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画社提供的数字藏品价值怎么样呢?

今年3月,佳士得以接近5亿的成交价拍卖NTF数字绘画作品。到了7月,NFT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万物皆可NFT,几乎引起了所有行业的注意。一大批公司和个人纷纷投入到NFT的经营之中,其中不乏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企业、知名艺术家、名人明星等等。本期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为您带来关于NFT的介绍、解读及趋向分析的整合文章,希望能与您一起探讨研究。

3月的突然一天,SIA会员群里的一位会员用震撼的语气地讲起最近一条热门新闻,大意是说佳士得拍卖了一幅数码作品,成交价接近5亿人民币。当脑子里还在数“亿”有多少个零的时候,她又兴致冲冲地讲起了加密艺术、区块链存证、NFT这些让人似懂非懂的名词。

当时的我们都不知道,这将是一场颠覆所有人既有概念的热潮。

时间来到7月,NFT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它几乎引起了所有行业的注意。一大批公司和个人纷纷投入到NFT的经营之中,其中不乏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企业、知名艺术家、名人明星等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NFT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搜罗整合了各大网站、论坛关于NFT的介绍、解读及趋向分析,希望能与插画师、插画爱好者们一起探讨研究。

了解NFT前需要知道的基础概念

区块链(Blockchain)是由节点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以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为核心,安全地存储比特币交易或其它数据,它的特点是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账簿系统(ledger)。区块链技术是众多加密数字货币的核心,包括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狗狗币等。

去中心化就是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


以太坊是运行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软件,使数据和智能合约的程序在没有中央协调者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网络中复制与处理。以太坊的愿景是创造一种不会停机的、抗审查的、能自我维持的去中心化世界计算机。以太币 ETH是以太坊自带的加密货币,其属性与比特币大致相同,除以太币可以为在以太坊上执行智能合约而付费。

* 非同质化可对应同质化理解,比如货币就是典型的同质化产物,两张1元人民币可以互相替换,使用上没有差别。而像房产、门票、身份证号等都具有非同质化特征,如一个身份证号对应一个人,身份证互换无效。而通证即Token,直译为代币、令牌,放在NFT中可视为一种价值证明。

它最主要的特征为拥有独特且唯一的标识、不可替代、最小单位是1且不可分割。同时NFT具有可复制性、可编程性,每次交易NFT拥有者均可获得版税收入的特性。

NFT应用范围包括游戏、收藏品、虚拟世界、加密艺术品、门票、资产映射、优惠券等,当前主要应用集中在游戏、虚拟世界和加密艺术收藏品。

NFT项目主要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根据ERC721标准/协议发布。

为了更好的理解NFT,我们可以回到NFT的起源,并以此为例子深入解读NFT。

CryptoPunks 是由 10,000 个数字字符组成的集合,这些字符将根据其类型(比如异形、猿形、僵尸形),以及头饰、胡须、连帽衫等构成不同程度的稀有性属性。这些朋克头像在最初的发行期间是免费提供的,但是,它们很快都被认领了,现在在市场上交易。

本文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2021年10月30日-31日,中国民族博物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合作举办第三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本次会议以“文化遗产与共同体”为主题。

会议期间,还将同步举行“博物馆人类学经典译丛”发布与第二届青年策展人入围课题评选等系列活动。由于疫情原因,本次研讨会将全部采用线上方式进行,部分演讲将视情况开放线上旁听,具体请留意中国民族博物馆、人类学之滇微信公众号。

现将会议议程发布如下:

第三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

主持:郑茜 评议:关凯

01 表征共同体:博物馆叙事与认同塑造

1.“即器以求道”:民国时期的民族器物展与中华民族观念形成

2.通史家风:中国博物馆历史类展陈的叙事母题

关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

3.多民族与多元文化:博物馆国际展览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4.表征西南: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展览中的族群与国家

