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什么家中常备药推荐吗?最近疫情反复,想在家里囤一些药

最近出现的新冠疫情,让大家充满不确定感,特别是要不要囤生活物资,囤什么,怎么囤

所长的好朋友:营养师顾中一给大家列了个清单,以供参考。

关于是否要囤货,我们觉得现在大家稍微囤一点,总比出现突发情况之后再急着去抢购要强,而且推荐那种循环式囤货,边吃边补充
下面有清单,如果你想提前囤点东西,可以考虑一下。
首先就是一些最基本的粮食,比如米面油这三样可以多备一些。
一般来说,市售的米面保质期大概都在 12 个月左右,油的话可能有一年半,可以多囤一些。
不过,油的话,我个人还是鼓励多买几瓶小包装的,毕竟油很容易氧化,开封之后应当保证两个月之内吃完。只要没开封,你可以放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即可。
如果你是完全不会做饭的人,那你可以稍微囤一些自热米饭之类的方便食品。
它的保质期比较长,而且是室温保存,味道也不错,至少不会让你饿肚子。
另外作为一个营养师,我个人建议大家平时买一些复合型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
在你日常长期饮食不均衡或出现突发情况不能保证摄入营养的均衡时,可以帮你避免出现维生素缺乏的情况,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买的。
提前囤粮不只是满足基本温饱,在有条件的前提下,相信大家还是想维持生活质量水准的。
吃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丰俭由人,而且如果真出现突发情况,吃什么还取决于你那里物资的供应情况
这里只是给大家做一下科普,如何囤粮能吃得健康点、营养点。

我的一个经验是适当买点难吃的东西,否则全是好吃的零食,很可能还没过几天就被你吃光了……
比如黄油饼干,碳水、脂肪、高热量,保质期还长,看起来很适合作为囤粮。可缺点就是它太好吃了!
我之前买过很多桶,结果都是很快就被我吃光了…… 顺便也胖了一斤。

所以,从健康角度到底买些什么比较好呢?
蛋白质很重要,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那像是冻肉、午餐肉这些可以适当买一些。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注意:
午餐肉注意选择盐含量稍微少一些的,你觉得比较好吃的。

买一些冻肉卷什么的,平时在家里吃个火锅很方便,但是它非常占地方。特殊时期,建议你换成牛排之类的会好一些。

鸡蛋保质期不太长,但是它是很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我个人建议是,如果你周围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多补充些鸡蛋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买清洁蛋,除了保质期会长一点外,也不容易污染冰箱里的其他的食物。
买完这些肉类或者蛋白质类的食物,大家对它们能储存多久也要有个数。
我做了张图表,你可以保存一下,参考这个时间表,自己给食物打上时间标签避免因为吃到过期变质的食物影响健康。
如果你们家有空余空间,还可以考虑买个冷柜,自己多囤点东西。
蔬菜保质期比较短,因为蔬菜被采摘之后还会有呼吸作用,很多营养成分会流失。
所以,正常情况下绿叶菜最好 3 天之内吃完
豆角、茄子、番茄、青椒、黄瓜这些,储存个 4-5 天没啥问题。
像是土豆、胡萝卜、萝卜、白菜、洋葱这些蔬菜,保存的时间会长很多。你要囤菜的话,这些就比较合适。
具体一些常见蔬菜的保存时间,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这两张图表。
普通冰箱内部往往偏干燥,如果你想多存一点叶菜,可以先裹上一层厨房纸,再套上塑料袋或密封袋放进冰箱,可以保持适当的湿度,不容易坏。
也可以先看看你家的冰箱有没有特殊的分区功能,如果有专门的蔬菜保鲜区,存放在这个区域也能延长保鲜。
市面上还有很多速冻蔬菜,比如欧式杂菜、西蓝花、芦笋、荠菜馅什么的,这些都是不错的。
只要简单烹调就可以满足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的需要。
市面上在售的还有一些脱水蔬菜,这类蔬菜营养成分损失肯定比速冻的多很多
不过,如果是冻干工艺的,那营养成分损失还不算太多。
说完蔬菜,再聊聊水果。
苹果、柑橘类的这种放得比较久,可以多买一些。其他一些容易坏的水果,就不太适合囤着了。
千万别忘了买各种调料,盐、味精、糖、酱油、蚝油等等,看看家里的存货还够不够。
各种拌饭酱之类的,多囤几瓶吧,日常也可以吃一吃。
不过作为营养师,我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控制盐的摄入,理论上真要是居家隔离运动量少一天吃 1000mg 的钠(约 2.5

