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盛华工作压力大吗?在那里工作前景如何?

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万宝盛华——全球开创性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于1994年首次将业务拓展至中国大陆.万宝盛华业务发展战略就是提供专业化人力资源外包整体解决方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价值,支持中国正飞速发展的劳动力市场.文章运用二手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旨在研究在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之下,万宝盛华(中国)的业务发展战略及战略实施情况.通过对万宝盛华业务开展情况的分析,对比现在中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中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部分资源由于网络原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哦~

  当今社会,人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各类组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工作,进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新兴专业之一。而目前掌握过硬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十分紧缺,据了解HR的人才缺口在全国达50万人以上,人才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自2006年成立以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育了无数优秀的专业人才,他们带着东软的烙印和痕迹,在各个领域内发光发热。

  周梦雨, 2011届毕业生,现任埃森哲信息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咨询顾问(SAP HCM实施顾问)。

  徐甄, 2016届毕业生,现任抚顺市望花区宣传部科员(辽宁省选调生)。

  刘宸滔,2018届毕业生,曾就职于百度人力资源部HRBP团队,现任光之树科技人力资源部HRBP专员

  郝澍, 2018届毕业生,现任赛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ERP咨询方向)。

  朱恩函, 2018届毕业生,曾就职于百度搜索事业部,现任想想科技(大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刘思宇,2020届毕业生,现任亳州市徽善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CEO,南京十二朝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CEO,生泽国际集团企业咨询师。

  李佳男, 2020届毕业生,现为辽宁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刘顶, 2021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除上述同学外,人力资源管理系每年也为百度、京东、智联招聘、猎聘、万宝盛华、美世、埃森哲、SAP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此外,还有部分同学选择在毕业后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深圳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利物浦大学、莫纳什大学、利兹大学、卡迪夫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培养与指导,让我们通过下面几个关键词来深入了解一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及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

  辽宁省教育厅于2018至2021年共批准4个人力资源管理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分别来源于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和大连工业大学(数据来源于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信息平台)。

表 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汇总表

  此外,专业现有课程体系涵盖《管理学》、《会计学基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3门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和《企业资源规划》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效提升了专业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麦可思最新调研数据,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为6359元,居学院前列。此外,根据极志愿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酬随着工作年限的稳步上升,发展潜力巨大。

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薪酬与其他专业比较情况(数据来源:极志愿)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分行业,在各个单位都会有需求,相关岗位包括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专员、绩效专员、HRBP、人事专员等。此外,毕业生也可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猎头顾问、人力资源管理咨询、SAP咨询顾问、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师等工作。

  2.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以产学结合为手段,实施“3+1”、“1321”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理论教学强调“精讲而多练”,实践教学强调“面向行业应用,进阶式实践教学”,并在大学最后一年,通过综合项目实践,全面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校便具备了一年的“工作经验”。

  3.专业人才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在信息化的潮流中,专业培养具有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优势的HR或e-HR专门人才,面对时代变化的挑战,能够快速适应。

  人力资源管理系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专业培养方案论证、课程共建、派遣实习生、企业交流讲座等方面展开合作,达到了互利双赢的效果。目前,有近50家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系开展校企合作活动,每年40%的专业核心课和100%的实践课由企业教师参与授课,有超过30名学生外派到猎聘、安永、万宝盛华、东软集团、惠普等企业参加实习实践、企业交流等活动,约占毕业学生人数的40%

组图 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实习

学科竞赛&创新创业

  自成立以来,我系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竞赛实现了知识向实践的转化。近3年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85项,省级奖项226项。与此同时,系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率达到90%,近3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8项,省级8项,并有多个创新创业项目成功孵化出实体公司。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培养特色鲜明,就业领域广泛,学生满意度高,且在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方面皆有不俗表现。欢迎大家咨询、报考!

据界面新闻消息,6月12日,万宝盛华集团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雇佣前景调查》。报告依据官方给出的数据,称今年夏天(7月至9月),中国内地将呈现三年来最强劲雇佣预期,今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或将因此得到充分缓解。

万宝盛华对中国大陆地区4231家企业开展调研,以此来了解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在2018年第三季度增加或减少员工的意向。结果显示,在2018年7月至9月间,中国大陆呈现三年来最强劲雇佣预期,11%的受访雇主预期增加员工人数,1%的雇主预期减少员工人数,64%的雇主预期维持现有的员工人数。经季节性调整后,净雇佣前景指数达11%,与2018年第二季度相比提升了2%,与2017年第三季度相比提升了6%。

本文图片均来自界面新闻

万宝盛华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大陆雇佣前景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上升,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首次在84个月中实现连续6个季度的稳步上升。万宝盛华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张锦荣认为,万宝盛华雇佣前景指数作为经济景气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标志着中国大陆趋势性的景气状态已经形成。“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包含减税策略,放宽准入限制促进自由贸易,加强区域经济整合的一带一路策略,及其他举措如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等,带动了就业。”

六大行业的雇主预期未来三个月会增加员工人数。服务业的雇佣预期最强劲,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4%,较上一个季度上升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8%。矿业及建筑业最低迷,净雇佣前景指数为5%,季度间与年度间相比相对稳定。

“官方数据显示,消费和服务业成为增长新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超过70%。服务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持续发展扩大,”张锦荣说,“近几年,国家为保护环境抵制非法开采,同时中国政府不断采取措施为房地产行业降温,显然这些因素相应会抑制矿业及建筑业的发展,减少就业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达到11%,较上一个季度上升4%,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张锦荣指出,制造业雇佣前景于2015年至2016年陷入谷底,但于2017年强劲上升,已经呈现出全国范围内基本复苏的状态。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产业,制造业的复苏将成为重要力量,并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经季节性调整后,参与万宝盛华雇佣前景调查的4个区域和5个城市的雇主均预期2018年第三季度增加员工。其中华北区、北京、华南区与广州的雇主预期最强劲,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2%。成都的雇佣预期最低迷,净雇佣前景指数为8%。

张锦荣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武汉为首的中部地区推出人才吸引政策、“抢人大战”逐渐蔓延至全国的现象从侧面反映出经济景气程度和企业用人需求上升的趋势。“抢人大战”的另外一个正面效应是今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得到充分缓解,虽然在一二线城市仍然存在区域性、阶段性的就业难问题。

万宝盛华调研发现,各大规模的雇主均预期未来一个季度增加员工人数。大型企业的雇主预期强劲积极,净雇佣前景指数为28%。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员工人数稳定增长,净雇佣前景指数均为18%。与此同时,微型企业的雇佣预期相对保守,净雇佣前景指数为3%。

季节间相比,大型企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大幅提升了16%,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均提升了7%,微型企业相对稳定。年度间相比,四种规模企业的雇佣预期均有改善。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快速上升。据德勤与投中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占到全球数量的38.9%,”张锦荣表示,“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在全球雇佣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在2013年至2017年间,中国企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了21万个就业岗位。”

张锦荣认为,2018年第三季度雇佣前景指数的持续向好预示着中国有望走出经济低迷,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五座城市已率先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即以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社会。整个国家要走出工业化阶段,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另外他警告称,16-59岁劳动人口自2011年达到峰值后逐年下降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加剧劳动力短缺问题,这将给制造业的全面复苏蒙上阴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要不要去万宝盛华入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