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患者临床会出现哪些症状?

共济失调,什么是共济失调?生活中,也许人们并没有听说过此病。但在临床上,共济失调是以急性发作或亚急性损害神经中枢的疾病,发病高峰为二到三周,若治疗延误受损神经继发则可能引起偏瘫,严重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共济失调的病因对于共济失调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共济失调的病因主要有哪些呢?


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


“共济失调”发病原因复杂,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紊乱、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简单的说这种病发病的原因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复合性疾病。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哪怕简单的运动都需要身体的很多机制进行联合才能完成,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甚至有一些目前我们国家现阶段都没有研究清楚,不过大体上来说共济失调一般为感觉性、前庭性、张志忠大夫认为经常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也是发病原因之一,但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


1、在初期时的症状通常表现为下肢共济失调,其症状为在行走时步履不稳、无法长时间站立、肢体摇摇晃晃等。动作的反应也会相对的变得迟缓,准确性也会出现变差。

2、在中期时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在说话时发音异常,含糊不清以及音调异常,且在吞咽时会感到困难,容易呛咳。眼球运动出现障碍,在转动时不平顺,以及影像会出现重叠、分散的现象。肢体运动出现不协调,无法进行写字等。

什么是共济失调?身体出现这些异常,建议你去看看医生

3、在晚期时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说话极其不清楚,甚至无法讲话。肢体出现无法站立的症状,需要使用轮椅。最后会逐渐失去意识,昏迷不醒,个别患者也会引发其他重大疾病危及到生命的。


健步清言饮中有关肝主筋脉,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气血濡养经络骨结等论述,是临床的理论基础。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亏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人体的损伤必然影响到整体,因而整体治疗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共济失调是指自主运动不协调或不规则,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和感觉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疾病,以及小脑与大脑皮质、脑干、脊髓传导通路疾病,表现为步态、躯干、四肢和语言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见于外周神经传^神经中断,脊髓后根、后柱、内侧丘系、顶叶损伤致位置觉(本体感觉)受损,引起步态异常。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者首先容易出现行走时两脚分开、站立不稳、容易摔倒的现象。其次,也会出现语言不清、言语缓慢、爆破样发音等语言功能障碍。再者,在进食时会出现明显的呛咳等咽喉部肌肉协调功能差的表现。如果是...

遗传性功能失调主要与基因突变有关,有家族遗传的背景。遗传性共济失调症大多在20~40岁的时候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如果有严重心脏并发症,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少部分患者会因为病情的逐渐严重,最终导致卧床不起...

共济失调,中成药调理效果也要根据病情以及患者自身情况来确定。共济失调主要是小脑萎缩的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站立不稳摇晃,不能单腿站立走路时会出现左右摇摆,少数小脑萎缩的患者,会出现全身肌张力增高以及出现...

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共济失调有什么症状?共济失调是如何引起的?下面一起来看下。

1共济失调是如何引起的

  1、年龄的老化,年龄老化是发生共济失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都逐步减退,从而使机体免疫力减退,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2、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多以脑外伤多见,其它还有脑肿瘤性疾病都可以引发共济失调。

  3、中毒因素,包括有药物中毒、CO、酒精的中毒等。

  4、维生素大量的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E是共济失调患者不可缺少的元素。

  5、遗传因素,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病变性病,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

  1、前庭性前庭系统向心传导平衡信息,引起体位、视线调节和空间定位感觉等的平衡反应。病因有:①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特发性双侧前庭病;②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③天幕下肿瘤。

  2、小脑性小脑为运动的调节中枢。这些结构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控制下才能完成的。病因有:①遗传性;②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③血管性如梗死、出血;④炎症性如急性小脑炎、脓肿;⑤中毒如酒、食物、药物、有害气体等;⑥脱髓鞘性;⑦发育不全或不良;⑧遗传性;⑨外伤;⑩钙化;⑾畸形。

  3、感觉性深感觉向中枢神经系统反映躯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病因有:①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病;②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颅底畸形、脊髓病、肿瘤;③脑干血管性疾病如梗塞、出血,多发性硬化、肿瘤;④丘脑顶叶通路或顶叶血管性疾病、肿瘤。

  总之,共济失调的发病原因还是是比较多的,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卫生习惯,加强锻炼,一旦患上疾病要立刻上医院就诊。

  共济失调西医治疗方法

  共济失调目前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可用针刺治疗,体疗及肢体功能锻炼,也可有各种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肌注、口服卵磷脂等。晚期患者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弓形足可行矫形手术或穿矫形鞋等。 本病发展缓慢,如无严重的的心肺并发症,多数不影响寿命。少数患者卧床不起而残废。 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作为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干细胞移植分化的神经元补充减少的脑细胞,分泌的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小脑组织中的神经细胞发挥功能,可以从结构及功能上修复、改善神经系统疾病,从而可以改善小脑的控制功能障碍达到治疗共济失调的效果。

  (1)处方: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8克,当归15克,丹参20克,熟地20克,淮山药10克,牛膝8克,杜仲10克,威灵仙12克,鹿角胶10克,炙草6克。

  加减:肢萎无力明显加附子、桂枝;站立无能加补骨脂、巴戟天;肉萎形瘦加黄精、枸杞;肢体颤抖振摇加天麻、钩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中益气汤、振颓汤、附子理中汤、琼玉膏。

