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初中毕业了,想提前了解下有关常德哪里有焊工培训基地, 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

无论是博士电工,还是核电焊工;

无论是光网高工,还是航天技工;

人人身怀绝技,敢于挑战不可能,

个个能工巧匠,善于凝聚正能量。

舍家为国的“工人院士”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身上再疼,手上的工作也不能停下来。”

东海之滨,三门湾畔,一座世界领先的核电站正在夜以继日地建造着。

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是世界首台AP1000核电机组,使用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核岛内,管道就像人体内的血管一样,繁杂而又缜密,“AP1000主管道施工及焊接不仅是国内没做过,全世界也没有类似经验。”中核五公司副总工程师、核岛主系统安装分公司经理李建直言。

完成这个“前无古人”工作的,是三门主系统队焊接班班长罗开峰和他的团队。2016年,罗开峰获得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技能大奖”,这个奖素来被誉为国宝级的“工人院士”。

1990年,罗开峰毕业参加工作,就毫不犹豫选择了焊接,父亲是一名核电施工一线管工,罗开峰说自己是名标准的“核二代”,“我从小就被管道上规则排列的月牙状焊缝条纹所吸引”,幼年时,勤奋刻苦的“工匠精神”在罗开峰心里埋下了种子。

参加工作第二年,他就凭借优秀的焊接技术夺得了中核五公司青工技能大赛第一名。不久之后就被任命为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主管道焊接研究的中坚骨干,主管道是核一级设备,是核电站中最核心的设备之一,素有核电“大动脉”之称,而当时的中核五公司没有任何主管道焊接的相关经验,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作为试验的核心成员,他认真钻研,仔细分析,总结焊接的心得和体会,每道焊接完成,他都会认真地拾起地上的焊丝头,对每一条每一层的焊缝消耗、焊接收缩做一个详细的记录,并及时与攻关小组成员沟通分享,这些数据都为主管道的收缩变形控制方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现场焊接时,他严格按照工艺规程,精心施焊,使主管道变形的精度控制在0.8mm,主泵法兰面水平度控制在在千分之一毫米以内。经过他焊接的主管道焊缝,均是100%的一次性合格,从未出现过任何缺陷返修。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一期、二期工程、三门AP1000核电一期工程,这些都是罗开峰参与建设的核电站,“精度要求高、焊接难度大的任务,就找罗师傅”,同事们评价,罗开峰就像中国核电在世界上的形象一样——靠谱。

罗开峰的手粗厚结实,手心都是十多年的老茧,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手背和手臂上一个个烫伤留下的疤痕,“在焊接过程中,被烫伤更是家常便饭。身上再疼,手上的工作也不能停下来。”罗开峰的团队成员介绍,“老罗穿过的工作服,没有一件是完好无损的。”

AP1000核电机组,因为是世界第一,所以很多施工中没有先例可循,核心设备“大动脉”主管道焊接采用的TIG自动焊接工艺,就是我国核电建设领域面临的新课题。

作为三门主系统队焊接班班长,罗开峰要用手中的焊枪将主管道完美缝合在一起。他介绍,自动焊接速度快、光线强,眼睛必须紧盯屏幕,稍不留神焊接就会出错。经过连续5个月的艰苦施工,罗开峰带领他的焊工团队出色完成了AP1000主管道焊接任务。所有焊口目视、液体渗透、射线探伤检测均一次性100%合格。

夏天最热的时候,核岛内温度超过50度,罗开峰要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带着防护罩,连续工作超过10个小时,“最长的一次从早晨7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脱下防护服,脚彻底软了,严重脱水。”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27年间,罗开峰潜心研究焊接技术,练就了一套焊接绝活,在业内获得“先锋焊匠”的美誉。

2015年,罗开峰的儿子高考时,正是三门核电2号核岛的主管道焊接关键时刻,考试前一天晚上,罗开峰给儿子的短信,至今仍然保存在手机里:“儿子,明天就要高考了,是不是有点紧张,小时候你常说,有爸爸在,就不怕,虽然现在我们彼此在远方,但爸爸永远是站在你身后的大树,你永远是爸爸心中的骄傲,儿子,加油”。

舍“小家”而顾“大家”,这就是一个大国工匠的坚守。

中国电信上海西区电信局营维渠道运营中心高级技师——“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事。” 汪晓彤 摄

1997年,当18岁的徐珺从上海电话局技校毕业成为一名线务员时,根本想不到自己学的技术在几年后就完全“归零”了。20年来,从电话到网络,从窄带到宽带,再到光纤入户,徐珺见证了中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自己也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高级技师,并且成为业内认可的“中国光纤接入第一人”!他有五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并荣获“全国劳模”称号。2016年,徐珺当选为首批“上海工匠”。

或许有人会说:线务员的工作不过是“放一根线”,这也能成“工匠”?事实上,这根线如何穿进房子,大有学问。

家里的宽带升级到光纤,网速可以翻十倍,但是光纤入户往往要在墙上打洞,不少用户因此放弃了。2012年9月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中国电信展台上的徐珺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他用零距离的光网入户操作演示,将标准化流程暗管入户、螺栓拉钩等创新技术一一呈现在公众面前。困扰客户破墙打洞的问题迎刃而解。

如何把光纤妥妥地穿进各种管道,徐珺练就了一手绝活。比如判断暗管是否通畅,一开始采用的是价值50万元的工业内窥镜,但时常会发生管道扭曲内窥镜失灵的情况。于是,徐珺发明了成本只需几元钱的吹管器。吹管器用一根与暗道相符的管路制成,每次测试前,他们都会在所有暗管上贴上餐巾纸,往吹管器里吹气,如果暗管那一头的餐巾纸被吹掉,就说明这条暗管是通着的。

