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休息可以跟领导说请领导今天我休息这个词语吗?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 :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

  们 自己 别人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哪儿 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

  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什么 怎样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汇。如:那么、所以、并且、或者等。

  其在句子中往往表示一定的关系,如表示并列、表示选择、表示转折、表示原因等等。

  如:既……又、要么……要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等。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同学们较难区分的,现在就把动词的使动、意动以及为动用法放在一起进行认知比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例如:
    “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成为使动用法。
    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吃,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i。)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势力削弱)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变成四个”,“六”可解释为“使……变成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的功能,视为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把……当成伴侣,把……当作朋友)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是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二者的区别。
    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使动、意动、为动这三种活用方式在判断、理解、翻译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凡谓语有使宾语如何,以“使……为”的形式对译的,属于使动用法;谓语有认为宾语如何,以“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谓语有为了宾语怎么样,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为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要译为“让我的耳朵听到的”,这是使动用法;“固以怪之矣”要译为“本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奇怪的”,这是意动用法;“死国可乎”要译为“为国而死可以吗,这是为动用法。
    总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注意比较,可以试着翻译成以上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一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确属于哪一种活用。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 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 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 受伤没有?(对)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高——高高(的) 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 慢——慢慢(的)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马虎——马里马虎 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
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
架次: 计算飞机架数次数的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
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
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第一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
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
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 只有……才 既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也 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应答。
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七、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词性

    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发生变化,也即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因此,要学好词性,必须掌握语境中的词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发明,可作动词或名词。
①这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里的“发明”指某种成果或产品,是名词。)
②科学家发明了计算机。(这里的“发明”指研究开发,是动词。)
2、得,可作动词、助词或名词。
① 这件事你得去。(这里的“得”读děi,表示一种意愿,是能愿动词。)
②工资是我的劳动所得。(这里的“得”读dé,相当于“得到的报酬”,因此是名词。)
③这件事你做得对。(这里的“得”读de,用在动词“做”之后,表示补充说明,是结构助词。)
3、上,可作名词或动词。
①桌上有一本书。(这里的“上”,表示处所,是名词。)
②昨天我上南京去了。(这里的“上”表示动作行为,是动词。)
4、在,“在”的用法最为灵活,可作动词、副词或介词。
①星期天,我在家。(这里的“在”后面再没有动词,因此只好自己充当动词。)
②星期天,我在家看书。(这里的“在”后面还有动词“看书”,因此只能充当介词,和“家”合在一起,表示处所。)
③星期天,我在复习功课。(这里的“在”相当于“正在”,表示时间,因此它是时间副词。)
5、啊,可作叹词或语气助词。
①啊!祖国多么美!(这里的“啊”单独使用,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是叹词。)
②祖国多么美啊!(这里的“啊”用在句末,表示一种感叹语气,是句末语气助词。)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许多词性用法很灵活,应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下面几题请同学们仔细辨识:
①老师叫你。②昨天你叫老师表扬了。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④明天我要到上海。⑤请把座位让给她。⑥妈妈让我学做饭。⑦上学时要锁好门。⑧我买了一把锁。
(附参考答案:①动词,②介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动词,⑥动词;⑦动词,⑧名词。)

有这样一则笑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帝住哪儿?”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厕所里。”老师愕然:“住厕所?你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每天早晨,我都听见爸爸使劲敲厕所的门,一边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么还不出来!’”这则笑话的可笑之处是因为彼得答非所问,错误地把老师所问的“上帝”与爸爸所喊的“上帝”混为一谈。这实际上牵涉到语言中的词义虚化和词性转化现象。
笑话中,老师所问的“上帝”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一个事物、概念的名称,是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神,是名词;而爸爸在敲打厕所时所喊的“上帝”表示的是一种呼唤或感情,相当于“哎呀”、“唉”,其原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由名词转化为叹词。
汉语口语中,有些名词表示的事物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具有至高无上性,如“上帝”、“天”、“地”、“妈妈”等,因此,人们在产生惊讶、赞叹、无奈等感情时,往往会随口呼出,抒发感情。长此以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名词的本来意思就被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些只表示呼唤应答或某种感情的特殊叹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口语中经常出现。如:
  “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吧?”(《变色龙》)
“天”本来一般指天空、天气、季节等,是名词。而在句子中却没有实在的意思,仅表示一种惊讶的感叹,由名词转化为叹词。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皇帝的新装》)
句中的“我的老天爷”本来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也是指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而在这里其本来的意思已经虚化,仅仅表示一种惊讶、慌张、无可奈何的呼唤和感叹,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叹词。
还有一则笑话:小刚和爸爸一起去划船,小刚不小心落水,在水中边挣扎边喊:“妈呀,救命呀!”爸爸却在船上无动于衷。人们惊奇地问:“那落水的不是你的孩子吗?”“是的。”“那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他说:“他是在喊他的妈妈,管我什么事!”
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笑话当中小刚所喊的“妈呀”并不是对其母亲的呼唤,只是表示一种惊慌、恐怖的感情。我们在口语中常说的“妈呀,吓死我了”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还有些名词本身带有赞叹、喜爱的感情色彩,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名词的实在意义被虚化,只表示喜爱赞叹的感情色彩,变成了叹词。如: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皇帝的新装》)
“乖乖”一词在口语中一般是对孩子的亲妮称呼,但在这里却表示一种赞叹的感情,其本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的名词变为叹词。
这类叹词很特殊,因为它们在一般情况下都表现为名词,只有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尤其是在口语当中表示呼唤应答或强烈感情时才虚化了原来的意思,转变了原来的词性,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区别。

中文词性转换的简明法则众所周知,中文是一种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语言.这是一个但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的事实,中国的语法学界所能告诉我们的就只有这些.中国的语法学界从来没有教会我们,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中文其词语的词性该如何区分.简单的说,中国的语法学界虽然拿的是讲中国话的人所发的工资,但讲授的却是西方语言的语法,因此超出西语语法范围的那一部分中文语法,是他们这些只研究由西方人头脑想出来的已知理论的人所不知道的.

