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辞职?

来到心理咨询室和精神科门诊的很多家长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抑郁了。爸爸妈妈常常说一些类似的话:我不逼他的呀,我们真的对他没有要求呀,我们家里很民主的,都是和孩子商量的,我们都是征求孩子意见的,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啊……
既然如此,为什么孩子会崩溃大哭,会不想去学校,会觉得活着那么累、那么辛苦呢?在这些孩子内心世界中,他们多半觉得自己无比糟糕,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自己竟然还那么难受,太没用了;他们对自己没有要求,但是自己无论做什么,好像他们都不满意,自己总是令他们失望,看到他们焦虑地皱着眉,自己很想努力让他们开心,但是真的无力完成他们越是让自己别完成了,自己越是感到很内疚很抱歉。当一个孩子表现出自我评价低,自责,无力,因为做什么都无用,做什么都做不好,以至于也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再去做的时候,他们的确会陷入中。
这些是如何发生的呢?不管你是焦虑的爸爸妈妈,还是抑郁的孩子,也许你们都会对如下的场景感到很熟悉。
孩子:我今天不去健身了,有点累。
家长:怎么又不去了啊,办了健身卡就是为了让你增强体质,你身体素质太差了,多锻炼锻炼才会好啊。
孩子:可是我今天没力气啊……
家长:动了才有力气啊,你看XX家的XXX,每天都去的,身体多好
孩子:他是他,我是我啊!
家长:所以你要锻炼身体,像他一样啊。再说年卡不去多浪费啊,当初不是问过你的吗,你说会去我才为你办的啊。
孩子:我没说要天天去啊,你怎么不自己去啊……
家长:你不去我去有什么意思啊,就是为你办的啊!
孩子:我又没要你为我办卡,你自己办的卡你去!
家长:那我烧的饭也我吃,你也别吃了!
面对比自己更像孩子一样撒气的家长,孩子语塞,无力地一声叹息,没办法再说下去……
这声叹息,在家长眼里,被解读成对自己的不屑。一转身,一方家长向另一方家长诉苦:孩子脾气差,没良心,不知感恩,不知父母付出心血都是为自己好,以后这种态度,到社会上怎么跟人相处,哪个单位会要他……只有在家里才由着他想干嘛干嘛,这样做事没有恒心,办了健身卡也没去几次,这种习惯带到学习和工作上,怎么可能做的好事情……另一方则叹气摇头,此路不通,再寻一条路,总要找个办法让孩子身体健康、性格好一点,做事有毅力一点,这些方面是基本的吧,做的效果不强求。于是爸爸和妈妈一个天天横眉冷对,一个天天愁眉苦脸。
这些话,孩子在背后都听得到,孩子也在自责:是啊,父母是没逼自己锻炼,也由着自己了,但是心里感受很糟糕,自己也真的认为自己做错了,将来也做不好事情,也辜负了父母,他们年纪也渐渐大了,放弃自己的工作事业,为了照顾自己也牺牲了很多,身体也变差了……孩子也在担心父母。
在这个家庭中,孩子表达了休息的需要,他说自己很累。但是爸爸妈妈似乎并不认真对待他的需要,他们虽然没有坚持要求孩子去运动,但是他们非常坚持的表达了,运动是应该的,不运动是不好的当父母的期待被如此坚定的表达出来时,那么不管最这个期待有没有实施,这都是对孩子的要求,而且生活中类似的期待无所不在。比如要不要吃蔬菜,是不是要准时睡觉,什么时候要洗澡,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或者打游戏,每当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时,父母总是会以一些过来人的经验,提供一些无比“正确”的解决办法,期待孩子执行,这些事情往往还会和未来的某个发展需求挂钩,比如身体健康,视力好,作息习惯好,没有不良嗜好等等,当孩子不能满足这个期待时,父母会流露出一些失望甚至责备,也会有一些担忧未来可能发生的与自己期待的相反的结果,比如孩子真的身体不好,习惯不好,睡眠不足,长不高,太胖,脾气不好,嘴不甜,人际相处不好,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对象,怎么办……
要知道,这样的期待太多,几乎24小时包围着孩子,他做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有一个爸爸妈妈认为应该的解决方案,他自己的方案,总是会被爸爸妈妈看成不妥当的。孩子一开始总是非常善意又体谅父母的当他们的学业压力不那么重的时候,他们愿意为了实现父母的期待,去努力完成一些事情,哪怕有时候违背他们自己的需求,只要能让父母高兴,又可以避免争执,有时候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反而简单些是的,有时候所谓的“民主”征求意见,不过是父母提供了选项a和选项b,请孩子选择一个。但对于孩子自己提出的选项c,基本上是不会进入父母的视野范围的,要和父母去争取选项c的权利,太累,还要争,争了还要被他们说,算了算了,还是在不喜欢的a和b中选一个次不喜欢一点的简单些,哪怕自己执行起来不开心,但也避免了麻烦。
这些令自己不开心但可以令父母开心的事情,在有力气的时候做了也就做了,但是当孩子的学业压力变得繁重的时候,当他们已经在学校里累了一天的时候,他们的确没有剩下多少力气的时候,就变得很难,甚至已经不太想做。这时候有些父母会认为孩子偷懒了,为什么以前你可以做到的,现在做不到了?你现在的态度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我所见到的,做咨询室里的大部分孩子,真的都是非常非常善良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如此善良,为了照顾满足父母的期待,硬撑着继续去做一些自己其实早就已经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可能不至于抑郁到来求助。硬撑,真的非常非常消耗,所以他们止不住的想哭,崩溃,甚至开始自问,人为什么要活着呢,或者有什么意义呢,这就不奇怪了。当他们整天像被控制的提线木偶一样,表演着父母心中的剧本时,他们是没有生命力的。