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最差的专业是什么?机器人工程专业怎么样?

2021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中

一举夺得全国一等奖4项
(一等奖获奖率15%)
二等奖1项(二等奖获奖率30%)
三等奖1项(三等奖获奖率30%)
为我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历史最好成绩。
凭此成绩我校跻身本届大赛
全国一等奖排行榜第一名!

本次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等近百所院校的400余支队伍参赛。比赛项目涵盖了机器人创新创意、机器人探险寻宝、机器人建筑师、仿生机器人等20项,不仅考验参赛队员的系统硬件设计能力、程序编写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最优规划能力,更考验着队员们的动手实践应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智能制造学院和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联合组建“机器人创新团队”,由温宏愿、刘小军、王刚、周军、杨立、孙松丽等教师领衔,带领6支队伍参赛。经过激烈争夺,在“机器人创新创意”“机器人寻宝”“机器人建筑师”“机器人探险”赛项中,我校学子一举夺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

这次大赛,团队的老师们带领队员在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们从暑假就开始留校准备比赛,每天至少有1-2位指导老师到校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并且和学生一起研讨机器人软硬件设计方案,全程参与机器人设计、组装、调试全过程。开学后,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比赛,一直持续到11月比赛开始之前,完成六台参赛机器人的设计和调试。

面对400余支来自不同院校的队伍,老师们表示,参赛团队作了充足的准备,同时,他们一激励参赛学生,给学生立了信心。所以他们对整个机器人创新团队充满信心。

参赛的四个项目要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不断的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研讨,相互协作。通过这样的协作,提升了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

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老师们认为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在于三点:一是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机器人比赛需要购买很多机器人零部件进行设计组装,学校每年投入了大量经费支持,对于获奖团队也会给予奖励。二是机器人团队教师的渊博知识和丰富指导经验,赛前全程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机器人设计和调试。三是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涉及交叉学科,涵盖很多技术,每位老师和学生都有不同擅长,大家分工协作,通力合作。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备赛阶段至关重要。队员韦敏冰坦言,在比赛时,内心激动与忐忑交织,但又夹杂了准备月余,终于要“交卷”的释然。比赛完受益匪浅,最大收获是体验了团队合作与思维碰撞队友们的配合,以及导师的指导贯穿了整个过程。大家都聚焦于比赛,相互配合,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过程中每个被提出的想法都值得被尝试,有时可能一个异想天开的“怪想法”,但能适时地解决眼前的问题。

韦敏冰希望同学们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学期间,有许多试错的机会,可以让人去尝试,去思考,去领悟,去成长,而每一次地成功都会助长下一次成功。

张富高表示,赛前团队会一起仔细研读比赛规则,进行任务分析,计划制定以及任务分配等工作。备赛期间团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机器人定位的问题,机器学习中物体识别准确率的问题,通过团队合作都圆满解决了问题。比赛过程中,每名队员更需要时刻关注比赛进展,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对张富高而言,参加此次机器人技能大赛。最大收获是明白了人需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次机器人技能大赛考验了队员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在整个大赛过程中,各种问题都会接踵而来,遇到问题时,队员们一直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并取得成功。

在机器人旅游和探险比赛中,硬件考察动手能力和运动分析,软件考察思维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其中,田旭属于软件方面的专攻。这次的比赛受疫情影响,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比赛。备战期间,团队遇到了电池问题对预期效果产生了影响,他们则通过稳压模块进行调节;遇到了机器人在赛道上卡壳空转或偏离轨迹的问题,则通过更换速度的方法解决问题。

比赛时,田旭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比赛可以检验团队奋斗的成果时间到了,紧张的是,在比赛中会不会出现模拟中没有发生的状况,出现意外情况。田旭表示,比赛最大收获是了解到对手团队的长处以及自己团队的短板,对未来的进一步提升很有帮助

机器人创新团队优异成绩的取得,是“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理念指引下学校内涵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出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泰科学子优秀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明日的成功,源于今日的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江苏46所高校新增111个本科专业,从2018年起招生。其中“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人工智能方向专业大火。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0所高校申请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

  111个专业只有两个是“新专业”

  据统计,江苏高校共新增111个本科专业。其中103个本科专业为“新增备案本科专业”,8个专业为“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在部属高校中,南京大学新增地球物理学;中国矿业大学新增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三个专业;河海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和社会学两个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三个专业。南京工业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省属公办高校申请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独立学院是本次开设新专业的“主力军”。

  在新增111个本科专业中,只有两个专业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专业,分别是南京财经大学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经教育部审批成为今年的新专业。记者注意到,新增111个专业同时,江苏高校申请撤销了21个专业。江南大学一口气撤销了动物科学、印刷工程、广告学等10个本科专业。