"两则随笔"与"随笔两则"有何区别?这关系到中文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词性不确定的问题.中文是通过其语序来确定其词性的."两则随笔"与"随笔两则"语序不一样,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结构,前者是加结构,后者是举结构.何谓加结构呢?就是核心词在后,而核心词前面的词则对其加以限定,使之具体化的词组结构.如果单讲随笔,显得很抽象,用两则来对其加以限定以后,就显得具体得多.何谓举结构呢?就是核心词在前,而核心词后面的词则举出有关核心词的内容的词组结构.随笔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两则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可能有人会问,它们的语义不是一样的吗?是的,它们看似一样,不同的仅仅是它们的语序,这正是我所刻意强调的东西.

在中文里,上述这种语序的不同会导致词组结构的不同,而词组结构的不同会导致词组所担任的语法功能不同,从而起到通过其语序来确定其词性的作用.例如,"进口瓷芯保用五年","进口"表面看是一个动词,实际上是一个形容词.核心词是"瓷芯",而"进口"是核心词前面的词,所以"进口"对"瓷芯"加以限定,构成了一个加结构的词组,这样"进口"必定是一个形容词,其意思是进口的瓷芯."保用五年"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有关核心词的内容,构成了一个举结构的词组,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瓷芯"这一话题时,谈到它所包含的生产方与消费者达成的协议,是保用五年.如果撇开全个词组的语义,单独把"进口"和"保用"这两个词拿出来,谁能说清哪一个是形容词,哪一个是动词呢?也就是说,除了前面所说的语序外,要确定其词性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所有的词所组成的被称为句子的全个词组的语义.

抛开了语义,单从词的形态来看,谁能弄清"进口瓷芯保用五年"中"进口"的词性?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再根据上述的语序法则,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就不是靠猜,而是靠科学的逻辑推理.

有人会问,我们受西方语言教育的训练,一向认为先形式后语义是天经地义的,你现在却说先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再判断词的词性,那么在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如何能知道全个词组的语义呢?问得好,这涉及到当初中文被建构出来时其建构者所采用的核心法则,就是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这个听起来挺抽象的东西需要举例来说明.你有没有听到过"子父"这个词?一定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在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先有父才有子,断不会先有子后有父的.你有没有听到过"书上有一张桌子"这种说法?一定没有,因为在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只会有"桌子上有一本书",不会有"书上有一张桌子".由此可见,这个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就能知道的全个词组的语义,并非无凭无据凭空而来,而是从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来.例如,"网兜一扫,乌龟浮出水面","网兜"是核心词吗?如果是"网兜破裂了",那么"网兜"是核心词,但在"网兜一扫,乌龟浮出水面"中"一扫"才是核心词.因为,"破裂了"可以是从属于网兜的动作,而"一扫",根据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必定是从属于人的动作.网兜是核心词前面的词,对核心词加以限定,那么网兜就是一个充当状语的修饰动词的说明方式的副词,其意思是用网兜一扫.这一动作的效果或伴随情况是有一只乌龟被吓得浮出了水面.

历来研究中文语法的人都会用一个词作评价:笼统.但这笼统究竟是什么?如何笼统?既笼统,又如何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这一切就语焉不详了.这笼统其实就是对全个词组的语义的整体把握,这一语义的把握先于判断出每个词的词性,所以谓之笼统是恰当的.但一旦渡过了这一笼统期,也就可以遵循科学的逻辑推理, 把各个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词看清楚,把它们的词性一一辨明,于是就可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来分析几个词组以作检验.先从简单的开始."高效去污,洁力惊人",前者的核心词是"去污",后者的核心词是"洁力"."高效去污"是一个加结构的词组,核心词前面的词"高效"是对"去污"加以限定,使之具体化,其意思是高效地把衣服上的污迹除去.如果单讲去污,显得抽象,加上了高效这一表程度的副词,就具体得多了."洁力惊人"是一个举结构的词组,"洁力"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惊人"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洁力"这一话题时,谈到它的效果或程度是惊人的.

又例如"明知道爱你不会有结果",核心词是"知道","明"是在核心词的前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加结构的词组,"明"作为副词对核心词"知道"加以限定,其意思是知道的程度很清楚明白,"爱你不会有结果"是在核心词后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知道"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爱你不会有结果"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所知道者是"爱你不会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会问,"知道"是核心词,那么"爱你"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另一个层次的核心词."爱你"在"爱你不会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不会有结果"是在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爱你"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爱你"这一话题时,它的后果或结局是不会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又会问,"爱你"是核心词,那么"不会"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再低一个层次的核心词.它在"不会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有结果"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不会"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不会"这一话题时,它所否定的东西是"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还会问,"不会"是核心词,那么"有"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更低层次的核心词.它在"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结果"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有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它所拥有的东西是"结果".

再例如"合家欢乐迎新春",核心词是"迎","合家欢乐"是核心词前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加结构的词组,"合家欢乐"作为副词修饰"迎","新春"是核心词后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举出所迎者是"新春".