其他的各种小零食,主要是看你的需求。
有条件不着急的时候可以多买点水果、瓜子坚果,甚至准备点真空包装的鸡蛋、牛肉干等等。
记得买点瓶装水,根据家庭人数,可以买点大包装的。
如果你家用的是那种反渗透的净水机,提前确认下滤芯是不是该换了。
如果真因为疫情隔离,就医肯定不如以前方便,建议家中还是应该备一些应对常见疾病或问题的医药用品。
疫情期间,为我们提供防护的口罩显然非常重要。
我觉得家里最好备上足够的N95 、 KN95 这种级别的口罩,在需要去医院、坐公交等风险较高的地方时主要还是戴这些。
如果你只是正常上班,不是高风险职业,戴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也就足够了。
另外多备一些高浓度的酒精,至少 60 度, 75 度以上更好,可以用来消毒擦拭物品。
提醒注意:消毒擦拭物品,适量即可,特别是在室内喷涂酒精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使用时及使用后一段时间要避开明火防止引起火灾
其他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
像电子体温计、耳温枪,缓解过敏的炉甘石洗剂、抗过敏药等,这种家里别忘了准备好。
我们家里必备一些解热镇痛类的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之类。
碘伏、棉签、创可贴、纱布等,应对一些小磕小碰的伤口消毒和包扎。
注意备一些口服补液盐,万一出现吃坏肚子腹泻的情况,这个是经常用得上的。
有干眼症的人,提前买点人工泪液。如果有眼疾正在用药,注意看看药是不是够。
另外,注意有一些眼药水,开封后要放冰箱保存。
这是处方药,要由医生开给你,一般不建议大家自行使用。
但如果是正在使用,为应对可能突发情况或可能要出门的等情况,一定得准备足疗程的药量,尽量避免中途停药或者换药,以免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如果你有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带药的话也要注意准备好足够的剂量,比如,一些常用的降血压药物、抗过敏的药物等等。
提前把家里的一些既往看病的资料都整理一下,准备好万一要去医院或者需要远程问诊,能及时、有效地跟医生沟通。
除了自己也要记得帮家人们留意一下健康情况。
其他的就是日常生活用品,日常看着不起眼,一旦缺了少了,非常影响生活质量,大家也要注意一下。
对大部分女性来说,卫生巾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卫生巾、卫生棉条之类的还是多备点。
从部分西安网友的经历来看,隔离后,菜还可以在社区群里订购一些,但是一些日用品却非常紧俏,也没有渠道去买。
像洗衣液、肥皂、洗发水、沐浴液、牙膏这些,还有卫生纸、纸巾什么的,如果家中的快用完了,也可以囤一点。
如果家有宝宝,别忘了各种奶粉、尿不湿、隔尿垫、湿纸巾、乳液、护臀霜等等。
具体囤什么,就看你到底是养猫还是养鱼了……
如果是猫,那家里的猫砂、猫粮、敷料、清洁滤网等等,提前查看一下,保证存货充足。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营养师顾中一(ID:yy4gz1),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近期国内外疫情反复,在家隔离似乎并不算是稀罕事了,特别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那时候都经历过居家隔离。

在隔离的时候,食物就成了最大的问题,那么,在隔离前应该囤什么东西呢?又好吃,还要考虑营养、存放等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比较适合存放的食物吧!

冷冻类的包含的范围也比较广,有肉类、速冻面食等。

肉类是生活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很多人都喜欢吃。囤肉的时候要多元化,比如猪肉、鱼肉、鸡肉、牛肉等屯点,这样营养会更加全面。

速冻面食也比较好,比如饺子、汤圆、手抓饼等。吃起来比较简单,也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做起来也比较好吃。


谷物类作为主食肯定要囤点,比如大米、小麦粉等,好存放还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面食和大米的吃法多样,面食可以做包子、油饼、馒头、麻花等各种面食类食品,大米也可以熬粥、蛋炒饭、米糕等。

在囤了主食以外,还要再准备别的杂粮,以促进消化功能,增强抵抗力。比如黑米、燕麦、薏米、荞麦、红豆、绿豆等。往往这类谷物的营养价值相比于大米和小麦粉营养更加全面,也更利于饮食均衡。


在家不能出门的时候,干货类肯定是少不了的食物,既方便存放,吃起来只用水泡开就行,吃多少泡多少,可以做汤、炒菜、凉拌等都是非常好吃的做法,非常的方便实用。

比如,木耳、银耳、干豆角、干黄花菜、干笋、鹿角菜、紫菜、香菇等。

这类食物在家中最好常备,只要密封干燥保存,就可以存放好久,有的甚至放几年也不会坏。


罐头的历史比较久远,早在抗战期间,我们就在电视上看到过有罐头这类供给物质,虽然现在吃罐头的比较少,也有很多人觉得罐头不卫生,但是由于很多厂商比较正规,吃点也可以。

罐头的保质期一般都在两年以上,可以囤起来,在需要时应急食用,由于罐头种类比较多,有水果类、蔬菜类、肉类等,是非常很好的应及食品。


根茎类蔬菜,如,花菜、胡萝卜、土豆、姜、西兰花等;

薯类食物等,如,红薯、山药、芋头、荸荠等。

这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存放好久,一般菜类可以在冰箱里存放最少一周,好吃又方便储藏,是非常不错的菜类。

根茎类薯类更是存放时间长,比如土豆放两周都没问题。


鸡蛋是非常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且价格便宜,做法简单多样,更是受到很多家庭的喜爱。

