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医院封存原因




一个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扩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和全国民众正全力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之中。

为推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帮助政府、企业、社会妥善应对由此引发的各方面问题,盘古智库迅速反应,组织包括学术委员、研究员等在内的智库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从1月23日(农历大年二十九)开始,盘古智库陆续向有关机构提交内部建议10余份,包括《盘古智库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四十五条建议》等。同时,向社会公开发布疫情影响分析和建议70余份,包括《疫情过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和我们怎么办》(1月31日)、《各地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措施观察报告》(2月6日)、《关于疫情后经济恢复的若干建议》(2月12日)、《疫情期间各地复工案例》(3月5日)等,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反馈。

盘古智库在陆续发布疫情防控系列建议的同时,也分析了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建议,供有关机构和社会参考。现将2月28日至3月5日盘古智库和部分专家的公开建议汇编如下。

盘古智库公益直播沙龙《抗疫转型,企业生存》

第七期: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熊鹏《疫情冲击之下的全球经济金融周期评估》

第八期: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科《疫情下的科学精神——硅谷的创新文化对中国加速科技创新的启示》

盘古智库公开疫情防控建议

1.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万喆《应急管理的目标不应该是“管”人,而是服务人》

2.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张礼立《疫情过后,互联网医疗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3.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余潇枫《“非常态危机”与非传统安全治理》

1.盘古智库秘书长、学术委员 陈秋霖《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2.盘古智库秘书长、学术委员 陈秋霖《三大风险再研判,武汉仍然要关心》

3. 盘古智库秘书长、学术委员 陈秋霖《世界向中国学什么,中国向世界学什么》

4. 盘古智库秘书长、学术委员 陈秋霖《如果疫苗短期内出不来,也要做好准备》

1. 2月28日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叶青《武汉死亡病例降到19》

2. 2月29日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叶青《民有所呼,官有所应》

3. 3月1日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叶青《是叫“抗疫日”,还是“公共卫生日”?》

4. 3月2日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叶青《湖北首次发放风险报告》

5. 3月3日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叶青《方舱医院关了一家》

6. 3月4日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叶青《一女离汉九人被查》

7. 3月5日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叶青《像捐飞机一样捐救护车》

一、盘古智库公益直播沙龙

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金融周期评估


(一)全球经济和金融周期现状

对于投资者或者在金融市场工作的人来说,从各种观点和看法当中寻找能够指导投资的规律性方法非常必要,这种方法应该是可量化的、可观测的、体系化的,而不是单纯依靠自我经验。

2. 全球经济周期现状

总体来看,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周期处于回升的状态,2019年8月份之后全球经济回升加速;疫情爆发之前,全球经济周期处于良好的位置,因此全球经济对疫情的抗打击能力比较强。

金融从中介变成主人意味着从资金往来的中间人变成可以掌握货币创造,拥有影响实体经济的权力。第一步是“金本位”结束,解放了央行发行货币的权力;第二步是金融自由化(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开始),信用创造的主体增加。理解金融周期要意识到,在当前商业环境下,金融在有些情况下能够决定经济。

4. 全球金融周期现状

发达国家的金融周期处于适度宽松的位置,历史均值附近。发达国家还有金融政策刺激的空间。新兴市场的状况更为良好。

中国金融周期处于全球最好的位置之一,尚有放松金融政策的空间,包括准备金率、企业融资条件、信用差等。主要原因是2015年股灾之后中国金融一直是紧缩的状态。

(二)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1. 疫情影响经济的途径

(1)对消费的影响:餐饮业的损失无法弥补;旅游业的损失部分可以弥补;催生了新的消费,比如在线消费。

(2)对生产影响:对生产影响冲击很大,影响生产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了工人收入和企业家利润。

(3)对投资影响:直接影响投资项目开工,通过影响企业利润影响计划投资项目,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投资机会。

(4)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影响全球高度专业化产业链的总体效益,尤其是电子信息、汽车产业。

(5)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通过影响现金流和利润,冲击脆弱性企业。

(6)影响所有人预期:预期影响经济的所有方面,口罩短缺(影响口罩资源的分配)、不敢消费,不敢投资,导致预期自我实现的发生。改善预期是经济恢复的关键因素。

(7)经济社会之间产生反身性:经济问题会引发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反过来影响经济问题。

2. 金融市场如何看待疫情

金融市场的四个方面担忧:

一是中国疫情严重影响中国经济,从而拖垮全球经济;就目前来看,尚无太大影响。

二是其他国家疫情发展超过预期,影响本国经济;当前全球股票市场波动与此次疫情相关。

三是其他国家不恰当的政策应对,包括谎报信息、过度反应;在疫情发生之后,俄罗斯全面切断与中国的联系,比如禁止人员往来、切断货运,这就是非常糟糕的过度反应。

四是疫情对中美贸易协定的影响。目前中美贸易协定正在按照良好的方向执行。

中国经验值得关注的三点:

(1)中国情况特殊,有以武汉为中心的大量传播源;

(2)中国面临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春运人口流动;

(3)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限制人口流动的措施。因此,中国经验的关键是降低接触率。

同样,中国经验也有副作用。由于全面隔离,中国经济陷入深度停滞,复工面临较大困难和不确定性。原因如下:医用物资紧缺(口罩等);地方政府走向极端,一刀切要求复工条件。

