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停滞消化不良的症状特点道停滞有哪些症状?

常言说,病从口入,虽然癌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专家们普遍认为,约有35%-50%的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膳食营养因素密切相关。而消化道作为直接受纳和消化食物的器官,所受到的伤害必然首当其冲,是不折不扣的重灾区。

2020年,我国主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包括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

据估计,我国56.5%的结直肠癌、59.8%的胃癌、48.5%的食管癌和35.2%的肝癌是由不当的饮食习惯,烟酒不忌,喜吃烫食……所导致的,并且由饮食所诱发的癌症数量仍处于上升之中。注意,这些消化道肿瘤大多都是吃出来的!哪些是高危人群?如何发现危险信号?

2、乳头瘤样病毒等感染。

3、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者,长期饮酒者。

4、口腔不洁净、尖锐牙齿、残根残冠及不良修复体的反复刺激。

5、长期口腔黏膜疾病(口腔白斑、红斑等)。

1、口腔黏膜颜色或外表形状的改变,如变白、变红、变深,或原先存在的痣面积增大、表面增高、质地变硬并出现溃疡。

2、口内或颈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的肿块,或超过两周以上未愈合的口腔黏膜溃疡。

3、颈部淋巴结突然肿大。

4、出现运动障碍,嘴巴张不开,舌头半侧丧失知觉或麻木的症状。

5、咀嚼、吞咽或说话困难。

6、颌骨局部性肿大、左右不对称,有时合并知觉异常,或牙齿动摇等症状。

1、长期吸烟、饮酒者。

2、慢性喉炎、喉角化症、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等患者。

3、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有害气体等致癌物质者。

4、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者。

3、咽喉部疼痛,有时放射到同侧耳内。

5、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咳痰困难及口臭(较晚期)。

7、颈部肿块,肿块质硬,无痛,且逐渐增大。

8、贫血、消瘦、衰竭等恶病质。

2、反复反酸、吞咽不适、食管内异物感、食物通过缓慢停滞感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反复胸骨后疼痛或闷胀不适感等症状。

3、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腌渍、热烫、粗硬、霉变的食物。

5、Barrett(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食管炎或癌前病变。

2、食物通过缓慢伴有哽噎感。

3、吞咽食物胸骨有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磨擦样疼痛。

4、食道内有异物感、胸口烧灼感。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3、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1、上腹部出现消化不良、反酸嗳气、烧心等不适症状。

4、大便发黑或大便出血。

5、出现饱腹感或烧灼感。

6、乏力、消瘦、贫血。

1、恶性肿瘤、肠道息肉家族史。

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3、有肠道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4、盆腔接受过放射性辐射。

1、大便形状或排便次数变化。

2、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3、腹部绞痛、腹部有包块。

6、排便时伴有恶心、呕吐。

1、肝脏恶性肿瘤家族史。

2、慢性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

3、各种原因的肝硬化。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5、嗜酒、食用霉变食物。

1、近期体重迅速下降。

2、右上腹肝区经常性持续胀痛。

3、皮肤、巩膜变黄,或者小便变为浓茶色。

4、食欲减退、厌油、腹泻、饭后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5、长期鼻腔、牙龈反复出血,或消化道出血为黑便、呕血症状。

2、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

3、瓷化胆囊或者萎缩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

4、直径≥1厘米的胆囊息肉样病变。

1、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

3、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巩膜黄染,伴有消瘦乏力、皮肤瘙痒。

4、尿色深黄呈酱油或浓茶样,大便颜色浅甚至呈陶土色。

5、胆道出血时可能伴有黑便。

6、肝转移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等症状。

3、长期吸烟、过量饮酒。

4、5年内新发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非肥胖者。

1、上腹部和腰背部持续疼痛。

2、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

4、食欲不振,消瘦乏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5、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泽变淡,甚至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有皮肤瘙痒症。

