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陈卓禧: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香港友好协进会专业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礼貌地问好和感谢之后,爽朗地为因公务延后采访时间而致歉,3月4日上午,当记者拨通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业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港专”)校长陈卓禧的电话,扑面而来的谦谦君子之风,一时间让记者很难将这样一个他,与那位一度在网上热传视频中正气凛然甚至措辞激烈的“护国歌校长”重合。

五年前的那段视频,相信看过的人,一定还印象深刻——

毕业典礼上,十余位学生因侮辱国歌被清场,会后的礼堂外,他们恼羞成怒地围住他们的校长要求“对话”。孤身立定的陈卓禧义正词严地大声斥责他们:“港专作为一所爱国爱港的学校,必定要高举爱国的旗帜,这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即使是殖民地时代,我们也没有退缩过。哪怕受到殖民政府的打压,我们的资助被撤销,我们的校址被收回,也从没有放弃爱国的立场!如果你们连这件事儿也不知道,那就是你们选错了学校!”

土生土长于香港,从始至终要爱国,对陈卓禧来说,这是与生俱来的烙印,不需要分析原因,不需要阐释解读。

但当记者提出探讨爱国话题,探讨如何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引导港澳青年热爱国家、自觉维护民族尊严时,陈卓禧说,他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

记者:我们还是先从“护国歌校长”视频说起。那段视频走红后,网友心目中,您成为香港同胞中爱国爱港的代表人物。但大家也一定好奇:出生成长在回归前的香港,您这样的爱国情怀是如何形成的?

陈卓禧:感谢网友和同胞们的厚爱,给了我非常多的温暖。说来话长。你可能真的难以想象,在香港,爱国曾经是很孤独的。经历过殖民地时代的人一定都深有体会。

我出生成长在香港,但我的祖籍地在广东南海。抗战时,祖父母担心战乱中全家人在一起没法保全性命,就想尽办法让身为长子的我父亲移居到香港。祖父母和叔叔们则留在家乡。小时候,我经常给祖父写信,他是小学老师,每次接到我的信,他都会回信,述说亲情,也会在回信中教育我热爱祖国、好好学习。他甚至会纠正我,信中的哪个汉字没有写好。

父亲到香港后,在工厂里工作,后来成长为工会干部。他所在的工会,是我小时候常去的地方,那里经常组织爱国活动,为基层劳动者维护权益,耳濡目染,我自然很小就有了爱国意识。

生活在英殖民时期香港的工人之家,劳动和收入的不对等,让我们一直在贫寒中生活;殖民统治又让我亲历了外国人的欺辱和压迫。小时候在街头玩耍,被外国小孩欺负是常事。即使警察看到,也是一边倒偏袒对方、打击我们。上世纪60年代,港英军警镇压劳工运动,几十位劳工失去生命。有一天,就在我家附近的煤气厂,军警进攻工厂去抓爱国工会会员,打伤好多人,甚至有同胞被倒着吊起来活活淹死。那时候真的是非常恐惧,白天也需要躲在家中关闭门窗。但我还是多次被无孔不入的催泪弹熏到,刺鼻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华人青年还要面对另外一种不公平——公务人员、大企业高管,首先会选外国人,华人机会很少。明确持有爱国立场的华人,更加没有机会。

所以,曾经很长时间,爱国者是孤独的。殖民统治下,光明正大地说爱国是不被允许的。但也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我就心存一种强烈的爱国意念,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记者:这种孤独现在还会有吗?比如那段视频中,站在一群闹事学生中间和他们对话时,会有这种感觉吗?