在本文看来,字和字构成了词,这属于构词法的范畴,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词和词构成了词组,词组分为两种,一种是核心词居后的词组,称之为加结构的词组,另一种是核心词居前的词组,称之为举结构的词组.词组与词组按照一定的等级制组合起来,构成一个能充分表达语义的大词组,就称之为句子.从阅读者的角度看,首先要笼统地对全个词组的语义作整体把握,这一语义的把握先于判断出每个词的词性,而这个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就能知道的全个词组的语义,并非无凭无据凭空而来,而是从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来.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就可以判断出哪个词是语义的核心词,之后,就可以判断出全个词组哪些部分是举结构的词组,哪些部分是加结构的词组,然后按照核心词前面的词是对核心词加以限定,核心词后面的词是围绕核心词这一话题举出详细内容这一法则把它们的词性一一辨明,就可以达到准确辨明词义,准确理解复杂句子的目的了.

摘自《汉 语 词 性 新 论》

总的来说,汉语词性有两大特点:第一,基本上无固定的形态;第二,词性非常灵活多变。第一点勿庸赘言。主要看看第二点。
这花很美。这的确是美的。
我欣赏她的语言之美。她的美震撼了全世界。
你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一个“美”,在不同的场合就可以有不同的作用:在第一个例子,它是做谓语的(或狭义的“表语”)。在第二个例子中,它是动词(谓词),直接做谓语。在第三个例子里,它是体词(“名词”),做宾语或主语。在第四个例子里,它是定词(做定语,体词的修饰语)。在第五个例子里,它以重叠的方式变成了状词(“副词”),做状语。在最后的例子里,它也是状词,做后置状语(传统上所谓的“补语”)。那么,你说“美”到底是什么词性?
一般而言,“傻”是个“形容词”,即主要做定语或表语,但是这里用在祈使句中,你还能说它仍然是“形容词”吗?它显然已经变成了动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你别继续傻下去了。这是典型的动词用法啊(前面有状语、后面有助词)!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游泳”一般是做动词用的,于是,传统的语法就只把它做动词看待。对于第一句话,他们说是“动词做主语”,而对于第二句话,他们说是“动词做宾语”,而对于第三句话,他们说是“动词短语做宾语”。按照本人的看法,第一句里的“游泳”就干脆是名词(体词);第二句里的“游泳”也是体词(名词),而第三句里的动词短语其实也是个体词性的短语(整体上相当于一个体词——名词)。由于汉语并没有特殊的词性标志,我们最好还是干脆按照句法功能判定词性,那样要简单得多。如果是其他语言,做主语或宾语的时候,一定不能直接使用动词的谓语形式,必须变成“非谓语的形式”(其实就是体词形式,如不定式、动名词、分词)才行。说“动词做主语(或宾语)”并不符合一般的国际惯例,更何况汉语的词性并不是先天就确定下来的,那么,为何还要如此僵化呢?!对于一个单词的情况,很好处理:做什么样的成分,就是什么词性,不必说什么“动词做主语或宾语”(此外还有“形容词做主语或宾语”等等)这样荒唐的话。对于由动词组成的短语,如果整个短语起的是体词的作用,那么,也不要说这是动词短语做主语或宾语,应该灵活地改为“体词性短语做主语或宾语”。动词的“体词化”(或“非谓语化”)尤其是在短语里特别明显。当然,短语是另一个话题,此处不多加论述。
这孩子又高了许多。天渐渐地黑了。
你能说这“高”和“黑”仍然是“形容词”吗?显然也已经成了动词。带了个时态助词“了”,或加上个副词“渐渐”,都是明显的动词标志。在意义上,都表示一种过程,而非状态。“高”=变高、长高;“黑”=变黑。
应该说,凡是用在祈使句中的“形容词”都已经“动词化”:小心点儿!别大意了!乐观点儿!再高点儿,我看不到。低点儿!热情点儿!谦虚点儿!
应该说,凡是用在能愿动词后面的“形容词”也都已经“动词化”:你得胖点儿了,这样瘦不行。你必须轻松点儿,随便点儿。我不能轻松下来啊!你能大声点吗?你能轻点儿吗?
再如,所谓的“副词+名词”(“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只两瓶黄酒、仅仅七个学生、最里面、最开始部分、最上头、大约三辆汽车、共二十块钱、又一阵暴风雨、再一个问题、才五张桌子、很现代、很精神……
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副词修饰名词,实际上有三种可能:第一,那所谓的“副词”已经变成了形容词(定词)(如:只两瓶黄酒、仅仅七个学生。英语的only就是副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兼有的。这里的“只”和“仅仅”也类似。同样道理,“最”也可以当形容词用,就像英语的most一样)。第二,是省略了谓词的结果(如:大约三辆汽车=大约有三辆汽车;共二十块钱=共有二十块钱;又一阵暴风雨=又来一阵暴风雨;再一个问题=再提一个问题;才五张桌子=才有五张桌子。第三,后面的“名词”已经形容词化(如:很现代=很时髦、很具有现代气息;很精神=很帅、很潇洒)。
再如时间地点词(名词)做状语的问题:今天我休息。上午我没课。古代有个大诗人李白。屋里坐!北京见!
其实,这些词都已经“副词化”,因此都可以算作副词(按照我的新叫法是“状词”)。比如在英语里,today(今天)既是名词,又是副词,就看如何使用了。你能仅仅根据词义就断定某个词就是什么词吗?!
再如:连“都”这个“副词”都可以变成其他词类。
都来了吗?都同意。都不想去。
在这类句子中,如果我们说“都”是做主语的,也可以,因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代词,代替具体的所有人(或物)。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省略了主语,仍然把它做副词看待(“都来了吗?”=“大家都来了吗?”、“都同意”=“大家都同意”……)。在英语中,all就是代词,同时也可做副词。