4. 全球传播前景——谨慎乐观

除了韩国、意大利,可能还有伊朗(数据不明),并没有形成集聚爆发传播源。其他国家也不存在类似中国春运的人口大迁移。WHO已经做了充分预警,各国已经处于警戒状态。中国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手段,非湖北死亡率极低。新加坡、台湾、香港、日本的经验显示传播完全可控,尤其是香港对疫情的防控是很有效的方案。

(三)疫情下对全球经济的展望

近期A股的上涨有非常扎实的基本面因素,或者说有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支持。另外,疫情给中国提供了“休养生息”的窗口,有机会让利于民营企业。比如上周发改委宣布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天然气、电力的使用费。如果这些政策继续得到强化,A股未来发展空间可以走得更远。

创业板要放到更大的场景里来理解,创业板的大涨与台湾、香港的股票上涨一脉相承,这与5G、半导体、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电子信息正在成为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主要动力,2019年亚太技术股指数领涨。

(1)经济周期随着中国复工,存在快速恢复可能。

(2)各国都在准备财政刺激方案,全球财政发力箭在弦上。

(3)各国货币政策完全有空间应对疫情。

(4)最关键的变量还是中国金融周期变化前景和经济政策持续优化。

硅谷的创新文化对中国加速科技创新的启示


1. 疫情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新冠肺炎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恐慌。

2. 新冠肺炎给全球能源带来了恐慌。

3. 疫情是否会加速中美脱钩?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企业复工的速度和进度。

4. 本次疫情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国超7000万户的个体工商户和超3000万家的中小企业。

5. 在全球供应链方面,中国公司的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也令全球经济也跟着“打了一个喷嚏”。

(二)如何建立创新社会

竞争优势涉及两方面:一是成本比竞争对手低,性价比好,并长期诚信形成品牌;二是做别人做不到的,及创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性价比好;但近年来,中国成本优势在逐渐消失。如果不创新,在国际上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1. 硅谷的价值观与文化

(1)硅谷价值观——叛逆精神

(2)硅谷价值观——多元文化

(3)硅谷价值观——拒绝平庸

(4)硅谷文化——容忍失败

2. 硅谷创新文化的科学基础

建立创新文化有如下几点:

(1)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

(2)建立反垄断法体系,让每个创新的个人或企业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同一起跑线上;

(3)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让投入创新的人有回报,像反腐那样的力度保护知识产权。

我们从硅谷的成功中看到的是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硅谷不是计划造出来的,硅谷也不可能产生于僵化的体制。只有自由的创业体制,非常分散的决策过程才能创造出硅谷这样的奇迹。发展高科技,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体制和文化,用以造就创业者的栖息地。

企业是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链接了政—产—学—研,也就是产业环境、产业商品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培养对企业家有敬意的社会。

二、盘古智库公开疫情防控建议

应急管理的目标不因该是“管”人,而是服务人


说到应急管理,大家多多少少都需要,而日本,是肯定非常需要。

1. 日本的三级应急管理系统

和美国类似,日本建立的应急管理系统也是分级式的。应急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国家—都道府县(省级)—市町村”。

其中,国家设立“中央防灾委员会”,首相作为体系的最高长官,分管中央防灾委员会、安全保障委员会和内阁官房。都道府县设有防灾局,下设危机管理课,负责制订地方防灾计划,综合协调辖区防灾工作。市町村是应急主体,主要负责本市町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相应应急管理和灾害对策机构,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防灾计划。

日本政府于1996年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央防灾无线网”,用来掌握灾害或者突发事件发展的动态。

2. 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法律系统

作为自然灾害频仍的国家,日本防灾意识非常强,也体现在其立法上。 防灾立法在日本可追溯到明治时期,《备荒储蓄法》制定于明治十三年,即1880年,这可算是日本的第一个防灾法。此后,随着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抗灾救灾带来了许多经验教训,日本不断立法、修法。

为了确保法律实施到位,日本也要求各级政府制订具体的防灾计划(预案)、防灾基本计划、防灾业务计划和地域防灾计划,并定期进行训练,不断修订完善,为有效增强应急计划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打下基础。

3. “健康危机”也属于应急响应的重要部分

在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称为“健康危机”。

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被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同时,其覆盖面很广,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应急管理系统,以主管健康卫生、福利、劳保的厚生劳动省为核心,还包括8 个派驻地区分局、13家检疫所、47所国立大学医学系和附属医院、62家国立医院、125家国立疗养所,5家国立研究所等; 地方管理系统则由都道府县卫生健康局、卫生试验所、保健所、县立医院、市村町及保健中心组成。

这三级政府两大系统,根据相关法规,形成全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网络。

4. 权力“很大”的保健所

日本保健所这个专职机构如何能够及时响应紧急事件,发挥积极主动的有效功能?这很关键。在多级联动系统中,对于组织机构和职责的创新至关重要。

首先是注重专业能力,授权于专业人士。

不过,对于保健所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服务状态。保健所需要充分利用地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掌握地方公共卫生动态,也要完善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并预防和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5. 权责分明、权责对等是关键

从日本的应急管理系统看,有些值得特别注意之处。 其中,权责分明、权责对等是实现应急系统良好运转的关键。

此外,专业化授权也至关重要。削减管理层级,重用专业人员,才能让信息传递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都灵敏起来。