陈卓禧:坦白讲,站在2017年那段视频中的现场,我还是稍有孤独感的。但视频在网上发酵后,全国人民以及香港爱国团体和市民迅速给出了极大的支持,让我很长时间都生活在感动中。坚持爱国,对学生不尊重国歌的行为给予批评、指正,那只是我自然而然做了该做的事情,却受到如此的肯定和厚爱。第二年,我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许多港区委员都对我说,一定支持我、支持港专。这些都让我感到幸福、温暖。爱国,不再是孤独的、不敢说出口的,而是绝大多数人共有的高尚选择。

再说一个当时的小插曲。那段视频在网上爆红后,一方面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支持,另外一方面,当时活跃在香港的“反中乱港”势力也对此大做文章。一些不良媒体把视频进行剪辑,并断章取义、抹黑宣传。那段时间,还有人搜集学校的黑材料,妄图搞垮港专;也经常有“狗仔队”跟踪我。家人和同事都非常担心,一来担心我的安全,二来他们也担心,我斥责侮辱国歌的学生选错了学校,万一影响到招生工作,会不会导致学校财政困难,甚至影响到港专的生存?因为港专是一所民办学校,招生就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手段。所以,那一段时间,我一方面要想尽办法和敌对分子作斗争,一方面也要尽最大力量安定校内环境和人心。

记者:您对学校的招生和发展担心吗?

陈卓禧:我一直还是有信心的。港专成立于1957年,当时称为旺角工人夜校。成立之初,就因为坚持爱国立场被当时的港英政府取消财政补贴、收走校舍,很多前辈只拿着别的学校几分之一的薪水。甚至,因为坚持爱国,有些前辈被递解出境。就算这样,港专也没有改变爱国的立场,那些前辈都坚持下来了。现在,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港专怎么能够放弃爱国立场?怎能允许自己的学生出现不尊重国歌、不爱国的行为?怎么会因为爱国行为影响到生存?

事实证明,正义最终取得胜利,港专的招生没有受影响,香港的政治风波也逐渐平定下来。

特别是这两年,随着香港国安法的落地、新的选举制度实施,香港更加风清气正,爱国力量日渐强大。爱国已经成为值得骄傲的高尚习惯,再不会有当年孤独的感觉了!

记者:从“护国歌校长”到全国政协委员,这种转换您是否适应?如果用几个关键字总结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年多来的履职,您会选用哪几个?为什么?

陈卓禧:四年多前,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惊喜。我从来不曾想过,能作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站在国家民主政治的最高平台上履职。

原来作为校长,管好自己的学校就算完成任务。进入政协组织,至少我要站在界别的高度来履职。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学校,甚至不能只看到香港的教育界。我需要不断地超越以往的认知,在更高的平台上为国履职、为民尽责。

因为没有经验,我完全从零开始学习。第一年参会,是带着兴奋、新鲜,甚至是谨小慎微,去一步一步摸索。那一年,修正宪法的讨论,我就深刻领会到,只有中国式民主才最能与中国的发展相切合。不能站在香港一座城市的角度看,而要站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去理解中国的民主制度。这对我是很大的教育。

可以说这几年,是我人生最不平凡的四年。要说关键词,大概一个小时都说不完!太多了!丰盛、饱满、兴奋、使命、责任……

具体说来,这几年,我的眼界宽了,站位高了,接触面更加广泛,对国家的感情更加深厚,对民族复兴的前景更有信心。此外,对自己的责任更加清晰,肩上的担子也感觉更重。

当然,对香港来说,这也是不平凡的几年。香港社会经历了由乱及治、拨乱反正的过程。香港和国家一起,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一起抗击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一方面站在全国政协的平台上感受到国家所面对的复杂国际形势,一方面身处香港,站在与敌对势力作斗争的前线,努力争取青年学生、团结各界,坚守爱国爱港的旗帜。

记者:近年来,港澳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两会热点话题。您是港区委员,又是教育界别的委员,两个身份的交集,是不是让您对这一问题更加关注?这几年的履职过程中,您对这项工作有着怎样的体会?

