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是不是6月11日和12日全民核酸?

5月29日,据@平安北京 通报,“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目前北京警方已对该实验室立案侦查,将法定代表人张某某(男,52岁)等人查获,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这是自5月21日以来,北京警方查处的第3家核酸检测机构,另外两家分别为“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不到10天,北京3家核酸机构被查处,至少24人被查获,背后反映了哪些问题?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先下楼去做个核酸。
这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疫情此起彼伏的一二线城市,尤其是管控区内,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
随着新冠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已经成为城市有效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 月9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话会议中明确提出,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即步行15分钟,就要有一个核酸采样点。
随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合肥等城市,迅速开展步行核酸采样圈的工作,如上海已布局了便民采样点和流动采样点9900个,杭州全市每日开放采样点为保持在1万个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帅

  1月6日下午,郑州市发布了全员核酸检测通告,并明确采样时间从1月7日上午9点全市全面开始,到下午3点完成采样工作。

  6小时完成郑州千万人核酸采集

  1月7日上午,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郑州市一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对于该轮全员核酸检测要求在6小时内完成,他们也接到了相关工作安排,并及时通知了各个社区,再由社区通知各个楼院,请广大居民积极配合。

  至于为何有这样的工作安排,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接到的通知是,从这轮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到后边两轮的全员核酸检测都是要求在6小时完成。目的是为试验6小时完成千万人口核酸采集,计划连做三轮,为后续国家疫情防控提供经验,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核实,记者致电郑州市内五区的部分疫情防控新闻发言人了解到,确实是有上述说法,该轮全员核酸检测是在检验郑州能否在6小时完成千万人口核酸采集,相关专家组也确实是在郑州。至于是不是在观察试验,他们不太清楚。

  核酸检测采样台增加,医务力量充足

  1月7日上午,记者探访了郑州市多个核酸检测现场,发现不少核酸检测点增加了医务人员和采样台的数量,原先有两个采集台的检测点,现在增加至三个采样台;原先有四个的,增加到了六个,排队市民的队伍也随着采样台增加数量,从两队、四队变成了三队、六队。

  在郑州市西大街街道平等街社区核酸检测点,上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时,该检测点还是两个采样台和两名医务工作人员,同时进行采样。而这一轮核酸检测,该检测点的采样台已增加到三个,并有三名医务人员同时进行采样。

  在郑州市莲湖街道阳关花苑社区核酸检测点,这个社区的核酸检测采样台已经增加至六个,有六名医务人员同时进行核酸采样,检测队伍也增至六条。

  该检测点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社区之前的核酸检测采样台是四个,现在又增加了两个,达到了六个。原先每次是40个人进行采样,现在每次是60个人,效率提高了1/3。再加上他们提前通知,以及居民们对疫情防控认识的提高,这轮核酸检测的效率提升不少,仅上午的三个小时,他们就完成了辖区一半居民的核酸采集。

  另外,该相关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来支援郑州的医务人员,以及郑州从外地抽调的医务人员,都被分配到了各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大概分有五六十名医务人员,医务力量还是十分充足的。

  “我们还组织了很多志愿者一同来帮忙,这还要感谢大河报的新闻报道,让更多的居民知道如何成为志愿者,今天还有不少人打来电话报名,想成为志愿者,过来帮忙。”该相关工作人员说。

  检测采样效率提升不少

  探访中,为体验核酸检测排队时间等情况是否有所变化,记者再次站进西大街街道平等街社区的核酸检测队伍中。虽然,该检测点的检测队伍从上一轮的两队增加到现在的三队,看似队伍是增加了一条,但参与检测的排队居民也多了很多。

  通过之前拍摄的照片和现场排队情况对比,记者看到,该核酸检测点这一轮的检测队伍,比起上一轮长了近一倍,三条队伍向西,快排到了约百米外的地铁站旁。

  排队、扫码登记、采样,整个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下来,记者算了算时间,这次用时是26分钟。而在上一轮中,同样是在该核酸检测点,用时是31分钟。虽然,时间上变化不大,但根据现场排队情况,及参加该轮核酸检测的居民实际数量,效率上还是提升了不少。

  一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要求紧,很多居民都是一早就过来了。不像以前,不少人是等到下午,或者晚上下班再来,一天要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波轮流转。虽然,排队时间变化也不大,但效率提升很多,原先上午加下午才能完成七八成的居民采样,现在一上午就差不多完了六七成。

  核酸检测点进度不一

  采访中,记者从多个核酸检测现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虽然,各核酸检测点医务力量配备充足,各街道、社区也组织不少志愿者参与,并增加了采样台数量,核酸检测采样效率也提升不少,但各社区上午完成采样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有的社区核酸检测点一上午能完成辖区六七成居民的核酸采样,而有的只完成了近一半。

