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兴趣爱好广泛但没有专精,以后选什么工作?

作为一个大学毕业不到两年的人来说,按理说并没有足够的经验阅历去阐述职场规划这么大的话题,可是趁此也正好做个总结,回顾下这两年来的心路历程吧,也顺便和大家做些小小的分享了,如有不喜,请勿打脸。

1.在毫无目标的时候,兴趣便是你最大的指向标

犹记得高考前的那十几年寒窗苦读,每每懈怠之时,总会把大人老师所说的“现在苦一点,等考上大学随你怎么样”的经典励志名言当成一剂兴奋剂去缓解压力,那时候,像无数学子一样单纯的信以为真了。

这也导致了很多同学在大学的日子基本都是吃饭睡觉撩妹撸啊撸的过来了,我们长年紧绷的神经在高考完的那一刻就彻底松下来了,很难且不愿再去拉紧这根弦。

可其实,当我们步入大学,本身并没有解放,依然要学习,仍然要考试,甚至考挂了还要交钱重修,临近毕业了,更要面对着繁重的论文和四处奔波校园招聘,面试找工作的压力。

鄙人就是个活生生的栗子,身在一个二本工科院校,周围聚集的都是一大批屌丝儿,成天就是玩玩闹闹,吃吃笑笑,一门学科考三年的节奏,当时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在大学的前两年心安理得的虚度着光阴。

直到大三的时候,才渐渐醒转过来,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更重要的是根本不喜欢自己这专业,当时心中就暗自开始焦虑起来,大脑一片空白,毫无方向。

所幸后来也是机缘巧合,接触到了软文写作,身为工科男的我,却似乎天生对文字充满着爱好,只是读书的时候一直都是在听着旁人和家长的指示,做着他们想要你做的事情,掩盖了我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时的我对什么也不懂,仅仅凭着兴趣就一头扎进去学习写作,偶尔还能赚点稿费,钱虽不多,却对我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心中的迷茫也逐渐开始消散。

慢慢的,以文字为基础,又继而接触到了网络推广,这也是我对网络的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之前对我而言,很可笑的以为,网游即是网络。

那一年虽然不懂距离职场规划还很遥远,但却至少迎来了改变,我也由衷在心里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句话的含义。

2.坚持你的选择,即便起点再低,也远好过随波逐流

很快,随着论文的结束,大学生涯也即将落幕。

那个时候,很多本专业的同学,都纷纷的找到了对口的工作,安装公司、电科所、建筑公司、铁路局,国企央企比比皆是,看着他们忙碌着去复试、签约,当时就觉得,能在毕业前就找到一份工作,真是稳妥的不行了。

再看看自己,一来什么都不会,二来对这些国企央企实在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内心深知这不是我所追求的。

记得有一次,铁路局来学校招聘,基本身体没啥毛病,身材不瘦弱的,都能进去,同寝室一样是晃了四年的室友,非常顺利的就通过了选拔,当时心里也是羡慕,差点就随着一起去了。

现在听说,他们的待遇不错,工作除了过节的那些天高峰外,基本每天四点就下班了,节假日更是多不胜数。

可是当听得这些如此优厚的福利,我依然会羡慕,但不会再去心生向往,因为我深知,如果真去了,对我而言只会是悔恨和痛苦,那并非是我自己真正喜欢的路,即便终其一生的安稳也得不到来自心底的幸福。

3.野路子的我,坎坷的步入了另一个行业

再回到我找工作经历,看着身边大部分人都有了工作,自己也只能焦虑在寻觅着,不断面试着,乃至到了最后,慌不择路的我,遇到一家发了offer的,就兴冲冲的入了职。

尽管当时的月薪只有2500,在上海这座城市连房租承担不起,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心里开始对自己这个野路子的职业定位有了基础的认识——网络编辑外加推广。

工作8小时不断的写稿,发帖外,业余时间也都在不断的自我学习,毕竟自己都知道是个野路子了,不多学点怎么成呢。

4.在身兼多职的工作中,迷失了对本职的认识

后来,再做了半年后,由于公司的行业属性以及生存问题,顺其自然的选择了跳槽,来到了一家跨境电商的公司开始做起了微信编辑。

然而,慢慢的,始终在积累的我,随着见识面的不断拓宽,吸收的太快,却得不到消化,加上新公司本身属于创业公司,除了本职工作,其他事情都要做,那段时间,忙的根本来不及去思考什么职业方向,职业规划。

久而久之,什么都会一点的我,却越来越多无知,感觉什么都不会,也找不准方向,不明白自己究竟是运营还是文案,甚至是美工了?更遑论去做出一个三五年或者更久的职场规划了。

有一天,当我看见一篇NBA体育报道球员的分析文章中写到的一句:全能等于全不能。

突然似乎是遇到了知己一般,细想下,自己不就是一个什么都会点,却又什么都没法做全的人吗?无论外在因素是受限于公司人手紧缺的需要,还是对自己来说年轻就要多接触的口号,但回归到自己,如果没有一个对自身方向的明确认识和整体职业方向的把握,很可能会沦落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全不能。

5.全能的前提是必有专精之项,而其他能力不过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在意识到问题后,慢慢的静下心来,开始先减缓吸收知识的速度,而是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去建立一个整体的职业架构。

如果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无限的话,那精力也绝对是有限的,你没想完全做到每项都精通,所以我们只能先去深入钻研、掌握一两门拿手的知识,为什么很多时候一招鲜吃遍天?道理也是源于此。

当你有了这些最最精通的技能,也就拥有了立足之本,而这也将会是你整个职场生涯最牢靠的生存发展的基石,而后你在逐步丰腴自身,掌握更多的技能,了解更多的知识体系,那都会成为如虎添翼之作。

如果说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比作人的经络血脉的话,那职场规划无疑就是支撑起整个人的骨架。

所以当时在公司人手慢慢的扩充后,我也有了自己的空闲时间,首先就是去学习关于我本职工作的一整条行业晋升脉络,为自己搭建了未来三年所需要达成的目标,如此一来,对于未来,我不会再把时间浪费在犹疑和迷茫上,有了这个规划,我所要做的就是去全身心投入,努力的去实现。

未来很长很长,如果暂时没法给自己设立一个贯穿人生的职场规划,那不妨先与自己设定一个短短一年之约,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慢慢摸索到其中的意义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