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转换器在哪儿买?

创作立场声明:一年多下来的iPad Pro配件经验和想法,要是没用,实属正常。

iPad要谈生产力,大概很多人会说天荒夜谈。苹果不久前发布2020 iPad Pro的同时发布了妙控键盘,和随后推出的iPadOS .cn去看看

但是这款新键盘的价格也是吓人,12.9英寸的要2699,11英寸要2399。都可以直接装台电脑出来了,也能买台低端的来做轻办公了。

    Apple妙控键盘-中文(拼音)适用MacBook无线键盘699元京东去购买

不过看看苹果的触控板和鼠标还有键盘的价格,再加上保护套和充电支架,整合起来大概也是差不多了。毕竟在iPadOS 13.4上,只有苹果自家的二代妙控鼠标和妙控板能支持手势操作。第三方鼠标滚轮的滚动不顺畅貌似是长期存在的“BUG”。

苹果的外设质感的确一流,但也不是只有苹果的才好用,键盘和鼠标也有一些不(pian)错(yi)的选择,但对于,除了苹果的妙控板2代没其他好选的。

键盘对于iPad来说是想做文书处理的必须品。在屏幕上输入大量占据屏幕的空间,而把虚拟键盘缩小就不一定所有软件都适配,例如ProCreate下的文本输入设计就是附带在全尺寸虚拟键盘上的工具栏。而且,实体键盘的输入手感和便利是触摸屏上的虚拟键盘无法比拟的。因为穷,我用的是之前买来黑苹果用的罗技K760,这款键盘早就已经停产了,要买也只有咸鱼了。

考虑便携性和价格的话罗技的K380是个不错的选择。

    罗技(Logitech)K380键盘无线蓝牙键盘办公键盘女性便携超薄键盘笔记本键盘芍药白限量版199元京东去购买

考虑后面Excel好用了之后需要数字键,可以考虑K580。

    罗技(Logitech)K580键盘无线蓝牙键盘办公键盘便携超薄键盘笔记本键盘平板键盘星空灰249元京东去购买

为了配合iPad的便携性,键盘选择上也只有薄膜键盘了。但要是不考虑便携性,的手感就好很多。大F的双模机械键盘等着给你钱包割一刀 ,但就算是最小的Minila的厚度还是很可观,但这也是选择机械键盘的必然。

    斐尔可(FILCO)67键迷你啦机械键盘原厂cherry樱桃轴便携游戏键盘蓝牙无线黑色红轴1169元京东去购买

鼠标支持在iPadOS 13.4上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不过大部分APP上都还没有适配。以我用给笔记本电脑配的罗技M557蓝牙鼠标的体验来说,第三方鼠标对比苹果自家的妙控鼠标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给鼠标键设定功能。可以让一些操作更快捷。

这样子在罗技的MX Anywhere2s上除了左右键之外还可以设置4个快捷键。

    罗技(Logitech)MXAnywhere2S鼠标无线蓝牙鼠标办公鼠标右手鼠标优联儒雅黑自营带无线2.4G接收器429元京东去购买

选配蓝牙鼠标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蓝牙连接的鼠标有可能影响iPad的WiFi和蓝牙连接性,幸好iPad会有提示,有问题基本就只能退货了。另外一点是针对考虑一个鼠标同时给iPad和电脑用的。必须要买支持多设备切换的,不然每次在两个设备间切换的时候都要删掉重新连接很麻烦 。

    罗技(Logitech)MXERGO鼠标无线蓝牙鼠标办公鼠标人体工学设计优联轨迹球深灰带无线2.4G接收器699元京东去购买

其实自己还看上了罗技的MX ERGO轨迹球,虽然体积说不上便携。但是轨迹球适合在有限的桌面空间上使用,更加可以直接在大腿上使用。

在手写笔上的选择上,呃……貌似没啥选择。Apple Pencil的出现基本上扼杀了其他多功能手写笔。以我的Pencil by 53为例,这支模拟手指的电容笔在iPad Pro上除了定位没有Apple Pencil准确以外,响应还是十分迅速的。

其实也有Adonit的几款定位准确的手写笔,在手写功能上并不比Apple Pencil差,然而他们的附加功能都需要APP给他做单独支持,在这一点上就完全输给了Apple Pencil了。如果有笔记和绘画的需求的话,Apple Pencil是唯一的选择。不过要记住,二代的Apple Pencil才支持2018和2020款的iPad Pro,其他支持Apple Pencil

