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通过其运化、升清作用,将精微物质升运于目?

中医学基础 绪论 学习目标 说出中医学不同时期经典著作的意义以及主要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历史贡献。 记住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发展概要 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医、疥、浴等医用文字的记载。在周代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等医学分科,并有改善环境卫生除虫灭鼠等防病活动的记载。 中医学发展概要 战国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问世 。 公元1世纪,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 。 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学辉煌发展,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中医学发展概要 明代的《普济方》载方61739首,为当时方剂学发展之最。 明代科学家李时珍,耗时30年,著成《本草纲目》一书,共载药1892种,绘图千余幅,收方万余首,丰富了我国医药学的内容,奠定了植物学发展的基础,成为世界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典籍。 新中国成立以后,编纂出版《中医大辞典》、《中药志》等大型中医典籍。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人与自然环境 人与社会环境 辨证论治 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小 结 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以《内经》为代表的医学经典著作奠定并完善了中医学理论,以扁鹊、华佗、张仲景、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著名医家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学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历经几千年久盛不衰,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目标检测题 中医学历史上有代表的医家和主要著作有哪些? 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1章 阴阳五行学说 学习目标 牢记阴阳及五行的概念 说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描述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1节 阴阳学说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有对立统一的含义。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 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相对性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 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 阴阳互根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 阴阳消长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 阴阳转化 一定条件下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阴阳对立的双方,可以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 确立治疗原则 归纳药物性能 指导防病养身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四肢内侧属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形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又有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着对立统一,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凡组织器官和气血津精等具物质属性者属于阴;而由这些物质所发挥出的机体功能则属于阳。机能活动(阳)的产生,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阳邪致病则多见阳盛伤津之热证;阴邪致病则多见阴盛伤阳之寒证。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则多致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精亏损不能制阳,则多致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4.用于疾病的诊断 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而阴阳又是其中的总纲,即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如望诊见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听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问诊口渴喜冷饮者属阳,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者属阴;切诊脉浮、数、滑、实者属阳,沉、迟、涩、虚者属阴。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确立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成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临床上因阳热太盛耗津伤液者,可用寒凉药治其热;阴寒太盛损伤阳气者,则用温热药物治其寒,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若阴虚不能潜阳而致阳亢者,应滋阴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今天小编先带大家来复习下“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运化运,即转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有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转输至心肺,布达于全身的功能。由于脾所吸收的成分中包括精微和水液两部分,所以亦常将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运化精微,是指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输至心肺而达全身。由于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的主要原料,所以又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运化水液,是指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部分水液,化为津液,并将其转输至心肺。但运化精微与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功能,是密切联系而难以截然分开的。

2.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水谷精微经脾上输至心肺化而为血。脾主统血,脾气有固摄作用,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之中流行,防止其逸出于脉外的功能。

3.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脾主升,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不致下垂。

(1)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

(2)喜燥恶湿: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此特性与脾主运化水液功能有关,脾气升运的条件,即在于脾体干燥而不为痰饮水湿所困。故说“脾燥则升”。

以上便是中医基础理论之“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帮助。

然临床中脾阴虚证却颇为多见且按滋养脾阴论治多可获效。其实对脾阴前贤早有认识, 专 科教材《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症中有脾阳虚衰证却无脾阴虚证,有胃阴亏虚证却无脾阴虚证,人们多忽略脾阴,或以胃阴统脾阴混治之,
一、脾阴要 想了解脾阴虚,首先要了解脾阴为何物,其实对于脾阴的论述,在明代以前的论述较少。《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脏真濡于脾。”的提法,其中的“濡”字就是 指脾阴的作用。《难经》中有“血主濡之”,濡为滋养润泽之意,泛指阴血,实指脾阴。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说:【“胃气弱者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可见,滋养脾阴,必须用滋润甘凉之品,取其甘以补脾,润以益阴。滋而不腻,运而不燥。周慎斋在《慎斋遗书·卷七·虚损门》中说:“用四君加山药引入脾经,单补脾阴,再随所兼之证而用之,矣脾之气旺,旺则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升火降矣”。吴澄在《不居集》中说道:“古方理脾健胃。多偏重胃阴而不及脾阴。然虚损之人,多为阴火所灼,津液不足。”吴鞠通对脾阴也有一定认识,他在论述湿传中焦时指出:“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提出了外邪侵入人体,不但可以伤及脾阳,也能伤及脾阴,薛生白也曾曰:“心阴虚则易汗,肺阴虚则多咳,肝阴虚则火升,肾阴虚则发热,脾阴虚则便秘。”明确指出了各脏阴虚的辨证要点。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说“脾阴足则万邪息。”清代唐容川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提倡治病应注意区别脾阴与脾阳。陈修园说:“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治脾阴虚者,以滋脾阴为主,脾阴 足,自能灌溉诸脏腑。”把脾阴提高到三阴之长的位置。张锡纯亦指出:“治阴症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然灌溉诸脏腑也。”从众医家的论述中可以认为脾 阴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组成脾脏的实质结构,一是脾脏所化生的营养全身的营养物质。它们主要化生于水谷,其主要作用有:

①构成脾脏的实质,供给脾脏本身更 新、壮大的物质。

②与脾气、脾阳一起共同完成运化、统血、升清等功能,它是产生上述功能的物质基础,如元代朱丹溪指出:“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

③ 脾阴能濡养全身脏腑,组织,如张锡纯说:“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也。”
二、脾阴虚与脾阳虚、胃阴虚的区别
脾 主人体运化功能,这项功能由脾阴和脾阳协调一致共同完成。脾阴主健运需要脾阴、脾阳二方面的配合,脾阳是脾脏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脾阴是脾脏运化水谷的营 养物质,诸如营血,津液,脂膏等

脾阳主温运,脾阴主融化,从作用上脾阴有灌溉脏腑,营养肌肉,磨谷消食,濡润孔窍的作用。脾阳虚者多因劳倦,饮食不节而 致,其证多见形寒肢冷,大便溏薄,脘腹冷痛,食入难化,或食后腹胀,口不渴,舌淡苔白。脾阴虚多由饮食不节,如恣食辛辣、香燥,酗酒等,导致火气伤中,耗 伤脾阴,或积郁忧思,内伤劳倦等,使虚火妄动,消烁阴津,暗伤精血,从而损及脾阴,或因肾水亏乏,不能滋脾而致脾阴不足,此外,湿、火、燥等邪气久羁中 州,或长期妄服刚燥辛烈之晶等,亦可导致脾阴亏损。其证常见食少腹胀、腹痛消瘦,便结尿黄,渴饮不多、低热、舌红;并伴其脏腑虚衰症状。从证侯鉴别看,脾 阴虚和脾阳虚是不同的。脾阳虚,阳虚生外寒,故形寒肢冷,腹中冷痛,食入运迟,大便溏薄,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脾阴虚,阴虚在生内热,津伤则化燥。故颧红、唇舌红、口渴、心烦、脉细数。脾 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纳一化,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脏,属阴,藏精气而不泄;胃为腑,属阳,传化物而不 藏。脾阴主升,胃阴主降,脾阴主营血,胃阴主津液。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诸病,胃阴虚多为阳热诸病。脾阴虚则不纳而便难,胃阴 虚则津液受劫而口渴。脾阴虚重在育阴和营,胃阴虚则偏于增液。胃阴虚则常见于急性热痛后期,邪热伤阴所致,其证常有食少或饥不欲食、胃中灼热、嘈杂、呃 逆、干呕、口燥、咽干等。同时脾阴虚和胃阴虚也不同。脾主运化,脾阴虚不足以运化,则腹胀便溏。胃主纳谷,胃阴虚不足以纳谷,则纳呆或知饥不食,干呕作 呃。口干咽干,脉细数。因此脾阴虚从生理病理证候上是有其实际内容的。三、治疗脾阴虚的方药对于脾阴虚证的治疗,诸多医家遣方用药各有独到之处,然其治疗原则,皆宗《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脾欲甘”之说,均守《素问·刺法论》中“欲令脾实……宜甘宜淡”之训。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的“淡养脾阴”的观点,充实了“甘淡滋脾”的理论。唐容川总结提出的“甘寒益胃阴、甘淡实脾阴” 观点,组方遣药以存津液为要旨,阴阳兼顾的宝贵经验,倍受后世医家的推崇和遵循。故理脾阴之药,当以芳香甘平,培补中宫,而不燥津液之品,务期燥湿合宜, 俾脾胃复健,饮食日增,生化不绝,则虚损可望恢复。然脾阴之证在临床上表现十分复杂,如果辨证不佳,往往容易延误病情。故应在脾阴学说的总则指导下,采用 不同的方法,灵活机动进行治疗。气阴两虚者,可配益气之品;阴虚化热者,当滋阴清热,适当用一些寒凉之品;湿热内蕴,热极伤阴,用甘淡之品;吐泻而渴者, 配以甘酸化阴药物,可使营气上升,精气发散。
常用中药如山药、沙参、太子参、扁豆、苡仁、玉竹、莲肉、白术、麦冬、石斛、云苓、甘草等药。其中又尤以山药性平不燥,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近世张锡纯创一味薯蓣饮,单用山药一味,称其“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收涩,是以能补肺肾兼补脾胃”。可见山药是补脾阴的良药。山药入肺脾二经,《本经》曰“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既能补阴,又能益气,与人参、莲肉配伍效果更能增强,故为补脾之良药。
常用补脾阴方剂主 要有:1、吴澄《不居集》中的理脾阴5方:①中和理阴汤(人参、山药、扁豆、莲肉、老米、燕窝)②理脾阴正方(人参、紫河车、白芍、山药、扁豆、茯苓、橘 红、甘草、莲肉、老米、荷叶)③资成汤(人参、白芍、扁豆、山药、茯神、丹参、橘红、甘草、莲肉、檀香)。④升补和中汤(人参、扁豆、山药、茯神、钩藤、 陈皮、甘草、荷叶蒂、谷芽、老米、红枣)⑤培土养阴汤(制首乌、丹参、扁豆、谷芽、白芍、车前、莲肉、猪腰)2、慎柔养真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 药、莲肉、白芍、五味子、麦冬、黄芪,记载于《慎柔五书·虚损门》)。3、陈藏器《三因方》六神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4、《局方》 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苡仁、砂仁、莲肉、桔梗、陈皮)。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参苓白术散是理脾阴正方,我认为其中砂仁、陈皮似嫌 香燥。苡仁渗利,一般单纯脾阴虚者不宜,如脾阴虚兼水湿内停者,用此方较切。
胡慎柔在《慎柔五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补脾阴方药的煎法,认为应当去头煎不用,只服第二、三煎,头煎燥气尚未降尽,二、三煎则燥气尽,隧成甘淡之味,所谓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此无法中之活法也,可供参考。屡屡用此法治疗小疳疾,大人虚劳,收效佳良。结论
经 过众多名贤对脾阴虚证的论述,使脾阴虚证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药均有了全面的认识,且脾阴虚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方药有独特之处,然其临床表现却 广泛而复杂,易与其它症候混淆或隐没于其他证候之中。通过对脾阴虚的认识,对其脾阴实质、症候及治则方药进行讨论,冀以希望指导临床诊治,使人们重视脾阴 虚证的诊断及治疗,弥补专科教材《中医内科学》的不足。