陈卓禧:教育界别、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的确让我更加关注香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每次到北京参加两会后回香港宣讲,我一定不只对自己学校的学生,更习惯于去各种聚会上讲。刚才说到关键词,我提到“饱满”,因为我会不断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站在全国、全香港的角度去考虑香港青少年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我希望自己有更明确的引领作用。

此外,在内地,我也以委员的身份去多地考察、调研,参加全国政协关于香港问题、教育问题的各类会议。我多次结合香港的情况和内地的调研撰写提案和建议,为推动相关工作建言资政。比如,香港国安法、香港新的选举制度以及内地基础教育减负等重大事项,从征集意见到出台,我都全程参与和见证。从另外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中国民主的全过程,这对我是很生动的教育。我把这种教育给我的启示带回香港,去影响更多的香港青少年。

当然,也有遗憾。教育界别的委员很多来自内地兄弟院校,本来希望借此推动香港教育界与内地院校的互访、交流,增进香港与内地青少年更为密切的互动,但最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基本搁置。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多在这方面做些事情。

记者:从两会上关注,到民间关切,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会问,香港已经回归了,为何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这么难?

陈卓禧:往远一点讲,回归之前,港英政府就给香港种下了一些“毒瘤”。有很多具体的例子,比如当时香港的入境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居民来香港,多数都受限制;比如港英当局有针对性地从教育、文化等方面弱化香港的国家观念,对香港和内地造成人为阻隔。

还有,舆论斗争方面,受历史和客观现实的影响,香港缺乏基本的“围墙”。西方反华势力的宣传可谓无孔不入,渗透着香港年轻人。我们一方面想尽办法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不得不应对敌对分子无孔不入的歪曲和抹黑。

古往今来,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青年思想都是争夺的重点。各种原因积聚在一起,造成我们今天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近年来,除了在教育体制、教材内容等方面积极改革外,我们始终坚持推动香港青少年与祖国内地的交流,创造更多的平台吸引香港青年人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项目中,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增强国家认同。

记者:效果怎样呢?他们认可这样的方式吗?

陈卓禧: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2019年,港专联合华润集团组织了“‘冲’出梦想─Pacific Coffee ×港专@大湾区创业培训计划”,帮助有志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香港青年熟悉内地城市,通过提供支援和培训,协助他们在大湾区开咖啡店。当年,香港发生了“修例风波”,一些年轻人参与其中,或者受到影响。当时,同事们信心非常受打击,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推这个项目,担心是否有人来报名。年底,再次启动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们联络了之前有过意愿的年轻人,没想到他们非常踊跃。当时我们就决定,哪怕预定的30个名额招收到15人,我们也去!结果,招生报名申请推出后,接近800人报名!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总有一部分香港青年能看到国家对他们的帮助,也能看到祖国内地向他们打开窗口,为他们提供的发展良机。当时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把这部分种子保护好,让他们生根发芽,去影响更多的同龄人。我们做好服务就够了,相信更多人会陆续参与进来。

后来统计了一下,近800名报名青年中,2/3没有去过内地,但他们没有偏见,毅然报名,希望能争取到机会融入国家发展。这样的青年,怎么可能不认可自己的国家?怎么会不爱国?

所以说,国家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真正给了香港青少年发展的机会,也给他们认识和了解祖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现在,已经有参加该项活动的香港青年正式在大湾区开店创业!

另外一个例子,是港专曾经组织教职工去湖南开展红色之旅教育活动。

虽然港专始终坚持爱国立场,但客观来说,并不是每位教职工都对国情有足够了解。参访中,在韶山毛泽东故居,当讲解员讲起毛泽东一家为革命多人牺牲时,大家都深受触动。在岳麓书院,中国历代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的历史也深深打动了他们。晚上回到酒店后,我们组织过两次小组讨论,大家都非常积极,真正被感动了,也真正对国家的认识、感情发生了变化。

可见,抓住年轻人的所需、所想,做好服务、加强交流,总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记者:您认为,未来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多做些努力呢?