2018和2020 iPad Pro都是采用相同的机身设计,所以很容易被掰弯。携带的时候需要小心一点,装上一个保护套会安心一点,然而实即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毕竟要靠保护套来防止iPad Pro折弯并不实际。保护套的作用更多还是避免屏幕和机身被刮花。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把iPad 立起来,毕竟12.9英寸的iPad Pro还是有点重量的,长期拿在手里爱奇艺会累的。再说,吃饭的时候也没啥可能一边吃饭一边拿着iPad看啊。

苹果的保护套无疑是质感最好的。

    Apple适用于12.9英寸iPadPro(第四代)的原装智能双面夹保护夹保护套保护壳-白色749元京东去购买

还有带键盘的智能双面夹款式。

只不过价钱实在太贵,而且作为体验过苹果原厂配件的人来说,这些苹果的保护套的确是最好的,然而也是会磨损的会变旧的,看见破了的时候会特别心痛 ,所以还是买第三方的吧。

由于以前的iPad Air和iPad Mini买过很多白菜壳,这些白菜壳的质量真的很一般,所以买iPad Pro的保护壳的时候还是选了一些相对大牌的。目前在用的是倍思的仿苹果款,纯粹是靠磁吸固定,11英寸的固定很牢靠了,12.9英寸的自重较大,相对来说会松一点。不过其实要是只拿着保护套来甩的话,都是会甩掉的。所以就不要进行这些高危动作了。用了一年多也明显是脏了,不过这就算是苹果的也逃不过会脏的。

    倍思iPadPro11寸保护套2020新款12.9英寸苹果平板全面屏液态磁吸防摔保护壳超薄2018ipad全包壳带笔槽网红款8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其实第二次买保护套的时候我还买了一个Benks的,质量跟倍思的差不多。唯一的问题是这些估计销量真的很少,倍思和Benks的包装到手都有点残旧,而benks的防潮包跟保护套摩擦,掉了很多粉末在保护盖上清理不掉。不过相信2020的新款现在刚出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吧。要注意的是,保护套2018和2020的并不通用,毕竟摄像头的开孔不一样。买的时候注意一下型号:

    邦克仕(Benks)苹果NewiPadPro12.9英寸2020款平板磁吸支架保护套智能休眠壳轻薄防摔皮套无笔扣黑色105元京东去购买

这两款都是仿苹果的保护套,对于边框并没有保护的。假如我是知道自己比较笨手笨脚,iPad容易掉地上的话,我会买OtterBox的保护套,因为在防摔套上,没有比OtterBox做得更好的了,就是价格跟原装套也差不多了,但是对iPad的保护不在一个层面上的。

只不过这样在iPad上就要拖着长长的尾巴,实际上在大部分的使用情况下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扩展坞其中一个功能就是来接线的,必定会接着很多线材 。

    绿联Type-C扩展坞通用苹果电脑MacBook华为P30手机USB-C转HDMI线转换器4K投屏VGA拓展坞转接头网口分线器299元京东去购买

而且这一类扩展坞的接口丰富,读卡器、网口、VGA口都可以配上。曾经怕WIFI不顺畅,接的有线网络来看NAS上的电影,就是移动性大打折扣而已。

后来Satechi出了一款直接插在iPad Pro上的扩展坞,但是缺少SD和TF的读卡功能,貌似在国内也没有怎么推广。而那时另外一款针对iPad Pro设计的扩展坞就是HyperDrive的了,加上3.5mm耳机接口。可以直接固定在iPad Pro上面,顿时感觉干练很多(然而并不一定能逃过插线的命运 )。

就是价格嘛…………大家都懂。

我的是在众筹末段海淘的,到手的价格只能说是比现在的售价低一点点 。

整体的质感很好,针对是否贴膜有不同挡边来贴合iPad Pro,还有延长线给其他Type-C接口设备使用。

不过这款USB Type-C 扩展坞在Kickstarter上可是闹得挺厉害的,先是发货延迟了,然后到货有问题(还有人说烧了iPad的Type-C口)。接着Hyper推出固件解决问题,然而在最初升级固件需要Windows系统,而且电脑要有Type-C接口,后来倒是都解决了。我的到手升了固件,用到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跟前面的绿联一样发热比较厉害。

一年多了,也有其他厂商跟进类似的设计。毕竟这个东西就是改改结构来适合iPad Pro而已,还有就是加上3.5mm音频接口。让我觉得比较神奇的是,站内绿联《接口不够扩展坞来凑》通稿里面的iPad Pro扩展坞,居然针对iPad Pro的还是做很厚,而且貌似现在还下架搜不到了 。

