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做综合能源服务的公司有没有推荐的?

2023年华北电力大学MBA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2023年招生简章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

2003年,划转教育部管理。

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

前身始建于195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专业。

该专业于1961年整体迁入我校。

1997年原管理工程系、经济系及电力工业经济系合并组成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原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名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历经春华秋实跨越式发展,如今学院在北京设有学院本部,在保定校区设有1个系――经济管理系。学院现有教职工232人(其中保定74人),专任教师189人(其中保定62人),教授47人(其中保定13人)、副教授91人(其中保定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38人(其中保定45人),有实验及技术人员6人(其中保定1人)、党政及管理人员42人(其中保定12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领域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大门类。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碳管理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技术经济及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MBA和“金融硕士”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工程造价(保定)共11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共6374人(其中保定2406人)。为响应国家的“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战略以及物流业振兴计划,我院从2018年开始在全院学生中选拔优秀生源开办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方向)创新实践班,并于2020年申请新增供应链管理本科专业,自2021年开始招生,为加强对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成立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为学生今后向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现有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省部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师德标兵1人,北京市师德先锋1人;获批教育部碳中和能源管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和市场营销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市优质课程2门、北京市优质教材/课件2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教改项目4项、北京市特色专业2个、北京市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1个、河北省教育教学创新高地1个、河北省精品课程5门、3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全国决赛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多年来,学院为能源电力行业管理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受到电力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华北电力大学MBA教育中心结合自身行业特色,以培养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为培养宗旨;以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辅助课堂教学为培养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职业素养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华北电力大学被授予工商管理MBA(专业代码为125100)办学资格。

开始招收和培养MBA学生,学校领导非常重视MBA教育,为此专门配置了MBA专用教室、案例讨论室、沙盘模拟教室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房。

项目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

顺利通过了教指委合格评估,专家对我校的特色教育及规范的管理等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

(1)成为企业双碳发展的战略引领者;

(2)打造能源电力的鲜明特色;

(3)培养新时代适应能源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层管理人才。

本学位点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为基本原则,秉持我校能源大电力特色,培养具有新时代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工匠精神,具备战略思维及全球化视野,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和全面科学分析工具,适应能源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层管理人才。

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测评方法五个方面建立“五位一体”精准培养模式的主体框架。

(1)制定精确性的培养目标

(2)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内容

(3)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4)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5)采用开放型的测评方法

1)品牌:“电力特色”

秉承我校能源电力领域的深厚积淀,采用“校内名师+企业课堂+实践学分”多元教学的综合培养机制。

充分利用华北电力大学校理事会资源,推荐学生进入电网、发电、新能源、售电、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及校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并组织电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研究生进行座谈交流,分享管理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董事会成员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MBA校友遍布全国电力相关行业,成为骨干力量。华电MBA与国家电网、国电集团、华北电网、辽宁电网等单位的MBA合作项目被用人单位列为重点人才工程。

定期组织“创新创业云端论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案例大赛、创业大赛,企业模拟,学生们不负众望,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

.cn,教育网网址/)查询现场确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初试时间定于每年12月份,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cn/或/

MBA教育中心官网:/

  智慧供能 绿色发展

  浙能集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综合能源服务商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古至今,人类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与追求从未改变。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聚焦大气污染防治主题,让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通过创新和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清洁环境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特别是绿色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气候行动的先行者。

  创新能源服务,领跑能源革命。作为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最大、能源产业门类较全的省属能源企业,浙江省能源集团经过19年的创业发展,在电源建设、电力热力生产、石油产业开发、煤炭流通经营、天然气开发利用、能源服务等领域始终扮演着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角色。

  围绕浙江省创建首个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要求,浙能集团全面深化能源转型升级,努力构建更加清洁低碳、更加安全高效的现代全产业链综合能源体系,在多能互补、多网融合、智慧供应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努力打造区域性、智慧化和综合型的能源供应新业态,“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已吹响集结的号角,指明全面开启“新浙能”战略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南湖以东,杭州湾北,走进浙能嘉华发电公司,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花木葱茏,眼前是整齐划一的光伏电板,头顶是高空盘旋的无人机,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座燃煤电厂。

  7年前,浙能集团在全国首创性提出“超低排放”的概念,率先对嘉华两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实施改造并成功投运,引领了国内外烟气清洁治理的技术潮流。7年来,怀揣着让“煤风光”发电的梦想,嘉华在绿色能源发展之路上屡创新高。

  2017年5月,嘉华厂区35MWp光伏电站项目全面投产。截至今年4月底,光伏发电总量达6796.97万千瓦,预计每年可减少约5.5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该电厂成为嘉兴地区最大的提供可再生能源的燃煤电厂。此外,厂区风电项目也已顺利完成测风工作,各项数据良好,为项目推进打下坚实基础。追逐绿色梦想的脚印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嘉华不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投资建设污泥处置改造项目,集约处置嘉兴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年污泥处置能力达4万吨。

