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道这个单侧耳聋,需要戴助听器吗?戴哪种更合适?

1、神经性耳聋怎么治病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两个概念,一是手术安置人工耳蜗(后面将叙述),让其听声学语,二是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通过手术来恢复听力。

药物治疗:因为感音神经性聋的致病原因较多,机制与病理改变不尽相同,耳病预防,故讫今尚无一个简单有效、适用于任何情况的药物与治疗方法。目前多在排除或治疗病因性疾病的同时,耳病预防,宜早选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维生素B族、能量制剂,以及必要时在一定期间内应用类固醇激素等进行治疗。

选配助听器补偿听力:对待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聋人,佩戴助听器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方法。助听器能解决与人交流的障碍,恢复自信,使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对于聋幼儿就更为重要,戴上助听器能使听力言语得到开发和利用,使他们聋而不哑,走出无声世界。

耳蜗埋植:又称电子耳蜗或人工耳蜗。适用于双耳极度耳聋,使用高效助听器无效,耳内无活动性病变。

听觉语言训练:仍是最大限度利用残余听力和其他感觉器官来训练发声或讲话能力的措施。两者互相补充,不能偏废,训练应从学龄前开始。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朋友都受到了耳聋耳鸣的侵扰,大多数人认为是“生理现象”,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还有一部分老年朋友因为耳聋耳鸣而拒绝与人沟通,对生活失去信心。其实耳聋耳鸣只要积极及时检查,对症治疗,是完全可逆的。

经常将手拢在耳后,以增大接收音量。

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明显比家人要求的音量大。

面对面交谈时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习惯于将头偏向一方。经常误解对方语意。

无法二用,不能一边看书、看报、写字、思考问题,一边和他人交谈。

经常注意不到别人在和自己打招呼。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神经性耳聋的时候,实际上是指“感音神经性聋”,包括耳蜗的病变,也包括听神经的病变,甚至还包括听中枢的某些病变,并不单纯指听神经的问题。不同类型的神经性耳聋表现略有差别,主要表现均为单侧或双侧耳部不同程度的渐进性听力减退直至耳聋,伴有耳鸣、耳内闷塞感,约半数病人伴有眩晕、恶心及呕吐症状。

神经性耳聋是一个大的概念,能否治好主要得看它的类型。最长见于中年人的特发性突聋,多表现为一侧听力突然下降,这种神经性耳聋治疗的越及时,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老年性聋也属于神经性耳聋,这是由于听觉系统老化,属于自然规律,很难逆转,建议早期佩戴助听器以免大脑对语言理解能力的退化。另外,外伤所致横型颞骨骨折所致的神经性耳聋难以完全恢复。

对于一些青少年儿童的耳聋应注意是否为内耳发育异常所致,此病药物治疗基本无效,双侧耳聋若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建议尽早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促进语言中枢的发育。部分患者在服用某种药物或感染后出现耳聋,则可能是中毒性或感染性聋,部分轻中度耳聋患者可随停药、感染治愈而自愈,而一开始即重度聋的患者难以恢复。

临床还有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神经性耳聋通过恰当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治愈,但是该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故诊断不明的神经性耳聋可以尝试该治疗方案。另外,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的神经性耳聋应该在听力下降还不严重时及时治疗,否则难以通过药物恢复。

凡是药物性耳聋引起了患者的言语交流障碍,都可以佩戴助听器,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幸福度。助听器它是一种通过放大声音以改善听障患者声音感知能力的装置。助听器不一定使听障患者的听力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它可以帮助听障患者充分的利用它的残余听力,而且不需要进行有创的操作,从而提高听障患者的声音感知能力。

如果药物性耳聋的患者只出现了单侧的耳聋,一般是不需要选配助听器的。如果是双侧的耳聋,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较大,但都未超过50个db可以给听力较差耳配用。若有婴儿听力损失超过了50db则给听力较好的耳佩戴助听器。所以佩戴助听器也是有很多学问的,请去专业的佩戴机构或医院进行咨询。

先天性单侧耳聋需要做耳蜗吗?

我们这边医生不给做单侧的,我也一直犹豫,要是做了宝宝会不会心理压力大,而且这始终是个手术,还要开颅,一听就怕的发抖,可是不做的话,又怕影响宝宝正常生活,我实在想不通,双方家族都没有耳聋患者,孕期那么注意,为什么宝宝生出来会这样,好痛苦!

1.首先,医生的决定是没错的,他完全是遵照耳蜗手术适应症标准做出的诀断。

2.人工耳蜗手术适应症除了一般身体情况不能有禁忌,耳蜗、听神经似导通路结构正常,年龄大于12个月外,还有一个听力标准。以美国FDA给出的建议,双耳平均听力必须达到超过70dBHL(国内的标准80 dBHL)。一侧听力正常,一侧有损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个标准去植入人工耳蜗。

3.一侧听力如果完全正常,一侧有听力损失(就算是极重度),只是在复杂环境下言语信息接收的完整程度会影响言语识别能力。安静环境下对正常语声强度言语交流的影响非常有限,除了稍稍影响孩子言语学习数量多少之外(其实和这一点更相关的是身边群体平时和孩子语言交流数量的多少,而非仅仅是听单方面问题),对孩子说话能力几乎没有影响,言语组织、言语交流能力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很多小时候因为腮腺炎至一侧全聋的人,平时如果自己不讲,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一侧耳朵完全听不到。

4.人工耳蜗也好,助听器也好,目前都是在没有更好方法下的一种最佳选择了,极重度听力损失的个体通过这些康复工具听到的声音和正常听力的人差距还是很大,如果把正常听力的人听到的声音比做一张千万级像素的照片,极重度听力损失的人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听到的声音就好比一张几万像素的照片,两者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5.鉴于第四点的现实,一侧听力正常,一侧听力达到极重度,在极重度一侧植入人工耳蜗是否能获得好的效果,目前临床上也只是在探索阶段,所以,医生不去给你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6.双方家族没有听力问题,孩子出现了听力问题,千万不要想不通。出现问题要想着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为已成现实的问题苦恼抱怨一时可以理解,但老去想它会使心理压力增加,影响到未来孩子康复甚至家里生活就不值得了。

7.病毒感染、隐性遗传等都有可能是孩子听力损失的原因,如果是隐形遗传,和孕期注意没有多大关系;病毒感染,很多时候几乎没有多少症状,比如巨细胞病毒,寄生于人体以及人体经常能接触到的非细胞生物病毒数以万计,有时候再注意也不能避免被感染。

8.关于耳蜗手术,属于一个精细手术,操作过程确实要求医生大脑中有清晰的三维颞骨解剖结构,要避免损伤面神经等重神经及血管,但这个手术一不进入颅内(也就是不是开颅手术),二不是大手术(精细手术),担心可以理解,但担心到怕的发抖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戴助听器的人聋到什么程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