再如:只要加上一个“地”,就可以把名词、形容词(定词)等词类变成副词(状词):理智地做事、历史地看问题、“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革时《毛主席语录》的前言)、幽默地讲述一个故事、紧张地看着他…… 传统的语法把“的”、“地”和“得”看作“结构助词”。笔者认为只有“得”是地地道道的结构助词,而“的”和“地”都可以看作表示词性的词尾(不过在和短语相接的时候例外,比如“有计划地”)。一个表示形容词(定词),一个表示副词(状词)。汉语也有这类表示词性的词尾,就像英语的-ful(形容词词尾)和-ly(副词词尾)一样。可以通过它们随意改变词性。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本人的另一篇专论。
再如:“五斤重”或“重五斤”。这是数量词变成了状词的例子(一个做前置状语,一个做后置状语,但实质是一样的,都修饰“重”这个谓词)
再如:汉语的动词和介词有时很难分清界限,动词可以当介词用,或相反,因为介词基本上都是由古汉语的动词演化而来。例如,“用”字在“用电脑翻译”、“用嘴说,用笔记”等等这类句子里,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介词,表示工具、手段之类的意义,而把后面的动词看作句子的谓语动词,因此,不必把这类现象说成什么“连动式”。通过用“以”字这个地地道道的介词代换它进行试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凡此种种,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无数来。我们可以对传统的汉语语法体系提出无数这类批评和纠正。总之,我们必须承认:汉语的词性是随时而变的,特别灵活自由。由僵化的“语义为准”原则到灵活的“功能为准”的原则转变,就可以自然地理顺许多语法现象,而且可以令分析更加简便(概括性更强,更能以一驭十、驭百、驭千、驭万……)。
当然,其他语言也有一词多性的现象。但是要比汉语少得多。汉语的几乎每个词都是不定性的。如果说外语的词大多有定性,那么,汉语则相反:大多数都无定性。如果说外语的词性不定是个特殊的现象,那么,汉语的词性不定就是个普遍的现象了。这正是汉语词性(如果说有的话)的特点!这一点也正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汉语的“一词多性”正如“一词多义”或“一字多义”一样,是一种很经济的语用做法。“一词多义”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个普遍的现象,但是,“一词多性”,除了汉语以外,在任何一种语言中恐怕都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一词多性”在汉语中如此普遍,因此我们就可以省去不知多少麻烦!这正是中国人的聪明智慧的体现!一词多义,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不便,因为有了一定的语境,意义自然就可以确定了。一词多性,也不例外。
任何一个词的词性都不是先验地确定好了的,必须到具体的语法环境里根据它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当然,不是说不能根据词义和词形本身来大体地推定词性,如某类意义的词或以某种形式开头或结尾的词一般就是充当某种词性的。但那都不是绝对的标准。如果说为了学习的需要尽可能多地知道一些词汇的用法(包括词性特征)是有用的,那么,这个问题恐怕不能交给语法来解决,要由语义学家和词汇学家来解决,那会涉及无穷无尽的实践性的规则,语法学是无法完成此重任的,那至少不是理论语法学所该做的事情。基础语法或理论语法只是提供一个“大纲”和基本框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解决具体的语义和用法问题。从这一点看,也可以说为汉语建立一套科学的语法体系并非无限遥远或无限复杂,可以在短时间内办到。
附带说一点:在词性定义上的“解放”,对汉语来说,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防止用僵化的思想束缚汉语的发展!归根结底,语言本身的自然发展、约定俗成(自然形成)才是第一性的,而人为的任何规定都是第二性的,是总结实践的产物。如果规定过了分,就必然会阻碍自然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那样的“语法”可就成了语言的敌人了!比如,说某个词就是某种词性,一变化使用就是“语法错误”、“病句”。也许,一开始的时候是“病句”,可是慢慢地随着人们的普遍接受,它就成了一个新的语言现象,不再“有病”了。比如,说“突然”既是副词又是形容词,而“忽然”仅仅是副词。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通过语言试验做出的结论:可以说“突然的变化”,但不能说“忽然的变化”。不过,我认为,也许这仅仅是现在的用法,也许,将来“忽然”也会兼有形容词和副词两种词性的。当大多数人都说“忽然的什么什么”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了形容词。说不定!再如,“幽默”这个词本来是个音译的外来词,按说是不可拆开的。但是,我们不是听到过“幽他一默”这种中国化的说法吗?“春风又绿江南柳”这句著名的诗句就是把一般为形容词或名词的“绿”当动词用了,显得特别生动、有创造性!文学中或生活中的新语、新用法层出不穷,最好的做法是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任它们自然选择、自然淘汰。优秀的创造自然会留下,拙劣的语汇自然会被淘汰。
总的来说,汉语的“词性”的意义并不大,这是由汉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到了把汉语从几十年来形成的僵化的词性概念中解放出来、恢复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汉语语法的重点应该在句法上,而非在词法上。本书给出的定义和分析方法也仅仅是个参考,也不必过多地拘泥于这套系统。尤其是,不要用词法来套句法,不要用“词性”来鉴别句子的对否、判断句子成分,那对汉语来说是一种颠倒的做法(虽然对外语来说可能正好)。这条基本思路很重要。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 :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