陈卓禧:刚刚举办的北京冬奥会给我很大的启发。外国运动员来到中国之前,或许他们以往接受的关于中国的宣传是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抹黑的,但是到了北京,志愿者真诚自信的笑脸、周到温暖的服务,以及赛场内外的各种真善美,一定会让他们对中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我相信,这种认识是相当有冲击力的,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百姓生活中的中国,以及生活化的中华文明,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宣传。

所以,我始终提倡,要推动中华文化在香港的生活化。试想一下,生生不息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到现在的古代文明,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在文明生活化过程中,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认知定律,影响到社会伦理和舆论风向。香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在教材上、制度上落实,更要在生活中加强影响。这样的影响,一定更有力量抵挡境外敌对势力的抹黑和造谣。

更何况,在香港国安法的保驾护航下,社会安定下来,越来越多不良舆论被阻隔,香港环境向好,更有好的土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接下来,就需要细致、耐心地做工作,把过去存在的“毒素”“毒瘤”慢慢清除,让正面的氛围慢慢建立起来,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必然就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不用担心到底什么时候彻底解决问题,细水长流,最终汇成江河。

近期,我也接触过香港很多校长和老师,大家都在分享各自校园里的新变化。有的推行汉服,有的普及《三字经》,有的推行“礼”的教育。总之,无论中小学还是幼儿园,各种各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蓬勃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就能形成良好的氛围。

继续和更多年轻人交朋友

记者:发挥双重积极作用,是港澳委员重要的履职内容。您觉得,未来该怎样将之与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相结合?

陈卓禧:首先,我们要积极把中央政策尽可能多地转化成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能够理解的方式、内容讲出来,结合中央政策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也要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为中央的决策、特区政府的依法施政提供参考。

其次,还是要沉下心来,从小切口入手。要时刻怀有历史使命感。我曾经和我的同事、学生分享过,不要小看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者一点小小的贡献,可能对历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甚至成为改变历史的小转折点。2017年那段视频,我本来只是出于本能站出来反击歪风、弘扬正气,这个小小的举动,没想到在互联网上发酵后,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

记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始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团结和争取香港青年人,引导他们爱国爱港、维护国家权益和民族尊严,还会面临很多困难,您有信心吗?您接下来还有哪些打算?

陈卓禧:信心,始终在我内心深处。我当了很多年老师,教过很多小时候不乖的学生,当时批评多了,甚至会遭到他们的憎恨。但是长大后,很多学生会返回头感谢我。成长,都是在碰碰撞撞中实现的。

最近这几年,我在政协履职中学得多、看得多,站位也高了,信心更加增强。我对许多老朋友说过,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我们有时候像是驻守在坑道里的部队,或许面对的不是最大的战场,也不能面对面接到最高指令、了解最全面局势,但是所有人守好自己的阵地,一定就会夺取最后的胜利。

未来,我们还要和年轻人多交朋友。以往跟他们交流,或者带领团组去内地培训、参访,我并不希望以全国政协委员或者校长的身份和他们相处。我就是一位长者,甚至就是他们的朋友,与他们最平和、最亲切地交往。朋友之间,共同的认知很容易被巩固,也不容易被外力破坏。

记者:香港现在正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会不会有一些负面情绪的出现?新的时代背景下,您认为港澳青年应该怎样做才能抓住机遇,融入“建功新时代”的浪潮中?

陈卓禧: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分为二地看。疫情揪心,这是实际存在的。我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一时间还难以从香港疫情困扰中走出,担心我的同事、学生以及我的家人。但返回头来看,疫情严峻的情况下,中央给了香港非常大的援助。青年人自然会看到,危急关头,是谁在支持香港?疫情过去,经济要复苏,又是谁才可以给香港带来动力?我相信他们会有共鸣,不需要说更多。

今年适逢香港回归25周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已经由乱转治的香港,一定能够恢复往日生机,进入全新时代。香港必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道理人人都该明白。

