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产生产后耳鸣?

  今天,只和大家谈一谈什么是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自助和治疗。  

  其实,产后抑郁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差不多八成的产妇在产后一周左右经历了被称之为babyblue的产后抑郁,其中九成会逐渐好转,但是仍有一成的产妇长期被抑郁所困扰,成为了被诊断的产后抑郁症患者。

  产后抑郁症是当事人之外的任何人无法体会的一种情绪状态。

  患者自己感受到的是情绪极度敏感,一点点小事都可能让她爆发,内心脆弱,沉溺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在他人甚至丈夫看来,产后抑郁症患者是在好吃好喝好照顾中的矫情,是无事生非,是无理取闹,是不可理喻。

  这种认知的差别让很多患者在产后婚姻亮起了红灯,甚至于各奔东西。  

  那么到底什么是产后抑郁症呢?患者为何被产后抑郁症困扰?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通常在产后2周-6周内发生,部分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有的甚至持续数年。

  产后抑郁症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在6%~30%。

  首次妊娠罹患产后抑郁,再次妊娠则有20%~50%的复发率。

  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

  目前,医学上还倾向于将整个孕产期的抑郁合称为为孕产期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为持久的情绪低落、落泪和不明原因的悲伤。她们常常感到孤独、空虚、郁闷,常常会因小事发脾气、哭泣。

  也常常包括易激惹、焦虑、害怕和恐慌等症状。对生活缺乏兴趣,以前感兴趣的事情也常常让她们高兴不起来,也不愿意和他人交往,甚至会自责、内疚,觉得自己不好,照顾不好孩子,没有用,担心和怀疑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产后抑郁症还常常包括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早睡、疲倦、乏力、便秘等生理症状。此外,产后出现没有原因的失眠、头痛、身痛、头晕、眼花、耳鸣等也要考虑是否患有产后抑郁。

  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缺乏信心等认知症状。

  严重的还可有自尊心减低、失望感和无用感,这类患者可能会自杀或伤害新生儿。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一般的抑郁症是有一些区别的。

  首先与妊娠期间的内分泌巨大变化有关,尤其是产后24小时,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理因素。

  妊娠后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

  另外有研究发现,临产时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高峰,产妇情绪也比较高亢,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迅速降低,产妇情绪开始低落。  

  其次生育过程的大量消耗尤其出血使一部分产妇的身体无法承担是产后情绪低落或者产后感染、发热、产妇患有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三,产后部分产妇中枢神经系统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

  第四,产妇怀孕期间的重大变化也容易导致产妇情绪低落,比如搬家、工作变动、亲人丧失、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

  第五,丈夫较少照顾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产妇缺乏家人精神上的支持,会让产妇产生心理压力,导致产后抑郁;

  最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过高,也很难适应新妈妈的角色,抑郁质的新妈妈也更容易患有产后抑郁症。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至今无统一的判断标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1994年)中制定的:具备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必须具有1或2条,且持续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会功能已经收到严重影响。

  2、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

  4、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按照各个产妇心理因素或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将有助于减少PPD的发生。

  1、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PPD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

  重视办好孕妇学校,鼓励孕妇及其丈夫一起来上课,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

  2、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提高产妇对分娩自然过程的感悟。

  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

  3、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

  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

  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指导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指导工作,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辅导产妇家属共同做好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工作。

  对以往有精神抑郁史、或出现有情绪忧郁的产妇要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产后忧郁症的发生。

  患有产后抑郁症产妇和家属怎么办

  1、家人尤其是新爸爸的关心、照顾、陪伴至关重要。

  2、多吃有助于改善情绪的食物:西芹百合虾仁、香菇豆腐、桃仁鸡丁、瘦肉、坚果、绿色蔬菜、深海鱼、红豆都是不错的选择。

  3、适当的帮助产妇按摩肝经穴位、三阴交、足三里都可以改善产妇情绪。

  4、积极帮助产妇寻求心理帮助

  (1)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疗法又称支持疗法。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2)人际心理治疗: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患者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3)音乐疗法: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4)焦点转移: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5)行为调整法:鉴于女性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6)倾诉宣泄法: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7)角色交替法: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8)自我鼓励法: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实现法: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可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具有毒副作用小,服用简便等特点。为当今很多发达国家治疗抑郁的一线用药。代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或选择服用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

  ①曲唑酮:是弱抗抑郁药,对严重抑郁效果相差。对抗焦虑、失眠的轻中度抑郁是最佳适应证。

  ②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适用于各种抑郁状态,起效快,无特殊禁忌证,但肝肾患者慎用。

  ③米氮平:本药的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是一种新型抗抑郁剂。

  ④吗氯贝胺:它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对焦虑抑郁混合状态效果也较好。

  物理疗法相对于药物相比,具有无副作用、依赖性疗效显著的特点。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这种物理疗法是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它通过提高5-HT的分泌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强神经细胞活动的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个体抑郁情绪的效果。通过促进分泌具有镇静作用的内啡肽,能够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之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另外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改善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起到对抑郁患者的各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

我今年28岁,耳鸣有一年多了,好像是产后才有的,如果睡眠好早上就不响,睡不好就小声响,一到下午,尤其是在肃静的屋里特响,就像进了大型生产车间一样.
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我估计你可能是因为产后身体比较弱,所以导致精神虚弱,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耳鸣的症状了,建议多做些活动,即使是在屋里简单地做做保健操也是管用的,身体好了睡眠的质量自然提上去了,这样耳鸣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了!
多注意锻炼身体,只有身体好才会有精神!
  •  耳鸣是患者在耳部或头部的一种声音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为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亦可出现于内、外、神经、精神等科的疾病中。耳鸣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5000年前就已有描述。正常人在特殊条件下也可出现耳鸣,如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几乎每个健康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耳鸣。
    这是由于人体呼吸、心跳、血液循环、关节活动、肌肉收缩或耳部血管的搏动等所产...
  • 可能是你的耳朵里的残留物太多导至的,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不管有什么病,越早看医生,得到康复的可能就会越大~~!
  •  估计是肾虚耳鸣,服用知柏地黄丸五六盒即可治愈。祝你如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后耳鸣是怎么回事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