  们 自己 别人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哪儿 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

  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什么 怎样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汇。如:那么、所以、并且、或者等。

  其在句子中往往表示一定的关系,如表示并列、表示选择、表示转折、表示原因等等。

  如:既……又、要么……要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等。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同学们较难区分的,现在就把动词的使动、意动以及为动用法放在一起进行认知比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例如:
    “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成为使动用法。
    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吃,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i。)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势力削弱)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变成四个”,“六”可解释为“使……变成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的功能,视为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把……当成伴侣,把……当作朋友)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是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二者的区别。
    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使动、意动、为动这三种活用方式在判断、理解、翻译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凡谓语有使宾语如何,以“使……为”的形式对译的,属于使动用法;谓语有认为宾语如何,以“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谓语有为了宾语怎么样,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为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要译为“让我的耳朵听到的”,这是使动用法;“固以怪之矣”要译为“本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奇怪的”,这是意动用法;“死国可乎”要译为“为国而死可以吗,这是为动用法。
    总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注意比较,可以试着翻译成以上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一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确属于哪一种活用。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 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 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 受伤没有?(对)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高——高高(的) 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 慢——慢慢(的)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马虎——马里马虎 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
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
架次: 计算飞机架数次数的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
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
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第一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
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
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 只有……才 既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也 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应答。
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七、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词性

    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发生变化,也即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因此,要学好词性,必须掌握语境中的词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发明,可作动词或名词。
①这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里的“发明”指某种成果或产品,是名词。)
②科学家发明了计算机。(这里的“发明”指研究开发,是动词。)
2、得,可作动词、助词或名词。
① 这件事你得去。(这里的“得”读děi,表示一种意愿,是能愿动词。)
②工资是我的劳动所得。(这里的“得”读dé,相当于“得到的报酬”,因此是名词。)
③这件事你做得对。(这里的“得”读de,用在动词“做”之后,表示补充说明,是结构助词。)
3、上,可作名词或动词。
①桌上有一本书。(这里的“上”,表示处所,是名词。)
②昨天我上南京去了。(这里的“上”表示动作行为,是动词。)
4、在,“在”的用法最为灵活,可作动词、副词或介词。
①星期天,我在家。(这里的“在”后面再没有动词,因此只好自己充当动词。)
②星期天,我在家看书。(这里的“在”后面还有动词“看书”,因此只能充当介词,和“家”合在一起,表示处所。)
③星期天,我在复习功课。(这里的“在”相当于“正在”,表示时间,因此它是时间副词。)
5、啊,可作叹词或语气助词。
①啊!祖国多么美!(这里的“啊”单独使用,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是叹词。)
②祖国多么美啊!(这里的“啊”用在句末,表示一种感叹语气,是句末语气助词。)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许多词性用法很灵活,应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下面几题请同学们仔细辨识:
①老师叫你。②昨天你叫老师表扬了。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④明天我要到上海。⑤请把座位让给她。⑥妈妈让我学做饭。⑦上学时要锁好门。⑧我买了一把锁。
(附参考答案:①动词,②介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动词,⑥动词;⑦动词,⑧名词。)

有这样一则笑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帝住哪儿?”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厕所里。”老师愕然:“住厕所?你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每天早晨,我都听见爸爸使劲敲厕所的门,一边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么还不出来!’”这则笑话的可笑之处是因为彼得答非所问,错误地把老师所问的“上帝”与爸爸所喊的“上帝”混为一谈。这实际上牵涉到语言中的词义虚化和词性转化现象。
笑话中,老师所问的“上帝”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一个事物、概念的名称,是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神,是名词;而爸爸在敲打厕所时所喊的“上帝”表示的是一种呼唤或感情,相当于“哎呀”、“唉”,其原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由名词转化为叹词。
汉语口语中,有些名词表示的事物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具有至高无上性,如“上帝”、“天”、“地”、“妈妈”等,因此,人们在产生惊讶、赞叹、无奈等感情时,往往会随口呼出,抒发感情。长此以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名词的本来意思就被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些只表示呼唤应答或某种感情的特殊叹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口语中经常出现。如:
  “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吧?”(《变色龙》)
“天”本来一般指天空、天气、季节等,是名词。而在句子中却没有实在的意思,仅表示一种惊讶的感叹,由名词转化为叹词。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皇帝的新装》)
句中的“我的老天爷”本来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也是指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而在这里其本来的意思已经虚化,仅仅表示一种惊讶、慌张、无可奈何的呼唤和感叹,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叹词。
还有一则笑话:小刚和爸爸一起去划船,小刚不小心落水,在水中边挣扎边喊:“妈呀,救命呀!”爸爸却在船上无动于衷。人们惊奇地问:“那落水的不是你的孩子吗?”“是的。”“那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他说:“他是在喊他的妈妈,管我什么事!”
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笑话当中小刚所喊的“妈呀”并不是对其母亲的呼唤,只是表示一种惊慌、恐怖的感情。我们在口语中常说的“妈呀,吓死我了”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还有些名词本身带有赞叹、喜爱的感情色彩,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名词的实在意义被虚化,只表示喜爱赞叹的感情色彩,变成了叹词。如: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皇帝的新装》)
“乖乖”一词在口语中一般是对孩子的亲妮称呼,但在这里却表示一种赞叹的感情,其本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的名词变为叹词。
这类叹词很特殊,因为它们在一般情况下都表现为名词,只有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尤其是在口语当中表示呼唤应答或强烈感情时才虚化了原来的意思,转变了原来的词性,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区别。

中文词性转换的简明法则众所周知,中文是一种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语言.这是一个但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的事实,中国的语法学界所能告诉我们的就只有这些.中国的语法学界从来没有教会我们,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中文其词语的词性该如何区分.简单的说,中国的语法学界虽然拿的是讲中国话的人所发的工资,但讲授的却是西方语言的语法,因此超出西语语法范围的那一部分中文语法,是他们这些只研究由西方人头脑想出来的已知理论的人所不知道的.

