这个社会对不起我我要杀个人报复社会,随便杀一个吧

D.这个社会对不起我我要杀个人报复社会,选幼儿园现在都有安保,选路边妇孺警察会抓我,选警察难度太大,选医生不错警察很大概率不会管。

我就设四个选项,不定项想选几个选几个,你选哪几个?!

选了B或者D的我就问一句,这件事和我们讨论的医患关系问题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另外所谓的单纯的刑事案件,我其实想说,所有的医闹事件都应该按照单纯的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来办理!

暴徒聚众闹事,警察驱逐逮捕暴徒,鸣枪示警维持秩序天经地义然而一旦发生在医院有几次做到了?

凶徒殴打伤害他人,警察逮捕拘留凶徒天经地义然而发生在妇产科病房里就可以当天释放了?

杀人凶手杀害他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顽劣凶徒应当遭万世唾弃结果李梦南王保洺连恩青这种恶魔为什么还有一万个媒体记者来洗地?

这件事要不是杀人凶手畏罪自杀摔成一滩烂肉泥,包装都包装不起来了的话,他可不一定不会成为下一个凄凄惨惨戚戚的李梦南王保洺连恩青。

去年,康宁医院想上市,发行人材料里数据惊人:中国现有超过1.8亿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36亿。

审核委员问:中国每8个人就有1个精神病,请问今天参与审核的我们几人中,谁是精神病?

康宁:呃……你们都不是。

委员:如不能如实说明,发行人涉及夸大行业空间和市场容量、误导性陈述。

然后公司的ipo计划就被否了。

很多人感觉1.8亿这个精神病人的数字被严重夸大了,但看看身边的人……好像并没有。

官方数据其实也差不多,当然,这1.8亿人中多数只是有精神疾病,有轻有重,你身边应该就有不少,重度患者大约1800万人,要么就是在精神病院治疗,要么就是在家被严格看管,这样的家庭着实可悲。

对于第三者来说,这些重度患者的影响有限,最可怕的是那些间歇发作的。

这些人表面极力佯装正常人,背后却行为异常极端怪异,让人不可思议,他/她可以用事实指责你、用脑子里的妄想来诬陷你,但你不能认真,否则他/她就立刻变身精神病人,你就成了欺负弱者的那个人,反正风险很高,不信你就看看眼下最著名的精神病人——国航监督员事件中的牛女士。

当然我们今天说的是另外一个神操作。

2016年8月的时候,有位李先生掏空6个钱包凑够首付买了一个北京老太太名下的房产。

房子是通过中介介绍的,老太太当时77岁了,在她外甥的陪同下,经过中介办理了全套的房屋买卖,手续齐全,顺利过户,李先生也从银行拿到贷款,开始在自己的房子里安心过日子。

时间过了快三年了,李先生却被老太太的儿子起诉了,要要回房产,理由是“老太太是个精神病人,得病30多年了,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经过一通折腾,法院判了,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李先生要腾房走人。

这房子位于北京长阳,李先生的房子买时大概2.2万/平米,三年过去了,长阳的房价也涨了一波,均价到了3.6万元/平米左右,李先生算了下,房屋升值加上贷款利息,损失至少300万。

他比较郁闷的是,“长达三个月的交易过程中,在中介签合同、网签、银行面签、房屋过户至少四个环节,期间还需要房山区住建委、不动产登记中心、银行等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去办理相关手续,政府机关还要询问双方的身份信息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没有人发现老太太有问题。”

房屋买卖比较复杂,即使精神状态正常的成年人可能也要在专业房产中介机构的指导下才能顺利完成,一个精神病人是不可能这样程序复杂的交易流程的。所以李先生认为自己无从知晓老太太是精神病人,按照法律应属善意取得涉案房屋,合同有效。

可惜这样的观点法院不认。

是不是他当时应该更勇敢一点,直接问问老太太是否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虽然有被骂的风险,但可能就不会遇到这么大的坑了。

恶意的猜想认为,这是老太太儿子做的局:

虽然老太太得病30年了,但是儿子提供给法院的《精神疾病鉴定司法意见书》却是2015年才作出的,先做鉴定,再卖房,钱到手先用着,房价不涨甚至跌了,那就这样吧,房价大涨,那就起诉要回房子。不然为啥卖了三年,这么大事,当儿子的早不反对只等房价涨了50%多了才提异议?

但这个无凭无据,只能逞口舌之快了。

小区同户型的房子他已经买不起了,作为一个工薪族,买这套房屋倾尽了父母和岳父母家的财力,尽管买房时非常谨慎,却不料还是遇到了大坑。

银行贷款需要解决,提前还贷也有成本,而且因为有了贷款记录,再买房得算二套,门槛提升了不少。

这样的案例绝不在少数,每年都有一些房屋买卖因为家里人说老人有精神疾病而取消,即便是有经验的中介也无法辨识,尤其是一些间歇性发病的,为防万一,很多中介会谨慎核实,并要求老人的孩子共同参与交易。

但即便如此,也有不认账的,想想都是人性,在几百万的利益面前,不要脸一次又如何呢?

不论国航的牛女士,还是买房的李先生,这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故事,其实,我们周围碰上这类事情的机遇越来越高。

为什么呢?精神疾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类:

1)生理性因素,比如先天遗传;

2)心理性因素,比如矛盾、危机、紧张和创伤刺激,以前精神分裂是最主要的精神病,而现在最普遍的则是抑郁症;

3)社会因素,比如重大事件和情景变化的刺激。

受后两类因素影响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精神疾病不易诊治,愿意干这行的人不多,平均每10万人口只有1.49名精神科医生,即便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精神科医生数量也是偏少的,95%以上的病人没有得到精准的治疗,很多人都依赖家庭管束,风险很高。

猫哥一个老友的哥哥,有一年大年除夕夜吃完年夜饭,觉得春晚不好看非要出门遛狗,北方冬天的空气清冽,他还没来得及大口畅快呼吸,忽然觉得腰间一凉,侧脸一看,隔壁家的大傻正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的那把刀已经刺进了自己的身体,好歹这傻子没有继续施暴,冬天穿得也多点,一顿呼救之后他被送到医院,失血过多抢救了几天才保住命。

隔壁家的这个傻子,精神分裂得厉害,家里人一直都把他关在屋子里,一年到头也不出来几回,赶上过年,家里人说把他放出来一起过个春节吧,结果他出门把邻居给扎了,法院也没辙,傻子家里赔了一笔钱就此了结。

过了三年,又到春节,老友的哥哥又出门去遛狗,结果,又被邻居的傻子给扎了……

这次也送了医院,但终究没抢救回来。

现实比文学电影的想象更荒诞。这么看来,坐飞机遇到一个精神病人滞留机场7小时,还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有精神病人怎么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