几元钱的工具能创造几十万元工具的价值,这对徐珺和同事来说是个不小的鼓舞。在公司的支持下,徐珺团队继续创新,推出了“暗管入户四小工具”——吹管器、牵引绳、穿线器和控油瓶。徐珺还有众多的小发明:FTTH工作台包、穿墙机器人……这些诞生于一线的创造发明解决了光纤入户布线中的主要问题,使上海电信暗线穿通率从10%提升到了51.6%。

2012年,徐珺团队接到了为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安装光纤的任务。这幢公寓建于1936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一般电锤难以打穿。一开始,业委会和居民担心破坏建筑结构,极力反对安装光纤。面对这样一座历史保护建筑,徐珺和同事花了5天时间,利用自制改进的器具巧妙布线,没有破坏建筑的一丝一毫,就使暗线入户成功率达到77%。居民们从一开始的反对、怀疑转为信服、敬佩。之后,徐珺团队又相继完成了蔡元培故居、毛泽东故居的光网改造工作,让上海的老建筑里也飙起了高网速。

对于实在无法“暗管入户”的,如何让用户接受明线布放?徐珺经过多次测试,最新布线技术——隐形光缆研制成功,这也是中国第一根被成功布放的隐形光缆。隐形光缆极像钓鱼线,粘在墙上,不仔细看的话,几乎看不到,穿门走线很方便,且不影响装修美观,用户接受度很高。

多年的一线服务和创新实践经历,让徐珺积累了丰富的装维经验和技术心得,勤奋的他把这些经验编成教材,出版了《徐珺宽带操作法》《FTTH装维实用教程》《线务技师/高级线务员技师》《宽带终端安装维护》《暗线入户操作法1.0》等,免费提供给通信行业的装维员们。

由于光网安装维护是一门新技术,新员工数量多,且苦于无处培训,徐珺便挤出一半精力为同行传授技能。首先由上海电信牵头成立了“徐珺”班,随后上海市总工会和人社局授牌成立“徐珺创新工作室”,5年来,为中国电信集团装维人员培训授课共计3万人次。实训基地获得了“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称号。徐珺工作室还获得市人社局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徐珺说,自己与“匠”还有一定距离,“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事。”他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中国年轻的线务员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并能够站到领奖台上。连续四年,他的工作室都鼎力支持中国选手备赛。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密密麻麻的光网组成了一座城市的神经系统,而神经末梢延伸到了每栋房子、每个家庭。当我们在家中顺畅地追剧、刷微信、买买买时,不应忘记,有无数个徐珺在默默奉献、静静守护。

“大材小用三清博士

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博士生当工人,一样可以出彩!”

本科、硕士、博士学历都在清华大学完成,被班组同事笑称为“三清博士”的谢邦鹏,2008年毕业后却自愿进入上海浦东供电公司,戴上安全帽,当了一名继保工人。响当当的“博士”成了普通“蓝领”,同伴们总觉得“大材小用”了,可谢邦鹏怀着“用学识创造价值”的信念,扎根于普通的一线岗位,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用年均10项“发明创新”的骄人成绩兑现了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博士生当工人,一样可以出彩!

刚进入浦东供电公司后,谢邦鹏被安排在继保班。一开始,他觉得自己一个堂堂博士生,应付日常工作应该绰绰有余。但第一次参加现场抢修,他的踌躇满志就被打破了。10千伏李冰哈雷开关站内,分段自切保护屏上“自切未就绪”指示灯始终点亮。谢邦鹏仔细对照图纸查找各个回路,却迟迟查不出故障原因。后来工作负责人只轻轻推上了一枚小开关,就准确无误的说出了问题所在。而这位负责人,只有中专学历。

如同当头棒喝,谢邦鹏明白了现场经验积累与学校理论知识同样重要。于是,他决定沉下心来,重新开始。翻开图纸,学习每一个符号的含义;核对设备,弄懂每根接线的原理;记录下现场工作流程,搞清楚每一个步骤的缘由——谢邦鹏主动向班组长要求派给尽可能多的工作。从那以后,谢邦鹏成了班组里拧螺丝、接线头、看图纸、做笔记最多的人。渐渐地,谢邦鹏掌握了现场工作的要领,也从班员成长为负责现场技术分析的现场工程师。

当真正进入角色后,谢邦鹏开始思考如何发挥出博士生的能力和能量。2011年,谢邦鹏参加一个主变回路的检修。检修中要卸下20多个继电器,拧开400多个螺丝。两三个小时干下来,大伙儿手都抬不起来了。“现在连汽车换轮胎都用电动工具了,是否可以设计一种专用工具?”带着这个想法,谢邦鹏自己画图纸设计,经过试验,拆装电磁型继电器的组合式电动套筒在2012年投入使用,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有了这套工具,即便是女同事,一个人也能完成20多个继电器的螺丝拆卸。

2015年,浦东沿江10平方公里供电配网高可靠性示范区开始建设,谢邦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QC、科技项目等进行科技创新研究,发明成果显著提高了运维检修水平和生产工作效率。

迪士尼站的送电面临新挑战。谢邦鹏和同事们对技术方案和现场情况的反复研究,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并运行了一套110千伏变电站站内微网系统。这项技术在全国是首创,集成了光伏发电、储能、整流逆变、充电桩等多个模块,也是新能源应用于站用电供电的首次尝试。