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有一些家长,当看到孩子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能力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因为他们也被自己的紧张焦虑所困住,他们自己感到更加烦躁,对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差,他们有时候甚至也会误会孩子是无病呻吟,孩子在装,他们无法理解,自己每天好吃好喝供着孩子,对他学习成绩也没有要求,他有什么可抑郁的。他们越担心孩子抑郁,他们可能越急着想让孩子不抑郁,所以他们非常主动地开导(说教),让孩子自我调节,让孩子去运动,让孩子出门社交,让孩子听轻快的音乐,在孩子希望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发呆的时候,他们强行拉开窗帘打开灯,他们要把光线引进房间,在孩子想要安静的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他们刻意地要去找孩子交谈开解,要去灌输人生的积极意义。天哪,这些在一般情况下似乎无比正确的积极人生态度,被粗暴的施加在一个抑郁者的身上,无异于对一个本来已经失眠的没办法好好休息的人,在他耳边敲锣打鼓不让他睡觉,甚至是对一个躺在床上垂危的病人,把他翻来覆去的折腾抢救插上各种急救管道,毫无章法的疯狂电击,最后的结果,不是把这个人救活,而是会让他死得更快
这些描述看起来很夸张,但是在很多家庭里,这样的剧本天天上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抑郁,有一些抗打击能力强的孩子,他们活下来了,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很昂贵和沉重的。生命有求生的本能,为了让自己可以硬撑下去,他们会发展出一些功能来保护自己,比如,有一个功能叫做“隔离。这个功能可以让孩子把辛苦的体验隔绝到自己的意识范围之外,好像察觉不到,这样,他就可以变成一台没有感受的机器,这样就可以运作得比较有效率,而且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在他们的学业和成年早期的事业表现上都比较出色。也有一些孩子,他们可能隔离的狠一点,他们把自己关起来了,好像一个蜷缩起来的茧,外面包着厚厚的壳,为了让你没有办法再伤害到他。所以,你看到的他,缩在那里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不过,隔离的代价是令人心酸的。时间越久,父母可能越会觉得,孩子怎么和自己不亲,孩子也不愿意来看望自己,孩子很冷漠,不太关心自己。是的,因为这个功能没有那么灵活,隔离不仅仅隔绝掉了一些辛苦的体验,也同时会隔绝掉一些爱和亲密的体验。很多这样长大的孩子,在成年以后不愿意回家,想到回家就很累,家对他们来说好像不是一个可以停靠和休息的港湾,而是一个负担,他们可能惧怕面对老父老母那操心的目光,小心翼翼的问候,因为惧怕,所以回避。当有一天他们想发展自己的的时候,他们也发现自己无法走近别人,或者无法让别人走近自己。因为他们小时候可能就不太会处理和父母的冲突,他们应对的方式要么是忍耐勉强自己,要么是回避走掉,所以这也给他们长期的职业发展带来一些麻烦,因为他们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常常觉得自己很委屈很累。这些可能都是促使他们走进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动机。
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实际上是在扮演父母的角色,让来访者重新体验一段新的和父母关系。比如,当来访者表达累的时候,咨询师会尝试接纳和允许这部分,也可能会找机会讨论这部分,可能会和来访者一起探索解决办法,使得来访者体验并学会建立一些新的应对模式。注意,是先体验,然后才能学会。所以咨询师不会像老师那样上课,单纯的教知识和方法,而是让来访者自己操作,从旁协助。这样,来访者才会有体验感,才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模式,而不是硬搬一套咨询师的模式。
咨询师:是啊,看你的样子挺累的。
来访者:我今天不太想说话。
咨询师:嗯(也许咨询师会在之后一直保持沉默,直到来访者下一次开口)。
来访者:其实我今天觉得很郁闷,明明不是我的问题,领导都不问清楚,就在会上批评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嗯,你有什么想法吗?
咨询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咨询师:为什么你想这样做呢?
咨询师:也许你可以试试看你刚才说的办法?
来访者:可是我有点担心做不好。
咨询师: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接着讨论。
在这个场景中,是一个平稳的状态,就好像一个大容器,可以承接住来访者的累、郁闷、问题,咨询师只是接住它们,而不是直接帮来访者处理它们咨询师安静、耐心的等待,会让来访者感到安全,不受威胁,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于是他也会渐渐平静和放松下来,这时候,一些在紧张状态下被隔离掉的东西,会慢慢浮现出来。这些浮现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一层一层积压了很久的东西,这些茧非常厚也非常硬,内心是非常柔软和脆弱的。咨询师会从最接近当下的表层开始,一点点触及到内核最被保护起来的部分,让他可以慢慢舒展开来,慢慢破茧而出。
处理这一层层厚厚的茧,是需要很长时间和耐心的,需要咨询师很稳定的涵容,动是简单的,可一不小心动过头,就是伤害;要静下来不动,是非常难的,甚至咨询师自己都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因为面对来访者的无力的求助,焦虑,催促你给我个解决方法啊!咨询师很容易也会被激起焦虑,也会有压力,所以难免会被推动的。不过咨询师能够守住自己的边界,不乱动。就如同我在这里写文章,我为什么写,因为我感受到咨询中的压力,有压力,但我不能在咨询中直接倾泻到来访者头上去,那样我就又成了他的父母,所以我转移到写文章,在这里倾泻。其实在咨询里,咨询师做得最多的就是涵容,有时候会有一点解释,真正解决问题的,理清思路的,都是来访者自己。咨询师只是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来访者才能不成为被操控的木偶,才能发展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力。