杜辉 廖倩 西南民族大学

5.“元叙事”:以哈萨克斯坦博物馆中的历史叙事为例

乌日格木乐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6.基于文化认同塑造的博物馆展览叙事分析——以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为例

管晓锐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主持:吴洁 评议:王思渝

02 展演、表征与文化的博物馆化

1. 博物馆的未来:重塑“具身博物馆”新形态

2. 人、机器、超级城市与近未来——中国规划馆的“赛博格生产”

3. “技”与“美”的相向而行——博物馆知识生产与创造的系统再生

袁园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4. 民族博物馆的知识生产与创新性展览叙事——以日本国立阿伊努博物馆公园为例

6. “城市再生”语境下的文化遗产与社区博物馆——以韩国釜山市大平洞“岗岗营艺术村”为研究个案

谢春波 云南民族博物馆

主持:张晓燕 评议:赵海娟

分论坛 博物馆人类学的地方实践(I)

1. 精神温度:策展人、展品与观赏者

2. 以色列霍隆——博物馆与城市转型中的文化空间再造

3. 物的遗存与礼仪传承——儒家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传播与意义

4.民族形象与边疆想象:云南民族大学馆藏泥人张彩塑的意义阐释

杨江林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5. 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指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与教育——第10号以“打鳀鱼歌”为中心

石达浩(韩)韩国岭南大学

主持:苏敏 评议:刘朝晖

03 遗产的回声:文化遗产的实践与表征

1. 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生产与展览叙事

2. 博物馆与世界遗产的相互成就

丁毓玲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3. 作为接触区的UNESCO世界遗产项目中的共同体价值阐释

张晓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4.中国西南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的表述和意义

主持:王琴 评议:张力生

04 收藏实践的人类学反思

1. 归还?作为争议性文化遗产的殖民地文物及其伦理困境

冯莎 张志培 厦门大学

2. 原住民文化物品遣返原居地的人类学反思

罗易扉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3. 问道于物:文物管理规制在民族文物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的定向作用

周婷婷 中国民族博物馆

4.民族文物藏品数字化信息的拓展与叙事性展现

戴若伟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主持:张晗 评议:张海超

分论坛 博物馆人类学地方实践( II ) (学生专场)

1. 高校博物馆中的文化展演与产学研融合发展浅析——以云南农业大学鸡文化博物馆为例

2. 博物馆本土化过程中的价值实现——以安徽省淮北市矿山博物馆为例

3. 郭晓璐:生态博物馆建设与章朗村乡村振兴研究

4.中缅合作项目口述史研究的经历报告

杨俊峰、纪雪娇 云南大学

5. 巴山民俗舞蹈的“非遗化”研究——以四川省巴中市龙岗镇翻山铰子舞蹈为例

6. 云南大理电影博物馆的观察与思考

如何用民族学藏品打造国家博物馆——来自德国洪堡论坛的思考(英语,线上)

私人博物馆的亲近感(英语,线上)

艺术何以乡建?——艺术社区与乡村博物馆(美术馆)行动的人类学观察(中文,线上)

潘守永 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主持:邱玮 评议:杜辉

05 非遗:展演、活化与可持续

1. 可持续的非遗保护:藏在馆里还是活在生活中?

2. 流动的博物馆:非遗旅游展演与文化景观的再生产——以贵州万达小镇的民俗表演仪式为例

3. 展演、认同与失序:耍歌堂遗产化中的表述转向及其社会影响

4. 何以可能:民族村寨博物馆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以云南章朗布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

杜韵红 云南民族博物馆

5. 从“信仰”到“信俗”:闽台地区博物馆民间信仰展览的叙事与文化功能

吴媛媛 李倩倩 四川大学

6. 加拿大鬼镇互动式活化经验启示——以巴克维尔国家历史城镇博物馆为例

黄韧 广州南方学院 周静 广西师范大学

主持:李沛容 评议:苏敏

06 多角度叙事:地方与共同体

1. 遗产空间·地方叙事·文化认同——基于严家大院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

2. 个性、灵感和体验: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及其叙事

3. 被动同化到主动迎合:日本学术人类馆事件影响下的琉球族群认同

4. 博物馆参与下的地方认同构建——基于云南两个民族地区乡村民间博物馆的案例讨论

5. 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空间保护实践

主持:李炜 评议:李继群

分论坛 博物馆人类学的地方实践(III)