  嘉华积极探索智慧化综合能源供应的发展道路。通过无人机盘煤、无人值守斗轮机、机器人巡检、智慧燃料、智慧安防等一批智慧电厂项目的实施,全力打造智能化现代化的智慧电厂。

  此外,结合地区热负荷发展的实际情况,嘉华主动与当地政府寻求合作,积极拓展供热市场。去年全年对外供热量约50万吨,有力地减少了区域工业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经济发展,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满足社会清洁化发展的需要。

  利用已建电厂平台,与当地经济社会实现耦合式发展,已成为浙能集团实现“四业”发展布局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售配电与综合能源供应业务模式,面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浪潮,浙能集团于2017年成立了浙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集全力为用户做好售配电和综合能源服务。

  浙能集团大力发展“电厂+”业务。在政府主导下关停高污染、低效率的小锅炉,鼓励电厂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降低用户用热成本。同时结合当地发展,利用电厂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综合发展垃圾污泥焚烧、中水处理、电动车充电等促进城市发展的能源供给项目,帮助城市解决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使电厂成为城市周边的能源供应中心。

  以智慧、低碳、生态为理念,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作要求,2017年8月浙能集团与宁波象保合作区管委会签订《宁波象保合作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开展宁波象保合作区电、气、水、冷、热、汽等能源综合规划与投资。一片滩涂即将成为集智能微网、分布式能源等多种新型能源业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域。

  “综合能源服务就是将多样能源供给主体,形成一体化能源服务整体规划。”浙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光坤说道:“绿色、智慧的综合能源供应成本较低,还能发挥能源全产业链的综合优势,代表了一种新业态,也代表了能源生产力的先进方向。”

  此外,随着电能替代绿色项目的深入推进和不断拓展,电动汽车用户数量的强劲增长,浙能集团对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着新设想。程光坤表示,更加便捷智能的充换电设备正在研发中,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为达成“让电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的初心和梦想贡献浙能的智慧。

  浙江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炼化基地之一,原油加工规模居全国第四位。2017年9月,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浙能集团和民营控股的浙江石化把握时代机遇“强强联合”,成立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着合理配置我省石油产业资源和油品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任务,也将为我国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和贸易自由提供“浙江方案”。

  扩展下游渠道,占据销售终端,方能抢占市场优势。作为省级石油公司,浙石油将目光集中在成品油的下游储运、销售、燃料油加注等领域。加快建设统一品牌形象的综合能源供应站,是浙能集团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打造“新浙能”的重要举措。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投资逾600亿元,构建1500万方的原油储备设施、100万方的成品油储备设施、690千米的油品运输管道、60万方的燃料油储运调和基地以及900座综合能源供能站。

  综合供能服务站试点工作是加快落实浙江自贸区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是补齐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短板的民生工程,是深入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建成300家综合供能服务站列入十方面民生实事。省政府明确省能源集团作为项目实施建设责任单位。

  综合供能服务站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能源供给设施,它将传统加油站、加氢站、加气站或充电站的单一功能集中起来,既能加油,又能加气、充电,能同时满足不同车辆用能需求,还能提供停车饮水、公共卫生、旅行中继、本地自然和人文宣传、信息咨询等交通配套公共服务,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便于集中实施安全管理。在通往景区的公路上还可以布置公路驿站、房车基地、汽车旅馆等公共基础设施,方便老百姓自驾出行。

  有别于传统的加油站,综合供能服务站在科技体验和视觉体验上也会让人耳目一新,比如移动支付、无卡会员、车牌识别等前沿成熟信息技术,提供便捷服务,驾驶员不下车就能完成车辆加油和支付,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019年全省一盘棋建成300座综合供能服务站,其中约三分之二布局在交通供能设施短缺的城市周边及农村地区,能够加快补齐我省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短板,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能源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和着多能互补、综合供应的节拍,在传统能源产业的竞技舞台上,浙能初心不改,步履蹁跹。他们将通过打造油品全产业链来助推浙江能源全产业链的形成。未来5年,700座综合能源供应站将成长为参天大树,为浙江这片自由开放的土地带来盎然绿意。

  2016年9月发布的《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形成。

  多能互补、协同供应、一体化集成供能等关键词的提出也预示着综合供能时代的全面来临。

  随着新兴产业集群的崛起,对高效、环保、安全、可靠的能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呼声不断,智慧能源综合供能系统服务应运而生。依据用能主体的能源需求规模、类型以及运行方式,综合供能系统合理配置多种能源,实现能源互补,在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主动适应性配网、智能(微)电网、能效管理平台等智能信息化手段,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用能服务,为保障浙江省能源供应、降低社会用能成本,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