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暨南大学生物博士毕业典礼什么时间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暨南大学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profile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知名人士江上青,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

身着笔挺正装,露出自信微笑,面对评委侃侃而谈。在如火如荼的暨南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首届港澳台侨学生专项赛)现场,创新的科技发明、精彩的项目展示让人应接不暇。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次竞赛创新设立“首届港澳台侨学生专项...

冬宣是由暨南大学招生宣传协会举办的活动,旨在让暨南学子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时更好地传播暨南文化。通过冬暨宣讲团,演讲宣传,给迷茫的高三学子心中注入一束光,鼓舞TA们奋战高考,同时吸引更多的学子了解暨南,加入暨南,为暨南输送更加优秀的人...

百年校庆时写了篇文章关于暨南大学的文章,希望对想了解暨南大学的同学有帮助。

光荣与尴尬-从大学排行榜中的暨南大学说下去

出了实验室去食堂吃饭,不经意间瞟见路旁百年校庆的条幅,似乎心底某个隐藏很久的念头动了一下,有那么一些表达的欲望。于是三月底某一个漫长而又孤独难眠的夜晚过后,我决定写些东西。多年的理科思维训练已经让我无法天马行空,我开始整理写作数据。最终,我决定从大学排行榜开始,对各个版本的大学排行榜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比较和研究后,我有了如下两点认识:

首先,我看到了暨南大学的进步。目前中国影响力较大的大学排行榜主要有三个,一是网大网站做的大学排行榜,二是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做的大学排行榜,最后一个,是中国校友录做的大学排行榜。以网大的排名为例,1999年网大推出第一个大学排行榜时综合排名暨南大学排第72位,但到2003年,暨南大学升到了历史最高的第36位,05年的排名是42位。应该说,总体趋势暨南大学是不断前进着的,到现在也保持着上升的势头,这点是应该承认并且值得高兴的。

其次,我发现了有趣的“暨南现象”。在武书连的06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有一个发现,什么发现呢,这个发现就是:排在48位的暨南大学是综合排名前85名高校中唯一一所社会科学研究得分超过自然科学研究得分的综合性大学。这个发现非常有意思,大家知道,大学排行榜中社会科学研究得分难度远远高于自然科学研究得分的难度,拿我们熟悉的鼎鼎大名的以人文学科著称的北京大学来说,自然科学研究得分是89.58分,而社会科学研究得分只有33.75分,自然科学研究得分近乎是社会科学研究得分的3倍,这点可能完全颠覆了我们原来的印象。所以说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得分超过自然科学得分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它的如此不常见,姑且就让我们称它为“暨南现象”吧!

那么现在,发现有了,问题也就来了,我们的话题是讨论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精神,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大学排行榜中的得分情况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看理念的定义,理念的英文是idea,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是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隐含着你想达到的理想状态。关于这种理想状态,也就是大学应该具有的功能,最早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英国人纽曼在1852年说:大学应该是一个教育和教化的机构,要培养出有教养的、有趣味的、懂得本国或者说是本文明的基本价值和规范的人。到了工业革命时期,来自德国的柏林大学的洪堡则说,大学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教育和教化的机构,大学更应该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它应该同时成为知识创造的源泉。再到了二十世纪的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大学要忠实地为社会需要服务,大学还应该是一个服务的机构。到现代,几乎所有比较完备的大学都已经完美的集这三者于一身。这三者当中,最古老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最早提出的第一个功能,是评判一个大学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和气质的最重要依据。

现在让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假设社会科学研究在整体科学研究中所占的比重能部分折射出一所大学的人文气息和精神气质。然后以这个比重对中国的综合性大学进行一个排名,将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中国最具人文气质、最有精神和灵魂的大学,不是以民主著称的北大,不是以自由著称的武汉大学,而是南中国六停七办已悄然走过了一百个年头的暨南大学!