我们当老师的也最清楚,让学生信服,最主要是让他学有所成,并为他带来实际效益。所以,我也相信,当更多的香港青少年在祖国快速发展的洪流中抓住机遇、创造业绩,他们就会对爱国主义理解更深、共鸣更强。骄傲中国人,建功新时代,香港青年不会掉队! (文/记者 李寅峰 图/记者 刘圆圆

编者按:香港特区政府透露,争取5月底前通过《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以便开展选举筹备工作。这也意味着,香港朝着全力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更进一步。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星语香港”专题报道,听听本港明星如何寄语香港的明天。

“我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香港家庭,父母从小便教导我们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贡献社会,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经历,我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近日,香港演员黄一山接受了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专访。他说,自己是和祖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经历了香港的经济转型期,也见证了内地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对祖国的感情格外浓厚。

黄一山今年56岁,被称为是周星驰系列电影的“御用配角”,曾塑造多个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代表作有《逃学威龙》系列、《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等。上世纪90年代初,黄一山成为最早一批进入内地发展的演员之一,他为拍戏走遍全国各地,在深圳与妻子相识相知,并于2003年举家迁至广州定居。

谈及“修例风波”中参与破坏香港的年轻人,黄一山表示非常心痛。他认为,这些香港青年在向社会索取的时候,应该先问下自己为社会、祖国贡献过什么。他亦呼吁,香港年轻人应多来内地走走看看,而不是只将几家失实媒体的偏颇报道视作全部真相。

黄一山接受南都、N视频专访。南都记者 宫纳 摄

谈风波:看到香港一夕之间被搅得乌烟瘴气,我心痛万分

南都:2019年,香港经历了漫长的“修例风波”,你看到的香港发生了什么?当时有什么感受?

黄一山:我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年近不惑才迁至内地,对香港的感情依然很深。当我从新闻中看见笼罩在“修例风波”阴影下的香港时,恍如隔世的陌生感油然而生。通过电视屏幕,我看见黑暴分子打砸商铺、袭击路人,街头四处散发着科幻电影般的“末日”气息。

香港是我曾经生长和打拼过的土地,我深知这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不易。看着一代代香港人辛苦建设起的城市。在一夕之间被搅弄得乌烟瘴气,我心痛万分。

南都:近一年来,香港国安法的施行,以及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等举措推出。你如何看待这些举措?

黄一山:香港国安法的出台,无异于给了乱港分子当头一棒,让他们纷纷现出原形。曾经叫嚣着为所谓“理想”和“自由”而战的暴徒,一见中央要动真格,便立即作鸟兽散,根本不敢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更不敢面对法律的审判。

不可否认,此前选举制度确实存在一些漏洞,部分反中乱港分子得以在议会中骗取一席之地,现在有中央拨乱反正,这群乌合之众上演的闹剧是时候落幕了。在我看来,既然要参与政事,爱国爱港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这毋庸置疑。

谈爱国:祖国短短几十年的成就,值得每位中国人自豪

南都:近两年来,你一直坚持发表爱国爱港言论,是什么促使你挺身而出?

黄一山:在我看来,爱国与否是一道是非题,两个选项之间没有灰色地带。我既已表达过爱国的态度,就必然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视为“眼中钉”,我如果此时因为惧怕而退缩,只会助长乱港分子的嚣张气焰。更何况在我这个年纪,很多事情早已看开,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一定有人要站出来说真话,我就没有理由再装聋作哑。

黄一山曾出演《九品芝麻官》。

南都:你的爱国情怀与成长经历有关吗?

黄一山:我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香港家庭,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小时候,我们一家八口挤在一间仅二十多平方米的公租房里。但从小父母便教导我们自强不息,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贡献社会,这也是激励了一代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

或许正是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我知道香港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除了依靠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的勤奋拼搏与开拓进取以外,更离不开国家对香港的支持与帮助。我还记得2003年,香港经济在“非典”中遭受重创,各行各业都陷入了大萧条,失业率激增。直到中央协调出台内地旅客赴港自由行的政策,本港经济才得以重振,香港零售业更是从此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黄金期。

黄一山(左)在《逃学威龙》中饰演黄小龟。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我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我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中国便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在抗疫中取得的成绩更是举世瞩目,这些难道不值得每位中国人为祖国感到自豪吗?