1. 博物馆与儿童体验:知识传递的空间与物质形式

2. 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高校博物馆作为小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为例

张晓燕 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3. 大花苗服饰的文化内涵和变迁发展

李昕 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4. 大理白族中堂刺绣的文化探析——以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藏品为例

5. 少数民族工艺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滇西地区的三项传统技艺为例

张海超 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主持:李昕 评议:刘永青

分论坛 博物馆人类学的地方实践(IV)

1. 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的新使命

王志芬 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2. 影像赋能社区治理的影视人类学实践

3. 博物馆建设中的影音档案

4. 博物馆中的影像——记录与传播

寸炫 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实践

青年策展人特别单元(评选与投票,全体参会者)

1. 藏獒:自然中的人文生态、传统与发展

周雨霏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2. 西南民族的比特想象、基础设施与全球化

3. 织技在手,晒艺在心——香云纱的传统变化与民族记忆

康皓然 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4. 红河哈尼族地方性声音景观

汪斌、焦小芳 云南大学/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

5. 从仪式看彝族聂苏支系的现代性转变

6. 一炉窑火一群人:德化陶瓷手艺的传承与当代图景

陈尊慈 北京大学(集美大学)

7. 感官凝视——目瑙纵歌的歌舞世界

主持:罗攀 评议:李晋

07 无界之物与无界之展

刘焱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 山谷回音:发展中的社群文化实践

摩瑟伊萝 山谷回音发起人 希伯来大学

果基伊辛 山谷回音成员,四川大学

4. 生成性的儿童博物馆:滇西官庄幼儿园中的乡情与未来

5. 民间博物馆实践的历史使命与道德关怀——以建川博物馆聚落为例

主持:杨晓 评议:王思怡

08 多层次联结:作为接触地带的博物馆实践

1. 作为文化客厅的博物馆:知识分享与人际连结的视角

2. 接触地带:私人博物馆的人类学研究综述

3. 构建一个对话场域——实验性展览《摩梭Moso:家庭·婚姻·对话》

4. 中国之眼:中国艺术博物馆对外国美术的展示与传播

主持:周婷婷 评议:冯莎

09 物的阐释:地方社会

1. 见人方见物——广东省博物馆藏品“水上居民新迁喜赋”款套红蚀花玻璃刍议

2. 物与象:认知与价值的融合——昆明大理国五佛十二生肖火葬罐的研究

3.地方性物质文化的博物馆空间展示及其阐释——以“美俗于斯——木雕里的桃源印象”展为例

舒丽丽 李潇 覃璇 湖南省博物馆

4. 外销画里的船舶与清代岭南水上社会

主持:金露 评议:邱玮

10 物的阐释:地方社会

1. 民族藏品叙事层面的文化共同体建构

2. 河湟民族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证——以东乡族为例

蒋佳宁 中国民族博物馆

3. 以服饰为载体的民族文化传播实践

贾一亮 上海纺织博物馆

4. 人类学中“他者”与主体性的构建对民族学藏品意义阐释的启示

林文 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社院

宣布第二届青年策展人终评结果

疫情阴霾下的上半年,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小的冲击。然而,有一个热词连疫情也阻止不了,那就是——数字藏品。

假若你对数字藏品没什么具象的认知,那么,如今估值已达40亿美元的“无聊猿”你有必要了解一下。

这个数字藏品业的鼻祖,火爆一度超出人们的预期,这把火最终也烧到了国内。

作为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唯一标识的,经数字化的特定作品、艺术品和商品,目前国内的主流理解,数字藏品就是NFT(Non 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的简称)。