这个结论非常有趣,也非常令人惊讶,惊讶到可能连我们自己学校的领导和学生都不敢去接受这个荣誉,这和我们原来的自信心有关。我来暨南大学之后,发觉一个现象:暨南大学的学生不自信或者说不够自信。我曾经在考研论坛上发过一篇帖子,题目叫“写给所有关注暨南大学的人”,讲述我心中的暨南大学,讲述我所理解的她的光荣伟大与可爱。但随后的跟帖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跟帖,尤其是外校准备考过来的同学,赞同或者大部分赞同我的观点。而本校的一些同学,却对暨南大学充满了批评和指责,恨铁不成钢同时又觉得来到这所大学很受委屈。我能理解他们的失望,特别是外省来的同学,高考中以远超过重点本科分数线的分数考入这所大学,却发现每次回到家之后,要一次又一次向别人解释:我不是在山东读书,我是在广州的暨南大学读书,急了的时候甚至还要拿出笔来,告诉人家“暨南”两个字怎么写;一次又一次地在人家狐疑的眼神中解释:我读的是重点大学,不是读的一个专科或者民办高校。在广东之外,少有人知道这所在广州的大学已经有了一百年历史,大部分时候,如果碰到有人听说过并且能正确写出这所大学的名字,我们会感到惊讶甚至是感动。在中国校友录的大学排行榜中,暨大的排名较之在网大和武书连排行榜中的排名是靠后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校友录的排名中学校声誉和人才培养两项的分数所占比重比较大,这样暨南大学排名就被拉下来了。这是暨南大学的尴尬,也是身在暨南大学的我们的尴尬。

“暨南”校名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播于五洲四海。我一直在想,中国是否也在这“四海”的范围内?如果一所大学都不能把它的声名和优秀文化在本国内传播好的话,它又如何真正能把它的声名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于五湖四海,又如何“声教讫于四海”?对我们来讲,需要更自信一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暨南大学来讲,“声教讫于四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和重大的课题,如何“声教讫于中国”思考更是值得思考和急需解决的。

在暨南大学的门户BBS FUNSHOW上,相当长时间里有一个帖子很热,题目叫“暨大在百度的遭遇”。内容是一位细心的暨大同学发现,用百度搜索“暨南大学”,显示结果时,百度在会在第一行提示:“你要找的是不是济南大学?”而输入“济南大学”进行搜索时却并不会得到“你要找的是不是暨南大学?”的提示。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因为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因为济南大学是一所名不见经传2000年通过合并才拥有这个名字的一般本科高校,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博士点,在武书连和中国校友录大学排行榜中甚至找不到名字,在网大的05年大学排行榜中要翻很久才能在286名找到它的名字。于是这件事就在论坛里炸开了锅,愤慨者有之,冷淡者有之,自嘲者有之。后来的结果是一个名叫blackhorse的人(也就是我)发电子邮件向百度投诉,很快百度把它改过来了,但留下一个问题:用“暨南大学”进行搜索时已经不会得到“你要找的是不是济南大学?”的提示,但输入“济南大学”进行搜索时却会得到“你要找的是不是暨南大学?”的提示,不知道以后济南大学的同学会不会有意见。我之所以去投诉就像我写这篇文章从很多人都不屑的大学排行榜开始一样,首先是因为我是一个俗并且喜欢发表个人意见的人,我始终认为,如果去做了一件事,那么对这件事做的好与不好,做的到底怎样,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应该有一个评价。其次是因为我觉得维护学校的声誉是每一个暨南学生都应该去做的,这不仅应该体现在我们平时的行动努力上,也应该体现在勇于去反对和纠正不符合学校声誉事实的言论上。