近年来,谢邦鹏先后参与了《新体制下配网线损管理分析与研究》《变电站接地网防腐设计技术的研究》等多个创新性科技项目的研究,曾获多项优秀论文奖、专利成果奖,2015年,谢邦鹏还高票当选“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他曾先后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独立提出了“模块化预制式二三次铭牌”“继保设备电动拆装专用成套工具”等创新性内容,所研制装置、工具等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仅2012年至今,就已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多项。

两个月前,鉴于出色的工作业绩,谢邦鹏被安排担任了公司的运检部副主任。在新的一线管理岗位上,谢邦鹏与他的伙伴们继续着创新实践,为确保浦东乃至上海的供电安全勤勉服务。

“自讨苦吃的航天技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平凡的工作,用心用智才能做得不平凡。”

王曙群,目前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不过,熟悉他的人更喜欢叫他“老王”,也不知道这个称呼是谁先叫起来的,47岁的他,已经被人叫了十几年的“老王”了,许是因为他在航天装配岗位已经工作了28年。

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再到前不久刚刚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上,都载着由王曙群团队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从最初的原理机到最后的正样件,每一台对接机构都曾经过他手。在他看来,是对接机构,成就了他的成长。

1989年6月,从技校毕业的王曙群,进厂做了一名钳工。工种普通,他却不敢有一丝倦怠。看中了他的兢兢业业,1996年对接机构初期研制时,厂里把钳工技能最好又最肯学习的他抽调到研发组,负责对接机构装配及参与研制。从此,“老王”的岗位就定在对接机构装配上,一晃16年过去了。

“平凡的工作,用心用智才能做得不平凡。”“老王”如是说。研制对接机构的初期,一直无法满足要求,且数据变化毫无规律可循,但他坚持寻找突破口。在150万个数据中,他提炼出了钢索紧固螺母的旋转角度与钩间距、钢丝绳张力及绳轮角度之间的量变关系,形成了每变化1度的装配对应关系表。

他还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设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3个多月缩短至40天。其中,丝杠安装座的三维尺寸装调定位工装研发投入使用后,效率比人工装调提高3倍。

“老王”是个苛刻而且追求完美的人。此次天舟一号有一项任务,就是要验证在轨补加技术,因此在对接机构上多了4套液路浮动断接器。对接器件更多了,任务更忙了。有次,天舟一号上的对接机构差动组合在测试区测试时,输入效率后输出,呈现衰减状况。根据设计工艺,输出效率参数仍属于正常范围,可以不做改进调整。但始终追求精业的“老王”却自告奋勇,要把输出效率提高。

在同事看来,他这么做,是自讨苦吃。他却废寝忘食研究了3个月,最终找到了问题症结,经过改进后,输出效率比设定的参数最低值提高了10%。谈及此事,“老王”语重心长地表示,到了太空中,燃料是非常珍贵的,提高设备的输出效率,就能降低能源消耗,为其他系统节油。

作为八院首批总装领域首席技师,“老王”现在除了要忙科研试验,还要带团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王”说,自从院里设了首席技师办公室,他就干脆将自己的办公桌和开会的大圆桌紧挨到了一起,平日里定期举办一些前沿技术跟踪学习会,碰到科研测试不顺的时候,团队也会在这里召开技术攻关会。

“如果是以前,来了记者我一定宁可去实验室搞研究。”“老王”坦言,自从开始带团队后,他现在想得更多的是要学着交流沟通、把每一次遇到的问题形成总结经验,固化成书面材料,编制成青工培训教材,把自己的绝技绝活传授给别人。

近年来,他先后完成论文15篇,申报专利5项,他负责编制的火箭导弹总体装配工的教材,成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火箭总体装配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专业技能培训的教材,通过实训基地的平台,近三年来为企业培养了42名高级工,17名技师。

“老王”未老,匠心已生根。去年,“老王”被评为首批上海工匠。日历翻过一页又一页,“老王”上下班“早来晚走”的节律却没有更换过,诚如他所言的那样:“坚守,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敬业,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主管建造师——“生产一线虽苦虽累,却能更好地磨练和充实自己。”

53岁的陶国全,是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造船一线勇挑大梁的唯一一位女性主任建造师,是公司首屈一指的技术、技能复合型(双师型)专家。在她不到1.6米的个头里,似乎蕴藏着使不完的力量和用不竭的办法,她的敬业和专业,使她在被称为“男人的事业圈”的造船行业里,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掌声。

1981年,尚不满18岁的陶国全刚高中毕业,就顶替父亲进上海船厂当了一名船舶电工。“那时候,受父亲影响,觉得人学一点技术傍身很重要。”陶国全说,在进入上海船厂前,她没有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是从3年的学徒生涯开始积累的。

船舶行业辛苦高危,忙时不分冬夏。在寒风刺骨的严冬,她爬上10多米高的船桅安装桅灯,在热浪滚滚的盛夏,她钻进闷热的舱室排装电缆……

随着工作的深入,陶国全越发觉得专业知识匮乏。1984年她参加成人高考,进入上海船舶公司联合大学电器自动化专业,白天依旧工作,到了晚上学习大专课程,坚持了4年。

有了大专文凭,又有一线岗位的经验,船厂想要把她调到设计所担任电装设计技术员,但陶国全更喜欢在一线工作,她主动提出回车间一线技术组专攻电器调试工作。她说:“生产一线虽苦虽累,却能更好地磨练和充实自己。”