6. 更好的公共服务,才能更“容易”“管理”的公共事物

总体来说,“消除”恐慌,既是应急管理的目标之一,又是应急管理的结果之一。日本人面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容易”管理,与日本运转良好的应急管理体系密不可分。

如今,面对“新冠”,日本社会仍较为平静。目下,我们也很难判断何种响应是最好的。

各国应急系统都是一个庞大系统。因为应急管理必然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也必然涉及众多的部门和层级。在这个庞大系统中,将“所有人”包括在内也许并不是最为困难的事,因为无论从美国、日本或其他国家的应急管理系统设计来看,应急管理终归都必然需要中央权威,由国家元首等来担任应急管理的首脑。但组织协调仍然非常需要细化,否则权责不清,各级协调无法落地,任何部门都形同虚设。

此外,任何灾害中,我们的最终服务目标都是“人”,包括人的生命安全保障、心理健康恢复、财产安全保全等。应急管理的目标不应该是“管”人,而应该是“服务”人。抱着服务的思路去进行规划、设计、执行,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疫情过后,互联网医疗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1. “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发挥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医服在减轻医院的压力、在减少医患之间的直接接触、在消除某些局部或集体交叉感染的危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网络医院/平台为民众提供咨询,疫情的指导手册、互联网医院的一对一门诊,以及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能有效缓解大众的焦虑情绪。 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企业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应对疫情的同时,也完成了用户教育与获客的环节。

互联网医疗分为两项基本的业务:其一是网络医疗,其二是远程医疗,它们都属于互联网+医疗的范畴。远程医疗明确包括了: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以及远程医疗信息服务。

随着数字信息在不同平台之间的进一步融合,社区与康养、医养、保险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也必将更加智慧。

3.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挑战

笔者认为,数字远程医疗是未来医疗发展的方向,而本次疫情或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催化剂,培养患者的更好医疗习惯与安全意识。互联网医疗具有信息全覆盖、医疗资源共享、个性化定制、高效疾病管理等多种优势。但目前还需要解决一些困扰其长期发展的问题,才能让产业有序、有质量的发展。

网络医疗服务的最佳模式必须要考虑经济效益和专业效果,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将着重在服务传输方式上更新换代。目前的实践证明的“互联网+医院”模式是指:以实体医院为依托,以复诊和常规咨询为主,集问诊、处方、支付及药物配送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诊疗范围以慢性病和部分常见病复诊为主,严禁首诊。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托实体医院。服务需求方(患者)和服务提供方(医护人员)利用远程医疗模式和互联网+服务平台解决部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可行,但不好用!

远程医疗是在医院里发生的诊疗行为,不仅合规合法,而且涵盖了院内问诊、检查和治疗的完整过程。只有真正解决了在线问诊、在线检查、远程治疗,“互联网医院”才能体现价值。这一点,远程医疗要远胜于网络医疗。

但是,远程医疗短期回报率低。据统计,我国目前建成的远程医疗系统,真正投入使用的不足30%。由于前期投资大,短期回报不明显,不少医院对远程医疗的开展都报以慎重态度。远程医疗对设备及网络要求较高,很多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由于政策、资金等限制,很难达到要求。另外,受医联体的区域化架构的影响,优质资源严重缺乏整合,远程医疗平台服务单一,上下游均陷入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严重,下沉受阻。

(1)虚实体结合是基础

(3) 监管与控制是重点

5. 核心与长远:强化数据的安全与透明机制的建设

从技术上,数据和算法协要协同治理。

从管理上,数据管理与使用要公开透明。

“非常态危机”与非传统安全治理

1. 全球“因病相连”,非传统安全治理迫切需要理论关切

“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简称COVID-19)疫情的大爆发一度引起世界“恐慌”。其传染速度之快,传播之广,危害之大,着实令人惊愕。这再次证明了全球“因病相连”的错综复杂现实,《因病相连:卫生治理与全球政治》一书的理论关切之重要。

2. “低政治”的卫生问题愈加成为“高政治”的安全问题

国家安全的程度取决于国家维护安全能力的程度,卫生问题作为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亦是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就卫生危机对国际安全构成的威胁而言,令人担忧的方面有:“艾滋病”“埃博拉”等公共卫生危机导致的失败国家会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卫生危机的频发会促使一些国家加大生物安全防御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但进攻性的生物技术研发和防御性的生物技术研发难以区分,加之《生物武器公约》框架下关于生物技术研发方面各国间不存在有效的信任措施,就可能引起国际生物武器军备竞赛,加剧国际生物安全困境,最终危及国际安全。

3. 卫生危机愈加容易引发特大“非常态危机”

任何一种危机均是不安全的急难状态,其特征是不安全、不确定、超常、紧急、可转化。非传统安全危机研究则较多关注“威胁”引发的危机,因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在生活中是显在、实存的,并随着其程度恶化而向危机演化。当超过了某种“阈值”或由于某一不特定事件的“触发”,就会迅速形成起初的“常态危机”;如果再应对不当,临界点、转折点把控不力(包括理念错位、信息错乱、时机错失、资源错配等),则会迅速升级为重大或特大“非常态危机”,需要通过国家启动压倒一切的特别程序甚至进入“准战时”状态进行应对。

由于“非常态危机”直接源起于“常态危机的失控”或常态应对无法掌控的“重大威胁”,使得这类危机的源起、演化、危害不同寻常,只启动一般的程序与动用一般的力量往往不足以有效应对,需要更高层次、更大部门、更广资源、更多主体的参与才能进行应对。