而像下面这个飞利浦的其实也是个通用扩展坞。

对于iPad Pro的扩展坞来说,不需要音频口的可以考虑给笔记本电脑设计的Type-C扩展坞,而要干练一些的扩展坞,目前就只有HyperDrive了,希望国内厂商尽快跟进。

外接储存对于很多苹果老铁粉来说基本都是奢望,但在iPadOS 13中这个愿望终于是实现了。通过Type-C接口链接U盘或者,就可以解决我们这种只买乞丐款iPad Pro容量不多的问题 。

一个C口的U盘或者移动硬盘,直插就可以在iPad Pro上使用,对便携性的影响较低。就算是只有A口的设备,通过前面说的扩展坞也可以方便使用。

准备新买移动硬盘的话推荐闪迪的极速款和三星的T5,两款都是走SATA通道的,在iPad Pro上用在足够了,虽然说iPad Pro的Type-C接口是USB 3.1 Gen2的支持到10Gbps的速率,但貌似iPad需要用到那么快的情况并不多。 另外一点注意的是,iPad Pro配的Type-C线只是用来充电的,传输数据只有USB 2.0的速率,别用来接移动硬盘。

当然,不差钱的话可以看看走NVMe通道的至尊超极速 。

还有就是三星的T7。 不过这两款PSSD都不便宜,不急的话可以等今年的七月的Prime Day看看,海外购偶尔会有闪迪的特价。

如果觉得容量还是不够的话,可以用NAS来凑。在iPadOS 13.4中体验了“文件”APP中的直接“分享”到NAS功能后,基本打消了我买一台MAC来达成完成苹果全家桶的念头。毕竟通过我已经有的NAS,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我的iPhone和iPad上照片和文件跟Windows系统交互的问题。

    群晖(Synology)DS918+四盘位NAS网络存储服务器(无内置硬盘)4680元京东去购买

不过其实我自己并没有买PSSD,反而是利用电脑上面退役下来的SSD,虽然说这种自组的PSSD更加便宜,硬盘盒也就二三十的价格。但从使用体验来说,这样DIY的组合出现过问题。所以还是听值友的建议,前面直接推荐闪迪和三星的PSSD产品了。至于群晖贵的问题,站内不少黑群晖指南可以帮到你,而硬盘中亚海外购也时不时有优惠。

其实我的两台iPad Pro都是在澳门买的,配套的18W PD充电器是英标,在国内使用并不方便,所以买回来就配了一个紫米的HA832充电器,而且这款充电器的C口输出高达45W,完全满足iPad Pro的最大28W左右的充电功率。

不过以现在市场上的产品来看,买这个C口45W的充电器给iPad Pro用比不是很合适。因为两个A口的作用不大,相信用iPad Pro的不少都有iPhone而且还支持快充,那就要求一个有两个C口的充电器了。

不过考虑价钱的话,对于PD充电支持到15V的iPad Pro来说,紫米的这款30W双口充电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ZMI紫米30WPD双口充电器苹果快充安卓通用多口充电头适用于iPhone11/11ProMax/8/XR闪充18W适配器5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进一步考虑体积的话,在现在氮化镓风潮下的小型充电器中,Anker的这款迷你充电器,除了价钱以外都很好。

还有一款RAVPower的GaN黑科技充电器要便宜一点点,不过个人更偏向Anker的。

    睿能宝(RAVPower)30W氮化镓pd快充充电器GaN黑科技安卓平板笔记本苹果11/x充电头【GaN黑科技-PD30W迷你可折叠】149元京东去购买

前面提到了iPad Pro和iPhone同时快充,手上一个紫米的2C1A(HA932)可以实现。在同时只用两个C口的时候,C1接iPad Pro,C2接iPhone就可以实现两个设备的同时快充。

不过紫米这款桌面充电器的体积就不太友好了,Anker有一款双C口的充电器,两口同时输出时各口单独30W的输出, 别说充iPad Pro和iPhone,同时给两台iPad Pro 15V PD快充都可以。不过Anker嘛,就是除了价格都很友好。

最后,或者你只是需要一个便携的充电器,那么Anker的这款18W迷你PD充电器就最适合了,体积基本跟苹果的“五福一安”充电器一样,但有18W的输出,跟iPad Pro原配的充电器规格一致。

