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工作都做不了,你会怎么办?

你可以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儿!

一个40岁被开除失业的父亲,从办公室抱着零碎的物件回到家。他喝了一天酒,坐在家里阳台上,看了整整一天的太阳。

想了很多之后,他给快要上大学的儿子,发去了一句话:“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在你这个年纪,只顾着恋爱、游戏、吊儿郎当。”

他儿子问他:“那我这个年纪,应该做一些什么呢?”他没有回答。

我想起《杀鹌鹑的少女》里一段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二三十岁的年纪,会遇到很多这样普通的一天,你以为是普通的一天,也许是你命运的巨变。

你知道选择意味着什么吗?

你可能知道,选择,是一种拥有。

但你极有可能意识不到,你在选择时,也在失去。

你会意识到你所失去之物最大的价值吗?

同事孩子大学毕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他问我:“我是去体制内好呢?还是找一家公司比较好?是去大公司呢,还是去小公司?”

我问他:“如果你选择了体制内,会怎么样?”

他说:“那我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要不犯大错误,基本不会被辞退,有保障,工作生活体面。”

我再问他:“那你会失去什么呢?”

他回答不上来:“失去什么?我会失去什么呢?我好像不会失去什么,也不用我付钱呀。”

你看,很多人就是这样:决策时能清晰地知道,这项决策可以为自己带来什么,却考虑不清楚,这项决策,会让自己失去什么。

我告诉他:“你会失去很多,很重要的东西。体制内稳定,有保障,但也比较清闲安逸。你会失去一开始就进入市场(公司)的机会,失去可能赶上的某些风口,失去几年内薪资快速上涨的机会,甚至失去的可能性。”

作家张五毛讲过自己的故事:

很多年前,他毕业,同事去了一家事业单位。他工资5000,同事工资6000,比他高一千。

后来,他工资涨到了7000,同事还是6000;他工资涨到9000,同事还是6000;

他工资到了2w时,同事说,我终于涨工资了,增加了油费报销,500块一个月。

体制内,是稳定,但节奏跟不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薪酬调整自然也跟不上。

当你选择了体制内,就意味着失去了在市场打拼的初步机会,以及之后可能获得的一切。

不只是工作,任何选择都是这样,你选择了A,同时就失去了B,也可能失去了CDEFG……

选择的本质,其实是放弃。

那么在面对不同选项的时候,我该如何知道到底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在新精英的生涯规划理论中,有一个特别好用的工具,叫决策平衡单。

通过对不同选项情况下,对我们自己价值观的梳理,看到那些对于自己真正重要的事。做出遵从内心的选择。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样东西,必须放弃的东西

为什么我要强调选择的同时,会失去呢?

今天的重点来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术语,其实除了经济学领域,生活中任何决策,你都会用到。

例如,你选择了与A结婚,你就失去了和其他人结婚的机会;考大学,你选择了A大学,你就不能去其它大学。

经济学家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书中,对机会成本的定义,是这样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的东西。”

其实,还应该加上一句:必须放弃的东西,可能产生的最高价值,你也得不到。

举个例子,今天你碰到一个选择难题,心爱的女孩过生日,老板喊你晚上参加一个饭局。你有两种选择:

A,推辞掉饭局,甚至不惜辞职,陪女孩过生日;

