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为什么还能保护听力?

残余听力是指听觉系统受损后经检查仍保留的听觉功能部分,在听力障碍者中,完全丧失者较少,大部分都还存留一部分听力。其程度各有不同,应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实施治疗和保护,或佩戴合适的助听器,以求很好地利用残余听力。那么发生听力损失后,我们该如何保护残余听力?

1、无法治愈时,应尽早选择专业助听器验配人员进行科学的检测验配,选择适合的助听器。

2、尽量避开强噪音环境或戴上防噪音耳塞,使用耳机或助听器需注意音量控制。

3、尽量避免水分或异物进入耳道,以防耳道感染。

4、耳屎过多时,不宜自己清除,应请医生处理以免造成损伤。

5、注意用药,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药物,必须用的话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6、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神经失去正常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易出现听力锐减。

保护残余听力对弱听的人来说很重要。目前保护残余听力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佩戴助听器。睿听提醒您:时刻关注自己的听力状况,定时检查听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病情分析:你好。许多听力受损的朋友都有这种误解,认为佩戴助听器会加重听力损失。相反,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声音,让生活更轻松,还可以让听觉中心不断受到刺激,纯音测听的结果不会得到改善。但在适应和练习之后,语音识别率和噪音下的听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我们每天都在聆听不同大小的声音,一旦超过85dB SPL就会对我们的耳朵带来危害。
您可能不知道,像交通噪声、迪厅、K歌房、游艺厅等场所的声音都已经超过85dB SPL。因此您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避免物理性伤害 

1、切忌乱掏耳朵,杜绝使用尖锐工具,不宜探入太深。
2、游泳后耳朵进水,需及时用棉签擦干,以防耳部感染。
3、擤鼻涕时注意方法,手指只能压住一侧鼻翼,再擤出另一侧鼻涕。切勿同时捏住两侧鼻翼而用力呼
      气,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通过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4、避免头部或耳部外力伤害。 

1、预防和治疗影响听力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肾炎、肝硬化等。此
      外还要保持情绪稳定、心胸开阔。经常做一些听力自我保健按摩如鸣天鼓、弹耳廓等。针对老年 

2、不能滥用抗生素,有些药物对耳朵有害。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小儿、老人及对耳毒药物敏感或有家族性中毒史的人,应尽量避免使用。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

 聋儿配戴助听器的注意事项

  助听器顾名思义就是帮助恢复其听力。聋儿戴上助听器后,不要期待马上就能听到声音并理解所有的话语,这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下面介绍一下聋儿配戴助听器后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兴趣:初戴时同戴眼睛、镶假牙一样,开始都会感到不舒服,有的孩子一戴上助听器就又哭又闹,或者用手去抓,家长应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给孩子做示范动作,让其感觉戴上助听器后很高兴、很舒适,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
  第二,先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孩子初戴助听器时,不要到闹市区或马路上,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耳内嘈杂、不舒服,应先在熟悉、安静的环境中使用,练习孩子聆听熟悉的声音,例如,流水声、关门声、电话铃声等,逐步到多样化的声音环境中佩戴,以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的能力。 
  第三,初戴时间不易过长:聋幼儿初戴助听器,往往感觉不舒服,这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般在两星期左右,开始戴时音量不要开太大了,然后逐渐增高,第一天戴1~2小时,第二天戴2~3小时,逐步延长时间,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锻炼,孩子就会习惯戴助听器。 
第四,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大多数聋儿在理解别人说话和表达自己的意愿时,都会存在一些困难,发音口齿不清,因此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让孩子理解语言,训练孩子对各种声音的辨别力,如听开门声、铃声、电视机声、狗叫声等,还可以让他边听边用手触摸发音物体来感觉声音的振动。然后是发展语言能力,先从单词开始,然后词组,简单的句子,逐步地训练,在这过程中,还应培养孩子看口型说话的习惯,让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中在成长,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理解和学到更多的语言等。 
第五,助听器应注意保养:助听器是一个小型化集成电路,如果保养不当会影响其工作运作和使用寿命。小孩喜欢活动,容易出汗,汗水会浸入机芯,使用时可用橡皮套、线套等套在助听器上,预防汗水侵入,助听器受潮。助听器受潮之后,不要用微波炉或阳光来干燥它,小儿睡觉时应取下助听器或耳模,因为此物较坚硬,易把耳道压疼、压伤。如果助听器外壳表面有耳垢,可用干布或小刷子清洁,切勿使用酒精、清洁剂。  
  此外,助听器、电池放置要妥当。助听器或电池不用时,应放在小儿和宠物够不着的地方。如果被小儿误当玩具或零食,被宠物吞咽和咀嚼,那是非常危险的。 
  人到60岁左右,大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尖细声有听力困难,到80岁左右,50%—70%老人高频听力损失达50—70分贝。这是耳衰老现象。老年人如何预防耳衰老呢? 
  保持乐观情绪 人情绪激动能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内耳小动脉血管痉挛,小血管血流缓慢,导致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致突聋发生。
  调整饮食结构 多食含锌、铁、钙丰富食物,可有效扩张微血管,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慎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 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是否有耳毒性。家族中有耳毒药物过敏史者慎重用药。
  避免接触噪音 耳朵长时间听噪音可致噪音性耳聋。
  常按摩耳朵 经常用手来回拨动耳廓,轻轻弹动或者用手来回轻搓。这样可以促进耳廓及中耳的血液循环。或者用中指和食指末端指肤部轻轻叩击于乳突部,可通过骨壁传向内耳,促进内耳的血液循环和液波震动及毛细胞的蠕动,这也是对预防听力衰老有作用的。古人在听力保健方面总结出了“耳廓宜常弹,天鼓宜常叩”的经验,用现代医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要随便掏耳朵 外耳道皮肤较嫩,与软骨膜连接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用力不当易引起耳道损伤、感染,致疖肿、发炎、溃烂。还有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
全数字助听器与模拟助听器有什么区别? 
   一、 放大线路不同
  模拟助听器采用线性放大线路,而数字助听器采用非线性放大线路,可以自动判定外界环境的声响情况,并根据用户听声的舒适度自动控制放大高低程度,避免了模拟机用户“小声听不到、大声难受”的现象。
  二、 噪声环境中的言语可懂度
  多数全数字助听器在噪声环境中可以自动识别固定频率的噪音并进行有效压缩,重点突出言语频率的声音,从而有效提升用户的言语可懂度。
  三、 设计补偿曲线
  数字助听器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以及声响感觉程度,自动设计不同的补偿曲线,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听觉需求。
  四、 分频放大及多程序控制
  数字助听器可以采用分频技术。多频段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患者进行听力补偿的精确性和舒适性。
  数字助听器可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环境,设置不同的适听程序。比如安静环境、嘈杂环境,音乐环境,电感环境等。
  数字助听器采用微型电脑芯片技术可全自动控制用户的听力补偿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用户自我调控的微调开关,有效避免助听器故障的发生。
老年人戴助听器的注意事项 
  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耳聋老年人听力的重要手段。但助听器是不能随意购买和使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老年人在验配助听器的过程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近发生的老年性耳聋,不要急于佩戴助听器,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如仍不见改善,再考虑佩戴助听器。过早佩戴助听器可能会因接受强声刺激而加重耳聋。
  (2)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3)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常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
   (4)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约三五个月。适应期内,助听器的音量应尽量开小,刚开始时,佩戴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几分钟即可,以后逐渐加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听器能延缓听力下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