工作以来,她参与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半潜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勘探三号”、我国第一批出口28.3万立方英尺冷藏集装箱船、第一批出口欧洲的12300吨集装箱多用途船,以及系列集装箱船、散货船、重吊船几十艘。

如今的她已然是一名通晓公司建造的所有船型全船设备调试工作的技术专家,也是高技术船舶建造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佼佼者。

2010年,上海船厂承接了全球第六代钻井船TIGER系列项目。该项目是我国首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深海钻井船项目,从方案设计到船体建造,包括重要设备采购、全船设备安装调试,都由上船公司牵头“一手包办”。

2013年,陶国全主动应战,担任该项目首制船TIGER1的主任建造师,成为了该船建造的协调“总管家”。首制船的工作量,相当于建造10艘中型集装箱船,但技术难度要高更多。为了使全船几十个生产区域,几百名工人,上百个工种,有效推进建造工程,陶国全将“家”安在钻井船上。白天,她在钻井船的各个区域来回穿梭,熟悉船舶性能构造,关注着每一个施工进度和细节。晚上,她挑灯夜战,翻阅大量图纸和资料。小到一个螺帽的缺失,大到各种先进设备调试的失误,许多次先于其他人发现问题,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更改,避免错误施工。

在一次检查中,陶国全发现水密门遥控操作台面板的编号错了,如果返工成本高又费工时,她想到了船员房间的报警装置会采取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来增加或更改指示灯的作用,可以借鉴此法,在错误的台面上覆盖一层印上正确标识的塑料薄膜。她的提议很快得到了船东的同意,避免了延长工期30天。

如今,全球第六代钻井船项目已在2015年3月、12月成功完成了两次海试,2016年初还获得了美国船级社颁发的完工证明,证明该船已具备离厂条件,可以交付使用。

在造船行业工作了35年,陶国全在一群“铁血汉子”们都叫苦不迭的造船工作环境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眼下,她的梦想新航标就是让全球第六代钻井船,可以早日航向深海,物尽其用。

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

(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制

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年)的通知》关于“建设一批对接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精神,根据湘教发〔2011〕13号文件精神和《湖南省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规划》,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方案》,结合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十二五”规划和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基地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规模,申报该专业基地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该基地所依托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属省教育厅确认的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是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精品专业,已有25届毕业生,连续多年该专业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500人左右,现有在校学生1463人。为把该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示范基地,我们将加强基地体制机制、硬件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基地服务本区域支柱产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为了确保在三年内实现上述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常德市和澧县“十二五”发展规划,均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重点,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常德市机电产业规模在全省机电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中联重科在常德灌溪工业园和汉寿县工业园均建有基地,而且收购了原湖南车桥厂,已在市郊建起了千亩厂房,使得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工人的缺口达到万人。澧县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创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引进了一批机械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如澧县运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澧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员在技术人员中所占比重为60%。因此,加快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培养培训符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先进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机电类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展社会培训,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本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在维修观念、维修制度、维修质量、作业方式等方面都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再加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机电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出现,多种先进技术相互渗透,机电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更高。例如电梯等机电产品越来越电子化、控制集成化,保养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机电行业、产业带来了新的革命,技术落后,技能老化成为制约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的一大阻力。只有通过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更高要求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管理和销售的基础性技能人才,并为学生、培训学员今后的继续学习和提升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才能妥善的解决好上述问题。因此,加强本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加强了基地体制机制建设

基地通过“校企联盟”等方式,与澧县隆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泰安锻造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三一重工等10多家企业开展一般性合作。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澧县隆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建生产基地,为学校提供生产线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共同进行生产管理。湖南泰安锻造有限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建热处理班,提供生产订单,为该专业提供毕业实习岗位。与上述企业合作,学校开办了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办企业兰江金属结构件加工厂,能进行金属结构件的加工生产。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考核。企业与学校实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按照企业生产形式组织,借鉴企业管理规范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专家负责指导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以企业标准,按项目、按模块的培训标准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进行评价,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机制。

本基地共有24个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7327平方米,总工位1613个,设备设施总价值近890.6万元,50%以上的实训室和设备设施能进行生产性实训,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的需要。从2007年起,该基地正按照模块教学和项目教学要求,逐步将上述实习实训室改造为能满足教学的技能教室。基地生活配套设备设施齐全,有两栋专门的培训楼,能提供120个培训学员的床位,满足210名培训学员的住宿公寓和300名培训学员的就餐食堂。2011年将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本基地依托的专业有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教师共68人,现有在校学生1463人,轮训学员每期100人,生师比为22.9:1。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其中具有高级讲师职称的副教授16人,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共56人。有周乾静、毛彩东、王本为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主干课程教师彭署、覃业杰、康银宇、汤云清、杨孚春、宋贤宏等,他们具有丰富的实习实训指导和培训经验。初步建设起了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15名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4、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

本基地的实习实训课程电工技能与训练、焊工工艺学、车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模具钳工工艺、可编程控制器等主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手段。在电工与电子技术、焊接技术、车工技术、钳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中,专业教师与技术辅导员已开始采取给学生设计实训项目,布置实训任务,规定上交作品的规格与质量要求,再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目前,本基地的教学计划中,专业课总课时为1710课时,其中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为890课时,达到50%。融入了机修工、电工、焊工、车工、钳工、装配工、模具钳工、数控铣工、数控线切割工等考证必须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毕业生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比例达100%。学生的毕业实践作品绝大多数来源于生产现场,绝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5、拥有较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基地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师共同开发了工学结合的主干实习实训校本教材《电梯安装基础》《电工技术》《钳工技术》3本,培训指导用书《车工技术》《焊工技术》2本。本基地有图书2912册、电子图书8万册、实习实训和培训项目相关软件130套。学生阅览室有座位300个,电子阅览室有计算机300台。该基地在校园网上建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库。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利用试题库进行自我测评。