  一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跟各社区的常住人口,及外来暂住人口有关;一部分居民可能外出不在家,或者是在工作地社区完成核酸采样,社区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其是否已经完成核酸采样,所以粗滤统计的数据会有误差。

  另一方面是跟居民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度有关,封控区周围的居民绝大部分都很积极配合;而不在封控区周围的居民,则会有一些居民“麻痹大意”,想着时间还早,下午再参与检测采样,或者已经忘记。

  此外,记者咨询郑州市卫生部门了解到,郑州是否真的能在6小时完成千万人核酸采样,要等采样结束,政府部门进一步通告,才能确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5月12日有消息称,武汉将在全市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若此举落实,将涉及千万人口,因此引发一些流行病专家对这一筛查行动必要性的关注。 

5月13日,武汉市一位官员告诉《财经》记者,武汉是否要全民筛查核酸,还在论证。现在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大概需要做多少人。如果要做的话,会花多少钱,多大的工作量,武汉市是否具备这个条件,都得考虑。“现在需要把基数搞清楚,否则没法开展工作”。 

在采访中,上述武汉市官员反复提及,“这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我们不能完全用传统的方式对待。”不过,截止记者发稿,武汉市有关部门尚未在公开渠道正面回应此事。 

“经研究决定,在武汉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十天大会战’”,该信息来自一份“关于开展全市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紧急通知”,落款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涉疫大数据与流行病学调查组,时间为2020年5月11日。 

5月12日,《财经》记者从武汉多个政府部门证实了这一消息。上述通知提到,各区负责根据辖区人口规模,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提及,这份方案需在5月12日中午12时前反馈至指定渠道。 

对武汉将进行全员筛查的举措,颇感意外的还是一些流行病专家,“不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信息”,一位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看到此消息后,发出这样的疑问。 

《财经》记者了解到,从5月12日晚间开始,武汉多个社区已开始摸底统计需做核酸检测的人群信息。 

按上述文件要求,各区制定的方案需明确,一是本辖区基本情况,人口基数、街道数量、社区数量等,二是组织方式,三是时间安排,需具体至街道、社区的采样时间及其他事项。 

对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提出,武汉10天之内做全民检查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查查重点的人群就可以,全民筛查成本很高。

虽然,上述文件要求在5月12日中午12时前将筛查方案反馈至指定渠道。不过,至5月12日上午10点,武汉市江汉区某街道书记称对此尚不完全了解,并询问《财经》记者能否将该通知发给他看看。一个小时后他回复,“听说区里收到了,马上会布置吧”。 

5月12日上午11时45分,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贺家墩社区居民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尚未收到上述通知,“上面下达文件到我们这里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收到文件后,我们会在社区网格群里通知大家”。 

5月12日下午14时,武汉东西湖区走马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向《财经》记者透露,今天上午才知道市里下文要在全市做核酸,区里的文件还没下发到街道,具体街道社区进行核酸筛查要等几天时间,“做的话长青那边会先做”。 

问及为何会进行这项筛查时,上述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也都在复工复产,武汉也出现了新增病例,可能是这个原因。 

5月9日、10日两天,武汉新增6例来自同一小区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打破了湖北省连续3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的纪录。 

5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因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三民小区封控管理不力,近日出现多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共东西湖区委决定,免去张宇新同志中共东西湖区委长青街工委书记、委员职务。 

5月11日当晚,武汉下发了上述通知:要求在武汉市范围内普查核酸,且需在10天内。 

打破湖北连续3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的6例病例,均居住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三民小区,其中有两对夫妻。该小区曾有20例确诊病例,经专家分析,存在社区感染的条件。 

武汉东西湖区长青街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上午就已开始进行相关工作,社区将分片区针对全员进行核酸检测,无需自费,关于具体的检测时间、地点,社区工作人员会通过网格群通知居民。

全员筛查核酸的决定是否为仓促之举,与反弹的确诊病例相关? 

