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精神分裂症,29岁本科毕业,还要不要读研?读完研毕业31岁还会好嫁人吗?

在中有一个原则,叫90/10原则,什么意思呢?比如你今天跟别人吵架了,你很生气,你会觉得是吵架引起了你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上,引发你愤怒的90%的原因是由于你过去的经历,而今天导致吵架的事件只占10%。
其实就是这样两种力量:一种是我安全、我信任,所以我平和、我接受、我理解、我包容。另一种是,因为我不够安全,不够相信自己,所以我防御,因为我不愿意接受我不好。为什么不能客观的去看待这件事呢?为什么会发火呢?
很多时候是目前的情形触发了你原有的经历,即和原有的经历重叠了,如果这个人格平和,基本上没有什么挫折经历,经常受表扬肯定心态比较好,属于那种安全型人,则较容易客观看待事情,如果对方属于那种一贯的被父母批评多了,被别人瞧不起、不自信,这样的人当你说他不好的时候,他重叠的是什么印象呢?“我又挨批评了”“我又犯错误了”,“他不喜欢我”,这是他的自动思维。所以他第一反应是“你认为我不好”,其实内心是什么?“我自己不够好”,重叠了过去的一些不良的经历。
所以对于冲突,我们基本的认识应该是什么呢?不是因为你不好,也不是因为他不好,只是因为你扣动了他的扳机,他也扣动了你的扳机,冲突表明两者之间需要沟通。你需要理解他的过去,知道他何以如此。他也需要理解你的过去,知道你为何如此,这就是有效的沟通。争执过程中,你一言我一语,嗓门越来越大,怒气越升越高,尽管你们都在讲话,讲很多很多,但这是无效的沟通。
吵架时谁声音高谁就有理吗?
我们的理解是声音越高越虚弱。别看吵架的时候剑拔弩张,谁都想显示自己厉害,其实,表现的越是很厉害的人越自卑。也就是说一个越的人,他往往有时候越伪装自己,用防御的一些形式来显示自己,“我不怕你、我很厉害”,所以有的人是先拍桌子后发火。
为什么?拍桌子是为自己壮胆的,是意识层次的,表现越厉害的人,越是腹中空,他并不真正的厉害,他并不自信,他是虚的,厉害、拍桌子都是他的铠甲,装的很强大,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强大所以我生气。越张牙舞爪,吵的越厉害,说的越多的人越是弱者。
当我们在这么去看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神经也放松很多,不用再装强大了,夫妻之间更要真实。
吵架的背后表达的是强烈的关注需要
一种情绪实际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它包含着相互对立的另外一种情感。这里教大家一些技巧,分清相互对立的情感。比如侵略性它对立的情感是什么?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有一对常常半夜打架的夫妻,身体冲突很激烈,我看他们打的时候,我知道,其实女人是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注意的,是爱不够。尤其是要提醒男性注意,当一个女人用侵略、攻击的行为来表达她愤怒的时候,她是爱不够的,是你对她身体的关爱不够。
吵架是表达渴望注意、渴望关注、渴望身体的接触的,因为最强有利的沟通还是身体的沟通,语言有时候是苍白的,所以我们还要识别对方的对立的情感,不管它表面的现象,这就是心理的妙处。
要看她潜意识,看她的内在,一个情绪背后有对立的情绪,侵略的一面背后是什么?渴望温柔和亲近。当一个人非常愤怒的时候表达的是什么?是要用愤怒来表达她的力量,其实是她觉得我憋得太久了,我太委屈了,平时我太弱了,这里面有多少压抑的东西在里头,多少被忽略,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她用这种身体的强大,声音的高度来表达自己。
所以一定要看她的,看她内在的情感。一些人说生活平淡、苦闷,那是什么?渴望意义和目标,他需要探索新的生活目标了,需要找到生活的另外的意义了,所以他渴望转变。
如果我们能够读懂对方的情绪,读懂他内在需要的时候,两个人才会真正的默契。
为什么生活中越是亲密伴侣
越无法直接讲出心中所想?
吵架可能是伴侣之间最激烈的一种表达方式了。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即使是以这种方式,内在的需要也未必会被真实地表达出来。这一方面可能是缘于当事者未必清楚自己潜意识中的真实需要。但为什么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亲密关系中还是不愿意去向对方明确表达呢?
首先,这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会在孩子未来与外界的互动中呈现,特别是亲密关系。一个人是否具有清晰的人我界限、充足完备的自我(价值)认同、正向的异性认知,这些全部是生命源头——父母所给予的能量,只有顺畅流动,才有可能拥有和谐、美满的。
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也会作为一种家庭成长经验被子女承袭。
另外,从小情感上受过伤的孩子会把自己内心掩饰起来,形成一种防御机制,造成很多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问题。最常见的例子,明明想要对方留下来,但是口里说:你走,谁怕啊?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人都是群体的动物,如果我们把目光从单一的原生家庭进一步向外扩,会发现社会文化也会束缚人的自然表达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含蓄。不光亲密伴侣之间,你会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也经常言不由衷地表达,更别提对于“爱”与“关切”的私密流露了。头脑与身体的连结感受被切断,很难由心而发表达,而情感表达的障碍根源上还是对于身体和性表达的晦涩和犹抱琵琶半遮面。
