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面试可以穿裙子吗?求好心人解答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子骄 济南报道

不久前,两个小地方共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浙江遂昌县招人,有41名世界一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报名;广东和平县招人,有31名博士、700多名硕士报名。从报名的火热中不难看出,离开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去小县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似乎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一种新趋向。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在应届生的就业企业类型偏好方面,事业单位占比14.7%,高于2021年的13.2%。在求职因素方面,看重“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占比38.5%,排名第二,表示“稳定最重要”的占比36.2%,排名第三,高于2021年的29.8%。以上这些数据共同折射出毕业生在求职时的求稳心态加剧,并且更多地关注事业与生活的协调。


图源: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图源: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那么,选择考公考编算是浪费学识吗?体制内工作能否兼顾多彩生活?如何取舍?关于这些问题,“当局者”们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月12日考试,2月26日出成绩,3月4日确认信息,3月5日面试,3月6日体检……今年河南定向选调考试的流程异常紧凑,这让李丽始终不敢放松绷紧的弦。从2021年暑假开始,她就下定决心,着手准备公务员考试。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刷完了网课和5000道题。9月,李丽回到学校开始复习申论,做国考套卷。“之后我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考试,其中国考惨败,北京市考差3分进面试, 广东、湖南选调生考试都没进面试。就当我失去信心,觉得考公这条路不适合我的时候,河南定向选调考试‘上岸’了。”


李丽报名参加各地公务员考试(受访者供图)

应届生、双一流大学、人文社科类硕士……在李丽看来,目前的条件非常适合考公务员了。“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从小父母就跟我说公务员和教师是最适合女孩子的职业,又稳定又能顾得上家庭。自然而然,进体制内就成了我的目标。毕业之前,班里大约有一半的同学选择考公务员,毕竟大家都是应届生的身份,不能浪费。”

读研之后再考公务员,很多人不太看好这一做法,李丽认为恰恰相反,这并不是多此一举。“首先,研究生报考岗位选择面广,向下兼容。而且待遇也不一样,研究生考公正式转正之后,定级为四级主任科员,而本科考公转正之后,定级为一级科员待遇。”综合评估过竞争人数、发展前景、平台高低之后,李丽意识到,自己必须抓住今年的机会。

入职之前,李丽特地向朋友打听了工资待遇,她告诉记者,“以一个本科生毕业的朋友为例,他所在的乡镇每个月实发工资是2200元,每个月车补是600元,加上精神文明奖300元,以及一些其他的福利,比如下乡补助等等,基本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研究生的话可能要高出300元。好在单位食宿免费,生活成本很低。”


李丽的备忘录里记下各地公务员考试情况(受访者供图)

从教师编到公务员,求稳的同时生活也不能丢

一个“铁饭碗”,工资不高也能过得宽裕,或许已经成为体制内“打工人”的共识,对此,王涵并不否认。作为一位郑州某县城公立学校的教师,她经常被周围的长辈夸成是“别人家的孩子”。“记得很清楚,我是2019年参加的教师招聘考试,本来没有进入最终名额。非常幸运的是,有人放弃了名额,所以我作为替补来到这所高中。”那年8月份,王涵踌躇满志。“自己很喜欢教学,我班里的学生都很善良可爱,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总能给我带来积极的工作情绪。”


王涵在讲课 受访者供图

一开始,王涵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要这样度过了。然而,今年6月,她做出了离职的决定。“直接原因是下学期的课表,看到的一瞬间突然崩溃了。带高一的五个班,一周七天,六天要上晚自习,说实话真的很累。”

如果说,课表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来自学校的压力是让她选择离开的主要原因。“这两年,学校之间越来越‘卷’了,老师的竞争也越来越厉害。我觉得自己就像老师界的‘差生’,班上成绩一直排在全年级下游。成绩很重要,但应试之外的美好事物,我也希望大家能体会到。”

领导关心成绩,家长关心生活,为了达到大家满意的状态,王涵天天围绕着学生转,放弃了自己的时间,“牺牲”了社交,连家人也顾不上说几句话。王涵每天早出晚归,到家除了睡觉就是改作业。“工作本身是为了生活,我现在已经没有对生活的的热情了。所以想换一份工作,不当老师的前提下,尽量还是选择体制内吧,考考公务员之类,这也是家人对我的期望。”她说,已经买好了备考的资料,希望未来顺利转行。


王涵所在学校作为考点(受访者供图)

未来何处去的人生命题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时间会拉大思维差距和生活方式的鸿沟,但“后浪”和“前浪”不过是两岸遥遥守望的赶路人。一些人或许读过最好的大学,见过更美的风景,最后却选择下街道、入乡镇、考招教、进银行。对他们来说,稳定的饭碗与可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是比升职加薪更重要的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奔赴,守好心中所求,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其实也是与工作和解的一种方式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招聘面试穿搭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