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杨幂的MBTI测试是enfp?

大火的综艺节目《毛雪汪》最近的一期节目中,杨幂与主持人李雪琴一起在做mbti测试,大幂幂的测试结果为ENFP,这是有名的竞选者人格, 这类型的人格是乐观、自然、富有创造性和自信。杨幂的粉丝们都奔走相告,没错了,这就是大幂幂本人了。

为什么杨幂会做mbti测试呢,这源于天才少女谷爱凌的一句话。近日,谷爱凌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了一句:“我的mbti是INTJ。”就因为她的这一句话,mbti测试冲上热搜,许多明星纷纷做了mbti测试,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也没有免俗,虽然刚开始并不相信mbti,但是经过测试,他是INFP调停者人格,而且看了解释后,他觉得很准。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什么是mbti呢,这些神奇的字母ENFP、INTJ、INFP……又代表了什么呢?简单来说,mbti是一种人格测试,通过测试,把人分成16种人格。这种测试方法的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家荣格,之后由美国一对母女经过20年的探索,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mbti测试系统。

这套系统其实已经火了80年,这次因为谷爱凌一句话,在国内迅速火了起来,有1.3亿人在微博讨论这个话题,也是各大媒体讨论热点,一个心理话题成为一个现象级“谈资”。

甚至有网友挖出人民日报早在2015年的时候,曾发布的mbti测试微博,内容是“10分钟,28道题,看你适合做什么工作”,并且打上了#2015年求职季#的tag,以此来论证mbti测试的可靠性。

就这样,mbti成为继生肖,星座,塔罗牌之后的又一种社交tag,不仅上了热搜,还在各类人群中流行和泛滥起来。

在mbti娱乐爆红的背景下,不少家长也纷纷让孩子进行测试,让孩子对号入座,给孩子的教育贴上标签,以此来决定孩子未来的方向。

那么mbti是否适合让孩子测试呢?在做出判断之前,我们先来具体了解一下,mbti测试是什么。

首先,用一组字母代表不同的意思:

mbti的测试量表,将测试者划分为16种典型人格,每种性格由四位一组的英文字母组成。这样,通过测试,4个字母相互组合,就成为你的具有性格色彩的人格。

很多家长会跟风让孩子进行mbti测试,想通过这个测试,给孩子贴上标签,作为培养孩子的一个方向。

但世界上又怎么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用星座给孩子贴标签,是家长在偷懒,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mbti测试看起来好处很多,但当我们仔细看指导语时,就可以看到,这一套测试并不适合孩子来做。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人格也不断在改变、依赖测试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樊登读书会有一个会员,很崇拜樊登老师,有一次他问了一个樊登老师求学轨迹的问题,什么时候上的小学,小学中学在哪里上学,大学读的什么学校,学的什么专业。樊登老师就很奇怪,他为什么好奇这个问题,这个学员就说:“我想模仿您,去安排我孩子的求学轨迹。”

这个家长确实是为了孩子好,希望能安排好孩子的一切,但他这样做是真的好吗?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养育孩子,绝不是“别人怎么做,我照做就行”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就能概括的。如果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简单体系,而简单地用机械化的模式来应对时,就会把孩子的生命力扼杀掉。

教育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无法判断他因为受了哪件事、哪个画面、哪句话或是哪一种体验的影响,这是无法追溯,也是难以验证的。

复杂的问题,我们家长却总是想用简单系统的方法来应对。如果按照mbti测试的结果去给孩子贴标签,去下定义,把孩子的人格拆分成一个个部分来教育,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这就约束了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得不偿失。

孩子不仅是独立的个体,他还处在不断成长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也意味着他的人格也在不断改变。

孩子不断在成长,人格也在不断改变

在孩子童年时期,所有生活经历都对他的人格产生影响,如果在童年时期就去测量他的人格,是非常不准确的,就像在射击一个浮动的目标。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把未年人的人格分为五个阶段,婴儿期(0~2岁)、幼儿期(2~4岁)、学龄初期(4~7岁)、学龄期(7~12岁)、青春期(12~18岁)。每个阶段的人格的特点是不同的,也就意味着家长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比如7~12岁的孩子,他的人格特点是勤奋——自卑,这个阶段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活力,家长要帮助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认识勤奋,用勤奋去打败自卑感。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人格也在不断改变,家长不能通过一个测试,就判定出孩子的人格,从而忘记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除此之外,孩子会有很多新鲜的想法,这使得他们分不清真相和想象,在测试时他们会做出不准确的选择。也就是说,测试出来的人格不一定准确。

另外,一些后天的训练也可能改变孩子的人格,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他通过一些有目的地训练,就有可能由内向的性格向外向转变。因此,孩子的人格稳定性不高,通过测试出来的人格类型不是十分准确。

mbti测试不仅没能完全把握孩子的人格,过度依赖测试结果,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

当孩子被测出某种人格类型后,家长就会无意识地将孩子往这个维度引导,当孩子有别的想法时,家长就会根据测试的结果,阻止孩子的发展方向。

如果家长总在定义孩子,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变成家长所描述的样子,就会被塑造成家长定义的那个人,这无形就是在扼杀孩子的未来。

家长千万不要做预言家,尤其不要去做打击孩子心智发展、挫伤孩子进取心的乌鸦嘴式的人物。有时候孩子会因为父母过早的定义受到伤害而堕落下去:“既然你说我这样不行,那我就不行了,我就这样了,我也不想改了。”这就是一种很糟糕的局面。

作为家长,我们不必去猜测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的事就是鼓励去成为他自己。因此,我们家长不必跟风,去给孩子做mbti测试,过早地去定义孩子的发展方向,这是不可取,也是不明智的。反正测试结果不会让孩子头长上长犄角,身后有尾巴。

孩子的成长是惊人的,不该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里,应避免“类型化”和“刻板化”。

家长鼓励孩子走出自我设限,走出舒适区,不做温室小孩,相信孩子的无限可能,是父母理应具备的天职,父母需目光长远,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的精彩未来。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要去发现每一位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喜欢文章,关注养料公众号(id:yangliao99),获取更多更新文章,与千万父母交流有料的养娃经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