其实我从iPhone 5开始就没给自己的手机贴膜了。一般来说,不贴膜的情况下,日常使用会在屏幕表面造成很多细微的划痕,这些划痕并不明显。手机没准备卖二手话其实贴膜的并不是很必要。除非你预期到自己会甩手机,并不是说钢化膜一定能保护你的屏幕,但有可能这个几十的膜能保护到那起码要几百的屏幕。这些放到iPad Pro上也基本准确,没有人能预料意外,但如果觉得自己摔机机会不大的,完全可以不用贴膜,毕竟这样iPad Pro的的屏幕更色彩还原会更好。对于要使用Apple Pencil的,我觉得最好还是别贴膜了,毕竟我不贴膜的完全没有断触问题,也没见Apple Pencil会对屏幕造成明显划痕。

不过也不是说任何人都适合不贴膜的,我爸的手机我就给他贴了Benks的膜,免得摔坏了又要给他换手机。以前的iPad也曾经贴过Benks的膜,一直都挺相信这个品牌的。对于需要贴膜的,iPad Pro就贴高清的就好了,防蓝光和类纸膜没必要,或者应该说有影响。

    邦克仕(Benks)苹果NewiPadPro11英寸钢化膜【款通用】防爆耐刮钢化玻璃膜高清保护贴膜65元京东去购买

不过不贴膜的话肯定要考虑一个清洁屏幕的问题。要是屏幕都是指纹,或者说是保护套上污迹留下的压痕的话,是会影响输出生产力的时候的心情的。

我家里是备了一桶VSGO的清洁湿巾,用来擦眼镜、手机屏幕、平板屏幕很好用。不过也不一定要这个牌子的,市面上无酒精的清洁眼镜湿巾就可以了。

    vsgo威高京东自营擦镜纸眼镜布屏幕清洁湿巾相机电脑手机镜片纸擦拭清洗无尘布桶装一次性湿巾100抽套装29.9元京东去购买

出外的话可以用些单片独立包装的,更方便携带。

    蔡司(ZEISS)手机清洁湿巾屏幕清洁湿巾擦屏纸屏幕清洁清洁除菌湿巾120片装95元京东去购买

结束前加个耳机吧,AirPods或者AirPods Pro,视乎是否需要降噪和AirPods是否戴得稳。

就听个响来说,AirPods真心方便,放到旁边就能连上,省去切换设备连接点来点去的。

配件说完了,那么生产力究竟怎样呢?其实能用上的自然会用上,没什么必要谈的,希望这些我了解的配件能给点参考,如果有更好的推荐或建议不妨评论区指点一下。

全新的MacBook Air,有着方正的机身,带刘海的屏幕,经典的MagSafe,以及内置的最新M2芯片。这些都在告诉你,它跟之前的不同。

作为新的开始,全新MacBook Air是否依旧够Air呢?同样是M2芯片,它跟Pro相比性能表现有何不同?Air跟Pro又该怎么选?

首先要跟大家说,午夜色确实好看!而且跟iPhone、Apple Watch的午夜色不同,Air午夜色的黑里透着更明显的蓝,有点像当年的iPhone 5。

同时,A面的苹果logo以及随附的MagSafe充电线也做了相同颜色的处理,整体的视觉体验非常一致

不过在这几天的使用中我们也发现,比起之前的深空灰色,这个颜色会更容易留下手印

对于手经常出汗的用户来说,还是建议去线下的零售店实际上手体验过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除了新的配色,这次MacBook Air在外观上还跟14、16寸的MacBook Pro做了统一:刘海屏、剪刀式键盘,并且放弃了之前从牛皮纸袋拿出来的经典楔形设计

仔细观察,刘海相比Pro上的要短两毫米,但由于屏幕的边框整体更宽,刘海也就变得更高了。

我们在单看这一款机器的时候,总觉得它比之前的Air厚了,所以我们也把三个时代的Air放在一起,来一个更直观的对比。

前两代设计因为整体呈楔形,再加上圆弧收边,在视觉上给人留下了超薄的印象。但实际对比来看,确实新款更薄,尤其在把屏幕打开后,对比会变得更加明显。

变薄的同时,新款MacBook Air 1.24kg的重量相比上代也要更轻。对于像我们这样天天电脑不离身的人来说,包里的东西能轻一点是一点。

对于常年奔波的人来说,Air这种轻巧带来的体验是会不断积累的。如果你的工作要经常在不同的场地之间切换,那Air的轻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大家也可以自己判断一下,这种轻薄对自己是不是刚需。