东垣善用风药之属,如升、葛、参、芪之品,偏于脾之阳气;香岩喜用甘凉之类,如沙参、麦冬等物,重在胃之阴液。但历代医家对于脾阴一说,其论尚少。正如清代医家吴澄所言:“古方理脾健胃,多偏补胃中之阴,而不及脾中之阴。”“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脾亦如此。脾阴是指脾中较稠厚的精微物质,具有滋养濡润脾脏及他脏,营养肌肉,参与运化的作用。现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阐述。

内经》奠定了脾阴学说的理论基础与脾阴虚的治疗原则。《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政为谧,其令云雨。”脾为太阴湿土,湿乃脾之正气,脾若无湿则不为脾矣,此湿可作脾阴理解。《素问·刺法论》曰:“欲令脾实……宜甘宜淡。”其中指出了“甘淡补脾”为治疗脾阴虚的原则,此两处论述为脾阴学说的渊薮,而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有了治疗脾阴虚的方剂,如麻子仁丸、小建中汤等。

现以麻子仁丸为例论之。《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约者,少也,乏也。为何“其脾为约”?只因“胃气强”。胃热亢盛,煎熬阴液,脾阴则少。脾阴不足,其“脾气散精”功能失常,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而致小便数。尤在泾曰:“麻仁、杏仁、芍药所以滋令脾厚。”《本草正义》:“芍药古无赤白之分,而功用有别。白者苦而微酸,能益太阴之脾阴……”麻子仁丸以枳实厚朴大黄通下泻热,麻仁、杏仁、芍药滋补脾阴。现代中成药麻仁滋脾丸即以仲景麻子仁丸为底方研制而成,取名麻仁滋脾丸,其滋补脾阴之功效可知矣。