6、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

该专业面向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举办培训班,先后开展了“电弧焊”“气体保护焊”“钢模”“冷塑模”“机修”等应用技术的推广与咨询。每年举办8期――10期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在1200人次以上,接纳区域内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500人次以上。基地与澧县隆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泰安锻造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办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办企业兰江金属结构件加工厂,进行金属结构件的加工生产,年生产经营收入达180万元,经营收入的30%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教师还通过现场指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为湖南汽车车桥厂、澧县宏达机械厂、津市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和本专业技术领域就业人员提供了项目和技术改造咨询,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30万元。

    1、基地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地和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与深度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2、实践教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能够满足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实习实训教室还在建设之中,能够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职业环境的实习实训室尚待进一步建设。网络资源库有待进一步丰富。专业主干课程校本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

    3、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实习实训资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强。

    4、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年)的通知》关于“建设一批对接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精神,根据湘教发〔2011〕13号文件精神和《湖南省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规划》,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方案》,按照“高水平、高效益、有特色、现代化”的要求,以生产性实习实训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强化实施进程推进、监督检查指导、政策机制调控的管理,大幅度提升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培训大批素质优良的机电类技能型人才,为区域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为目标,培养培训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应用型人才。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带动实践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建设结构合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提高生产性实习实训质量,增强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基地建设出特色、上水平。

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基地建设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机电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企业,发挥我校联合企业联办基地的优势,依托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硬件环境,构建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三年建设,把本基地建成“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训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的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1)体制机制建设目标

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重点,由我校、澧县隆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泰安锻造有限公司和中联重科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发起成立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对基地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将该基地建设成为具有技能培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产品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的“产教一体化”基地。

(2)硬件环境建设目标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设施建设,以满足本专业领域1500多名在校生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新建一栋培训楼以满足1000人次的社会培训和500人次的外校学生年实习任务。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完成机电相应工种的高级技能鉴定工作和其它行业性培训认证。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队伍,生师比在20:1以内。制订合乎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管理制度。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或高级职业资格,全部为“双师型”教师;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达到20人以上,外聘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中级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养5名以上的高级讲师,继续培养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

    形成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块,科学规范的模块教学计划、环节、方法、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高效务实的实训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

(5)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目标

    利用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建设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形成完善的教学和职业标准、开发相应的教材、课件、软件等资源,完全对外开放,实现校校、校企共享,满足教师实践教学需求;创建网络互动平台,初步实现网上答疑及学习者自主学习等需要。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

    建成功能齐全的“产学合作中心”,服务区域内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实行区域内职业学校资源共享。创新培训模式,形成立体式、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服务区域内相关社会职业培训。为区域内实习实训项目建设、管理和师资培训提供指导与服务。面向企业开展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提供技术推广服务或经营策划服务。

(1)学校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将充分满足专业实习实训需求,实习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到18258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形成校内基础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逐层次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学生实习实训任务中,进行金属结构件加工,变消耗性实训变为生产性实训、盈利性实训,通过来料加工和机电产品生产,基地每年为学校创收200万元以上。

(2)建成省内一流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除完成本专业实习实训任务外,还可接收周边3所以上学校年均500人次以上的实习实训任务,承担师资培训100人次以上。

(3)社会服务面显著扩大,基地与社会、与更多的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每年培训指导各类人员2000人次。将通过学校科技服务平台,更深度地参与区域内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改项目,成为企业应用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4)以基地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相关专业将更紧密地结合地方行业企业发展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地相关专业学生拥有中级双证书率达到100%,年终就业率、一次性就业率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5%。

(1)形成校企共建的基地建设模式特色。该基地将深化与澧县隆兴机械有限公司、湖南泰安锻造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2011年下半年开始与中联重科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深度合作企业达到三家。继续与大长江集团、人本集团、湖南汽车车桥厂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办学。将申请相关部门挂牌认定为该工种培训基地和职业资格鉴定所,将开办校办工厂,发挥实习实训、生产加工、应用技术推广和产品生产开发的综合作用。

(2)形成“校内工学交替+校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将构建起“低年级学生以在校内做工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在校外做工为主,校内工学交替与校外工学交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地与之配套的硬件环境、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将全面启动。学校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半工半读”试点学校,该基地依托的专业被列为全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试点专业。

(3)形成师资培训、职业培训为主的社会服务特色。基地是挂牌认定的“湖南省特殊工种培训基地”,该基地将成为区域师资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区域机电类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技术开发与推广中心。将主动承担湘西北车工、焊工、钳工、数控加工技术等特殊工种的师资培训和相关工种的培训、考试和考核。

依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以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重点,由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澧县隆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泰安锻造有限公司和中联重科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发起成立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对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作的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按照校企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在三年建设期内,将该基地建设成为具有技能培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产品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的“产教一体化”基地。

    基地以“校企共建”为建设模式,用于教学时是实习实训场所,用于产品生产时,是生产车间,功能转换便捷; 以“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运行机制运行,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校企文化融合;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实现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办法,形成鼓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合作企业优先录用人才的制度和环境,确保基地建设有序进行。

    政府主导,行业支持,学校为载体的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共建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共同开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训室按企业车间形式建造,按企业标准管理;“生产共抓,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