而在生活中,家长往往太着急要帮孩子在第一时间解决“累”的问题,使尽了招数,而孩子依然觉得父母不懂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自己可能会对“孩子的累”感到害怕和不愿意接受,所以父母急着要消除“孩子的累”,“孩子的累”成了父母的难题,于是他们在解决自己的难题。因此,实际上他们的关注点不自觉地成了解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孩子的需要。当孩子的表达得不到承接和安抚,而只是换来父母的指责、失望、愤怒和让他们难以承受的担忧的目光时,孩子自然也就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了。父母在乱动,控制着孩子在乱舞,其实彼此之间都是极为难受的。
一个成年的来访者在咨询室中说,虽然对当前的工作感到不舒服不满意,可是一想到辞职回家要对着老父老母那两双焦虑的眼睛,算了,还是在公司里轻松一点。她说:从小到大,我最怕的就是我爸妈对我说他们对我没有要求,事实上这让我觉得我永远没办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在我眼里没有要求=无时无刻都在要求。虽然哭对我来说是释放压力,但是我敏感的察觉到如果我在他们面前哭,对他们来讲是增加了他们的压力,我害怕他们焦虑的样子,所以我强制自己不哭。我也不能躺着休息因为这对我来讲虽然是休息,但是对他们来讲,好像他们觉得我已经快要死了,他们又在旁边愁眉苦脸唠唠叨叨,我只好把自己“激活”,让他们看到我似乎还好的样子算了,这样更累,所以我不想辞职。
同理,没有成年的孩子,他们可能无法那么清晰的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类似的,他们无力应对学习,因为每天都非常累,可是父母在家里焦虑的样子,也让他们没办法休学,因为要天天面对父母,太痛苦。所以他们被卡死在休学和不休学的纠结中来咨询。有无数的成年和未成年的来访者,他们都要求我,不要把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的病情告诉他们父母,他们也不敢自己告诉父母,宁可自己承担这些困难无力,也不愿意让父母操心,父母的瞎操心会让他们更难痊愈。
那么,怎么能让父母不瞎操心,不乱动呢?这是在做青少年咨询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事实上,来咨询的孩子,本身只是父母病态的症状的表达,一些父母自己不愿意承受的羞耻、无力、对未来的无法掌控、恐惧等等,通过家庭互动,由家庭中最弱小的一方表现出来。因此,在做孩子的咨询的同时,其实是非常需要家长一起介入做的。而且,家长如果自己本身的成长经历是一段糟糕的体验,家长本身可能也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心理水平,这时候也非常建议家长自身通过个体单独咨询,先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去帮助孩子坐飞机的时候,大家一定都听乘务员说过,需要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去帮孩子戴。如果家长自身是一个病人,去救另一个病人,可能最终会导致两个人都变得更糟糕。
很多家长自身是带着自己童年期没有被满足的愿望来照顾下一代的,或者,是带着不要让孩子重复我自己经历过的苦难的想法,来帮助下一代避开自己曾经遭遇过的各种挫折。然而,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当年的你的愿望,不一定是孩子的愿望,满足了你,可能无法满足孩子当年你的挫折,在今天的环境下对孩子不一定是挫折,你如何知道你引导孩子走的看似安全的路,下面会不会隐藏着你没有经历过的更大的挫折呢?
如果把孩子看作风筝,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高飞的。但如果担心风筝脱线不受自己控制,害怕风筝飞得不好,于是把线拉得太紧,那么风筝自然是飞不起来的一个飞不起来的风筝,即便是被牢牢拽在手心里,时间久了你也会嫌弃埋怨它怎么飞不起来吧。要有胆量把风筝线放出去,不怕脱线,是父母的事情。有些孩子实在忍受不了自己被拖着,或者干脆瘫在地上,或者自断风筝线,这也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吧。
咨询师不动,也不引路。咨询师只是风筝下的磐石,稳定的在那里,不用替风筝飞,也不用紧紧抓着风筝,因为磐石足够大,足够稳,不会被风筝飞舞地掀起来,也不会跑掉,这样,风筝可以很安心很自由的飞。咨询师抱有一个信念,就是相信来访者自己是有力量的,这个风筝最终是可以飞起来的咨询师知道来访者会受伤受挫,但是咨询师也相信,来访者可以自己找到办法克服挫折,来访者也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咨询师也愿意在来访者求助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接纳,但依然不会代劳,而是把足够的空间留给来访者自己。
也是基于咨询师的全然的信任,来访者逐渐从咨询师那里体验到,自己是好的,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也是有力量的这会帮助来访者慢慢建立起一个相信自己的内核,让他更有能力去承受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不再需要像父母那样,希望把一切都预设准备好,掌控拿捏在自己手心里。这也就是爸爸妈妈的角色,提供稳定而坚强的后盾
当孩子长大之后,与父母的关系的体验,也会被他们带入自己的中,就好像《孔雀东南飞》里的描述,“君如磐石,妾如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两个相爱的人,彼此是独立的个体,一个坚韧灵活,一个扎实稳固。这两个角色可能应着环境的需要而相互转换改变,时而你做磐石我做蒲苇,时而我做磐石你做蒲苇,但他们不会同时变成两跟纠缠不清漂漂荡荡的风筝线,也不会变成两块又臭又硬谁也不让谁的大石头。各自独立而又能相互依靠,这是自由的状态。