鸡蛋的存放时间比较长,最好保证一天吃一个鸡蛋,这样可以为身体提供很多养分,还美味好吃。

鸡蛋可以直接炒食,或者加韭菜、辣椒等炒,也可以包包子饺子、下面条等,非常的方便配菜。


现在正是天气气温回升的时候,天气比较干燥,这时候非常需要多吃水果,可以多买点苹果、猕猴桃、柑橘类等,买回来后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很久都不会坏;一般苹果、香蕉和猕猴桃等可以买稍微生的,这样可以保存甚至一个月也不会坏,还能持续为身体提供各类维生素、铁、硒、钙、磷等,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在家时间长了,囤点零食、牛奶、干果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比如面包、葡萄干、酸奶、核桃等食物。

这类食物可以直接食用,一般还比较好吃,非常适合在家没事的时候食用。

不过尽量不要吃太多零食、特别是膨化食品,只能当做零食食用,千万不要当饭吃;最好多买点干果、糕类等营养比较丰富的零食,既能满足对零食的爱好,又能提供营养。


当然,除了这些,还可以囤真空食物、速食方便面、食用油等。

在疫情下,一定要好好在家待着,不能随便出去跑,以免影响自己也影响别人。

可以在家做做自媒体、写写日记、做做手工、锻炼锻炼等,不要一直看电视玩手机,要在家放松的同时,多做点有意义的事

最后,大家不要忘记收藏点赞哦!我是生活中的真相,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专注生活中的常识、技巧、生活琐事及生活中各种大家比较关注的事情,关注我,我会持续发布优质可信的生活领域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一到夏天,又到了孩子腹泻的高发时期。

  由于天气炎热,食物很容易滋生细菌,常常会容易引发食物性中毒而引发的腹泻,又或者是娃吃了没洗干净的瓜果可能导致腹泻。

  根据世卫组织数据调查显示:腹泻目前已成为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而在我国,5岁以下的孩子甚至每年平均腹泻3次左右。

  孩子腹泻,究竟有哪些原因?

  一旦感染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往往会有腹泻症状。

  这两种病毒都是诱发婴幼儿以及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两者都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以及间接接触进行传播。

  一旦感染病毒,患儿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腹泻现象,一般为水状腹泻。

  每天腹泻次数甚至会超过10次,患儿一般还会伴有呕吐、食欲缺乏,以及腹痛等症状

  如果孩子在日常中出现饮食不洁的行为。

  比如吃一些没有清洗干净,没有完全烹饪熟的食物,或者是吃一些生冷寒凉的食物,就会导致感染上一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沙门菌等细菌,从而诱发腹泻的出现,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胀痛等一系列不适感。

  另外,如果孩子出现暴饮暴食现象的话,也会导致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反复的腹泻现象,并伴有反复的腹部发胀、疼痛症状。

  除此之外,喝生水容易感染上一些寄生虫,就会诱发胃肠道疾病,从而出现反复的腹泻症状。

  不少吃配方奶的宝宝,在更换新的配方奶后出现腹泻,一般是乳糖不耐受导致过敏,从而引起的腹泻现象。

  另外,如果宝宝对一些牛奶、鸡蛋、鱼、虾、蟹,或者是其他食物过敏,一旦食用的话,也会引起腹泻的情况。

  如果是食物过敏导致,孩子一般还会伴有皮肤红肿、发痒,或者是呕吐的症状。

  很多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会出现蹬被行为,如果蹬被之后父母没有及时将被盖上,或室内温度过低的话,就会导致宝宝腹部受寒。胃肠道会受到刺激。

  从而加快蠕动速度,导致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就会引起腹泻以及腹痛的情况出现。

  另外,如果孩子吃一些冰冷食物,比如冰激凌或者是一些冷饮,也会导致胃肠道因为受到寒凉刺激,而引起腹泻的出现。

  不少父母会给孩子吃一些保健品,尤其是对于学龄期儿童。

  保健品中含有大量的药理成分,一旦孩子食用,会使身体的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

  而且一些药理成分也会影响到胃肠道,会使胃肠道的内环境被破坏,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就会引发反复的腹泻现象。

  腹泻高发季,这种药物是每个父母们都必备的

  腹泻的主要危害,往往会导致孩子容易脱水,而口服补液盐,便可以有效治疗9成腹泻脱水。

  而在我国2009年发布的《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也明确指出:儿童腹泻一开始,就得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来预防脱水。

  口服补液盐由于含有氯化钠、氯化钾、枸橼(yuán)酸钠、无水葡萄糖,能够及时快速补充人体丢失的水分与电解质。

  除了儿童腹泻,儿童发热所造成的脱水,同样也适用,寻常药店可以购买,最关键是价格也很便宜。

  而且服用方法也很简单,将一袋粉末溶解在250ml的温开水中,按照孩子年龄选择喝的量:

  比如<6个月,需喝50ml;6个月-2岁则是100ml,2-10岁则是150ml;超过10岁,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若孩子喝不了那么多,也不要硬灌,可以引导少量多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有小孩常备八种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