  (2)处方:熟地20克,萸肉8克,龟版20克,鳖甲2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白芍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牛膝10克,牡蛎20克。

  加减:肢萎干枯加黄精、石斛;肢挛僵直加僵蚕、蜈蚣、伸筋草; 肢颤抖动加天麻、钩藤、羚羊角;烦躁难眠加酸枣仁、磁石;掌热颧红加玄参、石斛;舌强语蹇加白附子、全蝎;骨萎畸形加补骨脂、地鳖虫;阴阳两虚,加附子、黄芪、淮山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大补阴丸、虎潜丸、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滋生清阳汤、滋荣养液膏。

  (3)处方:熟地30克,鹿角胶20克,杜仲12克,肉苁蓉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龟版20克,鳖甲20克,当归10克,阿胶8克,牛膝10克,桂枝8克。加减:若病得自幼年加狗脊、淫羊藿、巴戟天;筋挛艰行,加威灵仙、桑枝、鸡血藤;肢颤风动,加全蝎、蜈蚣、僵蚕;神疲力乏,加黄芪、附子;骨痿畸形,加骨碎补、牛脊髓;筋枯肉萎,加白芍、枸杞、黄精;舌强语蹇,加白附子、全蝎;神志呆愚,加益智仁、首乌、灵芝,或加菖蒲、郁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金刚丸、鹿角胶丸、振颓丸、益髓汤。

3共济失调的表现是什么

  1、一个是患病初期会出现的一些的症状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患者是会出现一些的下肢共济失调的症状的,这个时候我们是会发现患者有一些的走路不稳的现象,常常步履蹒跚的样子,肢体还会出现一些的晃动的。反应能力也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差的表现的。

  2、接下来患者就是会出现中期的一些的症状了,这个时候患者是会出现说话的一些问题了,我们会发现患者说话是很不清楚的,也是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音调的,说话常常的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语速特别的慢。这个时候患者有可能都不会进行写字了,吞咽也是会有一些的影响了。

  3、共济失调的患者如果是出现了晚期的症状就是会出现说话都说不清楚,有的时候就是不会说话了,这个时候有一些的患者四肢已经是没有力气了,也不能很好的站立,这个时候就是要坐轮椅了,患者的智商也是会出现一个下降的,然后就是会事情意志,最后就是昏睡不醒了。

4共济失调要做哪些检查

  (1)指鼻试验 共济失调时则表现为动作轻重、快慢不一,误指或经过调整后才能指准目标。小脑半球病变时则表现为同侧越接近目标时共济失调越明显,因辨距不良可常超越目标。感觉性共济失调时,睁眼共济运动无障碍,但闭眼时则出现明显的共济失调。

  (2)跟膝胫试验 小脑损害举腿和触膝时因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常摇摆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时,患者的足跟常寻不到膝盖,下移时摇摆不定。

  (3)快速轮替试验 小脑损害时动作笨拙,节律不均。

  (4)反跳试验 小脑病变时患者常导致动作过度而捶击自己。

  (5)过指试验 前庭性共济失调时,上肢下降时偏向迷路有病变的一侧;感觉性共济失调时,闭眼时常寻不到检查者的手指。

  (6)趾-指试验 患者仰卧,上举大脚趾来触及伸出的手指。

  (7)起坐试验 小脑损害的患者髓部和躯干同时屈曲,双下肢抬起,称联合屈曲征。

  (1)小脑性共济失调 应检查脑CT或MRI,以排除小脑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及小脑变性及萎缩等。

  (2)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如定位病变位于周围神经应检查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如考虑在后根病变或后索病变应检查肌电图、诱发电位、病变部位的MRI,脑脊液检查,或脊髓造影检查。考虑在丘脑或顶叶时最好检查脑CT或MRI。

  (3)大脑性共济失调 应检查脑CT或MRI、脑电图等。

  (4)前庭性共济失调 可检查电测听、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检查等。

  1、患者坐在低的治疗床上,背部不支持,足平放地板上,手扶前方桌上,让他伸展脊柱、前倾骨盆,同时尝试用视固定使头在空间定向。一旦能正确完成,治疗师通过对他的肩、骨盆、膝和踝关键点的分别压缩帮助他了解其身体部位和位置,增加本题感觉的输入。

  2、在低的治疗床上,练习向各个方向转移体重,练习骨盆的运动,进而让他抬起一手并探取物品。但仍要保持躯干稳定、骨盆前倾和脊柱伸直状态坐位Ⅰ级平衡。

  3、一旦患者能不用支持地稳坐片刻,就轻轻地推或拉他,使他的重心轻微地移位,以激发他的自动态平衡反应坐位Ⅱ级平衡。

  4、一旦患者能使双上肢游离地进行其他活动,就要让上肢在空间不同的地方定位、控住和交替轻拍,促进他对肩胛带的控制。

  5、让患者坐在一个高度与椅子相近,并由治疗师稳定住的体操球上,双上肢支撑在前方小桌上,在保持骨盆前倾和脊柱伸直的情况下,利用球的灵活性练习向各个方向转移体重坐位Ⅲ级平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判断患者有无共济失调可通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