B,去饭局,让女孩自己过生日。

你选择了B,可能在你心里,自己错过的,只是一次心爱女人的生日机会。

但很有可能,因为一次错过,而永远错过一个人。

这个人,这场终身幸福,可能都是你为了这场饭局,付出的机会成本。

当然,这只是一个举例。

每个人在做决策时,都应该意识到机会成本。

脑子里刻进这个概念,会让你理智许多,看清许多。同时,也更加全面思考问题。

3、机会成本会大大降低你做决策时的冲动

没有机会成本意识,人在决策的时候,会有很大冲动。

最典型的,举个例子吧,赌博。

你去澳门或者拉斯维加斯,你把全部身家都拿过去赌。此时,你会兴奋,摩拳擦掌,充满期待。

因为你眼中、脑子里、想象的画面,都是自己赢了钱财富翻番之后,你所拥有的东西:车、房、游艇、一大笔钱。

你基本不会意识到,这笔钱输了之后,你会倾家荡产,房子都赔掉,沦落街头,家人和你一起受苦,生活重回贫困线以下。

你会失去一个家庭的幸福安乐。

对机会成本的忽视,是很多人被赌徒心理控制的根本原因。

作家连岳写过一篇文章,标题非常醒目,《别做卖房炒股的蠢事》,受众很广,很有共鸣感,说明类似这种蠢事,不少人做过。

在股价比较低时,很多人想带着一大笔钱冲进股市,买优质股票,等涨上来,财富大幅升值。

很多已经疯狂了的人,预判股价此时应该已经跌到底部,即将反弹,抱着一种赌一把的心态,把房子卖了,去炒股。

这个时候,当这些人做出这个决策时,决然不会想到万一亏了,自己会亏损成什么样。

而是头脑发热,发疯似的,充满幻想,幻想自己财富翻番,买大车大房游艇的快感。

他们不会想,要是万一股价跌了呢?

失去的是什么?失去的不仅是房产与财富,还有一家人的安居之地,是一个家。

这些人心里,没有机会成本这个概念。

如果有,就会意识到只有很小的概率会成功,这样的决策极其危险,甚至会让自己倾家荡产、无家可归。

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会终止这种决策。

懂得机会成本,会极大地降低你在做决策时的冲动。

机会成本会告诉你,嘿,别总是想着成功了自己会得到什么。

从那个美好的画面中抽身出来,多想想:如果失败了,你会变成什么样,失败了的话,你能否承担起这后果。

这么一想,90%的冲动,会烟消云散,人会回归到理性状态。

4、机会成本让你变得更务实

如果你脑子里,随时有机会成本这个意识,你会变得更加务实。

务实是理性思考体现出来的一种生活态度。

务实的人,不会好高骛远,不会对生活充满虚幻的想象。

很多人都幻想:如果自己能去大理、丽江开一家店就好了,既能挣钱,又能追逐诗和远方,逃离压力超大的北上广。

可是,逃离北上广,去大理、丽江开店,看似浪漫而富有想象力,这个方案真的值得吗?

没有机会成本意识的人只会想到,丽江的雪山,大理洱海,轻松,自由自在,四季如春。

这些画面,看起来是很美好,也动人心魄。

可是,你为此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J小姐写过一篇文章,《那个卖了房子去大理的姑娘,又回来了》

她的一个朋友,因为厌烦了城市车水马龙的生活,毅然决然卖掉了自己在苏州的房子,去大理开了家客栈。

“看阳光斑驳的古城,路上有安逸的行人和猫,偶尔写写字,跟来往的游客聊聊见闻,听听他们的故事,余生就那么闲散慵懒地活下去……”

当J小姐以为未来会在大理古城某个小店看到她朋友时。

两年以后,这位朋友又溜回来了,再见还是在苏州火车站,灰尘满身,一脸疲惫,说:“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去大理之后,她带着卖房子的钱,租下了一间客栈,半年起付,一下子就去掉一大笔钱。

装修的样子她不喜欢,想改。改动很大,用的都是比较好的材料,装得也很精致,又去掉一大笔钱。

大理开客栈,旺季人多还好,淡季没几个人,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但打扫、水电、房屋租金,一样不能少。

大理客栈,本就是个饱和市场,每年都有一大批人,来这里开客栈民宿,竞争力很强。

情怀再美好,做生意依然要遵守商业法则。

只撑了两年,第三年的资金便跟不上来了,盘子铺得太大,钱差不多花完的时候,她朋友卖掉客栈,背着包,又回来了。

可你以为她损失的,只是这笔钱吗?

2年内,她们公司持续扩大,融资了好几轮,给初始员工配发了不少股份,如果她不走,也是有这些股份的;

2年内,新媒体异军突起,一大批人抓住风口,站在了浪尖上,如果她不走,也许也赶得上这个风口;

2年内,苏州城市房价翻番了。

这些增值,原本都是应该属于她的。

在一个行业沉寂时间长达2年,当她再去投简历的时候,在这个行业已经没什么名气了。

这2年,她损失了太多太多,这些,都是机会成本。

都是你选择了一个方向,放弃原先规划付出的代价,很大。

你偶尔也会有类似这样的想象,去开店,去创业,去环游世界,去找个地方虚度时光。

想象还是美好的,但我依然劝你植入机会成本意识,考虑自己会失去什么,以及这失去什么,会进一步让你失去什么?