> 996工作压力太大,想辞职去旅行却被骂“不上进”,你怎么看?

这两年总有各种公众号鼓吹年轻人应该想干什么事情就去,常能看到网络上有人在说,“好想辞职啊!说走就走”。。尤其是现在996特别严重,这些人就更加蠢蠢欲动了!你觉得是不是这些人太不抗压了?还是996工作压力真的太大,真的太崩溃?我身边有人想辞职去旅行,却被骂“不上进”,emmmm,你怎么看?

  • 这只是个选择题,而不是是非题,你不会知道别人心底的所思所想,所以与上进与否无关,与责任有关,这是个态度问题。很多时候那些说要辞职去旅行的,大多都只是随便说说,工作忙起来就忘了,而那些真的想去旅行的,不会将就于朝九晚六坐班的工作。如果真的想旅行,又想工作赚钱,为什么不把旅行当作工作,找找类似的工... 显示全部

  • 虽然我的工作不能算是朝九晚五、稳如狗,但好像最近这又再次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还不止在一处“新闻网站”平台上看到关于辞职旅行的大新闻,相信一定会有人放弃一切,义无反顾的出发环游世界。毕竟,世界很大,世界上的诱惑太多太多了……【背景介绍】针对不同的人群自然有许多不同的想法,这点没错。所以在阐述... 显示全部

    虽然我的工作不能算是朝九晚五、稳如狗,但好像最近这又再次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还不止在一处“新闻网站”平台上看到关于辞职旅行的大新闻,相信一定会有人放弃一切,义无反顾的出发环游世界。毕竟,世界很大,世界上的诱惑太多太多了……【背景介绍】针对不同的人群自然有许多不同的想法,这点没错。所以在阐述自己的种种观点之前,先跟大家介绍下我的简单情况。我和另一半在同一家单位工作,从事新媒体、媒体行当。承蒙老板的关爱,我们都属于“自由考勤”行列。简单说来就是忙起来像条“狗”,空下来尽情去旅游……(当然也许是这样一种考勤制度的背后,让我针对这么一个主题有那么点“风凉话”可以说)在旅行方式上,为了让旅行能够可持续发展,向来我都不选择“奢华游”。但是偶尔会为了一些必须体验的项目下下血本,比如:住上一晚新加坡的金沙酒店、体验上一晚的海边景观房、入上一个难得一觅的高性价比包等等……当然,我也从来不穷游!什么青年旅社、顿顿泡面、去欧洲自己煮粥,以上这些也许会影响我整个行程的心情。综上所述,结合以上所有背景情况发表下关于辞职旅行的看法!【辞职旅游,没点资金真的……行吗?】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们总共出行四次,目的地分别为“西班牙”“香港”“曼谷”“中欧”。相对来说,欧洲一定是最“费钱”的。并不是我夸张或者奢侈,欧洲的大部分费用是无法大额度减免的。比如机票、酒店、各类门票。就拿西班牙之行举例,给大家算个简单的账吧。机票-两人阿联酋航空往返9900元左右(别说为啥不能坐差点的航空,这价格已经是低价了!)酒店-两人十一晚5000元左右(平均一晚500都不到,性价比已经不能再高了吧!)门票-两人共计3000元左右(圣家堂、博物馆,去了你咋能不进去呢!)外币-两人兑换5000元左右(其余到当地后信用卡支付)当地交通-两人共计1700左右(飞机、火车连轴转)这样计算下来,不算在西班牙当地的吃用开销,23000已经花出去了……总结:西班牙归来后,我按信用卡上的实际开支做过真实计算,加上当地的吃用开销以及热了头脑的买买买,最终是花掉了7-8万。这金额并不算是啥巨款,但也快抵上大部分人的小半年工资。而这仅仅是2017年的第一次旅行!所以试问,没有资金的支持真的……行吗?又或者说断了自己长久的资金来源真的可以让你每次都拥有愉快的旅行?起码吃、住、买上肯定是不能放开,甚至需要注意资金的使用和控制了。【没资金?边玩边赚!】上文刚刚说了没有资金链的前提下,很难玩的开心,毕竟旅行旅行,当然是以休闲放松享受为主的。不过,也有小伙伴提出辞职旅行,我当然可以边玩边赚钱啊!这里打打工、那里也许卖卖国家内带来的小商品,咋就不能赚钱了?!话是没错,听着也很赚钱,事实是你的语言能力、签证类型、“可爱程度”都得在这个国家能帮你立足。甚至在你走出境门前,就得想好、思考好我是以谋生为主的旅行还是以旅行为主的旅行,从而才能更好的有提前规划。如果真的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并不一定能得到你要的好结果。毕竟我们对于那个目的地仍处于陌生的状态,不熟也不了解,你说这样的适应并不是背井离乡的我们能一下子办到的吧。【感想总结】社会上常说90后、00后是异想天开、天马行空的一代,也是说走就走、无忧无虑的一代。但异想天开、无忧无虑不代表不负责任、靠爹靠娘;当然辞职旅行也不代表不负责任随意挥霍。理想总是要有的,不过是走走看看停停还是原地止步不前……又说80后、90后、00后是压力巨大的一代,房贷、车贷、信用卡贷,成家、立业、生子,都是生活的全部。也许工作久了,厌了、倦了就想着能背上行囊、迈出步子、离开这个相熟的城市,去别的地方看看。休息总是要有的,不过是喘上一口气还是懒惰的过上一辈子……相较于辞职去周游世界,我更推荐拼假式出行,即使为了缺勤几天需要扣上几天的工资、又或是丧失全勤奖换来几天的大喘气。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灵上的“减压”。(当然,拼假的前提建议大家提前大半年订好行程、买好机票、做好攻略)又或者真的对现状不满意,换份工作。在加入新公司开始奋斗的间隙,咱们也懒上几天,晚上班一个月。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再用愉快的心情投入新的工作中……(以上感悟不适合职场精英、分分钟被猎头盯住、想换就能换上一份年薪千百万工作的小伙伴,当然也不适合以旅游为职业的职业旅行家,这是份让我实在羡慕不已的工作)世界很大、很美,有空吗?约你去走走……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最近,杭州一对26岁情侣引起热议。他们3年内两次辞职,共花费50万元左右,基本走过国内各个地方,引人羡慕的同时也错过了买房黄金时期。两人第一次旅行是在2016年7月,从杭州出发,自驾3万多公里,江西婺源、四川张家界、稻城、香格里拉、丽江、大理等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于2017年元旦... 显示全部