除了外观设计的不同,新的MacBook Air在换上了四扬声器的同时,还取消了C面的扬声器开孔,转而在屏幕转轴处开了8个开孔。

在我们听来,Air的四扬声器相比Pro来说,确实有一些提升,但并没有一个质的飞跃,还不足以成为我们选购它的理由。

在性能这块儿,新款MacBook Air跟入门款的MacBook Pro一样搭载了苹果最新的M2芯片。

两者的区别在于Air依旧延续了之前的无风扇设计,在散热上会不如Pro。具体的表现如何,还是得用数据说话。

25度室温环境下,在GeekBench以及GFXBench这两项短时测试中,Air跟Pro的表现相差不多,处在同一水平上。

换到较长时间的CineBench R23测试中,Air的单核测试表现与Pro相当,但多核测试中有约8%的差距。相比M1版本的Air单核提升6%,多核表现提升了11%。

通过红外测温能看到,Air单核测试后最高温为38°C,多核测试后最高温为44.1°C,发热主要集中在键盘中央区域。

为了进一步看长时间高负载时的性能输出表现,我们也借鉴凰家评测的手机测试模型,对M2版本的Air跟Pro进行了连续三次每次20轮的3D Mark压力测试。

从曲线来看,Air的得分波动明显,Pro则几乎是一条直线。这还是因为Air在发热后性能输出受到了限制

到这里就能看出,Air跟Pro的性能区别正如我们之前在Pro的节目里所说,主要是差在了长时间高压的性能释放上

主动散热的设计让Pro拥有比Air更好的性能表现,所以对于剪辑、后期或者开发这些性能需求,Pro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至于M系列芯片一直引以为傲的续航表现,我们也用针对笔记本电脑的两小时续航模型分别测试了M2版本的Air跟Pro。

在最大亮度、50%音量下,Air共计耗电23%,Pro则耗电21%。

Pro相比Air确实会有更好的续航,想要更好续航的同学还是要选择Pro。

当然,Air的这个表现对于平时的文字办公、网页浏览来说,依旧是一天不用充电器的水平。

那同样是M2芯片,9499起售的Air跟9999起售的Pro应该怎么选呢?

首先大家要注意,9499的Air是阉割版M2,GPU要比9999的Pro少两个核心。选配成相同规格后,Air还要比Pro贵上400块。

对于日常的文字办公、网页浏览以及不复杂的创作来说,它们的性能都是足够的。

两者比较下来,Air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极致轻薄,以及全新的设计;Pro则是比够用更好的性能以及续航表现。

如果你要经常带着电脑外出,工作没有特高的性能需求,轻便才是王道的话,Air是更好的选择。

这次Air更新的1080p摄像头、快充,以及新模具带来的MagSafe充电接口,保证充电时也能两个雷雳4接口用来扩展,都是针对办公需求的提升。

但如果你80%左右的时间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各式各样的任务,那Pro更好的性能跟续航会更适合你。

如果你还没有摸清自己需要的是便携还是性能,那我们更推荐你选择M2版本的Pro

在现在的MacBook产品线里,新的Air就像16寸Pro一样,是一个极端的存在,不同的是Air走的是极致轻薄,16寸Pro走的是极致性能

这两个产品对应的始终是人群里极少数的那部分,对于在这两个中间摇摆的多数普通人来说,13寸的Pro在保证相对便携的同时,性能也能覆盖大多数的需求,是一个不容易出错的选择。

至于这次Air的更新,最让我们激动的不只是它全新的轻薄外观,还有在这个轻薄外观下足够用的性能表现。随着M系列芯片的迭代,

我们能从这次的Air身上看到,MacBook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的博弈越来越小,或许当年生不逢时的12寸MacBook上那种极致的轻薄,能破除性能上的限制,再次回到我们手中。

无论您是想在移动时完成一些编辑还是需要进行屏幕录制,您都需要最好的视频编辑笔记本电脑之一。然而,这并不是要获得市场上最高规格或最昂贵的笔记本电脑。选择这样的笔记本电脑需要一些工作和一些考虑。最好的视频编辑笔记本电脑需要充足的快速内存、不错的显卡,以及具有高分辨率和出色准确度的显示器。您还需要确保与您使用的任何视频编辑器、视频转换器和DVD 刻录软件兼容。当然,便携性也要考虑。那么,究竟 用于视频编辑的笔记本电脑哪款好呢?现在就进入我们的最佳适用于NLE等的顶级笔记本电脑列表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日本买那种转换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