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对人体健康是很好的,修小艾三伏灸适合哪些人群?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艾灸不会配穴可以加老师微信或留言

专为艾灸爱好者和从业者打造的精品阅读和学习平台,在这里,一个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长为艾灸高手!一人知艾,全家享福,从此小病不上愁!赶紧扫描关注下面二维码,进入艾的怀抱吧!

中风病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者没有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是对脑血管病的统称。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风,经过及时治疗脱离危险后约70%-80%的患者将遗留程度不同的患肢功能障碍,即偏瘫。而针灸具有运行气血,疏通经脉,调整阴阳的作用,使患侧上下肢体功能逐渐恢复。 ST)等;二是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如体针、头针、拔罐、按摩等。由于针刺对中风的治疗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在国内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治疗中风的主要措施。可以说,几乎每个中风患者,都接受过,或者听说过针灸疗法,如体针、头针、耳针等,都或多或少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对中风的病因病机、针刺理论的理解、掌握程度不一,致使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不能极大化。 通过对中风病因病机、病位认识,要突出中医整体观念,也即是目前临床上提出的上下肢一体化全新理念。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整体,即人是一个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颏及所有组织器官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 通过中医整体观念,对中风病因病机分析,其发病与手足三阳、三阴经,即十二经脉有关,并非仅涉及某一条或几条经脉。《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明确指出,“偏枯痿易”是由于三阴三阳经发病,故十二经脉有关腧穴均应针刺。《灵枢·刺节真邪篇》也指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根据“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虚邪偏客于身半之手足三阴三阳经,而发为偏枯的。既然为手足三阴三阳经,即十二经脉为病,治疗时当取十二经有关腧穴治疗。 针灸治疗中风病人应首先分缓急标本。在急性期,若是中脏腑的病人,当分清是闭证还是脱证。闭证者,当以开闭、豁痰、醒脑为主,可取人中、百会通调督脉经气,开窍醒神;手十二井穴与十宣穴点刺出血,以清泄上部之风热,平熄内风,涌泉导热下行,平肝并能降压。以上各穴位,对急性期的病人,有一定的急救作用,但为了疗效的显著和持久,必须同时针对其原因治疗,如肝阳夹痰上扰,蒙闭清窍所引起的闭证昏迷,症见面红,发热、鼾呼、喉间痰声、两手握固、牙关紧闭、苔黄、脉弦滑等。分析其原因,大多为精血衰耗,肝肾阴虚为其本,阴虚则水不涵木,故肝阳偏亢,夹痰上逆为其标,治疗应以平肝熄风治其标,补益肝肾治其本,故应补太溪(肾水)、泻太冲(肝木)。这二个穴位均为原穴,前者属足少阴肾经,后者属足厥阴肝经,二穴具有疏通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达补肾泻肝,使气血得以生化的作用。如由于风痰流窜,瘀阻血脉、气血壅滞,营卫失调所引起的昏迷、症见头痛、头晕、肢体瘫痪、口歪、语言涩滞、脉滑、苔腻。分析其原因,大多由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或素体肥胖、多湿多痰、日久痰郁化热,痰热与肝风上逆所致,治疗应以化痰开窍为主,取人中、丰隆、三阴交、行间均用泻法。丰隆为阳明胃经的络穴,脾胃为表里、脾健则湿痰自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治肝、脾、肾三经的病变,有平肝熄风、健脾益肾之功,行间为肝经的荣穴,肝属木,泻行间(火)穴,是实则泻其子也;人中有醒脑开窍的作用。对于闭证患者,重要的一点是腑气一定要通,大便一定要保持通畅。这对于病情的转归和预后关系很大,所以加用一些通腑的穴位,如天枢、水道、上下巨虚等,保持腑气通畅。这些都体现了整体观念,上下肢一体化的新观念,中风病人的发病与手足三阳、三阴经有关,并非仅涉及某一条或几条经脉;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有关,并非仅涉及某一或某几个脏腑。 若中风病人已经是脱证,或者由于闭证持久,有转为脱证之趋势时,此时取穴治疗应慎重,一般不宜取十二井穴与十宣穴,可针刺人中、足三里、内关、印堂、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所谓元阳脱者当急救回阳,可灸气海、关元二穴以召元阳之来复,刺人中,素髎已振元神之靡弱,此为急则治标之法。 对于中经络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针灸治疗应及早使用,这对后期的恢复有很大的好处。一般病情稳定后,患者进入恢复期,此时机体气血阴阳严重失调,除了偏瘫外,还伴有其他一系列的症状,总之正气虚弱,邪气留恋,需要及时治疗,帮助其恢复。对于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针灸方案,使肢体功能会得到好转。 对于半身不遂者,当以通经活络为法。一般取瘫痪侧阳经穴位为主,每次上、下肢各取3~5穴,平补平泻手法,部分穴双针深刺透穴;如治疗一个月后,效果不著时,可以先针健侧,用泻法,后针患侧(瘫痪),用补法,目的是通过健侧的针刺,来激发瘫痪侧的功能恢复。可选择的穴位包括风池、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肾俞、环跳、风市、伏免、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中、解溪、昆仑等。除了上面所讲的阳经穴位外,还使用一些阴经的穴位,如极泉、曲泽、少海、内关、劳宫、阴陵泉、曲泉、三阴交、太溪等穴。特别对于肢节拘挛的病人,如上臂内收,握拳五指不易伸直,下肢内收,走路呈跛状弧形前进的病人,更有必要。因为中风进入恢复期时,极大多数病人表现为阳亢(实),阴不足(虚),针刺时泻阳经的穴位,补阴经穴位,使其阴阳得到平衡,上下肢气血通畅,营和卫调,如果单纯取阳经穴,效果有时比较缓慢。有些中风后遗症患者,由于病程日久,出现肌肉消瘦,关节废而不用,表现为较弱无力,或拘急强硬,可选用上下肢阳明经。如《素问·痿论》说:“治痿独取阳明”,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该经的穴位,可以疏通气血、“血行风自灭”。从脏腑的功能来说:“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因为营养人体的精微来源于后天的脾胃,而肝肾的精血亦有赖于脾胃的生化,若脾胃功能不足,精微与精血生化之源亏乏,筋脉失去其濡养,于是肌肉的消瘦,肢体的不用、亦难以恢复,所以要加一些与脾胃有关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建里、脾俞、胃俞等穴,使其脾胃运化功能转健,饮食得增,精液气血充沛,脏腑功能传旺,筋脉得以濡养。对于那此偏瘫病人,病程日久,呈现气血不足,经脉失养的作用,可以促使气血运行旺盛,通常采用的有直接灸温针灸。但如果属于肝阳上亢,或风痰互阻的病人,一般不适宜采用灸法。 总之,中风偏瘫的产生,不论其病因及机制有什么不同,但究其根源,经络瘀而不通是最根本的病机所在。所以只要治疗及时,辩证正确,体现整体观念,取穴与手法恰当,极大多数病人通过治疗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与恢复,其大部分病人还可重返日常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伏天过后还要继续艾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