生产性实习基地体制机制建设进度表

政府主导,行业支持,学校为载体的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共建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隆兴公司、泰安公司提供设备与技术建设具有50个工位的生产车间,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实现金属结构件真实产品生产,对外劳动力转移培训50人次,总产值达到60万元。

再建1个生产车间,工位数达到100个,完全满足学生实习需求;为周边中专院校及劳动力转移提供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等实训项目,对外培训100人次;中联重科提供生产订单,初步实现规模生产,完成产值80万元。

形成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启动对外教师认证培训及技能鉴定;依托3家联办企业,建立兰江金属结构件加工厂,实现总产值120万元

“生产共抓,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

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校企文化有效融合;结合企业生产产品,开发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寓教于产,教学项目和案例来自产品生产比例达到50%以上。

教学项目和案例来自产品生产比例达到80%以上;初步具备产品研发能力;实现企业技术、标准、设备校企共享

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引进企业6S管理模式,实现产品生产企业化、实习教学生产化。

推行项目化实训,实训教学按企业工作流程实施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

制定并启动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等。

完善监控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估:建设水平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等。

全面实施质量动态监控与评估: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服务功能等。

生产性实习基地体制机制建设资金预算

政府主导,行业支持,学校为载体的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共建模式

“生产共抓,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

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

一是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目标;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制订科学的工作计划,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建立专业建设监督机制,确保建设质量。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设施建设,以满足本专业领域1500多名在校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新建一栋培训楼以满足1000人次的社会培训和500人次的外校学生年实习任务。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完成机电相应工种的高级技能鉴定工作和其它行业性培训认证。

为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实施“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岗位能力需要及技术发展方向,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按着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整合实训场地和购买设备,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建成机加工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中心、虚拟仿真软件设计实训中心和兰江金属结构件加工厂。新建一栋培训楼和完善已有学生公寓设施,能够满足社会培训及外校学生实习要求,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所建设和管理,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基地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①机加工实训中心:通过建设,此基地能完成钳工基本技能、焊工、车工、铣工、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提高学生普通机械加工能力。②数控技术实训中心:不断添置新的设备,完成现代加工技术训练。③虚拟仿真软件设计实训中心:实现真实专项实训前的模拟操作和模具设计提供有效途径。④兰江金属结构件加工厂:为实现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性实训提供有效途径。⑤培训楼:为师资培训和外校学生实习提供硬件基础。⑥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机电项目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其它行业性认证。

硬件环境建设进度一览表

整合现有资源将各基本实训室按功能组合在一起。

各基本技能实训室添置设备,具备相应普通工种培养条件。

各基本技能实训室添置设备,完全具备相应普通工种培养条件。

2台数控车床和1台数控铣床。

4台数控车床、2台数控铣床和1台线切割。

6台数控车床、3台数控铣床、1台加工中心和2台线切割。

虚拟仿真软件设计实训中心

50台电脑,50节点的数控仿真软件,投影仪、CAD软件。

100台电脑,50节点的数控仿真软件,CAD软件和Pro/E软件。

100台电脑,50节点的数控仿真软件,CAD软件、Pro/E软件和UG软件。

建成兰江金属结构件加工厂。

运用校企共建的工厂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零件或项目加工。

运用校企共建的工厂完成真实任务加工及机电设备安装、控制、调试和维修。

培训楼建设报告及相关手续报批。

完善培训楼内部设施建设。

开展机电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

开展其它行业性培训认证。

硬件环境建设预算经费为1244万元,详情见下表:

 经费预算(万元)

虚拟仿真软件设计实训中心

①组织领导: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科学制定本专业硬件环境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关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管理。②制度保障:制订一整套规范的制度,通过科学的运行管理,确保硬件环境建设顺利进行。③资金保障: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向重点建设的硬件环境项目倾斜。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硬件环境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队伍,生师比在20:1以内。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制订合乎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的管理制度,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或高级职业资格,全部为“双师型”教师;直接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达到20以上,外聘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中级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较高的师资队伍水平:培养5名以上的高级讲师。继续培养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按照“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并举、技能水平与素质提升并重”的原则,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逐步优化师资结构,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队伍。培养一批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于一身,具有创新精神、德技双馨的骨干教师;重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专任教学团队;通过校企联盟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职,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最终打造区域知名度高、省内一流的优秀教学团队。

①管理机制:制订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管理制度,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和发展机制,强化对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的管理。②师资队伍结构:队伍要稳定,生师比在20:1以内;通过滚动开展培训、引进、轮训、评聘等形式,使所有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全部为“双师型”教师。③师资队伍水平:通过学习、交流、培训、项目开发等形式,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5名以上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级讲师,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提升整体队伍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进度一览表:

成立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管理机构;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

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

制订认定、选拔标准;实施培养的年度计划、方案;启动专项培训、实践锻炼、职称评聘长效机制。

制订、实施培养的年度计划、方案;生师比在20:1以内。

制订、实施培养的年度计划、方案;完善、并实施相关机制;中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

制订、实施培养的年度计划、方案;启动学习、交流、培训、项目开发等长效机制;启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高级讲师的培养。

制订、实施培养的年度计划、方案;启动职业道德培养计划、方案。

制订、实施培养的年度计划、方案;完善、并实施相关机制;有5名学术水平较高的高级讲师、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制订、实施培养的年度计划、方案;启动兼职教师的评聘。

制订、实施培养的年度计划、方案。

完善、并实施相关机制;人数达到专任教师的22%,全部具有中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

师资队伍建设预算经费一览表:

 经费预算(万元)

