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马股份怎么样是国企还是民企?

5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就2021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问题,向迪马股份(600565.SH)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进一步补充披露年报中有关业绩预告更正、经营与流动性风险及合作开发模式等事项涉及的信息。

由盈利到亏损,差额约21亿元

业绩预告和正式年报数据中,迪马股份2021年归母净利润相差21.44亿元。1月29日的业绩预减公告称,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9015万元左右,同比减少95%左右。4月28日,迪马股份同步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和2021年年报,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20.54亿元。

迪马股份解释称,主要是因新一轮疫情以及一季度公司房地产项目销售不及预期影响,公司对存货和应收款项分别计提19.32亿元、1.8亿元的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

因实际业绩与前期业绩预告相比发生盈亏方向变化,且金额差异巨大。上证所要求迪马股份补充披露,本次业绩预告更正的决策情况,并对照相关规定,说明公司将疫情和一季度销售情况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依据,相关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同时,监管机构要求迪马股份结合主要项目的所在区域、完工时间、前期投入和销售去化、周边可比楼盘售价变化情况等,说明主要项目减值迹象出现的具体时点,自查本次和前期资产减值计提的审慎性和充分性。

迪马股份还需要说明本次计提应收款信用减值的欠款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欠款方名称,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款项性质及账龄,欠款方偿债能力等,说明本次计提减值对象的信用风险较前期业绩预告时变化情况和发生变化的具体时点,前期减值计提是否充分。

要求分析公司债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年报显示,2021年,迪马营业收入204.63亿元,同比下滑3.80%,销售费用12.34亿元,同比上升28.34%。公司房地产业务以二三线城市发展为主,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8.65%、20.39%、16.28%,呈持续下行趋势,也是公司盈利大幅下滑的因素之一。

监管机构要求,公司披露营业收入下降但销售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结合主要项目的成本结构、所在地区的房价变化和项目售价情况等,说明毛利率下行的具体原因,并分析未来是否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以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融资总额180.56亿元,融资成本8.97%,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64.95亿元,非受限货币资金44.97亿元,现金短债比从年初的1.33下降至年末的0.76。

上证所要求迪马股份结合负债规模与结构、货币资金情况、项目储备、销售及回款情况、融资能力等,分析公司的债务风险,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

要求披露合作项目各方利益安排

年报显示,公司较多项目采用合作开发模式,年,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从59.14亿元增长至87.89亿元,同期归母净资产从91.36亿元下降至86.18亿元。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亏损20.54亿元,但少数股东损益实现盈利1.36亿元。

监管机构要求补充披露:主要合作项目的股权结构、合作方出资情况及其与公司的关联关系、各方的利益安排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说明少数股东权益增长、归母净资产下降、归母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公司本次计提减值主要项目的开发模式及公司的权益占比,说明存货减值计提是否主要集中于自主开发或公司权益占比较高的项目,如是,请说明原因及合理性;自查公司对少数股东是否存在保底回购、强制/优先分红、对赌等情形,并明确公司对相关项目的收入和成本结算、计量是否充分考虑了相关影响。

年报显示,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04.82亿元,占总资产比重达12.21%,其中关联单位往来19.79亿元,少数股东往来78.88亿元。迪马股份需要结合关联单位往来和少数股东往来款项的性质、往来时点和12个月内累计发生金额等。

责任编辑:刘秀浩 图片编辑:施佳慧

  市北高新8日晚间发布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根据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市北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市北发展、泛业投资2家全资子公司各100%的股权。

  这是否意味着上海国资改革又一新动向,装入的园区资产将对公司产生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证券网记者深入一线为您做深度解读。

  市北高新8日晚间发布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根据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市北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市北发展、泛业投资2家全资子公司各100%的股权;同时拟向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额的25%。公司股票将于8月11日复牌。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中标的资产净资产2014年4月30日的预估值为13.08亿元,预估增值率约为31.46%。公司拟以9.79元/股的价格,向市北集团发行股份约13367.47万股用于支付上述对价。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36亿元,发行底价为8.81元/股。标的资产中,市北发展主要从事园区产业载体的开发,目前正在开发上海市闸北区392街坊54丘地块新中新项目。同时,根据上海市闸北区政府4月28日第98次常委会精神,闸北区国资委出具闸国资(2014)63号文,批复同意对市北集团将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无偿划转至市北发展经营,截至本预案签署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权属正在办理中;

  泛业投资主要从事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业务,负责市北南通科技城5.24平方公里土地的一级、二级开发的产业规划、项目定位、招商引资等,以深入的产业研究、规划、定位为导向负责商办用地开发的前期定位、产业规划、招商咨询。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度,市北发展营业收入为5761.63万元,净利润为1116.93万元。泛业投资营业收入为1648.52万元,净利润为51.57万元。

  “本次市北集团将园区产业载体以及产业园区综合服务等业务注入市北高新,是本轮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园区产业载体类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市北集团将实现园区产业载体类资产整体上市,同时也提高了闸北区国资的资产证券化率。”市北高新表示,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质量及综合竞争力将得以显著提升,也为上市公司后续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市北集团在将园区产业载体以及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业务等相关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后,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的独立性,解决上市公司与市北集团之间潜在同业竞争问题,进一步减少关联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后,市北集团将合计持有上市公司约 53.08%的股份,仍为市北高新第一大股东,闸北区国资委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记者 李锐)

随着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楼市回归正常的过程已经开始,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兼并整合期:

  房地产调整或软着陆 行业将迎兼并整合期

  在7日举行的“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针对论坛的主题“下行通道中的房地产”,多位参会的房地产开发商表示,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城镇化加速推进等基本面因素相对较好,房地产市场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不认同“下行通道”的说法。与会的专家和银行界人士认为,市场调整在所难免,房地产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在所难免。

  房地产行业整合迎好时机

  “楼市回归正常的过程已经开始。”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教授樊纲则在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

除市北高新外,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迎来大股东地产资源:

  东华实业溢价近4倍收购大股东45亿地产资源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姜隅琼)为解决同业竞争,停牌近半年的东华实业12月25日发布晚间公告,拟以5.8元/股向大股东粤泰集团及其6家关联方发行约7.89亿股,用于购买淮南置业90%股权、海南置业77%股权及一系列房地产项目,标的资产预估值约45.74亿元。

  迪马股份停牌重组或涉大股东地产资产注入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屹) 尽管此前证监会对地产融资有条件松绑的传闻进行了澄清,但近期多家涉房企业似乎正在加快试水非现金融资类资产重组的步伐。

  雅致股份获注大股东旗下42亿房地产开发资产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政)雅致股份11月14日晚间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公司实际控制人南山集团持有的南山地产(分立后)100%股权,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南山集团下属公司上海南山持有的上海新南山80%股权和南通南山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宁波联合获注大股东逾10亿房地产资产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陶君)宁波联合1月17日晚间发布重组预案,为兑现收购时消除同业竞争的承诺,公司大股东荣盛控股拟将其持有的盛元房产50%股权和海滨置业50%股权注入上市公司,拟注入资产预估值超过10亿元。公司股票将于1月20日复牌。

券商又是怎样看待市北高新未来投资机会的:

  海通证券:市北高新专注精品园区地产,产业载体销售增长

  公司公布201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增加3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加17.2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元。公司按每10 股派现金0.31元(含税)。

  长江证券:市北高新积极异地扩张试水股权投资

  销售高增长,业绩符合预期。2013 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的原因在于公司2013 年管理费用增加31%,所得税增加137%,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105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马股份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