1、戒烟并且避免他人暴露于二手烟是最重要的预防肿瘤的方式。

这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而且关系他人健康和社会公德,我在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位女性肺癌患者,她的老公和儿子长期抽烟,而且经常在卧室抽烟,使得她长期暴露于二手烟,所以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尽早戒烟。中国是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先前的调查报告表明,吸烟是导致中国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通过健康的饮食及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BMI 18.5-24.9kg/m2;BMI=体重/身高2),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成年期体重增加。

中年期发福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如何避免确实具有挑战性,但同时也是对自制力、意志力和行动力的一个锻炼,管住嘴迈开腿坚持运动完全可以做到中年不发福。事实上国内普遍存在运动偏少的情况,我在美国就发现美国的学生非常喜欢运动健身,他们没有把运动当成任务或者负担,而是养成一种良好而规律的习惯,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的,谁也不会把吃饭睡觉当成负担吧?一旦形成习惯,你就会喜欢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另外在饮食上需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类、豆类等,限制快餐、高糖、高脂类食物及含糖类饮料的摄入。总之,保持健康的体重不仅可以降低肿瘤的风险,还可以预防其它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对于个人健康大有裨益。

3、增加体力活动及运动,把它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多动少坐。

至少要保持每周150分钟的中度体力活动(中度体力活动是指心率增加60%~75%,包括慢跑、游泳、跳舞等)或者75分钟的剧烈运动(快跑、骑行、篮球等团体对抗运动)。如果为了控制好体重,需要设定更高的标准:每天45~60分钟的中度体力活动。

4、多吃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并且将它变成你的日常饮食习惯。

每天至少要从食物中摄入30 g膳食纤维,多吃植物来源的食物。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保持饮食的规律性,2018年的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在晚上9点前吃晚饭,晚饭结束后至少间隔2个小时再睡觉,可降低肿瘤尤其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另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每天都吃早餐的女性与不规律吃早餐的相比,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降低。

5、限制快餐和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

限制这些食物可以控制卡路里的摄入,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快餐文化和高糖、高脂的西式饮食是伴随着现代化而来的不健康饮食方式,是导致肥胖全球化流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儿童肥胖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6、限制红肉和加工过的肉类。

红肉是指猪肉、牛肉、羊肉等,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红色的肉,而鱼肉、鸡肉等是白色的,则不属于红肉。每周红肉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0 g。加工过的肉类是指腌制、烟熏、发酵等方式处理过的肉类。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有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免。

7、限制含糖饮料,多喝水或者不加糖的饮料。

这一点对于儿童格外重要,因为大部分儿童喜欢可乐、雪碧等含糖饮料,而儿童肥胖率增长跟含糖饮料和垃圾零食密切相关。作为父母应该从小让孩子少喝这类饮料,如果一定要喝尽量选择无糖饮料。

8、限制酒精的摄入,为了预防肿瘤,最好不要喝酒。

关于喝酒的问题需要详细说明,因为中国的酒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很多朋友关心喝酒的问题,我们自己也会遇到该不该喝酒的困扰。有强烈的证据表明喝酒是多种肿瘤的危险因素,例如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一个人饮酒越多,饮酒时间越长,发生癌症的风险越高,尤其是头颈部肿瘤。喝酒也很可能是胃癌和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也有研究表明喝酒很可能是肾癌的保护因素,但是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喝酒的获益远不足以抵消其带来的风险。

除饮食控制外,健康的体魄也离不开适量活动,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

  越来越普遍,贲门癌早期的症状都不是很明显,但是个别的患者会出现头晕,食欲不振,干呕等现象,贲门癌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以下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贲门癌的早期症状。