但国内数字藏品和国外NFT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功能落在“品”上,后者功能则在“币”上。在海外,NFT作为一种区块链技术下的代币,具备合法的金融属性。

那么,在国内并不具备金融属性的数字藏品为何还这么火?大热的背后,又隐藏了哪些风险?未来,数字藏品真的能帮助其他行业成为风口上的猪吗?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元宇宙相关企业全年新注册数量同比大幅增加3950.0%至567家。截至7月初,全国元宇宙相关企业新注册数为208家。数字藏品,2022年新注册相关企业28家。

“国内现在大大小小有四百多个从事数字藏品相关业务的企业,到最后可能只有十分之一能真正活下来。”上海尊安文化董事长史飞在接受新零售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虽然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数字藏品热度飙升,但目前在国内仍处于起步期。

或许资本们也想投出个“黑马”来。今年以来,资本在数字藏品领域的动作也十分频繁。

根据新零售商业评论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17家数字藏品相关公司获得融资,最后一轮融资花落数字藏品电商平台“福建天琛优藏”。

被疯狂炒作的“无聊猿”

不过新零售商业评论发现,目前这些平台融资均为天使轮或A轮,融资金额最低为数百万元人民币,最高也未超过千万美元。

不差钱的互联网大厂也在加速进入这个赛道。

除了阿里、腾讯、京东、网易、百度之外,最新进场的是音频行业头部品牌“喜马拉雅”。据了解,喜马拉雅将推出数字艺术藏品平台“美藏”。

业内人士莫莫(化名)认为,基于web3.0的大趋势,大厂们率先进入数字藏品领域是必然的,“他们有技术、有资金,有的还有版权,进入这个领域可谓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

不过他表示,对大厂而言,布局数字藏品当前赢利与否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入局之后能讲点与元宇宙相关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在大厂之外,一些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也纷纷加入,更为这个行业添了一把火。

5月份,中国电信旗下持牌支付机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翼支付”)推出“麟翼数字艺术品专区”。

银联更是早于今年春节前,就在其云闪付App中推出了“数字藏品”小程序,并发布《航天福》《芯片福》《中国福》《五虎闹春》系列数字藏品。

而人民网、解放日报等官方权威媒体也在尝试于一些特定的时间,如创刊纪念日等推出相应的数字藏品,从传播角度为数字藏品行业增加了不少主角光环。

春节期间,解放日报对外发布“虎年纪念数字藏品”抽奖公告,幸运中奖的读者顾小姐表示中奖后的藏品不知道在哪里查看,“当时只是出于好奇随手填了手机号码参加的,但这个奖品究竟有什么价值,未来在什么场合可以怎么用,完全不懂。”

像顾小姐这样对数字藏品完全不懂的人,目前在国内是绝大多数。史飞表示,这也是国家目前严禁二级市场交易的主要原因。

数字藏品不仅仅是藏品的数字化

在国内,数字藏品的属性主要落在“藏品”,而非金融上。那么,和传统藏品相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的数字藏品究竟有什么现实价值呢?

在史飞看来,数字藏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稀缺性,通常数字藏品都是限量发售的,这就使得它具备了有限性,年轻人尤其是00后等Z世代人群,非常在意自己能否拥有一个独特的数字藏品;

其次是内容价值,每个上链的数字藏品不只是一张简单的数字化的图片,而是经过二度创意的作品,作品的背后还有一串加密的密码,具有可追溯性和唯一性;

最后是社交属性和交易属性,目前,国内不允许交易,但这不代表数字藏品本身没有交易属性。社交属性更加容易理解,未来,人们可能会在特殊的日子向朋友赠送一个数字藏品,而不是一束花。