南都:你与吴孟达是多年老友,在你眼中,达叔是怎样的电影人?

黄一山:敬业与爱国是达叔身上最深刻的印记。与达叔合作过的演员都知道,他从来不带剧本去现场。这并非因为达叔记忆力过人,而是他每拿到一个剧本,都会翻看上百遍,直到剧本烂熟于心,等到了拍摄现场,剧本上的台词早就成了他自己的语言。正是因为如此,达叔才能将每一个小角色都塑造得深入人心。

至于爱国,则更不用多说。达叔在社交媒体上并不活跃,但他最后一条微博定格在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上。那是他转发央视新闻“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话题的微博,配文“我是中国人”。短短五个字承载着他深沉的爱国之情。我相信,大家爱达叔,不仅是爱他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更爱他对电影的坚持和对祖国血浓于水的情感。

谈观念:部分年轻人来内地就能明白,此前的想法有多狭隘

南都:2003年你举家迁至广州定居,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黄一山: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开始进入内地发展,还在深圳结识了我现在的太太。当时由于工作原因,我常常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对比之下,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内地相对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于是便逐渐将事业重心转移了过来。

我最终选择在广州定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自然是考虑到交通的便捷程度,现在广州来往香港的通勤时间不过一个多小时,方便我随时照顾在香港的家人。此外,广州是一个包容、多元的城市,同时粤语也是广州的通行语言,这些都更加便于我融入这里的生活。现在回看,当初的决定非常正确。

近几年来,我发现香港越来越多好的编剧、导演、演员纷纷进入内地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我也常劝现在仍在犹豫的香港朋友赶快行动,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品质、就业前景,还是为了下一代的发展前途,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乃至到更加广阔的内地市场去,都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南都:对于如今的香港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

黄一山:老一辈香港人经历过艰难的经济转型期,是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起来的。如今新一代香港年轻人则不然,他们一出生便坐享香港的发展红利,一部分年轻人更将特区政府的优待与扶持视作理所应当,却从未想过自己为这个养育他们的社会、国家贡献过什么。

与此同时,对中国崛起有所忌惮的外国势力也趁虚而入,悄然渗透了香港的网络、媒体,乃至教育、政治系统,荼毒了不少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香港青年。

现在不少香港年轻人误将几家“毒媒”的反中宣传视作全部真相,仍以几十年前的过时眼光,来看待与内地有关的一切。

我真的希望他们抽出哪怕一天时间,来内地看一看。因为他们只要来了就能明白,此前的想法有多么狭隘。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余毅菁

采写:实习生 翁安琪 南都记者 余毅菁

少年,给世界点正能量瞧瞧!

  二次元、裸辞、佛系、追星、养生朋克、丧……这届年轻人的title层出不穷,追星可以说是一大主流了。

       最近全体年轻人粉上了同一个爱豆,不知是哪位这么吸粉?竟能俘获全国上下各色年轻人。

  阅读量达到13亿!平均一下就是全国人民都看了。没错!这位阿中哥哥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凭实力圈粉无数。当国家尊严受到挑战,这批被70/80后各种diss的新生代95/00后用自己的方式,向国人、向世界表达了他们的爱国力量。由这届年轻人主导的遍布全世界各地的爱国行动,都是在用理智观点让世界认识团结的中国。想必每一位同胞看到这些新生代面孔都不禁热泪盈眶。

  实名表白这届年轻人的爱国精神!除了爱国他们优点很多,丧只是嘴上喊着玩玩的,上进绝不是虚的,默默不吭声的努力才是他们真实的样子;他们理性客观,随着国力提升,这届年轻人认同文化自信,汉服热、国潮节、故宫文化……接二连三火出热度。在这背后的是我们新生代包容、客观的青年态度,希望祖国更加强大,也希望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族品牌能够同样自信。