  10所高校申请开设“机器人工程”

  111个新增专业中,“机器人工程”成为“爆款”,省内共有10所高校申请开设。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淮阴工学院、南通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泰州学院、南通理工学院。这10所高校均以工科见长。“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2016年被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新专业,列入招生计划。东南大学是教育部同意批设“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的首家高校。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2016年开始招收“机器人工程”专业新生。机器人工程专业到底学什么?从课程设置到人才培养各院校不尽相同。如中国矿业大学培养能从事机器人工程领域内的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机器人系统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未来煤炭资源开发领域将逐步过渡到少人化、无人化作业,为解决深部地下、深海、深空等极端危险环境下的资源勘探、开采难题,也需要培养精通矿用机器人及智能采掘装备研发和应用的行业专门人才。

  此外,“大数据”专业持续热门。江苏11所高校申请新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分别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昆山杜克大学。

  “人工智能”大火,相关课程全面推进

  2017年国务院下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要进入国际第一方阵。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500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万亿,并在小中大学全面推进相关课程。“人工智能”专业热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符。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然而我国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差距明显,急需培养大量专业复合型人才。“大数据”挖掘则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支撑。

  江苏多所高校发布最新招生政策

  南京大学(招生代码:1101)

  ●关键词:本科扩招

  南京大学是“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今年南大本科招生规模增至3850人,全国大部分省份招生计划均有较大增幅。其中江苏除综合评价增加80人外,普通批次历史组增加40人,物理组增加72人。

  2022年南大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经济两个专业,同时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软件工程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由南京延伸至苏州校区。四个专业按照“技术科学试验班”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在南京、苏州两地完成学业。

  ●关键词:一体化培养

  2022年起,南京大学鼓楼、仙林、苏州三校区将共同承载本科人才培养任务。本科新生将全部入住鼓楼校区,在新生学院的不同书院学习生活。新生在鼓楼校区完成一年级大类培养后,将按照分流规则在各校区培养专业中选择,体验一城或两城的不同学涯。二年级后,南京、苏州学生仍可通过同步课程、暑期课程等途径享受各校区教学资源。

  办学空间拓展至南京、苏州两地后,南京大学开启多校区“一体化”本科培养,通过“同一院校代码、同为大类招生、同步分流机制、同享培养资源、同样毕业证书”将个性化培养、自主性选择、多元化发展的培养理念落实到招生培养各环节和各校区。各校区资源共建共享,各校区学生在入校后的拔尖计划二次选拔、国际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均充分享有同等机会。

  此外,在计算机金融实验班(双学士学位)基础上,南大今年推出德语法学实验班(双学士学位),学生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可获德语、法学双学位。优秀毕业生可选择中德法学研究所接续培养。

  东南大学(招生代码:1102)

  ●关键词:双一流  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

  东南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学列15位,为江苏唯一进入ESI世界前万分之一的学科。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是东南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追求。这里走出了20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为国家战略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才。从3G跟跑、4G并跑到5G/6G领跑,从“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到重大科创平台紫金山实验室,从一百年不开裂的三峡大坝到建设里程最长的港珠澳大桥,从载人航天、“中国天眼”到南极科考,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到双碳能源,哪里有跨江越海的重大工程、哪里有技术变革的重大突破,哪里就有东大人的贡献和智慧。近五年国家“三大奖”折合分数排名中,东南大学凭借4个国家自然科学奖、5个国家技术发明奖、8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雄踞全国第7!

  ●关键词:双学士学位、拔尖创新人才

  2022年,东南大学围绕培养领军人才的目标,继续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按专业和学科大类相结合的招生模式。在录取规则上,学校继续实行“投档分一认到底、分数优先无级差”的录取规则。今年,学校在江苏省将投放“历史+不限”、“物理+不限”和“物理+化学或生物”三个院校专业组。首次开设“英语+信息工程”双学士学位专业,并面向选考物理类的考生进行招生。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直接面向江苏高考考生招生,吴班学生入校时不分专业,两年后可以任意选择全校所有四年制的理工科专业。此外,今年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哲学3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创新班首次面向新生入校后进行二次选拔。未来技术学院的未来技术班继续面向录取新生入校后进行二次选拔。学校未来技术学院为国家首批建设高校之一,聚焦信息材料、芯片设计、未来通信、智能感知和未来机器人等5个具有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的未来技术方向,探索多学科交融、政产学研联合、高度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建设大师领航、精英引路、校企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国际化、前沿性交叉创新科研教学平台,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未来科技创新引领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代码:1103)