有趣的是,数字藏品行业的这些特征,也有助于文创行业的创新与积累。这使得数字藏品与文创行业联手后,将对整个文创行业的持续增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数字藏品也对其他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去年底,“全球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在成立六周年时正式官宣推出品牌大使——“NAYUKI”。这个来自美好多元宇宙的IP人物,已经被奈雪人格化了,奈雪不仅在线上发行其数字藏品,还推出实物版IP潮玩。

今年6·18期间,天猫携手一大波品牌打造“头号计划”,发布了一系列数字藏品。京东也在6·18期间开设了“数字江湖”会场,并携手古龙著作管理发展委员会“古龙文化厂牌”打造5款古龙数字藏品。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1.5亿元。据数据领域研究平台头豹研究院测算,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尊安策划的中华书画系列数字藏品

国内市场增长十分喜人,但放眼国际市场,你会发现各大品牌动作更为激进,在交易规模上也与国内市场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去年,LV宣布推出NFT游戏,耐克收购虚拟球鞋制作商RTFKT;今年,Gucci发布NFT数字艺术品,并打算将加密货币引入线下零售商店的支付系统中。

据国外专业数字藏品数据平台Dune Anlytics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国外数字藏品市场的交易规模已经超过1800亿元,其中海外最大的数字藏品交易平台Opensea单季度交易额为110美元,约合700亿元人民币。

今年3月份,数字藏品平台“象寻”因为一份奇特的公告在微信“出圈”。

公告的标题叫“祝象寻早日倒闭”,发自象寻微信官方账号。原来这是技术团队的手笔,公告中称技术团队被要求在20天内开发一款App,连续加班多日后仍被公司解雇。

一场原本普通的劳务纠纷,被坊间笑称为“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程序员”的负面版本。

虽然后来公司发表声明称,该文章与事实严重不符,但据爱企查信息显示,象寻成立于今年3月7日,从侧面不难看出行业发展初期企业仓促进场后的一些乱象。

事实上,国内数字藏品领域去年下半年正式起步,至今不到一年时间。今年5月份成为分水岭,国外比特币爆跌叠加国内一些数字藏品平台“倒闭”的新闻,一度让行业热度顿减。

史飞介绍,因为数字藏品行业国内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所以为了防止过度炒作,数字藏品目前还不能进入二级市场交易,以避免消费者盲目投资引发风险。

只是,仍然有平台及机构铤而走险,借“转赠”等途径和消费者进行场外交易。一些平台更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在藏品发行价格、发行数量上动脑筋,割消费者的韭菜。

区块链技术让NFT具备唯一性

今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印发《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倡议包含平台应依法具备相应资质、确保区块链技术安全可控、坚持实名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坚决抵制防范金融化和恶意投机炒作、倡导理性消费等14项内容。

6月底,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的牵头下,蚂蚁、腾讯、百度、京东等国内数字藏品头部平台联手发起反对炒作、提高准入标准等自律倡议。

此外,微信也对外宣布,“从事虚拟货币及数字藏品类交易业务”属于违法违规经营,提供数字藏品二级交易服务将被封号。

史飞表示,以元宇宙为标志的web3.0时代已经来临,数字藏品的发展势不可挡。

行业经历短期的震荡,其实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思考,应该怎样凭借清晰的定位和创新的价值,在这个行业活下来。

从消费者端来看,也需要冷静审视数字藏品本身的价值、发行平台是否可靠等,避免盲从引发风险。

当然,一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仅靠消费者判断、企业自律和民间公约远远不够,还亟需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行业形成有效监管。

近来,数字藏品行业又诞生了一个新的概念——NFR(Non Fungible Rights,非同质化权益)。NFR是为解决以艺术品为代表的、多领域数字化交易的国内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而提出的数字交易新模式和新路径。

对一些线下实体企业或店铺而言,同样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的NFR,还可以查询会员的所有交易轨迹,帮助企业真正实现线上和线下会员权益的结合。

未来,NFT还会向哪个方向演变,或者创新出哪些新的应用场景,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橙舍版画有收藏价值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