  • 每人人选择不一样,996属实工作压力大,辞职旅行也是一种减压方式,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就好,而不是随波逐流……==========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显示全部

    每人人选择不一样,996属实工作压力大,辞职旅行也是一种减压方式,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就好,而不是随波逐流……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想要辞职去旅行是有几个条件的哦,不是能拔腿就走的。已经有能力工作了,更不应该找父母要钱;当然家里父母腰缠万贯,钱多的花不完的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之内哈。1、首先要有一定的积蓄这个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吧。去旅行是花钱的,自己的正常吃住行先要保证吧。如果之前有积蓄,那么才有辞职旅行的底气和基本条件。2、要... 显示全部

    一枚行走于大地、畅游于海洋的双鱼妹纸,蚂蜂窝首批问答金牌大师。酷爱自由行,崇尚深度游;擅长旅行攻略,乐于自驾探索;热衷环保。想了解澳洲更多旅游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行行走走的小鱼儿带你游澳州;WeChat ID:pisces_aussie。  

  • 最近996这个话题真的很热啊,虽然自己并没有被996摧残,但是看到那些被996压弯了腰的朋友们那么崩溃+焦虑,我是心疼的。关于996,我的观点就是:如果说,【超负荷的工作】和【我的生活】发生了冲撞,以至于影响到了我的旅行、朋友、家庭、娱乐.......那抱歉,我不能接受。连自己的生活都失去了,... 显示全部

    最近996这个话题真的很热啊,虽然自己并没有被996摧残,但是看到那些被996压弯了腰的朋友们那么崩溃+焦虑,我是心疼的。关于996,我的观点就是:如果说,【超负荷的工作】和【我的生活】发生了冲撞,以至于影响到了我的旅行、朋友、家庭、娱乐.......那抱歉,我不能接受。连自己的生活都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旅行失去了、朋友和家庭都失去了,所谓的“进步”和“回报”真的会比这些都重要?i so所以对于那些“觉得996工作压力太大”、真的100%曾付出过努力和汗水的年轻人,选择“辞职去旅行这件事”,我是完全支持的,这咋就不上进了呢?我累了我还不能休息了?谁规定的?只是个人选择而已!凭啥还被骂“不上进”呢?不懂!那你接受了996,我是不是还能骂你“舔狗”?骂你“逆来顺受”?一个道理。有的人无牵无挂、勇往直前、就想疯狂进步,ok啊你继续996;可有些人牵挂太多,也许在他们的世界里,有远比“职场进步”更牛逼的事呢?人和人是不同的,你知道我晚饭吃的面条,但你永远不知道我昨天早晨和中午吃的什么:人和人之间,永远无法做到彻彻底底的“相互理解”和“感同身受”。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年轻人辞职去旅行不能一概而论是不上进,需要区分几种情况一、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工作压力过大的,可以考虑转换环境,旅行是一种方式已经工作了几年,也有了自己的小存款,如果想换个环境,或者工作上面临了一定的压力,可以考虑出去走走,缓解一下。要不要辞职另论,看你自己所处的环境吧,不是所有的旅行都是以辞职... 显示全部