4. 卫生治理愈加成为全球外交的重要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命名本身就有特别的意味,即避免将此病毒与地域、动物或个人所关联,很好地体现了消除歧视以促进国家间良性外交的全球视野。影响世界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既是一个危机事件,也是一个与国际关系密切相关联的外交事件,由于中国的出色努力,在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几乎所有成员国都在疫情防控问题上赞扬了中国负责任的做法。

5. 卫生治理愈加具有全球政治的维度

具体而言,卫生治理过程中的政治博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如何平衡发达国家的药品专利权和发展中国家的药品可及性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南北矛盾问题)。

其次就是南北卫生差距问题。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1. 信息要及时准确,专家要专业担当

面对疫情这样不确定性高的问题,信息和专家的作用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信息和专家是对不确定性问题做决策的两个核心保障。 信息要及时准确,专家要专业担当。

2. 本周城市活力开始启动,个人防护还需做好

本周开始,湖北以外地区全面加紧推动复工复产,各地已经开始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随着复工复产,以及复业的启动,人群之间增加交流,这个时候还得加强个人防护,以防万一。但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懈怠于一些防护措施,开始往人多的地方去,也不太记得戴上口罩。

还是得再说一遍!疫情来时,谁也无法自证自己就一定是健康的,所以戴上口罩、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尊重他人,是每个人可以做、应该做的对疫情防控的务实贡献。哪怕自己再不在意,不害怕,也要照顾一下他人的感受。

3. 守住安全复工复产的进程

要解决复工进程中存在的传播风险和部分复工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的问题,一是要建立对复工复产人员,特别是针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或人员密集工作场所的个人健康动态监测机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力量;二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复工人员正确认识防控重要性和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三是要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制定一定的惩罚措施。

4. 守住“大门”,守住“哨口”是关键

(1)首先是守住“大门”:对内守住“城门”,城市的海陆空出入口,特别是公路入口。对外守住“国门”,出入境关口。

(2)其次是守住“哨口”:防控的重点是“哨口”,也就是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卫生室。通过发热、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肺炎的发病数据,对疫情进行监测。

5. 疫情基本稳定,是时候讨论改革

6. 非感染病人也遭痛苦,互联网医疗发挥缓解作用

疫情中,遭受最大痛苦的是疫区的人,特别是被感染的人。但是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其他病人,特别是疫区的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其他病人,也遭受着痛苦。

好在这些年逐步发展的互联网医疗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因为只能自费,又导致了这段时间特殊的“看病难”。于是这推动了医保部门紧急开通了对互联网医疗的支付。

互联网医疗,是这次疫情应对中出现的新现象,也会是未来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3月1日:三大风险再研判,武汉仍然要关心


1. 当前面临的三个风险

一是返工潮人员流动影响;二是境外输入型可能;三是感染但无症状人群存在。现在可以对这三个可能的风险进行一些再研判。

(1) 返工潮的压力基本经受住了

(2) 境外输入有风险但相对可控

(3)存在感染病毒无症状情况,是疫情防控最大挑战

2. 复工复产复业,个人做好防护

总体上,虽然还存在风险,但不用紧张恐慌。可以全面复工复产,同时启动复业。

而对于个人防控,还需要继续做好。但目前这个不是大问题,更多人看到“零”增长,反而不放心。不放心就对了,这样才会继续做好个人防护。过一段时间,心理上才会接受疫情不严重了。

3. 全国除武汉以外地区首次实现个位数新增

4. 近10天以来武汉地区病例稳定增长,治愈压力仍大

5. 湖北危重病人的救治压力明显

湖北的在治危重症病例已经从最高的近 2500 下降到 1300 多,但在治危重症占在治病例的比例,仍然维持在 3%~4% 的水平,没有明显的下降。

还得关注武汉,关心武汉!保卫武汉就是保卫中国,也是保卫世界。

3月2日:世界向中国学什么,中国向世界学什么


1. 大部分省已经“零增长”各省治疗压力不同

武汉、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区,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治愈病人的速度都在加快,在治病人数和现有疑似病例总数都进一步下降。特别是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区,基本上是直线下降。

另外黑龙江省的情况值得关注,黑龙江省当前现有确诊人数为 137 例,但其中近四成为重症人员,黑龙江省作为地理位置远离湖北但疫情形势却最令人担忧的省份。而且,黑龙江如此高的重症比例,和其他地方相比过于突兀,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黑龙江的疫情,需要高度关注!

2. 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数仍然居高不下

29 日武汉市通报新增确诊病例数高达 565 例,占全国当日新增确诊病例的 98.6% 以上,在反复波动中又回到了高点。不过主要原因是武汉的监狱又通报了监所在押人员 233 例。武汉的社区排查狙击战,已经基本完成,但监狱等人群集中的特殊场所的排查,看来还在进行中。

3. 新冠肺炎全球风险级别已提升至“非常高”

全球一直比较担心的传染到弱国的形势,已经不可阻挡,特别是非洲大陆也已经有 3 个国家有确认感染。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在世界各地的扩散趋势已经很难阻挡,可以肯定的是,境外各地区的确诊人数还远远没有达到峰值。

4. 境外输入型很难避免,守住“国门”任重道远

5. 境外输入型很难避免,守住“国门”任重道远

6. 各国的防控启动策略不同,影响全球疫情发展态势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发现感染病例,各国采取的防控措施也凸显出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受到治疗理念、政治格局、医疗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7. 严苛诊断标准导致全球疫情仍被低估