"两则随笔"与"随笔两则"有何区别?这关系到中文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词性不确定的问题.中文是通过其语序来确定其词性的."两则随笔"与"随笔两则"语序不一样,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结构,前者是加结构,后者是举结构.何谓加结构呢?就是核心词在后,而核心词前面的词则对其加以限定,使之具体化的词组结构.如果单讲随笔,显得很抽象,用两则来对其加以限定以后,就显得具体得多.何谓举结构呢?就是核心词在前,而核心词后面的词则举出有关核心词的内容的词组结构.随笔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两则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可能有人会问,它们的语义不是一样的吗?是的,它们看似一样,不同的仅仅是它们的语序,这正是我所刻意强调的东西.

在中文里,上述这种语序的不同会导致词组结构的不同,而词组结构的不同会导致词组所担任的语法功能不同,从而起到通过其语序来确定其词性的作用.例如,"进口瓷芯保用五年","进口"表面看是一个动词,实际上是一个形容词.核心词是"瓷芯",而"进口"是核心词前面的词,所以"进口"对"瓷芯"加以限定,构成了一个加结构的词组,这样"进口"必定是一个形容词,其意思是进口的瓷芯."保用五年"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有关核心词的内容,构成了一个举结构的词组,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瓷芯"这一话题时,谈到它所包含的生产方与消费者达成的协议,是保用五年.如果撇开全个词组的语义,单独把"进口"和"保用"这两个词拿出来,谁能说清哪一个是形容词,哪一个是动词呢?也就是说,除了前面所说的语序外,要确定其词性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所有的词所组成的被称为句子的全个词组的语义.

抛开了语义,单从词的形态来看,谁能弄清"进口瓷芯保用五年"中"进口"的词性?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再根据上述的语序法则,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就不是靠猜,而是靠科学的逻辑推理.

有人会问,我们受西方语言教育的训练,一向认为先形式后语义是天经地义的,你现在却说先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再判断词的词性,那么在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如何能知道全个词组的语义呢?问得好,这涉及到当初中文被建构出来时其建构者所采用的核心法则,就是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这个听起来挺抽象的东西需要举例来说明.你有没有听到过"子父"这个词?一定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在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先有父才有子,断不会先有子后有父的.你有没有听到过"书上有一张桌子"这种说法?一定没有,因为在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只会有"桌子上有一本书",不会有"书上有一张桌子".由此可见,这个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就能知道的全个词组的语义,并非无凭无据凭空而来,而是从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来.例如,"网兜一扫,乌龟浮出水面","网兜"是核心词吗?如果是"网兜破裂了",那么"网兜"是核心词,但在"网兜一扫,乌龟浮出水面"中"一扫"才是核心词.因为,"破裂了"可以是从属于网兜的动作,而"一扫",根据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必定是从属于人的动作.网兜是核心词前面的词,对核心词加以限定,那么网兜就是一个充当状语的修饰动词的说明方式的副词,其意思是用网兜一扫.这一动作的效果或伴随情况是有一只乌龟被吓得浮出了水面.

历来研究中文语法的人都会用一个词作评价:笼统.但这笼统究竟是什么?如何笼统?既笼统,又如何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这一切就语焉不详了.这笼统其实就是对全个词组的语义的整体把握,这一语义的把握先于判断出每个词的词性,所以谓之笼统是恰当的.但一旦渡过了这一笼统期,也就可以遵循科学的逻辑推理, 把各个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词看清楚,把它们的词性一一辨明,于是就可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来分析几个词组以作检验.先从简单的开始."高效去污,洁力惊人",前者的核心词是"去污",后者的核心词是"洁力"."高效去污"是一个加结构的词组,核心词前面的词"高效"是对"去污"加以限定,使之具体化,其意思是高效地把衣服上的污迹除去.如果单讲去污,显得抽象,加上了高效这一表程度的副词,就具体得多了."洁力惊人"是一个举结构的词组,"洁力"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惊人"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洁力"这一话题时,谈到它的效果或程度是惊人的.

又例如"明知道爱你不会有结果",核心词是"知道","明"是在核心词的前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加结构的词组,"明"作为副词对核心词"知道"加以限定,其意思是知道的程度很清楚明白,"爱你不会有结果"是在核心词后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知道"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爱你不会有结果"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所知道者是"爱你不会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会问,"知道"是核心词,那么"爱你"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另一个层次的核心词."爱你"在"爱你不会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不会有结果"是在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爱你"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爱你"这一话题时,它的后果或结局是不会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又会问,"爱你"是核心词,那么"不会"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再低一个层次的核心词.它在"不会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有结果"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不会"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不会"这一话题时,它所否定的东西是"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还会问,"不会"是核心词,那么"有"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更低层次的核心词.它在"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结果"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有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它所拥有的东西是"结果".

再例如"合家欢乐迎新春",核心词是"迎","合家欢乐"是核心词前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加结构的词组,"合家欢乐"作为副词修饰"迎","新春"是核心词后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举出所迎者是"新春".