  在饮食中,贲门癌早期患者在吞咽第一口时,感觉会非常的明显。当食物通过时,会出现异样之感,同时伴有剧烈的疼痛、轻微的心窝痛。病人主述有异物感像有永远咽不完的东西的感觉。因症状轻微并时隐时现,病人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容易疏忽。伴随这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咽下障碍、腹部有沉重感、胃部痛、恶心、呕吐、逐渐消瘦的症状。2、在劳累后或快速进食的过程中,贲门癌早期患者会感到胸骨胀闷或轻微疼痛,同时会伴有咽喉干燥之感。病人主诉胸前部始终有一种闷气现象,使胸内呈紧缩的感觉,在吞咽食物时尤为明显,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患者在吃饭的过程中,会出现异物感,贲门癌早期患者在吞食过程中,会出现停滞或顿挫之感,也就是说患者在吞咽食物时,似乎在某个部位出现一时停滞顿挫的感觉,这情况也非持续性,只有在病变发展后才逐渐明显。4、还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或柏油便。我们可以依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可以判断是虚脱休克还是重度贫血。此种情况的发生率约占病人的5%。这种症状的患者由于缺乏梗噎症状,往往会被误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延误治疗的时机。

时间: 15:43:51 来源:招商信诺 浏览次数:

摘要:食道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极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癌症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亡,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每年平均死亡约14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由于慢性咽炎的症状跟食道癌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经常会被患者误认为一般疾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众所周知,食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危害极大,而且由于它的发病部位在食道,患者的日常饮食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疾病的调理会有不利影响。食道癌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疗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了解食道癌早期症状非常重要。

有食道癌早期症状,重疾险会赔吗

那么食道癌早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如何有效预防?

早期症状一: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

这种症状并不一定会持续发生,而是在间歇性或在劳累后及快速进食时加重。这是由于食管本身随时在蠕动,只有刺激到病变部位时才会出现症状。

早期症状二:吞咽食物时的异物感

咽食过程中食物(特别是干硬食物)经过病变区(病变很小)可能产生一种异物感,而且常固定在一个部位,有的病人描述像有永远咽不完的东西的感觉。因症状轻微并呈简歇性发生,也易为病人所疏忽。

早期症状三:吞食停滞或顿挫感

即病人吞咽食物时似有在某个部位一时停滞顿挫的感觉,这情况也非持续性,只有在病变发展后才逐渐明显起来。

早期症状四:胸部胀闷或紧缩感,且常伴有咽喉部干燥感

病人主诉胸前部始终有一种闷气现象,似有一物体堵塞,使胸内呈紧缩的感觉,在吞咽食物时尤为明显,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早期症状五:心窝部、剑突下或上腹部饱胀和轻痛

以进干食时较为明显,但也并非每次都会发生而呈间歇性。这种情况往往是贲门癌的早期症状。以上的早期症状一般都要持续3个月以上,到了经常、持续性发生并加重时则已不是早期了。

以上症状开始时往往是时隐时现,反复发作,而后随着病变的发展而逐渐加重,直至出现中、晚期的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一种或几种症状,症状可持续达数月,甚至1~2年或更长时间,并且一般健康状况不受影响。因此,如果有上述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应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那如果有食道癌这些早期症状,自己已经买了保险的,保险会赔付吗?

首先,根据重疾险对于癌症的定义:任何组织涂片检查和穿刺活检结果不作为病理依据。

可以得知,现在癌症的病理诊断全都是依靠组织涂片检查和穿刺活检结果,如果不包括这两种,那就只能切样检查,但是这种检查方法就排除了现在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比较典型的就是食道癌(还有肺癌、胃癌等等)以及一些中早期癌症。也就是说,患者只能挨到晚期时再去医院检查,否则很可能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况且,若出现了这些早期症状后再去购买保险,也会有很大机率被保险公司拒保的。因此,建议大家都在自己身体状况还健康时,就及时为自己配备好保险保障。虽然重疾险对于这类疾病有一定的赔付要求,但现在也有很多重疾险保障轻症,大家可以选择带有轻症保障的重疾险,这样再有早期症状时,也可以得到保险公司赔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湿症有什么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