由于可以核酸检测的标准设定过高,日本的疫情形势或许被严重低估。

类似地,还有受到诟病的美国的检测标准。美国疾控中心起初将检测标准制定在最近来过中国或已知与确诊冠状病毒的人有接触的患者,而且要由联邦的相关机构进行检测,这被认为将延误对疑似病例的检测。

目前国外的疫情数据大概率是被低估的,受到开展核酸检测数量的影响。

8. “科学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困惑

不可否认,查病毒、做检测、找特效药、开发疫苗,这些都是流行病防控的现代科学。但这些科学也都是一些经验。

不管是什么病,怀疑人传人就马上启动警报准备防控,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这是更有历史的经验。方舱医院的做法,可能可以追溯到更久远时代的先进经验。姑且把这也叫做“经验主义”吧。

困惑的是,怎么一开始就采用了前面那些经验,而不是后面那些经验?到了没办法了,才采用后面那些经验。

会不会是我们的疾控体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理念和行为导向更加“科学”的时候,反而把一些传统经验放一边了?查病毒、做检测,否则就不能确认是传染病,不能确认为感染者和病例。这也是诊疗方案多次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际上,国家卫健委方案版本中,对确诊病例诊断标准也已经取消了必须有肺炎症状了。朱宗涵教授很早就呼吁,这个疾病并不只是肺炎,因此病名应该调整,避免引起误导,和世界卫生组织一致,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问题是,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命名为肺炎呢?除了临床观察到了肺炎症状外,会不会因为这个病毒和 SARS 非常像,所以在思路上又“经验”性地往非典靠,抗击过非典的经验,反而让我们对这次疫情轻视了呢?

9. 世界向中国学什么?

确实,应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发传染病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充分暴露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充分发了制度优势,依靠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基本控制了疫情,工作逐步更加有序,群众也逐渐从恐慌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中国的这些防控经验,确实也可以为其他国家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提供一些参考。

10. 中国向世界学什么?

而国际上的一些防控措施,特别是有效的经验,也同样值得中国学习。比如对于疫情信息的统一要求,疫情中科学家需要统一口径经批准对外发声的要求,确实是减少恐慌的客观要求。

另外,在应对相对确定的疫情,只要做好专业的防控,提高个人的防控意识,是可以保持基本正常生活生产的。这正是我们在湖北以外地区复工复产可以参考的经验,至少可以助力我们增强复工复产的信心。

3月5日:如果疫苗短期内出不来,也要做好准备


现代社会对付传染病,最好的结果是有特效药,有疫苗。从一开始,好像就比较确定的预判特效药和疫苗。但随着对这个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在短期内找到特效药的预期被降低。所以更多的希望放在了疫苗身上。一有点关于疫苗的好消息,就“奔走相告”。

但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并不是容易的事。或许,我们也要做好如果短期内疫苗出不来怎么办的准备。

在加强疫苗开发的同时,或许不能过于强调疫苗开发成功的确定性,这个确实不是“拍胸脯”可以保证的。还得引导大家做好更多可能的心理准备。

疫情应对,如何引导心理预期,可能也是未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中需要加强的内容。特别是如何让专家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严谨和有组织的进行发声,避免分散发声、突然发声,避免社会出现“一惊一乍”的应对。

特别是,无论社会怎么期待疫苗,也不能降低对疫苗的要求,还要谨慎接种疫苗。在用疫苗应对流感的历史上,有的国家曾经因为全民接种疫苗而付出过很大代价。

在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秩序和心理状态都要经历两次转变:第一关是从正常状态进入危机状态,其中可能会经历一段恐慌;第二关就是从危机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期间也充满着疑虑。如何引导人们很好的完成这两次转变,是危机处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危机的持续时间和危机的影响程度。心理稳定,也是对治理能力的大考。

四、“叶青武汉日记”专栏

1. 武汉死亡病例19例

2. 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保卫武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6日召开会议。 会议强调,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对武汉的工作进一步作出指示。武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关注的焦点。

3. 欢迎你报考武汉大学

截至22日,全国各地支援湖北医疗队人数已达到38000余人。这是前所未有的。

25日晚,“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荐频道“非常时刻,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栏目报道了武汉方舱医院护士、安徽医疗队员周国红告别女儿赴武汉时,对女儿陈彦然说的话“你要读武汉大学对不对?你一直都喜欢武汉大学。武汉现在生病了,如果我不去治疗他,将来你就没有学校可以去读了。”

这件事被武大校长知道了。 26日晚,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给安徽医疗队员周国红的女儿陈彦然同学写信,欢迎她将来报考武汉大学。正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的“硬核”母亲周国红,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感谢窦贤康校长。

武汉大学还有更厉害的一招。 昨天,武汉校友与楚商拿出3万多岗位招聘医护人员子女。今天,大学考试向他们敞开大门了。

26日下午,武汉大学官方宣布,凡是投身湖北省疫情防治一线的湖北和援鄂医务人员子女,通过今年高考被该校录取的,每人给予10000元的关爱资助。正在全国是第一家。

4. 王书记两周“三板斧”