在本文看来,字和字构成了词,这属于构词法的范畴,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词和词构成了词组,词组分为两种,一种是核心词居后的词组,称之为加结构的词组,另一种是核心词居前的词组,称之为举结构的词组.词组与词组按照一定的等级制组合起来,构成一个能充分表达语义的大词组,就称之为句子.从阅读者的角度看,首先要笼统地对全个词组的语义作整体把握,这一语义的把握先于判断出每个词的词性,而这个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就能知道的全个词组的语义,并非无凭无据凭空而来,而是从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来.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就可以判断出哪个词是语义的核心词,之后,就可以判断出全个词组哪些部分是举结构的词组,哪些部分是加结构的词组,然后按照核心词前面的词是对核心词加以限定,核心词后面的词是围绕核心词这一话题举出详细内容这一法则把它们的词性一一辨明,就可以达到准确辨明词义,准确理解复杂句子的目的了.

摘自《汉 语 词 性 新 论》

总的来说,汉语词性有两大特点:第一,基本上无固定的形态;第二,词性非常灵活多变。第一点勿庸赘言。主要看看第二点。
这花很美。这的确是美的。
我欣赏她的语言之美。她的美震撼了全世界。
你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一个“美”,在不同的场合就可以有不同的作用:在第一个例子,它是做谓语的(或狭义的“表语”)。在第二个例子中,它是动词(谓词),直接做谓语。在第三个例子里,它是体词(“名词”),做宾语或主语。在第四个例子里,它是定词(做定语,体词的修饰语)。在第五个例子里,它以重叠的方式变成了状词(“副词”),做状语。在最后的例子里,它也是状词,做后置状语(传统上所谓的“补语”)。那么,你说“美”到底是什么词性?
一般而言,“傻”是个“形容词”,即主要做定语或表语,但是这里用在祈使句中,你还能说它仍然是“形容词”吗?它显然已经变成了动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你别继续傻下去了。这是典型的动词用法啊(前面有状语、后面有助词)!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游泳”一般是做动词用的,于是,传统的语法就只把它做动词看待。对于第一句话,他们说是“动词做主语”,而对于第二句话,他们说是“动词做宾语”,而对于第三句话,他们说是“动词短语做宾语”。按照本人的看法,第一句里的“游泳”就干脆是名词(体词);第二句里的“游泳”也是体词(名词),而第三句里的动词短语其实也是个体词性的短语(整体上相当于一个体词——名词)。由于汉语并没有特殊的词性标志,我们最好还是干脆按照句法功能判定词性,那样要简单得多。如果是其他语言,做主语或宾语的时候,一定不能直接使用动词的谓语形式,必须变成“非谓语的形式”(其实就是体词形式,如不定式、动名词、分词)才行。说“动词做主语(或宾语)”并不符合一般的国际惯例,更何况汉语的词性并不是先天就确定下来的,那么,为何还要如此僵化呢?!对于一个单词的情况,很好处理:做什么样的成分,就是什么词性,不必说什么“动词做主语或宾语”(此外还有“形容词做主语或宾语”等等)这样荒唐的话。对于由动词组成的短语,如果整个短语起的是体词的作用,那么,也不要说这是动词短语做主语或宾语,应该灵活地改为“体词性短语做主语或宾语”。动词的“体词化”(或“非谓语化”)尤其是在短语里特别明显。当然,短语是另一个话题,此处不多加论述。
这孩子又高了许多。天渐渐地黑了。
你能说这“高”和“黑”仍然是“形容词”吗?显然也已经成了动词。带了个时态助词“了”,或加上个副词“渐渐”,都是明显的动词标志。在意义上,都表示一种过程,而非状态。“高”=变高、长高;“黑”=变黑。
应该说,凡是用在祈使句中的“形容词”都已经“动词化”:小心点儿!别大意了!乐观点儿!再高点儿,我看不到。低点儿!热情点儿!谦虚点儿!
应该说,凡是用在能愿动词后面的“形容词”也都已经“动词化”:你得胖点儿了,这样瘦不行。你必须轻松点儿,随便点儿。我不能轻松下来啊!你能大声点吗?你能轻点儿吗?
再如,所谓的“副词+名词”(“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只两瓶黄酒、仅仅七个学生、最里面、最开始部分、最上头、大约三辆汽车、共二十块钱、又一阵暴风雨、再一个问题、才五张桌子、很现代、很精神……
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副词修饰名词,实际上有三种可能:第一,那所谓的“副词”已经变成了形容词(定词)(如:只两瓶黄酒、仅仅七个学生。英语的only就是副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兼有的。这里的“只”和“仅仅”也类似。同样道理,“最”也可以当形容词用,就像英语的most一样)。第二,是省略了谓词的结果(如:大约三辆汽车=大约有三辆汽车;共二十块钱=共有二十块钱;又一阵暴风雨=又来一阵暴风雨;再一个问题=再提一个问题;才五张桌子=才有五张桌子。第三,后面的“名词”已经形容词化(如:很现代=很时髦、很具有现代气息;很精神=很帅、很潇洒)。
再如时间地点词(名词)做状语的问题:今天我休息。上午我没课。古代有个大诗人李白。屋里坐!北京见!
其实,这些词都已经“副词化”,因此都可以算作副词(按照我的新叫法是“状词”)。比如在英语里,today(今天)既是名词,又是副词,就看如何使用了。你能仅仅根据词义就断定某个词就是什么词吗?!
再如:连“都”这个“副词”都可以变成其他词类。
都来了吗?都同意。都不想去。
在这类句子中,如果我们说“都”是做主语的,也可以,因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代词,代替具体的所有人(或物)。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省略了主语,仍然把它做副词看待(“都来了吗?”=“大家都来了吗?”、“都同意”=“大家都同意”……)。在英语中,all就是代词,同时也可做副词。
