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和免疫力有关系吗?

最近著名歌手吴克群患“突发性失聪”的报道引爆网络,歌迷们纷纷留言表示关心,祝愿他早日康复。但事实上,“突发性失聪”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疾病,它有多严重?能治愈吗?该如何预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突发性失聪”就是我们常说的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这是一个听力突然减弱或丧失的疾病,它跟中耳炎、外伤鼓膜穿孔引起的听力损失完全不一样。大多数人发病毫无征兆,可能你并没有感冒,也没有受伤,之前也没有耳痛,可突然某天起床就发现自己某一只耳朵听不见了!

突聋这个病近几年发病率明显上升。从日本的一组数据来看,1972年这个病的发病率为.cn图库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所谓听力障碍就是我们所说的耳聋,近年来,耳聋的人群也在不断的增加,耳聋对于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患者的生活和就业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

噪音是直接造成听力损伤的重要因素,也是耳聋的重要诱因。如长时间在一个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下工作或是生活,听觉细胞就会逐渐受到损伤。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情况。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一些外来的损伤,可能是车祸、直接损伤、剧烈震动等都有可能造成耳内组织器官的损伤

压力过大的累积是现今社会很多人发生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压力、疲劳等会使得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局部血管充血等情况,可能造成局部缺氧缺血的情况,若出现在耳部就会影响耳朵的组织功能,影响听力。

耳毒性的药物是造成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医学研究表明,能够造成耳聋的药物常见的有氨基甙类抗生素,还有一些抗肿瘤药物、利尿剂、抗炎止痛药等。

如中耳炎、听神经瘤等都是直接造成耳聋或部分听力损失的重要诱因。

长期戴耳机听重金属音乐也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现在的孩子听音乐都喜欢开比较大的音量,一定要注意,这样很容易引起听力下降,如果您出现轻微的听力下降,最好是去医院做检查。

听力不好是种什么体验?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人上了一定年纪自然而然就开始耳聋了,视频中的老爷爷在现实中见怪不怪。

可你知道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已经开始听力不好了!

据今日(即2021 年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

注意哦,耳聋是不同程度听力损害的总称!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聋了呢

医学上,一般认为人正常的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dB以内,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听一个500hz的声音最小需要26dB才能听到,那么说明你在这个语言频率已经遭受听力损失了。

根据近些年耳鼻喉科接诊的年轻人,经分析他们听力损失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种:

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地铁上、公交车上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孤单,你会选择怎么做呢?

外面那么吵,我要开最大声!

那是因为你的内耳毛细胞都给震死了!

以某常用手机品牌为例,它的最大音量能达到115~120 分贝左右,在这种音量下听歌 7 秒,听力会有损伤的风险。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我们的耳朵跟眼睛一样,感受器均为神经,而神经系统感受器疲劳时也是需要休息的。就好比领导让你熬夜加班你会抗议一样,耳朵也是会“过劳死”。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工地的工人、夜场、KTV的工作人员等长期暴露在噪音下的打工人,成为了耳聋患者的首当其冲,由此引起的耳聋也称之为噪声性耳聋。

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最常见的有庆大霉素,其他药物如奎宁、水杨酸、顺氯氨铂等都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耳药物中毒与机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药物中毒性聋为双侧性,多伴有耳鸣。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脑膜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耳带状疱疹、伤寒等均可损伤内耳而引起轻重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聋。

晚上10点去各大写字楼转一圈,你会发现依然灯火通明,还有很多打工人在加班加点完成kpi。

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不规律

比如去年9月份热搜上的一条新闻

尤其需要引起深圳打工人的注意

这里重点说一下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急性的、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至少在相邻两个频率听力下降不低于20dbHL。突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大多数属于单耳发病,由于生活中大部分声音属于中频,所以突聋刚开始时并不容易被发现。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感冒或者疲劳的人尽量不要去噪音较大的场所,因为这个时候人体免疫力弱,如果再遭受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走在马路上如果有车按喇叭

要迟疑一会才知道车的方向

如果是双耳耳聋就更可怕了

连马路上有车按喇叭都不知道

听力受损越早治疗效果越佳,所以当你出现耳鸣、眩晕、耳闷、听不清声音、听到声音不舒服等症状,怀疑自己听力出现问题时,可以去医院耳鼻喉科找专科医生就诊。

希望我们重视起这个让我们耳听八方的耳朵

不得已接触噪音时,要戴好防噪耳塞

(不超过60分钟、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

最好晚上11点前睡觉,保证7小时睡眠

2021年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联合耳鼻喉眼科党支部将举办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的大型义诊活动,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对听力保障的重视,积极采取对应行动去解决大众的听力损失及耳部疾病等问题。

本次义诊活动与以往院内义诊不同,耳鼻喉科将调动所有耳科医生团队“走出去”,由高春生主任杨琼主任带领“下社康”,义诊活动将于3月3日上午在社区居民较多的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大汪社康、侨城社康、马家龙社康及大铲社康分别举行。

本次义诊活动方式新颖,惠民多多!

义诊地点: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大汪社康、侨城社康、马家龙社康及大铲社康(具体地址详见活动海报);

本次义诊医生全部来自协和深圳医院耳科医生团队,义诊团队将携带便携视频耳镜对参与居民进行耳科检查及科普,并对每个社康分配10个免费院内测听名额。

由南方科技大学陈放怡教授团队支持的移动测听房,也将在正式上市前在本次义诊活动中优先使用,方便义诊当天社区居民的听力检测需求。

本次义诊将由南都深圳大件事推出的“探密王牌科室”直播现场,除了直播本次义诊活动,还将由李烁主任带领观众在线上直播探密协和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众多“黑科技”。

(扫描二维码查看直播)

本次义诊活动,从“心”出发,从“新”出发,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将更多的耳科知识普及给大家,保护好我们的耳朵,从每一天开始。

*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性耳朵聋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