到26日,临危受命的王忠林到武汉已两周时间,在“武汉保卫战”中,他奔走武汉三镇各处,火线救治、严密防控、确保供给,千方百计增床位,拉网排查“应收尽收”,“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与千万武汉市民一起投身“战疫”。

这不同凡响的“三板斧”,给武汉带来安全。 一是暗访,二是排查,三是问责。

武汉的死亡病例低于20,这是多少人努力的结果。

尽管确诊病例还在400以上,这都是病毒最后的疯狂。

1. 民有所呼,官有所应

2017年4月7日,市级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工作部署会议召开,陈一新要求领导干部高度重视信访问题,带头啃最硬的骨头、攻最难的山头、拔最紧的钉子。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作换位思考,多体谅群众,多想想百姓疾苦,多为群众排忧解难,把信访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切实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市、区两级包案干部每月都要听取一次情况汇报,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此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就时常挂在官员的嘴边。特别是通过市民留言板,市民的意见得到采纳。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特别是2月13日以后,这种方式中再次得到重视。

北京规定:针对目前在湖北出差和探亲的人员,目前的统一要求是一律不返京。

武汉发布通告:滞留在汉的外地人员可通过市民政局疫情防控期间滞留在汉旅客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申请入口申请救助,也可通过12345市长专线工作平台进行咨询和求助。

最近,在武汉的外地人,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很多成为志愿者。

国家发改委27日宣布,继24日我国医用N95口罩日产能突破100万只后,25日,我国医用口罩日产能达到3212万只,日产量达到3028万只;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7285万只,日产量达到7619万只,初步缓解了口罩供需矛盾。不久前是日产2000万。

但是,还是不够,毕竟中国有14亿人。

现在的麻烦是,全世界人民都开始戴口罩。

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说: 一家中国医院有5台ECMO,欧洲都没这个水平!他直言:“如果我感染了(新冠肺炎)想在中国治疗……中国投入非常巨大,这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做到的。”

是叫“抗疫日”,还是“公共卫生日”?

不久前,22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把1月23日设为“抗疫日”。

近日,李立明、姜庆五、沈洪兵等16位专家学者联名建议在1月23日设立“国家公共卫生日”。理由:

一是2019年底,中国爆发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现代中国公共卫生史上的重大事件。

二是十分巧合的是,在18 年前武汉“封城”的同一天(即 2002 年 1 月 23 日),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成立。

三是公共卫生的发展不是一时的目标,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期着眼点。

这个建议非常好,就是多了一个名字。看最后怎么定。

为了培养公共卫生安全人才,教育部决定: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18.9万,向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倾斜。重点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

一些滞留在汉的外地人员,及时获得了街道、社区和有关单位的帮助,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近日印发通知,对省内必需返岗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工作作出部署。

28日,王忠林书记主持召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例会,专题研究我市无疫情小区(村、社区、街道、城区)创建工作。

2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汉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了比较好的数据:
重症治愈率从14%到64%的转变。核酸检测能力每日达到2万人份。武汉疫情得到有力控制。目前新增病例80-90%由疑似病例转来。目前已经建成16家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000多张,累计收治患者12000人。现在方舱还有7600名患者,空余床位5600张,实现了床等人。收治重症病人床位超过9000张。到武汉的医护人员已经有4.2万人。

湖北除武汉以外市州局部爆发态势得到遏制。继续重点选派重症医学和呼吸科医护人员赴汉支援。

自2月26日以来,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踊跃捐款,表达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截至2月29日,全国已有1037万多名党员自愿捐款,共捐款11.8亿元。捐款活动还在进行中。

截至2月26日24时,中国慈善联合会统计全国用于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慈善捐赠共计约257亿元。其中,大额(单笔10万元以上)捐赠2237笔,共计约241亿元。多个互联网平台共上线了约400个募捐项目,吸引3000多万人次捐赠,筹集资金约16亿元。

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医护人员。到29日,全国援鄂医护人员已达4.2万人,其中护士2.86万,占医疗队总数的68%,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9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月份,受疫情影响,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之下。

这么低的数字,一方面受部分春节假期效应影响,另一方面主要还是来自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28日累计治愈出院人数已经超过现存确诊病例人数,疫情得到初步控制。随着近期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租金减免、稳定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将有效纾解目前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困难,结合最近发电耗煤、复工率调研等数据来看,企业复工复产在有序推进,预计3月份PMI数据将有明显改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的通知》。全国分为四大块采取不同的对策:

湖北省和武汉市要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继续实施“严格管控、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策略;

北京市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

湖北省周边省份及浙江省、广东省、黑龙江省等重点省份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局部暴发、分类指导”策略;

全国其他地区要以县域为单位,实施“预防为主、外防输入、内防局部扩散”策略。

29日,湖北首次发布《湖北省县(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报告》,按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个等级对所有103个县(市、区)进行等级评估。

1. 中央指导组的判断

中央指导组在不同场合,对武汉的抗疫形势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3月1日,陈一新在武汉指挥部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时作出了一个全新的令人信服的判断:“三个五”,非常精准到位。