你有机会成本意识,就会变得务实很多,大理的阳光没有那么美好,不值得你放弃一份不错的工作去换;

丽江的草原没那么广阔,也不值得你卖掉房子去拥有——你以为你卖掉的是房子,你可能把你孩子的前途也一并给卖了。

还是务实一点,如果觉得累了,就休息一下,去旅行,或者呆在家里看书都行,别动不动就辞职。

绝大部分人,没有做老板的能力和本钱。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可能就是一个雇员,但也要做好一个雇员,训练自己良好的职业态度,一样会赢得尊重。

别动不动就辞职卖房去创业,还是务实一点,如果没有买房,就少花费点,多攒点钱,给家人买一套小房子,这不是当什么房奴,这是给家人一个稳定的承诺。

我要说的不是劝你戒掉所有幻想,我要说的是,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当你幻想某种生活时,一定是“蓄谋已久”。

古典老师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里写到:

理想正如画一幅宏大的画,你的梦想越大,越美丽,就需要越多的画技和练习。梦想越美丽,手段就要越现实。梦想越壮阔,规划就要越细致。生涯三阶段理论,谈的就是从现实中一步步实现理想的技术。

职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是新精英生涯结合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的职业三阶段理论,舒伯生涯发展理论及员工个人生涯发展规律开发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每一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都有当下需要完成的任务。 生涯规划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当下的职业发展阶段,状态,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

5、学会控制个人预期,别忘了自己的初心

机会成本如果增加,会让你不断增加自己的期望值,幸福指数,也会直线降低。

心理学家Barry Schwartz在一次演讲中,讲过一个故事:

他去买一条牛仔裤,店员问他:

先生,您是要紧身型的,舒适型的,还是宽松型的?前面要扣子的还是拉锁的?石磨的还是酸洗的?要那种快磨破的么?直口的,还是缩口的?

Barry Schwartz很无语,心想,我不就买一件牛仔裤吗,怎么会有这么多选择。

于是,他一件一件去试,花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带着一件很合身的裤子走出了店门。

但他心情却觉得很糟糕:“穿起来很合身,但我却觉得不是最好的。我花了一个多小时哎,难道就为了买这么一件裤子吗?”

可是,这的确是这家店里,最适合他的裤子了。

其实,他醒悟过来,并不是裤子不合身,裤子当然是好的,之所以心情很糟糕,是期望值提升了很多。

“由于有了这么多的可选性,我对于一条牛仔裤到底该有多好才算好的期望值大大升高。我以前期望值很低。当牛仔裤就那么一种时,我没有过多指望。

当它们有一百种规格时,哼,最好至少有一条是极致完美的。我那条的确不错,但是它还是不够完美。

所以我拿我已有的去和我期望的进行比较,和我期望的比起来, 我这条就变得令人失望了。”

这才是令他心情糟糕的根本原因。

选择多了,机会成本就会变大。

当你挑选了一件东西,你除了拥有它,可能也对于被放弃的选择中存在更好的东西的可行性这件事耿耿于怀。

你始终觉得,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最佳选择。

机会成本,令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迅速升高,当有了更琳琅满目的选择后,你反而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觉得自己选出任何东西,都不是最好的,任何东西,似乎无法让你开心。

所以,面对这个到处都充满诱惑的世界,你一定要切记:你最初,是想要什么。

如果想要自由,那就尽可能去做。并且,也承担由此带来的奔波、不稳定,不要去羡慕人家的稳定。

如果想要安稳,就尽可能去考公务员。并且,也承担由此带来的生活平淡,以及,无法获得比较高的财富。当然,风险也较低。

认清所有决策,都会有机会成本。

记住自己的初心,在心态上,降低机会成本对自己的影响,想一想自己最初想要的,你会活得更快乐。

6、二三十岁的年纪,应该怎样做选择?

此时此刻,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着人生走向,决定你的未来。

因为二三十岁的人,做出的选择,机会成本最大。

那么,在年轻的时候,你应该做一些什么呢?

你选择天天宅在寝室打游戏,你就失去了学好一门学科、多出去看看世界的机会,进而失去了可能进入一个行业,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机会。

你选择了花心,每天和不同的异性暧昧,你就失去了一份稳定情感甚至是以后稳定家庭生活的机会。

我不会明确告诉你二三十岁的时候,应该做一些什么。

但基于机会成本意识,你至少不应该去做这样的事情:

1、宅在寝室,宅在家里,一周不出门,你会失去眼界;

2、几乎不运动,你会失去健康;

3、暴饮暴食,没有规律,经常熬夜,你会失去身体,以及失去自律;

4、基本不读书,你会失去提升自己的机会,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切机会。

除此之外,基于机会成本,我还有一些观念上的建议,这些6点建议,你越早明白越好。

无论是投资,或者找工作,都是切实有效的原则:

1、务实一点,你幻想的好东西,给你带来的,可能是灭顶之灾;

2、做选择时,想象自己会得到什么之前,先想象自己会失去什么;

3、永远不要拿自己和家人的基本财富,去博取成功,因为你失败不起;

4、觉得自己迷惘时,觉得不平衡时,告诉自己,有得必有失;

5、平衡使用你的时间和精力,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你会失去家人;

6、没有人比你好过很多,因为得到很多,要失去很多;当然,你也不会比别人好过很多。所以,别嫉妒,也别太过于羡慕。

以上这6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着人生方向,决定你的未来。

魏医生,您好,我觉得目前我可能心理上出现了一些变化,我说不清,我现在在大学实习阶段,实习一周,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岗位,因为我一到岗位上去心情整个人都非常的压抑,想要逃离出去,随后我就与辅导员沟通,未果,她一再让我坚持,我觉得真份工作让我觉得任何意义没有,我就跟实习公司人事说明,辞职了,然后去开了病例,导员说如果,病情严重的话可以给你转自主实习,结果病例开来了,她说上报系里后,学校让你遵循医嘱,要么你病休,要么你实习学校给你安排重新换个单位工作,那系主任还说我把学校老师当傻子玩,我…真的无语呀,然后这些天,我也想不明白,我到底要不要继续,该不该给自己按下暂停键,或许病休一年我学会的东西的比实习期要多,或许会成长起来,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在逃避,这件事情我目前还没跟爸妈讲,因为跟爸妈关系不大好,总是吵架,跟爸爸还行,但又怕说了他们觉得我矫情,小小年纪怎么着怎么着的,书没读好,事儿倒是不少,我总觉着活着没有意思,不知道拿什么当做动力,去坚持,我真的觉得一切都没那么重要,有时候会经常莫名心慌,焦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寻求您的帮助.

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您的资料已经收到,正在阅读,稍后回复您,谢谢

是,就目前而言,这个实习的事情,在我看来就是可有可无,可我又没有能力去掌控这个事情,毕竟权在学校,我以后又不打算从事这一行业,我的实习单位是在药厂里面,工作时有机器噪音,大家各干各的不说话,就一直干早上八点干到下午四点半,中午吃饭加休息半小时,我觉得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不符合我,我好动,从小爷爷奶奶带,爸妈在上海做生意,比较惯着我,现在长大了,矛盾也越来越多了,我不想让他们管,我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决定,无论对错,后不后悔我都自己担着,延期一年毕业对我来说我觉得好像没有那么太大影响,父母家人都是想让我读书读好书,可我不太想走学业上的道路了,我想自己挣钱,攒钱,无论干什么自己当老板,不受别人管制,自由自在的,我很纠结很犹豫,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月吧,之前在学校的时候也有过,我一直忍着,压在心里,不去想就好了,可总会时不时冒出来,看到别人在宿舍跟父母通话开心高兴的样子,我就想到了自己,也觉得无所谓,也觉得羡慕,也觉得自卑,也感到无奈痛苦与自责,这段时间也是体重下降半个月瘦了有九斤左右吧,不想吃饭,吃着几口就不想吃了,就想趴在床上,不自觉就哭了,就睡着了,醒来也总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嗯,我害怕跟父母沟通,所以才会一直都联系,不经常联系,偶尔爸爸给我电话,聊几句就没了,跟父母沟通最多的就是害怕的情绪,我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总会觉得都是自己的不对,自己事情怎么那么多,自己都二十岁了怎么还不会处理,怎么还不会懂事,心里总是很自责,可嘴上总是不饶人,总是很凶的态度,看起来像是在保护自己,真的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什么都不问,无法鼓起勇气去跟父母沟通、想按下暂停键,从小到现在,父母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等等,总是让我像舅舅的儿子学习,人家考上了名牌大学,又是年记轻轻,有了上海户口。在上海工作,现在可以说是教授级别的了,让我多像人家学习,我目前就不想与任何人交流,包括我自己的好朋友,不想主动去聊天,没有主动性的感觉.我想趁这一年停下来,去学驾照,去挣钱,去看外边,在家陪陪爷爷奶奶,不知道是不是矫情,总有一种声音问我:你停下来这一年要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我不知道.对于学校,对于导员,我也不想跟他们做过多的解释自己,乏了,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我很矫情,我不恨任何人,我只恨自己,走一步错一步.

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您的资料已经收到,正在阅读,稍后回复您,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自己什么工作都做不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