只可惜《内经》与《伤寒论》的这一思想未引起后世足够的重视,鲜有人问津。直至明清,一些医家才逐渐重视脾阴学说,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如缪希雍指出:“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吴澄在《不居集》中亦指出“经虚分阴阳”,并创制了中和理阴汤、理脾阴正方等行之有效的方剂。而民国时期的张锡纯更是善用生山药滋补脾阴,治疗疑难杂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脾阴的作用及脾阴虚临床表现

经言:“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能助胃消化水谷并运至全身。唐容川《血证论》亦谓:“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脏腑。”脾阴能助脾之运化,并能濡润五脏,营养肌肉筋骨。脾阴不足则脾运化失常,胀满、便溏之症生矣。《景岳全书:“劳倦伤脾而发热者,以脾阴不足,伤则热生于肌肉之分。”《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脾主四肢,故脾阴虚患者可见四肢烦热之症。取名建中者,建立中气也。此脾阴阳双补之剂,方中倍用芍药,以疗脾阴之虚也,故手足烦热之症能除矣临床上脾阴虚的患者多见不知饥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手足烦热等症,其舌多见淡红少苔或无苔,脉多细数。

脾者,藏精气而不泻也,脾阴重于从饮食水谷而化的精微物质,较之胃阴则更黏稠,更精微。胃者,传化物而不藏也。胃阴则重于胃中的津液,助于胃腐熟水谷并向下传导。章真如之论最妙:“脾阴系指水谷所化生的营液膏脂,且有濡养本脏和灌溉其他脏腑,营养肌肉,参与运化等作用。”(《章真如临床经验辑要》)临床上,嗔怒忧愁,思虑过多之人,往往伤及脾阴。而外感热邪,吐泻之后,多伤其胃阴。脾阴虚多表现为不饥不食,手足烦热,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胃阴虚则多表现为饥而不欲食,咽干口燥,胃脘灼热,大便干结。

临床脾阴不足与脾气虚弱往往症状相似,常可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稀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症。脾阴虚与脾气虚,重在舌脉以别之。脾阴不足,患者多脉细数,舌淡红苔少或无苔。而脾气虚弱者常脉弦缓而无力,舌淡胖而大,多伴有齿痕。原脾气虚弱之人泄泻不已,长年累月,伤及阴分,故对一些久治不愈之泄泻,可气阴双补以调之。

世人遇到脘腹胀满,大便稀溏之症,多用黄芪、白术、人参等补气之药,佐以木香、砂仁等行气之属,或效或不效。究其原因,因其只知补气升阳,而忘乎滋阴补脾。本是脾阴虚之症,反用木香、砂仁之辛燥,脾阴之伤重矣。《岳美中医话集》中有一案例,诚如是然。一医遇一脾虚气滞患者,重用木香而无效。询其祖父翟老医生,老医嘱其查舌,见苔白而薄,遂曰:“此脾阴不足之象,焉能再动之燥之,徒加木香,脾阴更虚,拟先加山药一两,养其脾阴,服至舌苔厚腻后,再加重木香,则可痊愈。”后从其言,果愈。

《内经》确立了“甘淡滋补脾阴”的治疗原则。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素问·刺法论篇》曰:“令脾实……宜甘宜淡。”脾为太阴湿土,无湿则不能行稼穑之能,湿盛则壅滞,故滋补脾阴之药多为甘淡之药,甘则能补,淡则能利,补而不腻。山药、白芍、薏苡仁、莲子、黄精、芡实、白扁豆等,皆为补脾阴之良药。山药,《本草求真》载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气虽温而却平,补脾肺之阴。”寿甫喜用山药,对于阴虚泻痢之症多用之。其薯蓣粥薯蓣鸡子黄粥等方,验之临床,简便且灵验。薏苡仁甘淡平和,服之能益阴利湿。《本草乘雅半偈》:“薏谐意,意者,脾藏之神用,故主脾藏失用。”莲子,《本草求真》:“气禀清芳,味得中和,甘温而涩,究皆脾家药也。”黄精,色黄入脾,质黏软而滋阴。《本草求真》:“究其黄精气味,止是入脾补阴,若使挟有痰湿,则食反助痰。”芡实,《景岳全书》谓其“味甘,气平,入脾肾两脏,能健脾养阴止渴”。白扁豆《名医别录》谓其“味甘,微涩,主和中,下气”。观吴澄《不居集》之理脾阴正方,中和理阴汤等诸多滋补脾阴之剂,多以上述诸药为主,佐以补气行气之品,使其补而不滞。