作为比较,我们看到性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里,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对身体感受的真实表达”,只要是不违背社会规范,那么两个人之间的亲密表达是很自然的。
社会文化在赋予一个人性别角色、社会身份时,也会束缚人的自然表达。比如很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都遭遇过类似的“教育”:男人就得扛着,哭什么哭!可是坚强就一定得是男人的吗?哭就一定得是女人的吗?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没有按照个体活在世上基本的需求来教育,而是先按照一个社会认定的“男人”或“女人”的思路去套,从而造成两性表达方式的差异。
如何真实、有建设性地表达?
1、尊重对方,学会管理情绪
在互动过程中,往往容易模糊掉的边界就是“尊重”。因为亲密,所以反而忘记了双方之间本该有的一份尊重的距离。很多夫妻情侣吵架就爱摆事实讲道理,其实该沟通的是情绪。只顾着自己说,不听对方的感受,这种沟通也是无效的,还非常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中,压力大、节奏快,情绪很容易积累。在亲密关系中体察和管理情绪非常重要,能量总得找一个出口,不然就乱窜伤人。
2、走出“你应该懂我”的误区
很多人对于另一半的不满总是伴随着这样的疑问:连这都不懂,还是我要的人吗?要允许他/她不懂。为了让对方理解,我们必须得说。不把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方如何包容?自己表达清晰,对方才能知道如何回应。
学会辨识自己的“安全感”,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切忌两人一天24小时绑在一块,要求对方只有自己一个朋友——每个人都得有社交圈子,自己的朋友和业余生活(可以培养共同圈子和朋友)。更不要一天到晚紧盯对方,压榨得没有喘息空间,这很糟糕。渐渐地对方会变得不是不懂你,而是懂了后害怕你,想要逃离。
3、不要期待“完美改造”
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期待“完美伴侣”的存在,但是太渺茫了。于是有的人就把这种期待转变成了“改造”,还口口声声“都是为你好”“是想让咱家幸福”“根本不是为我自己”……
以自己的方式爱别人,是很容易的,而如果能够以对方喜欢的方式来爱,来理解,才是大爱。
更好的爱一定含有牺牲和包容:我不能保证像你一样爱你,但能保证像爱我自己一样爱你。
千万别抱着一种你错我对的观念来沟通,要记住:家庭琐事里面没有对错。对错的概念只有在法庭上判别。
总是计较争论你错、我错,都是在积累互相伤害,两口子交流要谈感受。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都是靠情感沟通解决的。
如何听到对方真正在说的话是需要努力学习的功课,而如何听到自己内心真正所想表达也是一辈子的修行。每个人若能被对方真正听见,就会有被重视的感觉,而听懂伴侣话语里的弦外之音,就会发展出更深厚的感情关系。
前面谈到两性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虽然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赋予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差异的存在。伴侣之间进行沟通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到这些差异,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男人较为注重讲话的逻辑,研究事情的前因后果。当他找不到连结时,会听不到重点。如果女人说:“今天雨下得好大,百货公司周年庆还要一大早去排队。”他会听不出这几件事中间的关联性和逻辑。但其实女人讲这些话只是在描述一种心情,或者是想要你去接她。
女人很希望男人能听出她的“期待”,但通常是大失所望。而女人在倾听过程中,经常会觉得男人太目的性。他们说话常会省略“铺陈”,直接把心里想要的讲出来,听在女生耳中,会认为“原来你就是为了吃这顿饭才出来”或是“原来你就是要跟我上床”,误解就产生了。
两性在倾听时,有个“时间差”。女性的倾听时间实时、随时、长时;男性则会规划时间,他有时并不是那么喜欢倾听。有国外研究显示,男性在出门前4分钟以及进门后4分钟,是最不想讲、不想听的时候。偏偏女性最爱在那时讲话,急于分享,喜欢问“钥匙带了没”、“xxx买了没”或一进门就开始报告今天发生什么事。
下次,不妨在他休息、放松到一个程度之后(想讲话,也比较能够倾听)再说些甜蜜的条件交换:“我们很久没有出去旅行了”“那个包我看很久了”“哪天陪我回去看看爸妈吧”……避过沟通地雷带,会让双方都更愉悦、更轻松,也更亲密。
*转载声明:本文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尊重版权,如存在文章/图片/视频/音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新手咨询师,我太难了!

