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堵塞85需要放支架吗?

心脏需要放支架吗?四帮手助你考量!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罗年桑

不少人偶然发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放“心”不下,便去医院做检查。检查发现心脏血管狭窄,这可怎么办?要不要给心脏支个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罗年桑就“心脏是否需要做支架”给出了详尽的解答。

考量因素之一:狭窄部位是否关键?

罗年桑指出,心脏血管有很多,发生狭窄时需不需要处理还得看狭窄所处的部位。如果是关键的部位,比如血管的连接处,若这个地方发生狭窄便容易发生问题。因为关键部位就像水龙头的总开关,狭窄会使血液难以流通,若不加以处理,可能会突然发生变化,出现痛感或晕倒,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因此,心脏是否需要装支架,首先看狭窄的部位是否关键。“即使堵塞程度只有50%,还是建议要做支架的”。

考量因素之二:狭窄程度是否严重?

一般来说,狭窄程度以70%为关键点。若狭窄程度不到70%且不是重要部位,基本不会对人体有太大影响。

罗年桑解释,心脏血管是有储备功能的,这和人体器官的储备功能一致。例如,正常人把肺切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是没问题的,或者把一个肾拿掉也可以健康生活。这便说明,人体具备强大的储备功能,而心脏血管也如此。患者的心脏血管有可能有50%是不好的,但有50%是好的。因此在看狭窄部位的基础上,狭窄程度若严重到70%以上,便需考虑是否安装支架了。

考量因素之三:病变性质是否稳定?

罗年桑提醒,狭窄程虽可能未达70%以上,但若狭窄部位的病变性质不稳定,同样需要警惕!

很多心肌梗塞,其实不一定是狭窄很严重的。狭窄严重但病变性质稳定,一般不会造成危害。然而,有不少病例只有40%-50%的狭窄程度,却因病变不稳定,导致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就会把血管堵住,造成心肌梗死,这是非常典型的病变机制。

罗年桑建议,患者可通过血管超声、OCT等方法来检查狭窄部位的病变性质是否稳定。

考量因素之四:有无症状?

若狭窄部位不关键、狭窄程度不严重、病变性质也稳定,这时衡量的标准要看有无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为:走路或上楼梯时出现心绞痛、胸闷。

心绞痛可通过吃药缓解,如果吃药后症状缓解,便可继续吃药,无须考虑心脏血管狭窄的问题。一旦吃药还解决不了问题,则必须把心脏血管的狭窄问题解决。因为不管是降血脂的还是改善症状的药物,都无法让狭窄的血管变得不狭窄,只能让狭窄的血管停止恶化。

知多D:放完支架,仍需保养

若放支架是因为心肌梗塞,罗年桑建议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若是心绞痛而放支架,手术以后可跟正常人一样运动。

除此以外,还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

第二,定期复诊,回医院做血脂、血糖等检查,一般建议1~3个月一次;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饮食讲究营养均衡、适时适量运动、工作少压力不熬夜。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呈现在低龄化、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及个体聚集趋势,且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面对如此严峻的患病形势,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对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新的治疗手段呢?支架和球囊扩张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唐强为您答疑解惑。

一、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四大诱因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很高,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在一定时间后都容易罹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精神压力大都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现在冠心病的发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甚至20多岁的年轻人也不能幸免。

提醒:有危险因素的人如果出现了活动后心前区不舒服,如胸闷、憋气、放射性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

一直以来,医生都在努力治疗心血管疾病,在治疗方法上又经历了怎么的变迁?支架和球囊扩张在处理血管堵塞的问题上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唐主任告诉我们,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大致经历了这个阶段:

2、支架(裸金属支架)

4、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

1977年,瑞典的专家进行了第一例的球囊扩张手术,治疗动脉狭窄病变,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

球囊扩张技术普及之后,人们有30%—50%的患者会出现再狭窄,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血管撕裂,撕裂以后需要紧急外科手术去搭桥。为了降低再狭窄率,医学家们研制出了支架(裸金属支架)治疗方法,通过支架来保证血管的通畅。

虽然支架手术的再狭窄率比当时的球囊扩张的再狭窄率低,但是支架术后,在三个月到半年之内,有些患者还是会出现血管堵塞。为了降低血管再狭窄降,医学家们发明了药物涂层支架,通过药物来抑制血管内皮的增生,一年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几乎为0。

随后又发现,植入支架一年以后,有些患者虽然血管内皮没有增生,没有覆盖住支架却还是发生了血栓。为此,专家又开始研究用不同的金属做支架,从不锈钢到合金,支架梁越做越薄。

后期医学界又提出了无植入的治疗方法,目前有两种新的方向:可降解的支架,到一定时间以后,支架可以自然降解,不残留体内,减少持续地炎症刺激;还有一种是药物球囊,放入球囊后如果不发生问题就不放支架,通过局部放点药物再加上球囊扩张的治疗方式。

三、药物球囊比支架手术有哪些优势?

可降解支架和药物球囊是解决血管堵塞问题的最新的技术。药物球囊和支架治疗相比又有哪些优势?

药物球囊是对病变局部的药物治疗。如果符合药物球囊适应症的患者,用这个治疗方法基本可以达到支架的效果。

药物球囊在体内存留时间短、给药准确。不但可以起到对血管内皮增生的抑制作用,而且药物球囊可以很快被身体代谢掉,不存留在体内。

药物球囊避免了做过支架手术患者的二次支架。有些病人放完支架后发生再次狭窄,这是药物球囊绝对的一个适应症。

支架对于身体来说是异物,有些人会出现一定的排异反应,使支架部位的组织增生,从而导致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

药物球囊,术后患者服用抗凝药时间大大缩短。支架术后,要吃一年左右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玻立维。如果采用药物球囊治疗,只需要吃一到三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专家的一位患者,前几年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上楼后开始发憋,通过造影检查发现前降支有一处很狭窄的病变,经过医生的专业判断,病人的情况符合药物球囊的适应症,最后选择进行药物球囊治疗,几年后复查结果很好。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BTV养生堂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血管堵塞80%需要支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