上述武汉官员解释,“要不要进行全员核酸,这种说法在两个月前就开始有讨论了。前期我们的主要精力肯定是在防病,防病的时候没有人力精力做这么大规模的事情。” 

“这四个月(新冠病毒)颠覆了我们很多认识,未来怎么样还真的不知道,所以现在我们说话都比较谨慎。未来怎么变,还需要研究”。此前,一位曾身处武汉两个多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也曾这样感慨。 

上述文件中提到,各区负责根据辖区人口规模,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方案需明确本辖区基本情况(人口基数、街道数量、社区数量等)、组织方式、时间安排(需具体至街道、社区的采样时间)及其他事项。 

《财经》记者了解到,从5月12日晚间开始,武汉多个社区已开始摸底统计需做核酸检测的人群信息。

在武汉某社区的信息统计中,提出九类重点人群必须100%覆盖。九类人员包括,新冠确诊患者等所有发热病人、学校教职员工、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交通运输行业服务人员,以及银行、大型商超等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还有,参与社区防控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境外返(来)汉人员以及离汉务工人员。

该社区一份“关于核酸咽拭子免费采样的通知”中写道:“尽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避免社区扩散,特开展核酸咽拭子免费采样检测工作”。采样对象不包括6周岁以下儿童和近期做过核酸检测的居民。 

尽管排除了一部分人群,进行一次核酸大筛查所费不菲。 

武汉市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市常住人口1121.20万人。如果按照10天计算,平均每天需要筛查112.12万人。 

4月26日,湖北省医保局联合省卫健委发文,在湖北全省临时新增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IgM/IgG)检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最高限价分别为180元/次和50元/项。按此价格计算,此次全民普筛的整体价格大约为20亿元。 

武汉市核酸检测机构目前共有63家,竭尽这些核酸检测机构最大的检测能力,在10天内完成全市的核酸检测也是有难度的。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4月22日,湖北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达8.9万人份,武汉市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达6.3万人份。 

上述武汉官员告诉《财经》记者,“现在离真正开始实施这件事还有一段路。我们摸清底数以后,还要进行论证。”

一些专家质疑全民核酸筛查的必要性。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在接受央视专访时明确称,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主要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社区进行,像武汉市东西湖区出现疫情的这个小区可以进行,没有类似情况的小区不必进行。 

胡善联对《财经》记者分析,全民筛查难以得到想要的防治效果。因为,10天以后如果还有散发或集聚发生的话,下一个时点应该什么时间再检查?如果阳性率是万分之一五,一万人中有五个核酸阳性,也可能是属于正常情况。但凡有阳性发现就要追查接触者,后继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对此,上述武汉官员解释,专家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要做,另一种则反对。如果从传统观念来说,可以不做这个核酸普筛。但是,“传统观念对不对,我们现在不知道。这是一个新发的疾病,能不能用传统的观点来套,必须要找一些论证”。 

科研界对此持欢迎态度,希望通过武汉的样本来了解新冠肺炎的实际情况后,对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新冠防控都有一定帮助的。 

上述武汉官员称,前期我们也做过一些抽样筛查,但是样本很小,最终的数据和我们预期差别很大。有些专家分析原因,认为有可能是样本选取的问题,应该要扩大样本量。“我们现在是积极应对各个方面提出的问题,逐步研究”。 

对其他城市是否有必要做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筛查?胡善联认为,一些地方零星出现反弹,在出现疫情的小区、病例去过的地方、接触的人群中间进行筛查即可。要有目的,不能盲目进行普筛。 

“在重点人群之外,不必过度检测。我们应该选择低投入,广收益的常态化防疫方案,对出现的病例及时控制,就不必担心疫情扩散,可正产复工复产”。浙江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系主任陈坤曾对《财经》记者说。

随着国内疫情趋势渐稳,“常态化防控”被更多提及。 

胡善联解释,所谓常态化,“就是还有疫情,但是跟过去暴发、流行的不一样。我们已经进入到常规生活生产阶段,这就是常态化”。 

零星病例的出现也属于常态化范围。现在不是流行而是散发和局部暴发。散发的原因,一是常见的集体活动会带来聚集性发病,传染源可能是家庭成员;再者就是社区传播,比如一栋居民楼里出现好几家感染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一个病不可能总是暴发,中间会有些零星的患者出现。这些患者可能是当地的,也可能像湖北的新增病例。此案例是患者已经生病两个多月,病情越来越严重,但没去看病,一直在家中。 

5月7日吉林省舒兰市一位洗衣工确诊新冠肺炎,到5月12日,这个疫情传播链条上共有22人确诊。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郭秀花对《财经》记者分析,近日的本土病例新增是小概率事件,是可以接受的。任何事情都有个拖尾,会有个别的反复出现,这是正常的。大部分人的病毒潜伏期是14天以内,有的患者达20多天,这都是偶尔会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病毒不是说一刀切下去就会全部消灭,是一个慢慢消退的过程。 

在胡善联看来,吉林舒兰和武汉出现的新增病例是在可接受的范围。“这种情况属于意料之中,不可能说清零就一个都没有了。出现上百个、十倍以上的病人增加就不得了了。另外,就是在查不出原因的情况下,今天10个,明天忽然100个、200个、300个再跳上去,这种情况我们才称之为第二次疫情来到了”。

文 | 《财经》记者信娜 实习记者李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山区月罗路2101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