  ●双一流、拔尖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在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因国防而生,伴国防而长,依国防而强,现在的南航正朝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快速发展。

  2022年,南航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新增学科2个,增加数位列全国第三、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第一位,标志着学校事业发展迈向了新台阶。

  依托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流科学设立了长空创新班,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设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拔尖创新实验班,依托力学一流学科设立了工程力学钱伟长班。同时对应社会紧缺人才设立了人工智能创新班、航空航天AI复合班。这些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南航最一流的师资力量,最先进的培养模式,最广阔的就业前景。其中长空创新班100%本硕博连读,大四毕业时可以任选专业保研。

  ●在江苏投放的计划数继续增加

  南航特别青睐江苏考生,2022年在江苏投放的计划数继续增加,普通类为考生们设置了6个专业组,且均为考生热捧、单位紧缺的强势专业。录取阶段,对进档考生,学校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投档分安排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多年实现专业志愿满足率100%。

  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3个双一流学科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欢迎你的到来!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代码:1104)

  ●双一流、学科门类齐全

  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1年,新增4位南理工人当选两院院士,成为历史之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5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0人等。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学校科技优势突出,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1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实现五大奖种全覆盖。建校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5人当选两院院士。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32个武器装备方队中,南理工校友担任其中24个武器装备的总师或副总师。

  河海大学(招生代码:1105)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经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学校拥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及培育点,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再次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位列A+,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位列A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社会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公共管理等13个学科位列B类。

  学校秉承百年务实重行的教育传统,以“铸品格、宽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特色,以“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为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落实一流本科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培养“知识与能力兼备,智商与情商兼备,素质与作风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

  学校18%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45%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部分专业超过80%。本科毕业生赴重点行业就业比例保持在86%以上,到优质单位、国家重点领军行业和新兴产业行业就业比例达5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95%以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代码:1106)

  ●气象立校特色鲜明 硬核工科实力雄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有8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2021届本科生深造率达到42.47%,就业群体中,进入到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比例近30%。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硕博点涵盖所有本科专业。

  ●省内扩招广揽人才 爆款组合全面覆盖

  学校2022年全国招生计划7171人,计划总量多,省内占比高。为了更好地满足江苏考生专业需求,2022年学校在江苏物理不限(不含中外合作)设置4个院校专业组,具体如下:

  (1)110609组: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专业,一个专业即为一组,进档即录取。实行团体导师制,设留学基金,资助学生参加至少一学期的海外高校国际课程或项目,择优选拔70%学生进行4+5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2)110610组: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讯实验班)、通信工程(华为实验班)两个专业。学校与腾讯公司、华为公司共建腾讯实验班、华为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培养,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专场招聘会优先录取,择优选拔20%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3)110611组:信息工科组,包含电子信息类(国科大联培)、计算机类(ESI全球排名前1‰)、电子信息类、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工程六个热门信息类专业,专业志愿满足度高。

  (4)110612组,优势学科组,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65%左右,包含大气科学类、京东实验班、国科大联培、信息类、师范类等专业,专业类型丰富,可供选择多。

  南京农业大学(招生代码:1107)

  南京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U.S.News“全球最佳农业科学大学”第8位。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10个学科领域入选ESI(国际学科评估指标)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入选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1位;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入选A类;另有5个学科进入B类。学校每年保研比例在18%以上,超一半学生保送至清华、北大、南大等“双一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

  学校近年来以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文化遗产、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和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2022年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建设专业纳入江苏本科提前批次招生。

  学校设有生物学基地班、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金善宝书院(社会科学、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班、菁英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开放转专业,可以多次选择,转专业申请不受学习成绩限制。

  ●关键词:招生政策

  江苏省普通考生专业确定原则:对进档考生依据投档成绩安排专业,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专业级差,同分排序规则详见学校招生章程。平行志愿批次,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且体检符合要求,进档不退。

  南京师范大学(招生代码:1108

  ●关键词:双一流 学科优势显著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9个、ESI全球前1%学科1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美术学等6个学科获评A类,A类学科数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1位、全国高校第34位。

  ●关键词:精英化培养 高质量就业

  学校构建一流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先后推出荣誉学院、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试点、“1+3”专业调整、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国际化培养、校际联合培养、免试推荐研究生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本硕衔接,强化精英教育。2022年,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生物科学首次招生,四大国字号人才培养平台支撑,保研率高达80%。还有强化班、英才计划、国家文理科基地,卓越教师等众多高保研率的拔尖培养项目助力深造。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普通类升学出国(境)率43.4%。