很多新手咨询师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接待来访者时感到慌张,不知道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害怕被来访者移情,从而产生抵触的情绪;面对强势的来访者的不断攻击,自尊自信心不断受挫;抓不住来访者的问题重点,对自我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经验不足和认知限制引发了不好的感受,对感到悲观……

  • 一个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到底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 为什么经过了心理咨询师相关的考试却无法执业?

  • 新手咨询师怎么将理论赋能实践?

相信这些困扰和疑问是许多初学者、以及新手咨询师“出师”之前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德瑞姆-医院心理门诊见习班”能够帮助你!

德瑞姆-医院心理门诊见习班

见习班由执业精神科医生+共同带领,

理论授课+真实个案观摩+咨询实用技能精授+临床心理科门诊见习

咨询伦理与法律相关知识;街道、医院、公安系统联动干预流程;团体治疗设置等技术

精神科鉴别诊断与问诊技术

六大重症精神病的鉴别诊断、问诊技巧用药基本知识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加强临床心理咨询技能,培养独立承接个案及处理复杂咨询个案的能力!

促进,改善自我觉察力,拓宽咨询视角,提高咨询渗透度。

精神科主治医师签发临床心理科见习时数证明。

说明:课程内容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本见习班由执业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共同带领,授课+见习+团体督导方式完成。

课程周期十个月,每月1天面授(周日),1天见习

另:门诊见习工作日安排,每个学员10次见习,根据实际排班

上课地址:无锡市梁溪区清扬路137号 恒威大厦2812

 见习地址:无锡市某一三甲医院(市区范围)

宋文哲,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近20年;

累计个案小时数高达10000+;

国内资深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咨询师

史瑞君,临床心理学博士教授;法硕硕士;心理测评导师、督导师

朱逸溪,精神科临床经验近20年;心理治疗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养志康复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查主任,精神科临床经验近30年;三甲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

扫描上图二维码就可立马咨询

工作人员将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谢谢!

有了一定基础的知识储备,但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平台;或者缺乏督导时长和个案经历,实操技能难以得到检验和发挥;或者由于没有导师领路,缺乏观摩经验,迟迟领悟不到咨询对话的要领……

没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实操是成为专业路上的阻碍。

德瑞姆“医院心理门诊见习班”,在充分理解新手咨询师的前提之下,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见习+专业督导+就业推荐 ”4位一体的运作模式,真实的医院心理门诊实操场景,保证个案真实性、多样化、高频率

名额有限!赶快报名吧!

并能够透明地向别人表现这样的自我,

是我知道的世上最难的任务。

心理学巨匠卡尔 · R · 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里描述了经常问自己的10个问题,字字珠玑、醍醐灌顶,不仅对说是箴言,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尤其是第10个问题当中提到,他试图不评价别人,试图接纳他人的全部人格,因为任何评价都意味着上下、权力的关系,也就存在干涉别人成为他自己的可能性。

这些结论都有实证研究佐证,你可以大胆疑惑,也可以跟着他的思路不断认同。


罗杰斯的这十问,来源于对助益性关系特点的讨论。他分享了从研究和临床经验中得到一些想法:

1.在某种深层意义上说,我能否以某种方式成为在他人看来是诚实可靠、可以信任、始终如一的一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事实上我对当事人心生厌倦,或者满腹怀疑,或者感受到其他一些非接纳性的感受,而我又表现得似乎是始终如一地他,那么最终必然会被当事人看作是个心口不一、难以信赖的人。

我用”透明“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做人方式——要做到值得信赖,并非要求严格地前后一致,而是必须做到可靠的真实。

2.作为当事人,我是否能够将我真实存在的信息清晰无误地传达给别人?

比如,当我感到厌烦而我自己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传达给对方的内容就会包含互相矛盾的信息。我的话传达了一种信息,但同时我又用一种微妙的方式传达了我的厌烦,这就会使对方感到疑惑,使他对我无法信任,尽管他也没有意识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困境。

换一种奇怪的说法,那就是,如果我能够与我自己形成助益性关系,使我能够敏锐地觉察并接纳我自己的情感,那么我就十分可能与他人形成助益性的关系。

3.我是否能够体验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如热情、关怀、喜欢、欣赏、尊重?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的内心,而且也常常感到他人的内心中,都有对于这类积极态度的恐惧心理。我们常常担心,如果让自己自由地去体验对另一个人的,我们也许会陷入他人的圈套,可能会因为信任他人而大失所望,这些后果使我们心存恐惧。


我们倾向于跟他人保持距离——逃避与一种事不关己的疏离感,一种”职业化“的态度,一种非个人性的关系。

4.作为个人,我是否能做到足够坚强而独立于他人?