①成立工作班子,科学制定建设规划与方案,负责规划的管理。②制订工作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力争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有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块,科学规范的模块教学计划、环节、方法、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高效务实的实训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

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出发点,打破原有单一落后学科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模块化实习实训与教师培训实施方案。通过反复调研,建立可操作的阶段实习实训单元教学计划及考核标准,建立严格高效务实的教学组织实施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实施和质量。

①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培训实施方案:经过反复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原来课程建立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开发校本培训教材。②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经过调研、与企事业共同开发各阶段实训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与现场紧密结合,确保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要的实训要求。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③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并动态调整,加强过程管理和终结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度一览表:

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培训实施方案

汇集、整理调研材料,与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实训教学模块内容、目标、教学计划、方法和环节。

完善各阶段模块,开发部分校本培训教材。

完善模块化培训教程,开发校本教材。

调研、与企事业共同开发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确定制度评价体系初步方案,与现场紧密结合,确保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要的实训要求。

完善考核制度,考核组织和评价体系。

动态调整考核制度,考核组织和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管理

建立学校-教务处-专业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机制,形成制度。

在具体实施中创新机制,健全制度。

形成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机制,过程管理和终结管理相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预算经费为55万元,详情见下表:

 经费预算(万元)

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培训实施方案

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管理

①组织领导: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科学制定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关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管理。②制度保障:制订一整套规范的制度,通过科学的运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顺利进行。③资金保障: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向重点建设的践教学体系项目倾斜。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在硬件方面,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习者核心技能培养。在软件方面利用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建设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形成完善的教学和职业标准、开发相应的教材、课件、软件等资源,完全对外开放,实现校校、校企共享,满足教师实践教学需求;创建网络互动平台,初步实现网上答疑及学习者自主学习等需要。

采取教师自行开发与制作、与专业公司合作、收集整理已有资源等方式进行共享型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优质互动平台,为全省职校同类专业和企业提供共享平台。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计划见图一。

①建设实践教学资源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建设,教师、学习者在职教新干线开通个人空间,教师上传资料,建成实践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②实践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③网络课程实训教材:采用自建和合作方式建成3门网络课程实训教材,学生能够网上在线学习。④多媒体课件: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⑤视频教学资料: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⑥习题库和技能考核库:自行开发、收集、购买各专业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进度一览表:

实践教学资源信息交流平台

由专业人员建设教学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在职教新干线开通学校及专业学生、教师个人空间。

专业教师在个人空间上传相关专业资料。

建成专业教学资源信息互享交流平台,完全对外开放。

实践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

参考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初步确定专业课教学标准。

建一门专业课网络课程。

新建一门专业课网络课程。

新建一门专业课网络课程。

专业基础理论课课件化。

部分专业技能课多媒体课件

每门专业课和模块建设有多媒体课件

基本项目和模块视频教学资料

综合项目和技能模块视频教学资料

车工、钳工、铣工技能鉴定考核题库

电工、焊工、绘图员技能鉴定考核题库

数控车工、模具设计、数控铣工技能鉴定考核题库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预算经费为72万元,详情见下表:

 经费预算(万元)

实践教学资源信息交流平台

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

①组织领导: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科学制定本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关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管理。②制度保障:制订一整套规范的制度,通过科学的运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顺利进行。③资金保障: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向重点建设的实践教学资源项目倾斜。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完善社会服务能力的机制建设。建成功能齐全的“产学合作中心”。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利用专业设备先进、技能人才优势,服务区域内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实行区域内职业学校资源共享;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形成立体式、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服务区域内相关社会职业培训;

为区域内中职学校学术实习实训项目建设、管理和师资培训提供指导与服务。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以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为平台,面向区域“校企联盟”企业开展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推广服务或经营策划服务,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的原则,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继续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功能完善的实训条件,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项目合作,强化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的功能。

①服务社会激励机制:以“突破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核心,建立考核指标,实施奖惩激励等措施。②产学合作中心:以“产学合作”为模式,构建“产学做”一体化的平台,提升专业领域的社会培训、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③教育培训服务:年接纳职校学生实习实训与师资培训600人次,为社会年培训1200人次以上。④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开展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基地生产性收入每年在250万元以上,生产经营利润的15%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进度一览表:

建立考核指标,制订相应的考勤、奖惩制度。

修订实施组织与激励管理制度。

成立实施组织,制订产学合作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

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

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实施、完善产学合作中心管理机制。

成立培训机构、组织,制订职业培训管理制度;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年接纳区域内职校学生与师资培训600人次,为社会年培训1200人次。

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年接纳区域内职校学生与师资培训600人次,为社会年培训1200人次。

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完善、实施相关机制;年接纳区域内职校学生与师资培训600人次,为社会年培训1200人次。

成立相应机构、组织,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年生产性收入在250万元以上, 15 %的利润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

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年生产性收入在250万元以上,15 %的利润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

制订年度实施性计划、方案;完善、实施相关制度;年生产性收入在250万元以上,15 %的利润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预算经费一览表:

 经费预算(万元)

    ①组织保障:成立相关的工作班子,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具体负责规划的落实。②制度保障:制订一整套规范的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确保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顺利进行。③资金保障: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向重点建设的教育培训服务项目倾斜,同时,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1、成立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组成和基本职责。

职  责:全面领导本校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对学校建设项目的规划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成立项目建设评建办公室及工作小组

副主任:周乾静  毛彩东

责: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贯彻执行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决定,具体负责学校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检查。组织对各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年度投资计划进行论证、审核和统筹。制定项目建设的有关管理文件,并监督实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汇总上报项目建设的相关动态数据材料及项目进展情况,并通报有关部门及学校各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工作。