——疫情态势从高位运行期向中位运行期转变。

——防控局面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

——入院救治从“病人等床”向“床等病人”转变。21日起基本实现了“床等病人”。

——激励士气从赏罚乏力向赏罚分明转变。

——社会信心从人心恐慌向人心趋稳转变。

——重症和危重症救治压力还不小。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存在被感染的潜在风险。

——封城封区带来的市民生活保障问题以及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因素还不少。

——抗疫中的舆情还比较复杂。

——抗疫中的作风问题还不少。

——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推动加大患者救治力度。

——推动完善小区封闭管理。

——推动“无疫情社区”创建。

——推动抗疫力量奔赴一线。

武汉在集中精力抗疫,湖北之外再集中精力复工复业。

3月1日下午2点15分,武汉市硚口武体方舱医院,34名康复的患者出院了!他们将转运到隔离点进行14天隔离后,再回家。这是硚口武体方舱最后一批出院的患者!其他76名患者将进行转诊处理,转诊完毕后,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将进行“休舱”处理,不再接收患者。入驻硚口武体方舱医院的山西救援队医护人员待命,救援物资和设备进行封存,原地待命。 这是武汉市首家“休舱”的方舱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于2月28日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风险级别从“高”上调至“很高”。这是世卫组织自2012年将其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化以来,首次将某一事件相关的全球风险级别评估为“很高”。

中国武汉刚刚探索出来的“陈+王”抗疫经验,已经可以派上用场了。

知名民企复星集团紧急调拨第一批发往日本的3.6万件防护物资3月1日抵达东京成田机场。

复星由此正式启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阶段行动,通过紧急调配全球资源,驰援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抗疫。

外交部提出,当前部分国家疫情扩散,如果疫情进一步发展,将采取必要措施,积极协助和安排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回国。

40天过去了,武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新冠肺炎又扑向了全球。

早先说的抗疫“武汉经验”要走出国门,不幸言中。

帮助解决世界性的问题,会促使中国企业成为世界性的企业。

2日网络上最热闹的新闻就是“刑满释放新冠肺炎确诊人员离汉抵京”问题。经湖北省纪委监委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审查调查。

北京那边除了处理一些低级别的官员之外,还提出,针对黄某英事件是否涉及违法犯罪一事,东城公安分局正在开展调查。

全国的监狱系统,要从中吸取教训。

2. 推迟5天增加三倍

这次疫情的发生更加凸显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中国将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钟南山团队用SEIR和LSTM两种模型对疫情进行评估,推算如果封城等管控延迟5天,疫情规模将扩大三倍。 广东的病例数可能达到16万+成为重灾区;在实行严格封城后,总病例数预估在9.5万或12万。 如果提早5天封城,疫情规模或减少一半。 我的估计是只有三分之一。再一次证明,时间就是生命。

3月2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在武汉实地督导推进“无疫情社区”创建工作。 陈一新强调,要充分认识创建“无疫情社区”五大意义,把握“疫情零发生”“防控全到位”两个基本标准,实施“一体推进、梯度推进、分类推进、惠民推进、合力推进”五项举措,努力把创建工作作为要事新事实事好事,抓出成效,早日夺取武汉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4. 伊朗把中国诊疗方案翻译成波斯语


武汉经验在海外发挥作用。伊朗将中国诊疗方案翻译成波斯语向公众发布、全国所有学校停学、取消包括婚礼和葬礼在内的一切集会、在公共场所实施体温监测等。

今天的小结,我们采用一种的特殊的方式。 这次的新冠肺炎,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1、90%以上的会都是可以不开的,剩下的10%也可以在网络上开的。

2、许多工作是可以在家里干的。

3、许多养闲人的工作岗位是可以没有的。

4、许多饭局、聚会、访亲探友都是可以没有的。

5、许多小毛病,是可以不用去医院就自愈的。

6、许多饭馆是可以不上的,许多烟酒是可以不沾的。

7、很多乱七八糟的娱乐消遣是可有可无的。

8、大妈的广场舞是可以不跳的。

9、网红的饮料是可以不喝的,粉丝的偶像是可以不追的。

10、人生苦短,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所以在活着的时光里,好好珍惜身边爱我的和我爱的人。

1. 武汉要争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日晚,王忠林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出:抓住机遇,争取布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升武汉大健康产业水平。

我查了一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4批,50个,真的没有武汉的。武汉要努力。

2. 逐步缩减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3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38场新闻发布会。一系列数字反映了40天的成绩。

截至3月2日,同济光谷协和医院等10家危重症救治定点医院共开放危重症床位7286张,其中负压ICU病床245张,共收治危重症、重症患者3728名。

对发热患者、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病例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开展鉴别诊断和初步治疗,大力发挥中医药在轻症肺炎中的救治作用,现在基本上做到了中药应服就服。

344支国家医疗队42322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

在这些医疗团队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心血管科和麻醉科的专家达到15000多人,援鄂医疗队直接接管病区,在救治过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后续将根据疫情实际,逐步缩减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有序关停方舱医院,分批分步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

3. 上海人想起当年的800壮士

上海,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淞沪战役,在外滩附近的四行仓库,有一场狙击战,800壮士在这里与日军对垒,尽管中国主力部队已经撤出上海,转移到南京、武汉一线,布置南京会战、武汉会战,但是,这一只谢晋元将军领导的孤军,硬是守着四行仓库,打退了敌人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这只部队的战士,80%来自湖北(保安团)。

今天,在这个武汉战疫,来自上海药融圈的800壮士,为汉阳医院的“战士”们,送来急需的战车!