我能否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有必要,我是否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清楚地区分我的情感与他人的情感?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独立自主,因而不会因为他人的抑郁而气馁,不会因为他人的恐惧而害怕,也不会因为他人对我的依赖而感觉会有灭顶之灾?

我的内在自我是否足够坚强,从而不会被他人的愤怒所摧毁,不会被他人的依赖所控制,亦不会被他人的爱恋所束缚,而能自觉体验到个人独立与他人存在,具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和权力?


5.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


我是否能允许他人成为他的?无论他诚实或奸诈,幼稚或成熟,悲观绝望或傲慢自大,我都能够给他生存的自由吗?


法尔森一个有趣的小研究发现,自我调节越差、不太胜任的咨询师往往会诱导当事人与他保持一致,而他的当事人也倾向于模仿他的样子来行事。


作为明显对照,自我调节较好而能力优异的咨询师能够耐心地与当事人通过多次晤谈进行互动,而不去干涉当事人发展独立自主的人格的自由。


作为一名家长、管理者或咨询师,我个人乐意加入后者的行列。

6.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且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


我是否能够完全进入他人的私人世界,而丝毫都不想进行评价和判断?我是否能够做到十分敏感,在他的世界里行动自如,而不会践踏在他看来非常珍贵的意义?


我是否能够准确地意识并捕捉他的经验的意义,不仅是当事人已经明白意识到的,还有那些隐含不显、朦胧隐晦甚至以为是混乱无序的经验的意义?我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扩展我的理解的范围?


在治疗中,我常常有这样的深刻印象:哪怕是一星半点的共情理解——捕捉其含混的个人意义的努力,一点也不高明甚至笨拙的尝试——也会对当事人有所帮助。


当然,毫无疑问,如果我能清晰地阐发当事人经验中模糊不清的意义,那我对当事人的帮助会更加明显。

7.我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我的方方面面?我是否能够真切感受他的自我?我是否能够传达这种真切感受的态度?


经验已经告诉我,如果我的态度是有条件的,凡是我不能充分接受的经验领域,当事人就不能有所变化和成长。

如果我要更好地帮助别人,那我自己就必须不断成长,必须学会在这些经验领域中接纳自己。

8.在关系中我是否能够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


一项对当事人皮肤电的研究表明,当治疗师用一些仅比当事人的情感稍微强硬一些的词语做回应时,当事人的皮肤导电性就呈现一种更明显的下降;而对一些短语诸如”啊,你看上去确实不高兴“,指针几乎会滑到测量纸的边缘。


我想要尽量避免哪怕是一丁点的威胁,并非是因为当事人过于敏感,而是给予我的经验中形成的这样一个信念:如果我能完全使他免于外部的威胁,那么他就能够开始体验并处理他自己具有威胁性的内心情感和冲突。

9.我是否能使当事人完全避免外在评价的威胁?


几乎在我们生活的每一种状态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发现自己处于外在评判的奖励或惩罚的压力之中。


“那样很好”,“那是不妥当的”,“那个可以得到满分”,“那是一个全盘的失败”,“那是一场成功的咨询”,“那是一次差劲的咨询”,等等。


这种外部评判一直伴随我们从幼年走向老年,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我认为,对于学校、专门行业之类的机构和组织来说,这种评判具有某些社会作用。我发现自己就经常做出这种评价。


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外部评判无法促进个人的成长,因此我认为它们不是助益性关系的要素。

令人惊奇的是,从长远观点来看,一个积极的评价与一个消极的评价一样,都具有威胁性。


你告诉一个人他是好样的,同时也就暗示着你也有权力评判他是糟糕的。

所以,我现在已经明确认识到,如果我能使人际关系远离判断和评价,我就越能使对方达到一种境界,即了解到评价的焦点和责任的核心都在于他自己。


归根结底,他的经验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要由他自己来负起责任,无论多少外在的评价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所以我愿意致力于发展一种非评价的关系;我不评价对方,即使在我自己的情感中,我也不做评价。我相信,这样可以使他获得自由,去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

10.我能够真正与一个他人平等对话吗?


他正处在成为一个人的过程,而我也可能会束缚于他的过去和我的过去;正在”对话“的究竟是哪两个人?

假如在我与他的对话中,我把他当作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个无知的学生、一个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人或一个精神变态者来对待,那么在两人的关系中,我的这些概念中的每一个都会限制他成为可能的那个人。


耶路撒冷大学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 · 布伯有一句格言:“肯定别人!”这句话在我看来特别意味深长。

他说:“肯定意味着......接纳另一个人的全部人格......确认他,理解他,尊重他......促其变化......我在内心确认他,那么在他内心,关于这种人格......就能得到完善,能够发展。”


若能时时以此反思自己,相信我们都会更加幸福,并且终将达到一种独立的自我;如果你是一位,相信也会帮助别人获得生命的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毕业留学读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