  就拿PC酱所在的美妆领域举例,腾讯出具的《2019国货美妆洞察报告》就有这样一组数据:在美妆领域,国产品牌占据56%的市场份额,基于过去12个月购买过/彩妆产品的受访者调研数据显示,本土品牌在女性消费者中的渗透率达到了71%。

  年轻一代不再执迷于进口品牌,内容优质和品牌创新决定着年轻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对口碑好的国产品牌接受度也是越来越高!已经可以说这届年轻人,对民族的认同感以及恳切希望得到全世界认同的心是实实在在可见的。

        市场垂直化和资源整合化的全球趋势下,品牌跨界联名推新品的方式成一大创新,跨的好真的是赚足了年轻人的腰包和关注度,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本土品牌们也顺着这波“中国质造”的大趋势,力图抓住这届年轻人抛来的橄榄枝,近两年在品牌创新和口碑营销上都全力突破自我。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国际品牌天下的美妆届,PC酱将聚焦国货美妆的那些成功跨界案例,看看它们是如何“翻身做主人”,打进了这届年轻人的新天地。

国货,给世界点颜色瞧瞧!

  首先要从大名鼎鼎的国家文化代表故宫说起,用一组胶带做封面的创意,可以说为故宫的彩妆之路来了个开门红。

  此后,故宫跨界出品的口红一经问世,粉丝纷纷大呼:“透着一股琴棋书画的古韵美”。颜色正到不行,上嘴饱满持久不沾杯,是PC酱听到呼声最高的优点。磁扣设计也是深得plmm们的心,于是大家齐呼:“故宫赶紧做彩妆吧!”

  于是故宫在万千瞩目中卖了个萌,又出了、、啦一系列单品,满满的中国风,质量上乘,小编就想说,皇家办事,我们就放心好喽!

    眼影盘的设计非常符合故宫大家闺秀的范儿,配色清新典雅,上眼后可以让人瞬间有那种古代美人的冰清玉洁气质。

  又出了系列,有一款颜色直击心脏。设计来源于宋朝汝窑瓷器,天青色冰裂纹款,小编只想说,简直太高级了吧,这种“国宝色”完全吊打市面上任何一种颜色好嘛!

        腮红也继续保持着这股清冷美人的高雅设计风,粉而不俗,秀而不艳。

  从此,故宫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成了一个美妆大IP,想和它联名的品牌已经排到皇城门外,最近爆火的老师也和它出过联名彩妆呢,基本故宫现在上新已经全靠手气了~

  娃哈哈作为家喻户晓的国民饮料品牌,好口碑和好口感在国人心中一直都是品牌中的模范生。

  去年冬天搞事搞的很大,旗下产品营养快线竟然出了彩妆!是不是下巴都掉没了?

  以“你足够出色”为主题,推出了特别版包装的营养快线!一改以往简(其)单(实)朴(很)素(土)的风格,青草绿和桃花粉两大亮色系交融撞色,哎,营养快线摇身一变穿的女魔头!

  冷色调和暖色调两盘,各九色,哑光搭配珠光,完全cover日常上班和休闲娱乐的基本彩妆需求。

  娃哈哈这次的搞事真的是击中年轻人了,被网友评价“一盘温柔如光,一盘夜店女王”,而且只送不卖,这娃,还搞起解饿营销来了!

  更令人惊喜地是,你以为它只是颜值好看是吧,经过大众检验,内涵也不错呢。

  于是继续搞事,在杭州、广州、武汉先后开设了线下快闪店——“营养快线补色间”,没想到线下热度更绝!络绎不绝的年轻人到访。

  除了产品本身的讨喜,线上线下充分的互动形式,直击年轻人新鲜有趣的特质,可以说娃哈哈童靴跻身彩妆届第一步就彻底俘获年轻人的心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人的爱国意识越来越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