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上合组织峰会举办地

冷战结束后,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俄罗

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加紧就边界地区信任和裁军问题举行谈

举行会晤,分别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

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

协定》。这是亚太地区首份多国双边政治军事文件,受到国际

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此后,五国元首年度会晤形式被固定下来,轮流在各国举

召开五国峰会。杜尚别会晤时,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

应邀以客人身份与会。会晤内容也由加强边境地区信任逐步扩

大到探讨在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各个领域开展全

面互利合作。由于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该机制被贯以“

世纪,面对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区域合

作步伐,以更有效地把握

的历史机遇,抵御各种风

险与挑战。与此同时,冷战结束后,本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

原创: 光华锐评 光华锐评

去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总台“合”声嘹亮,平台联动、全方面融合、全方位报道依旧余音绕梁,今年借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世界目光再度聚焦中国东风,光华锐评记者专访了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围绕本次大会关于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诺罗夫充分肯定了这场“交心”对话对亚洲各国的意义,他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孤立中繁荣,只有开放、包容,才能真正受益。这不仅仅是要发展经贸关系,还要进行文化交流,包括新思想、新技术、创新知识等方面的交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各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亚洲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有着坚实的基础。”亚洲是诸多古老文明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和合共生、共同发展。文明的多样性为亚洲各国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精神支撑。

诺罗夫认为,去年在中国青岛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历史性”意义。他对记者说,在青岛峰会上,通过了面向年轻人的呼吁宣言,为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了条件,激发他们的潜力,助力他们实现梦想。通过教育青年人走上积极的道路,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为各国带来更加光明而积极的未来。

诺罗夫认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挑战,不仅仅是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方面的,还有生态方面很多严峻的问题和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等,我们需要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超越国家制度、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重大差异,破解了各种难题和挑战,成功之处在于坚持包容、平等与协商,忽略差异性,寻找共同点,形成最大的“公约数”。人文交流合作是上合组织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促进成员国民众之间相互了解、巩固睦邻友好社会基础、增强组织发展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的成功经验对国际社会探索全球治理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示范。亚洲文明同样具有这样的基础,相信本次亚洲文明大会的成功举办也将对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作出不凡贡献,为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诺罗夫秘书长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哈拉市,曾任乌兹别克斯坦外长、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直属战略与区域间研究所所长,享有特命全权大使级别,是乌兹别克斯坦资深外交家。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成员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任命他为上合组织秘书长,任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上合组织峰会2016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