此外,胡慎柔在论述补脾阴时曾言:“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此为养脾阴秘法也。”并叮嘱说“师师相授之语,无轻忽焉”。张锡纯颇认同此说,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说:“慎柔和尚治阴虚劳热专用次煎,取次煎味淡,善能养脾阴也。”胡慎柔曾载一案,用头煎无效,改用次煎则效果显著。所以,临床上此煎煮方法方面亦应引起注意

张锡纯曰:“治阴虚专责重于脾,人亦多不解,陈修园谓: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治阴虚者,当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也。”临床上滋补脾阴法可广泛用于治疗肺痨、虚劳、泄泻、咳喘、风证、消渴肿瘤厌食症等疾病。肺痨、虚劳、泄泻、咳喘从脾阴论治古已有之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不赘述。脾阴不足,不能濡养肌肉筋脉,故而生风而颤。滋养脾阴,筋脉柔和,从而息风止颤。山东省老中医张志远善从脾阴虚论治颤证消渴一病,世人皆知胃阴虚,不知有脾阴虚。脾阴不足,精微不奉,则身体羸瘦,神疲乏力,运化津液失常则多尿,精微不足,食水谷以自救则多饮多食。所以,消渴可从脾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患者、厌食症患者往往不思饮食,临床上可试用滋脾阴之法以治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饮食无规律,思虑过多之人不在少数,因而出现不欲饮食,头目不清等亚健康状态,亦可从脾阴而治。嘱其熬制山药薏苡粥等食疗之品,既治病又实惠,不失为保健养生之良方。

袁某,女,38岁。1983年10月5日初诊。腹泻9年,经多方检查亦未找出原因,屡服中、西药皆少效。症见面色萎黄,困倦乏力,泄泻溏薄,泻而不畅,量时多时少,有不消化食物。一日八九次,无腹痛。若食油腻,辛辣食物或水果等,则腹泻加重,并时有矢气。纳食尚可。食后脘腹痞闷不舒,口中有味,燥而不饮,心烦失眠。午后足跗肿,小便黄。伴有齿衄,晨晚为甚。舌嫩红少苔,脉细弱。证属脾阴亏耗,运化统摄失司。治宜敛养脾阴,佐以益气。处方:怀山药30g,谷芽30g,冬瓜仁30g,粳米30g,太子参20g,石斛15g,莲肉15g,白芍12g,炒乌梅9g,佛手花6g,甘草6g,荷叶4g。服上方12剂后,大便成形,1日2次,齿衄减轻,精神睡眠如常。此系脾阴渐复之象,于前方加炮姜4g,冀其阳化阴生,运化有权。又服6剂,大便每日1次,诸症悉除。再以上方守服1月,迄今未再复发。(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痢疾卷》)

笔者按:此乃四川省老中医唐良佐之验案。患者腹泻长达9年之久,长期腹泻,渐伤脾阴。脾阴不足,运化不及,则生胀满、泄泻等症。脾阴亏虚,虚火上炎,则有失眠、齿衄等症。长期泄泻,必耗人体之正气,故治以养脾阴兼佐益气,药用怀山药、粳米、石斛、莲肉,白芍滋补脾阴。太子参益气养阴。谷芽、炒乌梅、佛手花疏肝和胃。冬瓜仁、荷叶祛湿醒脾。方证相应,故9年之疴疾月余而除。

【提 要】从生理功能致虚病因,临床表现和制方遣药等四个方面,讨论了脾阴和胃阴的区别。认为脾阴食脾所藏的营阴,是从津液中纯化的精微物质。胃阴即是胃中津 液。脾阴虚多因于内伤脏腑,胃阴虚多因于燥热灼伤胃津。在临床表现方面,脾阴虚热象不明显,胃阴虚热象明显,在制方遣药方面,脾阴虚治以甘淡为主,胃阴虚 治以甘寒为多。

世 论脾胃者,莫过于东垣。然东垣之论,详于脾而略于脾,详于阳而略于阴。至清叶氏,力倡胃阴说,方补东垣之未备,然又详于胃阴,而略于脾阴。迨清末唐容川 出,始对脾阴论述创见一新,然于治法方药等概念上,又多茫然,难以效法。故笔者不揣浅陋,试从生理,病理,临床,治疗上,就脾阴与胃阴之不同,略呈管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主运化水液的具体生理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