    年轻人辞职去旅行不能一概而论是不上进,需要区分几种情况一、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工作压力过大的,可以考虑转换环境,旅行是一种方式已经工作了几年,也有了自己的小存款,如果想换个环境,或者工作上面临了一定的压力,可以考虑出去走走,缓解一下。要不要辞职另论,看你自己所处的环境吧,不是所有的旅行都是以辞职作为代价的。多数人旅行,不是辞职出去的,只是利用假期、年假、加班调休等。也就是说平时是拼命工作的,攒点假期比攒点钱更难。说说这个都是一把辛酸泪啊!我不反对年轻人有主见,想干什么就努力去干好,但生活不是随意的,面对着竞争激烈的社会,你原地不动,只要别人在前进,你就是在后退。那么工作时就要努力工作,等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支持短时间的调剂。因为生活原本也是丰富多彩的,工作不是全部。旅行能够丰富人的阅历,增强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看到美好的世界。有些人因为旅行,改变了自己以后的职业之路,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当然,能够完全华丽转身的人不多,华丽转身之后,可能面对更多的难题与障碍,也需要今后用勇气去克服的。多数人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那么短时期的旅行就当它是一种调剂的方式,只要是心情愉快了,什么事情都好办了。二、无经济基础,所谓的压力大是无病呻吟的;有经济基础,但是父母给到的,不算自己的能力创造的,
    辞职去旅行就是不上进
    没有经济基础的年轻人,非常不好意思的,要跟你说明一下,旅行是需要花钱的,而且需要花的钱还不少。可能你看到别人美美的照片非常羡慕,也想着能够过上别人一样的生活,但你只看到了别人的光鲜,你知道这个背后的巨大付出吗?旅行首先需要钱,钱要挣吧;旅行需要时间,假期要攒吧。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在平日里付出。自己本身没几个存款,可能还在用着父母接济的钱,不好意思,辞职旅行你不配。你能够做的,只能是好好工作,努力挣钱。等你有了以上提到的两点,你才可以自由选择你的脚步。三、有一定的经济压力的,不要轻易辞职,不要羡慕别人的旅行。如果是家里有一定经济压力的,比如父母家境不好,或者有银行贷款什么的,家庭开支比较大的,也不要轻易辞职。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再大,也得忍着。社会是现实的,没有钱谈什么旅行,不要去羡慕什么带着五百元去西藏这样的鬼故事,这个世界的任何交易都是对等的,没有付出就没有得到。连伸手使用父母的钱都不是免费的,因为你有对等的赡养义务。所以,没钱的时候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旅行,你需要想的就是,怎样去努力改善自己与整个家庭的现状,只要肯努力,就是有机会的。等一切好起来了,你就有放飞的自由了。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享受行走的乐趣,不在旅行的路上,就在策划旅行的途中。喜欢深度体验,擅长行程制作,迷恋小众旅行点。可提供行程定制及其他旅行配套。我是蚂蜂窝问答金牌大师。  

  • 很赞同题主的说法,说辞职就辞职确实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其实存够钱了放年假出去旅行也是可以的啊,旅行我是很赞同的,上班压力大会一年安排两次旅行去放松一下,调节工作带来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但是为了旅行就放下全部,说走就走确实很不负责任。当然有这个资本说走就走去旅行当然是没有问题... 显示全部

    很赞同题主的说法,说辞职就辞职确实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其实存够钱了放年假出去旅行也是可以的啊,旅行我是很赞同的,上班压力大会一年安排两次旅行去放松一下,调节工作带来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但是为了旅行就放下全部,说走就走确实很不负责任。当然有这个资本说走就走去旅行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的一点小看法:生活才是生命的本质,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是为了去工作。工作是生存的基本,为生活提供保证。在境外的生活感觉都特别悠闲,很多年轻人存够足够的旅费就背上包去旅行,结束之后再做下一个travel plan。(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境外人都很懒,其实他们只是生活方式不同,加上发达国家社会制度福利很完善,有最低工资保证,任何工作都有相应富足的报酬,而在国内基层工资普遍都很低,这也是将很多年轻人绑在工作台上的一个原因,社会本身就不公平,总共就这么多蛋糕,大部分都是被人掌握的,只有零星的一点蛋糕碎还在桌子上,所以80%的人是被控制在桌子上的)现在的经济水平已经很高了,物质生活也很丰富,寻找精神上的追求逐渐是在赶超物质上的追求。旅行的本质是去认识这个世界,体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上进这词的涵盖面很广,这里应该是专指不努力赚钱吧。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完全否定辞职旅行的正面意义。因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轻生的大有人在,如果当初能换换生活方式调节一下情绪,比如辞职去旅行,极有可能避免悲剧。又或者,趁还单身,父母正值壮年,无牵无挂。辞职去旅行,能增广见闻,然后深感世界太大,钱包太... 显示全部