负责人:张亚雄(分管实习实训工作副校长)

组  长:毛彩东(体制机制)

副组长:王本为(实践教学资源)  彭  署(师资队伍)

成  员:覃业杰(实习实训)  康银宇(实践教学体系)

职责: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工作,制定项目建设的有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及时报告和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编写项目验收申请报告、总结报告,并做好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职责:负责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的监督。负责工程项目预算的审核,参与年度建设指标或单项工程竣工的验收,负责工程项目的结算、统计与审计工作。参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工作。

职责:负责建设项目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内外宣传工作,及时发布建设信息,向省教育厅有关部门上报相关信息。负责学校建设项目网站开发与维护,保障建设项目网站正常运行。及时跟踪建设项目进展,汇总与审核建设项目的建设信息,并及时发布。

职责:项目建设监控组,负责检查项目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督导总体项目的执行。

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及分工细则,制订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加大领导和管理的力度。

1、建立理论学习和研究的长效机制。紧紧围绕为澧县承接产业转移和机械制造技术升级与实习实训、职业培训服务,充分利用干部例会、研讨会、讲座、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教职工大会等形式,引导广大干部和职工牢固树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发展观和为地方机械制造技术升级、职业培训服务的观念。

2、积极稳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地建设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一批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进入基地建设领导班子,切实优化基地建设领导班子配备。确保待遇切实向生产性实习实训一线倾斜,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3、制定《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全员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学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管理,要特别注重把专业实训过程管理与专业实习实训效果的评价结合起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制度。一是全面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补充制定相关的创建工作制度,确保创建工作在制度的规范下进行。二是对创建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学校把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职工岗位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创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确保创建目标按期实现。三是建立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根据建设的目标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将创建工作与学校行政干部和专业教师的聘任、评先、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四是对项目建设中的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监控督查、资金管理、信息反馈等工作进行监督。建立监控信息系统,执行年报制度、督查和改进制度、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健全保障机制。将定期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增强项目建设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上级领导机关的督查、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保障等相关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规范管理程序,坚持制度管事,制度管人,保证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五是对建设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滚动实施、绩效考核评价的管理办法。各项目负责人依据建设方案执行年度的建设计划,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年度检查结合平时的督察进行,由建设工作联合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分项目建设的进度、经费落实及使用、质量和效益等进行检查,对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项目建设期满,各项目负责人提交申请验收报告,由建设工作联合办公室组织专家验收,并对项目建设工作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加强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建立过程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按照“及时跟踪、随机抽查、年度评价、项目验收、项目整改和变更”的过程管理模式,建立项目建设专门空间,即时反映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包括项目建设状态数据和阶段性建设成果,随时接受省教育厅及有关专家的网上检查和监督。项目建设期内,主动接受省教育厅的过程管理,随时迎接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对项目建设随机抽查进行现场考察。坚持专家论证与学校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将责任、绩效与奖罚挂钩,执行科学规范的立项、建设与管理程序,按照详细的方案进行操作,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并按照实施进度,按年度计划接受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直至项目建设完成,以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开展。

基地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省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和其他投入(指中央财政投入和学校投入)四个方面。本建设项目共需投入建设经费约1618.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9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15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10万元,其他投入45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47.8万元,学校投入111万元。

学校制定了《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建设经费实行专户、专帐、专款使用,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层层落实,跟踪过程,监测绩效。对项目建设所需投入硬件的采购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阳光采购,确保资金使用能够到位,节约高效。

    本建设项目分三个阶段,在三年时间内完成。

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编制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填写建设任务书、进行项目申报的基础上,实施2011年度计划。依托专业,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引进企业联合办基地,加大硬件环境建设的力度,建立适应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和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初步产生实习实训、生产经营与师资培训效益。

    第二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2012年进度计划。巩固基地建设的成果,依托专业,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调研,优化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和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扩大实习实训、生产经营与师资培训效益。

第三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2013年进度计划。总结并推广基地建设的成果,依托专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推广各种基地运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和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进一步扩大实习实训、生产经营与师资培训效益。年底迎接省教育厅终结评估验收。

基地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省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和其他投入(指中央财政投入和学校投入)四个方面。本建设项目共需投入建设经费约1618.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9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15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10万元,其他投入45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47.8万元,学校投入111万元。其中2011年投入528万元,2012年投入740.8万元,2013年投入350万元。

省级财政投入900万元。其中2011年投入300万元,其中5万元用于体制机制建设,230万元用于实训楼硬件环境建设,2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5万元用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万元用于实践教学资源建设,20万元用于社会服务能力。

2012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实训楼硬件环境建设。

2013年投入300万元,其中5万元用于体制机制建设,230万元用于实训楼硬件环境建设,2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5万元用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万元用于实践教学资源建设,20万元用于社会服务能力。

(二)地方财政投入资金主要用向

地方财政投入150万元,2012年用于实训楼硬件环境建设。

行业企业投入110万元。其中2012年投入60万元用于实训楼硬件环境建设。2013年投入50万元用于实训楼硬件环境建设。

其他资金投入458.8万元。其中2011年投入228万元,其中13万元用于体制机制建设,92万元用于实训楼硬件环境建设,53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34万元用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7万元用于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9万元用于社会服务能力。

2012年投入230.8万元,其中12万元用于体制机制建设,132万元用于实训楼硬件环境建设,44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11万元用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5万元用于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6.8万元用于社会服务能力。

分年度经费预算安排表经费预算总表(万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毕业读技校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