再如:只要加上一个“地”,就可以把名词、形容词(定词)等词类变成副词(状词):理智地做事、历史地看问题、“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革时《毛主席语录》的前言)、幽默地讲述一个故事、紧张地看着他…… 传统的语法把“的”、“地”和“得”看作“结构助词”。笔者认为只有“得”是地地道道的结构助词,而“的”和“地”都可以看作表示词性的词尾(不过在和短语相接的时候例外,比如“有计划地”)。一个表示形容词(定词),一个表示副词(状词)。汉语也有这类表示词性的词尾,就像英语的-ful(形容词词尾)和-ly(副词词尾)一样。可以通过它们随意改变词性。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本人的另一篇专论。
再如:“五斤重”或“重五斤”。这是数量词变成了状词的例子(一个做前置状语,一个做后置状语,但实质是一样的,都修饰“重”这个谓词)
再如:汉语的动词和介词有时很难分清界限,动词可以当介词用,或相反,因为介词基本上都是由古汉语的动词演化而来。例如,“用”字在“用电脑翻译”、“用嘴说,用笔记”等等这类句子里,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介词,表示工具、手段之类的意义,而把后面的动词看作句子的谓语动词,因此,不必把这类现象说成什么“连动式”。通过用“以”字这个地地道道的介词代换它进行试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凡此种种,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无数来。我们可以对传统的汉语语法体系提出无数这类批评和纠正。总之,我们必须承认:汉语的词性是随时而变的,特别灵活自由。由僵化的“语义为准”原则到灵活的“功能为准”的原则转变,就可以自然地理顺许多语法现象,而且可以令分析更加简便(概括性更强,更能以一驭十、驭百、驭千、驭万……)。
当然,其他语言也有一词多性的现象。但是要比汉语少得多。汉语的几乎每个词都是不定性的。如果说外语的词大多有定性,那么,汉语则相反:大多数都无定性。如果说外语的词性不定是个特殊的现象,那么,汉语的词性不定就是个普遍的现象了。这正是汉语词性(如果说有的话)的特点!这一点也正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汉语的“一词多性”正如“一词多义”或“一字多义”一样,是一种很经济的语用做法。“一词多义”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个普遍的现象,但是,“一词多性”,除了汉语以外,在任何一种语言中恐怕都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一词多性”在汉语中如此普遍,因此我们就可以省去不知多少麻烦!这正是中国人的聪明智慧的体现!一词多义,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不便,因为有了一定的语境,意义自然就可以确定了。一词多性,也不例外。
任何一个词的词性都不是先验地确定好了的,必须到具体的语法环境里根据它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当然,不是说不能根据词义和词形本身来大体地推定词性,如某类意义的词或以某种形式开头或结尾的词一般就是充当某种词性的。但那都不是绝对的标准。如果说为了学习的需要尽可能多地知道一些词汇的用法(包括词性特征)是有用的,那么,这个问题恐怕不能交给语法来解决,要由语义学家和词汇学家来解决,那会涉及无穷无尽的实践性的规则,语法学是无法完成此重任的,那至少不是理论语法学所该做的事情。基础语法或理论语法只是提供一个“大纲”和基本框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解决具体的语义和用法问题。从这一点看,也可以说为汉语建立一套科学的语法体系并非无限遥远或无限复杂,可以在短时间内办到。
附带说一点:在词性定义上的“解放”,对汉语来说,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防止用僵化的思想束缚汉语的发展!归根结底,语言本身的自然发展、约定俗成(自然形成)才是第一性的,而人为的任何规定都是第二性的,是总结实践的产物。如果规定过了分,就必然会阻碍自然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那样的“语法”可就成了语言的敌人了!比如,说某个词就是某种词性,一变化使用就是“语法错误”、“病句”。也许,一开始的时候是“病句”,可是慢慢地随着人们的普遍接受,它就成了一个新的语言现象,不再“有病”了。比如,说“突然”既是副词又是形容词,而“忽然”仅仅是副词。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通过语言试验做出的结论:可以说“突然的变化”,但不能说“忽然的变化”。不过,我认为,也许这仅仅是现在的用法,也许,将来“忽然”也会兼有形容词和副词两种词性的。当大多数人都说“忽然的什么什么”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了形容词。说不定!再如,“幽默”这个词本来是个音译的外来词,按说是不可拆开的。但是,我们不是听到过“幽他一默”这种中国化的说法吗?“春风又绿江南柳”这句著名的诗句就是把一般为形容词或名词的“绿”当动词用了,显得特别生动、有创造性!文学中或生活中的新语、新用法层出不穷,最好的做法是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任它们自然选择、自然淘汰。优秀的创造自然会留下,拙劣的语汇自然会被淘汰。
总的来说,汉语的“词性”的意义并不大,这是由汉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到了把汉语从几十年来形成的僵化的词性概念中解放出来、恢复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汉语语法的重点应该在句法上,而非在词法上。本书给出的定义和分析方法也仅仅是个参考,也不必过多地拘泥于这套系统。尤其是,不要用词法来套句法,不要用“词性”来鉴别句子的对否、判断句子成分,那对汉语来说是一种颠倒的做法(虽然对外语来说可能正好)。这条基本思路很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说好好休息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