    上进这词的涵盖面很广,这里应该是专指不努力赚钱吧。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完全否定辞职旅行的正面意义。因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轻生的大有人在,如果当初能换换生活方式调节一下情绪,比如辞职去旅行,极有可能避免悲剧。又或者,趁还单身,父母正值壮年,无牵无挂。辞职去旅行,能增广见闻,然后深感世界太大,钱包太小,回来后会加倍努力工作呢。旅途中还有机会认识异性,然后结婚生子,皆大欢喜。前提是自己要有一定的钱,不啃老,就算家里有矿也与你无关。那么辞职去旅行,有何不上进?况且回来之后还是要继续加班加点地工作!或许会因此失掉一份羡煞旁人的好工作等等,但是苦乐只有自己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一般会将这些话说出口的年轻人,不敢也不会这么做。做了的人也不用感叹自由,表达出来了。就当让年轻人们宣泄压力和心里的不平,听听即可(笑)。或者是反过来鼓舞他们辞职出去旅行吧(偷笑)。真辞了就当每个人必经历的叛逆青春的一部分,本人也会意识到很多事。毕竟有些事只有自己做了才会懂。个人感觉也不用升华到... 显示全部

    一般会将这些话说出口的年轻人,不敢也不会这么做。做了的人也不用感叹自由,表达出来了。就当让年轻人们宣泄压力和心里的不平,听听即可(笑)。或者是反过来鼓舞他们辞职出去旅行吧(偷笑)。真辞了就当每个人必经历的叛逆青春的一部分,本人也会意识到很多事。毕竟有些事只有自己做了才会懂。个人感觉也不用升华到讨论“责任不责任”或“上不上进”这个层面。谁没有任性过呢。当然能任性的人有赖于身边的人。也将会是领悟的一部分。而鼓舞了没辞的人说明也就是说说,知道自己是被一些事束缚着的,也能使本人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和成长阶段,也挺好。讨论“责任”时,要分对象和所处心理年龄。有取有舍,而取舍后当事人会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放心吧(笑)。是对别人负责多一点呢,还是对自己负责多一点呢,人总是在摇摆中。有些事有些时候会是前者,有些事有些时候会是后者。人还是本能地会偏向于对自己(的乐)负责的,否则社会也不会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和所谓的“义务”一说了(=对别人负责)。光用言语和伦理来想说服某些没有实际经历的人还是很难的。说到“压力”“上进心”,遇到压力就退缩或是说能退缩的人,一定有后路。比如说,家庭富裕程度等。有退路必然就不会太上进。另外,现在社会的信息泛滥,貌似选择性多,多了反而不知道自己能选什么,该选什么最好,或是说,往哪方面上进才合适毕竟时间有限。可能这个也是原因之一。还有,在信仰缺失的现代中国,有些年轻人在貌似开放的寻求实现自我的过程中,特别易变。这样上进都会在半途停歇。所以这个现象算是综合效应。我们就处在这么个时代(笑)。不过人是永远逃不开有压力的。辞了后会有辞职后的压力,不辞有不辞职的压力。生活有生活的,工作有工作的,旅行也会有旅行的。任何心态下都会别样的压力,因为人们潜意识里是知道该承担的东西是什么的。而有东西需要自己承担是一种别人对自己认可,也是一种幸运。当意识到没有东西需要自己承担(所谓的“自由”)反正我会很慌。你们看压力又来了(偷笑)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每个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同,怎能一概而论,如果有条件可以"说走就走",何尝不试一次呢?难道非要退休后有钱有时间才能周游世界?到那时候你确定还能走得动吗?到时就真能抛开现实?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了,到年龄了结婚生子,一辈子为子女而活,不是说这样不好,这样的人生... 显示全部

    每个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同,怎能一概而论,如果有条件可以"说走就走",何尝不试一次呢?难道非要退休后有钱有时间才能周游世界?到那时候你确定还能走得动吗?到时就真能抛开现实?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了,到年龄了结婚生子,一辈子为子女而活,不是说这样不好,这样的人生也有它的价值,但是等到老了…孩子长大了,回来的少了,看着镜中老去的自己,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年又一年,脑海中无数次浮现过"辞职去旅行"的想法,不想一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想一个人背着行囊踏上陌生的旅程,想去看更大的世界,可能女生有这种想法,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不好,觉得自私、不稳定、不上进,也许别人眼中的我正是如此…在过去休职半年的时间(现已复职),一个人去了很多地方,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也长大了许多,不再是个柔柔弱弱的小女人,能一个人搬起厚重的行李,每天起早贪黑走个十几公里,坐在异国的火车上啃着冷掉的面包,是很苦,但经历过了,不后悔了,便值得!每个人在乎的东西不一样,有些人在乎的是钱,想赚更多的钱,想拥有更大的权利,有些人却觉得这些都不重要,更在乎的是经历,这是用钱换不来的,只有靠自己去切切实实地寻找,所有事情不去亲身经历,你又怎能知道,它一定就是"错误"的呢?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2013年,我遇到这样几个年轻人,他们是不约而同在由广州开往昆明的火车上认识的。他们三男两女,来自广东不同的地方,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辞职旅行。... 显示全部