暨南大学从不缺少理念和精神,这点是勿庸置疑的。一所缺少精神和灵魂的的大学决无可能在七起七落的情况下仍保持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一所缺少精神和灵魂的大学决无可能在历尽百年沧桑却依然在南中国骄傲屹立。暨南大学的尴尬在于:拥有很多高校难望项背的历史却沦落至与济南大学为伍(据统计,暨南大学的历史在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居第七位,同时期成立且发展至今的高校到现在几乎都成顶级名校,如南京大学,如复旦大学);尴尬在于:作为一个综合性重点大学,理工科到现在却只有工程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博士点。前面说的武书连06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暨南大学是唯一一所社会科学研究得分超过自然科学研究得分的综合性大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光荣,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我们从来不缺乏理念,从来不缺乏精神,我们缺乏的似乎更是将这些理念和精神转化为现实影响力的决心和力量。光荣与尴尬,暨南大学在这两极中矛盾着,徘徊着。今日之广东,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被认为是广东最好的两所大学,而到了第三名,答案却变的不那么非常明确,可能动摇暨南大学地位的还有华师华农广外等高校。暨南大学拥有比中大和华工更悠久的历史(中大历史82年,华工历史54年,暨大历史100年);拥有比中大和华工更广泛的潜在的影响范围(暨南大学面向全球招生,有来自全球五大洲77个国家的学生)。但现实却是令人沮丧的,今天的暨大在任何一个排行榜中都居于两者之后,而且差距相当明显,不能不说这又是一个不小的尴尬。

我不确知是从何时暨南大学开始褪去那荣耀的光环的,我只能不自信地揣测,是那光环持续的时间太过短暂。我不能穿越时空回到七十年前或者更早的一些时候,我只能从暨大先辈们留下的只言片语中,寻找暨大曾经荣耀和辉煌过的痕迹。翻阅暨大的校史,暨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南京、上海真如、福建建阳及上海宝山、广州四个时期。这其中,真如时期的可算是最辉煌的一个时期,暨南大学在那时也的确进入过中国一流大学之列。从1923搬入真如,到1937年日军入侵搬到英租界从而进入“孤岛”时期,暨南大学总共在真如呆了14年。 这14年是飞速发展的14年,期间暨南大学扩展成完全性大学,到三十年代中期,暨南大学在上海甚至在全国已拥有相当声名。1936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在《东方杂志》一号刊《新年努力新趋向》一文中写道:广州的中山大学,武昌的武汉大学,上海的暨南大学,北平的清华大学,校园里春花怒放,成绩斐然。但在真如的辉煌却随着日军的入侵而结束了。到今天,勿论清华,不管是中山大学还是武汉大学,都依然是中国第一流的大学,而暨南大学却在停停办办中被甩了开去。我做了个统计,暨大有一百年历史,但却有四分之一的历史是在停办中度过的,六次停办七次复办,每一次复办都要克服相当的困难,暨大在展现自我生命力的同时也被拉开了距离。重归一流大学之列,成为现阶段每一个暨南人的共同心愿。

我绝非一个愤世嫉俗者,我只是一个理性主义者。我很爱校,每个在明湖边灿烂阳光下倘详的午后,我总会感叹暨南大学其实还是不错的;每次同学说起暨南大学不好时,我总是会问:什么地方不好?如果他说的是对的,我赞同他,也勉励他一起想办法来改造这些不好的地方。如果他说不对,我纠正他。之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写这么多暨南大学的尴尬,是希望有一天暨南大学不再拥有这么多尴尬,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同学能更自信一点。中大八十年校庆前我曾经在中大那个著名的小礼堂里听过一位中大毕业生的经验介绍会(年龄看起来不超过四十,是一家著名外企的高层主管),他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工作的这么多年里,我一直觉得中大是最好的,即使是比起北京的那两所高校。我不知道到何时,我能有幸从一位暨大毕业生口中也听到这句话,我期待着。

我爱暨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爱她历尽百年沧桑却依然不折不挠的韧性和顽强的生命力,爱她“忠信笃敬”的校训,甚至,她那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的校徽也是我的最爱。暨大从来不缺少理念和精神,缺乏的,只是将这种理念和精神转化为现实行动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勇气。我愿意相信,有一天我毕业回到母校时,我在文中所言的尴尬都已不在,而光荣依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士毕业典礼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