  ●关键词:计划总量多 师范特色强

  所有师范专业均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本硕博全程培养体系完善,19个师范类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师范专业获批教育部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试点,省内唯一的物理学和历史学两个双学科硕士层次师资培养实验班,采用3+1+2模式,本硕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免统考申领教师资格证,定向就业省内中学入编入岗。2022年计划总量新增三百多,省内计划增幅为近年来最大力度,重点投放在师范类和优势特色工科,师范计划占比30%。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代码:1110)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实力雄厚,自然指数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8位,ESI全球综合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101个本科专业中31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9个、各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9个。

  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全国第三),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全国第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在苏高校首位。

  ●关键词:大师云集

  学校大师云集,拥有两院院士10人,国家级人才163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学校地处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腹地,素有“市中心大学”“南京最美校园”之美誉。

  2022年我校招生专业(类)88个,其中大类招生专业13个,与中科院相关院所联培英才班招生专业4个,2011学院拔尖创新人才班招生专业6个。,为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人才保障。2022年,学校新增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柔性电子学等10个新工科本科招生专业

  南京医科大学(招生代码:1112)

  ●关键词: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创办于1934年,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权点覆盖医、理、工、管、法、教、文等7个学科门类。现有19个学院,拥有附属医院、区域医疗中心、教学医院、附属疾控中心等丰富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教学资源。设有25个本科专业,1个本硕博一贯制专业方向、3个“5+3”本硕一体化专业方向。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学位授权点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9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6个。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等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获评B+等级,药学获评B等级;9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关键词:招生政策

  2022年,学校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投档分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考生投档分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录取。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其他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对于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直辖市)考生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考生需满足填报专业选科要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直辖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作为学校安排考生调剂专业志愿的重要参考。新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25-、025-。新生入学时在江宁校区就读。第一临床医学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共同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日常管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代码:1113)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学校连续7年位居《中国大学评价》综合排名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学校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4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拥有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治疗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

  ●关键词:招生政策亮点

  亮点一:在全国率先同时开办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

  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同时开展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从2015年起招收中医学(本博连读)和中医学(本硕连读)学生,2022年首次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学生毕业后,达到相应要求者,可以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以及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或者硕士学位证书,实现“六证合一”。2018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体现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中药学院”,联合培养中药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中药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为4+5年学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本科阶段学习要求并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后,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符合转段要求可进入研究生阶段;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并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条件后,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博士学位证。

  亮点二:中医学类专业历史类、物理类考生兼招!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类专业历史类、物理类考生兼招,为有志于学习医学专业、从事医疗事业的历史类考生打开了一扇窗!

  亮点三:专业组数量丰富、专业选择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组数量丰富,中医本博及本硕连读专业、五年制医学专业、四年制医药相关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及泰州校区相关专业,不同分数段考生均能找到合适的专业,一样的品质、多元的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南京林业大学(招生代码:1115)

  南京林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作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现有林业工程1个国家一流学科,7个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林业工程、林学取得了“A+”、风景园林学取得了“A-”,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

  2022年,学校申报的人工智能、智慧林业和木结构建筑与材料3个专业获批,其中智慧林业专业、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是首次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新专业。截至目前,学校已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占本科招生专业总数的70%以上。

  ●关键词:招生政策

  2022年,学校实行“专业大类+具体专业”相结合的招生模式,南京校区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淮安校区实行“2+2”办学模式,面向江苏省内招生。学生一、二年级在淮安校区学习,三年级开始在南京校区学习,与南京校区实行统一师资力量、统一培养方案、统一教学要求、统一课程内容,统一资源分配和统一毕业标准“六个统一原则”,学生毕业文凭均完全一致。

  2022年,南京林业大学招生规模稳中有增,两校区招生计划7001人,本科招生计划增加550余个。为进一步服务江苏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需求,2022年我校增量招生计划均安排在江苏省内招生。

  南风喃有意,百廿后遇“林”,一路向南,薪火蕴“林”。南京林业大学向各位考生发出诚挚的邀请,期待你们金榜题名,金秋九月相约南林,一起与绿美中国“林”距离!

  江苏科技大学(招生代码1402

  ●关键词:办学特色

  学校立足“船舶、海洋、蚕桑”三大办学特色,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21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USNews2022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20位。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

  ●关键词:优势专业

  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畜牧学、系统科学。

  :土木工程、轮机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电子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学校现有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涌现出国防、海军现代化建设一系列大国重器以及LNG船、豪华客滚船、邮轮、极地邮轮、科考船的总建造师、总工艺师等行业精英。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高校前列。

  ●关键词:录取规则

  一是,录取时采取调档认可高考加分,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进行专业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对于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进档不退,切实维护考生的利益。二是,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俄语专业只招收英语或俄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须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以适应英文教学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理工大学有人工智能专业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