    2013年,我遇到这样几个年轻人,他们是不约而同在由广州开往昆明的火车上认识的。他们三男两女,来自广东不同的地方,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辞职旅行。他们都工作了,长的已经6年,短的也有3年。辞职旅行的理由却是共同的,因为工作因素没有假期旅行。唯一的假期就是周末,有的还没有,还得加班。放飞的心,被囚禁在工作之中。闲谈之间,辞职旅行的本质暴露无遗。一个年轻人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去旅行或旅行有限,那么从开始工作那一刻起,就基本没有假期旅行了(自由职业者和大老板除外)。他们这么算给我听,工作之后就没有长假期了,周末不加班也就只能好好休息或在市区溜达,溜达久了烦不烦? 那年休假呢?问的好。自2008年1月1日起生效的年休假情况至今如何呢?工龄决定假期长短,10年内是不是5天呢?这还不是所有法人单位都执行的,就算执行也不是自己可以自主能休的,就像我们公司一样强制统一休假。而这10年,年轻人可能要结婚了、可能为人父母了,之后育儿加教育过程至少16年,当然也同样没有长假期,再想有假期基本指望退休了。那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有健康的身体支持,年轻时的梦想了。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每个人都会变老的。我没有回应,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变老的。因此对他们而言,可能唯一的长途旅行只能指望婚假了。这让我想起一句台词:“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所以我是同情这些年轻人的,他们希望趁年轻多出去旅行,看看大千世界,等差不多了,再回去重新开始工作,然后结婚育儿。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现在可以养尊处优,就去指责那些有想法的年轻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用人性的思维思考人世。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我觉得这不是不上进。虽然还是学生党,但我暂时放下了在中国的学业来到日本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换,而且读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专业,从功利的角度来说没什么用。但是我这么做也有自己的考虑。当初在中国的时候,读的是医药专业,每天很辛苦而且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当初这么喜欢的学科怎么会让自己这么痛苦。我一直也很喜... 显示全部

  •         我觉得不是,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人生的方式当然可以过得不一样。有人喜欢白色,有人喜欢黑白;有人喜欢高山,有人喜欢大海;有人想要万众瞩目,有人想要悠闲自在;有人想要安居乐业,有人想要丈量世界;有人对追求物质的享受,有人追求精神的满足…... 显示全部

            我觉得不是,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人生的方式当然可以过得不一样。有人喜欢白色,有人喜欢黑白;有人喜欢高山,有人喜欢大海;有人想要万众瞩目,有人想要悠闲自在;有人想要安居乐业,有人想要丈量世界;有人对追求物质的享受,有人追求精神的满足……       我们的生活充满八卦,我们也习惯于轻易评判别人。一个突然出名的演员就是潜规则,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就应该被怜悯,一个辞职去旅行的年轻人就是不上进。      我的一个表姐,平时的工资就用来到处玩了,节假日或者周末一下班就去机场,玩几天又飞回来上班,后来终于有一天她辞职了,辞职那天就是拿到美签那天,然后就出去旅行了。用他麻麻的话来说这么多年也没剩下钱来,用世人的眼光来看就是不上进。。。后来出去玩了许久,继续花光了,就回来继续工作挣钱了,说实话我挺羡慕她有这样的决断和勇气的。大家都只能活这一辈子,不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如果有件事在世人眼里是很厉害的但你自己做起来很痛苦,那还不如不做,因为这件事除了你总会有一个人来做而且他并不觉得这件事痛苦。       所以,我不喜欢随便去评判一个人,说他上进不上进,说他孝顺不孝顺,因为我不了解的过去不了解他的背景,即使都了解,可能我也不一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在不连累他人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记住,不随意评判他人是修养,不在乎他人的随意评判是修行。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不懂这个问题有什么好讨论的。辞职说走就走去旅行是不负责的话,请问那是对谁不负责。对公司?对家人?对自己?首先我认为辞职区旅行,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交叉点。每个人有自己的规划,并不是每个人都要一直工作工作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没必要同化啊。如果说对工作不负责的,如果随随便便扔下工作辞职了那叫... 显示全部

    不懂这个问题有什么好讨论的。辞职说走就走去旅行是不负责的话,请问那是对谁不负责。对公司?对家人?对自己?首先我认为辞职区旅行,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交叉点。每个人有自己的规划,并不是每个人都要一直工作工作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没必要同化啊。如果说对工作不负责的,如果随随便便扔下工作辞职了那叫不负责任,但如果按照程序做好工作交接,请问对谁不负责了,我是没做好工作了?多拿工资了还是白吃公司大米了?怎么就对工作不负责了?领导都批准辞职了什么时候轮到一个不相干的人来指责人家辞职不负责了?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如果说对家人不负责,每个人家庭情况不一样,拿的剧本都不一样啊,又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养家糊口,也不是辞职之后要父母养一辈子出资去旅游。怎么自己辞职去旅游还对家人不负责任了?麻烦不要把全世界的人一概而论好吗。如果对自己不负责。拜托,人生本来就是自己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和自由。谁给你们勇气评判别人是否对自己的人生尽责了最后还有这个上进的问题。就问一句,为什么每个人必须要上进?上进的定义是什么。有人喜欢简简单单自由地过一辈子,有人喜欢奋斗拼搏过日子。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什么时候这个世界要求每个人都需要上进了?再说辞职之后一辈子不工作啃老了吗,怎么就不上进了?这观点我就挺奇怪的。最后还是那句话,每个人人生不一样,没必要因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就焦急也没必要因为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就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或许你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但请不要仅凭自己的观点就随随便便评判别人的人生。以上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很受气该不该辞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