武汉的华商研究院在发出为抗击疫情捐赠一辆救护车的倡议之后,得到了包括董事长班在内的校友的纷纷响应,积极捐献。

3. 伊朗也建火神山医院

伊朗的防疫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近日,伊朗多个城市开建专用于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传染病医院。在伊朗中部城市亚兹德,政府承诺将在数日内建成一所占地1000平方米的医院。在疫情最先爆发的圣城库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也建起了一所野战医院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今天读到陈经的文章:疫情防控大逆转,中国手上突然多了些优势。

从2019年起,中国有三件事情让世界印象深刻,大大提升了全球对中国能力的认知。

第一件事,是华为公司被美国全力打压,很多西方国家的人认为华为将很快倒闭。

第二件事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年建成投产,2020年1月8日国产特斯拉正式交付,马斯克高兴得现场跳舞。

第三件事就是席卷全球的疫情。世界各国面对疫情手忙脚乱之时,就会明白中国的疫情防控是一个多大的奇迹,代表着什么样的国家力量。

以此作为今天日记的小结再合适不过。

越是困难,越显示一个国家的本色。 ■

他们是医生。疫情来临,他们也还

没有来得及去想要做一回英雄——

但是:前方没有可以退守的路了!

我只能转过身去,用我手中的手术刀

诗人,你笔下的最美逆行者

山川河岳,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风中

穿上了防护服。道路两旁站立的红叶李树

都已戴好了口罩,对抗突然而至的寒流……

于是,散布在岷州大地各个角落的医生

向疫区集结,像一个个免疫白细胞,透过血管

宁静如初的岷州大地成为抗击病魔的战场

家里的父亲母亲,身后的妻儿丈夫

把心中牵扯的担忧和挂念,像风筝不断地

他依次缓慢地摘下了左手的手套,一层,两层,三层

再用左手摘下了右手的手套,一层,两层,三层

然后摘下护目镜,抹下防护口罩

身后的同事替他解开第一层防护服的扣子

他自己笨拙地卸下第二层防护服

再脱去紧挨着衣服的一层,将它们折叠

放进了封存的箱子里的时候——

他的双手,眼眶上,耳根后,两侧的脸颊

布满了一条条松紧带压过的深深的勒痕

为了救治病人,他仿佛无数次忍受皮鞭的抽打

为了战胜病魔,他让自己成为脸上黥满闪电的英雄

居家抗疫也是前行的愿景

伤公元2020年武汉大疫情

祝诵《招魂》奠九泉。

①雷火,武汉抗疫新建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

②《招魂》,屈原楚辞诗篇。

医生、警察、志愿者、送货员

不管白天黑夜,她们的踪迹

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每一条线,系住山河,系住家乡

处暑,夏的余温突然就降了下来

忽冷忽热,阴晴不定的人

金黄的田野唱着丰收的歌

刷涤过千万物什上的污垢

锈迹斑斑的岁月,一层层被浊洗

寺沟段的水纹,突然变了颜色

粗粝的线条,勾勒冰冷的灰

天使般的洁白,热血沸腾的志愿红

在秋天,泛着最绚丽的光芒

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面庞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龙潭皓月,叠藏长虹……

孕育岷州儿女两千六百多年的热土

初秋的灯火没能将红绿灯点亮

只有闪烁的黄色信号灯是您平稳而微弱的脉搏

能在黎明初醒后仍然托起晨光

您看被烟波笼罩的岷州大地上

总有最美的逆行者挺身而出

——致为岷县抗击疫情中的医护人员及志愿者

高一(14)班·包金田

无悔的行动证明人间抗疫的信心
无言的爱在病魔的肆虐中温暖每个人的心
疫情来临,你们挺身而出,
你们是最美丽的天使,最可爱的人
中华民族因为有你们而坚韧不拔,
中国大地因为有你们而英姿焕发
我们从不感觉到害怕和恐惧
如果你是一束阳光,你是否温暖了别人?如果你是一滴雨露,你是否滋润了大地?如果你是一支蜡烛,你是否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当初秋的酷热还未褪去,你已装好行囊,踏上了那段没有硝烟的旅程;当繁华的街道正在车水马龙喧闹不止时,你们已披上“铠甲”奔赴到了疫情最前线。所有人的心都在为你们牵动着,每一个人都攥紧了拳头,在心中为你们加油,为你们祈福。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你们坚定的信念,一份份请愿书是你们对责任的担当,一个个穿着白衣的匆忙身影是你们内心的善良,是你们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无畏无惧。你们,是我们的天使,是这个寒冬最美的风景。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加美好”,雷锋的这句话是对你们最真实的写照。这份职业虽然平凡,但它却有着不平凡的、惊人的力量。让人不禁想起了去年在天津的一起爆炸事故。爆炸发生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人们为了保命都迅速逃离了现场。然而,却有一群人不顾生死,明知前方是不归路,依然坚定地奔赴前线,放弃了个人安危,为民众的逃离争取着宝贵的时间。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消防员,他们也是守护我们的天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加诠释了你们存在的意义,你们留下父母,留下儿女,留下了最牵挂的家。医院角落里,是你们疲惫的身影,休息室里有你们被勒红的双脸,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激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今年,我的第一个祝福是送给你们的,谢谢你们为突如其来的“黑暗”带来了光明,谢谢你们奋不顾身举起了抗疫的大旗,谢谢你们的努力、坚持……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你们替我们负重前行,静默温情,是因为有“天使”正在逆行,希望所有的艰难即将过去,你们也能平安回家,所有人都能迎来春暖花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仑山1017事件死了多少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